此大劫之历代天主的轮回史

经文出处:大正藏第 17 册 No. 0721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七

白话:佚名,最后评论:全球大棋局

我们此劫的历代帝释天的因缘

初帝释者。名庵舒摩。既作三十三天王已。自福尽故。生大海中作摩伽罗大身之鱼。本在人中。作猎鱼师。常多杀鱼。亦常礼佛。以礼佛业。是故得生三十三天。为帝释王。杀生因缘。海中作鱼。以余业故。生畜生中。

(最初的帝释天叫做庵舒摩,做天帝之前是渔夫,常礼佛但是也常杀鱼,死后因为礼佛的功德升天做了帝释天,但是从天上命终之后因为杀生恶业变成了海里的一条大鱼)

第二帝释。名三浮提。本在人中。曾作善业。与病者食。或清净心。与比丘食。彼业因缘。是故得生三十三天。为帝释王。后时福尽。余业因缘不善业故。作蜥蝪虫。彼前世时。邪见心故。外道斋中。杀蜥蝪虫。以彼因缘。生地狱中。出地狱已。余业因缘。作蜥蝪虫。

(第2个帝释天叫做三浮提,以前在人间的时候常给病人食物,或者以清净心布施给比丘——也就是和尚——食物,因为这个善业死后升天做了帝释天,但是因为前世曾经邪心行外道斋,杀了很多蜥蜴,结果从天宫中福尽轮回变成了一只蜥蜴)

第三帝释。波罗迦奢。是其名字。受天境界。五欲乐已。于彼欲退。本人中时。供养父母。病时瞻视。彼业因缘。是故得生三十三天。为帝释王。本业尽故。彼天处退。生饿鬼中。彼过去时。于异处生。时世饥俭。多储谷等。贵粜与他。诳惑他已。心更悕望后时大俭。以彼因缘。是故生于黑绳地狱。彼余业故。生在针咽饿鬼之中。

(这个比前两个悲惨多了,前两个只是变畜生,这个下了地狱。波罗迦奢帝释天,因为孝顺供养父母,在父母看病的时候常来看望守护,因为这个因缘做了帝释天王,但是天上命终以后因为前世在灾荒的时候储存粮食贵卖给老百姓,而且心里想,要是以后饥荒更厉害我就能发更多的财该多好,由于这个很重的恶业,从天宫报尽轮回到了黑绳地狱中,地狱罪尽又因为前世为人时吝啬贪财的原因变成了饿鬼)

第四帝释。名曰作爱。天处退已。生于猪中。如是见已。观彼善业。何业因缘。为帝释王。彼前世时。于他邪见婆罗门人。病因欲死。与药令服。怜愍心言。当服此药。以是业缘。生于善道三十三天。作帝释王。善业尽故。堕地狱中。彼处既出。以余业故生在猪中。彼天复观如是业果。以何因缘。复生猪中。彼前世时。恒常喜猎。多杀众生。或多杀鹿。或多杀猪。彼业因缘命终。生于活地狱中。彼业既尽。以余业故。生在猪中

第五帝释。名为善意。以何业故。生于彼处为帝释王。彼前世时。曾见他人师子欲杀。救令得脱。以怜愍心。将来归家。多日供养种种饮食。彼业因缘。是故生于三十三天。为帝释王。名为善意。彼处退已。生于焦热大地狱中。以何因缘生彼地狱。本前生时于王众中。妄语言说是业因缘。堕彼地狱。善意帝释彼处退已

复有帝释次第而生。名憍尸迦。彼夜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异处壁中而得见之。彼何善业。谓前世时。是多财宝富婆罗门一居奢内置婆罗门。设大斋会。集尊重人饮食供养施其财物。彼业因缘。是故当来作帝释王。名憍尸迦。又本复作无量福德。当作帝释。名憍尸迦又夜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异处壁中。见彼天处。帝释王处。有佛世尊释迦牟尼说法势力。令彼帝释闭塞恶道。天中退已。生于人中。如是七返。如是道行

(只有这位帝释命运最好,因为他遇到释迦牟尼佛说法,由此法力所以能从天上退到人间,然后从人间又上升天上,往返七次)

生死书注:宣化上人开示“今天讲个公案。忉利天的天主,有一天发现自己有五衰现象,愁眉不展,心急如焚,忽然想起释迦牟尼佛,可能有解救的办法。于是来到佛所,说明来意。佛对他说:‘所造的定业,无法更改。你要皈依三宝,再去投生,消了业障,再回到天宫作天主。’天主遂到人间投胎。母怀胎之后,有意将主人的瓷器踢碎,主人大怒,用棒打,因而堕胎。天主回到天宫,又作天主。从此以后,笃信佛法,成为佛教护法神。”

以下是介绍夜摩天天王的故事

1、大业夜摩天王

彼大业者本作何业。生夜摩天。为夜摩王。昔人中时。以净信心。施缘觉食。业因缘故。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处。为夜摩王。于彼天处。受无量种境界欲乐。未知厌足。退彼天处。本偷盗故。而复堕于黑绳地狱。彼前生处。曾作药师。于他病者。不相应治。取其财物。以彼恶业。是故生于黑绳地狱。观彼大业夜摩天王。过去业已。次复观察具足众贤善不善业。彼何善业。生夜摩天。为夜摩王。彼佛塔内异处壁中。次复观见彼过去世。以清净心。舍已财物。施病比丘。以思熏心。彼业因缘。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中而作天王。又复更为境界河漂。善业尽故。退堕叫唤大地狱中。又复前世人中之时。作土地主。放逸而行。心生憍慢。有道行人。甚渴流汗。彼王见已。与甘蔗酒彼饮酒故。失其本信。即便犯戒。失自利益。如是与酒不善业故。身坏命终。堕于叫唤大地狱中

(因为以前为人时以净信心布施供养缘觉,又曾经以清净心把自己财物施舍给得病的比丘,因为这两个主要的善业而成为夜摩天主。后来升天的福报享尽,结果因为前世为人时做医生,但大概不是为了给人治病,而是图的是病人的钱。本来可以很快治好的,他偏要让病人的病好得不彻底,这样病人就总得来找他看病,他作为医生就有钱赚了。结果由于这样没有医德要钱不要命,于是堕落到黑绳地狱了。还有另外一个堕落地狱的原因,就是他前世为人时曾经做一个小地方的长官。有一天一个修道人路过很口渴,本来修道人是守不饮酒戒的,他却把甘蔗酒给修道人喝,让修道人破了戒。由于这个原因,他又堕落到叫唤大地狱了)

2、威德夜摩天主

夜摩天王。名威德者。本因何业。生夜摩天而为天王。见彼前世人中之时。不破坏他而得财物。于夜暗中有说法处。为佛法僧然灯照明。彼业因缘。身坏命终。生夜摩天而为天王。名曰威德。久时为王。既作王已。随命长短。身坏命终。次复生于四天王天。于彼退已。生郁单越彼处终已。次复生于三十三天。彼处退已。生阎浮提。得为人王。有大威德。有大神通。彼处生已。放逸行故。为欲所诳。心轻动故。而复杀生偷盗邪淫。作如是等三不善业。以作如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焦热大地狱中

(这位夜摩天主本来还有不错的功德,因为曾经在黑暗时给佛法僧前燃灯照明,而且赚钱守正道不损害他人不伤害动物等生灵,因此死后因此做了夜摩天王,命尽后又生为四天王天,后又轮回到郁单越,然后再轮回又到了三十三天,三十三天福尽后下生到人间做了国王。但是这次他放纵自己,被欲望所缚,还又犯了杀生、偷盗、邪淫的罪业,于是死后掉到了焦热大地狱)

3、善色夜摩天王

复见善色夜摩天王。彼因何业生夜摩天。而为天王。见彼前世人间之时。生婆罗门种姓之中。正见不邪。不热恼他。善修持戒。于系狱中极受苦者。无依主者。或于俭时有饥饿者。多与净洁美好饮食。以清净心。或于斋日。或非斋日。受戒持戒。彼因缘故。救被缚者。令得解脱。或以物赎。令其得脱。彼因缘故。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中。为夜摩王。名曰善色。于长久时作彼天王。有大威德。有大神通。作彼王已。身坏命终。次复生于三十三天。有无量种受大快乐。至终尽时。于彼三十三天处退。次复生于阿修罗中。其身甚大。有大神通。阿修罗中报尽终已。生于人中。作大长者。有大威德。彼处终已。生瞿耶尼。在于人中彼处终已。复于人中边地受生。心轻动故。复更杀生。猎杀诸兽。以刀箭等多种杀害。彼业因缘。身坏命终。生地狱中

(这位天王以前在人间的时候有正见,对他人怀有善心不令他人烦恼,而且善持戒,还常给牢狱中和穷困无依的人布施食物,解救被缚者或者用钱物等赎买其自由。因此得以成为夜摩天主。受天主报后又做三十三天天神,后又轮回为阿修罗中,之后又轮回到人间做大长者,命终后后又轮回到了瞿耶尼,死后又轮回到了边地(也就是偏僻不开化没有文化没有佛法的地方),在这一生中内心轻躁好动,而且喜欢打猎杀生,因此死后还是掉进了地狱)

4、普乐夜摩天王

往世曾有夜摩天王。名曰普乐。以何业故。生彼天处。为夜摩王。彼如是见。本前生处人世界中人身之时。曾有善意。常礼师长。心生敬重。见时则起。合掌供养。若复余业。扫佛塔地。扫已泥涂。散花烧香。常一切时。如力如分。布施沙门若婆罗门。常于病者阿那含人。给施供养。以净信心。如是供养。以是善业因缘力故。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中而为天王。名曰普乐。身体皆乐。彼身光明。有种种色。见者心乐。安隐清凉。光明遍满五百由旬。一切宝色。此光明胜。端严殊妙。胜于一切。不可譬喻。如阎浮提人中胜者。谓月光明。端严殊妙。如是一切夜摩众中。普乐天王。光明最胜。于长久时。五欲功德。成就乐已。于彼处退。以彼业力之余势故。生阎浮提人中为王。所王之处。五百由旬。于中自在。生彼处已。心轻动故。猎杀诸兽。彼业因缘。身坏命终。堕活地狱。彼处出已。不善恶业之余势故。生于鸟中。

5、牟修楼陀,现任夜摩天王,因为他不放逸地善修福业梵行,所以长时轮回而没有堕落,常在天上人间受乐:

复见天王牟修楼陀随顺法行。不习近欲爱乐法行。作诸众生利益之行。善知一切善恶等业。既知业已不放逸行。虽作天王而不放逸。彼诸天众观见天主牟修楼陀业果报已。心作是念。此大天王。本因何业。生此天处而为天王。见其往世于人身时。修行善法燃灯佛所。得闻佛法。既闻法已摄取受持。思惟修行。如所闻法。如是安住。如是闻已。乃至一念心不曾乱。正信出家。剃除须发。披服法衣。既出家已。乃至微少尘许等恶。生大怖畏。修行梵行。以彼业因。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谓在他化自在天处作彼天王。名曰不坏。彼处退已。生于人中。为转轮王。王四天下。彼业尽已。命终生于四天王天。彼处退已。生于人中。复得为王。所王之土。一千由旬。彼命终已。生弗婆提。于彼为王。大胜身体。彼命终已。次复生于阿修罗中第一神通。有大势力。彼处命终。而复更作大富长者。恒常修行第一大施。次有持戒智等具足。随所生处。何处何处。施戒智等三事具足。彼处命尽。修施戒智。不断绝故。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夜摩天处为夜摩王。名牟修楼陀。彼如是法。次第相续。不断绝故。彼心善故善调伏故。不放逸行诸欲境界。不坏其心。自他利益。无量善业。随顺行故

全球大棋局:本文出自正法念处经,括号的内容是别人的翻译和解释,但我觉得解释的稍微有点不足,就适当的改了改。

我们看到每位天主所修的善因并不相同,但这些善因都让这些人升天成为了天主。但天主也只是那么一期而已,报尽还要轮回,这时就由不得你了,即使是天主该下地狱的也一样要下地狱。所以佛家把这种轮回为富贵中人的叫做三世怨。本来富贵是人人所希望的,为什么佛家不太认可说这是“怨”呢?因为人在现在这样的恶世中有权有势,其实恰恰更有机会造更大更多的恶,而一旦福报消尽开始轮回,那么往往因为这造的恶而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中去。反到不如那些普通老百姓,没有权势也没有钱财去造太大的恶,结果反倒轮回得比他们好。由于这个原因,有些人是不愿意富贵的,有条件也宁愿做普通老百姓。甚至佛也说过,如果没证得忍位(就是佛家修证的某一种很高的阶段)就不建议你去做国王大臣等有权势的位子,除非你是很坚定的修善护持佛法。

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人以前不知道这些,所以做错了很多事,现在已经是木已成舟无可挽回了。那么难道就一定堕落吗?不一定。以前我的博客也说过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只有多忏悔、多修善、多听佛法努力修行,最好是发愿到极乐世界去,那里的寿命无量不会死的,比天堂好多了。天堂虽然寿命很漫长享福特别多,但一旦福报消尽还要轮回的,不论是上帝还是神仙没有例外的,只是他们的寿命在我们人类看来几乎是无限的,所以我们以为他们是永生的。但佛是能知道无穷无数劫数的事的,当然知道他们的寿命是多久,将来将会轮回到哪里,所以佛才教示我们如何跳出生死轮回。因为人人都有佛性,所以只要想成佛,再按照正确的方法,人人都能成佛。


大正藏第 17 册 No. 0721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七

元魏婆罗门 瞿昙般若流支 译观天品之二十六(夜摩天之十二)

“尔时,第三夜摩天王牟修楼陀示其天众佛塔经文,令彼天众心纯熟已,复示生死衰恼之处,无量百千诸过充满恩爱别离,近不爱者,所谓老死忧悲啼哭,众过皆满,具足失坏,生死乃是具足一切诸衰恼处

“尔时,天王既见天众心善调伏,然后复以怜愍心故,利益众生,如是告言:‘汝等天众,今者应知一切诸天放逸行故,必致衰恼,后死到时心则生悔,极大热恼得大殃祸。当于彼时,无有方便而可得脱。业绳系缚,如是将去,独而无伴。若人、若龙或地狱人,将入地狱,死罥所缚,无有同侣,唯除善法、若不善法,在于一切诸众生海。’时彼天众复白天主牟修楼陀,而作是言:‘如是,如是!当于尔时无一同侣,除法、非法。’

“尔时,天主牟修楼陀告天众言:‘汝等天众应如是知,更无同伴。’又复告言:‘汝等天众,若欲增长信心种子,欲得安乐,毕竟除苦。今此天中,又复更有阎浮那陀金宝妙塔,真珠网覆,有七宝柱而为庄严,种种杂宝、种种光明,是迦那迦牟尼佛塔。我今共汝一切天众,往诣彼塔。到彼塔已,礼拜供养入彼佛塔。入彼塔已,随彼塔中所有诸法,一切遍看,见已摄取,得已修行,以自利益,出于生死,次第乃至到于涅槃。’“尔时,天众既闻天主牟修楼陀如是语已,心生敬重,离放逸心,诸根寂静,俱向大仙名迦那迦牟尼佛塔。塔之光明,如前所说。尔时,天众一切皆共牟修楼陀夜摩天王诣彼佛塔。“到佛塔已,夜摩天王牟修楼陀告天众言:‘彼迦那迦牟尼如来说一切法皆悉无常,利益世间怜愍众生。此佛塔内,化在壁上,汝等天众若得见者,则生厌离。见无常法,必生厌离。彼佛世尊所说、所化,此佛塔中壁上化现。’

“时彼天王如是说已,共彼天众入佛塔中。彼佛塔量广十由旬,彼佛塔内一切生死皆悉无常,一切具足无不失坏。自业行故,不得自在,异异不同,五道差别各各化现佛塔壁中,如镜相似,彼色明了,亦如正见,处处各各了了分别,如杂色画。

“彼处一厢见八地狱,谓活、黑绳、合、唤、大唤、热及大热,至阿鼻等。见天堕中,自业风吹,首下足上普身炎然,一切身上火色犹如金舒迦树,上从天处下堕,次第至地狱中,高声唱唤。自心所诳,善业尽故,为放逸怨之所诳故。天中成就第一乐已,入于地狱大苦恼处,唯独无伴,离于知识亲旧弟兄,堕于地狱,无能救者。

“彼诸天众最初如是塔中壁上了了而见,四天王天堕于地狱。四天王天有杀生过、有偷盗过。四天王天云何杀生?谓彼天众共阿修罗战斗之时,杀阿修罗。天得胜时,阿修罗坏,取其头冠、取其铁刀,随彼所有一切皆取。此业因缘,或复更有余业因缘堕于地狱,为心所诳,作如是业。于彼天中,随何时退,于彼退时,阴尽灭时,攀缘中阴,生地狱中,续彼乐处,受中阴身,甚大苦恼。彼于如是中阴之中,苦恼叵耐,何况已入地狱之中,受无量种极大苦恼。此为大业,如是戏弄此诸众生。天处退已,生地狱中。彼诸天众于佛塔内,如是皆见世尊所化。

“又彼天众于彼塔中异处,复见四天王天退天处已,生饿鬼中。彼天如是食乐失已,生旷野中,复得如是饥渴苦恼。如是天衣久时着已,后复头发覆面覆身,闇眼处生。彼身犹如被烧树相,裸露无衣,或有身着火炎衣者,在旷野中饥渴烧身,唱声叫唤,乃至少水如露渧许,亦不可得,生三十六饿鬼之地。夜摩天众彼佛塔内壁中而见,乌鸟獯狐嘴啄其面、若眼口等,如是处见。如是天处,地触软滑,游戏行已,后时复生饿鬼之地,热火坚地、热恼土尘和合为地,多饶黑虫,有金刚嘴。夜摩天众彼佛塔内壁中而见,彼鬼叫唤,天处退来。

“又复天中嗅好香来,或曼陀罗、居世奢等异异胜香、百千种香,一切嗅来,复于后时,在于不净屎尿气臭死尸冢墓秽恶处行。如是饿鬼嗅无量种不净之物秽恶臭气,于彼鼻中有炎蚁子,彼炎蚁子满其鼻中。彼诸饿鬼,饿鬼中生,于彼塔内一处壁中,如是而见。

“又复如是,前生天中无量种种酥陀之食,可爱色味香触具足,复受戏弄饿鬼之身。如是生已,第一不净、第一臭气屎味难得,于百年中不曾一得如是屎食。彼佛塔内一处壁中,如是而见。如彼食屎,塔内壁中如是而见。“又彼天身所著之衣第一柔软、第一滑触,无量诸宝间错而成,如天所应,甚为可爱。已于天中着如是衣,复有天风吹种种花以坌其身,复于后时善业尽故,生饿鬼中,裸形无衣,自身生毛。毛甚稠穊,坚䩕色黄,而覆其身。百千黑虫遍体食之,多饶如是种种火虫食其身体,生饿鬼中,饥渴烧身,恒常羸瘦,以啼哭故,眼面皆烂。久受无量饿鬼之苦,放逸所诳,从天处退,堕饿鬼地。

“又夜摩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于彼塔中,壁上异处次第复见,四天王天退堕种种诸畜生道。种种方处,略而言之,生于三处——水、陆、空行。彼水行者,迭相食啖受大苦恼,或受寒苦或受热苦。彼陆行者,日炙焦燃受大苦恼,饥渴烧身,迭相杀害,或畏系缚受大苦恼,百千种受,不可得说。如是畜生,业风所吹,受诸苦恼。彼空行者,若细、若粗、若大身鸟,常乐相杀,受大苦恼。彼天退已,生畜生中,以放逸怨之所诳故。

“如是余天若不放逸,不放逸行,作胜善业,修福德者。从天退已,生于人中,如自善业,如是受报。若不善业生人中者,一切如是,种种为作,入于衰恼,有下中上、有贫有富。依方时法,若丑若美好恶等色,彼佛塔内壁中而见。若有善业乐修多作,若修持戒、八圣道业,不穿不孔,坚固不犯,善调心意,三业大力,善业力势,决定受得可爱果报。归依三宝因缘力故,或时布施众生无畏,或以法施,因缘势力。或复其余更异相似作诸善业,净法熏思,寂静心力。次动口业,或清净心谏劝父母修施戒智,自身先有善业力故,能劝父母。或施病人、贫穷之人,或以饮食供给病人,或以药草施与病人无医师者病药所须,布施力故。或不杀生或不偷盗,或不邪淫、不饮酒等。或于旷野险远之处,善心造井,若水池等,施所须者,此业势力。或时供养佛法僧宝,此业力故。礼拜合掌,作善业故。或于饶人破坏国土,多人畏处,畏旷野死或畏刀者,施其无畏。或施缘觉阿罗汉人床敷卧具、病药所须,如是业故。或于妻子正护与乐。或于俭时,布施饥者,饮食养之。此业最善,乃至涅槃,三种菩提,如愿得果,何况生天。若天上退,还生天中。彼复更见天中转行,如是彼天在佛塔内壁中而见。

“彼处天中种种业网,无量因缘,业绳缚取无量众生,于生死中施设张之,众生入中,则为所缚。

“尔时,彼处夜摩天众,彼佛塔内壁中既见四天王天无量种退,得大衰恼,如彼世尊名迦那迦牟尼如来所化,见已复更观察三十三天。彼佛塔内壁中既见四天王天如是衰恼,次复思惟三十三天为如是不?时,夜摩天彼佛塔内复到异处,于净壁中见彼世尊。如彼世间生死之实,业锁所系,若乐若苦,如化而见。如是次见三十三天亦复如是,如业受乐,如自业行,若善业行、不善业行,彼天如业受乐、受苦,或堕地狱、饿鬼、畜生,或人、或天,种种差别,无量业罥所系缚已,复于三十三天之中,流转而行。在生死处,业风所吹,于三界中无处有业不受果报,何况三十三天之处。“彼夜摩天——彼佛塔内清净壁中——复见五道自业所作,自业罥缚,复于后时,入活、黑绳、合、唤、大唤、热及大热七大地狱,唯除阿鼻最大地狱。何以故?天中不作阿鼻之业。此因缘故,天则不生阿鼻地狱,天唯生在七大地狱。

“三十三天退已,若生活地狱者,以杀生故或余业故。天、阿修罗战斗之时,杀阿修罗,则是杀生地境界住。一切诸天皆有杀生,四天王天、三十三天,二皆杀生、二皆偷盗,自上四天则不如是。彼地界住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如是作业。三十三天是微细业,余天不尔。如是生于三十三天微细之业及生退等,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壁中见之。

“三十三天欢喜园中、波梨耶多光明林中、杂殿堂中,种种嬉戏受境界乐,善业尽故,不知足罥之所系缚,入地狱中。四天王天退堕地狱所受苦恼,三十三天堕地狱苦十倍更多。何以故?诸有天中境界之乐,若乐胜者,离别之苦亦如是胜。极为大苦,相续流转,以如是业,转转上胜。如天身中一切身分处处柔软,彼眼等中以柔软故,所受苦恼亦多而胜。如是彼处四天王天所受之乐,三十三天乐则胜彼;三十三天境界失坏,所有忧苦亦多亦胜。心苦恼大,心苦恼多,苦乐二种甚多甚胜,不可譬喻。

“天中甚乐,地狱极苦,业罥所缚,如堕险岸,受无量种胜重苦恼。夜摩天众彼佛塔内壁中而见,三十三天放逸所坏,彼夜摩天如是见已,心极愁恼。

“又夜摩天彼佛塔内异处壁中而复更见,三十三天退彼天已,堕饿鬼中。在欢喜林、光明林中、间杂殿处、游戏之处,受天快乐,天酥陀食,具足资身,充饱受乐,如是久时受胜乐已,复食不净粪屎之食,诸不净虫遍其身体。如是观见放逸行天,三十三天堕饿鬼中,夜摩诸天如是见已,心极愁恼。

“又夜摩天彼佛塔内异处壁中而复更见,三十三天或退天已,生畜生道,在大海中作弥那鱼或作贝虫、摩伽罗鱼、舒摩罗鱼,在如是等恶虫中生,迭相杀害,饥渴烧身受无量苦;如是空行鸟等畜生,迭相杀害,常有怖畏,心恒畏死,受诸苦恼;如是泽中种种兽等,相杀相食,受诸苦恼。

“如是说已,四天王天以善业故,生于人中,如是次第,三十三天如善业故,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受诸苦恼,生死所缚。若天退时,受无量种天中苦恼,如是苦恼,不可得说,何况人中在胎藏内所有苦恼。人世界中欲出胎时受诸苦恼,婴孩时苦,出胎在地,未能行时,倒地等苦、匍匐时苦,身体无力,于作不作一切不知,愚痴啼哭,如是苦恼。如是种种苦恼之事,不可具说。彼佛塔内壁上而见,如镜中见,山树具足地处天众一切皆见。

“彼诸饿鬼如是饥渴,系属于他,不得自在,有寒有热,风吹日曝,处处而行在于旷野。如是等苦有无量种,皆悉具受,不可尽说。如是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壁中而见。如是已见,种种苦恼有无量种世间生死,在彼壁中,如善巧画。彼诸天众见希有已,心生厌离,生如是心:‘天胜于人。

“人第一道,所谓是天;天第一道,所谓人中。人欲死时,则愿生天;天欲退时,愿生人中。人乐于天,天乐于人,于此天人二道中生。如是苦恼,何况其余恶道之中,业所戏弄。

“又复如是,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异处壁中,见善法堂三十三天退彼天处,如业行故,生五道中。彼天退者,如前所说,业因缘故。若天中退,亦生天中,犹不离苦,如本生退,若爱别离,于退生畏。如是畏退,无量种苦。彼天既见无量苦恼,次复观察彼佛塔内异处壁中,见帝释身退彼天处,妙宝天鬘、天衣庄严,种种光明。彼庄严具火炼金色,有胜光明,不可譬喻。胜欲具足,五欲具足,一切舍离。自业所牵,恶道门开,放逸所使,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自业所作,或善业牵、不善业牵,故如是退。

“彼佛塔内净宝壁中,见于往世先退帝释,彼诸帝释有三十二。初帝释者,名庵舒摩。既作三十三天王已,自福尽故,生大海中作摩伽罗大身之鱼。本在人中作猎鱼师,常多杀鱼,亦常礼佛。以礼佛业,是故得生三十三天,为帝释王;杀生因缘,海中作鱼,以余业故,生畜生中。

“又夜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异处壁中次第复见。第二帝释名三浮提,本在人中曾作善业,与病者食,或清净心与比丘食。彼业因缘,是故得生三十三天,为帝释王,后时福尽,余业因缘不善业故,作蜥蝪虫。彼前世时,邪见心故,外道斋中杀蜥蝪虫,以彼因缘生地狱中,出地狱已,余业因缘,作蜥蝪虫。

“又夜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异处壁中次第复见,第三帝释,波罗迦奢是其名字。受天境界,五欲乐已,于彼欲退。本人中时,供养父母,病时瞻视,彼业因缘是故得生三十三天,为帝释王。本业尽故,彼天处退,生饿鬼中。彼过去时,于异处生,时世饥俭,多储谷等,贵粜与他,诳惑他已,心更悕望后时大俭。以彼因缘,是故生于黑绳地狱,彼余业故,生在针咽饿鬼之中。

“又夜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异处壁中,见无量种生死衰恼,生希有心。如是无量种种见已,次第复见第四帝释,名曰作爱,天处退已,生于猪中。如是见已,观彼善业,何业因缘为帝释王?彼前世时,于他邪见婆罗门人病困欲死,与药令服,怜愍心言:‘当服此药。’以是业缘,生于善道三十三天,作帝释王。善业尽故,堕地狱中,彼处既出,以余业故,生在猪中。彼天复观如是业果,以何因缘复生猪中?彼前世时,恒常喜猎,多杀众生,或多杀鹿或多杀猪。彼业因缘命终生于活地狱中,彼业既尽,以余业故,生在猪中。

“又夜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异处壁中,次第复见第五帝释,名为善意。以何业故,生于彼处为帝释王?彼前世时,曾见他人师子欲杀,救令得脱,以怜愍心,将来归家,多日供养种种饮食。彼业因缘,是故生于三十三天,为帝释王,名为善意。彼处退已,生于焦热大地狱中。以何因缘生彼地狱?本前生时于王众中,妄语言说是业因缘,堕彼地狱。

“善意帝释彼处退已,复有帝释次第而生,名憍尸迦,彼夜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异处壁中而得见之。彼何善业?谓前世时,是多财宝富婆罗门一居奢内置婆罗门,设大斋会,集尊重人饮食供养,施其财物。彼业因缘,是故当来作帝释王,名憍尸迦。又本复作无量福德,当作帝释,名憍尸迦。“又夜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佛塔内异处壁中,见彼天处、帝释王处,有佛世尊释迦牟尼说法势力,令彼帝释闭塞恶道,天中退已,生于人中,如是七返,如是道行。诸夜摩天如是见已,生希有心。

“一切诸余帝释天王——彼佛塔内异处壁中——皆悉见其生处恶道,唯独不见彼憍尸迦帝释恶道。此何因缘?尔时,彼处一切天众白其天主牟修楼陀,而作是言:‘一切诸余帝释恶道,如是皆见,何故不见彼憍尸迦帝释恶道?以何因缘,见其七返而无第八?

“尔时,天主牟修楼陀闻已告言:‘汝等今听,为汝说彼憍尸迦道。以此因缘,我今欲为汝等说故,将汝等来入此佛塔。入此塔已,我为汝等说于正法。何以故?汝等一切皆悉如是放逸而行,天欲诳故,心痴迷惑,不闻正法。是故我为利益汝等,将汝等来入佛塔中,令汝等辈,现离憍慢。汝放逸行,此身空过,于后退时心则生悔。如是因缘,我于今者,劝汝等辈听闻正法。

“‘以何因缘,此中唯见彼憍尸迦二道生处不生恶道,又亦更无第八返生?此佛塔内如是不见彼憍尸迦先放逸行、大放逸行,命欲尽时,善业尽相、退相出现,有善知识而语之言:“汝憍尸迦退相已现,今欲破坏,汝清净心以自利益。”如是说已,憍尸迦言:“为我示道,令我闻法,此处不退。”

“‘尔时,仙人善友知识为憍尸迦如是说言:“憍尸迦听!有善方便,令憍尸迦此处不退。此阎浮提有佛出世,名甘蔗胤种姓中生,一切悉知、一切悉见,一切业果皆悉普证,示导一切众生正道。无上法王为汝说法,令汝此处当不退失。彼知识所,如是得闻,既得闻已,为闻法故,速疾!速疾!向阎浮提到世尊所。”

“‘时,憍尸迦于一念顷到世尊所,见佛世尊,为说正法,安慰为说,闻已得益,示涅槃城。彼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鲜白,谓苦、苦报、苦灭、苦证,说四圣谛——苦、集、灭、道。彼憍尸迦既得闻已,复问世尊释迦牟尼而作是言:“大仙瞿昙!今我有妨,退相已现,我于此处不久当退。”如是问已,彼佛世尊言:“憍尸迦!如是,如是!如汝意念,汝退相现。汝天妨碍,善业尽故,放逸行故,以汝身心爱自在故,欲到异处,在大生死旷野之中不可得渡,彼岸叵到。一切世间愚痴凡夫无足力故,生老病死悲啼号哭,愁忧苦恼,无可爱乐,恩爱离别怨憎集会,毒蛇师子种种可畏,满彼旷野,遇日所炙、愚痴黑闇、无边欲染以为妨碍愚痴凡夫。诸兽充满无量百千分别树林,障闭拥塞,无正法水,离善知识。所说正道,多有无量邪见外道、邪意异路满彼旷野,不能远离。前际后际中间宽远,五道之苦不可忍耐,闇苦覆地。汝憍尸迦于此生死旷野之处,心生怖畏而不免离。汝于先来染着欲乐,是故不觉,欲乐尽故,今者则知。汝退至时,欲不能救,退时临到,将堕异处。”

“‘彼憍尸迦闻佛说已,整服一厢,去头天冠,顶礼佛足,却住一面,白言:“世尊!颇有方便令我不退此处以不?令我不退,复得于此三十三天为王以不?”彼佛告言:“我有方便令汝不退。何以故?更无异人而能如是决定作业生于此中,坐汝坐处,而为三十三天之王。如是因缘,是我所见。我今见汝,于此坐处,久坐不离。我于今者,见有因缘,汝则不退,所谓得闻我所说法。”彼憍尸迦闻佛语已,合掌在额,心生欢喜而白佛言:“唯愿世尊善为我说,我今谛听。”彼憍尸迦如是语已,彼佛世尊为说欲味过患出离,广说如是胜修多罗。彼憍尸迦如是闻已,即时获得须陀洹果。时憍尸迦既得果已,次第退生,闭塞恶道。以此因缘,夜摩天众此佛塔内壁中不见彼憍尸迦第八生处。彼帝释王得涅槃故,过第七返,第八返生则不可得。如是因缘,我为汝等天众已说。’

“尔时,天主牟修楼陀而说偈言:

“‘欲则非财物,  以不资益故,

戒信财中胜,  毕竟得涅槃。

此欲非财物,  令入有旷野,

若令解脱欲,  乃是真财物。

若不救恶处,  若乐不寂静,

彼唯大痴故,  非财而名财。

如是得言物,  所示欲非物,

若离非物欲,  得彼真财物。

若说寂静道,  彼示道第一,

彼何者胜道?  智慧者能到。

若有不近欲,  若不为爱诳,

彼行善道处,  不近于欲火。

欲常不可足,  欲亦非寂静,

共爱而和合,  如火得薪焰。

天人若龙等,  不知足则失,

为地狱火烧,  彼失乃是失。’

“如是天主牟修楼陀以如是等无量种法,教示天众,拥护救摄。尔时天众极生厌离,厌离欲已,复白天王牟修楼陀而作是言:‘惟,大天王!我已观见他未来世生处诸道,今复自观我未来世当生何道?’牟修楼陀天王答言:‘如是当观。’

“天众闻已,彼佛塔内则于异处壁中观察,见夜摩天退堕地狱,谓活、黑绳、合、唤、大唤、热、大热等。见无量种堕彼地狱,有头在下如是堕者,有舒两臂而堕中者。天身未灭,如是预见地狱生处,亦见天处业尽退时,彼地狱中身体烂熟,炎铁地上无量乌鹫满彼地处,彼处种种无量怖畏,焰沙满地,地狱众生在地狱地极烧极炙。彼天如是堕地狱中,头则在下如是受苦,第一急苦、第一坚苦,有无量种受诸苦恼。阎魔罗使种种呵责,既呵责已,与种种苦。彼诸天等,皆见自身如是受苦。如是见已,彼佛塔内异处壁中,复见过去夜摩天王,在地狱中受无量种坚恶苦恼。为欲乱心,先乐境界已曾破坏,作诸恶业。云何而作?有何等相?阎魔罗使皆悉具说,而语之言:‘汝本一切爱境界故,已作恶业,今于此受。’

“如是过去夜摩天王其名何等?有名大业,有名具足众贤,有名威德,有名不坏,有名意乐,有名善色,有名普乐,此如是等夜摩天主堕七地狱。如善不善业果而受,已受第一境界之乐,心未厌足,为爱所坏,如是退堕。

彼大业者,本作何业生夜摩天,为夜摩王?昔人中时,以净信心施缘觉食。业因缘故,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处为夜摩王。于彼天处受无量种境界欲乐,未知厌足,退彼天处,本偷盗故,而复堕于黑绳地狱。彼前生处,曾作药师,于他病者,不相应治,取其财物。以彼恶业,是故生于黑绳地狱。

观彼大业夜摩天王过去业已,次复观察具足众贤,善不善业。彼何善业生夜摩天,为夜摩王?彼佛塔内异处壁中,次复观见彼过去世,以清净心舍已财物,施病比丘,以思熏心。彼业因缘,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中而作天王。又复更为境界河漂,善业尽故,退堕叫唤大地狱中。又复前世人中之时,作土地主,放逸而行,心生憍慢,有道行人甚渴流汗,彼王见已,与甘蔗酒。彼饮酒故,失其本信,即便犯戒,失自利益。如是与酒不善业故,身坏命终,堕于叫唤大地狱中。

“彼天如是观察第二夜摩天王恶业行已,见于一切有为生死与焰不异,彼此迭互相向说言:‘此大天王,如善不善无量种业,相应果报,如是示我。我等今者,于此天王所得利益,如于父母所得利益,无有异也。’

“彼天如是相向说已,于佛塔内次复异处,于宝壁中见迦那迦牟尼世尊神力所化,夜摩天王名威德者,本因何业生夜摩天而为天王?见彼前世人中之时,不破坏他而得财物;于夜暗中有说法处,为佛法僧然灯照明。彼业因缘,身坏命终,生夜摩天而为天王,名曰威德。久时为王,既作王已,随命长短,身坏命终,次复生于四天王天。于彼退已,生郁单越,彼处终已,次复生于三十三天。彼处退已,生阎浮提,得为人王,有大威德、有大神通。彼处生已,放逸行故,为欲所诳,心轻动故,而复杀生、偷盗、邪淫,作如是等三不善业。以作如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焦热大地狱中。不可譬喻,有无量种无量百千异异分别地狱业故。于地狱中受诸苦恼,如是已为心怨所诳。

“尔时天众复见天中无量具足,复见失坏,或乐或苦,如是见已,迭互相向而说偈言:

“‘极恶复甚恶,  大力不可忍,

痴心造此业,  如是堕地狱。

一切业由心,  因缘在有中,

为痴所坏故,  皆流转受苦。

种种大力苦,  遍恼不可耐,

业缚在世间,  而不生厌倦。

天退人中生,  人死入地狱,

出彼生畜生,  出畜生生鬼。

如是业轮中,  世间业风吹,

流转于世间,  痴故不觉知。’

“如是彼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迭相为说彼迦那迦牟尼世尊如实所化无量种业,在佛塔内壁中明了。

“观彼业已,次复观察夜摩天王善不善业无量种生。彼佛塔内异处壁中,复见善色夜摩天王,彼因何业生夜摩天而为天王?见彼前世人间之时,生婆罗门种姓之中,正见不邪,不热恼他,善修持戒,于系狱中极受苦者、无依主者,或于俭时有饥饿者,多与净洁美好饮食。以清净心,或于斋日或非斋日,受戒持戒,彼因缘故。救被缚者令得解脱,或以物赎令其得脱。彼因缘故,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中为夜摩王,名曰善色。于长久时作彼天王,有大威德、有大神通。作彼王已,身坏命终,次复生于三十三天,有无量种受大快乐,至终尽时。于彼三十三天处退,次复生于阿修罗中,其身甚大,有大神通。阿修罗中报尽终已,生于人中,作大长者,有大威德。彼处终已,生瞿耶尼,在于人中。彼处终已,复于人中边地受生,心轻动故,复更杀生,猎杀诸兽,以刀箭等多种杀害。彼业因缘,身坏命终,生地狱中。地狱大火之所烧然,受无量种坚恶苦恼,以作不善恶业因故。

“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如是观察彼业报已,复无量种无量分别诸善恶业如是见已,于佛塔内复向异处,于彼壁中观迦那迦牟尼世尊之所化现。既往到已,于彼壁中复见其余希有之事。往世曾有夜摩天王,名曰普乐,以何业故生彼天处,为夜摩王?彼如是见:本前生处人世界中人身之时,曾有善意,常礼师长,心生敬重,见时则起,合掌供养。若复余业,扫佛塔地,扫已泥涂,散花烧香,常一切时如力如分,布施沙门、若婆罗门,常于病者阿那含人给施供养,以净信心如是供养。以是善业因缘力故,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中而为天王,名曰普乐。身体皆乐,彼身光明有种种色,见者心乐,安隐清凉,光明遍满五百由旬,一切宝色。此光明胜端严殊妙,胜于一切,不可譬喻。如阎浮提人中胜者,谓月光明端严殊妙,如是一切夜摩众中普乐天王,光明最胜。于长久时,五欲功德成就乐已,于彼处退,以彼业力之余势故,生阎浮提人中为王,所王之处,五百由旬,于中自在。生彼处已,心轻动故,猎杀诸兽。彼业因缘,身坏命终,堕活地狱。彼处出已,不善恶业之余势故,生于鸟中。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七


轮回专辑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