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六道二十五有
【三界】(术语)
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
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
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参见:四禅天))。
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参见:四空处)),说出俱舍论世间品,三界义。图表三界则如图。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二十八天】
三界共有二十八天,即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欲界六天是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十八天是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色界四天是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在此三界二十八天中,只有欲界的四王天与忉利天,因依须弥山的地界而居,故称地居天,夜摩天以上,都是凌空而处,故名空居天。
┌四王天
│忉利天
┌欲界天───┤夜摩天
│ │兜率天
│ │化乐天
│ └他化自在天
│ ┌梵众天
│ ┌初禅─┤梵辅天
│ │ └大梵天
│ │ ┌少光天
二 │ │二禅─┤无量光天
十─┼色界天───│ └光音天
八 │ │ ┌少净天
天 │ │三禅─┤无量净天
│ │ └遍净天
│ │ ┌无云天
│ │ │福生天
│ │ │广果天
│ │ │无想天
│ └四禅─┤无烦天───┐
│ │无热天 │
│ │善见天 │──五净居天
│ │善现天 │
│ └色究竟天──┘
│ ┌空无边处天
└无色界天──┤识无边处天
│无所有处天
└非想非非想处天
FROM:【佛学常见辞汇】
【二十五有】
因为众生被无明枷系生死的锁,在行为上造了很多的业,所以不能脱离二十五有。就是在欲界有十四有,在色界有七有,在无色界有四有,总计有二十五有。
欲界的十四有:就是四恶趣【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四大洲【南赡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在须弥山的咸水海中】、六欲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色界的七有:就是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大梵天、净空天、无想天。
无色界的四有:就是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天。
破了二十五有的烦恼,名为净。破了二十五有的业,名为我。破了二十五有的报,名为乐。无二十五有的生死,名为常。这常、乐、我、净,就是涅槃四德。 佛说世间法,是无常、苦、无我、不净,这是方便法。佛说出世法,是常、乐、我、净,这是真实法。无常是众生,常是法身。苦是外道,乐是涅槃。无我是生死,我是如来。不净是有为,净是无为。
——摘自 宣化上人讲述的华严经浅释
【六趣】 (名数)
众生由业因之差别而趣向之处,有六所,谓之六趣,亦曰六道,
一地狱趣Naraka-gati,八寒八热等之苦处也,此在地下,故曰地狱。
二饿鬼趣Preta-gati,常求饭食之鬼类生处也。与人趣杂处而不可见。
三畜生趣Tiryagyoni-gati,新译曰旁生趣,即禽兽之生所也,多以人界为依所而眼可见。
四阿修罗趣Asura-gati,常怀嗔心而好战斗,大力神之生所也。以深山幽谷为依所而与人隔离。
五人趣Manus!ya-gati,人类之生所也,分阎浮提等四大州,但四大洲隔离,不得通力者不能到。
六天趣Deva-gati,身有光明,自然受快乐之众生,名为天,有欲界六所,谓之六欲天,色界无色界,皆为彼之生所。
大乘义章八末曰:“此六种,经名为趣,亦名为道。所言趣者,盖乃对因以名果也。因能向果,果为因趣,故名为趣。所言道者,从因名也。善恶两业通人至果,名之为道。地狱等报为道所诣,故名为道。”法华经序品曰:“尽见彼土六趣众生。”涅槃经二十五曰:“以心因缘故,轮回六趣具受生死。”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