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七六集)  2010/10/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7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零三面第一行,从「行愿品」这里看起:

《行愿品》曰,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我们看到此地,读到此地。这是念老为我们解释「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解释这两句经文,引用《华严经》上这段话,这段话跟这两句偈意思完全相应。先说供养中,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最。《金刚经》是中国学佛的人几乎没有不读的,不学佛的人,在以前儒跟道也是必读的,没有不读《金刚经》的。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即使是用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供养,都比不上法布施,供养当中那是比不上法供养。这个道理不难懂。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这个七宝是属于财物,我们有这些财物就不会害怕贫穷了,它能帮助我们富有,帮助我们过好一点的物质生活,法供养呢?法供养帮助我们脱离六道轮回,帮助我们证得佛果,这个当然不能比。财供养再多,没有办法离开六道,尤其是六道里面的欲界就很难超越,你有欲望。一生当中纵然修许许多多的善业,果报在三善道,如果造作不善的业,果报就在三恶道,这个事情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古今中外许许多多典籍里面都记载这桩事情。

在现代,西方最近半个世纪,五、六十年当中,很盛行催眠,催眠这种治疗的方法也是应运而生,在以前没听说过。为什么?以前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正常,很少有忧虑的。二次大战之后这半个世纪,由于科技、物质的竞争,价值观改变了,一昧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跟古时候那种世风愈离愈远了。所以忧虑就非常之多,不安,于是心理医生则应运而生。催眠有道理,催眠也是属于禅定的一种,是很浅显的禅定,不是很深的。通过催眠你能够看到过去世,过去一世、两世、三世,居然我看到一个报告,他能够看到过去几十世,把从前生活状况说出来。这说明什么?说明人有轮回。我们看到一个报告,他说出几十世,几乎都是在人道,又回到人间来了。看看这些人的身世,都是很平凡的,普通人。这就有道理,因为普通人他造业,大善没有,大恶也没有,他就距离水平线很近,不会太超过;大善就升了,就走了,往上去了,大恶的他就堕三途。我们从这个地方能够看到,这一生,平平常常过了这一生,来生很可能又到人道来,大善大恶就不一样。所以,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启示,这些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说过去生中是在哪里投胎的,一生生活状况可以去找,找到那个地方,查那个地方档案确实有,几十年前真有这个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能够查得到。这就是科学证明,证明你确实有前世,有前世当然就有未来,那我们修行就有必要。

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在佛法里面讲有三大类,起心动念是意业的行为,业是活动,就是你思想、念头的行为;第二类,言语,言语是口业的行为;第三种是身体,身体动作是身业的行为。行为里面有善、有恶、有无记,无记就是说不上善恶,我们喝一杯茶,我们吃一餐饭,说不出善恶,我们利益众生的这是善,损害众生的这是恶。这些业因不能小看,后头有果报,从起心动念起,它都有果报。我们修的标准,如何把行为修正过来,纯净纯善。从哪里修?要从心地上下功夫,没有恶念,这个重要,恶念断了,身口自然就正。所以佛教导我们,布施、供养里面,布施跟供养是一桩事情,为什么用两个名词?一桩事情里有差别,用恭敬心去布施就叫供养,很轻慢的心就叫布施。所以布施跟供养,一个是恭敬心,一个是没有恭敬心,没有恭敬心叫布施,有恭敬心都叫供养。同样干一桩事情,布施跟供养的功德可不一样,你就晓得恭敬心多重要。无论是世法、是出世法,头一个,世间圣贤人教我们,出世间佛菩萨教我们,头一桩大事就是学恭敬。你看世间法,譬如读《礼记》《礼记》头一句「曲礼曰,毋不敬」,那个范围多大?没有一样不恭敬,对人、对事、对物。修行从哪里开始?就从这里开始。佛法里面,这叫出世间法,你看经忏佛事里面,拜忏的时候,头一句话是「一切恭敬」「一心恭敬」,普贤菩萨教得更究竟,十大愿王里第一个「礼敬诸佛」

什么是佛?这个要搞清楚。大乘教里面,佛是千言万语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自性是佛。在中国,禅宗里面常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佛是什么?佛是自性,你见性就叫成佛。你成佛才真正知道大乘教里面讲的诸佛是指什么,它所指的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为什么?一切法都是从自性变的,你说哪一法离开自性?佛经上有句话诸位都很熟悉,「心外无法,法外无心」,那个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法是心现的。《华严经》上说,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能生能现的是自性。佛在哪里?宗门大彻大悟,老师考考学生,问佛在哪里?随便拈一物,比划一下,老师明白了,这考试及格了。真的,有人拿个什么东西?叫干屎橛。诸位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古时候解大便的时候没有纸,用个小树枝括一下,那叫干屎橛,干了。这个拈一下,佛在哪里?竖一下,这是佛。佛无处不在!现在人不懂,好像说佛很神奇,不是的,一切法没有一样不是佛。「礼敬诸佛」,你就想想看,这个心对一切法都要恭敬,像恭敬释迦牟尼佛一样,像恭敬阿弥陀佛一样。你不能说看到阿弥陀佛你有恭敬心,你对他礼拜,那刚才讲了,看到干屎橛要不要礼拜?不需要礼拜,那用不着,恭敬心是圆满的,恭敬心不二,形式上有增有损,这就是相上,理上没有,理上是平等的。所以,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就是恭敬。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万物,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看到蚊虫蚂蚁苍蝇,那是什么?那是诸佛如来,我们对牠要有敬意,要尊重牠。牠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牠造了许多罪业,变成这个样子。变成这样子干什么?消牠的罪业,罪业消了,牠样子慢慢就变好了,还是要消。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是要消,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还是要消。那一品生相无明实际上就是无始无明的习气,最微薄的那一点习气,消掉之后他就圆满了。他从等觉就升到妙觉,妙觉是圆满,妙觉就没有相,连实报庄严土的相也没有了,这是回归自性。

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到,这是最大的一个循环。我们从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从自性里面变成了阿赖耶,从阿赖耶变成这个虚空法界、变成一切众生。在这个境界里头,那就是看缘分,缘分实在讲是自己的念头。如果遇到诸佛菩萨,能不能遇到?肯定遇到。为什么?佛菩萨大慈大悲,没有一句话是妄语,「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佛怎么会不帮助你?问题你的迷,你要是不觉的话,愈迷愈深。开始迷的时候,现第一个相,给诸位说是实报土;这个相里头你没有觉悟,第二个相是十法界的四圣法界;还不能觉悟,继续迷下去,第三个相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还不觉悟的话,那就六道里面的三恶道,愈陷愈深,堕到地狱了。地狱完全消业,地狱里头不造业了,完全是消业,业消完之后出来,那就是《地藏经》上讲得太好了,出来到哪里?出来再到人道。人道里面你遇到佛菩萨,你真正能相信,真正能接受,依教奉行,你就步步高升。你要是不能接受,烦恼习气重,对于五欲六尘难分难舍,那就在六道里头起伏,上上下下,就搞这个。但是,毕竟会有一天你真的学佛了,我们中国古人所谓苦尽甘来,你在六道里苦头尝尽了,你都明白、都了解了,不想再搞了,觉悟就不想再搞了,真回头了,佛菩萨就帮助你。

佛菩萨帮助你,第一个法门就是净土法门。为什么?这个法门能教你一生解决问题,彻底解决问题。如果你烦恼习气很重,连这个法门也不能受持,但是这个法门在阿赖耶识给你种了种子,你将来的成就肯定是这个法门。那就是从前李老师说的,你这一生不能往生,在六道里头长劫轮回,最后还是这个法门帮助你成就。这就说到善根,真正善根是多生多劫修学这个法门累积的成绩,这就是善根。善根指什么?能信、能解,你听得懂,你真相信。有善根还得有福德,福德里面第一个,恭敬。所以诸位要知道,我们对一切人事物的恭敬不吃亏,恭敬是修福,没有恭敬心的人福薄,福薄,苦难就多。印光大师讲得好,他老人家,你看他《文钞》里提到的很多,教人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就得二分利益,十分诚敬就得十分利益。你得利益多少与老师不相干,与你所学习的法门也不相干,与你的诚敬心成正比例。为什么?没有诚敬,就显得心浮气躁,你不能吸收,诚敬心就是你吸收的能力。老师看学生,哪个学生跟他学得有成就,哪些学生没有成就,他看什么?就是看诚敬。所以,诚敬不是对老师的,诚敬真的是对自己的。自己,我学习这一门是不是敬业,是敬业的心,我敬重这一门功课,也敬重这一门功课的老师,教我的老师,也会敬重学习这门功课的同学。如果没有敬业的精神,去学这个东西,不是真正想学,不是真正想成就;或者也想真有成就,但是懈怠,用心不专。

世间圣贤、出世间佛菩萨教导我们的原则,原理原则讲得非常简单,三个字「戒定慧」。你要是用十分诚敬的心去学习,你没有不成就的。戒是什么?规矩,你要听话、你要真干,这属于戒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智慧,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从外头来的,从外面学得来的,现在人的名词叫知识,知识是从外头来的,智慧不是的,智慧是从自性里面显现的。就像佛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自性里头不但有智慧、有德能,这个德能是现在科学里面讲的能量,有相好,它给我们显的相是遍法界虚空界依正庄严,德相,千变万化。它不是真的,不是永恒不变,剎那剎那在变,所有现相都在变,确实像万花筒一样,不停的在那里转,这个宇宙不停都在那里变化,这是事实真相。变化里头有个不变的,那就是自性,自性永恒不变,它是真的。自性在大乘教里面有时候叫法性,有时候叫法身,你们查查佛学字典,什么叫法性、什么叫法身,你就明白了。法性随缘,流转六道,随缘;虽随缘,它不变,这叫妙用,能随染净缘,能随善恶缘。这些缘都不是真的,都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东西真的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用什么样的比喻都比不出来,它就在当下。

大乘教里面讲法供养,与法性相应,这个供养真的法供养。那我们就晓得,什么人修供养是法供养?十法界里的人不行,为什么?他迷惑。明心见性以上,他们的布施就不叫布施,叫法供养。十法界里面的,修的布施可以说是布施,不是供养。为什么?他用妄心,他不是真心,他用阿赖耶,阿赖耶是妄心,妄心修的是布施,真心修的是供养。我们今天学佛菩萨的「如说修行供养」,这一句是总说,如佛所说。真正能把这一句做到,四圣法界,那就超越六道,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的佛)是如说修行供养。他要明心见性了,他就是真的法供养,法供养就是这里经文里这一句「坚勇求正觉」,这是真实的法供养。

所以经文上讲,「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我们读了这两句经文,是不是就一心一意的坚勇求正觉,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没错,是这样的。那供养恒沙圣还要不要?要,那是附带的,坚勇求正觉这是主修的。净宗所谓正助双修,我们求生净土是正修,是主要的。供养一切诸佛如来,这就说明什么?今天我们讲一切众生,特别是苦难众生。现在人多苦!我们如何能帮助这些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要如说修行供养。菩萨如是做,我们也要学着做,随分随力,不要着相就对了,着相就错了,着相就变成六道里的善法,果报在三善道;不着相,一心求生净土,这样就对了。我们断恶修善,跟六道已经脱离,不着相就脱离了,成就往生的功德。这个我们虽然是不求,它是自然的,在极乐世界提高品位。也不是自己有意要提高品位,有意提高品位在六道,出不了十法界,有意的。无意也不行,非有意非无意,就这样做去就对了,做完之后,心里痕迹都没有,叫三轮体空,这就如法;换句话说,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回归到清净平等觉。平等觉难,先回归到清净,永远保持清净心,心净则佛土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条件,就在这一句「心净则佛土净」。为什么?一切法从心变现的,我心地清净当然现净土,心地不清净就现六道轮回。这个道理要懂,经上讲的不可以有误会,佛说种种法意思很深,我们要细心能体会得到。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教化众生的方法,身行言教,他全做出样子出来了。他教我们看破放下,他真的是彻底看破放下,真做出样子。从离开家庭出去求学,十九岁,三十岁为我们表演大彻大悟,彻悟之后教学,教一辈子,七十九岁过世的,讲经教学四十九年。四十九年,他为什么能成功?身教,他所说的全做到了,大家相信他,跟他学习。他所说的要是没有做到,那谁相信他?所以经上讲「为人演说」,演是表演,是做出好样子,为人演说,说在后头,表演在前。佛教教学活活泼泼,他不是死呆板的,所以经上才说「佛无有定法可说」,他没有一定的方法,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变化大了!这就是随顺自性,才显出这么样的活泼。现在的社会最严重的病是什么?治病,佛称为大医王,众生都有病,现在哪种病最严重,最严重的病从这里下手。最严重的病都能治,其它的都好治,好办了。今天社会最严重的病,大家都能看到、看得出,贪瞋痴慢疑。这里头最严重的是贪财、贪色,不知道什么叫圣教,对圣教怀疑。我们做的方法就知道了,我们表演什么?表演放下财、放下色、放下名、放下利,表演这些,做出来给人看,表演对圣教的深信不疑,做出来给人看。开头做的时候也不是容易事情,为什么?人家不但不会赞叹你,反而讥笑你,你迷信,你看迷到这种程度,连财色名食睡都不要了,他说你迷了,他没有说他错了,他说你错了。我们要做要坚持,不断的做下去,做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改变,慢慢的人家才会觉悟。

我学佛的时候,我们同事、朋友都来劝我,学佛是个好事情,不要太迷了。以后我一出家,他们都很难过,好朋友!这个人怎么迷成这个样子?过了二、三十年之后再碰到,「哎呀,老兄,你走的路走对了」,他才知道对了。三十年之后差不多都退休了,退休哪有我这么自在?我们这个行业没有退休的,世界上任何行业都有退休的,只有这个行业没有退休。时间久了,慢慢他就明白了,慢慢他就注意到了。所以自己要坚定方向、目标,时时刻刻要表演,给社会做个好样子。这就是劝他回头,不用言语,言语劝不动的,什么时候他真看清楚、看明白了,他来向你请教,你再详细跟他讲解。

现在还有个好方法,就是我们使用高科技,我们用因特网、用卫星,这个方法好!居住在这个地球上,无论在哪个角落,都能够收看得到,我们在电视屏幕前面、在计算机屏幕前面一起学习。这么好的工具,要好好的去用它。有这么好的工具,让我们想到这个世界有救,要没有这个工具,我们真的是一筹莫展,你要找到多少老师去教化众生?找不到!有这么好的一个工具,真正有大福德的人他明白、他知道了,国家用这个方法来教化国民,国家只要培养一个老师的班子就行了,我相信五、六十个人就够了。每天上课教学,用这种网络电视播出去,全国人都收得到、都看得到。天天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就这三样东西,每天二十四小时都不中断,可以轮流播放。五、六十个老师在这里教学,我相信一年,天下就太平,社会秩序就回到轨道上去了。人是很好教的,就是没人教。再能做一个实验点,那成功了。每天把这个实验点,像一个小的县分、小的城市,完全做出来,二十四小时的报告,看这个实验点人的生活,日常生活,他们的工作,他们这个地方的教学。确实,一年肯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有救。

英国,在过去七十年代,抗战期间那时候,汤恩比博士说,这是他的预言,「要解决二十一世纪」,就是现在,「全世界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外国人讲的,不是我们说的。他是一个专门研究世界文化史的人,他对中国非常佩服。曾经说过,他理想当中这个世界将来统一成一个国家,全世界统一成一个国家,国际战争就没有了,一国了,谁有资格来统一世界?中国人。凭什么?中国从秦、汉统一之后,一直到今天没有分裂过,依旧是大一统。他说中国人有统一的智慧、有统一的方法、有统一的成绩、有统一的经验,这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这个人说话大公无私,讲真话。中国,什么东西来统一?不是军事,也不是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他讲出「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我们从他的谈话细心去解读,找到儒释道的三个根,《弟子规》是儒的根,《感应篇》是道的根,《十善业》是佛的根,普遍推动这三个根的教育,社会会安定。中国历代古圣先贤的教诲,很简单,就是抓住几个字的纲领,问题就解决了。汤恩比博士他认识、他明了,孔孟之道是仁、义、忠、恕,大乘佛法是真诚、慈悲,如果我们以这八个字存心,这就是圣贤,这就是佛菩萨。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让外国人那么佩服,中国人什么?中国人是圣贤人。圣贤人从哪里来的?教出来的。中国这几千年来都是教圣贤之道,从小孩教起。确实古时候有不少从怀孕就教起,叫胎教。母亲的使命太重了,有人误会,认为妇女在中国古时候社会没有地位,错了。你们想想看,中国古时候社会里最讲究的是孝道,孝道里面对母亲是第一,对父亲是第二,妇女的地位在中国是第一,不是第二,哪个不孝母亲的?母亲是圣贤人,不认识字是圣贤,为什么?她懂得伦理,她懂得五常,她懂得四维八德,这就是圣人,圣人不一定要认识字。中国历史在过去,武训,很多人知道,乞丐!当时这些读书人,谁不称他圣人?他每天讨饭,讨了一点钱,他办学校,自己没有念过书,感觉得很苦,帮助没有能力读书的这些小孩,一生办了十几所学校,那时候叫私塾。他懂,他不是不懂。教育是圣贤教育,人是圣贤人,干什么都是圣贤,这就知道,教育是根。从政的,圣贤政治,士农工商,农民是圣贤的农民,工人是圣贤的工人,这个社会是圣贤的社会,大同之治。中国人讲大同之治不是理想,为什么?曾经出现过。在上古时代,尧、舜、禹大同,「礼运大同篇」讲的就是那个时代。王启之后,这夏商周,帝王才传自己的子孙,变成家天下。在圣人所说的小康,小康实在讲我们看起来也是盛世。所以,一切成就离不开教育,今天我们把中国传统教育疏忽了,样样都学外国,我们的亏吃大了。今天中国人这么苦,这不应该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原因是把我们传统丢掉了。外国人非常想把中国传统找到,他们去做,哪个地方做,那个地方长治久安。

在今天的社会,真的要好好的修养品德,天然灾害这个不能避免,也是业力感召的。科学家的说法跟佛经上讲的一样,真正能够修养自己的品德,你的身心健康,你居住的环境少灾少难,为什么?境随心转。这个被现在科学证明,科学家呼吁我们,对治地球上之种种灾难,改变心态,我们心态改变了,环境就改变。所以在今天,佛法的教育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它跟科学逐渐接轨,科学证明了佛法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后,就像从前爱因斯坦所说的,他说世界上所有的宗教,能够跟科学相应的只有佛教。我想将来佛教不再是宗教,是高等科学、高等哲学。大乘法里面探讨宇宙,探讨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真相,科学就搞这个东西,佛法讲诸法实相。佛法所用的方法用禅定,甚深禅定里面现量境界,它不是比量,科学家用精密的仪器来观察,也是属于现量境界。

这里面所说的,「如说修行」就是供养,真诚心去做,就是对诸佛菩萨的供养,对一切众生的供养,对整个社会的供养,对遍法界虚空界的供养,这是总说。下面举几个例子,头一个,「利益众生供养」。什么是利益?财富是利益。是不是万能的?不是的。为什么?对你的健康有没有帮助?对你的寿命有没有帮助?对你生活当中心情有没有帮助?佛法讲离苦得乐,你有财富就能够离苦得乐吗?你有崇高的地位,你能够离苦得乐吗?我所知道的,有几位确实是大富大贵,亿万财富,每天晚上睡觉吃安眠药,可见得他不快乐。年龄还没有我大,还小我几岁,看起来比我老十年都不止,他没有我快乐。人生在世,最幸福的是什么?快乐人生。这要他自己觉悟,财富不能带给我快乐,我要它干什么!高官显爵不能带来快乐,我也不要它。你说现在做官,那官能做吗?澳洲陆克文跟我是好朋友,他选上总理的时候,约我到堪培拉去作客,我就访问他。跟我见面,手上拿了比我这个杯子还大,浓咖啡,告诉我,一天要喝好多杯,提精神,每天晚上睡觉只有五个小时。看了之后我就告诉他:很辛苦,总理。我说:现在这个社会上,中国人讲三百六十行,现在不止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里最辛苦就是干你这行的,太辛苦了。我说:反过来说,在现在这个社会,最快乐、最幸福是干我这行的。他就笑起来了。你看做了一年多,下来了。我跟他有联系,我称赞他,我说:你是现代澳大利亚的孔子。他说:怎么说?我说:孔老夫子当年做鲁司寇,三个月就被人家挤下来,为什么?你是好人要做好事,可是你那些同僚,对他们利益上就产生冲突,他当然把你排斥掉。我说:你是孔子。你看排斥了孔子,孔子下来之后教书、教学,所以我希望他能够把后半生贡献给世界和平工作,这个好。团结宗教、团结族群,从事于多元文化的教育工作,这个非常有意义,他很适合干这个工作。

所以说苦乐就分清楚了。教育做好了,对社会每一个行业都有好处,真正做到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众生苦从哪里来?迷了,迷了就苦,觉悟了就乐。所以,中国传统的文化是圣贤文化,宗教里面的文化没有别的,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手段就是教学,用教学的方法帮助人觉悟。无论干哪一行,只要觉悟他就快乐,他不觉悟就非常辛苦。今天晚上我们还有两个钟点的课,胡小林老师给你们做报告。你看,他在以前做生意好苦,没觉悟;觉悟之后,他现在多自在,怎么会一样?关键就在这个地方,觉、迷,觉悟就成佛菩萨,迷了就是凡夫;在中国,觉悟了就是圣贤,迷惑颠倒这叫庶人。所以这个无比殊胜的事业是圣贤教育,我们天天自己在学习,天天在一起分享,你说这个生活多快乐。所以利益众生,是要帮助众生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建立信心,把对中国传统文化像古时候那种诚敬的心唤醒。没有诚敬,孔老夫子来教你也得不到利益;真正有诚敬,他是个外行来教你,你都得利益。这并不奇怪,为什么?圣人东西不是自己发明的,不是自己创造的,哪来的?是自性里头的。只要你诚敬,自性里面东西就往外涌出来,涌现出来的。老师没有成就,学生成就了,古人有这个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能超过老师,老师还是个凡夫,学生成圣成贤了,这个不能不知道。这就是古圣先贤的东西它是称性的,它与性德相应,可贵在此地,永恒不变,不能够轻慢。

「摄受众生供养」,摄受在今天就是要做榜样;不做榜样,因为今天大家脑子里都有科学,科学就是拿证据来,你没有证据,人家不相信,所以要叫你拿证据,那就是做样子。在中国,几千年来中国这个基本的榜样就是家,家在中国这个社会起非常大的作用。你看修身、齐家,齐家就能治国,就能平天下,平天下是天下太平。因为他家做好了,它是个榜样。现在中国人没有家了,从前中国人讲农业社会,农业社会人口愈多愈好,人多好做事,所以一个家庭就是一个村庄。在中国过去,这个村是王庄、那是李庄,一个村庄就是一家人,一般大概人口三百人左右,这普通家庭,人丁兴旺的五、六百人,人丁很衰的大概也有一、二百人。它是社会组织,它有规矩,所以就有家道、家规,像《弟子规》这是共同必须遵守的规矩,这是家规。还有每个家庭制定的,跟别人不一样的,因为他做的行业不相同,这些家规都在家谱里头,家谱是家庭的历史。有家学、有家业,业是你家经营的事业。所以它是一个社会组织,你能治家,就能治国。每个家都治好了,所以在古时候三百六十行,哪个行业是最舒服的?做官的。做官,在社会有很高的地位,也有很好的俸禄,他养家决定没有问题。我们看「义田记」,范仲淹,范仲淹做宰相,国家给他的俸禄,他能够养三百家,他把他的俸禄养他的族人,穷困得不能过生活的他都供给,养三百家。当然他自己很清苦,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他自己也是过他穷秀才那时候的生活。所以他是平等的,积大德!印光法师最佩服两个人,一个孔子,一个就是范仲淹。你看范家到现在将近一千年,家道不衰,孔子二千五百年。所以人好好的读书,都想做官,为什么?这个行业轻松。

每个人都被他家里教好了,他家有家学、有家规,都教好了,人人是好人,他无论干哪一行,事事是好事。做官的没有案子办,一个月有二、三件案子就很多了。你看看《四库全书》集部里,那是文学,几乎一半都是从前做官人写的。他没事干,就写文章,作诗填词、游山玩水,他搞这个,多快乐!哪有像现在这样?现在这种做官,以前读书人才不肯干,怎么这么辛苦。所以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都要了解。中国这个家实在讲,八年抗战我们的家丢掉了,抗战之前有。我小时候住农村,一个村庄就是一家,兄弟十个人,不分家的。但是抗战之后就没有了,就再也看不到,大家族就没落,都流落到外地去了,我们看到很难过。所以这些年来,我就想到企业,常常听说企业家,企业能不能把中国家的传统继承下来?中国古时候的家道、家规、家学、家业,企业要能够继承下来,我相信中国还会有千年盛世出现。利用今天这种高科技来对全世界宣扬,中国是全世界一个示范国家,全世界每个国家、族群都向中国学习。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中国如果能有二十个企业带头,真做出好样子,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学习。家学就是子弟学校,在从前是私塾,学校多半利用祠堂,因为祠堂只有春秋祭祀,平常都没有用处,所以办学都利用祠堂。我们想想汤恩比所说的,他有道理,他没有看错,中国人这个潜力,现在讲软实力,那是了不起的,如果是用得妥当的话,中国确实带领全世界走向安定和平。所以摄受众生,摄受众生要用德行,再加上真实的利益。

「代众生苦」,这一点非常重要,能不能做成功关键在这一句。我们纵然富有,我们把生活水平降下来,多帮助别人。古代的帝王,这讲上古,尧舜禹汤的时候,他们的物质生活都很简单,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他们真做到了。他不是自己不能享受,代众生苦,你看范仲淹,他有那么大的收入,他为什么自己不享受?养三百多家,不是代众生苦吗?我自己尽量减少。诸位要是念过《了凡四训》《了凡四训》了凡先生做宝坻知县,那个地位很高,宝坻是直接归皇上管的,待遇很丰厚,他都布施给贫困之家,自己的生活都很节俭。家里有丝棉,冬天,夫人把丝棉卖掉,他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不用丝棉给小孩做棉袄?太太告诉他,丝棉比棉花贵很多,卖掉之后可以多做几件棉袄,儿子也有了,也能帮助贫穷的人。这代众生苦。自己有多余的尽量帮助别人,不要去积蓄,积蓄那个财是死的,你这个财用出去是活的,愈施愈多,愈多愈施,不能攒积,需要的人太多了,贫困苦人太多。

所以我希望企业能够做到从前的家的精神,企业家就是大家长,自己办有子弟学校,现在可以办私立学校,从幼儿园办到大学。如果你的企业规模大,你的员工能有几千人、上万人的,这个学校所收的都是你的员工的子弟。自己来教,里面开伦理道德课程,国家要求的这些课程统统都上,把它加伦理道德。教学的方法可以用中国传统的办法,「教之道,贵以专」,一门一门的教,不用交叉方式,一门一门的教,在几年或者十几年课程全部学完。一门一门教,学生头脑里面就想一桩事情,他一点不复杂。一样把课程都教完,成绩肯定不一样,学生会学得很快乐,它不复杂嘛!书包里面就一本书,不像现在背得好重,那个背的我们看到都害怕,来世不敢、不要做人了,你看从小背那么重的书包,这还得了吗?我们以前小时候念书,书包里面大概就二、三本书,很轻,有时候不需要书包。现在你看背那么多还得了!办学校、办赡养院,安置我们公司所有员工的老人。你能这样做,把整个公司当成一个家庭,员工都是兄弟姐妹,真诚心相待,这是中国传统家的精神。员工绝对不会离开公司的,公司是他的家,他的一生就奉献给家庭,像中国过去家一样。中国过去的人,生下来你的一生为谁?为家,荣宗耀祖,光大门楣,家庭的荣耀。他一生他有目标、他有方向,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支持他的,家支持他,家是他的后盾,最可靠的。所以,中国的家庭在古时候的社会那个影响太大了。

每一个家学都办得好,家长一定是非常认真的礼请有学问、有道德的老师来教子弟。对老师恭敬,真的是三跪九叩首,那不是假的,我上学那个时候还是行这个礼。我念过几个月的私塾,就是家学。上学那一天,父母应该跟老师约定好的,今天送小孩上学。在大殿上,大殿供的是一个牌位,「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供个大牌位。我上学,我父亲带着我,父亲在前面,我跟在后面,向孔老夫子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拜完之后,请老师上座,老师坐在孔子牌位下面,有个座位,父亲、我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同学站在两边。在那个场合当中,那教什么?教尊师重道。你看,父亲对老师行那么大的礼,行完礼之后送礼物,就是束修,送礼物,这老师收这个学生。你想想看,做老师的接受家长这样恭敬礼拜,你不认真教学生,你怎么对得起家长?那我们做学生看到父母对老师行这么大礼,对老师恭敬心就生起来,怎么能不听话?所以老师尽心的教,我们专心好好的学习。每个学生进学都要行这个礼,我们自己是这样的,看到每个同学都是这样的。同学当中就跟兄弟姐妹一样,有这种感情,这种感情到一生,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那个时候师是有师道,真是有道义,老师教学不在乎收入,不讲这个的。贫穷人家的学生,没有办法送一点礼给老师的,老师教。还有非常穷苦的,老师还要帮助学生,送一点钱给他、送一点米给他,帮他养家。在古时候两种人,这两种人都很穷,叫穷秀才,在社会上最受人尊敬,读书人认真教学,不计较学费,要谈学费那多丢人。第二个做医生的,医生是帮人治病救命的,不讲究钱的。病治好了,你送一点礼物给医生,家庭富裕的多送一点,贫穷的少送一点,实在很穷送不起的,连医药医生都是布施的,哪有计较医药费的?没有计较这些的。所以,这两种人虽然很辛苦,在社会上是备受崇敬,只要知道你是医生、是教学老师,没有不恭敬的,走到任何地方人家都把你当亲人一样看待,来照顾你。现在这种风气看不到了,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知道社会变形了,跟伦理道德因果全脱节,现在怎么把它带回来,这要靠智慧,这要靠代众生苦,我们真的做榜样给大家看。古时候帝王可以做到食不重味,这是什么意思?一个菜,没有第二个菜,做帝王他能做到,都是为众生。

「勤修善根供养」,善根是什么?佛法里面讲三善根,不贪、不瞋、不痴,叫三善根,反过来这是三毒。勤修善根,就是把这些负面的、不善的心态得统统放下,自己才能向上提升,才能帮助社会苦难众生。一切真的从恭敬当中学,从真诚心、慈悲心,见到、听到、接触到这就有缘,有缘就要伸出援手去帮助他。我们在开风气,让社会大众看到都能够学习。有福报的人帮助贫穷没有福报的,有智慧的人帮助这些愚痴的,统统要把他照顾到,尽心尽力去做就是圆满功德。在佛法里面这是善根,善根起的作用,就是对于古圣先贤、对于佛菩萨的教诲,他能相信、他能理解,这是善根,他能依教奉行那是福德,他有福;能信、能解而做不到,他福报欠缺,真正有福他就真干。

「不舍菩萨业」,业是事业,菩萨事业是什么?各行各业全是菩萨事业,只要你是菩萨,那就叫菩萨业。菩萨业不是有个特定的,任何行业,你是菩提心,那就是菩萨业,所以它底下有一句「不离菩提心」。菩萨什么意思?觉!觉而不迷就是菩萨。不论干哪一个行业,我就用我自己的本行去服务社会大众。释迦牟尼佛干的这个行业是教学,在古时候讲是私塾老师,他没有正式的学校,他也没有正式的课程,他是因人施教,跟他学的人很多。在那个时候印度跟中国是一样,没有统一,都是部落的这种形式,全是小部落。佛陀生在我们中国周朝时候,我们中国书里记载的,他老人家出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甲寅属老虎的,灭度在周穆王。所以照中国人这个说法,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按照中国历史记载的年代,三千零三十七年,今年。跟外国人讲法相差差不多六百年,外国人讲二千五百多年,差不多相差六百年。这我们都用不着去计较它,这不重要。周朝那个时候,中原这一带,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还不到珠江,岭南这边还没有,不到这边,就是这块土地,八百诸侯,就是八百多个小国。所以在那个时候,它的国土有一百里的就是大国,二、三十里的是小国,小国就像我们一个村庄,大国也不过像我们现在一个乡镇,一个县都不到。在那个时代,所以中国古籍里很少讲国家的,它都讲天下,那个时候的天下就是中原这个地区,叫天下。称天子什么?大家尊称你,天子没有实权,他没有行政权,每个国家都独立的。天子是什么?他这一个国做得非常好,完全把圣贤教诲统统落实,就等于说一个示范的、模范的城市,其余的这些小国都到这里来跟他学习,尊称他为天子。那是以德服人,不是以力,你真做得太好,你影响到那个时候的国际,大家都佩服你。

所以在我们中国这块宝土,如果真正落实传统文化,做出一个好榜样,整个地球上所有一切国家都向中国学习,那中国自然就像古时候天子一样,礼义之邦、和谐社会,做得到,不是做不到!完全靠教学,古圣先贤就是用这个方法,我们虽然丢掉了一百年,一百年不算长也不算短,丢掉一百年,底蕴还是很深厚。我们汤池小镇做的实验,很短时间就把人良心唤回来了,不好意思再做不善的事情。所以人有良心,不是没有良心,没有人教,没有人唤醒他。所以,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菩提心,我们很具体的来说,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这十个字,起心动念没有离开,这就是菩提心。对人、对事、对物真诚,别人对我虚伪,我对他真诚,绝不吃亏。不要怕吃亏上当,决定不吃亏、不上当。你用真诚心对人,纵然是被别人骗了,你要晓得,我们是往上升,他是往下坠落,你怎么会上当?哪有这个道理!尤其你懂得因果,命里有的就是有,命里没有的求不到。他骗了我的,骗去没有事,说明他命里有;骗了我,他命里没有,骗到手就出事情,不是生病就是灾难,他就会碰到。所以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何必用不正常的手段?错的。《易经》里面说得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讲因果。所以菩提心,发菩提心这就是行菩萨道,你所做的一切事业统统是菩萨业。

底下说,「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这个前就是这边所说的,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这都是用比喻来说的,功德太大了,没有法子能够相比。「何以故」,为什么?「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金刚经》上说,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为人说四句偈的功德,跟这个意思完全相同。所以经文里面讲,「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坚勇求正觉是自己求成佛,这个要紧。一切诸佛如来,他对你希望什么?希望你快快成佛,而不是希望你对诸佛菩萨的供养,他们不需要。是希望你真正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诸佛菩萨教化众生真正的目的、真实的期望,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我们要怎样报佛恩?如教修行就是报佛恩。佛教我们什么?这个要知道。在净宗法门里面,教导我们的,《无量寿经》上所教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八个字。发菩提心就是真诚心,念念不舍菩提心,念念与真诚相应。对人、对事、对物不要怕,「我都是真的,人家都来骗我」,把这个放弃、放下,不要去顾虑这个,你用真诚,你跟佛菩萨感应道交。不怕别人欺骗我,古人讲得好,吃亏是福,既然吃亏是福,吃的亏愈多,福不就愈多吗?吃的亏愈大,你福报不就愈大吗?不就这个道理吗?你为什么不肯吃亏?不肯吃亏,想占一点便宜,福报就没有了,福就变成罪。这个要懂,不要害怕,决定有福,决定有好处。所以要有胆子,真正信佛,佛不会欺骗我们的,愈舍愈多,舍财得财,舍法得聪明智慧,舍无畏得健康长寿。多帮助受苦受难的人,那就是无畏布施,果报健康长寿,得真干。一直这样做下去,无往而不利,慢慢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统统涌现出来,那你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才能够帮助遍法界虚空界的苦难众生。

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也是八个字,「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是坚勇求正觉。「都摄六根」就是摄心。普通人心都是缘外头境界,都是缘财色名食睡,他就缘这些,缘五欲六尘,他心都在外头。都摄六根是什么?把心收回来,我不对外我对内,内是什么?内是自性。「净念相继」,念是念阿弥陀佛,净念就是清净心,不怀疑、不夹杂,相继是相续不断,心里念念有阿弥陀佛。《无量寿经》也是这个意思,「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这个比什么都重要。一个目标,亲近阿弥陀佛,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除这个之外,是随缘做的。遇到有缘,做,行菩萨道,帮助苦难众生;虽行菩萨道,心里还是阿弥陀佛,没妨碍!把功德回向给阿弥陀佛,我代阿弥陀佛做的,你看这个多有意思,我做一切好事,我代表阿弥陀佛做的。这就很好,没有离开阿弥陀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无论干什么都是念佛,都没有离开念佛,这就叫坚勇求正觉。如果我施财想得财,施法想得聪明智慧,那就不是,不是坚勇求正觉;我无论干什么,我都是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看到苦难人都会帮助,我看到了,我代替阿弥陀佛帮助苦难人。我一切都不想,只想早一天到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见面,这就对了,这就是坚勇求正觉,一心念佛。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


返回《净土大经解演义》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