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五八集)  2011/1/3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25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三百一十五面,第二行:

「复为大施主,普济诸穷苦。大施主者,于一切人行大施。至于所施者,为是财耶?法耶?净影师云法施化益,是谓法施。憬兴师非之曰:欲济贫苦必财施故。是谓财施也。」我们就看到此地。这是本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圆满成就之后,这个行动就表现出来了,这个行动是「复为大施主」,自行化他。经文上有六句,后面五句是「普济诸穷苦,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这个菩提果就是成佛,这个布施是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这是名符其实的大施主,我们应当向佛学习。所施是财、是法?财法统统都具足。净影师就是慧远大师,着重在法施,法施化益。众生贫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惑来的。所有一切苦,迷失了自性,可怜!他对于宇宙万有,他想错了,他看错了,于是他也说错了,他也做错了,造无量无边的业。业的果报就是十法界,十法界里面有染有净、有善有恶,也就是有苦有乐。佛告诉我们,苦是真的,乐是假的,这很多人不知道。他为什么不知道?粗心大意。如果细心的去观察,他就明白了。苦,八苦,真的,大家都知道是苦;乐,佛说乐是坏苦,这个乐不是真乐,是像麻醉剂一样,不是真的。那我们知道,饥饿是很苦,美食是很乐,但是饥饿苦是真的,美食能维持多久?维持一天,一天都维持不了,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又饿了,又要去找美食,那不就等于服毒一样吗?只能将你的饥饿之苦暂时止住,像止痛药一样止住,时间过了,效果就没有了,苦的现象又现前,那叫真苦。

佛确实是大医王,也是大施主,他知道众生苦的根源,帮助你把这个根拔掉,那就是破迷开悟。破迷之后,苦是永远脱离了,开悟之后,你才得到真乐。那个乐与五欲六尘不相干,可以说与六根、六尘、六识全不相干,这叫真乐,不再为十法界所动摇。这就必须要法施,世尊当年在世为我们做的示现,四十九年天天讲经教学,这是法布施。众生闻法,我们在经典上看到,确实有不少善根厚的人,根性利的人,一部经听完,他觉悟了,回头是岸,不再造业了。甚至于还有根性很利的人,一部经还没听完,听了一半,听了三分之一,他开悟了。法布施的功德不可思议,法布施的功德究竟圆满,法施是治本,财施是治标。佛很慈悲,标、本都治。

憬兴师偏重在财施上,「欲济贫苦,必财施故」。我们看到贫苦的人,你要劝他学佛,他三餐饭都吃不饱,他哪有心来学佛?你能把他基本的生活解决掉,你劝他来学佛,他就来了。这是大乘教里佛教菩萨,对一切众生「先以利欲勾,后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牵,那就是财施。所以佛教菩萨有四摄法,摄受一切众生。四摄法里面头一条就是财布施,这布施,他迫切需要,你要帮助他。财施他立刻就感到恩惠,他对你就产生好感,你再劝他学佛,他听得进去,你是个好人,你不会害我。六度里面的布施跟四摄法的布施意思完全不一样,六度里面的布施,佛教菩萨放下贪瞋痴,布施的目的在此地;四摄法里面的布施,他的用意于一切众生结法缘,佛不度无缘之人,菩萨要想普度众生就必须要跟众生结缘。

结缘,我们没有这个财力怎么办?早年李老师教我们这些学生,我们跟他学讲经的二十多个人,他非常重视四摄法,与众生结缘。告诉我们,纵然是菩萨,甚至于成佛了,因为在因地当中跟众生结的缘很薄,所以成佛之后,讲经说法听众不多,度众不广。这什么原因?因地没跟众生结缘。所以老师很重视让我们学生跟大众结缘。我们说:老师,我们没有钱,怎么结法?结缘不要钱,李老师一个星期讲经一次,星期三,时间地点是固定的,不需要宣传,在台中住了三十八年,大家都知道。他讲经的那一天,我们二十几个同学都去做义工,排队在门口,欢迎来听经的大众。大众进到我们佛堂来听经,我们就做接待,引导他,替他找座位,替他拿经本,把今天讲的什么地方翻开来指给他看,这都是结缘,非常亲切接待。如果还有几个零钱,可以买一包花生米,一个人一粒花生米,一个人一块小糖,这都是结缘,令众生生欢喜心。花费不多!一个月才讲经四次,一次用一块钱,一个月不过四块钱,我们就学会了。这个都是属于四摄法里头的。四摄法,你看布施,我们用内财布施,做义工是内财,用身体,用我们的劳力、用时间,金钱那个东西是外财,内外都要施。第二个是爱语,柔和的言语,谦卑恭敬的态度,来接待大众,让每一个听经的人都感到,到这个佛堂来接待的人非常亲切、非常和睦,让他生欢喜心,让他有好印象,他到这个佛堂,他就很安静,专心来听教。利行,所有作为都是利益大众。在讲堂里面同事,共同学这部经,共同修这个法门。这是佛教菩萨四摄法。这个四摄属于财法统统都包括了。所以财施是接引,法施是目的,一个治标,一个治本。

下面说,《宗镜录九十五》曰」《宗镜录》有一百卷,九十五卷有这么几句话,「以无财法,名为贫穷」「故知普济贫苦,即须法财并施。」贫苦这两个字可以涵盖六道所有的众生。六道里有大富大贵,没错,大富大贵他物质上他不贫,精神上贫苦,为什么?没有智慧。我想很多同学都了解一个事实真相,那就是财富是福报,你这一生有财富,过去生中修福得来的。可是这个财怎样用法,那是智慧。智慧来用财,财就变成功德。如果没有智慧,这个财富太多很可能造作罪业,那个麻烦就大了,还不如没有的好。世世代代得人身,多半是生活都相当贫苦,他来生又到人间来了。大富大贵,来生得人身就很困难,如果他一生做好事,积功累德,他生天,天道去了;他用这些财富去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来生他可能到三途去了。人身难得!我们从外国催眠术里发现,有很多被催眠的人,来生还是人道,再前生也是人道,好多世都是人道,都是很普通的人,说明什么?这一生没有什么大恶,也没有什么大善,他保持在这个水平上。大善大恶都不在人道了。所以这两种布施都非常重要,但是财布施可以做一个引导,法布施为主,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一生四十九年天天行法布施,这是主。

「故《积功累德品》,这是下一品,我们现在是「必成正觉第七品」,第八品是「积功累德」。里面有这么一段经文,这是佛教菩萨「恒以布施」,着重在恒,恒是恒常,不能间断,要有恒心,「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佛教菩萨,就是教一切弟子们,我们今天发心皈依三宝,以佛为师,以法为师,以僧为师,佛法僧都要懂得自性三宝,这才是真正皈依处,不能搞错了。自性的佛宝就是皈依觉,佛的意思是觉,觉而不迷,自性觉是真佛;自性正是真法,法宝;自性净,清净,这是僧宝。皈依的时候,传授皈依的老师一定要把这个讲清楚、讲明白,而不是皈依形式的三宝,在佛法名词叫住持三宝。住持三宝有作用,有什么作用?提醒你,你皈依了,没有人提醒,转眼就忘掉,所以住持三宝功德不可思议。佛不在世,佛的形像在,泥塑、木雕,甚至于彩画画的佛像,你见到佛像就提醒自己自性觉。

惠能大师在《坛经》上教人皈依,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然后再解释,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怎样才是真正皈依?皈是回头,依是依靠,我从迷惑颠倒回头,依靠自性觉,觉而不迷,就叫皈依佛;我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依靠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我从一切染污回过头来,依靠清净,身心清净,这叫皈依僧。学佛从这里学起,三皈是开始,觉正净。它是开始,它也是圆满。在我们《无量寿经》的经题上,觉是佛宝,平等是法宝,清净是僧宝,你看经题上清净平等觉就是三宝。学佛学什么?就是学清净平等觉。方法呢?方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法门,任何一个法门不能离开这个原则,离开这个原则就不叫佛法了。譬如布施,布施里头有清净平等觉,持戒,持戒里头也有清净平等觉,这就是佛法。没有清净平等觉,布施持戒也都是世间法,世间法不能脱离六道,不能超越十法界,不能明心见性,这个不能不知道。这是世尊对我们行的布施。

布施,财布施有内财布施跟外财布施,内财,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方法,我们的体力,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时间,来从事义务工作,就是不要报酬的,这是属于我们内财布施。内财布施这个果报超越外财,外财是你拿钱来布施,固然也是好事,不是用你的身心、用你的精力、用你的时间,那是真的可贵。所以在道场、在佛门做义工都是属于内财布施,都是称之为大施主。财修福,法是修慧,财布施得福报,法布施得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佛教导我们的。三种布施都必须要学。六祖惠能大师,这禅宗的,他在五祖的道场黄梅八个月,《坛经》上说得很清楚,八个月,五祖忍和尚分配给他的工作是碓房里面舂米破柴,这是他的本行,他是樵夫,卖柴的,山上砍柴卖柴的樵夫,没有叫他听经,也没有叫他参禅。这什么意思?世出世间法如果没有福报,别说你帮助别人,你自己顾自己都顾不了。所以佛门的谚语有所谓「法轮未转食轮先」,这就是说明在六道里头福报比智慧重要,有福报的人他衣食不成问题,有智慧没有福报一样会饿死,他活不下去。所以你说修福多重要。

现代的人,我们论福报是一代不如一代,我们自己要知道。为什么说一代不如一代?他不修了,只知道享福,自己不知道修福,你命里有多大福报你会享尽,享尽之后怎么办?我没有福报,学佛没出家之前我在忏云法师茅蓬住过五个半月,做义工。茅蓬里面一共五个人,三位是法师,还有一个老居士七十岁,朱镜宙老居士,我跟他们住茅蓬那一年是三十岁,只有我一个年轻人。所以这茅蓬里面所有一切工作我一个人做,包括煮两餐饭,茅蓬都是过午不食,所以晚上不要烧饭。在山上没有水电,山上有泉水,距离不算太远,我们想了一个方法,砍竹子,把竹子里头的竹节打通,就像管子一样去接水,从山上泉水接到我们茅蓬。但是有时候水就断掉,断掉什么原因?大概有野兽把我们的管子搞断了,所以我们必须隔个一、二天都要上山去检查,这水管,竹子接的。那时候物质非常贫乏,没有现在塑料的管子,那个时候还没有,没有用塑料的东西,塑料袋这个都没有,现在就方便多了。

每天去捡柴火,住在山上,烧灶,我做厨房。山上没有灯,没有电灯,点蜡烛、点油灯,晚上八点钟睡觉,早晨两点钟起床。起床之后大家做早课,大概一个半小时,拜佛为主。我的早课是每天早晨拜三百拜,晚课三百拜,中午吃了饭两百拜,每天忏云法师规定我拜八百拜,拜了半年。早课完了之后,我就得准备早餐,法师对于饮食很重视,早餐的时候要磨豆浆,石头的磨子,晚上吃饭之前把黄豆、花生泡一个小碗,早晨起来的时候已经都泡开了。稀饭煮好之后,磨出来的豆浆跟豆渣一起放在稀饭里面,那稀饭的确是好吃。自己种菜。每一个星期到小镇里面去采购一次,一次要去一天,走路,没有车,大概要走两个多小时,来回差不多要走路走五个小时。我还能挑三、四十斤,挑个担子买菜买回来,一个星期的。这是修福。离开忏云法师那里,我就到李老师那里,他刚好办了一个慈光图书馆,我把我自己收藏的书全部捐赠给他,我在图书馆里做管理员,义工。跟老师学经教,修这么一点福,不干怎么行?我到晚年有这一点福报,是这一生修来的,不是过去生的。

这个道场不是我想建的,我一生当中没有建道场的观念。而是韩馆长往生之后,你们悟字辈的师兄弟,有一半人,二十多人,没地方去。我们过去在一起学习,我不能够不顾着你们,这个道场是为你们自己建的,比台湾、比国内的大道场,我们比不上人家,但是修学的环境我觉得很殊胜,你们不要去化缘、不要去托钵,四事供养能维持一个简单的标准,能过得去,在这个地方真正好用功,真正能够把心定下来,在这边住上十年,你不能不成就。可是道场今年十年了,没有一个开悟的,没有一个证果的,说明你们在这里享了十年福,十年清福。不能成就的原因,是你们没有依教奉行,你们不知道珍惜光阴,古人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怎么能叫光阴这样空过?戒定慧三学没成就,那就是我们确确实实是把根本疏忽了,不是不知道,没有真干。

中国大陆胡小林居士、刘素云居士,他们学佛的时间比你们短,他们有非常明显的成就,那就是他把三个根做到了,《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做到了。自己做到之后,他就感化一家,感化他一个小团体。胡小林是做企业的,虽然企业不大,员工只有一百多人,能把一百多个员工变成像自己兄弟姊妹一样,做出修身齐家的好榜样。什么叫修身?什么叫齐家?你到他企业去看看,你就懂得了。他的企业就是一、二百人这样大的一个家庭,一家和睦,一家同一条心,真正是同心同愿,同德同行。他做到了,时间只有四年。我们这个小团体跟他比,比不上。所以我希望你们大家努力,修净土就是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但是要记住,三个根要是没有,不会成就,你成就的是世间法,世间法比不上胡小林的善法,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这一次《无量寿经》我们再一次学习,讲得很仔细,讲得很清楚,你要真正是听明白、听懂了,你不能往生净土,那你要怪自己,你不能怪别人,这个缘无比的殊胜。在电视机面前学习的,在计算机屏幕前面学习的,真有成就的人不在少数,我清楚,我明白。我们真正的道场是在网络、是在卫星。刘素云居士是从光盘上成就的,没见过面,到她成就的时候,我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一部《无量寿经》念了十年,一心不乱,给修学净宗的同学做了最好的榜样。这种成就,此地讲的三种布施都具足,自己成就了,复为大施主,普济诸穷苦,他们做到了。所以自利就是利他,自利之后的利他还是自利,自己没有得念佛三昧、没有开智慧,你弘法利生,你是自利不是利他,得三昧开悟之后才真的是利他。我们为什么比不上那些成就的人?没有别的,人家专心,一心一意,放下万缘,以真诚恭敬受持经教,他才能成就。我们在这个地方所以不能成就,就是烦恼习气天天在增长,没有把它放下,亏吃在这个地方,这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回头,你们还是年轻,回头还来得及。

持戒,一定要知道,《弟子规》《感应篇》是根本戒,没有这两样东西,你的戒就持不住,为什么?没根。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如果不从《感应篇》、不从《弟子规》下手,你就得学小乘的律仪。佛在经典里面亲口说的,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认你!中国古代这些祖师大德用儒跟道代替小乘,这一千多年的实验成功!有道理,有成绩拿出来给你看,你应该相信。如果不愿意用儒跟道,你要用小乘经,小乘三藏里面的律藏要好好去学习。

忍辱,修学成败的关键是你能不能忍,时间是十年,专学一样。刘素云居士的成功,就是她能忍,听话,就听懂了一句话,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句话她听懂了,她真干。除这本《无量寿经》之外,她不看第二本书。她听光盘,她得到那套光盘,我现在才知道,她是自己说出来的,应该是我们在一九九六、九七年的时候,在台湾华藏图书馆讲的《无量寿经》。那个时候我跟黄念祖老居士还没有联上,我讲经的参考数据是《净影疏》,此地常常引用的,隋朝小慧远大师他的《无量寿经》批注,我学过。再一个就是李老师的眉注,我是以眉注为主,参考《净影疏》(义疏)。好像讲了有七十多个小时,七、八十个小时的样子,那个时候还是录音带,不是录像,录音带,以后做成光盘,做成CD。她得到这份数据,一天听一片,一片就是一个小时,这一片重复听十遍,每天听经十个小时,专心听,长时熏修,这一片光盘听十遍。除听经之外就念佛,没有杂念,真的万缘放下。她生活很简单,她日常生活吃饭是一个菜,我们常住大概都有五、六个菜。她请朋友请客吃饭也是一个菜,生活非常节俭。

一切随缘,你就想她心多清净,成功的秘诀在此地。有人问她,很想跟她学习,她说六个字,她说我的成功秘诀就是「老实、听话、真干」。说得不错,古今中外所有成功的人都是这六个字,你能具备这六个字,你肯定成功。换句话说,你不成功,你就不老实、不听话、不肯真干。人家把样子做出来了,这话不是传说的,是做出来给你看。所以你们大家要想想,她十年有这个成就,再有十年,她会比现在提高,我的估计至少是五倍以上,我不说十倍,至少是五倍以上,就是再过十年,佛门的大德!根扎得好。你们在我面前,我天天劝、天天讲,没人相信,没人肯干。念念没有放下名闻利养,念念没有放下五欲六尘,这个麻烦就大了。障碍你自己的是你自己,除你自己之外没有人障碍你。

忍辱、精进、禅定,记住佛所说的一句话,「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你要把心放在一处,你会开悟,你会成佛。连开悟成佛都能成就,其它问题就更不必说了,哪有你办不到的事情?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善巧方便,自他两利。「教化安立众生」,我们今天自己不能安立,你就没有办法教人。安,没有怀疑、没有忧虑、没有欲望、没有对立,所以叫心安理得。怎么能做到?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是什么?佛经上常讲的,诸法实相,宇宙人生的真相,你真的清楚、真的明白了。《华严经》讲得透彻,贤首大师的《还源观》简要详明,我们讲过两遍。近代的科学家、物理学家给我们做出证明,证明佛在经上讲的诸法实相是真的,他们用精密的科学仪器观察到了,观察的结果跟佛所说的相同。

我们听了科学家的报告,对于大乘的信心更坚定,不再有丝毫怀疑了。现在的问题,实相等着我们亲证。我们现在这个觉悟是解悟,不是证悟。要怎样证悟?真干,真放下。放下对一切法的执着,清净心就现前。心还不清净,说明你还没放下,执着没放下,执着真放下了,清净心就现前。清净心就是三昧,清净心生智慧,清净心现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大自在。什么叫自在?随时可以去。你有慈悲心,怜悯这些苦难众生,你多住几年不碍事,不要很高,就这个本事就行了。这种本事得来的关键就是放下对一切法的执着,不要再执着。放下对一切法的分别,你就得平等心,那更高了,那是生方便有余土上三辈往生,上辈上生、上辈中生、上辈下生,得清净心的是方便土底下的两辈,中辈、下辈,六个品位,合起来是九品。如果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那恭喜你,你生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生到那边你就成佛了。经典上讲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明白,我们能不干吗?

这几句是引用下面一品的经文,到下面一品再细说。「住于无上真正之道」,无上真正之道就是这一本《大乘无量寿经》,就是这一句六字洪名,无上真正之道。我学佛学了六十年,对这句的意思才完全肯定了,一点都不怀疑了。所以我劝导大家,我们活在这个世间,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多快乐,多自在!法喜充满。心是阿弥陀佛,那愿还成不了吗?愿当然与四十八愿相应,二六时中起心动念是什么?起心动念全是阿弥陀佛,以阿弥陀佛成就自己,以阿弥陀佛教化众生。

「经中复云」,还是下面这一品经里头所说的,「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这财施。你看法施、财施统统具足。这些财从哪里来的?十方来的。我跟大家讲得非常具体,只要你一心行道,许许多多的佛友都想做好事,不知道怎么做法,你知道,那我们有一点钱财统统奉献给你,你帮助我去做。财是从这里来的。这些佛友们对我有信心,他相信我,我不会拿去享受。我拿到这个财只做两桩事情,一个就是佛在经上讲的这个,为一切贫穷的苦难众生,帮助他们,在物质上帮助他们,在精神上帮助他们。精神是法布施,法布施还是要用钱,我们印送经典,制作光盘,用卫星电视,用因特网,建立这个小道场,希望在这个地方培养弘护人才,弘法、护法的人才,这都不能离开财物。希望我们这个道场十年之后能有二、三位超过我的人才,不超过我没用,我没有嫉妒心,我希望你们都在我之上,无论是智慧、德行、道理,方方面面都希望你能超过我,这世界就有救了。

我在这里给你们做个台阶,希望你们借着我这台阶往上面走。做得到做不到?不是做不到,很容易做到。做不到就是你们不肯把烦恼习气这些垃圾丢掉,你们天天背着这些东西,你们无法向上提升,这个东西丢掉就上去了,决定不可以执着。这个小道场是一个修学很好的环境,我们希望全世界有志于正法久住的同学们,发心续佛慧命,正法久住;发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为世界开太平,我都全心全力的供养护持照顾大家。我们的藏经,对中国传统文化这些数据,虽然不是很丰富,不能跟人家大学学校图书馆相比,可是帮助我们、成就我们这些资源够了。我们这里收藏的有十种不同版本的《大藏经》,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库全书》《四库荟要》都具足。我们正在委托书局给我们印的《国学治要》,大概四、五月就可以出版,而《群书治要》大概下个月底。我们有一千套精装本,有九千套平装本。精装本这个一千套,二月底我们就可以拿到了。

在世法里面,这两部书够了;佛法里头,《无量寿经》《华严经》《还源观》足够了。一个人用十年时间专攻一部,不能搞多。你做个实验,做个样子给全世界的人看看,这个方法好不好。例子多了,大家相信了,改变我们过去学习那个错误的方法,这个功德多大,这不可思议!不可以好高骛远。广学多闻,多少人羡慕,我也非常羡慕,可是在我们这个世间寿命有限,你能学得了吗?我的办法是我先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我有无量寿,然后我广学多闻,我不怕,我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寿命,我统统都可以学到。现在不能干这个事情,现在一干这个事情,极乐世界去不了,你把你的力量分散掉了。今天我们的力量薄弱,集中在一点,就是取西方极乐世界,就在这一点上,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到达极乐世界之后广学多闻,没到极乐世界之前,我就一门深入。这是取极乐世界最殊胜的方法。

「故知大施主必须财法二施。」这真正的,佛是真正的大施主,从初发心一直到成无上道,你问佛干的什么事情?就是施舍,施财、施法,舍财、舍法。「以财济世贫」,这《会疏》里头说的,「以法周无福」,有财没有智慧也是没福报,法布施帮助他们得真实之利,这《无量寿经》上讲的三种真实,真实之际,那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真实智慧是自性本自具足。惠能大师给我们做了榜样,大家都知道他没念过书,他不认识字,世出世间一切法,你向他请教,他没有一样不知道。他智慧从哪来的?他开悟的时候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具足智慧,具足无量无边无尽的智慧,具足德能,具足相好,就是《华严经》上佛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大家平等的,没有哪个人说高一点,没有哪个人说少一点,没有,完全平等。

为什么我们的智慧德相都没有了?佛说「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在《华严经》上说的,惠能大师给我们做证明,他开悟了之后,真的,智慧现前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你在旁边读经,他在对面给你讲经,你会读,不懂得意思;他不用读,听了之后意思完全通达明了。他能做到,你做不到。为什么?他肯放下,你放不下。要放下什么?要放下无明烦恼。什么叫无明烦恼?起心动念叫无明烦恼,惠能大师的本事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他有这个本事。不起心、不动念是什么境界?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法身菩萨的境界。大乘经里面常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这个境界,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不起心、不动念,就这个境界。所以生佛平等,众生本来是佛,世尊讲得不错,只要你放下起心动念,你本来是佛。

我们要不要作佛?要作佛就得放下,你要晓得,不起心、不动念就统统放下。放下执着,还有分别,还有起心动念;放下分别,当然没有执着,但是还有起心动念,果报在四圣法界;不起心、不动念,四圣法界没有了,就是十法界没有了,展现在你面前的是如来的报土。什么如来?你自性如来,你自性如来跟十方如来是一不是二。所以,说诸佛的报土就是自性报土,自性的报土就是诸佛报土,不一不异,这真话,这不是假的。我们要冷静去观察、去思惟,去省察我们应该怎样修。怎样修就是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处事待人接物,说俗一点,怎样过日子,过诸佛如来的日子。就在当下!先成就自己,我们就能帮助别人,就能像诸佛一样做这个世间的大施主。

「普」是平等的意思,以平等心、以平等的行来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在这个世间,拥有财富的人很多,我见过,得到崇高地位的人很多,也见过,他们并不快乐。无论是在物质,或者在精神,物质是什么?身体,身体是物质,念头是精神,有沉重的压力,所以他不快乐。什么原因?他对于事实真相没有看破、没有看透,所以不能摆脱烦恼。烦恼是贫苦的根源,拥有财富的他精神上有烦恼,所以精神贫苦。佛在经上讲,六道众生地位再高,到摩酰首罗天王,这最高的,没有比这更高的,有没有痛苦?有,什么痛苦?不能明心见性,不能得大自在,还是为烦恼所困扰,他痛苦在此地。换句话说,他不知道把这些痛苦烦恼放下,也就是说,他执着,他分别,他起心动念。

「盖谓以财施救济世间贫穷困苦之人,以法施普利无福闻法之士」,这一句话说得好,「故名为大施主也」。佛菩萨的财是救世的,佛菩萨的法是普度众生的。普度众生,能接受的那个众生要有福报,这个问题难了。世出世间福报从哪里生的?我们修净土,净土是第一等的福报,你修净土不能成就、不能往生是你没福,你不能怪别人。早年,净宗学会在美国成立,我写了个缘起,缘起里面提出净宗同学必须学习的五门功课,专讲行门,五门功课第一个是净业三福,没福怎么行?第二是六和,第三个是三学,第四个是六度,第五个是普贤十愿,很好记。我们用什么来修行?就用这五样。头一个净业三福,净业三福三条,第一条第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我们想想这两句有没有做到?如果没有做到,叫无福之人,念佛也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这两句就落实在《弟子规》《弟子规》做到了,你有福。《感应篇》你做到了,你有大福;十善业做到了,你有圆满的福报。

所以儒释道这三个根,这是世出世间福德的根本,你能不修吗?你要没有这个根,佛来教你,也只能给你阿赖耶里头种个善根,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一生不能成就。为什么?没这个福气,佛家讲缘分,这个福缘,你没这个福缘,你有这个福缘你才能有成就。你细心观察每一个往生的人,他要没有这个福德的根源,他不能往生。第一福具足了,才能生出第二福,第二福是什么?「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小乘福,也叫二乘福,声闻、缘觉都以这个为根基。再往上提升,这大乘菩萨的福报,「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总共这三福,三条十一句,十句是成就自己,最后一句是成就众生,那就是为作大施主,劝进行者。自己成就才能帮助别人,自己没有成就,需要别人来帮助我,我哪有能力帮助别人?所以法施普遍利益,帮助一些无福闻法的众生,给他阿赖耶识里头下佛法的种子。他要真修福,他这一生会成就;他要不修福,这个种子会到来生后世,到哪一生你遇到缘了,你再修福,就会成就。没福不行!

世尊一生的行谊,福慧双修,每天都在真干,一切时、一切处看到需要帮助的人,释迦牟尼佛立刻就伸出援手,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讲经教学教化众生,四十九年没有一天空过,我们后人怎么比都比不上。他的福报大,身体好,老而不衰,一样教学,从无间断,入灭还表法给大家看。八相成道,无一不是慈悲教化,我们要知道。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净土大经解演义》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