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概說》 洛本仁波切

 

序言

善造此論,含攝三乘,為令眾生心堅固。依通義略加說明,為令佛弟子及一般學人瞭解佛教,故依三乘法門方便概述。妙哉!佛陀演教三乘,聲聞乘、獨覺乘與大乘;聲聞與獨覺通稱小乘,故佛教可分為大小二乘。大乘又稱菩薩乘有顯密二宗。乘者,承載之義。

 

 

 

第一章 佛教三乘

第一節 何謂小乘

  聲聞小乘流派原有根本四部,日後衍生出十八部。諸部流派緣起各自不同。據三藏義淨與宗輪論所載亦各有異,今依藏傳佛教教史來說,根本四部說明如下:一、說一切有部,細分七部。由寂護大師傳入西藏,藏傳佛教戒律依此。二、大眾部,細分五部。屬於阿底峽傳承,中原佛教戒律依此部弘揚。亦有依上座部傳戒者。三、上座部,細分三部,流傳於錫蘭、緬甸、泰國一帶。四、正量部,細分三部,不復傳世。

  佛教三乘中聲聞、獨覺、以及大乘各依四部學說,說一切有部、經部、唯識、中觀作為理論基礎。聲聞、獨覺是小乘,依四部中之有部、經部;大乘菩薩則是以唯識與中觀作為學理正見。佛云:三乘四部、無有其他。

  學習佛教首當瞭解三乘四部之根源,而後依己發心學習之。佛陀三轉法輪依眾生根基差異宣揚教義,演教如來八萬四千法門。教導六道眾生最高智慧(究竟第一義),以超越輪迴為目標。然眾生不解世界實相,追逐有為法以為實有,因而輪迴不斷。故佛陀初轉法輪時宣說四聖諦,苦集滅道,諸法無常,因果輪迴之真理。教導不信輪迴因果者,善惡業報之道。若世人皆能依輪迴的觀念行事,世間則無有惡矣。對初學者教導無常觀因果律是佛法中重要的課題。

  佛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諸佛教,最上第一。世親菩薩亦云:積聚功德有四,(一)無上,依止佛陀無有更上。(二)止惡,心不生三毒貪嗔疑。(三)生善念,一念善心得慈悲。(四)行善業,藉此可以積聚解脫資糧。由上可知積聚善因,行善行,是學習佛法的根本。聽聞正法種善因,行正道種善業,其結果自然可得善報。然而這種觀念,是建立在俗義諦之上不能解脫生死,因為行善尚不能超越輪迴。

  任何法門皆不離俗義諦與勝義諦,二諦真理是真理與生活之運用指標。解脫輪迴前當先證悟勝義諦,勝義諦亦名第一義。勝義諦是依俗義諦而證悟─了達空性。何謂俗義諦?俗義諦就是二元相對的有為法。勝義諦是一元絕對無為法。能了知空性「無二」,證初地菩薩果位,通達不變自性是光明。初生究竟菩提心,何謂初生究竟菩提心?初地菩薩名歡喜地,初見自性清淨是前所未見,故名初生究竟菩提心。二地自十地菩薩,成就自利利他兩種事業,登一生補處。最後捨十地證清淨法界,即得無礙法身,解脫輪迴束縛。佛云:言涅盤者,即是如來法身。

  初學佛法者需要對輪迴無常之苦,有了深一層的體會之後,才會發現世間的苦與樂皆不恆久,猶如雨花泡沫般;故稱變化詭譎的世界為幻化世界,所指的這個世界,是指世界是不實有的。此時,對於擁有的慾望將會淡,心裡開始感覺不安與恐懼;但卻又禁不起外界的誘惑與內心慾望的煎熬,開始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我是誰?何謂永恆?當這些問題產生時,殷切求真的意願亦隨之開展。如是者則適合學修大乘佛法。若只是為瞭解脫自我痛苦者,適合修學小乘佛法。但也有先學小乘,再發菩提心學大乘,最後依金剛乘開悟成佛。

第二節 何謂大乘

  大集經說:其乘廣大,故名大乘。大乘亦名菩薩乘,菩薩梵語「菩提薩綞」。菩提是覺義,薩綞是有情義。菩提薩綞就是以大悲智上求無上正等覺,下度無量眾生苦,具足自覺覺他之行者名菩薩。大乘分顯密二宗,但不能將密宗視為單獨的一個宗派,因為密續的基礎是菩提心。藏傳佛教並非專事密宗,正確的密宗是依密續經典學習,其見地依唯識與中觀。

  一、唯識

  大乘唯識分二派,唯識實相派:不取對境實有,但取根識所見實有。及唯識假相派:非但不取對境實有,亦否決根識實有,頗似頑空。唯識之見地有三:

  (一)能所等量,所知多少,能知亦多少。

  (二)能所等性。能知與所知其性相等。

  (三)能所非等量,所知依次第取,如刀斷百紙逐一斷。故能知與所知非等量。

  此三宗之見地,見寂護中觀論述有詳盡解說。

  另唯識有三性觀。何為三性?一、遍計所執性:執著心外有我之法性。二、依他起性:依種子因緣所生法而起執著。三、圓成實性:依他起性之心原本實性,此心實有真如也。分別此三性,遍計所執性,系心外之法。非有能遮遣。依他圓成系心內之法,非空而能觀照。是名唯識三性觀,唯識觀者,簡捨遍計而持取依圓二性。

  修此唯識三性觀,自淺而深漸次有五重。稱為五重唯識。一遣虛存實識:認定心外諸境為遍計所執之虛妄,無真實故而遮遣。心內所生一切,依他與圓成,本體非無而存留,此為虛實相對之觀法。二捨濫留純識:識有八種,前五根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依此八識分別識相,則分別為「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此四分。云何是「相分」?相分為所緣之境。後三分為能緣之心。故所緣之相分,濫於心外之妄境,故捨彼而不取,為留存後三分之純識。此乃心境相對之觀法。三攝末歸本識:「相分」系識內所取之境。「見分」系識內能取之作用。此二者皆從識之「自體分」而起,自體分為本,見分相分二者為末,故離識之自體分則無見相之末,攝末而歸於本。此乃體用相對之觀法。四隱劣顯勝識:八識之自體分,各有心王與心所。心王勝故如王,心所劣故如臣。所以隱劣法之心所,以顯勝法之心王。此乃心與心所相對之觀法。五遣相證性識:以第八阿賴耶識之自體分,是依他起性之事相,此事相之實性為二空所遣之圓成實性。云何為二空所遣?即以依他起性之事相為空而捨遣,證得圓成實性。此乃事理相對,唯識之至極。五重觀之中,前四重為捨離遍計所執性而使之歸於依他起性之觀法,故稱相唯識。第五重為捨離依他起性為證圓成實性之觀法,稱唯識觀。

  二、中觀

  大乘中觀為龍樹所創,揭示緣起、性空、中道之學說,中觀在西藏分三派:一、應成派,佛護、月稱所創。二、自續派,靜命、清辨所創。三、瑜珈行中觀派,此派為寂護所創。

  有關龍樹所造中觀論述,譯傳甚多。有十萬頌的「無畏論」,羅什三藏譯。「中論」五百頌,「十二門論」,「七十性空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菩提資糧論」,「諸中論」等等。龍樹菩薩以大乘性空作為基本,為佛教南傳北傳之南空北有,創造出佛教之中道。

  然中國大乘諸宗之中道略有異。法相宗以唯識為中道。三論宗以八不為中道。天台宗以實相為中道。華嚴以法界為中道。云何中道?中道者不二也,非有非空。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名空亦假名,此是中道義。」中論除以龍樹所造論本外,凡依勝義空性的論述,皆可安名為中論,故中論不是一部學說之別名。但通常所說之中論指的是龍樹所造之中觀論述。中觀旨在破空破假破執之見,說八不中道究竟無所得,證般若思想。所謂八不就是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但法相宗以觀遍計所執非有,依他圓成非空為中觀。三論宗以觀諸法不生不滅,乃至不來不去為中觀。天台宗以觀三千諸法一一絕待為中觀。

  三、因乘與果乘的關係

  大乘佛教可分因乘及果乘,因乘名般若蜜多乘,一般稱顯教。果乘就是金剛乘,一般稱密教。亦有通稱密宗。密宗一詞源自中國佛教分宗,也稱真言宗。此宗以毗盧遮那成佛經、金剛頂經為依。唐代興盛後被禁,譯有下三部諸多密續,但未臻完整。此宗,坊間常有居士,持此密法自稱唐密傳承,自咐是金剛上師,容易與藏密混淆。日本僧人空海大師,入唐學習密法後歸日,成為日本真言宗之祖,此稱東密。

  四、藏傳佛教並非密宗

  然西藏佛教非專事密宗而已,因藏傳佛教保有最完整的佛法,含攝三乘。故依此觀點看待,則不能稱西藏佛教為密宗,更不能稱是喇嘛教,因為喇嘛是法師的意思。正確的稱法是藏傳佛教。藏傳佛教有四大傳承,紅教的寧瑪巴、黃教的格魯巴、花教的薩迦巴、以及白教的噶居巴。四大教派各有其分支法脈,譬如噶居巴就有四大八小傳承。

第三節 密續

  一、金剛乘所說的密續究竟是什麼?

  金剛乘中之密續是顯宗所沒有的,密續有四部瑜珈:事密、作密、瑜珈密、無上瑜珈密。無上瑜珈密分父續,母續,無二續。父續主要本尊:密集金剛,母續主要本尊:喜金剛,無二續主要本尊:時輪金剛。父續非男性本尊,而是所示以方便道為主,母續則以智慧為主,無二續以智巧雙運為本尊。然究竟父續母續之中皆含方便與智慧。何謂瑜珈?瑜珈是與心相應義。

  二、四大教派的見地、方便及威儀

  西藏各宗派皆有其見地,方便及威儀。見地依密續,方便依儀軌,威儀依戒律。各宗派亦有其根、道、果,皆不離三學戒、定、慧而修證。以根而言:其見地是根,方便是道,成就是果。云何方便道?方便道就是修持。方便道也就是清淨道,清淨一切惡業染污,因惡業乃輪迴之種子,染污是輪迴之因,故當捨輪迴,何謂染污?烏金仁波切云:一切所思皆染污,唯寂靜是清淨。

 

 

 

第二章

第一節 輪迴是什麼?

  六根、六識、六塵、十八處,即是輪迴的根本。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十八處就是六根六識加上六塵。

  一、生命的真相

  生滅相續依業力作用,人自受胎後即刻走向死亡,無論是否出生長大成人,從生至死稱為人的一生亦名一期。當前生業盡,意識迫離身軀,意識即入中陰,名中陰身。受業風牽引,來世父母交歡現其在前,愛慾念頭一生,頃刻即再入胎,此名受生,生死相續不斷名為輪迴。

  二、輪迴與十二因緣的關係

  輪迴主要依十二因緣,分為緣起之所知與緣起之能知,我們當明白十二緣起皆因無明故。何謂無明?愚疑之別名,非指如畜生之愚疑,而是說執著於世間相對的一切(諸法)為實有,不瞭解諸法「實相」之愚昧稱為無明。

  人最大的無明來自「貪」,貪愛無始累積而成習氣,自我以為極為應當,放縱情慾,如狗啃骨自食其血,終必血枯身亡。世人以苦為樂,此乃人之最大執著,死而復生無有盡期,這全部都是因不瞭解十八界究竟真實體性,對內執取妄念為真實,對外執取諸法為實有之故。

  對無明眾生來說生、住、滅之存在是一時有的真實,所以佛為不解實相之眾生說四聖諦。但對大乘佛教徒來說,生住滅三相究竟是無,然而這並不是否認世俗的存在。而是告訴相信因果者,應該進一步瞭解諸法實相而說空。對於不解空性者,往往誤以為「無」就是空。其實「無」是建立在有之上,一旦「有」不成立後,「無」亦應消失才對。否則對「無」之認知,容易變成有的無而非了義的無。龍樹七十空性論首偈:生住滅有無,以及劣等勝,佛依世間說,非是依真實。

  三、「我」的認知

  「我」的認知,是在入胎受生後,五蘊和合漸熟時名為成,出胎後漸壯名為住,次漸衰老病名為滅。故知五蘊一旦和合即有我之概念產生,便生我執。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五蘊是身心外相而非究竟實相。五蘊不能含攝情器諸法,因五蘊是因緣一時和合。然而情器可分因緣法與無緣法,故五蘊不能含攝情器,因為無緣法不是五蘊所能涵蓋。五蘊主要是指有情眾生一時假合之心身。因緣法可說與五蘊同義。五蘊與因緣法皆非究竟真實。

  四、三界與諸法的關係

  諸法與十二處、十八界同義,諸法泛指三界之一切,皆含攝在十八界之中。欲界系縛十八界。色界系縛十四種,除香味二塵與舌鼻二識。能受生色界者唯離食慾方生彼處。受生無色界者須離色慾方得生彼處,受生無色界只系縛三種,意根意識與法。簡言之,受生無色界四處乃是意識作用,故四禪八定尚未超越三界。

  何謂一切法?依阿毗達摩俱捨論世親云:法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應行。五無為。無為法也稱為無緣法。前四品皆為因緣法。何謂色?色有二,顯色與形色,顯色有四種,青黃赤白,余色皆由此出,不可數色。形色略有八種,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各各相互依存而有。若心與心所二者俱生時,諸種行為皆依心而行,便稱有為法。何謂與心不相應,譬如寂滅等有十四種不相應行。十八界的分判是依其名字及作用來分別,因緣法與無緣法是依其體性作分判。何謂因緣法?情器之中的五蘊皆稱之。何謂無緣法?情器之中的空、擇滅、非擇滅,都是無緣法。

  情器的空,非因緣造作,故稱無緣,是本空,如宇宙之虛空。情器之空,正確來說應當是含攝情器世界的虛空。情器世界分為有情世界與如器世界,器世界並非一定有「有情眾生」或「無情眾生」存在。對於情器世界,愛因斯坦以牛頓力學為基礎,主張時間無論在任何場合永遠以一定的速度流動,空間則是均勻地無限擴展,認為宇宙情器世界沒有創生及演化。但在1929年時,宇宙是永恆的知見被推翻了,美國的哈伯發現了宇宙正在膨脹之中。如此的話,往回倒淵,宇宙則是愈來愈小。這種發現證明了宇宙的生住壞空的真理。科學家提出宇宙的開始是個物質受到壓縮,中子及質子的氣體擠成一團時,產生了各種元素。這裡所謂的宇宙中的物質指的是氫氦之類的輕元素。這意味著宇宙的開端是從「空」開始,本空之中本來即具有生的力,虛空中的質子和中子自由自在四處飛竄,代表風的作用。

  根據量子論,「無」是不均勻的。從無中,誕生了具有極高真空能量的10^{-34}公分超微小宇宙。「真空能量」亦即本空中本具生的力量。當真空能量發生急速膨脹也就是暴漲之後,而形成火球,這就是大霹靂論,符合火大之生成原理。在膨脹之後,冷卻的過程中產生了水,而有地大之宇宙構造生成。這些科學家的發現證明了佛陀所說,情器世界不離成住壞空的循環,一切物質皆由五大所和合。生之五大是空風火水地,滅之五大是地水火風空。以上是對宇宙情器,引用科學家理論加以說明。

  什麼是擇滅法?覺知性空名擇滅,覺知雖然依心,但覺知之空非造作,故是無緣法。覺知「性空」依禪定,有學者說,禪定只是冥想死亡,這是不解禪定的。以人而言,死亡的是軀體而非「精神」或「意識」。但亦別誤會以為意識不死,「心」的定義,無人可定義,

  噶瑪巴說,心無始性空能顯一切。心與心所二者一時不可分,心若謂光明體性,心所即所顯之念。一般人取念為真,以為是心,而不取心的明空。明空不二是心的自性。故覺知本來心是空,就是觀心之「念」的生滅,不加取捨,令心住本寂,才是覺知性空的本意。觀照諸法無有自性,因無自性故不生,不生故不滅。如是,逐漸對空性有初步體認。而非執取一切是空,入斷見之縛。何謂非擇滅法?凡自行消滅者名非擇滅法。與小乘三無為的解釋不同。如時間。此皆非心所能造作,故稱無緣法。

  因緣法涵蓋五蘊,五蘊依四大地水火風假合。何謂五塵?五塵之色有二相,形相與色相。形有八,色有四色,青紅白黃。五塵之聲有二音,有情音與無情音(大地之音)。五塵之香有二香,香氣與臭氣。五塵之味有六味,甘、酸、鹹、辛、苦、澀。五塵之觸有十一種,堅、濕、暖、動、滑、澀、重、輕、冷、饑、渴。

  色、受、想、行、識五蘊的意義。色蘊,含攝聲、香、味、觸等。受蘊,依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而有作用。其體性有三,喜、苦、不苦不樂。想蘊,依境而有想,可分正確與不正確兩種。如杯弓蛇影,即是不正確。行蘊,分兩種。一、心所,二、十四不相應行。心所也就是心相,心的所知,執著心的心所所生之相。十四不相應行就是非色(六塵)非心之行。如,得、無得、眾同分、無想事等十四種。心所與十四不相應行六塵,皆屬有為法,故是行蘊。識蘊,小乘分六識,大乘唯識稱八識。佛於證契大乘經上云:眾生者是有性想和合故。所謂地、水、火、風、空、識和合,名為色界,而入緣起及因果業。眾生身死,識遷隨業風牽引,再受業報受身,或胎生或卵生、濕生、化生。經上楞迦主問佛說:識的量如何?作何形色?佛言:是無限量無色無形不可顯現。無礙無似無住無表。若有人以為識無量無色無形不可顯現而取為「空」,此見即是斷見,不解空意。若清淨識之無明為清淨,即無生死了別之相;但凡夫執取客塵,以為實有故有染污,而有所謂無明愛染習氣等。

  小乘以識為實有,唯識亦主張有八識,第八識名為藏識亦實有。唯中觀主張究竟「性空」,「性」即所謂「有性想和合」,「空」非無而是指識無形色不可言說故說空。性空一詞並非知見定律,若執性空為見則難窺諸法自性空。因空本不可見。讓窘多傑云:見無所見即是空。

  情器相對世界依其體性可分為物質與意識及不相應行三種。一、物質屬色,亦可分可見與不可見二種。可見者有形色可加分判。山川大地諸物皆是。不可見者指戒律威儀遍滿全身不可分。專指修行人之戒德。為何戒是色,因戒依色而修。戒分別說三種:善、惡、非善非惡。善戒有三,別解脫戒、等持戒、無緣戒。別解脫戒有八種:優婆塞、優婆夷、沙彌、沙彌尼、正學女、比丘、比丘尼、八關齋戒。等持戒:修空性之戒。無緣戒:唯見道以上者所持。另兩種戒,惡戒與非善非惡戒有爭議,在此不討論。二、意識:小乘說六識,大乘說五十一心所。三、不相應行:專指不屬於物質及意識的。以上所云是情器世界、輪迴的簡義。

第二節

  一、為何墮輪迴

  輪迴是依十二因緣和合的關係,故說十二因緣是輪迴的基礎。以現在、過去、未來三世,看待十二因緣就是,無明、行(造作諸業)、識(業識投胎)、名色(受孕成形未具六根)、六入(六根成熟)、觸(出胎)、受(與外境產生苦樂覺受)、愛(習染產生愛慾)、取(取捨分別造作)、有(執著產生未來業果)、生(來世受生)、老死。無明可以說就是貪、嗔、疑三毒,也就是愚疑。凡對二諦實相不瞭解者皆稱無明。無明與行可視為過去二因。識、名色、六入、觸、受、歸類於現世五果。愛、取、有,則是現在三因。生、老死,未來之果。此乃依現在當世觀點方便說明十二因緣。事實上,三世之中皆含攝十二緣起,未來世,雖未發生,但建立在當下。流轉於生死間的就是緣起。

  佛說: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情器不離因、緣、果,一切當捨、唯自性金剛種性不可捨。諸法體性本來恆寂,若離有無二邊,一時成就果位,染污即可清淨。三乘之方便道,皆為清淨一時之染污,為證本初佛性故。證悟時則有別於本初清淨,名重新開悟。佛性之見地、噶居、寧瑪、薩迦各有見解,但格魯學者不同意佛性本具說。道上充滿迷惑與無明,佛法就是為了清淨道上的迷惑而顯現。眾生皆因迷惑而墮入輪迴,生生死死無有盡期。為超越輪迴而修行名為行道。

  二、如何行道捨輪迴

  行者可分下根、中根與上根器。什麼是行道?行就是實踐,道者修行之途徑。下根器行者:以堅信佛陀法教為最上,建立知見。相信因果輪迴,修依居士戒,行十善法捨十惡,以四無量心為來生而修。下根行者雖相信因果輪迴,但不解因果實相。中根行者是指聲聞與獨覺。其見地,依我無我,但執著識究竟是實有。認知三界唯苦,如火宅,生厭離心。受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其修行依禪定等持,止觀雙運。

  止息修九住心,什麼是九住心?九住心將心安住於清淨無想境。九住心又名「九次第定」,與三界九次第定有別,九住心以欲界為基礎,故也稱作預流禪,因在欲界無禪定可言,故稱預流。所以九住心也可說是,欲界禪修止心於一處的九種次第。九住心分別是,一內住、二續住、三安住、四近住、五調伏住、六寂靜住、七極寂靜住、八專注一靜住、九等持住。

  超越九住心後,小乘行者進入色界初禪天修四禪八定,觀修四聖諦苦、集、滅、道,經由觀照覺知,我是苦因,故以無我為道,證寂滅果,名羅漢。羅漢可分有餘羅漢、無餘羅漢。其修止息證色界四禪十七處,修觀照證無色界天四處。

  大乘與小乘之行者在禪修上最大的不同在於「止觀」境界。大乘修止息依欲界九住心修,令心止於一處其性不動如山,漸穩漸明心生法喜,即依諸法性空緣起真諦,觀照外境究竟非恆有,內照自性。

  上根者:是大乘顯密的行者,其見地,證我無我、法無我。修行依止觀禪定,觀修空性,發無上菩提心,以願眾生皆成佛,自覺覺他為最上道,證無二果,名佛陀─覺者。

  三、什麼是欲界

  三界中之欲界有六天: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時分天、知足天、樂化天、他化自在天。時分天以上依虛空,兩旁有日、月,時分天,以上也屬天道。欲界可分兩部份,為堅固色及虛空。

  虛空含攝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個小世界結構皆同,中央是須彌山,矗立在大海中央,須彌山安住於十字杵地輪之上。地輪之下為金輪(巖層),再下去為火輪(地心熱巖漿),風輪包圍在外(大氣層),風輪之外便是虛空。

  須彌山似一四面形的山,底部有四個方形階梯,上面是方形的頂,越上則越寬廣。山腰有日月,四大天王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忉利天華譯三十三天,是欲界六天中第二重天,其宮殿在須彌山之頂。中央之主名釋提恆因,其有三十二位天臣,分居忉利天的四方,此天一晝夜,地球日一百年。

  在忉利天之上有時分天、知足天、樂化天、他化自在天,再上為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須彌山下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圍繞。每一重海,間一重山,至第七重金山外有鹹海,鹹海之外有大鐵圍山。

  在鹹海的四方有四大洲,東勝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賀神洲,北俱蘆洲,又名四天下,每洲旁各有兩中洲,數百小洲為眷屬。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至無色界四天為一小世界。集一千個小世界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其間有三個千的倍數,故名三千大千世界。

  以現代科學來說,一個小世界就是星系,娑婆世界指的是太陽系;每個星球皆有七重金七重海構成,此即萬有地心引力之由來,重力將每個星系集中為星系群,這就是一中千世界,科學家指它為銀河系。由此可以證明蒼芎的宇宙至少有不同的三個銀河系所含攝。

  堅固色(地球)以須彌山為基礎,山頂有四階,住阿修羅,須彌山四周是四大部洲,有海,海中住八大龍王。山頂上是欲界六天,有三十三處,非三十三層。

  由下依序遍及六道眾生。最上是天道,再下四階處是阿修羅,四大部洲住人類及畜生。畜牲分水陸。在喜瑪拉雅山下方為惡鬼道,印度多傑殿菩提迦耶金剛塔下方是地獄谷。六道中以人道為尊,是因為可以修行。若出生為人又不珍惜短暫的生命,實在可悲。人之所以無法見到其餘四道眾生,是因為眼識作用受到限制,不能感應的關係。若修行得五眼則可見三界,如是六通之眼與民間所謂的陰陽眼或第三隻眼不同。受生欲界,唯一是苦,不離生死。

  四、業力與業果的關係

  我們為何受生於輪迴中,究其原因,皆由業力作用及習染牽引所導致。佛說業力不可思議,是凡夫所不能知,連十地菩薩亦不能盡知,唯佛全知。

  什麼是習染?簡單來說,習染就是三毒:貪、嗔、疑。三毒所造業即是惡業。業力就是業的力量,業是眾生所言所思所行最後的結果。業有依緣及無緣兩種。依緣的業分善業、惡業、無記業,亦可說是善業、無善業及不壞善業三種。善業是受生人道及欲界之主因。無善業是受生下道,畜生、餓鬼、地獄之主因。不壞善業是受生色界、無色界之主因。不壞善業因修止息而得,證色界、無色界。成熟即不變,故名不壞。

  善業也是輪迴的因,同時善業是無常、非究竟。若人對善業起執著,面臨無常時若生妄念,亦會受生下道。當今有畜生之福報不輸一般人家,即是最好證明。業亦可分共業與不共業,共業是眾生不同業因所造之共同業果,譬如山川大地天災等。不共業是個人所造業因,果熟還自受報。一切有情皆由業緣所生。維摩經方便品曰:是身如影,從業緣生。另「無緣業」,是說行者已證羅漢之果但尚有色身業報,此業即名無緣業,因已不再造業因,心境寂然又名有餘涅盤。

  果之業:通常雲現世報、來世報、未來世報三種。亦可以定業、不定業來說。或以隨喜業果與成就業果,或白業、黑業、黑白業等加以區分說明。黑業中以五無間罪為重,中國大乘以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之血、破和合僧,名五逆罪。西藏佛教則是以,殺菩薩、行者(閉關中)、成就五道者、偷盜僧財、毀壞佛像、佛塔、經典。白業中以三善業為最上:佈施關中行者、持戒清淨者、修等持清淨者。持戒清淨與修等持清淨兩項皆含自他,自己修與幫助他人修。

 

 

 

第三章

第一節 修行的次第

  一、五道

  善業之積聚是重要的,因善業是修行五道中的資糧道,一時雖不能解脫,但仍是解脫的基礎。積聚善業的方法有無量,任何以慈心、悲心或菩提心所行所憶皆是善。其中以七種最適合行者。(一)抄經,(二)供養三寶,(三)佈施下道眾生,(四)聽聞佛法,(五)讀誦經典,(六)說法開示,(七)修等持。以上是積聚資糧道的方法。

  在修行道上有五種次第,故說解脫有五道:一、資糧道,二、加行道,三、見道,四、修道,五、無修道,五道是行道的次第。三乘佛教對五道見地各有不同。

  依釋迦牟尼佛所證五道為例。小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在未降生淨飯王子前身,曾歷三大阿僧只劫,在古釋迦牟尼佛如來前發菩提心,入資糧道,其間經歷三無數劫,至寶髻如來示現人間時,圓滿初無量劫;至燃燈如來時圓滿第二無數劫,至毗婆屍如來時圓滿第三無量劫,直至降生為王子剃發苦修六年,到菩提樹下金剛寶座,初夜降魔為止,仍屬資糧道,其後中夜入定,始證加行道、見道、修道;後夜時,明月繁星出現,始於金剛寶座證無修道,成就正等正覺。

  但大乘則認為,釋迦牟尼佛在初無量劫時,圓滿資糧道與加行道,初地至七地菩薩時圓滿第二無量劫;八地至十地圓滿第三無量劫;故釋迦恆古以前已非凡夫。依最後身前,釋迦於摩醯首羅厚嚴天中(奧明天),受十方一切諸佛大光明灌頂,剎那證十地圓滿之智,成就十地菩薩,同時圓滿證得法身與報身,名正等正覺無上之佛陀。此時報身安住於此,化身依十二相成道示現人間。

  云何十二相成道?即是:在天道兜率天圓滿事業。入母胎示現六牙白象足行。十月住胎表示證十地。降生藍毗尼花園。年少英勇習武人間稱獅王。受用嬪妃方便圓滿世俗道,善理國事捨離苦果惡業及王妃。遠離家鄉騎馬天邊行,於清淨佛塔聖處自剃發。尼連禪河畔苦修六年,勇猛不懈圓滿精進道,成就無上禪定。為令圓滿無始之梵修,前往金剛寶座菩提樹下,成就金剛不動正覺。憐憫眾生於鹿野苑初轉法輪,開演三乘方便菩提道。於捨衛國中展神通。拘屍那羅示現涅盤。此說釋迦佛於最後身前已是十地菩薩,經灌頂後證佛果位,再以化身示現人間,圓滿十二相成就道。如是示現是佛的慈悲展現,與小乘說法截然不同。

  另依密續說,釋迦牟尼先依顯宗契經圓滿三大阿僧只劫,證十地菩薩,在奧明天與金剛亥母雙運作第三智慧灌頂,證得勝義光明,復受一切諸佛第四名詞灌頂或說第四無上灌頂,得「無修雙運金剛持果位」,是為成佛。成佛後以化身示現人間,為淨飯王子,至尼連禪河邊入定時,至天道說法六年。此與小乘及顯宗之說有明顯差異。

  二、諸道差別

  五道之間各有品位:

  1、資糧道有三品。

  2、加行道有四位,暖、頂、忍、世第一。

  3、見道有二定,正定、後得定,見道後即是初地菩薩。

  4、修道有十地。

  5、無修道是佛。

  小乘的見道:證四諦苦集滅道、十六行相,主要依苦諦四行相,無常、苦、空、無我為修行所依。

  何謂無常:見一切諸法極致細微皆無是常。

  何謂苦:見一切有為皆苦。

  何謂空:見情器無創世主。

  何謂無我:見內無有具生實有相,五蘊色受想行識皆無我,但識性如微塵則是實有。

  故小乘以了達無我作為見道。用以對治我執。大乘則是以通達空性名見道。小乘修道證八地:千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作護地、已辦地。第八地是聲聞羅漢果。

  小乘修道有二,世間道、出世間道。

  (一)修世間道:證預流果,色界四禪,無色界四處。四禪八定加上預流果,名九住心。修世間道,可解脫欲界煩惱,證色界第一諦,依次證悟至無色界之果。外道亦可證。小乘修無我最高也只是證得無色界之果。世間道可謂外道法門。

  (二)出世間道:於證得見道後,依次第增長,小乘證羅漢果,名出塵。小乘在三界之中所證四果名為預流、一來、不來、羅漢。

  欲界證預流果,屬於見道(須陀洹)。色界證一來果,屬於色界第一地至第五次第(斯陀含)。色界證不來果,屬於(阿那含)第五次第至第九次第。

  無色界證羅漢果,阿羅漢果位亦分九次第,故每一果皆有九次第。

  小乘修道依三十七道品(智慧品中詳述)與止觀,威儀修十二頭陀行,對治貪慾。

  何謂十二頭陀行:

    1.持糞掃衣        2.但持三衣
    3.但持毳衣(鳥獸細毛)  4.但一座食
    5.次第乞食        6.不作余食
    7.處阿蘭若        8.常住樹下
    9.常露地坐        10.常住塚間
    11.常期端坐        12.隨處坐

  另有常隨四沙門法:

  1.他罵不還罵    2.他怒不還怒
  3.他打不還打    4.尋過不尋報

  以上小乘見道、修道簡述。

  三、大乘見修二道

  大乘見道知見有四:()、諸法無我;()、生二諦菩提心;()、生勝菩提心智慧資糧;()、觀修三輪體空。(第三、第四皆是智慧之異名。)

  大乘見道依諸法無我性空之見地,觀照諸法體性無實有,發菩提心,菩提心分俗義與勝義,亦即世間菩提與究竟菩提。菩提者,覺性也。

  俗諦菩提心有二,願菩提(願眾生成佛)與行菩提(行菩薩道)。

  一、願菩提:修四無量心,以慈悲喜捨長養慧命。云何慈悲。慈悲有三:1.慈悲眾生苦,名為眾生緣悲。2.慈悲羅漢未成佛,名為法緣悲。3.慈悲菩薩未成佛,名為無緣悲。云何喜捨:隨喜眾生一切善,隨喜羅漢一切善,隨喜菩薩一切善。捨怨親有情住大平等,心離一切因緣非因緣,悲空雙運。

  二、行菩提:修十度。何謂十度,又名十波羅密: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是唯識宗所立,稱名十勝行。六度波羅蜜有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及般若,加上方便、願、力、智為十度。一、佈施有三:財施、法施、無畏施。何謂無畏施?令眾生不畏懼名無畏施。佈施有四法:能壞對立面法、如慳吝,能證法無我、無分別慧,滿眾生願,成熟三乘種性。二、持戒有三:()律儀戒()攝善法戒(積聚功德如十度)()饒益有情戒(萬行諸法)。亦有三戒名:()救難戒()善願戒()出離戒。此三戒出自阿難典故。

  [成軍按:此阿難通常稱作阿難陀,非佛之從者,記誦佛經之阿難。]

  阿難未出家時,結婚恩愛,愛不能捨,夫離時,妻以津沾衣襟,乾前歸。一日佛至阿難家,叩門久不應,內裡嗯愛聲,久候,佛自離去。阿難後追,佛雲阿難:「如是易生障礙。汝妻美否?」遂以神通帶阿難至天上,見天人雙運享樂,問阿難天女如何?難想個個皆勝人間,至一處見四天女無人伴,趨前問天女如何無人?天女云:「等阿難。」阿難大喜,反問天女:「阿難如何至?」天女云:「因阿難向佛祈戒故,功德無量。」返人間,阿難即向佛求戒出家,名救難戒。然難心憶天女想。一日,佛攜阿難至地獄,見一切恐怖油鍋死難相,唯見一鍋無人,問卒何故?卒曰:「等阿難,因阿難住天上福報享盡當墮地獄受苦。」阿難聞已返回人間為避苦難,遂再度與佛求戒為免惡業苦,名善願戒。日久察覺輪迴無苦之諦,祈佛攝受出離三界,佛授戒名出離。

  三、忍辱有三:()安受苦忍:忍一切痛苦,入行論雲,無痛苦不能行道,苦是道之基。()耐怨害苦:對傷害我者不生怨恨,並且恭敬能受。因為若無他人傷害,不能修恭敬慈悲。()諦察法忍:對空性見地不生畏懼,用以對治外道之神論,及人間榮華富貴。

  四、精進有五:披甲精進、加行精進、無怯精進、不退精進、不滿精進。

  五、禪定有二:一、小乘世間禪。二、大乘出世間禪。小乘世間禪,修九住心,觀四諦,證四禪八定,解脫一時。外道亦可證無色界四處。大乘出世間禪,修九住心止息,觀空性,如虛空定名金剛定,名勇士定。正定,後得定,云何後得定?禪修出定後於四時行住坐臥,皆不忘失佛法行儀安穩內心清明。

  六、智慧有二:俗智與真智。俗智:包含兩種五明,大五明與小五明。何謂大五明:工巧明、醫明、聲明(造字)、因明(邏輯)及內明(三藏)何謂小五明:修辭學、辭藻學、韻律學、戲劇學、星象學。內明三藏分為二:()九分教屬於小乘: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方廣、希法、論議。()十二分教屬於大乘: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依文字、含義之經教歸納經、律、論三藏。

  真智亦分有二:了達諸法體性及了達諸法空相。了達諸法顯現之空相是俗諦,了達諸法體性真如才是勝諦。但其了達諸法顯現是空相,雖名俗諦但已近似真如,故明白通達俗義勝義二諦皆可名智慧。

  將內明歸納為俗智,意指對三藏文字般若之瞭解而非了達,瞭解文字,不代表通達徹悟真理。但內明是解脫之基礎,若不經由內明之學習絕難真正解脫。因為勝義諦是依俗義諦而證悟,不能了達俗諦即不能證勝諦,若不通達勝諦則無法透視俗諦。云何勝義諦?勝諦有二:1.同義,名隨究竟。譬喻諸法空相。2.實義,名真實究竟。譬喻諸法體性。

  寂護云:修觀照無我時,終不可得,是心所造見地,非究竟真實。因真實離戲,修而捨之,方可證。故修觀空性,得終不可得,名近似究竟智。與究竟智同義,故名隨究竟。

  云何真實究竟?真實究竟有十六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無際空、畢竟空、散空、本性空、一切法空、自相空、不可得空、無法自性空。另有十八空,加上無法空、有法空。名真實究竟。因證諸法內外真實體性故。云何大空,十六空之一,諸法自性空,遍於有情世間與器世間。云何空空,十六空之一,空性本無實性。

  另有四空說,又名四性空,有性空、無性空、自性空、他性空。四空:空、極空、大空、一切空,四空與明、增、得、光四喜對應。四空中之大空,對應受離喜妙樂。空是離戲,唯心證知,簡單的分判為自空、他空。云何自空:心的能知,對應內觀一切是空。云何他空:心的所知,對應外顯一切我無我,法無我。若通達空性可證十地菩薩。以上六度般若蜜竟。

  四、如何行大乘五道

  行大乘五種清淨道:資糧道、聞法;加行道、思惟;見道、證空性、登初地;修道、圓滿九地;無修道、圓滿十一地成佛。

  行菩薩道當依七支供養,七支供養為:一、頂禮:恭敬服侍上師,繞行佛像、佛塔,上師走近、起立致敬,施藥病者。二、供養:財施、觀想施、以身施。三、懺悔:依四對治力懺,所依對治力,厭患對治力,返回對治力,現行對治力。云何四對治力:1.頂禮誦百字明懺悔。2.觀想本尊或皈依境。3.獻曼達、作擦擦、供養食子、造佛像、印、抄經。4.誦經持咒、避免生惡業。四、隨喜:世俗善業、外道善業、阿羅漢功德、佛菩薩功德。五、請佛住世。六、請轉法輪。七、回向。

  修七支供養,可得兩種結果。

  一、俗義的結果有二:

  1.上生具足七功德:長壽、無病、相好、福報、家庭美滿、富足、聰明。

  2.得人身,具足十八種功德,八有暇、十圓滿。八有暇:遠離地獄、饑餓、旁生、邊鄙人、長壽天、執邪見、佛不出世、喑啞等八種無暇。十圓滿:得人身、生中土、諸根具全、未犯無間罪、敬信佛教、值佛出世、值佛說法、佛法住世、入佛法、有善師、前五自圓滿,後五他圓滿。

  二、勝義的結果有三:證羅漢、辟支佛、佛(菩薩)。羅漢不解空性,獨覺證世性微塵是空,但心是實有。獨覺於佛與羅漢皆滅後,獨居屍陀林,積聚一百劫功德成就,自身不說法,以身教。又名緣覺,依因緣而覺。聲聞是佛親傳弟子,親聞佛說法,佛雖以涅盤,但口耳未斷故名聲聞。獨覺則無傳承、轉世、化身。菩薩有受戒菩薩,及登地大菩薩。佛陀,名正等正覺,大菩提,大涅盤,全知,善逝,出有壞,大聖,無餘羅漢,醫王,能仁,等名號。

  佛之三大功德:善因、善果、善業。云何善因:佛有三大阿僧只劫功德,於第一大阿僧只劫修資糧道及加行道,第二大阿僧只劫修見道及修道之七地,第三大阿僧只劫修修道之七地至十地。云何善果:證三身或雲證智慧身及功德,自利之法身,利他之報身化身。

  佛之化身有三:

  ()、技藝應化作事業,如教化樂神乾達婆,佛自化樂師,演奏乾達婆琴。

  ()、凡夫。

  ()、悉達多,圓滿化身。

  佛之善業功德有二:離系功德與成熟功德。

  一、離系功德有十六種與染污分離:

  1.十力:名如來十力:知處非處智力,知業報智力,知種種解智力,知一切界智力,知根勝劣智力,知遍趣行智力,知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知宿住隨念智力,知死生智力,知漏盡智力。

  2.四無畏:正等覺無畏,漏永盡無畏,說障法無畏,出離道無畏。

  3.四無礙解:菩薩正確通達諸法相之四種智。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詞無礙解,辯才無礙解。

  4.三念住:於恭敬聽受所說法者,不以為喜之心念住。於不敬聽受所說法者,不以為怒之心念住。於聽及不聽二者,不以為喜怒之心念住。

  5.三不護:佛身語意三業清淨,微細過失亦不沾染,故不畏他知,不須防護。即身不護,語不護,和意不護。

  6.十八不共法:惟佛所有,行所攝六,證所攝六,事業所攝三,時所攝三。

  7.四無餘清淨:身、所知、心、全知圓滿。

  8.清淨智:習染清淨後得智。

  9.大慈悲。

  10.當下全知。

  11.無垢染。

  12.知三世、當下之過去、現在、未來。

  13.知未來、未來之過去、現在、未來。

  14.知過去,過去之過去,現在,未來。

  15.具足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智眼。

  16.具六神通,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漏盡通。

  二、成熟功德:佛身功德,顯現三十二好相,八十種隨形好。佛語功德,出三藏法音一切善語。佛心功德,令心清淨之弟子無礙相應。

  佛事業有二:利他事業與自利事業。

  一、利他事業:分因與緣兩種。因者:眾生本具佛性故得以作利。緣者:眾生自具信心故得以成緣。佛性是因之名相,有多種,譬如善逝體性,有情真性,本具體性,無緣種性,不壞自性等等。云何是因?因者本初佛性也,自性常住佛性中,一切有情皆可依道而開顯菩提成覺,或成就自性身依所住之處,此所謂住之處,即是心的本初佛性,或謂心的真如體性。自性與佛性非一非異,為方便說,故以自性常住佛性中。譬如醐於乳之中一樣的意思。但世人卻受無明之惑以為凡夫,不敢確信自己本具佛性,或自大妄想以為自己即是佛。云何是緣?緣者隨增性,佛性可以清淨道之造作成就佛身。如何是造作呢?聞思修名為緣,造作始有力,常養我慧命,從而增廣空性之見。云何隨增性,以信心及虔誠依止上師,聞法而畏懼世間之苦,是名隨增性。云何具德上師?具德相之上師當具足菩薩戒,次精通大乘法,能以慈悲心授與灌頂,行住坐臥不離菩薩戒,面臨命危不捨菩薩戒。

  何謂佛的三身事業?

  佛有三身事業:佛陀的法身事業,遍一切處是全知。佛的報身事業,通達情器恆順眾生,常住淨土為登地以上菩薩說大乘法。佛之化身事業,住世間示現十二相成道,利益群倫。云何十二相成道?一、白幢(佛前生之菩薩名)自兜率天降生,現六牙白象入母胎。(佛入母胎後始稱佛)

  二、住胎十月,表示十地成就。三、腋下出胎,四方各行七步足下湧蓮。四、少年習藝。五、技冠群倫,娶妻,耶蘇陀羅。六、二十九歲出離,佛塔自剃發。七、尼連禪河畔六年苦修。八、捨苦行往菩提迦耶金剛座。九、是夜降魔。十、凌晨舉頭觀星辰開悟成道。十一、三轉法輪。十二、涅盤。

  何謂佛陀的自利事業?

  佛陀的自利事業是,如來諸煩惱等障已盡除,證極清淨法身,遍一切處。

  自利益事業是法如如,不可思議,無有表示,唯佛能知。

 

 

第四章——佛堂禮儀

  欲聞如來真實法 願生無上菩提心
  自利利他諸微善 回向如母有情眾

  一、佛堂安置簡介

  安置佛堂之意義在於讓自已及家人,修行有所依處,而非佛堂有佛。佛像代表佛之身,佛在吾人心中。佛堂是本國佛教徒之慣稱,藏傳佛教則稱「壇城」。

  修行五次第中以資糧道為先,所以聚福慧資糧是每一位佛教徒的日常功課。積聚方法有七種:供養三寶、抄經、聽聞佛法、行六度、讀誦經典、持真言、修等持。其中以供養三寶最方便。所以我們是為了方便積聚福慧資糧而行供養,供養的對象就是佛法僧三寶。以佛像代表佛陀之「身密」。以顯經或密續法本代表佛所說之「語密」。以捨利塔代表佛之「意密」。如此佛之身語意三密,像徵佛法僧三寶,則圓滿矣。應當將佛之身語意三密安置在壇城中以行供養三寶之所依。

  壇城中央安奉釋迦牟尼佛佛像。佛像之左方可安奉母續本尊,如綠度母及「法本」、「經典」。右邊安奉父續本尊如文殊觀音、金剛手等以及捨利塔。佛像供養處宜略高。佛像前可供曼達盤,最外緣供八供。一切佛像、捨利塔皆須請上師裝髒開光加持。壇城的佈置宜簡單莊,但乃可嚴飾傘蓋法幢。

  二、早晚行供

  供養有兩種:一﹒實物供養、二﹒普賢供養。

  何謂實物供養?實物供養分兩種,一種是自已所擁有的財富及一切最好的東西。另一是人我所共有的,例如天上、地下、水裡的寶藏。何謂普賢供養?普賢供養亦稱觀想供養,是依心所作。何以名為普賢,因普賢菩薩是一切菩薩中供養最勝者。觀想世間一切寶物,譬如四大部洲,日請山川及自的福報功德等作供養,稱為普賢供養。

  依藏密傳統,在壇城前必備八供─水、水、花、香、燈、塗香、食子、樂器,樂器代表音樂,以海螺或「丁夏」代表。八供是最簡易的一種供養,在寺裡有用一千個八供作供養,供養愈多,積聚功德愈多,但發心須正確,心應不執功德。

  一般佛堂八供之意義:

  (一)水──供養諸佛菩薩飲用。
  (二)水──供養諸佛菩薩盥洗。
  (三)花──供養諸佛菩薩一切美好的色。
  (四)香──供養諸佛菩薩世間美好的香。
  (五)燈──供養諸佛菩薩眼識光明。
  (六)塗香──供養諸佛菩薩塗身之油代表世間美好之觸。
  (七)食子──供養諸佛菩薩之食物代表味。
  (八)音樂──供養諸佛菩薩世間妙音代表聲。

  八供供養依六根識色聲香味觸法轉化為清淨六欲供。

  在密續法本修持中經常會念頌到八供供養文時,應觀想自心中放出八位供養天女,如是可令我們積聚更多功德。另外獻曼達供養時,須觀想卅七種供養。獻曼達是四加行之第三加行,藉獻曼達以聚功德。佛云:眾生欲正覺,廣聚無量糧。因此我們必須作供養,行資糧道。此乃佛為利益一切眾生,而說之方便法門,並非佛菩薩需要這些實質的物質,各位定當明白。

  為積聚福慧資糧,更應瞭解所們一切供養,皆是「空性」,究竟非實有,皆依因緣而生,故稱空性。更一層體會大乘三輪體空之真諦,無施者、受者、所施物。如此方便行者積聚智慧資糧。若以空性見解行實質供養,所積聚的就是福慧二資糧。對未瞭解空性的眾生而立,作普賢意緣供養是一種心念轉化的訓練,可消除對諸法執著之概念,可清淨遍計所執性。

  三、供養的功德利益

  供養八供時,八供杯及油燈杯須擦拭乾淨,擦拭表示去除五毒習染塵垢,愈清潔聚的功德就愈純淨無染。以實質供養壇城三寶,是依四部密續的作密瑜伽及事密瑜伽來做。在第三部瑜伽及第四部無上瑜伽時,則比較不重視實質供養的東西,一切都以「心」的觀照力量作觀想。但對未修止息或止息尚未專一的人來說,觀想如流水般不能清晰,容易出現妄念。具有觀想能力時,那麼一切內外染污不淨就可藉由心的力量轉化為甘露。譬如有時候供養護法會用到酒,就有人會質疑,五戒有戒酒,為何你們供酒,因而起大謗心。有此懷疑者當知供酒非自飲,且經「心」轉化而成為甘露,並非酒改變了,而是心的分別淨化了,密續主要對治分別心,此點甚是重要。

  四、八供

  一般面對壇城的八供是由左到右(水、水、花、香、燈、塗香、食子、音樂),這種擺置是供養父續本尊。若壇城所供養的是母續本尊,八供就必須由右至左——水、水、花、香、燈、塗香、食子、音樂。假如壇城有父續母續本尊則可擺兩套,或依較多佛像決定,只擺一套。

  八供中的「食子」,可用果實代替。平常皆以「供養食子」為主,除非修特別本尊時才會更換。「食子」大致分慈悲與忿怒兩種,修忿怒本尊如普巴金剛或大黑天時,則另有代表花和食子兩種特別食子,食子有時亦作本尊壇城。供養八供可以實物供養,或僅以水供養。依據噶居巴傳承,積聚功德最好的方法就是供水。因為水取得容易且經濟,大概是噶居巴上師過去經年皆在山上,無力做太多物質的供養吧。其次水代表空性的特質,能顯現一切,但本質是空,具有無常易變的特質。因此供水較不易生起執著。

  除了供養八供之外,尚須供養一切僧伽,因為僧伽是佛法實踐及持有者,特別是金剛乘的上師。一位值得眾生尊敬供養的上師,必須具備三種德性:無間斷的傳承加持,精通三藏,對眾生具有無上慈悲。特是不貪求名利供養。而一位好的弟子也必須具備三種德性:聞、思、修。聞就是聽聞佛法,藉以增長正知正見。思就是思維所聞而後知,瞭解因果及無常,依止觀修持。修就是行菩薩道六波羅蜜,隨喜世人、阿羅漢、菩薩之善業,自已則可依四加行精進,或建寺、塔、廟、佛像、點燈等。

  若有能力建大寺最好,若無亦可以歡喜心隨喜,雖少量金錢佈施,但勝億萬富翁一毛不拔。歡喜心隨喜,錢雖不多,但猶如滴水入海,海不枯則功德一滴不滅,最為殊勝。若連家計生活都有困難者,更應當生歡喜心隨喜他一切善而讚美,不能千齋供僧,至少一包鹽或一念歡喜供養,如是與建寺者功德等同。密勒日巴曾云:護持我修行者,功德與我等同。

  廣結善緣,積聚善業功德,將可利益我們在修行上減輕障礙,並且長壽。放生也是一種方便的佈施法門。放生時不可預先至賣放生處訂貨,以免生意人造惡業。放生的對象不限小鳥,凡一切眾生一時生命將受害苦,皆是我們放生的對象。如路過山產店則可整籠買下不可挑,以示平等,帶至保護區或山上,請上師修法加持後放生;即使在途中不幸往生,經加持也是好事,不必執著。放生的意義在於保護眾生免於恐懼及死亡,不是在於買什麼來放,所以放生及實際作為應在於保育及慈悲,而非形式。

  一切眾生無論大小都是一條性命,我們只要稍微割傷就會感到痛苦。因此不論多小的動物也會有痛苦的。獅子老虎雖然可怕,但它們見到人卻馬上逃離,就表示有害怕的感覺,所以眾生的本質都是一樣的,我們所感受到的痛苦,他們也會有。只不過動物的愚癡太重罷了。放生不但可以利益自已,也可以利益畜道及想要殺生的人們。佛陀曾云:今生殺它,來世轉生於它伍佰次。

  每天早上供養八供,需要更新水及花,香塔可以長期使用。燈在油盡後,清潔燈杯換新燈油。塗香以香水代替可長期使用。食子供養不需要每天換新,如用水果等就必須每日更換。海螺以左旋螺最好,可長期使用。八供杯內以米或寶石盛滿,若是用米,則必需每星期更新。

  一般早晨上供,晚上撤供。撤供後將水倒掉,可澆花或倒入水溝,供杯擦拭乾淨後覆蓋。隔日晨間上供,八供擺正,每杯距離一粒米,該倒水的倒水,換花的換花,倒水時不可溢出,不可八分滿,必須全滿表示福德具足不漏。另外準備乙具寶瓶,內盛紅花水,若無寶瓶則可以其他代替,以吉祥草或或芙蓉沾寶瓶水灑淨八供。因實物供品皆從外面買回,防其不淨招染障礙,故需灑淨。灑淨時持兩種真言:......[此處略]

  金剛乘傳統供養有五種:

  一﹒實物供養,重視外型美觀乾淨。

  二﹒三摩地供養,於禪定中觀想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珍寶及普賢菩薩所作諸功德供養。

  三﹒念頌供養﹒在法會中做薈供輪時,以特殊旋律唱頌經典供養三寶。

  四﹒手印供養,在儀軌修持中,作八供手印或獻曼達手印之供養。

  五﹒真言供養,持誦本尊心咒也是一種供養。

  行佛事業有許多方便法門,如火供、煙供及施身法等都是可自利利他。作火供並非將一堆東西往火裡倒。必須了火供的真實意義,一般火供可分外供、內供及秘密供。成就行者大喇嘛作火供,較不重視實質供品,但為莊嚴凡夫心,則會擺置莊嚴的壇城及供品。火供最大功德利益在於成就「息、增、懷、誅」四大事業。所以火供也就分為息增懷誅四種火供。息法在於消除業障、病痛、災難之痛苦。增法可增加智慧健康財富運氣等。懷法屬於調服法門。誅法則是誅滅法門,任何情況皆不可為。

  煙供與火供有些類似,儀軌比火供簡略。以煙施食六道眾生,特別是過去世之怨親債主。對上供養一切上師本尊空行護法。


佛教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