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is up to you

无我的智慧

吉噶·康楚仁波切 著

the practice of self reflection on the buddhist path

作者简介:吉噶·康楚仁波切(Dzigar Kongtrul Rinpoche),1964年出生于印度北部一个藏族家庭,九岁时被认证为蒋贡康楚罗卓泰耶活佛转世,接受了完整而严格的藏传佛教训练,并获得顶果钦哲法王亲自传授龙钦心髓。1989年与家人赴美定居。1990年起在位于科罗拉多州的那洛巴学院担任佛教哲学教授五年。后来搬到科罗拉多州西部,并在山上成立了龙钦吉美禅定林。目前,仁波切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这所禅修中心带领弟子闭关修行,其余时间则在世界各地弘法。以开示语言简洁优美、清新幽默而深具影响力,佩玛·丘卓、马修·李卡德都是他的学生。

推荐序 心的苏醒

佩马秋卓

我第一次听到康楚仁波切的开示,是在2000年的春天。我清楚记得那一次的开示,因为我心中长久以来,未曾苏醒的某样东西突然醒过来。那种震撼感自从我第一位上师创巴仁波切1987年圆寂后,我就再也没有经历过。

那是一种与实相的广大视野再度连接的感觉,就好像多年来,我辛辛苦苦地在一间暗黑的小房间里努力,突然之间,墙壁和天花板消失了,剩下的是一种单纯的、直接的自由。我记得当时心想:“对!本来就是这样!”我同时知道任何人都可以得到这种自由,至于如何去做,仁波切给了我们清晰的指示。我怀着喜悦的热诚听法,感觉到康楚仁波切是我与这种自由之间的特别联结,我应当亲近他,向他学习更多。

在听闻仁波切传法许多许多次之后,我开始试图要厘清,在他的表达风格中是什么元素,能够在学习者心中造成如此深刻的回响。我想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他长期从智慧绝伦及有实际体验的上师们那儿,所得到的密集佛法训练;因此在他开示的时候,这些深刻的训练,以及传承上师的加持会一并流露出来。部分是他的人生经验,他有一种永不退缩的精神,随时挑战自己,让自己从安全和可预期中跨越出来;我发现他的勇气会传染给弟子。部分是因为他的善良、慈悲和谦虚。部分是因为他非常了解西方文化,能站在西方弟子的立场上深入了解他们的心。部分是他几乎接近霸道的直接。部分是他的幽默。部分是当你听他开示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被了解而且被欣赏。部分是在他面前你无法隐瞒、无法退却,这么做会被他发现,在开示中他也会对付你。

不管那魔法的内容是什么,我绝对不是唯一从康楚仁波切开示中得到营养和鼓励的弟子。他有非常多的弟子,因为用心遵从他的话,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他的开示,整个人生将得以翻转。

大约一年前,我们其中几位弟子请求仁波切,希望能够将他多年来在星期天早上所做的开示汇编成书我们心知这些谈话如果不写下来,很容易就会消失;如果不出版,只有少数听过的幸运者才能得到利益。我们希望更广大的读者能够经历我们所经历的。

起先仁波切并没有兴趣,他说他喜欢人少,他想针对那些真正努力探讨开示的少数学生,希望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真正的改变。但世界局势日益恶化,我们再度请求他公开呈现这些开示。有一天,没有任何前兆,他突然说:“做吧!”

愿你能够像我一样,从仁波切的智慧和清晰之中得到利益。愿此书能成为你和一位活生生的上师以及佛法之间的联结。

推荐序 取出心中的石块

马修李卡德

康楚仁波切不仅是我根本上师顶果钦哲法王的亲近心子,也是我自己的老师之一,因此要我为此书写序不但让我感到无力,也觉得十分不妥,像是在光天白日之下划上一根火柴。虽然如此,我无法拒绝他慈爱的请求,于是在此与读者分享他的开示对我们许多人的影响。

对于西方弟子而言,康楚仁波切的开示有一种奇妙的新鲜感。同时,他并非为适应西方人,而将佛陀教义修正成一种稀释改编版。康楚仁波切运用长期居住西方所学到的沟通方式,如实表达了佛陀法教的真义。改编的佛法通常是一种妥协,一开始就抽走佛法修行中最强大而不可缺少的工具。这种改编只让读者接受他们认为有吸引力的部分,而令人不舒服的就是。这像是有病痛的时候,忽略最强而有力的药,只用令人舒适的药膏;但是令我们不舒服的,正是我们需要下工夫的,因为这些往往指向我们受苦真正最深刻的因。

好比说,如果“自我”真实存在,要去除它确实会非常痛苦,如同把心脏从自己胸腔挖出来一样。但如果我执心基本上就是一种错误的认知,而这错误正是我们受苦的根本原因,去除它有什么问题?在他的开示中,康楚仁波切用绝不妥协的明确态度说明,当相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自我,以及由此而生的自我重要感,就会令我们成为一个开放的箭靶,任意让愤怒、执著、傲慢和忌妒尖锐地射向我们。

同样地,出离心的概念或许会令我们不安。确实,如果出离的意义是剥夺我们的权利,不让我们去享用真正好的东西,那任何的出离都是荒唐的。但如果出离的意义,单纯就是摒弃苦的因,谁不会快速、热情地去做?当疲惫的旅者发现背包中一半都是笨重的石头,取出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另一个见证仁波切开示真实性的重点,就是他对自己上师永不动摇的虔诚,以及他对发菩提心的重视。菩提心最关键的是利他态度,菩提心让我们了解,如同过去大师们所说:“任何无法利益他人的事,根本不必去做。”

我本人从这本书中得到很大的启发,在此奉劝读者研读并修持这本书中的内容。现在,就让康楚仁波切的开示引领着我们……

自序 让修行融入生活

吉噶·康楚仁波切

对快乐的渴求是普世的,而在生命中寻求快乐及意义之外,大多数的人都想成为一个美好而高尚的人;但讽刺的是,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苦苦挣扎着希望能够达到那些欲求。对于该如何做我们有自己的看法,但我们总是发现,自己碰撞到自己的怀疑、恐惧及不安全感。

在心灵的道路上,我们谈到觉醒,但是当我们照镜子时,又是如何调解觉醒与镜中所见?倘若我们努力觉醒却罔顾自己的迷惑,我们的禅定就依然与自己即刻的经验绝缘。然而,当我们只专注于自己的惯性倾向,我们就又深陷于自我沉溺及痛苦中。

努力调解我们对觉醒的观念以及自己的迷惑,这一份挣扎便是修行之道的起点。这表达出我们对解脱及快乐的深刻渴望,同时也指出心意的伟大潜能,而这正是我们所有人都具足的。但我们具足伟大潜能的事实并不意味着我们全然地高贵,或者一开始就能够觉醒。我们也许有迷惑,但是与其逃避或是与自己的迷惑对抗,不如善用它。要学会让我们的伟大潜能和自己的神经质并存,是需要某些成熟度的。通过自我省思的练习,我们可以建立这种成熟度。

在我们的经验中所生起的一切,我们不带任何分别判断,诚实地看着,这就是自我省思的精神及练习。但这很难做到,我们的习惯就是:逃避不愉快的经验,追逐快乐的经验。修行自我省思并不是要我们在自己的经验之外去体验,这点正是自我省思这个修行独有的美及善。没有偏见的注视,可以把心的伟大潜能与我们的迷惑带入我们本有的智力中,如此一来,就可以改变我们长久以来与自心的挣扎,将此挣扎转化为觉醒之道的基础。

自我省思的修行,是贯穿所有佛法修行的传统及传承。将生命力注入法教,可以保护我们的修行不走样,同时也让修行更生活化。

我的学生们在将真实的法教融入生活时碰到许多问题,这些开示是因着他们所提的问题以及需要而作的。虽然这所有的开示都根源于传统法教,也是我从自己上师那儿所得到的开示;但是,我并不把它们当作传统的法教,反而比较是我自己对法教的思惟及内观。这些开示企图鼓励学生们,能够喜悦以及诚实地自我省思,以此来深化他们对心灵道路的了解。一切传统或非正式的法教最终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减低自我重要感,让实相有空间显现。

本书源自于我和学生们的一系列谈话,这些谈话都是通过每周的电话连线。我称这些谈话为“个人化的联系”,因为它可以让我们保持长久而有系统的联络;同时也让我们直接与见解、修行相连。

如果在此书中有任何的错误,愿传承上师、空行母以及大学问者们原谅我。在此我鼓励各位读者,任何您认为有用的,请采用它。

第一章 镜中修行

超越自我重要感进而看到真正的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这就是我们的道路。所有佛法的重点,都是要减低自我重要感,如此实相才有机会显现;而这个过程必须由自我省思开始。

当我们照镜子时,最不希望镜中出现的是一个平凡人,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很特别的人;不论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是不想看到一个面临许多阻碍、问题,甚至有点神经质的凡夫俗子。我们希望镜子里的人是快乐的,然而看到的却是一个苦苦挣扎的人,我们想象自己是慈悲的,却看到一个自私的人;我们渴望自己是优雅的,但我们的傲慢却令自己粗俗不堪;我们看不到一个强壮不屈的人,却看到一个随着生老病死而日渐脆弱的人。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为我们的心灵带来许多的痛苦。

自我重要感带来的痛苦

我们受困于这一种由“自我重要感”(self—importance) 及“特殊感”(specialness)所带来的痛苦之中。我们每一天都是“我、我、我,我的、我的、我的”,这一个执著的背后就是自我重要感,而我们所有的经验也因此而受染。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所做、所说及所想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自我重要感。“怎么样才能感觉更好?别人会怎么想?我的胜算有多少?我会失去什么?”这所有的问题都是根源于自我重要感,甚至如果我们觉得自己不够理想,也是自我重要感在作祟。

我们希望看到的自己是强大的,能掌控一切的;但我们更像易碎的蛋壳。我们不喜欢如此脆弱的自己,这个脆弱的自我需要保护、武装、凝聚力量以及建筑围墙;而这却使得我们痛苦地受困于心墙内。我们逐渐害怕在事情的本然中放松,也越来越不确定事情是否会照着自己的计划进行。

超越自我重要感进而看到真正的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这就是我们的道路。所有佛法(正式或非正式的)的重点,都是要减低自我重要感,如此实相才有机会显现;而这个过程必须由自我省思开始。

提问的精神

一位伟大的印度班智达圣提婆曾经说过:“只要怀疑事情的真实状态与它所显现的有所不同,我们就可以动摇惯性执著的根本。”这种提问的精神就是自我省思的开始。这一个紧密编织的自我感是否不像外表所看起来的那样?我们真的需要具备掌控一切的能力吗?真有这样的可能吗?在生命中除了自我重要感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吗?这些问题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门,让我们得以深入探索痛苦的原因。

在实际练习自我省思时,我们要退后一步来检验自己的经验,而不要受惯性冲力(momentum)的带动,这可以让我们无分别地看待任何生起的现象,然后直接逆势迎击自我重要感。

自我省思普遍贯穿于佛法修行的所有传统与传承,但并非只在正式修行时才练习,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作自我省思。自我省思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和一种练习。简而言之,自我省思可以让每个人的修行活起来。

如果我们能诚实和不论断地看着自己惯性的心,我们就能超越它而看到真实的自己。超越“自我”(self)以及超越“自我”所想要或不想要之外,在那个一直与世界争斗的自我之后,便是我们的实性及真面目。

这便是我们的自然面目,不再挣扎着要变成另一种人。这是一个潜在觉醒者的面目,其智慧、功德及勇气都是不可测度的。发现我们深层的潜力及障碍,我们便能了解到自己痛苦的因,然后可以开始对它下工夫。

我执心的吊诡

执著于自我的惯性,也就是“我执”(ego),这是所有痛苦及迷惑的根源。讽刺的是,当我们要寻找这个自己所珍惜及保护的‘‘自我”时,我们却找不到它;自我是易变且无法掌握的。当我们说“我老了”,我们是将身体当作自我;当我们说“我

的身体”,自我又成为身体的拥有者;当我们说“我累了”,自我又相当于牛理或情绪的感觉;当我们说 我看见,自我又成为我们的觉受。而当我们说我想,它又变成了 我们的念头。 里里外外都找不到自我时,我们也许会下个结论:自我就是觉

知这所有的事情,也就是一个觉知者(knower)或心(mind)

但是当我们找寻心,却也看不到它。这个我们认为是自我的心,称为“我执心”(e90—mind),它控制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却找不到它,这有点诡异,就像一个鬼魂在经营我们的家。房子看起来是空的,但所有的家事都已完成,床铺好了,鞋被

擦亮了,茶已倒好,早餐已煮好。有趣的是我们对此从不怀疑,我们假定有一个人或有一件东西,我们的生命一直是由一个鬼魂在经营着;现在是停止一切的时候了。从某个方面来说,我执心为我们服务,但它服务得不好,它引诱我们进入轮回的痛苦,然后奴役我们。当我执心说“生气”,我们就生气;当它说“执著”,我们就执著。当我们检视自己与我执心的某种“奴役”关系,就会看到它是如何对我们施压,如何玩弄我们,尽让我们做些会带来不良后果的事。

如果不想成为鬼魂的奴隶,就必须要求我执心显现其面目;但没有一个鬼魂会出现。你可以随时练习这个简单的禅定,特别是在我执心令你无法招架时,在你觉得被威胁、害怕或受制于它时。

当你不知道要如何处理时,挑战我执心显现它的面貌;当你在做晚饭或等公车时,挑战我执心现出它的面貌挑战我执心时要抬头挺胸,不要拐弯抹角没骨气;要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却无攻击性。只需要对我执心说:“露出你的面目!”当没有一颗心显现说“就是我”,我执心就会开始松动,不再紧紧攀附着你,而你的挣扎也渐渐停止。

当然如果你的心是有面目的话,那你会有很不同的经验。但是如果我们找不到一颗带有面目的心,就不会把自己的挣扎看得太严重,而所有的苦痛都将减轻。

当我们直接质疑我执心时,它就会显露出真实的状态,也就是什么都不是。我们可以实际看穿这个看似坚实的我执心,或自我,看穿之后所剩下的又是什么?遗留下来的是一种开放、聪慧的觉察性,它不会受到自我珍爱及自我保护的束缚,这是

所有众生本有的智慧心。在这样的发现中放松就是真实的禅定,而真实的禅定可以带来究竟的证悟,让我们从痛苦中解脱。

一个修行者看待生命的方式

找寻我执心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唯一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我执心是无法被寻获的方法。寻获不到我执心,就找不到一个自我,那么我们又如何将所有的念头、情绪及经验都认为是针对自己而来的呢?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感觉无我的经验,当时我感到一种强烈烈的自由感,同时也感觉到如果我不令自我重要感挡住自己,让一切变得复杂的话,我就能深刻欣赏到事情在根本上是如何圆满的了。当时 我发现所有维持自我的努力都是徒劳,我便感到放松了。

人们喜欢欣赏自然。我们认为自然界是美的,是纯净的。当我们看到有人在砍树或在野外挖洞时,会令我们不安。当我们不在位巩固自我感而操控所有的事,我们就可以领略自己内在本性之美。这就是一位修行者面对生命的态度。

认真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执著于自我时是不可能练习自我省思的,一切都会变得太个人——我的痛苦、我的愤怒、我的缺点。如果将念头和情绪都当成是针对自己的,它们就会折磨我们 。以这种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念头和情绪,就像用一种不舒活的东西来擦鼻子,除了制造更多的痛苦外,还有什么呢?这种“肴”不是我们这儿所谈的省思。

有着无我的见地,我们就能欣然感激觉知中所生起的一切,我们就能接受任何的现起都是过去行为或业的结果,而并一非就是我们自己。

利用念头及情绪

念头和情绪总是会生起,修行的目的不是要去除它们。我们无法停止念头和情绪,就像我们无法终止世间看似顺势或逆势的情境,但我们可以选择迎向它们,并且处理它们。在某个层次来说,它们只是感官罢了,当我们不论断它们的好坏、对错、自己喜欢或不喜欢,我们就可以在修行道路上利用它们来进步。

我说的利用念头及情绪的意思是观察它们的生起及消融,一旦这样做,我们就会看到它们的无实质性;看穿它们之后,就能了解它们无法束缚我们,无法把我们带入歧途,或扭曲我们对实相的感觉,然后我们就不再期待念头及情绪能够停止,因为期待它们停止根本就是一种妄念。我们可以在禅定中让自己从妄念里解脱出来。

经典中说:“牛粪如果不能做甘蔗田里的肥料,它还有什么用处昵?”我们同样也可以说:“如果念头及情绪(事实上我们所有的经验)不能增加我们的领悟,它们还有什么益处?’’从自我重要感制造出来的恐惧及反应,让我们无法善用这些经验。因此佛陀教导我们让事情如实自然,不要感觉受威胁或想控制全局,让一切自然地生起并且随它去。

当我执心经由禅定而透彻时,我们就没有理由害怕它,这大大地减低了我们的痛苦。事实上,我们会有一种观看生命所有面向的强烈欲望,这个态度就是自我省思练习的核心。

第二章 我们的心好比一部电影

所有现象看似客观的存在,但其存在的真实状态就像梦一样,虽显现却没有实质性。空性的体验并非在平凡现象世界之外;事实上,当心不再对现象执著,我们就在体验空性了。

当我们在看电影时,会放松心情地观赏,因为知道它不过是幻觉罢了。我们观赏的幻影是由一部放映机、胶片、光、银幕,以及自己的觉受所总合起来的。在不同的声、光、形色刹那闪过时,就创造出一种持续性的幻觉,我们视之为角色、布景、动作以及语言。所谓的“现实”也是以相同方式运作的,我们的觉知力、感受、过去业力行为的烙印种子以及现象世界,共同创造了我们的生命剧码。这所有的元素都充满活力,因此让事情相互运作,充满生趣,这也就是所谓的相互依存。

【1】业力的种子是来自过去行(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烙印,在特定的因及条件下会被引发。倘若有着愤怒的种子或是习性,遇到相应的条件,就会发现自己以愤怒在回应。

环顾四周,我们会发现没有一件事情是孤立的,换句话说,每一件事情都相互依存,每一件事情都依赖无数因缘,在刹那、刹那中存在、生起、消失。因为事情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它们本身不具有真实存在性。举例来说,我们怎么能将形成一朵花的许多因和条件区分出来,像是水、土、太阳、空气、种子,等等?我们能找到一朵花独立存在于这些因和条件之外吗?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紧密地相连,我们很难指出是哪一件事结束然后哪一件事开始。这就是幻化或空性的意思。

外在世界的林林总总以及内在世界的念头和情绪,并不是它们表面看起来的样子。所有现象看似客观的存在,但其存在的真实状态就像梦一样,虽显现却没有实质性。空性的体验并非在平凡现象世界之外;事实上,当心不再对现象执著,我们就在体验空性了。

了解到现象世界的空性,我们便不再认为事情是坚实或本有的。当我们了解到没有事情是独立存在的,一切的事情就更看似像梦一般而且也比较不具威胁性;这带来一种深刻的放松感,我们也会觉得比较不需要控制自己的心及处境。因为一切的本性是空性,所以我们可以像看电影般地看待我们的生命.我们可以放松心情,欣赏演出。看穿现象,让心自然来去观看我们的心比观看一部好莱坞电影更有趣。布景、放映机、故事、角色以及剧本,都是源自于我们自己的经验,而轮回及涅檗也是演出的一部分。这样一出伟大的戏剧作品,数百万元也买不到。我们进戏院的票就是“看穿”,也就是看到现象并不像它们所显现般地存在。

看穿现象——也就是看穿念头、情绪以及外在物质现象——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不能看穿现象,我们就会认为这些一直在流动、改变以及无法抓住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这使得世界看起来充满诱惑,心因此得不到祥和。

比方说,某件事令我们生气,我们不是对它穷追不舍、追根究底一番,就是想替它下个结论。比如两个人正进行一场激烈的对话,他们一定会费尽唇舌强调自己的立场;又或者我们正感觉迷惑,我们就非得搞清楚真相不可。骤生的念头正引发着另一个念头,到了某个地步我们必须了解,不论这些念头是否相关联,它们都只是念头和情绪而已,是无实质性而且极短暂的。

如果我们能像看电影般地看穿我们的信仰和恐惧,那会怎么样?我们会开始与其同乐,嘲笑它们以及随它们去。把它们看得太严重,就是违反我们修行道上的初衷。我们可以帮自己一个大忙,就是让妄念心自然来去。

以佛教的观点来看,让事情随顺自然可以使它们成为它们自己,而不是要它们成为我们所想要的。

了解心的本性

自我省思的练习重点,就是清晰地去体验事情本身,不要想改变或控制而让事情变得更复杂。认为自己可以改变或控制每件事情的人通常都活得很痛苦,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有时修行者憎恨困扰的念头以及情绪,或者觉得自己不应该再有这些念头及情绪了。那些已经修行很多年的人也许会问:“我们都已经修这么久了,为什么还会经历如此多的精神折磨?为什么我的心还是无法平静?”这些问题反映了人们对修行目的的误解。无论我们在修行上或证量上有多进步,心的自然活动是不会停止的。这就是心的本性,它孕育着所有的可能性。我们与其憎恨心的生命力,不如用它来深化及丰富我们的修行。

修行的重点就是要处理平静及混乱的心境。一般来说,我们会觉得混乱的情绪是具干扰性的,一旦它们影响到我们的利益,我们便会觉得焦虑。重要的是去了解这一切都是自然的,念头是业力的结果,情绪则像是这个结果的汁液。经验到它们并不必然表示我们已失去修行者的位置。

当扰人的念头和情绪生起,唯一的选择就是让它们自然地揭露。不要试图控制或沉溺其中,给予它们重要性只会令它们更“真实”。稍稍转换一下态度,我们会发现这个扰人且焦虑的心,只是心本性的表现而已,它本身是空性,而且没什么问题。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最好的安排,无须太过重视或关注。了解这点,心自然会平静。

一旦认清事情的真实本性更胜于它的表象,祥和就出现了。有足够细微的心,就能够去认识表象的真实本性,’了解到这个本性是开放、无碍且充满潜能的,心就会是祥和的。要达到这样的领悟,我们都需要持续练习自我省思。

自我省思是解脱之门,它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感激及喜悦。我们开始喜欢与自心相处,同时也喜欢对法教的经验作省思。就像太阳由云层后露出,法的教诲变得清晰。传承的加持,那些在我们之前已离去的上师们的加持,进入我们的心中然后令我们的惯性心消融。

我们开始清楚应如何善用此生,以及该如何面对平凡的快乐及痛苦。既然这两者都是我们本性的表现,努力要快乐或更快乐以及努力免于痛苦,都是无意义的。为了寻求祥和,我们必须在这个最基本层面与自己的生命联结。

第三章 自心的宝藏

虽然我们的智慧心一直都是光明的,我们却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王子,一个像流浪汉般活着的王者,对自己所继承的遗产一无所知。

从山顶洞人的时代到现在,人类通过打猎、耕种、收藏物资,等等,来寻求祥和及快乐。我们是如此忙碌地一直在身外寻求快乐及祥和,完全不曾在自己内心去耕耘及收获它们。

大部分的人不知道贪婪、执著、攻击性、忌妒以及负面行为是不会为我们带来快乐及祥和的,它们是悲伤及痛苦的因。要超越它们,需要对心的本性作更深的省思。自我省思的基本需求已被遗忘,没有了自我省思,我们几乎无法分辨出哪些事情是受到他人影响,而哪些又是出于自己的意志。

我们的内在有着强烈的社会制约以及传统规范,然而关于如何生存的共识??好或坏,对我们有利或不利??这也只是先祖们的观念而已,不必然意味着是伟大的智慧。当然有一些的确是世俗的智慧,但大部分只是告诉我们如何创造、生活以及从轮回中得利,而忽略了轮回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无明的悲剧

大部分的人都依着自己的愿力带来自己所想要的东西,但通常这份意愿是不清楚的,又或者我们无法将意愿和行为结合起来,以便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刹那刹那间,念头和感觉生起,每一个念头都基于一个觉受或信仰,而大多数的信仰来自他人的共识,而这些人对现象世界的“阅读”并不全然正确。

世俗先祖们的这些观念,忽略了轮回的阴谋,以及事实上,创造更多的轮回是一个致命的陷阱。对于如何取得快乐,传统上的观念颇为无知,它们不从内心去培养一种独立的祥和及快乐感受,反而试着从物质取得快乐。这种观念让我们找错了方向走错了路。

社会上有许多错误的观念,但它们基本上都是相同的,都是要我们从外在去寻求内在的满足;不论它们是引领我们趋向物质、社会关系或者情绪上的相互依赖,这些观念都忽略了心本身具足提供我们祥和及快乐的潜能。

不同于山顶洞人,过去的圣人选择从社会既定习性及传统中脱离出来。他们向人类无知我执心的大悲剧反抗,然后通过直视本心找寻到力量,并得到祥和。他们花时间与自己独处,试图觉醒以及培养深刻的自我省思。这一条非传统的道路,与世俗先祖们的轨迹是背道而驰的。直到此刻,大部分的人都不认为找到自己的心灵道路是有必要的。这是无明的悲剧。

无明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究竟或现象体性的无明,另一个则是我们无法正确解读相对世界的无明。这两种无明就像两条线,当它们紧密地织在一起时,不容易被认出,然而迷惑的织锦是由它们所形成的。

第一类无明的结果就是缺乏智慧,对自己的真实本性缺乏了解,将幻化及华丽视为坚固而实在的。第二类无明,就是无法清楚地了解业以及相互依存的法则,结果就是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每一个有情生命的困境

在相对的世界里,外在现象一直在改变,我们内在的心也在改变,因此知觉也一直在改变。我们可以看到每样事情都是短暂的,包括自己。但是自我或我执却要我们相信一切是永恒的;如果我们承认一切都是暂时性的,那么我们就没有坚实的基础来执著,而我执就是奠基于执著。

抓着一个不存在的自我,我们错误地解读世界,同时也失去自心的宝藏。因为我们相信必须不惜任何代价来保存我们的自我,因此我执就控制了我们精神上、情绪上、言语上以及生理上所有的行为。虽然我们的智慧心一直都是光明的,我们却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王子,一个像流浪汉般活着的王者,对自己所继承的遗产一无所知。结果是我们忽略了业的运作方式,忽略了因果法则。我们不但忘记要致力于能带来善果的行为,反而制造出会带来更多痛苦的业行。

可以说轮回中所有的痛苦,都是由我们个别的无明及我执推动的。这个状态并非我们所独有,它是每一个有情生命的困境。人类活到此刻还无法觉醒,是由于对我执的无知信仰,以及对实相的错误见解。

不以我执来做首要的参考点,心会自然开放,不迷惑,能够没有分别心地享受每一件事。这样的经验有许多种称谓:空性、佛性、般若智慧、法身或心性。…

简而言之,心是无碍且不受无明拘束的,具有以新鲜方式体验每一件事的潜力。练习自我省思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这个潜力,而这就是我们的自然遗产。

第四章 对一切心存感激

我们越能认识自己内在的丰富,就越能拥有一份巨大的安全感;一旦知道我们在任何情境都可以依靠自己,我们的心就会充满喜悦与满足,生命中所显现的一切,不论好坏、舒适与否,便都是令人喜悦的。

大部分的人都希望此生能过得精彩丰富。我们努力想使自己成为有权势的人,我们辛勤工作想成为更富有的人,我们试图通过绘画,音乐或某些表达形式让人生充满意义。这样的人生,我们可能从中得到某种满足,但如果我们训练自己与自己的自然遗产相联系,我们就可以在每一刹那都得到这种丰富感及美好感.

拥有很多财富并不一定就能让人感觉富足。许多非常富有的人,内心却非常贫乏。我们可以一辈子努力工作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生活,但如果没有内在的富裕,我们永远都会感到贫乏与不满足。那些内心富裕的人,是不依赖完美的外在状况或充沛物质的。他们也许对世俗的财富及权力怀抱着深刻的感激,但同时,他们的内在有着一股十分细微而扎实的富裕感。

在西藏,称这个本有的富裕为“允”;创巴仁波切¨说,每一件事都仰仗它独特的“允”,譬如,男人和女人各自都有完整的“允”,这个内在的“允”像磁铁般吸引着外在的“允”。当我们内在的“允”与现象世界的“允”相联系时,我们就感觉富裕,就算皮夹里没什么钱,我们也会觉得比大多数的有钱人富裕;就算我们没有什么权力地位,也会觉得比大多数有权势的人更有力量;甚至就算我们不是特别漂亮,也会觉得自己比许多明星更美丽。

这样的心境是从我们本性中的开阔及富足中生起的。对心的本性做禅定,能在自心中创造更大的空间,我们因此可以体验生而为人的许多情绪,也可以让“我执心”渐渐消融。在这份开阔性中我们找到了无尽的潜力。

富足及意义不是存在于我们之外,生命也不只是“我能得到什么”或“我没有什么”。当我们对此富裕的经验开放时,我们就会少些恐惧,同时也更能尽情享受生命。我们能欣赏世界的美,以及对所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心怀感激。有着这样一份不受限的丰裕心,就算是街上的乞丐也会感觉自己是宇宙的王者。

我们越能认识自己内在的丰富,就越能拥有一份巨大的安全感;一旦知道我们在任何情境都可以依靠自己,我们的心就会充满喜悦与满足,生命中所显现的一切,不论好坏、舒适与否,便都是令人喜悦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瞥见此经验,如此便能脱离原先那个充满苦恼的世界了。

福报功德及财富

如果一切有情生命本来就具足自然财富,那为什么我们无法体验到那份财富?如何才能掌握到呢?需要通关密码吗?是的,没错,掌握这份财富的要决就是“福报功德”(merit),了解福报功德如何塑造我们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以及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受到福报功德的影响。在此生中所经验到的好运,是过去善行的结果,是这些行为驱使我们趋向真理,也驱使我们展现自然的善。你也许会认为你的好运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但事实上,所有的好运都是源自于自己过去的行为以及他人的善意。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倘若没有福报功德,我们绝对无法经验到或得到这些福气。

在生理上、智能上及创意上,我们都具有自己觉得特别甚至骄傲的正面特质,也许我们拥有的巨大财富让我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是这一切的特质和有利的境况,都是过去行为的结果,而不单只是现在努力的成果。

如果我们在心中保持这样的想法,就不会变得自大骄傲,而且当情况改变或消失时也不会沮丧潦倒。倘若不将正面特质及情况认同是“我”或“我的”,它们就永远不会是一个负担。如果我们承受福报功德之时能饮水思源、心存感激,我们日后就会做出更明智的抉择及行为,这是将目前的福报功德做再投资的最好方法。

福报功德有两类。第一类福报功德能清除修行道上的障碍,使我们的基本智能及道路得以开展,如此可为我们带来有利的情景及我们所欲求的事情。第二类福报功德能让我们确实体验及享用它们。

累积第一类功德的方法,就是在身、语、意上尽量减低自我重要感,尽量去利益他人,同时与已经解脱而且了解内在本有富裕的人结缘。要能累积第一种功德,我们要运用业因果的知识,来创造那些可以让自己与他人真正幸福的情境。

如果说第一类的功德可以为我们带来所渴求的情境,那么第二类的功德就是可以让我们实际享用它。如果没有享用财富的功德,我们会被压力及担忧耗尽。比方说,在一开始我们会有想要追求财富的担忧及压力,然后会变成希望累积财富的担忧及压力。这时候财富不但无法让我们有富足的感觉,反而带来完全相反的作用。

举例来说,我们也许过得很穷困,但某天我们突然中了大乐透。是第一种功德让我们得到这笔钱财,而第二种功德则是能够让我们好好享受并善用这笔财富。第二种功德是要保障我们不会因为这笔财富而变得紧张、充满迷惑及烦恼,甚至最后宁愿没赢过这项大奖。上述的这种不成熟的态度正显示出缺少第二类的功德。

对一切心存感激

令人惊讶的是,第二类福报功德比第一类更难累积。享受财富的能力来自对世界深刻的欣然感激,我们唯有放下自我重要感才有可能产生这份欣然感激。‘若要好好享受我们的好运,我们必须用更细微的方式对自心下工夫。简而言之,富裕是我们的本性,但如果我们将自己丰富的天赋用在维系自我重要感之上,我们就摧毁了享受它们的能力。

不能欣然感激这个世界,就表示欠缺第二类功德。我们拥有太阳、月亮以及自然界,这些都是金钱买不到的,但我们真的欣然感激它们吗?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山脉、森林、湖泊河川或季节,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想想自然界每一件事物的美,以及它们如何深刻地影响我们。

我们是否欣然感激自己珍贵的人生?没有钱财可以买到这人生,我们因为第一类功德而得到此生。无法欣然感激它就显示缺乏第二类的功德。

然后想象一下自己的身体。如果我们没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牙齿,会怎么样?倘若身体内在器官不能作用,又或者我们的意识、感官觉受或情绪出了问题,会是什么景况?

我们是否真正欣然感激自己的工作?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辛勤工作,如果不能欣然感激自己所做之事,那么付出的所有心力及时间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结果,这是因为缺少第二类功德。

思索这些事情就能对我们所做的一切事,包括传承、上师、法教及修行,培养出一份更大的感激。

外在世界所自然现起的一切财富,像群山、森林、四季、十二个月以及日月的交替,不要以为这些不是源自我们的功德,就是因为过去的正面行为,我们才得以享用这些财富。我们拥有如此设计精良的身体,也都因为过去生非常善的业而带来的,这些都是人类资产的内在及外在面向。

别让心消耗在琐事中

这个资产还有一个神秘的部分——那就是心。我们的心以五个不可思议的感官将我们与外在世界连接起来;在这五种感官之外我们还有着第六识,或意识,而这是认识世界的能力。举例来说,从颜色、香味及其他的特质我们认出一朵花为一朵花,这个奇妙复杂的知识在一刹那就发生了,甚至在念头产生之前就生起了,没有电脑或机器能赢得过这一点。

第六识还包括奇妙的念头的过程,它向我们呈现出我执、珍爱和保护自己的倾向,以及我们所有的负面情绪,像迷惑、痛苦。当然没有人想要受苦,但苦确实提供机会,让我们去体验轮回之外的可能性。

我们所经验的每一件事(包括苦在内),都是从心的本性以及它巨大的潜能和生命力而生起的。我们在轮回中受苦,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运用这个潜能,现在我们可以开始欣然感激这份存在的潜能。内在的欣然感激是无量善德的起源,它能产生开放性、幸福以及谦卑感,让我们不骄傲、不忌妒、不再抱持自我重要感。最微小的感激也具有大功德,带着深刻的感激,就算做一个大礼拜,据说就等同向三世诸佛菩萨献上广阔

如大地般的供物。

如果没有培养欣然感激的心,我们整个人就会消耗在琐碎的事中。举例来说,我们也许在某个很美的地方闭关,却发觉关房里少了一些我们想要的东西,于是我们一直发送讯息给护关者:“我需要这个,我需要那个。”以幽默感来看这个状况,就会发现我们的心有多琐碎。

我们只有一颗心,倘若让它消耗在琐事中,它的伟大潜能就无法被善加利用,不仅如此,我们只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时间是珍贵的,一旦流逝便再也找不回来。对我们的存在带着深刻的感激,我们就能累积第二类功德,同时与自己生命的富足相联系。

欣然感激渐渐增长时,我们的内在会有一股强大的满足感,如果没有感受到这个满足感,就表示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缺乏欣然感激的心。当心驻留在自己所没有的事物上头时,我们永远觉得自己是不足的。一颗感觉贫乏的心是永远偏离重点的,贫乏的心态只会让我们更觉得自己有所不足,让我们感觉无力,也让我们无法得到权力或受人尊敬。我们会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所以我们也就很难被爱。我们一方面想要得到

一切,但同时又觉得自己不配得到一切,这便产生了各种的迷惑及不安全感。

对治不安全感的药方

对治不安全感的药方就是满足感。我们都认识那些自视甚高、非常聪明的人,但他们的内在却极度缺乏安全感。然而他们没有能力面对这件事,他们的智能全耗在要如何让他人对自己印象深刻,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珍爱自己了。

要对治这份不安全感,我们必须回到满足感,对自己的成就、自己的心灵道路,以及任何自己的善业所带来的一切感到满足。一份满足感就能将内在深锁的所有喜悦释放出来。要让心中充满满足感,我们不只是要对自己本有的资产有所省思,同时也要反思我们的习性以及它所孕育的不满足感。在此修行道路上,我们拥有过去传承师祖们、上师及诸佛菩萨所留下的宝贵经验,他们是如何处理旅程中的困境的?他们觉得有效或无效的方法是什么?由于他们的仁慈,我们可以享用、学习他们宝贵的经验。

第五章 老师有如明镜

有时候老师看似对我们很严格,我们觉得被批评,没有一点喘息的机会,觉得自己的成就不被赏识。但我们也可以不这样想,可以将它视为一件根本而奇妙的好事,那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平常所见不到的那个自己。

我们需要老师。在趋向觉醒的佛法道路上,老师指示我们如何正确注视自己的心,看我们的心在做什么,然后改变它;这个想法看似简单,但实际练习是很难的。要看清自己的心,我们必须不带着我执心;在这个过程里,老师特别的重要,因为他们可以指出我们的盲点。

无惧地看入明镜

十一世纪伟大的印度班智达阿底峡尊者教导说,那些在我们痛处触动很深的,就是对我们最伟大的教导。老师的工作就是揭露我们的痛处,就这一方面来说,老师就是最伟大的明镜。

有时候老师看似对我们很严格,我们觉得被批评,没有一点喘息的机会,觉得自己的成就不被赏识。但我们也可以不这样想,可以将它视为一件根本而奇妙的好事,那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平常所见不到的那个自己。

当我在自己的上师顶果钦哲仁波切面前时,他心意的平和、清明及开阔性,自然将我的自我重要感暴露出来。不论我的故事多么有意义或复杂,我知道他永远可以看穿我的自我沉醉。这是我们师徒之间一种无法言语的默契,这种沟通方式是我从他那儿学习到的方法之一。

【1】Atisha,是一位藏传佛教的上师及学者,他在西藏所宏扬之佛法即是后来噶当派佛法的基础。他是一位严格遵循佛法传统戒律的修行者,他的修行强调揭露自己的过错,以此来减低自我重要感。

Dilgo Khyentse Rinpoche,二十世纪中宁玛派著名的禅定上师及学者之一,他是十九世纪不分教派修行的蒋扬钦哲汪波的化身,以体现伟大行者之一切功德而著名。他闭关二十年并跟随许多有成就的上师学习,为利益众生奉献一生。是吉噶-康楚仁波切的一上师。

这种互动也发生在他与其他人身上,有时一些心意非常狂野的人,在他面前却即刻被驯服。这就是老师如明镜的意思,老师不止是反映我们如何受困,同时也反映我们的基本理性。这是老师与学生关系最主要的目的。

为了让老师成为明镜,我们必须要愿意看进这面镜子,否则无论周围有多少镜子,我们永远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灰尘及污点。照镜子时,我们也许会害怕,但我们还是要去看,这只需要内心一个简单的转变。但有时就算经过多年的练习,我们仍然无法做到,所以我们需要传承及上师的加持。

无惧地看入镜子是我们与上师、传承及修行道路相联系的主要原因。这实际上能诱使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灰尘以及所需要的清洗,同时知道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够做到。我们渴望深入法,并且真正将法教融入生活。除非法教能深刻进入我们,否则知性上的了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这只会增加我执;我们必须一直确认法教的目标是减低自我重要感。

当自我重要感减少而能容纳更多的真理时,诸佛菩萨的加持就一直与我们同在。无论我们的生命有多困难,他们的加持都可以让我们产生转变。就是这样,在此生或下一世我们将会有所成就,只要我们愿意看入镜内。

注视的热情不应该停止

当我们以一种温和、喜悦的方式来练习自我省思,对传承的智慧以及自己的智慧怀抱着深深的感激,上师的心就会与我们同在。一旦我们能够靠自己,上师对我们的修行也会放心。我们知道注视自心将引领我们至解脱,也因此有勇气来进行自我省思的练习;然后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能够反照出自己,而每一个经验都提供了一个超越固定心的机会。

就算经过许多练习及闭关,自我省思也不会到达一个“资深,,的阶段然后可以暂停,会这样想就表示我们走错路了。也许我们会觉得疲倦而不想再往前走,也或许我们以为已经到达目的地了;但注视的热情不应该停止,而应该深刻、增长。这本身便是成就。

在自我省思的道路上,我们是自己旅程的起点、中途及终点的评鉴者,只有我们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也只有我们可以去做。一旦我们知道如何评鉴,事情就会变得容易许多。

第六章 勇气的训练

全然接受我们的生命是需要勇气的,对自己的生命、业力、自己的心、情绪以及任何现起的事说“是”,就是勇气的开始。勇气就是根本的开放,就算是面对最困难的真相,我们也能坦然接纳生命中的痛苦、喜悦、讽刺以及神秘。

接受勇气训练的修行者,才能成为真正的战士。与我们对打的不是外在的敌人,而是自己惯性倾向及负面情绪的强大力量,这里头最强大的莫过于恐惧了。如果希望自己无有恐惧,我们就需要去体验恐惧;一旦选择了面对恐惧,我们对事情的观感便会改变,会变得有勇气面对我们的神经质和觉醒的特质。

有时候恐惧及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不关心自己的幸福是很愚蠢的,不关心他人则是自私的。“关心”是人性自然良善的一部分,但当它阻碍了我们接受自己的生命,恐惧就会令人瘫痪,我们会发现自己对世界说不,对自己的业说不,对每一件事都说不,这是很痛苦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一辈子都在盼望自己能有一个不同的生活,那就像是在帮别人过日子一样;或者我们可以说,这是活在自己的生命中却忽略自己。与此同时,我们全部的人生经验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流失。

存在的刹那,便是毁灭的刹那

最近有人问我是否害怕死亡,说实话,我更害怕的是不能全然地活着,我害怕自己的一生是活在自我珍爱及自我保护之中。这种由恐惧所推动的生命就像我们怕弄坏自己的沙发,所以用塑胶套罩住,这让我们无法享受及欣赏自己的生命。

全然接受我们的生命是需要勇气的,对自己的生命、业力、自己的心、情绪以及任何现起的事说“是”,就是勇气的开始。勇气就是根本的开放,就算是面对最困难的真相,我们也能坦然接纳生命中的痛苦、喜悦、讽刺以及神秘。

在面对人生的生老病死时,我们特别需要勇气。怀胎九月的母亲不能说:“我太害怕了,我不要生这个孩子。”就算害怕她还是得去医院。全世界的母亲都勇敢地面对了这件事,今天已经很难找到比这更真实的勇气了。

我们不能说‘‘我不要变老”。我们每天都在变老,要老得美丽就要接受老化然后善用它。每一个存在的刹那,就是毁灭的刹那,如果我们接受老化就是无常的自然过程,当我们老的时候,我们眼中依然会闪烁着光芒。

我们不能说‘‘我不要生病”。拥有身体就自然会有病痛,我们的身体就像一部复杂的机器,有着许多会动的零件,也像所有合成物般受制于无常及痛苦。想想我们修车的次数,而那是一部比身体简单得多的机器;你会讶异自己的身体可以运作得如此之好。真正接受这个合成的身体,我们将对病痛有着全然不同的体验。

最后,我们不能说“我不想死亡”。一切的诞生终将毁灭,面临死亡,我们需要巨大的勇气及接纳能力。无论所爱的人如何照顾我们,我们都必须离他们而去,执著只会让分离时更痛苦;我们必须独立去完成这个旅程,没有人能体验我们的痛苦或防止这些痛苦发生。死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倘若我们以勇气及喜悦来接受死亡,我们可以美丽地转化此生到下一世。

面对恐惧就是面对生命

对存在的四流(生老病死)反其道而行时,就像在海边盖起一座沙堡,海浪一定会冲毁掉它的。如果不接受潮起潮落,我们就会坚持去建造城堡,同时害怕它被毁灭,然后我们便永远不能接受自己的生命,更不要谈去全心体验老化、生病或死亡。但是如果我们接受,并省思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就没有什么好抗拒或拒绝的了;当我们与不可避免的事相冲突时,也没有什么好失望或惧怕的了。

有着一颗开放的心,恐惧可以是最好的盟友,因为面对恐惧就是面对我们的生命,面对生命就表示真正活在自己的生命里。我们勇敢面对善与恶、对与错以及舒适与痛苦的世界,并且终将得胜。这个想法对我特别有意义,因为我出生的名字“吉美南杰,,(Jigme Namgyel)意思就是“无畏胜利”,我想这对每个人都是好的建议。

第七章 寻找皈依

如实地注视事情的真相是非常需要勇气与胆识的,但如果我们开放自己,也许会发现痛苦并不是我们原先以为的样子。愿意注视痛苦,就是真实皈依的前导。

在佛陀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佛陀因为对苦——生、老、病、死——有所领悟,才会启发他去追寻解脱。同样地,我们对真理的追求,也可以是来自心底最深刻的恐惧。如实地注视事情的真相是非常需要勇气与胆识的,但如果我们开放自己,也许会发现痛苦并不是我们原先以为的样子。愿意注视痛苦,就是真实皈依的前导。

我们都在寻找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一个我们觉得安全和放松的地方,我们不断地以不同的形式皈依不同的事。寻找皈依正表现出我们对快乐的根本渴望,这或许会引导我们趋向佛法,又或许会带领我们走向不可靠的皈依,而让我们处在巨大的痛苦中。

不可靠的皈依

大多数的人在现象世界寻求安全感及慰藉,我们追求财富,构想计划,希望成家立业,这其中的确有无穷的可能性,但这些可能性都只是暂时的,而且一直在改变,这是让人痛苦的原因之一。对于活在生命四流中的众生,痛苦是遍满的,我们不需要费心思索就可以理解,轮回是一个不可靠的庇护。

很多人在关系中寻求慰藉,但是因为所有的关系都是绕着自我重要感打转,所以人类的关系既复杂又不可预期,无论我们有多重视、珍视这些关系,却总像踏在蛋壳上那般脆弱。夫妻也许同床共眠、共享食物、相互表达浪漫情怀,但却可能彼此不信任,因此关系可以说是多刺而充满危险的。

也许我们会珍惜另一个人,但我们更珍惜的是这个“我”;事实上是因为这个‘‘我”,所以珍惜“你”。这样一种面对世界的方式,是基于迷惑及执著。只要“我”有问题,“你”就一定有问题。

但我们不想思考这么多。我们只想要享受生命,与家人一起度假,谈一场恋爱。就是这些事让我们继续下去,但是当这一切分崩离析时,我们又会如何?当我们的世界粉碎,而我们的执著仍很强烈时,是很难无忧无虑的。然而执著会说服我们

吞下痛苦的汁液,然后追随这些不可靠的快乐泉源。

这些都是我们在轮回中所寻找到的皈依,我们以为它们是不欺妄的,但却总是令人失望。它们永远让我们没有安全感,因为在心之外去寻求安全感,自然就会带来痛苦。对轮回皈依也许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但也同时令我们更脆弱及不安,而不安全感就会带来更多的执著、痛苦及迷惑,最后连一点庇护都没有了。轮回中所有的东西都如此脆弱,我们还能转向何处?

最可靠的皈依

在避苦之外,还可以提供我们更多指引的就是三宝:以佛陀为指导和激励,以法为道路,以道友作为伴侣,如此我们就有方法来处理自己的痛苦。在这条路上,还有许多已经解脱的人可以作为我们的典范。皈依三宝,就表示我们不只是想要了解自己的迷惑,同时也想了解我们本有的智慧。

认识一个真实不欺妄的皈依,我们就知道何处是不能去皈依以及何处是不该被信任的。我们不排斥与人类的关系,也不拒绝生命的富裕及美好,但我们不会向它们寻求皈依。与世界的关系是一件事,但是向它们皈依则完全是另一件事;只有我们的内心知道何处可以皈依。只要用我们的智力透视此生所关注的事,就可以了解这些事可以庇护我们到什么程度,然后将心转向三宝,甚至只是短暂的一下,也会发现那一刻我们不再感到脆弱与不踏实。

在无知及自我重要感之外去寻求皈依,我们就能够找到大勇气,就算我们罹患绝症,或处在仇恨、迷惑及痛苦之中。因此当我们觉得深深被动摇时,念皈依祈请文。当一切无望时,单纯将心转向三宝,我们会发现向三宝皈依对我们最有帮助。看到三宝在我们生命中的力量,将带来解脱的信心。

放下疑惑,下定决心

一旦我们正视轮回无法提供我们真实的快乐,我们就进入了解脱之道,没有自我省思是无法踏上这一步的。惯性的倾向造成我们忽视无常、业以及轮回之苦。我们忽略了珍贵的人身,以及我们修行的潜力;我们忽视自己的脆弱性,这正是让我们痛苦的原因。当我们习惯否定一切,就算我们皈依了成千上万次,也不会有任何改变。我们首先必须要放弃的就是否定。

看清轮回的无力,就会带来一种失落感或是心碎感,这就是一种领悟,领悟到从无始以来我们所皈依的一切都不可靠。以这样的觉悟,对我们的世界生起温柔及悲伤感l,同时还伴随着一种深刻的出离感(renunciation)。渴望更接近真理,我们理解到没有比三宝更真实的皈依。

这不是法的‘‘宣传”。当我们皈依时,是为了自己;除了自己以外没有其他人受益。而当我们向轮回皈依时,除了自己之外也没有其他人会受苦。是该向轮回皈依,还是向觉醒皈依,这是我们的选择。但是到了某个阶段,我们必须放下自己的疑惑.下定决心。

1 这种心碎或清醒的感觉,被所有伟大上师们所珍惜,认为这是出离心的根本。

第八章 虚空,让一切都有可能

如果我们不抗拒自己的经验,就不会觉得被经验所宰割。我们无需为了一定要拥有祥和、仁慈或任何其他的心境,而让自己卡在这种想法中。我们只要单纯地“在”就可以了。

远在我们有记忆之前,我们就已经习惯向轮回皈依了,为的就是想保存、珍爱这个自我。在努力维持自己所以为的身份时,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努力都受到惯性及恐惧的驱使。唯一找到我们究竟是谁的方法,就是学会与惯性、恐惧共舞。

共舞的意思是认识一个情境的纯能量,同时随之而动。通常我们的方式是,先衡量情境对我们是有利还是不利的:我能得到什么?或是驱除什么?对一切事情抱着一种怀疑或抵抗的态度,我们认为自己对事情是有所掌控的;事实上我们过去的业只是单纯地完成自己,与其和它对抗,我们还可以选择与之共舞。

共舞时需要对周围一切有所觉察。我们不能随便移动,而是必须对我们的舞伴敏感地回应。没有人能控制全局,学会放松以及共舞可以减少我们的恐惧,同时也可以在惯性反应中,注入一种开放及察觉性,这会带来一种整体的幸福感。

知道我们是谁

幸福的生活一部分来自对习性的认识并且学习与之共舞,另外一部分则是要在习性和恐惧之外、在世俗甚至心灵生命之外,认识真正的自己。习性、恐惧、世俗甚至心灵生命全体,都只是我们生命的装饰,如果没有人穿戴,这些装饰就什么都不是。我们也许会认同它们,但它们不是真正的我们。如果过度强调它们的重要性,似乎在这一切装饰之外,没有生命也没有喜悦。专注于装饰不是真实心灵之道。

真实的修行道路,就是要去了悟我们的真实本性。心灵道路上所有的正面特质,像仁慈及悲悯,也都只是真实本性的装饰。当我们忙于认同己心的各种特质时,又如何能对空性做禅定?紧抓着不放是我执的阴谋,我们需要以空性来放松,空性是每件事开放及无实的本性。这是我们真实的本性及面目。

让我们习惯于空性

空性的训练表示放松及放下,我们通过放下执著及不再视现象为坚实的来直接体验空性,这包括外在的现象以及念头、情绪和梦等内在现象。放下就能带来开放的觉察性,然后我们会了解,开放虚空的装饰是什么,它们是空性的表达。

空性就是我们免于恐惧的最大保护者,我们不需要武装自己或为了安全而攀附任何东西,也不需要害怕被挑战,因为没有任何坚实的东西在挑战。就像天空容纳着云一般,我们接纳生命所带来的一切,不受恐惧及偏见的束缚。这是修心的最究竟。

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但它们真正摧毁的是什么?也许是我们生理的健康,但它们却无法摧毁任何真正的"我”。这个" 我,,是虚空本身的经验,它是开放、无碍而且不受恐惧拘束的。当我们能安于空性时,我们便从恐惧中解脱出来了。

习惯于自己的自然状态,我们便不会投注心血在那些本质上无法持久的事情身上;如果缺乏这样的了解,生活便会充满困难。婴儿时期的恐惧会一直跟随我们到成年,这虽不自然,如今却很普遍;过去的人们则比较了解且接受生命。缺乏这种接纳及了解,我们会一直活在害怕、担忧之中。

不知道如何与恐惧及习性共舞,就像在跳舞时不知道如何就位、站立及做动作,但我们必须能够处理恐惧及习性,因为它们总会再来。

不安全感的动力

一旦我们抗拒无常的本性,心就会沉浸在焦虑及恐惧之中。我们习惯创造出一个安全的假象,不想经验恐惧,一直紧抓着白日梦及狂想,我们甚至尝试过一个“如法的生命”;但这就像在着火的屋里重新摆设家具。不能感受到本性,我们就陷在了这个不安全感的动力(momentum)陷阱中。

我们的现代生活形态,充满了不安全感及孤立感,住在同一条街的人彼此不认识,共事多年的同事对彼此也一无所知。虽然活在世界上,我们却受着孤独、无助及感觉与世界无缘等情绪之苦。

有时候电视上的人感觉起来远比我们身边的人来得真实,我们可以通过剧本知道并了解他们,但对于身边的人我们是没有剧本可以依循的,想要认识他们,就会带来复杂的情绪及不安全感。

如果是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下长大,是很难打破自己的孤立及不安全感的。这样的人际关系会充满阻碍,因为我们害怕与老师、道友或任何一个人建立一对一的关系。而当情况一有变化,我们便觉得无所适从。熟悉的事物及环境一旦改变,要是少了早晨习惯的那杯咖啡,我们怎么办?在熟悉的环境里,我们不需要面对这些恐惧;事情一旦改变,我们就像家畜被放到野外一般。到了要面临老年、疾病和死亡的时候,我们会怎么做?

无论事情如何改变,我们总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基础本性。我们不需要对生命中的一切太过控制,不需要用一生去抓紧同一份工作、与相同的老友玩、吃同样的食物,努力将我们的恐惧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外。

不确定性的活泼特质

大部分的恐惧都来自不确定性。当然,事前知道一切,就不会觉得那么有意思了,这就像是去一家餐厅,而我们已经吃过菜单上的每一道菜一样。但当我们处在恐惧中,我们连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的前面都会害怕。我们的生命是如此被恐惧所控制,我们甚至不觉得那是自己的生命。

如果我们随顺这个不确定性,就可以和它的活泼特质相联系。当我们随顺事情,生命就会比较好;不需要躲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不论是什么,我们可以在直接的体验中与生命相遇。如果我们不抗拒自己的经验,就不会觉得被经验所宰割。我们无需为了一定要拥有祥和、仁慈或任何其他的心境,而让自己卡在这种想法中。我们只要单纯地“在”就可以了。

当我们见证自己的生命在虚空中自然地开展,就会领悟到我们自己就是虚空。就像一个广大的花园有着许多盛开的花朵,我们所有的经验,包括习性和恐惧,就都成为这个空间的装饰。无碍觉性的虚空本质,就是我们在修行道上从头到尾所谈的富裕。就因为我们的本性像虚空,所以我们可以在虚空中运作。没有虚空一切就无法运转,一切也无法改变。感谢虚空,让一切都有可能。

第九章 迷惑的冲力

如果太专注于一个念头上,这个念头就会变成我们的整个世界,然后改变我们生命的航道,特别是当我们具有某种特定的业或倾向的时候。

假设我们的本性是完全无碍的,是什么让心在挣扎和打转?什么东西是它的燃料?

我们说众生在轮回迷惑的冲力(mornentum)中打转。迷惑,藏文为“楚巴”(trulpa),意思是看见事实上不存在的东西。这个错误觉知的根源就是无明,从无明一路错解,在此错解的迷惑中,一个由因果律所支配、完全可以运作的世界于焉生起,这是一个令人惊奇却也令人痛苦的世界。

驱动妄念的是概念心(conceptual mind),概念心充斥着各种念头及信仰,这其中有个细微的信念,也就是相信有一个坚实的我需要被保护及珍爱;还有粗糙的念头,会去区别好与坏、喜欢与不喜欢、朋友与敌人、可能与不可能。有时我们是蓄意地进入概念心,有时则不是,但心总是让自己涉入。而我们的心在依着自己的喜好及信仰来对经验作分类时,是非常忙碌而无法有片刻静止的。

不论我们是否察觉到,大部分时间,我们都身陷于此狂野的冲力中。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将经验作分类,就无法清楚地选择方向,而没有了自己的喜好及意见,我们肯定无法知道自己是谁。事实上,这些概念只会引燃我们的情绪,同时破坏我们的祥和。概念及信念就像蜡烛上的蜡,情绪就像燃烧着蜡的火焰,让妄念的冲力持续。

念头及信仰的力量

念头刹那刹那持续生起,它们甚至是不相连的。如果太专注于一个念头上,这个念头就会变成我们的整个世界,然后改变我们生命的航道,特别是当我们具有某种特定的业或倾向的时候。

西藏有一个故事,将未经检查的念头所产生的力量描述得非常准确。有一个人放弃农夫的生涯在山中闭关。他非常精进地修行,所以产生了神通的能力。有一天一位路人送给他一把大麦种子。他想:“我可以现在将这些麦子吃掉,也可以将它们栽种之后再收割,然后我就可以自给自足,不仰仗他人!”于是他就这么做了。他的计划是如此成功,最后他拥有一整片的大麦田,结果所有的日子都消耗在工作里。这全都是因为他没有将念头放在修行上。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很清楚自己的信仰,了解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命,以及它们是否真的能够实现我们追求祥和及快乐的愿望。我们对政治、社会、宗教甚至利他主义有着强烈的信仰是无妨的,但当它与自我重要感相混时,我们就会投注情绪于自己的信仰中,这会引起情绪的反应。当自我重要感控制我们时,我们就会变得自以为是而丧失了理智。

在此刻,我们必须退一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事情。我们的见解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此紧抓着它们,就好像它们具有某种真实的存在性,这样对谁有好处?当我们拥有一个开放的心胸,这样是对自己的信仰不忠诚吗?当我们通过自我省思来察觉这些细微的信仰以及情绪时,就会清楚什么是真正必须下工夫的。揭露自己较深层的执著西方人通常认为人会受到性、金钱以及权力的驱使,我们可能会说:“我并不着迷于这些事,我的动机跟别人是不同的。我不再需要为这类事努力。”但是深入去看,然后你会有不同的看法。

有一次我梦见别人指控我,说我的所作所为背后的动机是性、权力及金钱,当我醒来时心想:“这太荒谬了!我已经下了很久的工夫,不可能会着迷于这些东西。这个人完全错了。”但是当我诚实地思考这个可能性时,我发现是真的,我的动机不是很明显,而是心理层面上一种细微的想法。

我看到自己内心深切渴望与他人结合,这是着迷于性的一种表现。虽然在所有的世俗层面我已尽可能避免着迷于权力,但在细微的层面,我渴望拥有影响他人的力量以及对他们造成冲击。这个对权力的细微执著,就是所有粗糙权力的来源。谈到金钱,我看到自己热衷于金钱所能买到的自由,像是旅行的自由,闭关及利益他人的自由。就算有着正面的动机,但这份细微的执著是在的。

经由检验自己的念头以及信仰,我们可以揭露自己较深层的执著。

透视概念心

概念心只有在我们将它奠基于自我重要感及执著时才是问题,念头本身是幻化、快速流动且无法抓住的,它们是中性的,无法帮助或障碍我们。倘若我们了解它们的体性,我们就可以运用它们在修行道上有所进步。对治迷惑最有力的方式,就是看穿概念心本身。

概念心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对治妄念的冲力,然后带领我们接近实相。举例来说,对佛法的研究及思惟可以去除无明,利他的念头可以即刻去除自我重要的苦。幻化的概念心能以这样的方式运用,便会是对治妄念冲力的一个强大力量。

第十章 让自己慢下来

一旦我们慢下来,就会注意到一件有趣的事。当我们在心中体验到更多空间时,在自己及自己的情绪反应间也有着更多的空间。我们还是会依循惯性来反应,但这些反应不会让我们的内心有所牵挂。

让自己慢下来不一定是指禅定,慢下来的意思是指,多注意自己生命中的内外空间;减少进电影院或看电视的时间,做些更贴近自然的事,比如在摇椅上休息,或到花园欣赏水仙花。

要让自己慢下来,我们必须再度与自己的生命、心的开阔性相联系。在生命中遭遇难题时,大部分人都有着加速的习性,这时慢显得尤其重要。放慢速度,让自己察觉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不容易,但对我们却很有帮助。

有些人的性子急到就像血液中流着咖啡因(就算他们不喝咖啡),这代表他们缺乏自然的能量。一早起床,人们就为各种生活的需求开始焦虑紧张。我们应该试着偶尔慢下来,让生命多一点空间,如此醒来时就不会像机器人般地盲动,接下来的一天,我们便更能活在当下。

西藏有一句话我认为蛮真实的,“充满好运的人一早起来会注意自己的头及头发,运气差的人则是看自己的鞋子。”这段对“好运气”的描述,其实是在描述闲适的人。所以让我们早上起床时,先坐直身子然后感觉自己,接着注意我们的头及头发,然后才去做其他的事。不要急着穿鞋子,我过去经常这样,而我的母亲总会用那句话提醒我。

将基础本性与习性分开

一旦我们慢下来,就会注意到一件有趣的事。当我们在心中体验到更多空间时,在自己及自己的情绪反应间也有着更多的空间。我们还是会依循惯性来反应,但这些反应不会让我们的内心有所牵挂。举例来说,我们也许因执著而反应,但不觉得太执著;或者我们由于某种攻击而反应,但并不真的感觉到被攻击的情绪。这就是区分自己的真实本性与习性的开始。

知道这些情绪性反应并非真正的我们是很重要的。我们从家庭、学校、社会中学习到这些反应,父母师长教导我们该珍惜什么、对某些事该如何反应。举个例子,高速公路上有人超我们的车,我们发现自己反应激烈,就跟我们父亲会有的反应一样。在这个时候尽可能地放慢速度,省思自己的反应,和平常惯有的反应比起来,我们也许会发现这样很怪。

很多惯性倾向来自过去我们无法追溯的种子,它们在阿赖耶识中蛰伏,直到被特定因及条件启动,这时我们发现自己带着执著、妒忌、不安全感或攻击性在反应。不论它们从那里来,我们必须学习与自己神经质的习性倾向脱钩。这不表示对事情不作反应,这意味着对自己的反应要有觉察力。它们既非恒常也不坚固,我们可以用一种理性而有助益的方式来看待。

情绪只有在我们没有察觉的状况下才能控制我们,这就像尾巴摇着狗般让一切本末倒置。这让我们对自己感觉不好,心中会生起巨大的自我反击性,然后自动反应。但是给情绪贴上可怕的,,或‘‘错误的”标签,又有着清教徒的味道,好像暗示它们不应该发生,自己应该像佛一样纯净和觉醒。一味压抑反应,就会造成日后的反弹、爆发;试着用更成熟和更依法的方式来对心下手。

又被称为‘‘储藏意识”,可以将身、语、意的业力烙印储存起来,当必要的因缘现起时就会成熟。与心的其他方面,像是感官及意识这些比较有活力的面向比起来,阿赖耶识颇为迟钝及怠惰,然而它是心意迷惑的基础。在睡眠的第一个阶段尚未开始做梦时,我们就直接经验到阿赖耶识。

不反应和压抑反应,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觉察,对“反应”的本性以及“反应”的表现保持觉察。记住,这些习性的倾向不只来自此生,而是来自多生的惯性反应。它们也许复杂、深刻、难以去除,但它们没有太大的威胁性,因为我们的习惯不是真的我们。这是习性与本性的差别。

增加信心

如果我们不是太迷惑,或者对自己太严苛,我们将能超越习性的反应而找回自己的理性。少认匾l>-J性,多认同自己的基础本性,自然会对一切了然于心。心中多些空间,就不会对自己的反应太认真。我们可以像看孩子玩耍般看着自己的反应,知道它们很快就会自我消耗掉。

这样一再地看到情绪自我消融,我们就能得到信心,不再失去理性,也不再变成自己的情绪。因为我们不太关注这个“反应者”了,所以不会着迷于清教徒式的观点,或是“坏我”的自我攻击性观点。就算还未全然觉醒,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切都不坚实或非黑即白,这样我们的情绪就不会有造恶业的危险。就像如果不着迷于自己的念头,它们就不会造强大的业力。这样的成熟度是重要的。

当一个人要去打仗,他要研究自己的对手;同样地,我们必须研究自己的情绪反应。就像所有轮回的陷阱,无论我们如何避免陷入其中,我们难免还是会掉进去。情绪反应比身体的感官更难处理,我们可以不断锻炼身体直到肌肉酸痛为止,我们可以忍受头痛不碰阿司匹林,但我们对情绪的混乱及迷惑非常没有耐性。

在出现强烈的感觉如沮丧、不安全感或恐惧时,学习单纯地放松是很重要的。不需要为它们贴上“不好”或“不愉快”的标签,也不需要驱赶它们;让它们去,这比想逃避恐惧或驱除恐怖的事情要容易且有效得多,因为想逃避或想要驱除都是不会有用的。如果我们的心开阔到能接纳自己的情绪,我们将发现它们的觉醒潜能;在恐惧的感觉中认识它奇异的能量,面对恐惧时我们就会无所恐惧。一旦如此,我们就不再是被尾巴摇着的狗,而比较像一只狮子或真正的战士,一个脊椎挺直坐在坚实土地上的战士。

以这样的方式培养真正的信心,我们整个人会变得非常真诚而不矫情;而不论我们的心态如何,在做每一件事情时我们都更实在可靠。

与忧郁共处

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将觉性带入忧郁。通常人在忧郁时感觉很糟,如果我们不了解忧郁是什么,它就会击倒我们。但当我们抓到诀窍,我们就能给它更大的空间,与它共存,然后让它去。

通常当我们隐藏已久、不想面对的黑暗角落实际浮现时,忧郁就会出现。我们也许会感觉胸口有一个很紧的结,或者有一种非常焦虑的感觉,也可能感觉前方的地面裂开,我们会落入深渊,又或者我们只是单纯地感觉忧伤。

忧郁通常伴随强大的生理感觉。在西藏的传统里,这种生理上的不平衡被称为“sok lung’’或‘‘风扰¨¨。但无论是什么感觉,请记住忧郁就只是经验罢了,而忧郁的经验对于了知心的全部面向是很重要的;当我们了知自己的心,就会感觉多些自由而少些恐惧。

不论是生理上或概念上的忧郁,重要的是要尽量放松。不要在生理上、精神上或情绪上,以恐惧反应来喂养它。不需要对抗或认同这些习性的反应,这只会让它们看起来更坚实而难—直译为 在命脉中游走的气”。在西藏医学中,这指的是生理的不均衡:因此命脉中的气被干扰,通常会引起忧郁、焦虑及妄想症。以处理。在刚开始有忧郁经验时,情况不会太严重,它比较像头痛;如果我们将觉性带入忧郁,它就不会主宰我们的生命了。

重要的是要了解“苦”并非个人独有,这是人类整体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共有的事情。对痛苦有所察觉可带来巨大的了解,而不是去想它或评判它。任何一种心情感受都带有觉醒的特质,这令我们能够欣赏任何的经验。

胆识以及耐性

修行的心是一颗平静的心,我们不要被自己的念头情绪随意带着走。我们不应该像那些打架的狗,在冲突尚未开始前,就夹着尾巴放弃。

当强大的习性来击,我们通常难以招架,但修行的心可以接纳全部的念头及情绪。我们永远不应被自己的心所恫吓。

我们所有的倾向、困难及痛苦都是因自我重要感而生起的。对自我的攀附是一个强大的习性,我们不能期待它一夜就消失,我们可以看待自我重要感如同一只不愿离开我们的老牛,处理这个问题需要胆识和耐生。

我年轻时在印度的家乡,有头牛老是找上我,当它追我时我总是跑开。有一天我决定就站在那儿,开始时它绕着我打转,但不知道要怎么做,最后就离开了。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面对自己的习惯。

众生的成熟度不一,但都有着同样的潜能,以这个观点来看,每样事对我们大家都会有用。我们这儿不是在说什么伟大的禅定经验,而是说要在相对的察觉范畴里,利用心灵训练禅定,来处理我们每天的经验。

所以不要以为当我们成为一个修行者时,就必须把自己大部分的心意甩掉,这是心灵道上的一个错误见地。不论经验的内容是什么,我们“直接的体验”就是修行的基础。我们无须对情绪作反应或沉溺其中,只要给予它们空间并且清楚地看着就可以了。

第十一章 不勾招世界

一颗无我的心,能够体验生命的极致。因此当我们正热切地想要勾招世界时,看看自己正在做什么。我们所做的一切真的对自己有帮助,还是会被钩入另一个痛苦?

自我省思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了解自己是如何在主动创造痛苦,这个痛苦是由于我执不停挣扎着要勾招(hook)世界而造成的。为了卫护自我感而试图引诱世界的方式就是勾招。

让世界‘‘上钩’’理应令我们快乐,让我们对自己感觉更好,然而我们只是在自己与世界之间创造了一个黏着、不健全的关系,而这就是我们痛苦的原因。当我们想将世界及众生引上钩时,就会出现许多希望、恐惧及其他复杂情绪。一切深刻的焦虑、痛苦及不安全感是因为无法令世界上钩,或无法随它去。

如果我们想要从轮回中解脱,又为什么要引轮回上我们的钩呢?这个矛盾就引发了各式各样的迷惑与痛苦。

法为胆大

我们总是会找出各种理由去勾招世界,觉得那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可以满足我们许多需求。如果不忙于勾招世界,我们就觉得自己住在死气沉沉的沙漠里,是个毫无价值的人。基于某种理由,我们总是觉得自己的钩上需要一些东西——任何东西。一旦某样东西上钩后,要把它放下这个念头让我们感觉活着没有意义。不论是否有理,我们觉得没有世俗的一切,自己就活不下去。这份深切的不安全感是执著的根源,这正是我们要下工夫的地方。

因为很难放下我执,所以就算有意愿也很难去处理这种不安感。要从执著的根本上解脱,我们一定要先让自己从我执中解脱出来。我们最大的恐惧,就是害怕失去自我感,这比任何致命瘟疫的恐惧更巨大。不论放下执著的感觉(包含对自我执著的放下)是如何吞噬我们的心肺,但这一切就是佛法所要探讨的。

我们的生命建构在不安全感上,作为修行者,我们应质疑这样的习性,也许我们应该在‘‘无执著”上建立自己的生命。这需要胆量。一旦缺乏不执著的胆量,我们就无法真正练习自我省思,因为我们对于所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已投下太多资本。

是什么在束缚着我们

在这个人世间,我们总是需要许多世俗的东西,比如食物、衣服以及庇护所。不管我们是住在山洞还是豪宅,决定我们是否被这些事物所束缚的就是我们的执著。没有执著,不管我们拥有一样还是千百样东西,我们都不会被它们所束缚。

在基督教及佛教传统中的伟大出离者,像基督、佛陀、亚西西的圣法兰西斯(圣方济各)以及密勒日巴1,他们之所以受到尊敬是因为他们不受这世上事物的束缚;他们之所以殊胜,不是因为他们只拥有少量的物资,而是因为他们不再执著。

成为像密勒日巴或过去伟大上师们一样的苦行者是很好,但也不是非如此不可,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自己扎根于这个世界的方式中解脱出来。没有比自我感更具扎根性的东西了。这个我们想要珍爱及保护的自我,便是执著、恐惧及不安感的根源。然后我执说服我们要通过勾招世界来珍爱自我,由此持续不断,使得轮回的苦就像无尽泉水般涌现,而我们就是一切苦的根源。

【1】密勒El巴尊者是公元十一世纪西藏一位伟大的瑜伽修行者,以其了悟之自然道歌而著名,以道歌向一切有缘相遇的人弘法。为达到最高之觉醒,忍受了各种磨炼,又以其坚忍不拔而闻名。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想要勾招任何人或任何事时,就问问自己:‘‘我在做什么?我是否真的需要这个?这能让我从痛苦中得到解脱然后带来深刻的快乐,还是会让我的生命变得更复杂,让既有的习性变得更固着?”同时也看看那些别人认为我们应该勾招的事。这些得到、得到、得到,勾招、勾招、勾招的观念并非由我们自己单独创造,世上的人对于我们应勾招什么,以及如何去勾招都有共通的看法。经常我们只是顺应别人去勾招他们想要的东西,但他们的执著和观点对我们并不一定是好的。

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此生我们最想要的就是从不安全感及执著中解脱出来。我们要将世间的束缚都抛弃,让一切能在无执著、空性、无我及真实本性中自然解脱 。当我们真的说:“我的这个世俗生命已结束。”我们也就结束了灵修的生命,因为灵修生命的目的,就是要从世俗的束缚中解脱。

【1】 自我及现象的真实状态就是无我。了悟到在色、受、想、行、识内或外,找不到一个坚固、单一永恒的自我,就是“无我”;这个“自我”只不过是一个概念,一个我们加在这各种“蕴”上的概念,而这个概念造就了我们的经验。如此说来,我执甚至不具有相对的存在性。无我的现象是了悟到一切的现象都是相互依存而现起的,意思是它们不具有独立、客观性,它们只以相对的方式存在。当我们了悟到它们真实的存在状态,也就是空性,我们就会了悟到无我或现象之无我。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单纯地享受自己生命的开展,不再需要勾招或拒绝任何事情。我们不再想得到或驱除任何事,我们可以见证及欣然感激每天开展的“业”。我们最后从世间事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它们的种子,以及种子所生起的每样事中解脱出来。我们无须成为苦行者来达到此成就,苦行是通过对物质的限制来练习超越我执的方法。但是就算我们表面上拥有的东西装不满一个碗,但内在却还是可能有着强大的执著。如果内在已完全没有执著,外在如何便都无所谓了。也许为了更大的目标所以我们必须勾招世间的东西,而且对一切都欣然感激。

如果是因着不安感而勾招世界,这只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麻烦。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在想“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没有它们我活不下去”,问问看是不是自己的不安全感正在要求这一切。当我们真的去满足它,看看这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好处。是否能带来释然、快乐或突破?如果不能,为什么要让自己的生命那么复杂?

大小欲望

大欲望会为我们带来很多的痛苦。举例来说,想要成为美国总统是一个很大的欲望,但是我们的理智可以马上了解到其中的复杂及困难度,因此会认为这个欲望不合理而排除掉它。也因此,小的欲望容易引发更多的问题。每一天、每小时、每分钟,都会有细微的欲望生起,但我们通常不会仔细地去想它们,甚至我们也许看不见这些细微的欲望,就算看见,也会认为它们小而合理所以不以为意。喝那杯咖啡、吃那包巧克力有什么不对?就算那对我不好或让我发狂?这些细微的欲望比大的欲望占据了我们更多的精神,也创造了更多的痛苦。

又譬如,我们知道与美丽的女明星发生性关系是—个不合理的大欲望,因此我们也许不会去尝试;但如果是一位近在咫尺的人呢?这个人也许容易被我们捕获。就是这些微小而世俗的欲望捉住我们,它们从我执的潜伏种子生起,然后让我们卡在轮回中。

要减少这些不可控制的欲望,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欣然感激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这样我们就不会去追寻那些芝麻蒜皮的事,然后落入琐碎的我执心中,也不会误认为小欲望不会带来巨大、痛苦的结果;其实在我们沉溺其中时,痛苦就已经出现了,而结果则是我们深深地卡在轮回的痛苦中。如果我们解到自己最终会碰上的麻烦,就不会以执著及欲望来固守自我,会因此更加注意,然后尽一切所能来解脱。

想象你无法想象之事

任何长久固着的习性都很难放下,尤其我们对自我的攀附远比任何东西都更深、更久。通常放下的念头让人不安、恐惧,这就像长久以来一直用榔头捶自己的头,不敢停下来一样,因为我们无法想象那会是何等的解脱,我们的习性创造出这样的恐惧。想到要放下家庭、朋友以及财产的恐惧,完全比不上放下我执”——也就是放下一切在观念上及现实上被视为自我的东西——的恐惧。没有自我就像是无家可归一样,我们很难想象没有这份安全感的生活。

那些无法想象的事会在我们的心中制造出恐惧与不安,然后对世界的勾招就开始了,心灵的勾招,世俗的勾招,勾招那些我们并不需要但却以为自己必须拥有的,我们的生命变得非常复杂,并且依赖外物。我们的“房子”不但无法帮助我们完整活出生命,事实上还束缚着我们;没有它,我们可以自由而轻松地游走。也许拥有这栋房子不是那么重要,也许我们可以放下一切,生活在大自然中。像这样的信心需要非凡的胆识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对无我的误解

无我的禅定被称为是‘‘引领超越轮回的禅定”。在禅定中,我们训练自己超越我执的凡夫情欲;无论我们的禅定有多好,如果它无法超越情欲就还是个问题。能察觉自己禅定中的问题,就是保护禅定最好的方法。没有觉察心,就算一个小的念头(“我想我得到了,禅定的感觉对了,我感觉很好”),也可能包含一个巨大的自我。这些念头本身不是问题,让禅定有问题的是我们对我执的珍爱,以及无法矫正我执的倾向。

我的妻子伊丽莎白注意到一件很有讽刺意义的事。当我们修行时,我执无法帮上一点忙;但是当我们有任何的成就,我执就将功劳全部拿去。如果这样,我们就是让我执在开始和结束时摧毁我们——在开始时,我执制造障碍;在结束时,因为领取功劳而摧毁我们的成就。

当修行成为我执的所有物,我们也许会问:“从我执中解脱的禅定有什么用?如果没有享受者,我们将如何去享受?倘若禅定会让我们的情欲减低怎么办?”我们认为这将会很凄惨。我们希望自己的情欲气球满胀,气放出来会让我们心碎;我们的心充满了如此多的凡夫情欲,任何要我们放下的鼓励感觉起来都像针插。我们怀疑无我会导致低潮、缺少关怀以及了无生趣,如果没有理由去做任何事,我们还不如就蜷缩着不动。

这是对无我的误解。达到无我并不表示我们蜷缩、消失或失去自己,也不表示我们从世界以及世界所显现的富足中孤立出来。无我单纯表示放下抓牢、固定、希望、恐惧以及勾招世界的倾向。

只有未曾深刻省思轮回之苦的心,才会相信我执的凡夫情欲可以带来快乐。从另一方面来说,无我的心比较有智慧,它了解痛苦的原因,同时能够分辨真实快乐和痛苦;因此它拥有巨大的热情,也就是超越轮回限制的热情。超越凡夫情欲之外,有一种无条件的喜悦和满足感的无情欲境界。

一颗无我的心,能够体验生命的极致。因此当我们正热切地想要勾招世界时,看看自己正在做什么。我们所做的一切真的对自已有帮助,还是会被钩入另一个痛苦?问问自己是谁在勾招。就某方面来说,我们全都是“勾招者”,如果我们不想深陷勾招者症候群中,就请遵循无我的道路。

第十二章 存在于当下

存在于当下并不表示存在于一种空白或无念的状态,它表示我们不需要逃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存在于当下带来满足感,我们不需要找寻一个更好的念头、更好的情绪和更好的地方。

我们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过坐在海边或是山顶的经验,单纯地享受自然之美,放松、满足及活在当下——但我们也可能完全错过这一切。存在于当下或是不存在于当下,是一个基本的人类经验。

塞车的时候,我偶尔会环顾其他车子里的人,看到所有人都卡在车阵中,但全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我只要看他们的睑,就知道那些世界有如地球和火星般完全不同。任何时候当我们活在不安、散乱或是自我热衷的泡沫中,我们已孤立于自己的生命之外。这个孤立得到希望、恐惧以及幻想所添加的燃料,阻止我们存在于当下并且直接体验事情本身。

存在于当下并不表示存在于一种空白或无念的状态,它表示我们不需要逃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存在于当下带来满足感,我们不需要找寻一个更好的念头、更好的情绪和更好的地方。当我们在做白日梦、被念头带着走以及不能觉察到真实本性时,这所有在无知中的运作,让我们的心无法活在当下,我们甚至不知道有当下这样的状态存在。

有念头不代表我们就不活在当下,反正我们无法控制念头的来去,那么只要看穿它们就够了。最好的例子就是,当我们在睡觉时能够认出自己正在做梦,这并不会改变自己的梦;我们仍然觉察到梦的景象及内容,但是彼此之间有些距离;我们知道自己正在做梦,而且我们与自己的梦同在。

大多数的时间我们就是不想活在当下,因为接着要怎么办呢?我们要如何追寻自己的目标,或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我们的内心充满迷惑,不但无法存在于当下,反而会希望能在某个不同的地方成为某个不同的人。

想要有所不同

回顾一下我们的一生,大部分的人总是希望自己能有所不同。虽然婴儿时期我们的确颇在当下地吸着母奶,但是当我们还是个小孩时,我们就想要变得不同,希望更高、更有力量或者是快快长大。或许我们想成为另一个小孩,一个更强壮或更有吸引力的小孩,拥有更多的玩具和衣服。

渴求我们所没有的,以及想要成为我们所不是的,这是一个人类的基本状况。我们全都想更上层楼,尽可能得到一切,特别是在美国,人们觉得追寻快乐及成功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是因为我们无法同时对渴望和满足两者保持觉察,于是渴求让我们无法欣赏自己,以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当渴求添加了野心的燃料时,我们也许觉得应该得到一些超越我们业力所能取得的东西。相信我们有权得到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这显示了对业的因果缺乏敬意,对过去世的行为缺乏了解,也表示我们不了解福报功德。

把世界当成是自己的橘子

父母亲和周遭环境让我们从小相信自己是非常特别的,拥有独特的才智、敏锐以及美貌;我们是父母亲精子和卵子的产物,所以我们是人上人,应该得到最好的。

在学校里,通常任何的比较都是有竞争性的。没有人教导我们如何清晰、不带批判性地反省自己,也没有人教导我们以一种非竞争性的方式,依据他人的特质来评估我们的个性。年岁渐长,我们觉得自己非常非常有才华,于是我执更加膨胀。

然而在潜意识(subconscious)里,我们一直有种不满足感,这是被渴求所引发以及被野心所煽动。这种不满足感会扭曲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我们只在意自己得到什么,而不管我们能够给出什么。我们把世界看成是自己的橘子,总是想尽方法要压榨出更多的果汁。如果我们不能去检验这些渴求和我执野心的负面倾向,我们永远不会对自己满意,不会过得快乐。

但佛陀从来就不认为这些倾向是负面的,它们是因为我们的经验而显得负面,我们已清楚地看到它们所带来的问题及痛苦。从童年开始我们认为一切是不变的这种心境,一直深深地折磨着我们。我们仍在自己之外寻求安全感。我们只关心自己可以拥有哪些东西、哪些关系。这就是贪婪和执著的动机,也是对无常和痛苦的否定。

我们也许会走向灵修的道路,但是除非我们挑战珍爱及保护我执的这个倾向,否则内在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表面上我们似乎走在真实的心灵道路上,看起来更有灵性,但是如果我们仍然希望自己的道路感觉起来是安全、有保障的,那么一切还是和从前一样不会有任何改变。佛陀教导我们要对这些倾向作省思。

自我省思的挑战

一个没有自我省思的心灵道路会是怎样的?又将带领我们去哪里?也许我们会成为和平主义者,想要改变世界或是融入到某些社团,但是我们仍然会对自己作为一个人,以及为什么会踏上这条道路而感到迷惑。在我们的心灵道路以及生活方式之间总有着分歧,因此不会有任何改变。我们就像是双轨上的火车,想要立刻去到两个不同的方向。

在某方面来说,世俗或灵修的道路,都是关于追求快乐以及解脱痛苦的。依着佛法、老师以及自我省思的修行,我们在此时此地就可以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可以通过超越习性来做到这点,超越所有给我们带来痛苦的习性。但是我们真的愿意改变自己吗?真的愿意持续在当下观察自己的习性吗?这是自我省思的挑战。

自己有可能改变这件事,将揭露出我们与自己之间的依恋关系。无论这份关系让我们有多痛苦,我们还是会突然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愿意改变。大多数的人都非常喜欢自己,我们对自以为的自己多少有些上瘾;也许我们可以就这样维持不变。想要改变的这个想法,感觉上好像是对自己不忠诚,因此我们拒绝改变,同时对于习性的执著变得更固执。

抗拒改变

我们喜欢自己的计划、目标,也喜欢自己看待世界的狡猾方法——有一颗成熟的橘子正等着被榨汁。我们喜欢自己做事的动力及速度,就算我们不是那么的享受它。我们甚至喜欢所有的负面情绪,像是愤怒、忌妒、执著以及自己的痛苦,倘若去除了它们,那还算是人吗?抑或只是一块没有生命的木头?当然,诸佛菩萨并不是没有情绪的木头,但是我们因为害怕失去自己的火花,所以一直抗拒改变。

我们就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人,长久以来一直是这个样子,甚至在皈依三宝后,以及在这么多听闻、省思和修行法教的机会之后,我们还是不愿意往内看自己的痛苦;甚至在修行和闭关之中,有好的地方和好的护持,我们仍然拒绝转化自我。

如果一直这样固执下去,佛法就会成为一种社会身份,而修行就会变成一种社交活动——然而道上的工作无法完成,一切没有任何改变,我们依然珍爱和保护自我,依然有着让生命悲惨的习性、不满以及渴求。我们生命中的迷惑以及神经质的焦虑一点都没有改变。就这点而言,不想改变可以被视为是毫无道理的倔强态度。

见到众生的倔强,引发了诸佛菩萨巨大的痛苦;如果他们有任何痛苦,就是这个了,对此他们无计可施,直到我们得到启发、改变自己。但这一切必须发自我们的内在,这也是为什么有时我们在极端痛苦中,而不是在我们惯性的倔强之苦中,比较容易“觉醒”。

与欣然感激同在

一旦我们觉醒且活在当下,习性的倾向会生起但也会消融,我们也许偶尔会被俘虏去,可是一旦察觉到,我们当下的心马上就可以把自己带回来。我们存在于当下时,会体验到内在是如此的壮阔及具有成就,我们会奇怪自己为什么要从外在得到成就。到了这一刻,我们就可以开始真正欣赏自己的生命和世界。

怀抱着一种奇妙感活在当下的世界,就是对世界表示我们的欣然感激。世界是如此的美丽,有着太阳、月亮、河流、森林、草原、动物以及四季,这都是自然天成供我们享用的。如果我们存在于当下,就能够欣赏太阳光线是如何温暖我们的身体,每一片雪花又是如何地坠落。十四世纪伟大的学者和传承上师龙钦巴尊者(1)描述自己的一次微风经验,就像是感觉到皮肤上所有的毛发都在风中摇曳一般地愉悦。当我们可以欣然感激自己皮肤上每个毛孔里的每根毛发,我们就无须向往其他的世界了。

——(1)KunIdlyen Longchenpa,是藏传佛法宁玛巴传承中最有名及最重要的学者和禅定上师。他集结大圆满广大著作并予以详细解说及论述,使得此珍贵之教法得以保存和弘扬。

不论胖瘦、满意不满意,欣然感激自己的身体很重要,在这个世界上身体是意识的根据。据说死亡以后,在中阴(2)阶段,因为没有肉身作为基础,所以心意的速度比精神分裂的心还要快上七倍。因此不论我们所拥有什么样的身体,我们都应该欣然感激它。

身体的整个感官系统让我们能够看、听、闻、尝以及感觉世界。如果我们没有身体,餐桌上的蔬菜就不能算是食物。我们的身体让我们可以切菜、调味、煮菜,然后将它们做成美食,接着实际地消化它们,然后得到滋养。不具有身体的众生,譬如说在中阴的众生,只能像赏画般看着蔬菜,却不能吃、消化或得到滋养。只要身体存在,我们就可以享用这个世界。因此无论我们拥有怎样的身体,享受它;希望它有所不同,就会制造出身体的问题。我们的身体就这样,是美好的。

能欣赏自己的心,就能看到自然所赐予的伟大礼物,觉知世界的这份能力本身就是心所赐予的礼物。我们是否思考过没有眼识、不能看见世界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或者没有听觉、嗅觉、味觉?对于所感知到的事情不具有意识或觉察力,我们就无法了解、记忆或是省思一些事情。当我们真正地活在当下,我们就可以对自已的心以及它的许多功能欣然感激了。

人心的觉醒能力

人心最大的潜能就是觉醒的能力,让自己从无明中解脱出来,然后利益众生。这份能力来自我们珍贵的人生以及愿意存在于当下,除此之外,你不会再需要什么了。为了维生,我们需要食物、衣服以及庇护所;据说任何皈依三宝的修行者一定可以得到这些,就算你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样住在山洞里也会得到。所以我们不应该对此太过担忧,而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是必需的。

对佛法欣然感激会让我们的生命有着更伟大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则需要耐心去修行、研究以及专注,同时能够不固执,愿意转变。只要有耐心,法教以及修行会自然地向我们展开。耐性可以让我们存在于当下并且对此有所觉知,然后世界将会庄严地开展,让我们享有。

我们不需要冀求另一个更好的生活,只要我们觉醒,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就改变了。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世界变得更魔幻以及不可思议的庄严、美丽。五年前看到的某样东西,会与觉醒之后的五年看到的完全不同。到了此刻,我们的生命以及生命里的一切,都成为无量欣然感激的泉源。我们无法真正去描述这种满足感及喜悦感;然而终其一生,我们必须尽量地去了解、探索。

当事情的真实本性被揭露,就不会有迷惑也不会有轮回,众生也不会在轮回中受苦。我们周遭的每样事情都具有转化此生的潜力,因此我们真的应该存在于当下,而不要卷入渴求和不满的冲力中。

【2】bardo,是在死亡及再投生之间的状态。更精细地说,中阴泛指任何从此刻到下一刻之间的过渡阶段。

第十三章 超越自我重要感

如果我们修行是因为想要变得‘特别”,那么就算我们非常精选,而且拥有春天里百花盛开般的多种修行经验,所有的成就终将属于我执。

要去思考我们被某个人或某件事所囚禁是不容易的,更别谈被我执囚禁。刚开始提出这样的看法时,我们也许会慌张和抗拒;然而现在,我们被自己巨大无意识的自我重要感囚禁在轮回中,若是无法敏锐地觉察到这点,我们便无法解脱,因为自我重要感会塑造我们与世界、心灵道路以及与自心之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修行是因为想要变得‘特别”,那么就算我们非常精进,而且拥有春天里百花盛开般的多种修行经验,所有的成就终将属于我执。我们也许会认为自己是在道上进步的伟大修行者,实际上自我重要感却是更形坚固。

我们的心越不柔软,就越容易孤立于自己的老师以及佛法慧之外。如果我们得不到自己认为应得的认可,我们就无法欣然感激自己的老师。灵修之路变成了一场失望之旅,我们没有办法从自我重要感中解脱出来。

如果不愿意对自己下工夫,我们也许会认为自己不需要任何人,不需要传承,不需要三宝,也不需要上师和朋友。如果事事都要控制而缺乏‘放下”的信心,我们会想要自行解决所有的问题;若是这样,别人就无法接近我们,认识真正的我们,我们自然也就不愿意接受别人所给的忠告,因为那些忠告也许会动摇我们自我认同的基础,扰乱我们的世界,一切就必须从头开始。因为这样的不确定性,我们拒绝了一切。但就算整个世界都来荣耀我们,仍然无法抚平我们内在的痛苦。为什么?因为自我重要感对于我执如何作用没有兴趣,也没有兴趣去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真实面貌。

就算自我重要感不显现为自大或傲慢,它看起来完全的谦虚和无私,它仍然对于自我省思没有真正的兴趣。因此我们继续以惯性的方式来运作,而这会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痛苦。然而我们真正需要放弃的是造成痛苦的因,那也就是自我重要感。

自我省思的精神

通过深刻的自我省思,我们发现减低自我重要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空间容纳实相。一旦了解这一点,我们便会对传承上师生起巨大的感激,也渴望以他们作为典范。老师们是如何放下心中蜂拥而起的习性与执著的?他们是因为看到了自身的过失,看到了自己的自欺及狡猾,以及他们对世间的执著。在究竟上放下对自我的执著,也就扬弃了苦因,同时领悟到自在佛性的朴实性。

他们的典范也显现了自我省思的利益、喜悦及自我省思真正的精神,那是一种愿意暴露自己隐私和过失的热情。这也显示了观照可以引领至解脱。因此当有人说我们是自大的,或者是可怜的、低等的、诡计多端的、贪婪的、可悲的人,我们都能够欣然感激。我们无法一直靠自己看到这一切,但当它们被揭露时,我们内在的实相能认出它们。对于任何有缘洞察我们内在的人,我们都应该感激,因为这是我们真正的功课。

当任何人指出我们真正的功课,试着欣然感激它所带来的利益,我们无需武装自己或是重振自我重要感。在我们心中潜伏着如此的不安全感,就像潜伏了一个恐怖分子一样,无论我们的世界是如何庄严和得到护持,我执一直对我们实行恐怖统治。它会持续地恐吓我们,直到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那也就是自我重要感。因此不要害怕在镜子中清晰地照见自己。我们的傲慢及特殊感只是凡夫的痛苦而已。

看待世界如同自己的老师

任何对我执的攻击都是一种加持,如果我们愿意把世界当成自己的老师,我们会对这样的诚实欣然感激。我们不害怕被责怪、贬低、撕碎、摧毁或感觉受到伤害,有尊严的人不会让自己被这样对待;但在此情况下,我们是欣然感激这一切的,这不是因为我们是被虐待狂,而是因为我们内在有着更伟大的远见。

当然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比较愿意相信自己的朋友,或是那些我们可以信任的人。但是像巴楚仁波切、寂天这样的伟大修行者,以及过去的大成就者们 l,他们不会管批评从哪来,唯一关心的是看穿自己的过失以及自我重要感。

【1】大成就者就是觉醒者,特别是那些采用非传统方式及形式来“震撼”学生,让他们能从自己的无明迷惑中觉醒的老师们。巴楚仁波切(PatrulRinpoche)是十九世纪一位伟大的西藏上师,以其俭朴之流浪生活而闻名,十分谦虚而教法又极其深邃。在他所有著名而历久续存的著作中,《普贤上师言教》是最广为人所熟读的。寂天大师(Shantideva)是西元八世纪的印度大师,以其任运自成而写就之((入菩萨行》著名,这也是大乘传统中最广为人所研读之典籍。

不管批评是否来自与自己有关或信任的人,依着身为修行者的力量及专注,可以决定我们承受世间评论的能力。我们越能接受他人的批评,也就越能深入自己的修行。现象世界是我们的老师,老师将帮助我们做真正的功课,就算这个功课让我们痛苦不已。

就这个观点来看,我们要打开自己的虫罐,然后贴近地看着它们。我们要让自己从所有的我执中解脱出来,不论痛苦、挑战和恐慌会有多大多深,我们都欢迎;不论我们原本坚固的世界会如何分崩离析,我们都欣然感激;而且我们深化这份感激直到它无法被摧毁为止。我们领悟到对我们幸福的唯一威胁就是自我重要感,而这正是我们需要扬弃的。

扬弃自我重要感

当我们尝到痛苦时,心中会生起出离感,但就算痛苦,我们仍然会想要紧握自己的小小世界而不想面对未知。除了我执,我们无法对其他事情生起信心,因为面对未知是令人害怕的。也许我们不愿意承认,但其实我们比较喜欢卡在那儿。自愿听命于我执虽然显得愚蠢可笑,不过我们还是觉得这样比较“安全”。

这是洗脑的最终极形态。很多人害怕被宗教洗脑,但是对于佛教,你不需要担心这一点,因为我们早就知道自己已经被我执洗脑了。除了制造痛苦外,我执什么事都不做。佛教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被洗脑,要我们从被我执奉承的催眠状态里醒过来。经由禅定以及自我省思,我们的觉察性会见证到我执的“教化”。我们开始了解佛陀的旅程以及法教的意义,同时了解僧团、传承以及加持的意义。

结论是,经由扬弃我执的特殊感,我们也扬弃了所有我执对我们的要求。如果不扬弃这份特殊感,我们生命中所有的决定便都是从我执出发的,我执将成为我们道路上的指引;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哪儿也去不了。

在此过程中,谦虚是很重要的。我们都是处理着平凡问题的凡夫,最好是把自己视为初学者,就像一个正在爬或是吸吮母乳的小孩,或是刚出生的婴儿。我们极度地脆弱,但却拥有超越所有无明跟痛苦的巨大潜力。唯有谦虚,我们才不会自满,我们才能够永远开放地去看,通过“看”扬弃自我重要感,也确保自己的幸福。

第十四章 区别朋友与敌人

当我们伸手帮助他人,改善他人的境况,他们对此感激我们,而我们也发现自己的生命更美好。培养一颗利他的心去关怀他人,是克服自我重要感强而有力的方法。

如果想要超越自我重要感,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摧毁我执的逻辑。我执的逻辑永远奠基在自我珍爱之上的;我执让我们以为,将自我放在第一位是可以找到快乐的。然而无论我们如何尝试,都无法通过迎合我执而得到心满意足的生活。我们总是不够快乐,不够有钱,不够美丽,也不够安全。只专注自己是不会为我们带来幸福的,虽然我执要我们如此相信。事实上,在快乐和解脱的道路上,自我重要感是我们伟大的敌人。

这个敌人如此地关注自己和掌控一切,但却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它在仁慈、关怀以及悲悯的面前是不堪一击的;一旦将对自己的关怀延伸至他人,我们就能从自我重要感中解脱出来,然后得到真实的快乐。将我们的关怀专注于他人身上,可以让我执的逻辑逆转,我们可以亲身体验这个方式是如何让心得以解脱的。

利他是克服自我重要感的良方

虽然我们习惯于将自己放在他人之上,凡事喜欢斤斤计较,但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世界并与他人深深相连的。当我们把东西送给周围的人,世界就变得更美丽。当我们伸手帮助他人,改善他人的境况,他们对此感激我们,而我们也发现自己的生命更美好。培养一颗利他的心去关怀他人,是克服自我重要感强而有力的方法。

习惯上我们总认为得比失好,但是如果为了他人的得而我们乐意于失,他人的快乐,就变成了我们的快乐,那我们便永远快乐着。如此一来,其他的众生就成为让我们从自我重要感中解脱出来的因,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一切众生都是我们伟大的朋友。

不知道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我们如何能对自己的道路以及和他人的关系作出清楚的决定?学习分辨敌友,会在一个修行者心中产生革命。一个修行者就是从内到外都已经得到了转化。一个修行者所经验的“革命”,就是心的负面状态转化为清晰、正面的思考模式,这样的转化是基于直接的经验而不是妄想;这不只是知性上的转变,也不仅仅是意念的改变。心也被同时深深地转化。真实修行者的定义,就是一个已经建立了觉醒意念以及觉醒心的人。

第十五章 心的延展

痛苦是一个普世的经验,所有众生都受到无明、业力以及痛苦之累。我们与其把痛苦视为无用、折磨人或是具毁灭性的,并因此想逃避它,不如运用这个痛苦来发展慈悲。

生活在轮回中我们会有快乐与喜悦,但都不会太长久。快乐一眨眼就过去了,欢愉之后通常就是痛苦。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总是期待生活舒适,永远心情愉悦;一旦遇上麻烦,我们就会好奇是哪里出了错。事实上,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不可靠的世界里,而且无所遁逃。

痛苦是普世的

生老病死是无法逃避的。当我们遇到难题、感觉烦恼时,并不表示我们真做错了什么事,我们只是不愿意接受自己的业力而已。这个不可靠的世界如何能提供我们永远的快乐?如果我们不接受轮回以及它所带给众生的痛苦,我们又如何能感受慈悲?痛苦是一个普世的经验,所有众生都受到无明、业力以及痛苦之累。我们与其把痛苦视为无用、折磨人或是具毁灭性的,并因此想逃避它,不如运用这个痛苦来发展慈悲。

如果我们只能感觉自己而无法感觉他人的痛苦,我们就是沉醉于自己的利益;如果我们只能看到他人却无法认识自己的痛苦,我们的慈悲就是抽象的;倘若我们看到他人及自己的痛苦,却不能了解痛苦是轮回的本性,我们可能就会简单地下结论:“生命是苦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人生道路上相互扶持。”这是没有远见的方法。见到轮回的本性是苦,我们必须要看到它的原因。

“无明”非关个人

痛苦的根本原因就是无明,无明是轮回中所有行为和经验的基础。说到它的普世性,我们可以说无明非关个人,所有众生均受制于业力以及由无明生起的苦;从这方面来看,我们真的很无辜。对于自己的痛苦,我们不需要怪罪自己或是他人,我们可以怪罪于无明。

然而,无明确实创造了业,众生各自的业确实会成熟,而所有众生确实会受苦。这个残酷的真相,会让我们对自己和一切众生产生慈悲。

慈悲改变了我们的态度和情绪,我们的自怜和对自我的热衷会马上消失。我们不再沉溺于否定痛苦,也不再渴望想要更好(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我们可以用痛苦来唤醒自己,让痛苦具有意义。我们可以运用它来发展一种无量的慈悲心,以及与他人之间深刻的联系,这可以减低我们的特殊感。当我们像过去的诸佛菩萨一样,从无明及妄念中深深地觉醒,我们可以过着充满慈悲及服务他人的生活。

无限的心

从只能容纳一个人或是少数几个亲近的人,到能够容纳一切众生,对一颗心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进展。我们会感觉到某些痛苦,然而心是有弹性的,如果我们挑战它,让它成长,心便能延伸至虚空的尽头。同样地,当我们只想到自己时,我们的智能是如此有限,但它其实具有为了一切众生而渴望觉醒的智慧潜能。

具有觉醒的潜能并非意味着我们会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而是指我们具有成长的力量。对于任何能令自心延展的挑战,我们都应感激,因为一个只关心如何自保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

子宫中包裹着我们的胎盘是为了保护我们,一旦我们出生它就会剥落,好让婴孩能够呼吸。我们所创造的自我重要感就像怀胎时的子宫,用这个再造的子宫包住自己,就像从来没有被生出来过一样。倘若我们只是关心自己的舒适和保障,就不需要勇气来挑战自我。但我们可以超越这些限制,用对众生的关心来取代对自己的关心。

根据佛法再生的观点,所有的众生都曾经是我们的母亲。思及他们的仁慈及保护,能让我们对一切众生产生大慈大悲的感觉;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心坚硬而狭隘时,忆起众生的仁慈能够让我们的心柔软。

对一个修行者而言最究竟的挑战,就是深刻而伟大的菩提心(1)修行。觉醒心和觉醒意念的菩提心法教,鼓励我们去了解所有众生都渴望离苦得乐;它们激励我们要引领所有的如母众生,脱离痛苦而得到真实的快乐。

【1】 直译为“觉醒的心”。在相对层面菩提心有两个面向:一个是愿菩提心,是说怀抱为利益一切众生而觉醒的愿望;另一个是行菩提心,包含了六度的修行。究竟菩提心是直观一切现象之本性。

母亲的仁慈

当我们还是初生婴儿时,是非常无助且脆弱的,我们甚至无法擦干自己的眼泪;但由于母亲仁慈的保护,我们能够长大成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某些潜力,能够感受到肌肤上太阳的温暖以及微风的凉爽;由于仁慈的双亲给了我们这副身体,我们才有机会修行佛法利益众生。

如果我们能真正了解母亲们对自己孩子的无量慈爱及关怀,我们会在心中感受到一种悲伤和负担,以及深刻的感激,我们的心充满了温暖和喜悦的感激。要回报她们的仁慈,我们要将这份温暖和喜悦,延伸到所有在轮回中受苦的如母众生。

没有一个众生能够忍受痛苦,甚至动物也不停地挣扎着要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不幸的是,众生无法了解能得到快乐的因和条件是什么,他们在不断持续地受苦。众生就像是瞎子,站在忙碌的十字路口中间,如此迷惑脆弱,不知所措;他只能站在那儿,连一步都不敢走。这是生活在轮回中所有如母众生的困境。

在纽约这样一个大都市中,我们看到许多人在地铁以及街上冲进冲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都以不同的形式在追寻快乐。不管是洛杉机、加尔各答还是北京,我们可以想象住在那里的人们,一家人、小夫妻、单身汉、老妇人、学生…一?每一个人都在追寻快乐。真诚希望他们全都能得到自己所渴望的,同时愿他们的喜悦增长直到觉醒为止,这是菩提心的修行。

忍受所不能忍受的

在西方及西藏文化里,拥有一颗大的心(a big heart)指的是慷慨、仁慈、温暖以及慈悲。而在西藏文化中,一个人具有一颗大的心同时也代表他或她有能力和勇气在心中承担最痛苦的真相,而不会灰心沮丧。

在困难时,我的母亲总是说:“你应该让自己的心大到可以容纳一匹马在里面奔跑。”以慈悲的方法来处理困难,并不一定表示我们可以解决它们。轮回在本质上是无法被修正的,它只能被处理和被超越,意思就是被看穿。

传统佛法中,有一个关于慈悲的意象,就是一个没有双臂的女人看着她唯一的小孩被激流卷走。想象无法拯救自己的孩子,又无法逃避那份不可忍受的愤怒。在菩提心的修行中,我们要尝试对众生培养出这种无条件的慈悲,就算在开悟之前我们不能真正帮助他们。

当我们思索轮回之苦,而愿意不从自己的愤怒中转身离去,这份意愿就是菩萨的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我们已经见到痛苦的本性是无我或是空的。不从痛苦中转身离去并不表示“硬碰硬”;我指的是,已经了解到痛苦的真实本性,而拥有了喜悦面对痛苦的勇气。

第十六章 幽默感

就像是一位老人看着小孩嬉戏,我们需要看穿自己看待事情的那份严重性。无论小孩把自己的游戏看得多认真,老人都会觉得有趣而没有一刻会认为那是真的。

我们可以让生活多些幽默感。这个意思不是说我们要一直笑口常开、兴高采烈,而是说要看见所有事情的幻化本性,同时也看到在此幻化的生命中,我们总是撞进自己小心翼翼想要避免的事情里。

幽默可以让我们看到世界的荒谬性。唯一真正合理的是,放下任何我们持续紧握的东西。我们的情绪和我执心就是一个戏剧化的幻影;当然,我们都感觉到它们是真的,我的戏,你的戏,我们的冲突。我们创造了这些详尽而精心的情节,然后对它们作出反应。但是在我们自心之外,没有任何事真正在发生。这是业力所创造的宇宙大笑话,对此你可以一笑置之,也可以紧守着自己的情节,一切由你。

我们对生活的各个面向都要带着一份幽默感——纵使你的生活是幸福、和谐以及充满祥和的。当我们过于严重地看待这些事情时,喜悦就变成了痛苦,祥和就变成了扰人,和谐就变成了做作。要拥有真正的和谐、祥和以及喜悦,我们需要用幽默感来取代严重性。

我们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幽默,它在我们心中生起,然后我们会微笑或开怀大笑。幽默感让我们可以以崭新的视野或观点看待每一件事,它可以是一个很棒的朋友,有时候是我们唯一的朋友,特别是当所有人都抛弃我们的时刻,我们仍然拥有自己的幽默感。

请不要太过严重地看待此生——纵使我们有父亲、母亲、丈夫、妻子、爱人、小孩、工作以及财富,对人生太过认真反而是不太正常的,特别是当我们知道这一切终将离去,就如西藏谚语所说的:“像是从牛油中拉出来的一根头发。”此生短暂,我们应该让自己从过度严重看待事情中苏醒过来。

严重看待事情真的有用吗

在这短暂人生中,我们能够成就非常多的事,我们可以确实去领悟实相的本性以及现象(包括我们自己)的真相。所以当我们煞有其事地提着公文包、开着BMW、用手机打电话,是多么的荒谬?到了一定的时间,我们必须说:“够了!”这并不表示不去管我们的心情,也不再讨论或谈论事情,而只是单纯地问自己,严重看待事情真的有用吗?

严重看待事情可以是一个诅咒。一早醒来还没下床前,我们便开始计划自己的一天,因为如果不事先计划,我们可能就会赖在床上而一事无成,然后会被老板开除,伴侣会瞧不起我们,大家都会觉得我们是很差劲的修行者——我们或许也是这么认为!没错,我们必须作一些计划,但是当我们太过认真地对待它们时,我们就只是在折磨自己的心,然后将宝贵的一天都浪费在压力、痛苦及迷惑之中。

早上我们醒来时,念头和感觉会自然地生起,你要如何对待它们?有些人节奏较慢,对待事情大而化之,他们感受到的身心压力远少于那些把事情看得过于严重的人。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要认真做事、不要有责任感,而是说我们需要新的观点以及更正面的生活态度。

正面的态度不仅只是有好的念头,而是指我们在做、听、看、感觉每一件事时都不要太过当真。我对自己看待事情太过严重的态度感到厌倦——事实上是筋疲力尽了;但这不表示我们要放弃一切,不再管这些事情,这样是没有用的,也不是我们的目的。真正有用的就是我们采取更加轻松和幽默的态度。

当我们发现自已凡事太过严重以对,就算严重以对是我们的业力,我们也可以跳脱出来。这是颇为重要的一个练习。

幽默感的练习

就像是一位老人看着小孩嬉戏,我们需要看穿自己看待事情的那份严重性。无论小孩把自己的游戏看得多认真,老人都会觉得有趣而没有一刻会认为那是真的。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情绪和念头,不需要看得太认真;可以像看小孩在玩那样,然后给它们很多空间,一位修行者的心就该是这样。任何时候开始做“幽默感练习”都是最好的时候。龙钦巴尊者在《法界藏》中描述他自己所有世俗概念瓦解的经验,他谈到其中的重点:

在这个了悟中,所有的概念心都瓦解了。那个作为“我”以及“你”所固守的基础已瓦解。“你”在哪里?“我”在哪里?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在这个狂野、混乱的状态里,每一样事情都自然现起,都在自身对的时间以及好的方式自然现起。当我看到他人就像孩子般,将不实在的东西当作实在,将不是真实的当作真实,想要拥有那不能被拥有的,哈,哈!我对此奇异景象忍俊不住而大笑。(1)

在这样一个了悟的阶段,当现象生起时我们会看见它们幻化的本性,这时想要牢牢指出对错、好坏、正确或不正确,看起来确实是一件好笑而奇怪的事情。

想要拥有更好的幽默感以及更正面的态度,关键就在自我省思;这也将让我们对无常欣然感激。了解到没有任何东西是坚固和永恒的,我们开始自在地处于未知中。然后我们可以体验到事情的清新和轻巧性,这也是它们的真实状态。我们真的可以以这种方式过生活。

在这个练习中最起码应做到“不要将自己和自己的情绪看得“太认真”,可以认同另一个“自我”。这并不是要制造人格分裂,而是说要去认同自己的真实本性,如此才不会将我执的情绪看得太严重。就算我们随着惯性去做事,如果我们能用幽默感来看待一切,我执就不会再主宰我们的生活。真诚的幽默感,就是我们和自己之间最重要的联系。

对待我执如小丑

想象我执是个小丑,非常诡计多端;可以让我们笑,也可以变得卑鄙甚至邪恶。我们必须小心,因为他们可以戏弄我们,甚至当众让我们出丑。如果他们太过头,我们甚至会想要坐在观众席的最后面,然后随时准备防卫自己。重点是,在小丑面前我们要保持觉醒;同样地,面对我执时,我们必须警觉,否则我执的小丑们也许会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吓唬你。

有一次当我谈到将我执视为小丑,在座有一位男士非常不满。稍后我听说他是一位专业的小丑,而他不太喜欢这个比喻。在佛法中我执通常是被贬低的,所以他感觉到小丑被贬低,这显示甚至连小丑也因为把我执看待得太严重而受折磨。后来他参加了菩萨戒(bodhisattva vow)的仪式,当他上来拿法名时,在一沓我稍早准备的名字里,他碰巧拿到“笑声之王”这个名字。后来他就觉得没什么了。

有时候当我们不开心、沮丧或者身体不舒适时,很难对任何事情有幽默感,更别谈对我执了。不把事情看得太严重是一个好的开始,当认真得过头时,只要说“好了,够了”,然后做一点事情来摔掉它,上下跳、沙里滚、潜入冷水中让自己醒来。不论我们做什么,别卡在那。我们越下工夫去放下,便能越快看到放下的用处。

诚如寂天尊者所说:“没有任何事情在练习之后不会变得更容易。”当我们可以从内心发出微笑,便将开启一切的可能性。这样我们就不会像专业小丑那样,对他人轻松搞笑,但是对待自己非常严肃。

年轻女孩们非常幸运,因为她们总是哧哧地傻笑;真正的傻笑(如果不是神经质或是有意识的)是一种内心的讯息,可以帮助我们碰触生命的喜悦。傻笑、欢笑声,以及年长男人颤动着肚皮而发出的“哈、哈、哈”的笑声,都会帮助我们了解,不要把此生看得太认真。

随顺自然

不论事情看起来有多糟,我们要如何期待它才能变得更好?每件事都是轮回的一部分,我们无法从生老病死中逃离,也不能只站在镜子前挤着青春痘,或是觉得衰老很可怕;我们可以用幽默感来面对这些阶段。

生病的时候,我们不需要烦躁或者是对自己和他人生气,带着一种幽默感,我们可以很愉快地生病。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可以带着一种真正的幽默感面对死亡,同时对自己的生命感到喜悦,因为我们已经遇到三宝,变成了一个修行者,也见到了心的本性。我们已经看到念头和情绪的幻化特质,同时也知道如果太认真地看待它们,会破坏我们想做的每一件事。

妄念在哪里消融,解脱就在哪里。不论念头是转左、向右或者在打圈,念头只是念头。通过修行以及幽默感,念头会消融。能超越“念头”是非常棒的;如果不能,怀抱着这样的鼓舞就很好。如果我们拥有幽默感,妄念和情绪就会是奇妙的。

这就是我们需要从修行中学习的。在佛法修行道路上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在寻找真理。让事情随顺自然,我们就可以通达如实的真相。禅定的时候不蓄意造作,禅定就会好得多;当我们不搅动湖水时,湖水就会清净得多。这里指的就是随顺自然。

【1】改写自龙钦巴尊者所著之《法界藏》(Treasury ofDharmadhatu)

第十七章 行动和意愿

在独处时,心意的这份自然智力,会从一个几乎静止的状态浮现出来。注视着周遭的自然之美,我们了解到在狭窄的我执之外,有多少东西可以被欣然感激,而我们疯狂驱策着的生命又是多么没有意义。

大多数的人会花很多时间想在世上为自己找到一席之位,我们也许会不自觉地想:“我会变成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属于哪里?”没有人希望自己这一生只是长大,平凡地过一生,然后死亡。我们都想为自己的生命找到意义,想完成某种使命,只是不知道那是什么。如果我们不知道人生的真正目的,我们的行动又如何能够落实自己的意愿?

而同时,仅仅只是活着就已经非常吃力了,我们可能会为了基本生存所需而挣扎。如果生存是我们唯一的目标,我们从动物身上就可以得到灵感;动物在生存竞争方面做得不错。但是这不会帮助我们找到真正的意义和目的,社会制定的许多规则和法规,也无法帮助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当我们执著于世俗的传统,我们永远不会想到在鼻尖外找寻自己生命的目的。

当然,对我执而言,为了生存而挣扎以及在社会中找到一席地位是它的目的,但这些都没有办法带来长久的快乐或满足,这是因为权力、财富以及名声,全依赖特定的情景内涵而存在。比方说名声,这要依观众仰慕的情况而定。但是人类的喜好是随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团体及个人而一直在变化的。在一种情境底下我们是明星,受到他人的奉承;在另一个情境下,我们的才华和地位完全不值钱。因此想要保持我们的出名身份,是不会带来解脱和长久满足的。

我执的基本目的就是要保持身份认同,但是在一个变化多端和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又能保住什么呢?我们的念头和情绪都是持续在改变的,在这样快速变化的情况之下,我们很难保持从容,我们很快就会感到失落。

当我们的内在被动摇,我们不知道要怎么办,也找不到归属感,所有的人、事、物似乎都在威胁着我们。这个混乱是由我执制造出来的,唯一的方法就是从这样的混乱及复杂中转身离开,如此我们才能发现真正的自己!

简化自己的生命

我执一直挣扎着要肯定自己的身份,佛法的道路引领我们远离这份挣扎,同时指出要利益他人的广大见解。就算刹那利益他人的念头,也都可以穿透我执的混乱,这是经由减低自我重要感而达成的。帮助他人是我们在修行道上最深刻的愿望,当自我重要感减低时,生命就会变得非常直接而单纯。

简化自己的生命并不像清除衣柜,清一清之后将东西送给救济单位。简化生命是指有着一个清楚的意愿和目标,然后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及修心方式来落实这个目标。在某方面来说,这还是要依着一定的情境来实践,但这个情境不是奠基于我执或我执的那个靠不住的世界。佛法的整体内涵,就是要减低自我重要感以及利益众生。生活在此内涵中,会让行动符合自己最深刻的愿望,这将大幅度简化我们的生活。

依着佛法的内涵而努力是深具挑战性的。就是因为我们习惯于认定我执,所以我执受创时的痛苦会深深撞击着我们;但时间久了,自我重要感被打败,就会为我们带来满足及解脱。当我们超越我执而不受制于它时,我们会变得更具有韧性,内心的迷惑及混乱将得以止息,而我们也开始放松。

当这样的情形发生时,人们会有巨大的转变。那些倔强而强硬的人会变得开放而讲理,骄傲的人变得易于共事,自大的人会放下身段。当我们不再感到不安全,就不需要与世界战斗或是勾招世界,也不需要成为我们所不是的东西。最终,我们可以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然后在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时我们可能发现,没有比思惟佛法更令人喜悦的事了,像是珍贵人生、业力、无常、死亡以及轮回的痛苦。我们可以实际品尝到娑婆世界受限的真相,也能品尝到佛法的自在,所以自然会对他人以及他人在轮回中的挣扎怀抱慈悲。所有不能察觉痛苦原因的人,愿他们能从痛苦中解脱,当我们能深刻怀抱这一份愿望时,也就是愿菩提心诞生的时候。

独处的欲望

当我们专心于利益他人时,我们生命的态度和方式就会有所转变。我们有一种要去揭露自我重要感的巨大渴望,我们渴望更深入和更接近真理。修行变得更重要,这比假装自己是某人(甚至以为自己是一个菩萨)在各处奔波更重要。这个渴望通常会成为想要独处的欲望。

过去令人兴奋的事以及与朋友和家人的社交,再也无法吸引我们了。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独处,贴近观察自心,同时看看自己的进展。这成了我们的首要之务,也成了我们趋向解脱及祥和的道路。

有时我们会想走进世界并且与之互动,而有时却会想深入自己的修行,同时在法教中得到更多的信心。在这种时刻,我们需要找寻安静的地方来修行,而不要让自己在纷扰中迷失。

自然的宁静会为我们的心带来一丝忧郁或悲伤,我们独自与树、风、鸟、蚂蚁、野生动物在一起,我们自然就会有着深刻的省思。当我们的观点变大时,我们的忧伤感也加深。我们会注意到一种很讽刺的情况:安静地独自坐着,与每天汲汲营营的生活相比较,反而不觉得被孤立于世界之外。

有些人深深被这种不熟悉的忧伤感所吸引,但有些人却有强烈逃离的渴望。不论哪一种情况,重要的是要能够欣然感激自己底层的忧伤。这暗示着一种更深层的智力,而这份智力一般是被我们日常生活的琐碎散乱所蒙蔽的。

在独处时,心意的这份自然智力,会从一个几乎静止的状态浮现出来。注视着周遭的自然之美,我们了解到在狭窄的我执之外,有多少东西可以被欣然感激,而我们疯狂驱策着的生命又是多么没有意义。

过去我们认为有意义的琐碎事,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我们了解到它们不但无法娱乐我们,反而因为要去“聚集”和“维护”它们而制造了很多的麻烦;这个无尽忙碌的循环,是如何束缚着我们的智力。在独自一人的闭关中,我们更可以发挥自己的智力,用这个智力成就对此生真实而又具永恒价值的事。

花时间独处可以让自己内心许多正面的特质冲破凡夫心的外壳,而这些正面的特质,就是离苦得乐的根源;离苦得乐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当我们的信心逐渐加深,佛法就变成了一种喜悦;就像灿烂明光,照亮了我执心以及混乱的世界。我们还能找到比这个更好的皈依吗?

真实的认同

生命的目的就是照顾自我,但不是我执的那个“自我”,而是众生的真实本性。认识这一点,我们就找到了自己存在于世间的真正目的和位置。

自己的本性就是我们的身份,了解到此真实身份,我们也就找到了自己生命的真实目标,那就是利益他人。这个目标的情境内涵是什么都无所谓,因为无论我们在哪儿,我们都对自己真诚。我们没有在寻找任何东西,因此在任何地方都感觉像在家里。我们没有在寻找伴侣,我们可以享受自心、传承以及三宝的陪伴。我们不需要与某些人建立“特殊”关系,因为我们感觉到与所有众生之间的相连性。我们发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全体有情生命的幸福。

经由扩大自心超越我执的局限,我们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以这种方式,我们将自己的行为与自己最深刻的意愿结合在一起。

第十八章 在醒时及睡梦中醒觉

我们会对一个不吉祥的梦感到担忧,又或者对一个好梦执著。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睡梦经验是幻化的,却又执著于它,这是否说明我们和自己白天经验的关系呢?

真实的禅定就是对心的观察,这是我们的修行和道路。观察我们在醒时及睡梦中的心意,我们能够得到很多答案。

比如说,为什么大多数人醒来时会感觉无力,而且还颇为疲倦?虽然是新的一天,我们却很少在一个清新、清楚的状态下醒来。这是因为在梦境中,我们持续纠缠在概念心的冲力中。

为了要让我们在一种“第一刹那”的感觉中醒来,我们必须改变在世上生活的方式,以及改变与我们自心互动的方式。当我们不受到妄念冲力的束缚时,我们就能够在醒着和睡眠中保持在当下,然后醒来时不会觉得如此无精打采。

虽然宇宙是持续变化及流动的,但为什么大部分的时候事情看起来如此的“老旧”?让我们有一种作呕的感觉,对年、月、周、日感到作呕,对自己和他人,以及对我们所做、所吃和所穿的感到作呕。作呕的感觉来自于无法在每一刹那见到清新感。

当我们忘记昨日已过,今天是新的一天而每一刹那都在改变,当我们停止看到每一刹那的清新性,我们就会变得无精打采。

这样的态度必然和我们的表现有关。当心中生起了甜蜜、酸楚、快乐或沮丧感时,我们的心是开放还是封闭的,这就是我们的态度。我们有着许多自己都没察觉的惯性态度,而这又引发心理的八卦以及各种情绪烦恼。心理的八卦在意识表层,要让它停下来就像要拿起书来读一样容易;但是底层的态度和情绪的要旨,通常还留存着没有被发现。

举例来说,我注意到很多学生带着强烈的特殊感来到我们的中心。他们也许会参与社区活动,但是这个特殊感的基本态度,影响着他们和其他人以及和法教的互动关系,也影响着他们自己的修行。通常他们会发现自己是孤立的,并且和他人有冲突。对中心来说,则是要花一段时间来消除这种情形。学生一旦清楚地看到这个态度的来源,他或她就会对中心所提供的独特机会,产生一种真诚的欣然感激。

无精打采的态度是心意精细的安排。这种态度是在心理上把每样东西都归档,让一切失去了新鲜感;我们已经不去真正地感受,而认为自己已经知道那是什么,它如何作用以及所代表的意思。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失去好奇心,而且视自己的生命为理所当然。

不一样的一天

能否带着新鲜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与自己的经验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没有多大关系。并不是每一个经验都像一杯浓郁的英国茶,但是我们心中可以如此期待。上了擂台的战斗者期待的是激烈的战斗而不是快乐的经验,同样地,无论业力的呈现是什么,我们都可以有所期待。这样的观点可以改变无精打采的态度,以及心的惯性安排。

生命中大多数的既定观念,包括所有关于生命的讯息及生存技巧,都是奠基于恐惧。从小到大,学校师长们就教导我们如何在主流文化中生存,我们因此也对这个世界以及自己应如何在其中运作下了结论。就是这样,我执心被设定好要赞助我们的生存。

要从这样的设定中解放出来,我们必须去体验自心所具有的不变真实本性。心的基础本性中有一种清晰、明辨的智力,这份智力是开放的、好追究的,而不是固着的,也因如此,这份智力能够敏捷地适应所有的改变。那是一颗像孩子般的心,开放而好奇。

在我们的经验里,好奇能带来基本真理的火花。在我们开始如实地接触生命时,我们不再以惯性的方式看待它,我们开始认识到它本有的自性;然后,早上醒来时就会有很不同的经验。我们从自然开展的一天中醒过来,因为我们不急着对新的一天下任何结论,所以整个人会比较放松。

但是我们如此忙碌地观察无常,或是加强注意力的练习,并不表示我们无法在世上运作。指注意力是周遍一切的,无论是在工作、煮饭、走路或社交,我们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注入开放、新鲜的态度,而这将带给我们长久所渴望的、非常不一样的生活。

梦的世界

一般说来,一天结束时我们就去睡觉,所以睡觉是结束一天的标记。如果不是一定要睡觉,我们可能会一直醒着,因为我们和睡眠之间并没有一种真正的关系。那几乎是我们生命中的负荷,而且经常伴随着焦虑:我能顺利入眠,还是整晚辗转难眠?

如果能够转化自己的白天经验,那么我们的睡眠状况将会有所不同,因为睡眠就是白天经验的延续。在白天我们所经验到的是一个持续在变化的外在世界,日出日落,光线变换,不同的色彩和景观。我们虽然无法逃离自己白昼心意的感官刺激,但我们希望这些经验到了晚上便会停止,可是夜晚入睡时我们的心依然是醒着的。

当我们进入梦乡时,白昼的经验消失,我们碰触到自己阿赖耶的底层,或者是无念的无意识状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然过程。白天清醒时接受到许多炮轰式的经验(就算有着很棒的经验),此时能陷入阿赖耶中而昏睡,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改变,能让我们再生,同时能恢复所有在感官刺激中所耗尽的能量。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白天熟睡几分钟比睡整个晚上还有活力。碰触到自己阿赖耶的底层,会让我们的身心灵迅速恢复能量;但是一阵子之后就会开始做梦,然后我们就在另一个世界里。

人们其实不需要带着望远镜去发现新世界,梦的世界便完全不同于白天世界的运作方式,不论是外在的感官知觉还是内在与心的联系,两者都是非常不同的。

在梦境中,我们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以自己寻常身形出现,我们也许在飞行,也许会死掉,我们不受物理的自然法则限制,比方说地心引力。所有清醒时无法做到或是没有勇气做的事,在梦中我们都可以完成。我们可以在这所有的情境中观察自己。

醒着或睡着,心性皆相同

梦是自然而且充满“特殊效果”的,我们可以欣赏这些梦的经验,或者是以我们白天的惯性态度来对待它们。我们会对一个不吉祥的梦感到担忧,又或者对一个好梦执著。如果我们知道自已的睡梦经验是幻化的,却又执著于它,这是否说明我们和自己白天经验的关系昵?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放松而且无偏见地去看自己的梦,梦可以是一种娱乐。我们不需要去看电影,我们只需要去睡觉。

不论我们是醒着还是睡着的,心的本性是相同的。从这个观点来说,我们睡觉中的梦和白天的梦没有区别。两者从同一个来源生起,也就是空的觉知本身。这就像是拥有两双鞋子,白天的鞋子和睡梦中的鞋子;我们对两者抱持同等的欣然感激。

从觉性的共同基础中,生起“第一刹那”的新鲜。当我们能够将自己从孤独以及概念心的疆界中解脱出来,我们就能体验这份新鲜。然后我们的世界开始软化,我们可以优美及典雅地悠游于自己的生命之中。

第十九章 优美与典雅

已下决定的心是纯然活在当下的,不会再因为对错、生死而挣扎,也不会想通过修行来重塑自己的心意;我们以当下的心来单纯享受自己的生命,不管好坏、“如法”与否。我们对世界以及周遭的人满怀喜悦,我们以优美及典雅游走于世间。

沉醉在自我重要感中的人是最笨拙、最残酷的,而不再对自我重要感沉迷的人则是最优美、最典雅的。所谓自然的优美与典雅,不是指上流人士的聪慧或教养,也和青春、财富以及身份无关,后两者都是奠基于自我重要感,是一种执著,反映出社会的世俗价值。它会要求我们不断地修正自我形象,但它永远无法解决我们内在的冲突、笨拙以及不安全感。自然的优美与典雅是出自于内在的决心,当面对生命的挑战时,我们放下执著就能找到的内在的决心。

优美的老化

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老化、疾病以及死亡。时候到了,我们便必须放下这个身体;无论多么努力,我们无法常葆青春、舒适、健康及活力。如果太执著于这些事情,我们就会为了抓住青春而和自然的生老病死相冲突,浪费精力及金钱。当我执心为执著而挣扎时,我们的生命中就不会有优美及典雅。

在这样一个快速的时代中,要优美地老去诚属不易;再加上文化、传统和环境的衰败,以及不断改变的情绪世界,我们还有机会让自己优美地衰老吗?

在过去,老年就是放松的年纪;岁数渐长人也越显得平凡和真实,但这是具有深度的平凡,也是优美与典雅的来源。可是在现代节奏快速的世界,很多老年人在公众场合是无法放松的,我们偶尔才会看到一个老人或老妇人坐在椅子上,眼中闪着光芒注视着世界,但这种情形已不多。

我们所处的社会与我们的父母相比,变化要快得多了,因此老化对我们而言,更是难以承受的事。我们真的没有时间变老,也没有时间让自己变得优美与典雅。想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将佛法与生命融为一体的意思。通过修行及自我省思,我们可以培养自己内在的力量以及幸福感。

放下的修行

每个人都有某些执著需要放下,这包括外在的执著和内在的执著,还有某些非常基本的挂碍:不想面对死亡,希望青春永驻。你也许认为自己没有这些执著,但是当事情发生时,你会像所有人一样成为它的俘虏。

除非我们能放下执著,否则我们只关心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如果是自己中了乐透,我们就兴奋不已;如果换作别人,我们就高兴不起来了。一旦放下执著,谁赢了乐透对我们来说便无所谓了。我们会高兴有人中了乐透,我们分享他人的成就和快乐,就像我们享受太阳、月亮、天空以及云彩一般;没有人拥有大自然的美好事物,所以问“为什么不是我”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对这一切都不执著,所以世界及世界上的一切就像自心当下美丽的装饰。

想象一个国王,从来未曾放下身为君主的烦恼,像是诱惑、责任、担忧及痛苦,等等,他或许会变得僵硬、固执,完全无法享受自己王国中的自然资源与人为成就。又如果在这王国中有一个乞丐或吟游诗人,已经解决了自己内心中所有的烦恼,这样的人将可以展现心的当下,然后在王国中游走,享受所有的富裕资源。所以无论我们是谁或拥有什么,重要的是放下执著,然后让当下的心有机会显现。

要学习放下,我们必须先了解:执著本身便是空的觉知,如果能将它视为心性虚空的装饰,你就能随顺它自然来去。了解到每一件事情都是从相同无实的觉性中生起,无论任何生起都让它回到自己的本源,如此执著和冲突就会自行消减。这是处理执著以及解决心最深刻的方法。

这个修行非常平凡,没有什么大不了;我们修行不是为了要让自己感觉好,或去印证自己的生命,或感觉与他人不同或超越他人。我们也不是为了要得到尊敬,成为一位“无所不知”的人,或是告诉人们如何过他们的生活。我们修行是为了放下内在的冲突烦恼与执著,包括内在的执著、外在的执著以及对自我的执著。

放下会带来一种平凡感,这是一种甚为深刻的平凡感,当我们看见伟大的老师们,像是顶果钦哲仁波切或是尊贵的大宝法王,我们会看见他们所散发出来的优美与典雅。因为不再执著于自我重要感或是自我形象,所以身体、语言以及心意便不会显得笨拙粗俗。这样的人在倒茶时偶尔会让茶溅出杯外,但因为他们的心意不笨拙粗俗,所以在他们的世界里也不会有笨拙粗俗。

但是对我们来说,当我们将茶溅出杯外时,就会觉得自己非常笨拙粗俗。如果不是如此执著于事情应该如何,内在的挣扎就不会外显为笨拙及尴尬,那么我们倒茶时永远显得优美及典雅,就算我们不小心把茶杯碰翻了。

心的当下

有些老师睡眠的时间很长,但他们并不是因为沮丧而睡觉;他们的睡眠是优美及典雅的一种表现。“这是修行,而那不是。”这样的区分是没有意义的,修行与非修行的界限是完全透明的,在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这些老师们的优美及典雅,正反映了心的当下。

已下决定的心是纯然活在当下的,不会再因为对错、生死而挣扎,也不会想通过修行来重塑自己的心意;我们以当下的心来单纯享受自己的生命,不管好坏、“如法”与否。我们对世界以及周遭的人满怀喜悦,我们以优美及典雅游走于世间。

通过修行及领悟,我们就能放下执著,也能解决自心的一切烦恼。从某方面来说,这是一种超越凡夫经验的成就,是十分殊胜的。但是我们并非孤独地走在这个道上,我们前头已经有了无数众生,后头也有无数众生接续着我们踏上这条路;认为自己是特殊的这种看法,就破坏了修行道路的整体目标。

以当下的心面对生命的挑战时,我们体验到一种放松感以及内在的决心。我们要观察一个修行者,就是从他内在所绽放的优美及典雅来衡量。

第二十章 创造

在最无用的情境下,甚至在自己的最后一刻,我们可以接触到自己内在的资源。经由应用它们,我们转化了自己的情境,这就是创意心的力量。

我们也许会认为,选择禅修之后我们便能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每件事都会顺顺利利。这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们大多数人仍会在佛法的道路上遇到困难。伟大上师们的传记告诉我们,他们全都经历过困难、挑战以及失望,他们用这些挑战来深化自己的修行,而这些挑战也推动他们发现隐藏于内心的丰富宝藏。

想想那些上师们的经验,我们经验困难时便不需觉得气馁了,否则我们会对三宝失去信心和信任,甚至会放弃而不愿再深入去修行。

大多数人选择修行是因为见到轮回的不可依赖性,发现轮回只会制造痛苦,无法给予我们所冀求的永恒快乐及幸福。佛法能引起共鸣就是因为它直接触及快乐及痛苦这个问题,而我们渴望更深入佛法。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快乐的因,包括怀抱菩提心的动机,以及对三宝和上师的虔诚心。

但是如果我们所渴望的情绪没有生起,该怎么办?我们不能感觉到虔诚心,反而觉得疏离;不能感觉到慈悲,反而觉得深陷我执;不能感觉到“醒觉”,反而觉得愚蠢与无感。如果我们没有欣然感激的感觉,反而觉得被忽略;如果我们感觉不到祥和,反而变得更容易发怒,我们将会如何?

这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是自己做错了,或是认为佛法没有用;再继续想下去,你也许会对其他在此道路上的人有所怀疑,认为一切都是巨大迷惑的骗局,而我们肯定无法看到超越这些限制的可能性。但是这些问题大多都可以被克服,只要将佛法更有创意地融人我们的生活就可以了。

利用我们内在的富裕

我所谓的创意是指,每个人要找到自己的方法将佛法智慧融入生命,也就是说要仰仗自己的智力,而不是期待佛法来改变我们。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会迫使我们找到内在的财富,那些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拥有的财富。在较为贫穷的社会中,人们倾其所有来应付自己基本的需求。当东西破损,他们要想出修补的办法,而并非每样东西都有说明书,在我长大的印度乡村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比方说,有人会把一个塑胶瓶做成一个转经轮;如果电器坏了,他们会试着修理解决问题。这会有些危险,但也迫使人们利用自己内在的智力和创意,因为没有其他的选择了。我说每个人要找到自己的方法将佛法融入自己的生活,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我们首先要了解佛法的基本原则,但如何融合它们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则是关键。一旦我们了解佛法的基本原则,在和人以及情境的互动上,我们可以更有创意而不会一成不变。在任何情境下,我们都必须问:“什么是有效的?在佛法的运用上,什么是最有帮助或最能带来利益的?”然后看看我们会发现什么。在困难情境下应用佛法,要特别的有创意。当我们照着佛法而有不同的做法,我们将是他人及自己的一个典范。

在最无用的情境下,甚至在自己的最后一刻,我们可以接触到自己内在的资源。经由应用它们,我们转化了自己的情境,这就是创意心的力量。

本有的智慧是永不会被卡住的

大多数的人都渴望能与自己的心灵道路相应,当我们确实深深地与修行相应时,我们就会兴奋,然后就想抓住这种我们称之为“上轨道”的感觉。但是感觉是暂时的,而且终究是会衰退的。

另一方面,当我们觉得自己的修行单调无趣时,我们便会一直卡在这样的心态中,但是那个知道我们被卡住的智力,它本身是不会被卡住的。因此我们有一个机会,是选择认同自己本有的智力,还是选择认同暂时的念头和感觉。

当我们认同自己的念头和感觉,它们看起来似乎是有道理的,因为它们是“我的”。当这些念头源于自我重要感时,就算是高贵的念头,比方说希望与自己的修行相应,也会让我们卡住。

但我们的本有智力是永远不会被卡住的,当我们使用自己的本有智力面对所有的冲突时,有无限种创意回应的方式,这是我们让佛法个人化的方式。

举例来说,一旦感觉与修行不相应时,让你的菩提心生起,这使我们不再沉醉于自我中,然后自然地与他人相联系。又如果我们的心被负面念头所障碍,试着去想想无常与人生的珍贵;这类正面的念头将会滋养我们的修行。我们也可以转向佛法的研究,特别是对空性观点的了解,是清除更深层智力障碍的一个良方。最终,倘若我们让这个自己不想要的“不相应感”自然来去,它自然就会耗尽本身。

切记,“不相应”这类经验并不是问题所在,对这类经验的反应才会制造出很多痛苦。伟大的印度大成就者帝洛巴(Tilopa)尊者对他的弟子那洛巴(Naropa)说:“孩子,束缚你的不是现象,而是你对它们的反应(1)。因此斩断你的反应,那洛巴。”

开悟的入场券

在心灵道路上我们所面临的困难、挑战以及失望,可以引领我们深入地了解自心,因此它们就成为我们开悟的入场券。

如果缺乏挑战,我们就没有机会了解心的多重面向;唯有通过对自心的了解,我们才能建立同理心,让自己更有深度。也只有深入了解自心,我们才可以了解他人的痛苦和快乐。除非能通过自我省思,将心中胁迫我们的所有隐秘面向解除掉,否则我们总认为它们束缚着我们,而无法经验它们的魔幻特质。没有它们,我们永远无法被迫深入去探索自己本有的智力,本有的富裕宝藏。

如果我们能欣然感激所有对自己的挑战,修行永远垂手可得。就算自己与现实脱离,我们将永远与自己的修行道路相应。任何的现起都可以被运用,同时被欣然感激,就像将塑胶瓶做成转经轮一样。

佛法提供创意的工具,但是有创意的修行是需要时间和努力的;要花时间、有耐性地与我执心共处。说到修行需要用功,这个观念并不受到欢迎;我们情愿事情自然发生,认为只要坚持修行,所有的挣扎和迷惑都会自行解决。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全然打开自心,一切怎么可能改变呢?

除非我们能开放和醒觉,否则无法得到加持。当我们的心开放且保持觉知,我们就可以将佛法以有创意的方式融入自己的生命。这也就是将生命力注入自己的修行。

【l】通常被译为“执著”,然而它指的不仅是执著而已,而是在愤怒、傲慢以及妒忌等情绪中,其因执著而更主动活跃的面向,也因此被译为“反应”。

第二十一章 伟大的可能性

佛法道路的成果,就是终于认识到自己伟大的潜能。这就像是一位王子或公主,无量劫在路上流浪,受着无家可归、贫困、饥饿、口渴等痛苦,以及无情风雨的肆虐,最后发现他或她的王国。

心意和现象世界之所以有趣,是因为两者都非固定不变的;它们相互依存(因此是空的),彼此都具有弹性,都具有伟大的创造性。要了悟这一点,关键就在于对空性的了解。当我们了解没有一样事情在本质上是坚固和静止的,生命与死亡的经验就不会如此具威胁性;它们看起来更像是游乐场的游戏。

这是一个“指示”,指出无明是我们唯一的障碍。因为无明,我们将事情看成坚固、静止以及绝对的;我们以为没有其他的选择了,于是只能忍受自己业报的成熟,以及由业力所显现的世界。我们忘记心的种子以及惯性的倾向是能够被佛法所净化的。

当佛法降伏了无明,我们不再受到习性的束缚,也就不会再去制造更多的业。我们能够扩大自心并将现象世界融入成为心的一部分,而心成为现象世界的一部分;如此我们就非常接近宇宙与心合一的体验了。

全然体验自心与世界,就能了解它们的伟大力量,也能了知它们在觉醒事业上的无限潜能。倘若这个潜能在轮回的层面,就能够展现任何事及每件事;那么在觉醒的层面,它将可以有多大的展现?这个伟大的可能性,是我们能够理解及了悟的。

魔术、力量以及加持

觉醒的力量并不一定会用伟大奇迹的形式展现,即便如此,如果对我执心的痛苦没有作用,那又有什么用处?世界本身已经是魔幻的,晴朗的天空会突然涌入云层,然后雷电交加,接着从全然的空性中下起雨来。但是我们不会把这个当作魔幻,我们认为天气就是会这样变化。倘若一位觉醒者展现某些神通力,但是我执心无法对之开放,这对我们的作用其实就像天气一样。只有在自我沉溺消耗尽之后,我们才能体验诸佛菩萨的加持。也只有当自心本有的潜力起作用时,加持的力量才可以转化自心及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下,前一分钟完全是“不可以”的事情,到下一分钟就会转成有益与具有滋养性的。而看似灾难的情境,事实上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去了解自己的心和真实本性。

有了信心和信任,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十方诸佛的觉醒心掌握了整个宇宙;它可以穿透任何事物,经由无限多样的善巧方法,不停地为利益众生而努力。因为已超越无明的限制,所以是不费力的行动;一劫可以是一刹那,而一刹那也可以是一劫。当我们带着心中所有费解的种子,然后将自心打开,我们可以臣服并信任此一广大的见解。当我们所经验到的世界是这样的广大,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便不再重要。我们完全知道自己在这个世上的地位是什么。就算我们在山洞里喝着荨麻汤,我们仍然觉得与世界和所有众生,以及超越世界之外的世界,是全然相连的;我们与过去、现在及未来也是同样相连的。看见所有事情的相连性,生命就打开了,同时为现象世界带来巨大的幸福;但这需要信任及信心。

在修行的所有阶段,对自己有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非常幸运能够认识三宝佛、法、伟大的成就者们。有多少人听过释迦牟尼佛的名字?有多少人听说过文殊师利、观世音、金刚手、莲华生大士或是度母?(1)要能听闻他们的名号,需要有数劫的功德,更别谈去认识甚至与其中之一具有缘分。若是具有这样的福气却无法对其有信心或感激,是最令人悲哀的。因此,善用这个机会,这将为我们带来巨大的利益。

解脱全在自己

佛法道路的成果,就是终于认识到自己伟大的潜能。这就像是一位王子或公主,无量劫在路上流浪,受着无家可归、贫困、饥饿、口渴等痛苦,以及无情风雨的肆虐,最后发现他或她的王国。

我们就是这位王子或公主,是曾经服侍百千万众生的君王后代;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珍贵的机会,重新取得自己的王国。

任何众生之祈求,度母皆能迅速回应,以其行动迅速而闻名。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自己继承物的功德及力量,然后祈请少些无明,多些敏锐及智力。经由拥有佛陀一脉的精神、功德及勇气,我们会到达成佛的境界,而这并不遥远。不同于轮回,这是不需要因缘来创造的,它永远就在我们里面。

请将这些话牢记于心,然后检验它们。佛陀说:“检验我说的话,就像一位冶金匠检验金子一般,不要因为是我说的就全盘接收。”检验每一件事情,但不要本着义务或怀疑,而要以开放的心来检验。如果某件事情是有道理的,而且会为各位的生命带来意义及利益,那么请有创意地来应用它。能够利益各位的生命,我将非常感激;这是我唯一的动机。

我最后一次跟自己的根本上师顶果钦哲仁波切谈话时,他说:“尽可能将佛法传给他人,你的生命将会更有意义而不会被浪费掉。”那么各位,请将我谈话中你们觉得有道理的话放在心上。我们不需要明白或吸收所有的事情,吸收任何我们认为有道理的话,这将真正改变各位的生命。

对我们所有的人而言,了悟的潜能是普世而且现有的,我们的努力以及了悟将可以为自已带来真实的利益;为了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带来利益,我们必须将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然后检验自心以及经验。

从这个观点来看,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慈悲;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能对我们有更大的作用,也没有人能替我们做更多事情。佛陀说:“我已经指出解脱的道路,现在就仰仗你自己了。”这是真的,如果我们不掌握自己的生命,甚至诸佛都无法为我们带来任何的改变。这全看各位。

【1】释迦牟尼佛是史上一位觉醒者,出生于高贵的释迦族;释迦牟尼直接翻译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文殊师利是佛陀八大子中的智慧菩萨,其手中持有斩断无明的宝剑。观世音是佛陀八大子中的慈悲菩萨,在其所护佑的西藏地区,他是最受欢迎的本尊。金刚手菩萨是觉醒力量或能力之化现,通常以愤怒相来呈现,这是象征其直接而不妥协的觉醒慈悲。莲华生大士是公元九世纪时,将佛法所有乘之甚深法教传入西藏的一位伟大上师,也因此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一位尊者。度母是慈悲女性化身,被认为是诸佛之母。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