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论 与 邪论
摘自 《入菩萨行论》
按《瑜伽师地论》中的观点,
正论分三种:
- 具义论
- 离苦论
- 励修论
邪论有六种:
- 一、无义论:象古今的许多小说、杂志等,没有真实价值和意义,都属此类;
- 二、邪义论:种种宣扬常见、断见、诽谤因果的邪魔外道论典,这类东西现在特别多;
- 三、奸恶论:诸如种种宣扬战争、争斗等等之类,对众生无利的著作;
- 四、离悲论:即远离大悲心的论典,如那些专门宣扬、介绍如何杀害众生的著作。前些时间,我在成都新华书店看见这类书不少,什么怎样杀猪、钓鱼、捉蛇虫之类,这种书确是无有悲心之邪作;
- 五、闻义论:这类作品没有真实内容,只是为了引人注意,堆砌一大堆词藻作文字游戏,象现在世间上的某些诗歌散文等;
- 六、辩论论:世间上各种与真理无关,在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上喋喋不休的作品,如红楼梦学会的种种争辩等等。以上所说,都是应该远离的邪论。
《佛学常见辞汇》戏论:含有游戏性和不切实际的言论。
《藏传佛教辞典》戏论:指的是妄想分别,或现境上一切非有实之相。
《佛学大辞典》八迷戏论:(杂语)同于八迷。戏论云者,谓违背正理之虚妄见解也。
《法相辞典》邪戏论:瑜伽九十五卷十七页云:邪戏论者:复有六种。谓颠倒戏论,唐捐戏论,诤竞戏论,于他分别胜劣戏论,分别工巧养命戏论,耽染世间财食戏论。
《法相辞典》一切遍行戏论粗重: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一切遍行戏论粗重者:谓执眼等诸法习气,无始时来,依附阿赖耶识,相续不断。即此名为戏论习气。从此习气,眼等诸法及名言执,数数生起。
《三藏法数(明.一如)》无戏论觉:以言嘲谑名为戏论。谓人欲得涅槃寂静之乐,必须清净口业,舍诸戏论,一循正语,是名无戏论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法相辞典》三求皆名乐著戏论:瑜伽十九卷十页云:谓有众生,悕乐胜欲,欲求所摄。又有众生,悕乐胜身,有求所摄。又有众生,悕乐沙门及婆罗门所有解脱梵行求摄。此中欲求有求摄者,谓我因少分布施,少分持戒,当得往生善趣天上乐世界中,以妙五欲而自赏纳、欢娱、游戏。彼既修习如是愿已;得最胜欲,及最胜身。譬如众鸟,翱翔虚空;遍虚空中,无安足处。如是众生,于其所得无常诸欲,及身分中,都无安住;当知亦尔。若乐沙门及婆罗门所有解脱梵行求摄,复有二种。或依善说法,或依恶说法。依恶说法诸外道辈,并无沙门。依善说法邪梵行求所摄受者,亦无沙门。正梵行求所摄受者,得有沙门。又此一切三门所摄,或欲求门,或有求门,或梵行求门。如是皆名乐著戏论。当知如来弃舍一切所有悕求,故无戏论。即以此义,类知如来诸弟子众,正梵行求所摄受者,亦无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