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十集)  2010/5/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05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五十二面倒数第六行,从当中看起。

「今依《探玄记》所说十玄次第,引证经文,以明本经实具十玄,于是则确证本经正属圆教,即是中本《华严》。前面我们讲到这个地方,下面就是同《华严经》的十玄门,一共有十段。黄念老依据贤首国师的《探玄记》《探玄记》《六十华严》的批注,所说的十玄次第,引证经文是引证《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经文里也有十玄,这说明本经《无量寿经》确实也具足十玄门。十玄门是《华严经》独具的,世尊当年在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只有在华严会上讲到这个事实真相,其它经论里都没有讲到。在这个经上真的是把诸法实相,我们讲诸法实相的奥秘全部揭露了,无比的稀有殊胜。殊不知《无量寿经》也具足,所以古人讲《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则是小本《华严》,这是有根据的,不是随便说的。莲池大师为《阿弥陀经》《疏钞》,也指出经中的奥义与十玄有关联。「以证如上之说皆是真实语,非因净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莲池大师把《阿弥陀经》提升跟《华严》平等,等量齐观。在当时讲《华严经》全圆,讲《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分属于圆,就是分圆,不能讲完全,是一部分跟《华严经》是相同的。这个话是谦虚,这个话在那个时代有它时代的意义。确实来说,这三部经,《弥陀经》《无量寿经》《华严经》,实实在在讲是一部经,《无量寿经》是细讲,《弥陀经》是略说,内容没有两样。所以这么多年来我常常劝导同学,你们真正想修净土、弘扬净土,要想把《弥陀经》讲好、《无量寿经》讲好,不能不读《华严》。为什么?《华严》是细说《无量寿经》、细说《阿弥陀经》,你有这个底子,你再去读这两部经,你才能透。这两部经经文不长,义理的深奥玄妙跟《华严》《法华》没有两样。这个地方的次第跟《探玄记》完全相同,我们现在看第一条: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这一条非常重要,这一条算是总说,后面九条是别说,这一条是总。着重在哪里?同时,同时也同处,同时同处相应,跟谁相应?跟遍法界虚空界相应。《探玄记》是贤首大师作的,我们前面曾经学过《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这篇论文是贤首大师作的,这篇论文就是细说同时具足相应。你看它讲宇宙的缘起,这个我们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最高的哲学。方老师当年把佛经哲学介绍给我,他说「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华严经》上所讲的「同时具足相应门」就是最高峰,不但是哲学最高峰,也是科学最高峰。科学、哲学在今天都没有讲到这个境界,所以它问题很多。在佛法完全解决了,同时同处相应。为什么?我们看贤首大师的论文前面三段,不就完全明白了吗?宇宙从哪里来?万物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我跟万物跟宇宙有什么关系?这是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它都是小事情,都是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一个人在这个世间,吉凶祸福自己可以做主,寿命修短自己也做得了主。我们居住的环境,现在的社会动乱,地球灾变很多,用什么方法来对应,你全都知道。为什么?同时具足相应,它怎么不能解决?这个方法妙极了!

我们看念老引的这个文,前面先讲《华严经》上所说的,然后再说这部经上所讲的。我们看它的文,「夫《华严》教理以缘起为主,法界一切尽成一大缘起。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一时具足,圆满显现,故曰具足相应」。这是先解释这一门的名称,这一门叫同时具足相应门。为什么用这个名称?《华严》的教理,《华严经》讲什么?讲诸法实相,这是佛经上的名词,用现代话说,讲宇宙人生的真相,确实是真相,一点都不假。今天科学跟哲学对这个问题是在摸索,没有定论,在试探;《华严经》上讲的不是试探、不是摸索,是肯定的,比科学家、哲学家来得高明。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怎么知道的?为什么科学家不知道他知道?他怎么知道?《华严经》上有一句话,在「出现品」里讲的,「出现品」我们还没讲到,还在后面。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还得了!一切众生包括你包括我,咱们大家全部都在里面,一切众生!什么叫众生?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就叫众生。所以众生不但包括人,我们人是众缘和合而生的,四大五蕴而现的这个人身。四大是讲我们身体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讲我们人体的精神现象,这个都是众缘和合。物质现象,佛讲了四种:地水火风,形成物质现象,受想行识形成心理现象。心跟物同时生起的,心跟物决定分不开,心中一定有物,物中一定有心,不能把它分开。你看他在经上举的一个例子,举一尘,微尘,这一微尘是什么?现在科学里面讲的原子、电子、粒子,就是粒子,基本粒子;近代,量子力学里面讲了一个比这个还小的叫光子,物质现象。物质现象四种缘组合的,众缘!它确实,它是物质,很小,肉眼看不见,高倍显微镜里面看到了,它是物质现象。所以用地做代表,地是大地,代表物质。水、火、风,水是什么?水是湿度,这么小的一个物质里它带着有湿度,如果说带电,它带阴电。火大就是温度,阳电,现在我们叫带电。阳电就是佛经上讲的火大,阴电就是经上讲的水大,名词不一样,是一桩事情。再说它是动的,它不是静止的,所以风代表动,它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它在动,这个动现在科学讲波动的现象。

近代科学家很了不起,告诉我们,他们研究这些原子、电子,研究到最后的结论,肯定世间绝对没有物质这个东西,没有物质。物质是什么?地水火风,物质实际上是一种波动现象,波动的频率不相同,所以让我们看到形形色色。波动得慢的,频率慢一点的,实际上慢,不是我们想象的,我们想象不到,就变成固体,泥沙、石头,变成这个东西,慢的。频率快一点的就变成植物,再快一点变成动物,更快的就像现在的电磁波、光波。除了波动现象之外,它没有东西,这今天科学家所说的,量子力学家所讲的,跟佛经上讲的完全相同。所以贤首大师举例,在《还源观》上举例,都是讲一尘。一尘是什么?就是一个光子、一个原子。它存在的时间非常短,而且每一个,我们用佛经的话说,每一粒微尘都是一个单一的东西,并不连续。我们看的物质现象,眼睛看错了,是一种连续的现象。我们在讲经的时候,我常常用这个名词来说,相似相续相;我要用量子力学,我们这个相似相续相还不对,不是相续相,连续相。用相续相上下要相同,可是我知道,我用相似,就是它绝对不是相同,它相似,相似相续相。可是科学家这个名词讲得好,连续相,它不是相续相,个个是独立的。实在讲它举的例子跟我们举的例子(我这里一小卷的电影带没有了),就跟那个现象是完全相同。就像我们看电影底片一样,底片是一格一格的,它是幻灯相,一格一格的,绝对没有相同的,它不是相同的。它放映的速度太快,我们的眼睛被它欺骗了,以为真有,所以它不是真的。科学家也是用电影底片来做比喻,跟我用的比喻是相同,你在这上你能看到,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

电影的底片在放映机里面播放的时候,放在银幕上,它的时间是一秒钟二十四张,就是二十四张的连续画面,张张不一样,张张是独立的,没有相同的。而且过去之后再也找不到,这个一定要晓得,再也找不到了,是这么一回事情,这叫真相。我们现实宇宙之间这些现象,它的速度多快?佛在《仁王经》上所说的,那不是真的,那是佛的方便说。佛说一弹指六十剎那,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剎那里面有九百生灭。我们弹指弹得快,一秒钟大概可以弹四次,如果是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二十一万六千次。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张的底片,你怎么能看出它是假的?现在我们的电影片是一秒钟只有二十四张,它一秒钟能够放映的是二十一万六千张。这是《仁王经》上讲的,这是方便说。

又我们看到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那就不一样了,弥勒菩萨这应该是真的。弥勒菩萨讲,佛问的话,「心有所念」,就是我们凡夫动一个念头,这个念头的时间很短,动一个念头。这一个念头里面有几多念连续这种现象?有几个相?有几个识?相就是物质现象,识是精神现象,念是波动。在这个波动里面,有几个物质现象、几个精神现象出来?弥勒菩萨答复的时候,也是用弹指,一弹指不是六十剎那,一弹指是三十二亿百千念,这不是二十一万六千,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佛问几个相?念念都有物质现象出来;而每一个物质现象里面都有识,识是什么?识就是受想行识,就是精神现象,每一个物质现象都有。弥勒菩萨说「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太微细了,没有办法去掌握它,它真有。佛的威神,此地讲佛,《华严经》初住以上就叫佛,初住菩萨以上。所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他们都有能力看到,他们有能力,能入这个境界。所以佛他不是用机械来发现的,他是在禅定里头,很深的定功里面看到了,看到这个事实真相。

如果我们要用弹指,也用四次弹指的话,一秒钟是多少个念头?一秒钟有一千二百八十兆,不是二十一万六千,一千二百八十兆!这就是现在量子科学家讲的光子,他们发现了,不容易!我们不能不佩服他,他是用什么?他是用机械发现的,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细的波动;这个现象,实际上就是佛经里面所讲的阿赖耶。一念不觉,从真性里面就生起一个虚妄的假东西,叫阿赖耶。自性是真心,永恒不变,阿赖耶是妄心,妄心从哪里来?是波动现象里面产生的。这个波动在什么时候?就在当下一念,这个一定要知道,它不是过去、不是未来,就是当下。你一定要晓得,这个当下它不存在,它动立刻就没有了,比闪电还快。第二个又冒出来,第二个没有,第三个又冒出来,所以它是连续相,就像我们看电影是连续相。这是说明宇宙的物质现象,不但我们现在六道的物质现象如是,四圣法界亦如是,再给你说极乐世界、华藏世界、诸佛报土还是这个境界,没有两样。所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没有说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例外,它没有讲这个,诸佛如来实报土也是这样的。

为什么他的世界那么好,我们这个世界这么差?这就讲到同时具足相应门。同时具足相应门,应该我们这个世界跟极乐世界也一样,这才能讲得通,为什么差别那么大?这个差别从哪里出来?差别从念头出来的,就是心理现象,受想行识念头上有差别,每一个念头都不一样。物质是依什么产生变化?大乘经教上常讲,心能生能现这个现象,这个现象的变化是识,心里头没有。心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心里面生的这个现象它没有变化,产生变化是分别执着,分别执着是我们念念都不一样。宇宙它是一体的,所以才同时同处具足相应,它是一体,如果不是一体,怎么可能相应?就像我们这个身体一样,我们的身体多少细胞组成的,细胞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电子组成的,追到最后都是追到光子,你这个身体有多少?但是这么多的粒子组成这个身体,每一个粒子跟全身都有关系,同时同处相应。同处是什么?这一个身体,所以动一根汗毛全身感觉到,这就是同时同处相应。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我们有意无意起个念头,动一发全身能感觉到,整个宇宙能感到,这个念头不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你这个念是善还是恶。这个就是《还源观》上三种周遍,第一个讲的「周遍法界」,极其微细的一念周遍法界,为什么?在自性里头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先后;没有空间,没有距离,所以念头才动,周遍法界,一个善念周遍法界,一个恶念也周遍法界。不要以为这一念无所谓,不然,我们这里动一念,整个法界都振动。如果这一念里头再加上一点分别执着,那就「出生无尽」,出生无尽是变化,心现识变。中国古人讲「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根头发你牵一下,全身你都会感应到。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动一个念头,整个宇宙都感应到。

今天我们要问,极乐世界、华藏世界,为什么那么美好?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他们那个世界居住的人民都是善念没有恶念,给我们介绍极乐世界「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他的世界那么好。我们这个世界今天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今天是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念头不善。念头不善变成什么样子?身心多病,不健康;地球,什么灾难都出来了,不就这个样子吗?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能不能让自己身心恢复健康?能不能让地球恢复正常?能,念头。所以怎么样对治?把心态改正过来就行。什么是正?随顺大自然的规律就是正,违背大自然的规律就是邪,就错了。诸佛剎土他们的居民心地是清净的,就跟惠能大师明心见性的时候他说出他那个境界,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老祖宗告诉我们「人性本善」《三字经》上头两句「人之初,性本善」,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善恶的善太浅了,那个善字是赞美,那个善字是形容,形容什么?形容它一丝毫欠缺都没有,圆满的,没有欠缺,那是自性。

自性在什么时候是那种状态?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没有起心动念,那叫本善。起心动念,不善!阿赖耶出现,那就不善。所以本善比实报庄严土还要高,本善是完全心性的显露,就是自己真性的显露。真性里面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佛经上形容它一片光明,叫大光明藏,在我们净土宗称这个境界叫常寂光。实际上安上一个「土」字,那是凡夫的见解,讲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实际上常寂光就是常寂光,不必要加一个土字,这个我们要懂,加个土字是世尊的方便说。常寂光里面也没有身也没有土,也就是说精神、物质现象都没有,但是你不能说它无,它能变。所以惠能大师讲「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它会变,它本身什么都没有,它什么都能变。在不变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常寂光里头一切具足,一样都不缺。只要波动现象一发生的时候,这个宇宙就现前,万物就现前,我们这个身体就现前。身体里头一个是物质现象、一个是精神现象,这两种现象随着你的分别执着逐渐变成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么一回事情。我们动一个念头,不但影响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的这个十法界,十方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十法界统统受影响,为什么?一个自性变的。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所以它才能同时同处相应,如果不是一体,你怎么能讲得通?所以真正是一体,它就能讲通。

明白这个道理,对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一丝毫怀疑都没有,现在的社会动乱,现在灾难变这么多,我们香港这个地区能不能不受难?能。只要我们在香港能够聚集一、二百个人,少数人就能拯救香港这个地区,这一、二百个人真正回心转意,断恶修善。善恶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老祖宗很慈悲,给我们说得很好,从纲领上来讲,孝悌,这是正法的核心。我们中国人自古讲的「孝亲尊师」,佛也这么说法,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十善业的标准在哪里?经论里面所说的全是标准,说得太多,我们无从下手。咱们中国老祖宗说得好,你看从孝悌衍生出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讲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这是道,这是什么?这是自然的规律。讲亲、讲义、讲别、讲序、讲信,这是德,随顺道你去行那就是德。从这里又衍出五常、四维、八德,中国传统文化就这个东西。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做人基本的原则,必须要遵守的,你不遵守就不叫人了。人跟禽兽差别,就是人知道五常,禽兽不知道。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就这么几个字,你看看四书五经、十三经,乃至于乾隆皇帝编的《四库全书》,都不离开这个,这是传统文化的纲领。在佛法里面就是三皈、五戒、十善,很简单。三皈是觉正净,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十善一展开,小乘展开三千威仪,大乘展开八万四千细行,就圆满,那就成佛了。说得精简、扼要,这是道,这是性德。随顺性德,如果我们自己真明白了,用这几个条目来反省。

在中国,古人教小学,现在大家学习的《弟子规》《弟子规》就是这些东西具体落实,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你都能做到,你在行道。日常生活是行道,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你的工作在行道,处事待人接物无一不是行道,在佛教里面叫行菩萨道。真能这样做,身心健康,百病不生,家庭幸福,事业顺利,社会和谐,天下太平,这个地球上什么灾难都化解了、都没有了。多数人不懂得,还在造业,少数人觉悟了,一千个人里头有一个人觉悟,一万有十个人,十万有一百个人,百万有一千个人,千分之一,一个人行道,九百九十九个人沾光,极少的那个功德大家可以分享。在西方宗教他们用的方法,紧急关头灾难来的时候,集体意念来祈祷,能产生效果。但是要知道这是治标,这不是治本,为什么?祈祷中断的时候那个灾变又现前。治本用什么方法?教学。

我们老祖宗真有智慧,告诉后世子孙「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相信人是教得好的。释迦牟尼佛在世天天教学,讲经说法一天都不中断,从三十岁开悟就开始教,七十九岁过世的,教学整整四十九年。人是教得好的,你要不教,不教他就学坏了。学坏的结果是什么?自己身心不健康,家庭不和谐,社会不安定,天下不太平,那学坏了。他要学习圣贤的教诲,圣贤教什么?教伦理。伦理是什么?伦理讲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五伦关系。佛法讲得究竟,除了人与人的关系之外,人与一切动物的关系,人与花草树木的关系(植物的关系),人与山河大地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天地鬼神就是现在科学里面讲不同维次空间生物的关系,人跟整个宇宙的关系,这全是伦理。所以讲这个,佛才讲得圆满。各种关系都处好了,什么事都没有了。关系的对应,那就是道德。坚定自己的信心,断一切恶,行一切善,那个力量是来自因果教育。所以圣人平天下,把社会变得那么好,他就是这三种教育,伦理、道德、因果。古人说,「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不信因果,天下大乱之道也」,讲得真好!这使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还有少数人,他还希望往上提升,行,再向上提升就是哲学的教育、科学的教育,古圣先贤教学里有,不是没有。在中国,古时候没有叫什么科学、哲学的,这个名词都是近代的,从西方传来的。中国传统里有没有哲学?有,有没有科学?有,《华严经》的科学跟哲学讲到登峰造极,贤首国师那篇论文不长,很短,说尽了,我们在一起学习,用了两百多个小时,很有受用。在这种动乱的社会,灾难频繁的地球,在这个地球上,我们依然能够天天生欢喜心,法喜充满,我们从《华严经》里面学到的,没有忧虑,没有烦恼,自己懂得怎么做法。境界现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应,这些我们感谢佛陀,不是佛陀教诲,我们自己是决定不可能。相信科学也能达到这个边缘,达到边缘你是解悟,你自己得不到实用。刚才讲像西方那个实用,那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所以西方的东西我们一看就明了,我们这个东西他看不懂。

我们懂得这些原理原则,这个意思就不难懂了。开头讲《华严》的教理,佛法讲教学,教有四种:教、理、行、果。教是文字、是语言,文字语言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是理论、道理。道理是什么?道理是宇宙万法的事实真相,佛经上术语讲诸法实相,实是真实,真实的样子。明了之后,你要落实在你的生活当中,那叫行,你得受用。行在自己身上,健康、幸福、美满,行在自己身上;行在大自然,风调雨顺、百物丰登、山河秀丽、灾厉不起,你真得其受用,那是什么?那叫行。你要把这些理论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变成我们的行为。后面是果,果是什么?果是你不断向上提升,在佛法讲你成了阿罗汉,你成了菩萨,你成了佛,不断向上提升。佛门里面讲佛、菩萨、阿罗汉,是学位的名称,像我们读书,向上提升是什么?你拿到学士学位,大学毕业了;研究所毕业,你拿到硕士学位;博士班毕业,你拿到博士学位,这是不断向上提升。佛是佛陀教育最高的学位,叫佛陀,第二个学位菩萨,第三个学位阿罗汉,是学位的名称。

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换句话说,你本来都应该拿到最高学位的。你现在为什么拿不到?因为你有障碍,障碍是什么?障碍是烦恼。烦恼无量无边,释迦牟尼佛把它分成三大类,第一类叫无明烦恼,无始无明烦恼,这是讲迷,你迷得太深,你迷的时间太久,你完全不了解自己,你不了解宇宙;第二大类的烦恼是分别,第三大类的烦恼是你执着。你有这三大类的烦恼,把你的智慧、把你的能力、把你的相好全部变质,不是没有,变质了。智慧变成什么?智慧变成烦恼;德能变什么?德能变成造业;相好,相好变成六道轮回,变质了,扭曲了。如果我们把心态转变过来,这些变了质的境界它慢慢恢复正常,恢复正常你就是罗汉、就是菩萨、就是佛。诸位要记住,罗汉、菩萨、佛不是神仙,不是社会什么地位,学位的名称,这是讲你的修学一步一步向上提升,达到究竟圆满,究竟圆满是什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那是最高的学位。达到佛的这个学位的时候,真的就得到了,同时具足相应门你得到了,证得了。这不是理论,是这些人们他们亲自证得的境界,他怎么证得的?他把妄想分别执着全部放下了,就回归自性,就证得。所以佛法的修行自始到终,始是初发心,终是成佛,给诸位讲,他修什么?就修放下。为什么要放下?因为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不可得。你要是认为真有,你看错了。你要不放下,你亏吃大了。你这一放下,你得大自在,逐渐逐渐你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统统浮起来,享之不尽。自性里头统统都有,一样都不缺。

所以《华严》的教、《华严》的理,以缘起为主。起是什么?生起,宇宙的生起,万法的生起,我的生起,是缘,叫缘起。第一个缘就是波动,这是极其微细的波动,就是佛经里面讲的无始无明。无明是动的,明是不动的,明是光明,那是性德,那个不动,不生不灭,决定没有染污,纵然你堕在阿鼻地狱,你的自性也没有染污,你的自性也没动摇,这是讲你的真心。有染污的现象、有动摇的现象,是妄心,不是真心。会用真心的,就是法身菩萨、就是佛。妄心,妄心用得很正确,没有用错,没有用邪,阿罗汉跟菩萨。为什么?他们接受佛陀的教诲,好学生,老实听话,依教奉行,他行得正。

法界一切尽成一大缘起,这就是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万法指什么?能大师讲的万法,此地讲的法界,讲的法界一切。这个法界不是指释迦牟尼佛这一个教区。释迦牟尼佛他教化的范围多大?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以银河系做单位,多少个银河系?十亿个,十亿个银河系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区。这个教区并不很大,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的,有一些佛他的教区是两个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于五个、十个、二十个大千世界,那就是比释迦牟尼佛的教区大上十倍、大上二十倍。最大的教区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教区多大?没有人能够计算得出来,他的教区包括我们的国土在里头。法界一切尽成一大缘起,这句话重要,这是事实真相,你真正了解,所以一法成一切法。一法是什么东西?一微尘。我们身体也是这一微尘,不是许许多多微尘吗?不是的,一微尘,你能不能懂这个意思?你要不懂这个意思,你们好好再想想,我们看电影,你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你说这画面是一个幻灯片的画面,还是许多幻灯片的画面?你一定答复很多。我告诉你不是,就是一个。你所看到的银幕不就是一个吗?前面,前面的镜头不在了,后面,后面还没来,就是一个,这就叫一大缘起。所以佛跟我们讲的什么?就在当下,就这一念,就是一法,一法成一切法。那个一切法是什么?相续,现在科学家讲连续,连续好,比相续的意思好,相续怕的是它前面跟后面是同一样的,连续是不同的。我们的念头快,前念灭后念生,念念不一样,念念你找不到,但是念念产生极大的变化。

前天晚上我在布里斯本,我也好几个月没有到那里去了,跟同学们相聚,我看讲堂坐得满满的。他们要我讲一个小时,提出一个问题,「化解灾难的方法」。这个讲题现场播出去,用因特网播出去,现在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前一段时期我在雪梨访问了十个宗教,过去从来不谈这个问题的,现在都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我想可能是受那个美国的「2012」的电影,它是全球联播,可能是受那个影响,都把这个问题提出来问我,佛教怎么看法?对这个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待?我跟大家说,现在这些预言很多,古今的预言,还有科学家提出的数据在判断,大家都关心这个灾难,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我说:在佛法里面所讲的,任何预言提出来都是不确定的,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佛法的回答绝不是模棱两可,它有道理,跟量子力学里头道理是相同的,因为人的念头是剎那剎那在变。预言家他那个时候所说的话,是他那个时候所看的这个地球上居民的那个心态,造成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但是他要一个转变,转变就没有了。好像你走路一样,到一个三叉路口,那一条路很不好走,有灾难,有豺狼虎豹,你走到这个地方,突然想起来我从这边走,那不是马上就变掉了吗?这就不确定。如果你还循着这一条路走,那可能就有灾难。

这些灾难怎么形成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五欲六尘,搞这个东西。我们中国古人常讲的,这个人做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那他就是走绝路,肯定灾难就发生。如果看到眼前这个灾难的时候,马上就回头,就觉悟到我不能再做坏事,再不能有恶念头,那个念头一转的时候,它就没有了。所以很多预言,有,很准确的,现前了,还有很多讲的没有了,它不是没有,它是你念头改的。所以那个祷告它有起作用,在祷告的时候他念头都是正的,它不是邪的,所以他有能力把这个灾难让它终止不发生。但是我们常讲它治标不治本,祷告时间很短,祷告完之后恶念头又生了,所以那个境界它又现前,就这么个道理。

所以中国老祖宗厉害,真有智慧,教学。教学是长时期的,是永续的,所以能够把这些灾难连根拔掉。你看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教学,你就晓得,中国人有智慧、有方法、有经验、有效果。中国人教底下一代从什么时候教?在怀孕就教,胎教,外国人没有,他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弟子规》不是教小朋友念的,《弟子规》怎样教?《弟子规》教婴儿的。小孩一出生,他就会看、就会听,他已经在开始学习了。现在西方人才知道,他用什么知道?催眠方式知道,发现的。让这个人催眠,让他回去,回到婴儿的时代,回到母亲子宫里面,然后问他在子宫里面怎么?他清清楚楚,他不迷惑。母亲起心动念、一切造作,他都有感受,所以这才证明中国古人讲胎教有道理。小孩一生下来,在催眠的时候问他,生下来那个时候,他都很清楚,大人在他面前言谈举止、一切动作,他都清楚,他就真的在学习了。你想,从出生到三岁这一千天,这一千天叫扎根教育。所以《弟子规》是父母要把它做出来给婴儿看。三岁以前他天天看,凡是负面的、不善的,绝对不能让他看到,不能让他听到,不可以让他接触到,叫童蒙养正。这一千天这个根扎下去的时候,中国古谚语有一句话说「三岁看八十」,三岁扎的这个根八十岁不会改变,这种教育多厉害。

所以中国古人,真的,他把《大学》里面的三纲八目他真做到,非常认真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个平天下,平是公平,天下公平,太有道理了。我们中国人把老祖宗这套东西丢掉大概是一百年,满清亡国之后,中国很不幸,社会动乱,军阀割据。刚刚统一,日本人对中国发动八年的战争,这八年把我们传统文化打掉了,这是我们无比的一个损失,传统的家再也看不见了,这真叫悲哀,家没有了。中国传统的家是大家庭,一般五代同堂不分家,那个家人相处他就亲。家庭里面,这个家族亲爱精诚,这都是教出来的。所以有家道,这样大的家庭,那社会组织,有家道、有家规、有家学、有家业,家业是从事的事业。现在的人,中国没有家了,没有家很悲哀!最大的一个悲哀,老了怎么办?没有老的时候不知道,老了之后晓得非常可怜,到哪里去?养老院。我们参观过很多养老院,养老院的人心情怎么样?坐吃等死。你看养老院的老人,天天有人走,又有人出去了,哪一天到我?那是什么样的心情。

中国古人,老年人是最快乐的,家养老,老的时候天伦之乐。退休了,工作退下来了,你想那么大的家,几百口,小孩都是七、八十,将近一百人的样子,天天围绕着你,多快乐。所以从前中国从来没有替老人担忧的,没有,没有这个事情。家养老,退休的时候回家,老家。在外面工作,无论在哪个地方,家庭是你的后盾,最可靠的后盾,最有力的后盾,你不用担忧。小的时候家教育你,家学,家学就是私塾,就是家庭的子弟学校。所以古老的这个制度让我们常常怀念。可是今天再要恢复从前以血缘为基础的这个家,不可能了。所以我这些年来常常想到,常常听到,耳熟,「企业家」,我突然就想到企业,用企业来恢复从前中国传统的家道、家规、家学、家业,那我们中国就又复兴起来了。老板是大家长,但是必须老板要把所有的员工看成自己的亲兄弟、亲姐妹,一家人;员工的老人就是自己的伯伯、叔叔,要养老;员工的儿女是自己的子侄,要好好教他,把中国传统家的精神恢复,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中国为什么五千年屹立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衰不败,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三个都没有了,中国还在,什么道理?教育。支撑着中国的就是家,中国的家太完美,家庭为什么做得那么好?靠教育。如果没有教育,你这个家人怎么能够大公无私?大公无私,从小就要教小孩,不能有私心,活在这个世间为什么?为我的家。他爱家,他就爱他的土地,爱他的乡里,爱家乡,爱家乡就爱国家,这个爱是一层一层往外扩大的。所以这个亲是中国教育的根,都是从这个字衍生出来的。亲是亲爱,中国的教育第一个目的,就是父子这个亲爱如何能保持一生当中永远不变,这是教育头一个目的。第二个目的,这种亲爱发扬光大,从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你的家族、爱你的邻里乡党、爱你这个社会、爱你这个国家,然后再扩大爱人类,「凡是人,皆须爱」,爱的教育。你爱他,你就不会害他,那肯定的。

所以过去七0年代英国汤恩比博士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英国人讲的。好像是二00六年,我第二次访问伦敦,在剑桥大学、在伦敦大学我跟汉学系的同学们交流,我跟他们上了两堂课。我问大家,他们的教授也都参加,我说汤恩比是你们英国人,你们很熟悉,他说的话真的吗?你们相信吗?这些老师、同学们看着对我笑,不说话,我也对他们笑笑。我再问他,汤恩比说错了吗?他们始终不回答我。最后我告诉他,汤恩比没有说错,而很多人把他这一句话解错了,解读错误。为什么?要讲到儒,你们一定就会想到四书五经、十三经,学校学习的这些功课;讲到佛,一定想到《华严》《法华》《般若》,这大乘经论,你们都认真在学习,都拿这些典籍去写博士论文。我说没错,你们可以拿到学位,将来可以成为名教授,可以成为欧洲的汉学家。我说你们不可能像我这样,一天到晚欢欢喜喜,每天笑咪咪的,快乐无比,你们不可能。你们将来纵然拿到学位,做了教授,做了汉学家,你还是生活在痛苦的世界,烦恼跟痛苦的世界。我说为什么?你们对汤恩比博士的话没有解透。

你们今天在此地搞的是儒学、道学、佛学,我跟你们学的不一样,我跟你们学的是相反的。你看现在写字都像英文一样从左到右,我们在看的时候,你看的是儒学、道学、佛学。我们中国人读的时候是从右到左,我们怎么念?我们念学佛、学儒、学道。我说不一样!你们是搞的儒学、道学、佛学,我是学儒、学佛、学道,同样这两个字,你从这边读,我从这边读,效果不一样。学儒就要学得像孔子、像孟子,学佛要像释迦牟尼佛,学道得像老庄才行,真得受用。颠倒过来你把它当作学术去研究,跟你的生活不相关,跟你工作不相干,你得不到受用,你依旧生活在烦恼跟苦难的环境当中。所以提起来,儒你会想到四书五经、十三经,你没有想到《弟子规》;佛法你想到大乘经,你没有想到《十善业道》

《弟子规》是什么?是四书五经、十三经的落实。儒讲得好!教人修学的方法次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你们搞这个搞对了,后头一条没做,后头是什么?笃行,你没有落实。学佛,佛家讲四个字,信、解、行、证,你只有前面两个,信、解,没有行,没有行哪来的证?儒家没有笃行,佛法里面没有行证,就是一般人所讲的所学非所用,你学这个东西不起作用,所以圣贤智慧的教学你得不到受用。我那天说话虽然不多,每一个学校去讲演只有一个小时,对他很有启示,学了要真干。刘素云居士在我们这里讲了十四个小时,你们大家都很欢喜,想跟她学。她说她只有六个字,老实、听话、真干。如果我们老实、听话,不肯干,那就没法子,那就学不到她了。后头两个字很重要,要真干。世出世间、中外古今的这些大贤大圣,确实他们的成就,刘素云这六个字够了。真的是老实、听话,听谁的话?听圣贤的话。我们中国人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是什么?孔孟是老人,老庄是老人,释迦牟尼佛是老人,你要不听话,吃亏在眼前;你要听话,多快乐!所以你得信得过。

孔夫子一生,他求学的态度说得很清楚,「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对《论语》上这两句话佩服得五体投地。人家要问我,《论语》里哪两句话最重要,我会说这两句。述而不作,他没有创造,他没有发明。他所学的,他所修的,他所教的,他所传的,全是古圣先贤的东西。不像我们现在人,现在人满脑袋要创新、要有创意、要有发明,要跟人竞争,错了。你要晓得,创意、发明你心是浮动的;他信而好古,他心是定的。他没有创造、没有发明,他心永远是定的,定就能契入自性。我们现在心是动的,所以心浮气躁,你怎么能听得懂古人的东西?你怎么能体会得到?心浮气躁,不但古人的东西学不到,今人的东西、尖端的东西你也学不到。这个里头的道理深!你要是把它参透,才晓得今人的确不如古人。古时候的社会是承平盛世,人人确实生活在安定、和谐、幸福、美满之中,纵然是贫穷,他快乐,他心是定的,他能够守规矩,能够遵守道德,知道因果,跟现在人这个思惟完全不一样。现在人叫胡思乱想,天天还有人教他,电视在教,网络在教,教什么?教暴力、教色情、教你创新、教杀盗淫妄,这怎么得了,这太可怕了。我们很幸运,生活在这个世间,还遇到大乘佛法,遇到《无量寿经》,遇到《华严经》,太难得,真要听得懂,这个受用不可思议。

这是讲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相互起作用,我们动一个念头影响法界虚空界,法界虚空界也影响我们,相互的。注意,一时具足,就是当下。所以佛经你看它记载时间没有写年月日,「如是我闻,一时」,一时是真的。一时是什么?就在当下,就在现前,圆满显现,故曰具足相应。这是把同时具足相应门简单解释出来了。

下面引经,《华严妙严品》曰: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一切法门无尽海,太大太大了,不止八万四千法门。四弘誓愿里面讲,「法门无量誓愿学」,就不止八万四千。八万四千不是一个定数,展开就是无量无边,就是一切法门无尽海,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那就是佛的真实义,不能当作一个数目字来看。同会一法道场中,一法是什么?一微尘。无量无边的世界在哪里?在一微尘里头,这就不好懂,一微尘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法在里头。所以现在科学有相当的进步,我们看到的晶体管,像指甲这么小的一片,里面含藏很多东西,一部《大藏经》就在一个小盘片里面,感到很惊讶,惊奇!其实我们的科学跟事实真相还差得很远。事实真相是什么?一微尘,肉眼看不见的,那么小的东西,里面含藏多少东西?含藏遍法界虚空界。我们这么大的指甲片里面才含藏一部《大藏经》,这算什么?真是这样的。佛经上常讲的「芥子纳须弥」,芥菜子很小,须弥山很大,须弥山放在芥菜子里面,芥菜子没有放大,须弥山没有缩小,它就能装进去,事事无碍!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但是它是事实真相。为什么?在自性里头没有相对的,找不到相对的。大小是相对的,没有大小,所以小里头可以容纳大的。大容纳小我们不怀疑,小容纳大我们不知道,它没有大小。同会一法道场中,同时同处。

《大疏》曰」,这个《大疏》就是《华严经疏钞》,清凉大师作的。他做一个比喻,「如海一滴,具百川味」,大海里面的一滴水,你说从陆地四面八方河流,流的水统统流到大海,你在大海里的一滴,所有河川的味都在里头,用这个比喻来说。「是为此门之玄义」,就是说同时同处,没有大小,没有先后,没有距离,同时相应,一体。这是《华严经》讲的总说,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是事实真相。「今此经中」,这再说到《无量寿经》「具显此同时具足相应之玄门」《华严经》上有这样的经文,《无量寿经》也有。「如经中至心精进品」,这是我们这部经上的。「法藏比丘」,法藏比丘是阿弥陀佛的前身,没有成佛的时候出家修行,他的法名叫法藏,比丘的身分。「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剎,所摄佛国,超过于彼」,这是《无量寿经》上的经文。下面老居士给我们解释。「经中二十一俱胝佛土表无量佛土」,这二十一不是数字,俱胝是印度数量的一个单位名称,这个数量很大,十大数里的一个。二十一是代表圆满,通常佛常常用七代表圆满,你看《弥陀经》上都是讲七,「七重栏楯,七重行树」,它都是用七。七是什么?四方上下加上当中,是这么个意思,就圆满。《华严经》上通常用十表法,因为《华严》是圆教。密宗也离不开《华严》,密宗用十六表法代表圆满、二十一代表圆满。所以《华严》里面表法的意思,哪一宗的术语都用,这个就是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诸佛剎土,就这个意思。

「法藏比丘摄无量佛土为一极乐净土,是即华严中一切诸法同时同处,为一大缘起而存在,具足相应之义」。这个地方同时同处,我们要晓得,《华严经》上讲同时同处,常常用一微尘、一毛端来做比喻。一微尘,就是像我们刚才讲的,现在科学家讲的原子、电子、粒子,现在量子力学里面讲的光子,物质里头最小的,最小的一个单位。讲一毛端,正报。佛家讲依报跟正报,依报没有问题,正报这个概念一定要清楚,正报就是指我自己本人,这叫正报,我本人之外都叫依报。依报是什么?是讲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多人,是我们生活环境里面的人事环境,他算依报,不是正报,正报只我一个。如果你说正报,那你是正报,我是你的依报,不包括在正报。这个概念一定要清楚,千万不要以为正报都是讲人身,那错了,正报讲自己。依报里面,就是你依靠生存的环境,人事环境、物质环境、自然环境,统统是讲的依报。

你看他也是讲摄无量无边诸佛的剎土,当然无量无边佛土里面所有一切众生,有情、无情的都包括在其中。如果讲有情众生,讲到最高的是诸佛如来,讲到最下面的,我们肉眼能看到的蜎飞蠕动,是小动物。现在讲到更微细的细菌,细菌也是生物,很小,肉眼看不见,在显微镜之下放大,我们看见了。不同维次的空间呢?像我们这个世间有六道轮回,有六道众生,除了人道,局部的畜生道我们能看见,畜生道里头还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像地狱、饿鬼、天人,跟我们空间维次不一样,比我们维次高的,他能看到我们,我们看不到他们。看不到不能说没有,看到了也不能说有,这是事实真相,都是一种幻觉。所以在千变万化的境界当中,你得要练功夫,练什么?练不动,不被外面环境所动。佛在《楞严经》上讲,你能够这样子修,修成功了,你就能转境界。你要是心跟着外面境界动,你被环境转了;你被环境转,你很苦。你不动的时候,你能转境界,你很自在,你很快乐,所以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这个如来是两个意思,双关语,一个是讲自性,如来是自性,一个是讲什么?已经修行证到如来果位的人,就是明心见性的人,他们自在,他们不会为外面境界所动,这一点很重要。

今天时间快到了,明天我们把这个意思还得接着上,怎样不被外境所转?外面顺境没有贪恋,外面的逆境没有瞋恚,你就不为它所动。毁谤你的人,侮辱你的人,陷害你的人,若无其事,心里头迹象都不露,你成功了,你转境界了。你不但不去怨恨他,你还很感激他,为什么?像他来考试一样,来考考你,看看你动不动心?果然不动,通过了,这好老师!我自己没有受伤害,他也不造罪业,对他也有好处。如果我一生气,我还要报复他,彼此双方都受害。你看你一个念头正念,双方都得利益;一个不正的念头,双方都伤害了。这就是不为境界所转,你能转境界。也就是在境界里头,你能够把七情五欲放下,那是什么?智慧做主,你得大自在了。这一段的意思,咱们明天还要继续来学习。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净土大经解演义》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