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观想佛陀之法

我们若能观想、供养具无量功德之释迦牟尼佛,则已等同于观想、供养一切如来。《幻师妙贤请问经》中云:“妙贤若人供一佛,则供十方一切佛,诸如来与我法界,恒时无二无别故。彼等如来亦接纳,供养诸佛功德增,彼获清净平等性,诸佛本性无分别。”

《华严经》中则如是说道:“仅仅见如来,能断诸业障,远离众魔业。”又云:“何人忆念佛,乃佛诸功德,此人定远离,恶趣痛苦怖。”“众生之利乐,皆从佛力生,当知佛福德,无能相等同。诸佛遍法界,利益众生故,化身无量数,为众宣法理。”“如虚空遍布,如水中影像,为利益众生,诸佛时现身。”“佛一毫毛许,功德无等伦,世人难了知,浩瀚如虚空。”……

故而我们实应依靠了知佛功德后所生信心,一心一意观想佛陀、念诵佛陀名号及心咒,且需时时刻刻励力行之。若无法做到每时每刻都能观想,则应于七日等短暂时日内,一心观想圣尊,如此行持亦有极大功德。《圣宝云经》中云:“若能以猛厉信心于七日内远离其他作意,唯恒时观想功德不可思议之佛陀,七日过后之第八日黎明时分,自己身着清洁衣服,并做供品且念诵仪轨,当晚即能亲睹如来;若所诵仪轨不完整,或无专心致志之意,临死时也必能以此善根而面见佛陀。”

同样,《现今如来住世等持经》中亦有此意,此经大意部分摘录如下:

“在家、出家菩萨住于寂静地时,应再三观想如来,即便仅听闻别人宣说如来身相,亦应将其观在心间,且持诵名号。如此作意观想并守持清净戒律,从一日至七日均能心不散乱地如理作意,七日过后应能于昼时亲睹如来慈颜。若白昼时未能面见世尊,夜晚降临后亦可于梦中瞻仰世尊颜貌。”

“同理,若已听闻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住世之讯息,闻已即应再三以如上所述之方式作意、观想。就如贪欲炽盛之人听闻某地有一绝色妓女,虽未亲睹其容,但内心早已垂涎三尺、爱慕顿生,竟能于夜梦中与其行不净行,且获安乐;同样,具有现今如来住世等持之人,于此世界听闻无量光如来名号后,立即随念如来名号,观想如来功德、等持,定能亲见无量光佛等诸如来,并于其前请问法理。如此观想佛陀当能目睹佛陀,此乃因佛神威加持及自己善根力、等持力所致。正如我们自己之容颜呈现于镜中时,自身色法并未移至镜中,但凭因缘依然可现前镜中影像,与之类似,依上述方式精进修持亦可见到如来并亲聆法义,尚能得到授记而心生欢喜。”

“究其实,如来从未从别处来至此处,自己亦未从此处前往如来处,但以自己清净心则可于心间现前如来身影。与之相同,三界一切万法均为心之显现,至于心之本体则于心内心外遍寻都无有实法可得。心亦凭因缘而产生,实为如梦如幻之缘起性,无有任何实质可言。所谓无实之法从本体而言,从未曾产生,亦无有所缘,了达此理即获得远离一切假立之智慧。”

“诸菩萨,现今如来住世等持可以四法获取。何为四法?坚定不移之信心、永不退转之精进、不依他人之智慧、依止善知识。”吾等若能精进于此四种获取等持之因,必能现前现今如来住世等持之果。“得此等持后,此人轻而易举就能亲瞻十方如来;且同时获取听闻、忆念、智慧、证悟、六度、等持、总持、神变等无量功德;并能于无上菩提道中永不退转;再无转生无暇之处之可能;还可获取诸如生生世世相好庄严、种姓高贵、眷属众多、梦中亦不离如来等种种不可思议之功德。”有关此方面之论述,本经典中有广说。

此经又云:“未来若出现令人恐怖之情形时,何人若听闻后行持此等持,则此人已供养我及过去、未来诸佛。”有一菩萨曾问护贤:“大菩萨如何修持此等持?”如来对此则回答说:“护贤,我现今正住于你面前宣讲佛法。护贤,菩萨应观如来正等觉之身相,每一相好皆以百般福德形成,对如来一切相均应如是了知。”

“心中如是观想佛陀形象后,尚应如此观想作意:奇哉!三世出有坏如来正等觉之身相竟如是庄严、稀有。同时亦应心中发愿:我于未来亦当身成如是庄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此经中有众多关于如此作意之论述。

如理作意后,所谓我与菩萨根本无有实存,对此一定要生起定解。对实无一法可得之作意功德,此经中亦有广说,应参阅贯通。

《七百般若经》中云:“文殊,行持一缘等持之菩萨可疾获无上正等觉佛果。”又云:“文殊,所谓一缘实乃无生空性之异名。欲行持一缘等持之善男子善女人,应首先了达智慧波罗蜜多之教义,待尽皆明晰后再行一缘等持。何以故?文殊,无生空性法乃无迷乱法、不可迷乱法、不应迷乱法,其奥义不可思议、无法思维、无法揣摩。

文殊,欲行持一缘等持之善男子善女人,应于寂静地安坐清净坐垫上,以欢喜而无有散乱之心,不着一切相,以跏趺式依无缘方式唯一只观如来相,诸法应如是作意。同时亦应持诵所观如来之名号,一边听闻如来名号,一边观想、作意如来居处。若能如是观想一如来,则已等同于观想未来、过去、现在一切如来。何以故?因一切如来一本体之故。文殊,一如来实已具足无量佛陀之功德、辩才;同样,获一缘等持一等持者,依无生空性之理,则能了知一切无量法门之类别。如能通达此等持,则已通达如来所了达之境界,阿难所了达之法亦可现前。行持一缘等持之人,有生之年即可为四大部洲众生宣说佛法。文殊,有菩萨会如是思维:到底何为一缘等持?对此等菩萨可如是作答:‘此等持乃具不可思议功德,若能为他众宣讲,并令其守持,一切法皆可现前。唯具于所说之理无有脆弱、怀疑之心态者,方可获此等持。’”

此经中还说:“有分别念及邪见(有缘见解)之人无法修持此等持。比如有人拥有一长久未擦拭之如意宝,别人问其价值时,此人说道:‘此乃无价之宝,必得仔细擦拭后才能了知其珍贵之处。’交给买者后,通过一番擦拭终于现出如意宝原来模样。同理,太阳光芒遍照一切处,无边大海同一咸味,以一缘等持即能宣说一切万法均为无生空性。”

《圣摄持善根经》中第十七回后,亦宣说了有关一缘等持之内容。而《弥勒狮吼经》中则记载道:

无量劫之前,如来正等觉星光如来出世传法。在其涅槃后,有一菩萨名为大精进,长相善妙端严。他后来转生到一大萨拉树般之婆罗门家中,成为其家之子。当时有众多比丘,均以种种方式描摹如来正等觉之身像。有一比丘于绸缎上描画佛像,所成画像庄严、精美异常。

彼时婆罗门已成为国王,此比丘便前往大精进菩萨父王之王宫中。当大精进亲睹佛像后,他不禁想到:佛之画像都如是庄严、美妙,佛之真身更不待言!我要能拥有与之相同之身相则实为善妙。想及此,他便对佛陀生起大信心,且欢喜充满。

大精进从此就对所谓成家立业生起强烈厌离心,他忖度道:一边住于家中,一边妄图生起佛陀身相,这绝无实现可能!我一定要出家证道。

当其十六岁之时,诸根已完全成熟,他便在父母脚下顶礼道:“我欲于如来教法下出家,请父母务必开许。”父母焦急劝阻道:“童子,万勿如此言论。你为我们最可爱、唯一之子,若我们不能见到你承欢膝下,我二人一定会郁郁死去。”大精进决绝说道:“我并不想伤害二老,但我一定要出家!”父母满心疑惑:“太子,你到底意欲何为?”大精进为向父母表白出家之志,就狠心说道:“从现在直至我能出家前,我不再进食,亦不修行,也不上床安眠,身上亦不涂抹酥油,不论善与非善之语皆闭口不言。”言罢,就来到一处未洒扫之地闭口呆坐。

第一日他滴水未进,父王将甘美饮食带来劝其进食,而他昼夜均不答言。第二日亦未进食,母亲之五百亲友以甘美饮食请其进餐,大精进看都不看一眼,更不开口搭理。这一日也未食任何食物。第三日依然不吃不喝,父亲之五百亲友又如前日一般祈请,他也同样如前日一般拒绝。第四日还是未曾进食,其他五百婆罗门又来请求,他依然如前拒绝。就这样,他一连五日未曾进过任何饮食。父母于宫中将贝壳、金银珍宝、蓝宝石、妙衣等堆集一处,又带八万四千如天女般之盛装美女前来劝请。总之,父母将宫中所有善妙之物全都拿到他眼前,父母各自之五百亲友、众多臣民、八万四千美女等人也各持种种甘美食物,日夜在他面前祈请他能进食,能安享饮食妙欲。众人亦劝解他道:“在家亦可广行布施、积累福德,更何况在家还能与女人尽享欲乐,对提供如此悦意环境之王宫怎能轻言放弃?”

面对各种劝请,大精进毫不为之所动,他既不张望众人,亦不开口讲话,于第六日中依然不进点滴饮食。除观想佛陀外,他无任何别种作意,更未生起进餐之念。父母亲友、众多美女及其他民众均哀哭不止,他们全在他脚下苦苦恳请,但他根本不看众人脸面。

当此之时,于国王宫殿中有一天尊开始于空中示现大神变,且对众人说道:“何人求菩提,彼心如山王,其心坚固力,永不可动摇。大地会震动,火亦能成水,此人之发心,永无法改变。勿令其不悦,亦不造罪恶,未来俱胝劫,盲人般漂泊。他乃为利众,趋入菩提道,为出家精进,不难获菩提。不为欲受用,而行菩提道,为利诸众生,寻佛智获乐。三千大千界,妙衣遍其中,尚有天人物,他亦不生贪。愚痴所造作,恶业需忏悔,智者忏罪后,恶业不共住。”

听罢天人如是劝请,大精进之父母、亲友及众人尽皆当下忏悔己过,他们纷纷对太子说:“你既主意已决,那就随自己意愿出家吧。只是这饭一定要吃,否则就会饿死。”大精进菩萨虽已连续七日未曾进食,但因他一心观想佛陀,故而天人一直暗中善护其身:他润泽脸色未曾改变,诸根亦未失毁,大精进菩萨即如是于七日中绝食明志,根本不理会家中大小事件。

随后他就如弃唾液般舍弃王位,在八万四千美女及父母痛苦哀泣声中,携带佛像离开王宫,并终至一唯有猛兽出没而无一人之寂静地安住下来。他于其处搭建好一支架,然后将佛像端放于上。接着便于像前草垫上以跏趺坐式安坐,身躯挺直,一心观想佛陀。在其后之修行过程中,他恒时如是思维:佛陀画像都如此庄严相好,真正身相又怎能以言语喻之。如来所具端严妙相甚为稀有,何人若能亲见其容,此人福报之大实已超越言词所能诠之境界。他又想到:我想必当能亲睹如来身相。

森林中一天尊了知大精进菩萨心态后就特意告诉他说:“朋友,你内心所生欲见如来身相之分别念实际已是如来身相,你目前所见之画像实际正为如来真身。若能意识到此点,则为已睹如来身体。”大精进菩萨闻言立刻想到:所谓如来身相实与画像无二无别。他又如理思维:如来画像从不曾有过思维及分别心,一切万法亦无思维、无分别,如来身体同样不离此种法相;此画像仅是假名安立而已,万法均为假立不实。所谓名字其本性必定为空,自性无有丝毫动摇,如来身体亦不离此法相;此画像无得、无证、无思、无现量、无果、无证果、无住、无依、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无染污、无清净、无声、无理、无非理、无贪灭、无嗔灭、无痴灭、无蕴、无界、无处、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一切万法均如是,如来身体亦不离此法相;此如来画像无动、无行,一切诸法均如是,如来身体亦不离此法相;如来画像无见、无闻、无嗅、无尝、无触、无思、无睡、无起、无呼吸、无作意,一切法亦复如是,如来身体亦不离此法相;如来画像不属欲界、不属色界、不属无色界,一切法无不如是,如来身体又焉能离此法相;如来画像无里、无外、无中、无始、无终、无去、无行、无取、无舍、无能作、无所作、无堕、无真、无假、无证谛、无贪欲、无忧愁、无轮回、无涅槃,一切诸法莫不如此,如来身体又何曾离此法相?

大精进菩萨一直如是思考如来身相,昼夜不舍跏趺坐式,夜以继日修持五神通、四梵住、无碍辩才,亦修持普现等持。待其修成后终获清净天眼,能照见远超此世间范围之十方无量如来;又能以天耳无碍听闻一切如来说法妙音,且听闻一如来音声时并不妨碍其他如来音声同时传来。大精进即以此种闻法方式令诸如来皆心生欢喜。

在七月之时日内,大精进如是以跏趺坐而安住,每日除以观想佛陀为食外,再不进食任何饮食。诸天人知其发心清净后,纷纷对其身体作加持,令其始终能保持昂扬心志。大精进当时并未身着袈裟,亦未现见如来,也未曾受戒,但他实已获如来智慧。对此等行持,我们理应效法、追随。

世尊后对迦叶说:“诸菩萨理应如大精进菩萨一般恭敬如来身相,并了知如来法身无增无减。若能如此证得,则必定可生无比大智,亦能现见十方无量无边之如来,并听受诸佛宣说妙法。”

大精进从森林中出来后,便前往大小城邑、村落、王宫等地,对众人广宣佛法,令两万人都发下无上菩提心,无量无边众生均趋入声闻乘。包括大精进父母、王妃等眷属在内之人众,皆发起无上菩提心。

如是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因地时转生为大精进菩萨,其当时之种种行为实为我们后来追随之目标。其他诸大菩萨之清净行为与发心,亦值得我等随学。

(供佛有极大功德,但仅凭供佛不行其他善事,并心生傲慢,则不应理。)佛经中说:“末法五百年时,善男子善女人中会有一些不精通大乘法、贪欲反倒暗暗滋生之人,此类人仅仅依赖供养佛像之功德,就欲获得成就、神通等果位。他们自认为唯有自己才知供养如来身像,他人都不可能如此行持,因之便以如此微少之善根而自赞毁他。除供养佛陀身像外,此等人既不听法求传承,亦不诵经、禅定、内观。如此行持之出家人或在家众,亦能得到他人所供养之法衣等受用。”故而佛陀殷殷教导道:“迦叶,我自觉入大乘行者当如是行持:守持清净戒律、希求正法、广闻博学。而此类人却不守持戒律、不希求正法,仅仅以供养佛陀身像满足度日。”世尊又曾开示过:“迦叶,如来为此等善男子善女人之利益而宣说如是真理,此等人闻听此法门后理应了知自己过失,并改过自新。”

返回《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