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十三集)  2010/6/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05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五十四面第五行,从三这里看起:

「一多相容不同门。《大疏》云:若一室之千灯,光光相涉。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是为相容。而一多之相不失,是为不同」。十玄确实是诸法真实相,只有如来在果地上才看得清楚。世尊当年讲经四十九年,唯独在华严会上跟大家宣说,用现在的话来说得更亲切一点,跟大家分享。以后在阿含、方等、般若到法华、涅槃,都没有说过,都没有这么说过。《法华》纯圆,《华严》是全圆,当然都契入这个境界。很难得现代的科学,最先进的科学量子力学,为我们做了证明,证明什么?十玄门是真的不是假的。每一门都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可是门门相入,每一门里面一定含着后面九门,无论哪一门。所以说一门入了门门都入,看这十个门哪一个门契我们的机,我们就从哪一个门进去,好像一个大殿堂它开了十个门。入华严境界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明心见性;净土宗里面理一心不乱,就入这个境界。入有顿入、有渐入,顿当然好,一悟一切悟,世尊当年为我们做出示现,顿悟。为什么能顿悟?他顿舍,一念之间就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干净利落。

所以我们要问,凡夫成佛需要多久的时间?给你讲真话,就是一念,一念觉凡夫就成佛。这个觉,我们可以用这部经的经题来说,这部经的经题讲修行的、讲修因的,五个字「清净平等觉」。我们要知道,这五个字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清净心成正觉是阿罗汉,平等心成正等正觉是菩萨,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觉这个字,一念之间。我们知道这个方法,明白这个道理,深信不疑,问题在哪里?问题在放不下,放不下就是不觉、不平等、不清净。在这个状况之下,我们一生当中要想成就,除念佛法门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渐修里头的快捷方式,一生准能成就。成就早晚,到西方世界成就品位高低还是在放下,这才知道放下多重要。佛为什么要这么样强调放下?因为这世间一切全是假的。你现在想回归真性,真里面没有假,所以假的东西带不去,这个道理一定要懂。贡高我慢是假的,嫉妒这个念头也是假的,贪瞋痴还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为什么不放下?放下,我们念佛有把握;放下,我们知道品位很高。三辈九品往生,善导大师说得好,「总在遇缘不同」,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特别原因。我们凡夫,博地凡夫如果遇缘殊胜,你就很可能在这一生当中实报土上品上生,跟释迦佛、跟六祖惠能大师没两样,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

放不下,放不下是什么?没有真懂。怎么办?这个经多读、多听。如果真正把古人修行这一招学到,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你就成就。所以念佛人,这真念佛人,这不是搞假的,应该放下的全都放下,不应该放下的就坚固的执着。这个法门教我们执持名号,执就是执着,持就是保持,也就是只执持一样东西,六字洪名,你就决定得生净土。心里面有佛,心里面忆念,口称名,身礼敬,恭敬心不能中断。我跟佛像不对面,恭敬心还有没有?还有。怎么能生起?你不知道;你要真正知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他是哪尊佛?我们念阿弥陀佛他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在你面前,阿弥陀佛就在你左右,就在你周围。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是阿弥陀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事实真相。你要问这什么道理?经典里佛讲得很清楚,「一切法从心想生」,阿弥陀佛也是一法,他也从心想生。我们如果真正知道,一切众生、一切人、一切动物、一切植物花草树木、山河大地,全都是阿弥陀佛的报身,你肯定、你认识,你就证得报身,阿弥陀佛的报身。礼敬诸佛,普贤菩萨这一愿你就圆满。如果你还有分别,这是阿弥陀佛,那个不是的,你这一愿没有圆满。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大圆满!我没有修净土,我修其它的法门,能不能往生?能。净土法门太大了,「三辈往生」里最后一段就是讲修大乘者,这句话重要。修小乘不能往生,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不符合,它是大乘,不是小乘,学小乘的不能往生。什么是小乘?只求自利,还没想到要利他,那就是小乘。大乘,大乘心,想到自己同时就想到一切众生,这是大乘,我要成就自己,我同时要成就一切众生。一多不妨碍,何必嫉妒?嫉妒,你嫉妒的那个人,对他妨害不大,他念佛照样可以往生;可是你自己决定不能往生,这个伤害太大了。如果你要懂得的话,你把嫉妒改变为赞叹,随喜功德,那你了不起,你自己修行的、别人所修行的,都有你的一分功德在你修持里头,为什么?随喜功德。

我们今天来看这一段,这一门叫「一多相容不同门」《大疏》《华严经》上说的,清凉大师的《疏钞》,他用一个比喻,譬如一间房子,这一间房子有一千盏灯,这房子挺大,像宫殿式的。我这次访问罗马,过去曾经去访问过,没什么大印象。这次去的时候印象很深刻,特别去看古罗马的神殿,一室千灯就不假,这真的,光光相涉,每一盏灯的光都照到整个大殿,一盏灯里面有许多盏灯的灯光,这是兼容,「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可是每一盏灯还是每一盏灯,灯并没有混合,「一多之相不失」,这是不同。同中有不同,不同当中有同,同与不同是一不是二,你要能体会到这个真相。我们把解释先看一遍,《华严卢舍那佛品》云:以一国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比功德故能尔。」一国土,《华严经》上所指的是毘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我们今天住在这个地方,是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在娑婆世界的西方有一个世界,阿弥陀佛的世界,叫极乐世界。华藏世界里面有没有娑婆?有。有没有极乐?有。为什么?一多相容不同门,怎么会没有!十方一切诸佛剎土里面,一个佛剎就像一盏灯一样,把太虚空比喻成一室,不止千盏灯,无量无边、无数无尽的诸佛剎土都在华藏世界。我们早都在华藏世界了,真的,自己迷而不觉,因为在诸佛剎土里面没有空间,没有空间就没有距离,在哪里?当下即是。没有时间,时间讲先后,没有先后。我们现在讲这些话,常常在一起学习《华严》的没有问题,你会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真的不是假的。肯定了宇宙跟自己一体,自性里面的慈悲自然就流露;你没有这个认知,这慈悲心生不起来。你能够认知你的父母是你的亲人,儿女是亲人,对他们能生起慈悲心。如果你真的把《华严经》听懂、听明白了,我们现在住在这个地球上,地球上一花一草,树木花草跟自己是一体,比父母、比儿女还要亲。不但跟树木花草,跟山河大地、跟自然现象,全是一体。「爱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这是什么?这是你自性流露,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的,明白就流露了。

佛,佛是什么?佛是个明白人,你明白你就成佛。我们现在明白了,烦恼习气还不行,还没放下,天台大师说是佛,天台讲佛有六种,你是哪一种?「观行即佛」,你现在在成佛之道上走,虽然没到,你走的是正道,成佛之道。一步还没走呢?一步没走是「名字即佛」,这统统是讲学习过程。从理上讲,那你本来是佛,一点都不假。《华严经》上所说的,也是其它经上没有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也就这个意思。情是有情众生,我们一般人讲动物;情与无情,无情是植物、矿物、自然现象,这无情,同圆种智。这个事情是诸法实相,我们要不是这么长的时间在一起学习《华严》,这些话我们听不懂,听了会生烦恼,会有意见。这四千多个小时的熏习,现在我们听懂了,听得很欢喜,虽然知道自己做不到,也都能生欢喜心。在目前最重要的,我们如何来入这个境界?佛告诉我们:一门深入,长时熏修。长要多长?如果你真干,真听话、真干,一般来讲三年就行,你就能入境界;如果还有点懈怠,还有点习气,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没有一个不成就!学佛应当锲而不舍,知道每个世界里头都有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都有这个地球,到那个地球上还都能找到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身不知道有多少,真的像万花筒一样出生无尽。

听不懂,听不懂不要问,佛不说假话,你能信,那就是善根。你不想去研究它,我就信,我不需要研究,也不需要讲什么道理,那你就很有智慧。这怎么是智慧?这叫根本智,「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你这种修学的方法肯定烦恼少、智慧多,烦恼一天一天的少,妄念。妄想分别执着一天比一天少,心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平等,清净平等心生智慧,他怎么不是智慧!你要去找原因,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释迦牟尼佛凭什么说出来?这很可怕。可怕什么?你这一生不能成就,你还得来生接着再干。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在一起学习的同修,电视机面前、网络面前,欢喜来学习这个,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成的善根福德因缘。以前修了这么多次,为什么都没有往生、没有成就?两个原因,一个是情执放不下,第二个是所知障,研究放不下,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以为你知道了,没错,你知道是常识,现在人叫佛学,因为你没有学佛,所以西方净土没分,学佛就有分。所以我们要真学佛,不要搞佛学,对于如来世尊所说的一切法,字字句句都是自性流露,深信不疑,这个人有福,这个人有定功,定是福。定久了,你那些烦恼习气,你不想放下自然没有了,你在定中自然就没有,悟门就开了。这一生在这个世间悟门开不了,往生到极乐世界肯定悟门开了,大彻大悟,这都是事实真相。

所以各人的相各个独立,没有混杂在一起,就像这一个大殿里头一千盏灯,每一盏灯都放光,每一个灯都照明整个大殿,这叫相容。各个灯独立,你把这盏灯熄掉,它的光没有了,它的光跟大家光不相容,这一盏灯点燃,它又相容。多不妨碍一的存在,一也不妨碍多的存在,为什么?一多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如果真的,肯定就起障碍,它不是真的。怎么知道不是真的?诸位学过《还源观》,不就清楚了吗?《还源观》里面告诉我们,讲得很清楚,从一体,经典上的名字「显一体,起二用」,体是真的,永恒不变,清净平等。惠能大师真开悟,不是假的,见性了,性是什么样子?他说得很好,告诉我们真性是清净,真性是永恒不变,真性是圆满具足的。它在没有显现、没有现相的时候,自性具足一切法;自性本来是定的,本无动摇,就是自性本定,特性;末后一句,能生万法。什么都没有,能现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我们学佛同修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提到诸佛实报庄严土,自己要晓得,我们跟它是一体,我有分。所以大乘法里,字字句句都说自己,说别人全说自己,说自己别人全都有分。这个一多不二,一多兼容,一多,多没有妨碍一的存在,一也没有妨碍多的兼容,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法界,这是事实真相。

契入这个事实真相,你想想看,我们同学们很难得,大家在此地发心要修六和敬。六和敬是性德,人人都有的,迷了就不和,觉悟了自然就和。觉悟的人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他怎么不和!跟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无二无别。在遍法界虚空界这个宫殿里面,佛放光,一切大众放光,自己也在放光,你要不放光你怎么会存在?这个光,科学家叫波动。波动为什么?它真有光。为什么?它的体是常寂光,它怎么能没有光!光哪来的?常寂光,自性本来具足的。所以量子学家称极其微细的波动叫光子,它有现相,被肉眼看出来,看出来是什么?看出来是个物质。但是你要晓得,极其微细的那一动,这小光子它里面的能量、信息是圆满的,都含藏在极微细的光子里头,很不可思议。我们六和敬真正做到,确实在我们这个道场比较容易修,因为大家都认清楚,同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十玄门里头第一条讲的,同时具足相应门,因为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所以同时具足相应门。这一门是总说,再跟你讲广狭自在、一多相容,这别说。

所以一佛剎满十方,这我们讲波动,你看《还源观》里面也给我们讲,讲起二用,从一体里面起二用,二用一个是正报,自己,另外一个是依报,环境,这叫二用。无论是正报、无论是依报都是在振动,不振动现象就没有了,就回归常寂光。它在振动,这个振动从来没停过。它动,第一个现象周遍法界,科学家现在还没有法子找到,这个波的速度太快,周遍法界要记住,才动就周遍法界。我们的心要好,一个不善的念头也周遍法界,别以为没人晓得,知道的人太多太多了,没有一个不知道。所以不能有不善的念头,不能有不善的言语,不能有不善的行为,自己要认真修。看到别人不善,不要放在心上,不要批评,不要放在口上,为什么?保持自己的清净心。你要是放在心上,你的心不清净了,变成一切不善的垃圾桶,你愿意这样做吗?把自己的清净心当作别人的垃圾桶,天天找别人的麻烦,找别人的过错,一动念、一开口全装进去,装得太多,装得太满,所以现在想恢复清净难!其实呢?其实它全是虚妄的。

一粒光子它存在的时间太短暂,每一粒、每一粒都不相干,独立的,你只要肯放下,业障就消了。消业障好难,忏悔好不容易,是因为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了解事实真相,恢复自己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就是佛在《华严经》上常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就是自性,智慧就是常寂光,量子里面所讲,就叫量子,量子有个小光子,它那个光是自性的光。德,我们现在讲能力、才艺,能力是德。相好,说到相好头一个会想到自己,相貌庄严美好,身体健康长寿。给诸位说,各个都是无量寿,你现在在迷,你自己不知道,诸佛菩萨觉悟,诸佛菩萨看你,你是无量寿,每一粒小光子都是无量寿。光子爆掉了,这个念头一念现前的时候马上就灭掉,灭掉以后到哪里去?又回到常寂光去。从常寂光生起,还归常寂光,回去了。所以现在科学家在研究、在探讨,他说宇宙,十分之九的宇宙不见了,科学家找不到。科学家能找的大概就是百分之十,百分之九十好像膨胀、膨胀,到最后就没有了,最后怎么没有?回归常寂光。佛讲得清楚,他们还在怀疑。十玄门,他们来讲能讲一个彷佛、好像,讲得不会彻底,为什么?不是他的境界。他们现在妄想分别执着全都没放下,没放下能证得,那科学家就证得了,那我们可以不要去学佛学,我们跟科学家学就行了。他讲得头头是道,他就没有证得,他不得其用;如果真正证得,得大受用。

所学非所用,这一般人称玄学,你用不上。佛法是科学,科学跟玄学差别在此地,玄学学了自己用不上。但是佛法学了,学了用上,在你日常生活当中用上。用上是什么样子?佛在经上说:离苦得乐。苦,三苦、八苦全断了,苦没有了,你得大自在,大自在就是乐,你自己做得了主宰。常乐我净,是自性里面的四德。「我」,意思就是自在、就是永恒。所以身不是我,身有生灭,它是妄心幻化的形相,它不是真有;迷的时候,身死了、身灭了,灵魂不灭。身灭了以后到哪里去?这是物质现象,到哪里去?物质现象本来没有,你说它到哪去了?《楞严经》上讲得好,「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生灭同时同处。同时同处,所以经上讲同时相应,就这个道理。十方入一,入一个剎土,一个剎土入十方。本相不坏,为什么本相不坏?这里头有无比的功德,这个功德是自性的,是指性德。

下面我们看到,黄老居士举本经中讲到十玄这些经文,「本经中弥陀宝香普熏愿文云」,这是四十八愿里面的第四十三愿,「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这是阿弥陀佛第四十三愿,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物质现象。「彼国万物中任何一物,皆为无量宝香所成,以无量香入于一物,表一切法入于一法,表一多相容」,一法也不坏。这些事情,实在讲就在我们眼前,我们细心去思惟、去观察,还是离不开妄心。我们用起心动念就是妄心、妄想,我们还是用分别、还是用执着。换句话说,六道里面的众生全是阿赖耶所变的。不了解事实真相,把阿赖耶当作真心,第一桩大错就错在这里,这一错全都错了,一觉一切觉,一迷一切迷。众生跟佛除了迷悟之外,没有一样不相同。极乐世界为什么任何一物宝香成就的?宝香是性德里头本来就具足的,没有迷惑,见了性,性德自然流露。生活在这个环境里,我们常讲得大自在,为什么自在?闻到宝香。用我们的言语来说,宝香加持,加持有什么好处?头一个好处,帮助你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有这样的好处。宝香能够滋养法身慧命,能养法身慧命,你想想看它不能养我们肉身吗?肯定能。闻到宝香,你身体里面一些病毒细胞全都没有了,全都恢复正常。所以你能成就跟阿弥陀佛、跟释迦牟尼佛同样的相好光明,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讲地球上的人,那不一样!

也就是说明,佛国土里面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全是自性流露的,当然一多相容无碍。自性里面说的名词是见闻觉知,迷了之后这变成阿赖耶,阿赖耶心心所都具足受想行识。转八识成四智,他不但不在六道,他也不在十法界,他就生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这我们不能不知道。知道这个境界这样的庄严,我们对于西方极乐世界才真正生起向往之心,真想求生。真想求生这一念无量功德,为什么?你决定得生。如果对这个世间,虚幻的这个世界,你舍不得离开,你就没有法子,你要继续去搞六道轮回。真搞清楚、搞明白,不再想搞六道轮回,虽然现在身还在六道里面,我们念念的信息阿弥陀佛接收到,才动念头就周遍法界,阿弥陀佛怎么会不晓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也都知道。你立下这个弘愿,愿生净土,愿成佛道,愿度众生。愿度众生,这一愿非常重要,因为这一愿才是真正的大乘,大乘不为自己,自己成就为什么?自己成就为众生。我们修行,为一切苦难众生而修,不为自己,所以能精进不懈怠,没有自己。为诸佛如来,为什么要为他?诸佛如来念念念众生,也包括我在当中,我要怎样报他的恩?怎样不辜负他的期望?那就是生到极乐世界。佛看到欢迎你,你终于回来了,你在外头流浪,六道流浪辛辛苦苦,这次你能回来,太好了。《大势至圆通章》里面所说,形容「如母忆子」,阿弥陀佛就像个慈母一样,天天念着我们,我们真的发心回家,欢喜。这一欢喜,佛光加持你,宝香加持你,从来没有中断过的,自性法尔如是就不可能有中断。我们真正明白,你说得多大的安慰!

六和难,非常非常之难,现在两个人住在一起都闹意见,都和不起来,四个人不是天天要打仗了!真正明白事实真相,自然就和了,为什么?他全放下。古人常说的「于人无争,于世无求」,真正明白的人他做到,他为什么不争不求?知道全是假的不是真的,决定求不到。《般若经》上讲得很好,「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都把事实真相说出来了,为什么劝你放下?道理在此地。你要想争,你要想求,你的心被染污,你有自私自利,有自私自利,平等心就没有,迷而不觉,这叫众生。佛帮助我们,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知道放下是正确的,永远放下。所以佛家讲的舍得,双重意思,你舍是布施、是供养,你修财布施肯定得财富,愈施愈多,你法布施肯定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肯定得健康长寿,这是佛告诉六道众生迷而不觉,心里面有欲望想求得,告诉你这个方法有求必应,没有一样求不得的。你为什么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求?你用了错误的方法,用了非法的方法,叫邪法,得到的还是你命里有的,你说冤不冤枉?命里没有的,你怎么求都得不到。我们求佛菩萨,佛菩萨感应帮忙我们得到,依然是你自己修的;你自己要不修,佛菩萨一丝一毫都帮不上忙。佛菩萨对你的加持帮忙是相对的,你有一分功德他帮你一分,你有十分功德他帮你十分,是相对的,不增不减。

我们要想得到诸佛如来多分的加持,我们真的要用功,我们要多放下,多放下就得到。譬如财施,你发了财,发了财怎么办?把你所发的那个财再统统施掉,学范蠡。吴越春秋那个时代,越国有个大夫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国,这是世间第一等难事,国家被灭亡还能发兴,还能够兴旺起来,不容易。他知道这个国王的个性,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患难的时候大家同心协力救国家、救民族,把敌国打败,自己胜利也统一了。像这样能干的人没有必要了,没有必要到最后的手段处死。范蠡非常聪明,帮助勾践恢复了国家,他就逃走,跟越王没打招呼,偷偷溜了,改换姓名,本来姓范,他改成姓陶,人家不认识他,叫陶朱公,去做生意去了。做了几年发大财,把这些钱财施舍给贫苦的众生,自己从小本生意再做起,没几年又发了,发得快,布施得多,命里财多,又散了,三聚三散。所以中国大陆拜财神,财神是范蠡。台湾拜财神是关公,关公与发财毫不相干,关夫子是忠义,是忠义的典型,忠义的表率,他跟发财没有关系。范蠡跟发财有大关系,很会做生意,完全了解佛家的四摄法,那个时候佛教没传到中国来。所以不义之财不能要,不义就是不合乎道理的。义这个字在字典里面解释,循理曰义,就是遵循道理,不违背道理。道是什么?五伦是道,五常是道,四维八德都是道,守着决定不肯违犯。佛法里面不论是大乘、小乘,什么是佛道?十善业道是佛道。十善业道展开来,十条,每一条里面都具足其它的九条,十乘十就一百,就一百条,还是纲领。小乘把它展开,展开多少?三千条,三千威仪;菩萨讲得更细,菩萨把它展开八万四千细行。十善业道圆满就成佛了。

建立六和敬的基础,在今天这个社会,绝对不能要求别人跟我和,你要这样要求,你一直到老死,你都遇不到一个人,谁愿意跟你和?只有自己发心跟别人和,跟别人和的话一定要修忍辱波罗蜜,要学吃亏,要学忍让,要学得地道。这个社会上的人都会说你是傻瓜,你太笨了,举世之人看到你都是一个异人,跟人家不相同的,怪人,怪异。诸佛菩萨赞叹你,为什么?你即使没有学佛,你来生肯定生天堂,十善生天堂。如果你能把这十条引申,引申到三千条,你就出六道轮回,到四圣法界去了;如果再不断向上扩展,扩展到八万条,你就成佛。怎么落实?落实《弟子规》就是落实十善业,你们拿去比对比对,《弟子规》里面讲一百一十三桩事情,你看哪一条属于布施,哪一条是持戒,哪一条是忍辱,你去把它核对一下,全在里面。《太上感应篇》字字句句也在里面,一而三,三而一。十善业道是总纲领,《弟子规》是细行,细行里面的纲领,教我们什么?教我们谦卑,教我们对人要尊重、要有礼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这次访问梵蒂冈,跟天主教的教皇见面,他们的红衣主教有二、三十个人,这都是天主教的领导人。他们见主教头点点,应该多少度?大概五度,他们头点点大概五度,不容易。我们中国老祖宗,《弟子规》里面规的是磬折,九十度。你们想想,五度的礼跟九十度的礼,别人要是对待我,我是怎么感想法?社会要祥和,没有礼怎么和得起来?礼是什么?礼是表我们的诚敬,真诚恭敬要做出来。所以我们这个小团体人数也不多,六和敬从哪里学起?理论上见和同解,一定要肯定《华严》大经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都有这个认知。《华严经》上给我们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圆是圆满。所以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我们是同一体,这一体叫什么?这一体叫清净法身。佛证得,我们有没有?有,我们没有离开清净法身。我们迷了,不肯认同,佛菩萨觉悟了,他完全认同是一体,一体多亲切。佛菩萨跟我是一体,我现在这么苦,他怎么不来帮助我?因为你有业障,业障必须在这个环境里头,把那个业障才能消掉,消掉之后佛菩萨帮助你得乐。你有业障,现在佛菩萨再保佑你升官发财,你造的罪业更重,将来堕的地狱愈深,佛菩萨有智慧不忍心来帮忙。什么人来帮忙?魔王波旬来帮忙,他就是叫你增长你的欲望,增长你的贪瞋痴,死了之后到阿鼻地狱去受罪去,他在那里看这把戏。小乘里面有降魔,大乘里头没有降魔,为什么?魔也是佛,他也有佛性。不过他瞋恚心很重、嫉妒心很重,你学得很好,他佩服你,他也做你护法来护持你;你修得不好,他痛恨你,他想尽方法来整你。整的手段一流、高明,叫你什么?自作自受,你还不能怨他,你自作自受,这一招很厉害。

底下这一句说,「又一物之一相,与众香之多相共存,表两相不同之义」。黄老居士引用第四十三愿引用得好,一物一个相,两物是两个相,无量无边的形相共存共荣,这是一多兼容的意思,可是每个相它都是独立存在的。此地我们讲的多相,我们应当要想到,今天量子里面所讲的小光子,小光子还是用科学家那个话,说宇宙怎么来的?大爆炸来的,大爆炸是什么?小光子的爆炸。小光子在连续爆炸,爆炸完之后宇宙就不见了,它回归常寂光。这是事实真相,我们的见和同解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很难得,莲池大师讲《弥陀疏钞》用十玄门,黄念祖老居士注这本《无量寿经》的批注也用十玄门,这没听别人这么讲过。在今天这个世界建立共识这太好了。所以佛法讲伦理,伦理是讲关系,佛法的关系讲到究竟透彻。我们要不要爱护众生?要爱护,决定不能杀害众生,你爱他,他也爱你。我昨天从马来西亚回来,晚上房间里面有一只蚊子,我就赶快跟牠沟通,我说「蚊子菩萨,你从哪里进来的,我不知道,你还从那个地方出去。」我跟牠沟通之后,我自己看我读的书,可是第二天早晨起来蚊子不见了,就是今天早晨,半夜睡觉的时候也看不到牠,不晓得到哪去了。决定不能动念头杀牠,这不可以,牠很可爱、很听话,一沟通牠自己就走了,我们门窗都关着,不晓得牠从哪里出去的。

连花草树木,我们都跟它沟通,我们在澳洲院子很大,所以种个大菜园,我们对于这些花草树木,里面有很多水果,种了有三十多种不同的水果,跟这些树木花草。我们对它礼敬、对它赞叹,要对它供养,照顾很周到,草特别绿,花特别香,果特别甜。小鸟要吃,小虫也要吃菜,小鸟要吃树上的水果,我们跟小鸟也约法,指定几棵树,那几棵树是供养你们,我们照顾都很周到,你到那边去吃。真听话,好邻居和睦相处,互相尊重。菜园里面的小虫,这个我们做了十年,我们划一个小区专门供养小虫的,牠们吃菜到那边去吃。所以我们不必再加别的方法去防护,用不着。你看农夫种的水果树,水果长大都用个小袋子把它包起来,我们不需要,为什么?虫不会到那里吃。我们一部分供养牠,牠也尊重我们,牠要留一部分给我们。统统有灵性,山河大地有灵性,确实有山神、有土地神,所以对山河大地要爱护,不能随意破坏。佛家《戒经》对出家人说,「清净比丘不踏生草」,这草长得很活泼,你要走近路,你去践踏它,这是对它不尊重。有路一定要绕路走,除非是紧急状况不得已,可以,不是紧急一定要遵循规矩。这是礼敬诸佛,花草树木都是诸佛,山河大地都是诸佛。我们只有真正明白,才晓得自己应该怎么做法。

十玄讲得太清楚,字字句句都是讲真相,我们学了之后一定要把它落实在生活上。人与人之间,尤其学佛的同修,我们的关系就更密切。一定要记住,真的不是假的,念头才起周遍法界,分别执着才起就出生无尽。迷了的时候,你的心量愈来愈狭窄,小心量,而不知道你本来的心量,本来的心量是含容空有,含是包含,包含虚空,虚空多大,你的心量比虚空更大。世尊在《楞严经》上有个比喻,他把虚空比喻成一片云彩,把心量比喻作虚空,你想想看,虚空大还是云彩大?我们一定要恢复度量,量大福大!不能包容的人是可怜悯者,六道凡夫。佛门在早晚课诵,在一些法事仪规里面都会唱到两句话,「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就是三种周遍的第三种,这是你自性里头本来的心量,没有一个不包容。从世界来说有净土、有秽土,要包容;六道里有三善道、有三恶道,也要包容。不分别、不执着,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你要造业,六道是业力变现的,业有善恶,这个业一定要消掉,不消掉你带不走,它在六道里头,你不能把业消掉,你就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所以三善道是消你善业果报,你修的那么多福,你一定把它享尽。造作恶业是三恶道,那你得去受罪,罪受满了再出来。

所以六道都是帮助我们消业障的,业障里头有善有恶。三恶道有什么不好?要是没有三恶道,造作罪业的人那个业障永远消不掉,消不掉就苦了,在人间就人间地狱,他受这个果报。所以人堕落地狱,为什么时间那么长?他要把业报都消除他才能出来。就好像这个人造了很多罪业,最后案子爆发,法官判他去坐牢,刑期满这就释放,这就出来了。三恶道就好像是监狱一样,有轻重不相同,轻的,受苦轻的畜生道,重一点的饿鬼道,最重的是地狱道,六道是给人消业的;四圣法界,是在那个地方修行转凡成圣。六道里头,人间有人王,天上有天王,好像跟人间的社会组织很相似。可是在四圣法界里没听说这个名词,声闻法界谁是国王没听说过,缘觉法界、菩萨法界、佛法界都没有,他们住在那个地方幸福美满。他们常常往来,往来干什么?听经闻法,经常不断在一起做分享,那叫极乐世界。那个境界里面智慧、德相都现前,无论是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都做到随心所欲。所以四圣法界里没有君臣关系,也没有父子关系,化生的。我们知道天人就化生,欲界天人有胎生的,色界以上没有,化生的,诸佛剎土更不必说了。所以它没有人间这些复杂的组织,没有,它非常单纯。我们仔细去看,凡圣同居土有,方便有余土就没有了,就是四圣法界,佛从来没有说过那边有国王,没说过。所以往上去,关系是只有两种,师生关系,佛是老师,天天在教,菩萨们天天在接受教诲,提升自己的灵性、境界,天天干这个,到那里天天学习的。这个话我们也不好多说,为什么?多说有些不喜欢念书的人他就不去,到那里天天上课,他就不去了。还是佛菩萨善巧,他有方法来诱导众生,这是善意的,这不是恶意的,这是利他的,没有自利。所以我们自己了解的事实真相,我们也把事实真相转告别人。所以一跟多是同时存在,丝毫障碍都没有。十玄门就会归到四法界,四种,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说得清楚。

「又此香遍于十方,复明一法遍于多法,更显一多相容不同之妙」。遍法界虚空界,你细心去观察,我们在显微镜里面,看一个细胞,这一个细胞里面有很多原子、电子、粒子、小光子,组合成一个细胞。细胞是多,在一起,可是每个小光子,是最小的,那是一,这个细胞是许许多多小光子形成的,缘聚就显,缘灭它就没有了,在佛法讲隐显不同。下面第五段里讲隐密显了,隐显不一样。不但是香遍十方法界,遍一切万法,光亦如是,见闻觉知亦如是。地水火风这是讲物质四种特性,再小的小光子也是这四种特性。地,它是个物质现象。水、火,佛教里用这个做名词,现代科学讲电,阳电、阴电,最小的基本粒子它带有阴电、阳电,阳电是火大,阴电是水大。还有一个风大,风大是形容它不稳定,它是游动的、不稳定。极小的一个原子,它那个现象我们从显微镜里面拍下来这个照片,我们看到,把它放大,很像一个太阳系,当中原子核,你看很多电子围绕着它转。我们知道,我们这个身体里有多少个这样小太阳系?科学家也说不尽,也说不清楚。但是它决定不妨碍,一个细胞里面许许多多这些原子、电子,各个是一个独立的,那是一,聚集起来这是多,所以佛家讲缘聚则显,缘灭就散掉。

「更显一多兼容不同之妙」,这个道理是很难懂,要讲,特别在这个时代,你不讲,大家不能相信、不能接受,多讲。好在现在科学家对我们帮了很多忙,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见和同解就有了基础。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戒和同修,那是我们生活大家总得有个规矩,要有秩序,学《弟子规》、学《感应篇》、学《十善业》,这都是学规矩。规矩是不是约束我们?不是的。诸佛菩萨严守戒律,那叫什么?大慈大悲,他还要学什么戒律?人家明心见性了。做给社会大众看的,做给迷惑颠倒的人看的,迷惑颠倒的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善,他要造罪业,他会堕三途,永远不能脱离六道轮回,这太可怜了。诸佛、菩萨、大圣大贤都来做这个榜样,好像演戏一样,演给观众看的,让他们知道日常生活,都能遵守这些原理原则,这生活多美好、多么幸福、多么自在,所有一切苦难都没有了。自己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业顺利,社会安定,天下太平,这多好。所以这叫普施,普遍布施给大众,用什么手段?教学。你不教,人家不懂,天天教。从前方老师告诉我,这么好的工具,讲的电视,那个时候网络还没有,他说一定要利用这样好的工具,讲经教学。全世界能有五、六十个,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好老师,天天在电视台播放,这世界有救,社会可以恢复安定,地球所有这些不正常的现象都能够恢复正常。为什么?境随心转,肯定是做得到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净土大经解演义》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