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有关问答
大智度论 节选
问曰:其余天人亦能放光,佛放光明有何等异?
答曰:
诸天人虽能放光,有限有量;日月所照,唯四天下;佛放光明,满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中出,遍至下方。余人光明,唯能令人欢喜而已;佛放光明,能令一切闻法得度,以是为异。
问曰:足下六百万亿光明,乃至肉髻,是皆可数;三千大千世界尚不可满,何况十方!
答曰:
此身光是诸光之本,从本,枝流无量无数。譬如迦罗求罗虫,其身微细,得风转大,乃至能吞食一切;光明亦如是,得可度众生转增无限。
问曰:足下光明能照三千大千及十方世界,何用身分各各放六百万亿光明?
答曰:
我先言足下光明照下方,余方不满,是故更放身分光明。
有人言:一切身分,足为立处故最大,余不尔;是故佛初放足下六百万亿光明以示众生。如三十二相中初种足下安住相,一切身分皆有神力。
问曰:依何三昧、依何神通、何禅定中放此光明?
答曰:
三昧王三昧中放此光明,六通中如意通、四禅中第四禅放此光明。第四禅中火胜处、火一切入,此中放光明。
复次,佛初生时、初成佛时、初转法轮时皆放无量光明满十方,何况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时而不放光?譬如转轮圣王珠宝,常有光明照王军众,四边各一由旬;佛亦如是,众生缘故,若不入三昧,恒放常光。何以故?佛众法宝成故。
问曰:光明几时当灭?
答曰:
佛用神力欲住便住,舍神力便灭。佛光如灯,神力如脂,若佛不舍神力,光不灭也。
问曰:是光远照,云何不灭?
答曰:
光明以佛神力为本,本在故不灭。譬如龙泉,龙力故水不竭。是诸光明以佛心力故,遍照十方,中间不灭。
问曰:云何为“常光”?
答曰:
佛身四边各一丈光明,菩萨生便有此,是三十二相之一,名为丈光相。
问曰:佛何以故光常一丈而不多?
答曰:
一切诸佛常光无量,常照十方世界。
释迦牟尼佛神通身光无量,或一丈、百丈、千万亿,乃至满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如诸佛常法。
但于五浊世为众生少德、少智故,受一丈光明;若受多光,今众生薄福钝根,目不堪其明。如人见天身眼则失明,以光盛眼微故。
若众生利根福重,佛则为之现无量光明。
复次,有人见佛常光欢喜得度。譬如国王以常食之余赐诸群下,得者大喜;佛亦如是,有人见佛种种余光心不欢喜,见佛常光,必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曰:若佛神力无量,威德巍巍,不可称说,何以故受九罪报?
- 一者、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被谤;
- 二者、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腹谤佛;
- 三者、提婆达推山压佛,伤足大指;
- 四者、迸木刺脚;
- 五者、毗楼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
- 六者、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
- 七者、冷风动故脊痛;
- 八者、六年苦行;
- 九者、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还。复有冬至前后八夜,寒风破竹,索三衣御寒。又复患热,阿难在后扇佛。如是等世界小事,佛皆受之。若佛神力无量,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东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光明色像威德巍巍,何以故受诸罪报?
答曰:
佛在人中生,人父母,受人身力,一指节力胜千万亿那由他白象力,神通力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是净饭王子,厌老、病、死苦,出家得佛道——是人岂受罪报,为寒热等所困!如佛神力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法中,何有寒热诸患?
复次,佛有二种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满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听法众亦满虚空(此众亦是法性身,非生死人所得见也);常出种种身、种种名号、种种生处、种种方便度众生,常度一切,无须臾息时。如是法性身佛,能度十方世界众生。受诸罪报者是生身佛,生身佛次第说法如人法。以有二种佛故,受诸罪无咎。
复次,佛即得道时,一切不善法尽断,一切善法皆成就,云何今实有不善法报可受?但怜愍未来世众生故,现方便受此诸罪。
复次,如阿泥卢豆与一辟支佛食故受无量世乐,心念饮食应意即得;何况佛世世割肉、出髓以施众生,而乞食不得空钵而还?以是事故,知佛方便为度众生故受此诸罪。云何方便怜愍未来世?五众佛弟子施福薄故,乞种种自活之具不能得。诸白衣言:“汝衣食不能得,有病不能除,何能得道以益于人?”是五众当答:“我等虽无活身小事,有行道福德。我等今日众苦,是先身罪报;今之功德,利在将来。我等大师佛入婆罗门聚落乞食,尚亦不得,空钵而还;佛亦有诸病,释子毕罪时佛亦头痛,何况我等薄福下人!”诸白衣闻已,瞋心则息,便以四种供养、供给比丘,身得安隐,坐禅得道。是为方便故,非实受罪。
如《毗摩罗诘经》中说:
佛在毗耶离国,是时佛语阿难:“我身中热风气发,当用牛乳。汝持我钵乞牛乳来。”阿难持佛钵,晨朝入毗耶离,至一居士门立。是时,毗摩罗诘在是中行,见阿难持钵而立,问阿难:“汝何以晨朝持钵立此?”阿难答言:“佛身小疾,当用牛乳,故我到此。”
毗摩罗诘言:“止!止!阿难!勿谤如来!佛为世尊,已过一切诸不善法,当有何疾?勿使外道闻此粗语,彼当轻佛,便言:佛自疾不能救,安能救人?”
阿难言:“此非我意,面受佛敕当须牛乳。”
毗摩罗诘言:“此虽佛敕,是为方便,以今五恶之世故,以是像度脱一切。若未来世,有诸病比丘当从白衣求诸汤药。白衣言:‘汝自疾不能救,安能救余人?’诸比丘言:‘我等大师犹尚有病,况我等身如草芥能不病耶?’以是事故诸白衣等以诸汤药供给比丘,使得安隐,坐禅行道。有外道、仙人能以药草、咒术除他人病,何况如来一切智德,自身有病而不能除?汝且默然,持钵取乳,勿令余人异学得闻知也。”
以是故知佛为方便,非实病也。
诸罪因缘皆亦如是。
以是故言“佛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
问曰:若尔者,何以言“阿弥陀佛寿命无量,光明千万亿由旬,无量劫度众生”?
答曰:
诸佛世界种种,有净、不净、有杂。
如《三十三天品经》说:“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时至,四众久不见佛,愁思不乐。遣目连白佛言:‘世尊!云何舍此众生住彼天上?’
“时佛告目连:‘汝观三千世界!’
“目连以佛力故观,或见诸佛为大众说法,或见坐禅,或见乞食,如是种种施作佛事。目连即时五体投地,是时须弥山王跛??大动,诸天皆大惊怖。目连涕泣,稽首白佛:‘佛有大悲,不舍一切,作如是种种,化度众生!’
“佛告目连:‘汝所见甚少!过汝所见,东方有国纯以黄金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罗汉,六通无碍。复过是,东方有国纯以白银为地,彼佛弟子皆学辟支佛道。复过是,东方有国纯以七宝为地,其地常有无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纯诸菩萨,皆得陀罗尼、诸三昧门,住阿毗跋致地。目连!当知彼诸佛者,皆是我身。如是等东方恒河沙等无量世界,有庄严者、不庄严者,皆是我身而作佛事。如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以是故,当知释迦文佛,更有清净世界如阿弥陀国;阿弥陀佛,亦有严净、不严净世界,如释迦文佛国。
诸佛大悲,彻于骨髓,不以世界好丑,随应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爱子,子虽没在厕溷,勤求拯拔,不以为恶。
问曰:菩萨身光如是,本以何业因缘得?
答曰:
身业清净故身得庄严。如经说:“有一鬼头似猪,臭虫从口出,身有金色光明。是鬼宿世作比丘,恶口骂詈客比丘。身持净戒,故身有光明;口有恶言,故臭虫从口出。”如经说:“心清净优劣,故光有上、中、下:少光、大光、光音。欲界诸天,心清净布施、持戒,故身有光明。”
复次,有人怜愍众生故,于闇处然灯,亦为供养尊像、塔、寺故,亦以明珠、户向、明镜等明净物布施故,身有光明。
复次,常修慈心,遍念众生,心清净故;又常修念佛三昧,念诸佛光明神德故,得身光明。
复次,行者常修火一切入;又以智慧光明,教化愚闇邪见众生。以是业因缘故,得心中智慧明,身亦有光。
如是等业因缘,得身光清净。
问曰:如佛常放丈光、足不到地,众生何以故不尽敬附?
答曰:
众生无量劫中积罪甚重,无明垢深,于佛生疑,谓是幻师,以术诳人;或言:“足不蹈地,生性自尔,如鸟能飞,有何奇特!”或有众生罪重因缘故,不见佛相,直谓大威德沙门而已;譬如人重病欲死,名药美食,皆谓臭秽,是故不尽敬附。
“共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无量千万亿诸天众,恭敬围绕至菩提树下”者,是诸佛常法。佛为世尊,至菩提树下,欲破二种魔:一者结使魔、二者自在天子魔,欲成一切智;是诸天众,云何不恭敬侍送?
又诸天世世佐助拥护菩萨,乃至出家时,令诸宫人婇女,淳惛而卧,捧马足逾城出。今日事办,我等当共侍送至菩提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