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六九集)  2011/2/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26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三百二十六面第七行第三个字开始看起:

「总之,此一段是大愿之总结。上言无碍智,求智慧也。自慈愍行以下,表誓愿也。《会疏》曰:愿是万行之先导,慧即佛道之眼目。愿以导因行,慧以照佛道。愿慧成满,即名如来,故谓得为三界雄。」我们看这一段,这是念老总结这一句经文的义趣。他说这一段是大愿的总结,上面讲无碍智,求智慧,慈愍行以下这是表誓愿。《会疏》里面说:愿是万行之先导。愿就是我们的希求、希望,我们的方向,我们的目标。有愿,努力就有成果,如果没有愿,就像船在大海航行,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它到底到达什么地方?人生在世,如果有方向、有目标,他一定有成就,无论是世出世法,无论是哪个行业,他一定有可观的成就;如果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一生再努力、再发愤,最后是一事无成。这些事实都摆在我们面前,中年以上会看得很清楚。凡是成功的人,从小一定有先人教导他,有善友帮助他,他自己确定了方向目标,一般古人所谓十年有成,肯定有成就。学佛也不例外,如果遇到真善知识,自己有善根、有福德,十年转凡成圣,在历史上大有人在。他们能成就,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就?冷静的去思惟、去观察、去反省,就明白了。明白之后,如果是确定方向目标,再过十年还是能成就;如果错过大好光阴,成就就有限。

所以人学佛不能没有愿,世法里面说不能没有志,志、愿是一桩事情。孔夫子十五有志于学,他就有方向,他就有目标;三十而立,三十岁就成就了。成就什么?圣人。古人谦虚,称圣贤君子,从一个凡夫,平凡的人,能达到君子这个层次,君子就是圣贤,再提升,贤人,再向上提升就是圣人。有志,这志太重要了。学佛要有愿,真有愿他就真有成就。发愿弘法利生,续佛慧命,我相信许许多多年轻的同学发心出家,都有这个志愿,为什么十几、二十多年过去了,没成就?不能说没有愿,原因是愿没有认真去兑现。我们再要问,为什么不能兑现?情欲,这是大烦恼,没放下。世出世法里面的扎根教育没有学过,这桩事情至少可以叙说到两百年,两百年前面的一百年还有人说,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少,后一百年连说的人都没有了。可是这两百年当中,还是有成就的人,不过数量跟过去相比是大幅度的减少,这是真的。由此可知,古人说的话没错,事在人为。换句话说,还得要自己负起责任,不能够怨天尤人。这就是你的志愿坚不坚定、遇到挫折你会不会变心?这是关键。无论什么挫折都不会灰心,都不会改变,这个人成功了,他就注定成功。遭遇挫折就变心,遇到障缘就怨恨,这是一般人有始无终、不能成就的第一个因素,无法将自己的志愿坚持到底。所以愿是行之先导,慧是佛道的眼目,这个重要。特别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有慧眼,你能够辨别方向,你能够辨别邪正,你能够辨别利害,所以你能够趋吉避凶。

下面说,「愿以导因行」,因是因地,初学它来引导你。「慧以照佛道」,这个成佛之道你掌握到了。成佛之道是什么?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个最困难的,佛法法门很多,哪一个法门契合我的根机?这个选择不容易,这是智慧。自己没有这个智慧,也没有真善知识来帮助你,这个时候我们对每个法门可以尝试一下,看看适不适合自己根性,不能勉强。顺自己的根性,适合自己的程度,学习不十分困难,就可以尝试。一样一样的尝试,用个几年的时间,大致上就明白,摸清楚了。然后下定决心选一条,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是大多数同修必经的一个过程,要浪费若干年的时间。决定心愈早发,成就也就愈快速。

现在我们知道了,一切经里头最殊胜的是《无量寿经》。但是《无量寿经》真有困难,在夏莲老这个会集本没出来之前,佛门弟子专攻《无量寿经》的不多,即使专攻《无量寿经》,一般都采取王龙舒的会集本,并不很多。而绝大多数的,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他们所采取的《弥陀经疏钞》,莲池大师的最多;再其次的,蕅益大师的《要解》也不少,这两种都采取的人就更多了,这修净土的。这个会集本出现之后,对净宗的贡献太大了,真的是第一超胜,无与伦比。那是什么?近代众生有福了。他要没有福,他怎么会遇到?夏老居士十年的苦心,会集成这一本。黄念祖老居士,先后我估计至少也有十年,蕴育、搜集资料,在病苦之中完成这部新的批注,稀有难逢。我们今天读这部经、读这个批注,真的是在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的精华本。我想从今而后,学佛的同学想在一生当中圆成佛道,那就是这个法门,就是这一部经典。

刘素云居士做榜样给我们看,我们看到了。她能成就,我相信你也能成就,我们大家都能成就。她用了十年时间。我们发愿尽形寿坚持这一门,只求深入,放下万缘,包括佛法,我在佛法里只取这部经,只修这个法门。我们很清楚、很明白,古人说的话一点都不错,「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又何况第二十愿末后讲得非常清楚,「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那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们要不求往生,在这个世间希望得大彻大悟,那要到哪一辈子、到哪一劫?太难了。我们得有自知之明,靠自力断烦恼,我们肯定做不到,我们只有靠他力才能办得到。他力,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如果没有本愿威神的加持,我们就苦了,那个成就真是经上所说的到无量劫,要在轮回里面受无量劫的苦楚才能得救。而今天遇到这个法门,坚定志愿,依教修行,我们这一生就解决了。所以这个法门,古大德说「当生成就的佛法」,不要等来生,一生成就,只有这一门。

愿慧成就圆满,这叫如来。如来叫二足尊,足就是圆满。慧圆满,福圆满,这个人就成佛了。故谓得为三界雄,这称赞他为三界大英雄,三界六道众生不能办的事情,他办到了。这个不能办的事,就是彻底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释迦牟尼佛放下了,诸佛如来放下了,法身菩萨放下了。底下这一句话很重要,「盖誓愿与智慧,成佛正因也。两俱圆满,从因得果,故为三界之雄」。特别在这里提醒我们,誓愿跟智慧是成佛的正因。我们一定要发度众生的愿,要发求生净土的愿,这两愿是大愿的总纲,要求智慧,这两个愿才能够圆满;没有智慧,这两愿是空发了。为什么?你做不到。有愿有智,下面才能够弘护正法。

「说法师子吼。愿己说法,能如世尊,于大众中,作师子吼。」自己成就,就应当要帮助别人,自己有一分成就,帮助别人一分;自己有两分成就,就帮助别人两分。帮助别人是自己修行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学,为什么?教学相长。每个教学的老师,我相信都有这个经验,有许许多多的悟处都是从教学里面来的。在课堂当中,或者跟学生问对当中,不知不觉悟出许多道理,这就是教学相长;你要不肯教学,这种机会就失掉。现在人所说的交流、分享,对自己的利益太大了,每次交流,每次分享,都能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我们要想提升自己,这个事情不能不干,天天要干,遇到一个人也跟他交流,遇到两个人也跟他分享,只要你欢喜讲,你就有悟处。古大德说,积小悟就成大悟,常常这样讲,讲上三个月、半年,大悟了,积大悟就大彻大悟。这是教下的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这个作师子吼,什么叫师子吼?「师子吼,喻也」。此地讲这个师子,就是野兽当中的狮子,兽中之王。「师子一吼,百兽畏惧」,真的。我们在没有学佛之前,看电视喜欢看「动物奇观」,我相信不少人都看过,「动物奇观」里面,你看那个狮子,狮子一吼,小动物腿都软了,跑都跑不动,有那么大的威势。「故称世尊决定无畏之说法,为师子吼」,用这个来形容、来赞叹,佛说法决定无畏。《涅槃经廿七》曰:师子吼者,名决定说。」我们学佛,特别是年轻初学,不能不信,要信受奉行。为什么?决定说,这三个字太难得了。决定说,说的是什么?真理,他所说出来的永恒不变。谁敢说这句话?没有明心见性,绝对不敢说这句话。我所说的,提供大家做参考,请大家指教,不敢决定,也许我看错了,也许我说错了。佛跟法身菩萨不如是,他所说的字字句句就是决定说,你不能更改他一个字。

所以佛法难,真难。《华严》《大智度论》里面都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这是说佛法,也就是佛的经典,没有人说,世间再聪明、再有智慧的人,他不能够理解佛所说的这一切法。佛法要什么人来说?有修有证,这个人可以说。现在找这种人找不到了,有证的人找不到,那不得已而求其次,找有修行的人。什么叫修行?佛经上所讲的他都能做到,这是有修;佛经上讲的道理他采纳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佛经上这些教诲他接受了,变成了自己的言语行为。我们真的看到一些人,特别是修净土的,老太婆、老阿公,他们没有受过教育,甚至于很多不认识字,他会背《阿弥陀经》《阿弥陀经》什么意思他不懂,他背得很熟。他的心地清净,他没有疑惑,他没有杂念,一天到晚拿一串念珠,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在念,一生他不改变,就是这么老老实实过了一辈子。临走的时候,往生的时候,预知时至,晓得什么时候佛来接他,瑞相稀有,他成佛去了。这种人,李老师非常佩服、非常向往。老师曾经跟我讲了很多次,他想学这些老太婆,学愚,他说学了几十年都学不到。愚不可及,你比不上他,你以为你很聪明,比不上他。心地多清净,人家对他好,好,感谢,人家对他不好,他也很感谢。你看他那种真诚慈悲,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一样不好,你欺负他、侮辱他,他都叫好。给我们做榜样,成佛了。真正成佛修行就是那个样子。

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不但是佛菩萨所说的,世间圣贤所说的,都有大道理在。我们要深信不疑,要依教奉行,你会得到大利益,帮助你开智慧,帮助你积功德,帮助你消业障。古时候人都学,不管认识字不认识字,与识字不识字真的不相关,像惠能大师所说的,都学,都真干,都相信,都真干。我在童年时候住在乡村,乡人遇到事情在争执,怎么办?找私塾,乡村有私塾,找私塾先生来评评理。私塾先生一说孔老夫子怎么说,大家都没话说,马上就摆平了。这是什么?相信圣人,圣人说的话还能有错吗?你问这个乡下人,他也没有念过孔子书,他知道有个孔子,孔子是圣人,对孔子尊敬,这夫子先生一说孔老夫子怎么讲的,个个都服了,这个争执立刻就化解,比现在的法庭有效。佛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还争什么!《大般若经》上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还争什么!你真的了解、明白了,自然就万缘放下,对待一切众生柔和质直,肯定是这个样子,不是从哪里学来的,法尔如是,自自然然,一丝毫不勉强。

「又《维摩经佛国品》曰:演法无畏,犹如师子吼。肇公注曰」,肇公是僧肇大师。鸠摩罗什在中国弘法的时候,僧肇大师是罗什的学生,非常优秀的学生。他的批注,就是《维摩经》的批注,「师子吼,无畏音也。凡所言说,不畏群邪异学,喻师子吼,百兽下之。」他所说的是真理,他所说的是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所以那些邪知邪见,与圣贤教诲相违背的,这叫异学,正法都能够折服他们。甚至于这些邪知邪见异学之人,遇到真正正法,他们也很乖巧,也表示恭敬,不说话了。我们见过!那些人也很聪明,他知道辩论不过你,不如不说话。百兽下之,这也是比喻,狮子兽中之王,狮子在那个地方,其它的野兽都回避。这就是形容佛说法的所在,那些邪知邪见之徒,异学之士也都服了,或者他就离开,不离开,他也不敢说话。

「如是说法,故能广度诸有情」。这里头含的深义,就是要明心见性,你说法才能跟诸佛如来一样,有这么大的摄受力,没有见性做不到。不得已而求其次的,两个方法,一个是广学多闻,那要很长的时间,至少二、三十年的时间,深入经藏,你记得很多,读得很多、记得很多可以应付人。另外一种方法,一门深入,十年熏修,一部经,不杂不乱。这是什么?戒定慧。遵守这个方法,绝不改变,叫持戒。这一个方法,一部经、一句名号,在一般人讲,普通人,三、四年,顶多四、五年,你就得定,心就定下来,清净;六、七年就开悟,十年,没有到大彻大悟,也是大悟的境界,有这个能力应付疑难杂问,能够面对群众,解答他的难题。没有这样的能力,不容易,做不到,人家出几个题目,把你难倒,看你的笑话。我们自己功力达不到这个境界,学的也不多,出去讲经,要知道,找你麻烦的人很多,这些人是有意的。我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讲经,畅怀法师就警告我。我住在他的道场,他说香港有一批居士研究佛学,他们有相当长时间研究,常常看到外地到香港来讲经的法师,讲完之后提出难题来问他,把法师问倒,问到无话可说。有这么一批人,专门来找碴,叫我要小心。他说你还没有什么名气,年岁还轻,没有什么名气,要防着。我那一年去讲《楞严经》,所以我就小心了,上台讲经先谦虚:我学得很浅,学得不多,知道的很少,都是讲古人的批注,我自己没有东西。讲古人批注讲错了,批注要负责任,我没有责任,请大家多批评、多指教。先把话说在前面。果然没有出事,在那里讲了四个月,没人来找我麻烦。那些人在不在?常常在现场听经。有一天,大概是讲了将近两个月,这一批人邀请我吃饭,在香港也是出名的,是专家学者,他们对我很客气。自己一定要低姿势,不可以轻慢人,要谦虚,要恭敬。最怕的是自以为是,那种傲慢态度起来,人家就来找麻烦了。「且此广度有情之句,正是法藏大愿之根。故云:四十八愿,愿愿皆是为众生也」,众生无边誓愿度落实了。明心见性之后,真的是说法度生。虽然自己证得诸法实相,说法跟如来差不多,你入了如来境界,可是教诫初学还是要谦虚,为什么?这是利他。学生跟老师学,小孩跟大人学,大人要给小孩做好榜样,老师要给学生做好样子,一个道理。谦虚从哪里学来的?跟大人学来的,跟老师学来的,所以不可以有丝毫轻慢的态度,那就错了。

我们看底下一句,「圆满昔所愿。昔所愿者,即法藏菩萨于五劫中精勤求索,结得之四十八大愿也。所发本誓,一一功圆果满,故名圆满昔所愿。」我们初发心的时候发的愿,实在说,绝大多数学佛的人,尤其是在家的同修,在佛菩萨面前许什么愿?求佛菩萨保佑升官发财、保佑我一家平安,多半发的是这个愿,发成佛的愿很少。我们在古人典籍里面只看到惠能大师,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这个不认识字的人,他到黄梅去拜五祖,这有人介绍他去的,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他的回答:我来想成佛。我相信五祖一生从来没有听说一个人在他面前讲他要来成佛的,他真成佛了,他的愿圆满了。所以你说愿多重要。有愿,接着就要有行,行能满你的愿;如果没有行,你那个愿是空愿,不能圆满的。法藏菩萨发愿,发什么愿?广度诸有情。他只有一个愿望,希望有能力帮助这些苦难众生。苦难众生是讲六道里面众生,六道里面特别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是好得多了,欲界太可怜了,帮助这些可怜悯者一生成佛,这个愿还得了吗?这个愿是无上大愿。世间自在王教他,教给他的话我们在前面读过,很简单,但是意思很深,我们听不懂,法藏他能听懂。听懂之后,要用行去满愿,就是修行。把所有错误的行为都修正过来,这叫修行。行为,包括思想、见解、言语、造作这四大类。思想的错误,见解的错误,言语的错误,行为的错误,统统把它改过来。修正错误的行为,叫做修行。他用了多少时间?五劫。这个时间很长,不是短时间,真叫长时熏修。这四大类的行为,总而言之,不外乎执着、分别、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叫无明烦恼;分别叫尘沙烦恼,尘沙是比喻,像尘沙那么多,无量无边;见思是见解跟思想的错误,就是执着。这三大类的烦恼淘汰尽,就成佛了。长时熏修,五劫的时间,你看,精勤求索,精进勤劳,求索断烦恼、成佛道的方法,结得四十八大愿。

四十八大愿是法藏菩萨五劫修行的总报告,他修行圆满的报告。这个报告说明,他所希求的全都满愿了,每一愿里面义理境界都没有边际,愿愿如是。首先,他建造的这个道场,西方极乐世界,为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里面六道众生而建立的,用这种方法让一切众生都到这个道场来修学,他做导师,亲自教导。他怎么教法?把他自己修行成佛的方法,他的经验、他的效果教导这十方烦恼习气严重的这些众生。方法,给诸位说,非常简单。你不要以为,我们现在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连上线,线路接通了,佛来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修什么?还是这一句阿弥陀佛。不是跟你讲吗?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念到什么时候你不念了?念到你成佛了。成佛之后还念,为什么成佛之后还念?成佛之后,你去接引众生、你教化众生,你还是用这个方法,这方法用到底。我自己用这个方法成就了,我教别人都是这个方法,简单扼要。天天跟你讲经说法,这一句佛号讲不完、讲不尽。阿弥陀佛天天在讲,就是讲这句阿弥陀佛什么意思,你愈听愈欢喜。换句话说,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跟我们讲什么经?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一切经,一切经的义理不出《无量寿经》,妙极了。无论你想学什么法门,都在这一句佛号里头。你本来只想得一个法门你就满意了,没有想到一切法门全得到,出乎你意料之外。本来我只想这一部经通了就好,很满意了,没有想到十方诸佛所说的一切经全通。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才晓得,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出乎你意料之外,得大圆满。所发本誓,一一功圆果满,故名圆满昔所愿。世间自在王的好学生,学生超过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不佩服的,没有不赞叹的,大家称赞他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底下这一句,「一切皆成佛」,这一句可不得了。你看念老解这一句,「此之一句,奇哉!奇哉!」太稀奇了,太特殊了,「粉碎虚空」,用这句话来形容奇哉!奇哉!「此正是四十八愿之本体」,我们可以说这正是四十八愿的大圆满,这一句,「从此一句流出四十八愿,一一之愿亦只是显此一句。」一切皆成佛是平等的,没有高下,没有先后,没有次第,十法界依正庄严没有例外的。《华严经》上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也是这一句的意思,这是一切诸佛如来的本怀。成佛了,你要问佛有什么愿望?佛答复你一句话,一切皆成佛。什么时候成佛?现在就成佛。所以世尊常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那我现在为什么是凡夫?如来智慧、神通、道力、德能、相好,我一样都没有,我是六道里苦恼凡夫,我怎么是佛?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你为什么变这样?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一语道破。换句话说,你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就是佛,现在就是。你为什么不肯放下?我很想放下,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放下。告诉你,「南无阿弥陀佛」,多简单。只要你心里是阿弥陀佛,其它的都放下,你就圆满成佛了。你成的是什么佛?你成的是阿弥陀佛,这还得了!所以,奇哉!奇哉!粉碎虚空。为什么你不念阿弥陀佛,你念乱七八糟的东西?毛病就产生在此地。念佛功德还得了?真不得了!所以这一句话,一切皆成佛,统一了全部的佛法。

在净宗那尤其是妙极了,「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是性德的称号。这六个字都可以翻成中文,一点都不难,为什么不翻?叫尊重不翻,对它致敬,用它原来的音来念。南无,是称赞的意思,是恭敬的意思,礼敬的意思,皈依的意思,皈命的意思,有这么多意思在里头。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皈依无量觉,皈命无量觉,就全包了。无量觉是自性,不是别的。惠能大师见性了,说了五句,自性是清净的,自性是不生不灭的,自性是具足一切的,本自具足,万德万能,自性是不动的,自性能生万法,万法不离自性。他在五祖面前汇报,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这个意思,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全包括了,一条都不漏。佛号功德不可思议,念佛的人多,几个人知道它的意思?所以念得不灵。知道意思,念就灵了。

我们念得不灵,违背了大势至菩萨的教诲。菩萨教人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八个字,我们没做到。我们天天念佛,六根没有摄住,为什么?眼还被外面的色这个境界所转,耳被外头的声尘所转,鼻被香转,舌被味转,身被触转,意被法转,全都被外境所转。都摄六根就是把这六根收回来,不受外头境界的影响,这叫都摄六根。我们今天受外面影响,外面风小小一动,我们就受不了。外面的大风大浪,我们还是保持如如不动,这叫都摄六根。由此可知,都摄六根就是放下万缘,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那就是都摄六根。然后才讲净念,净是清净,不怀疑就清净,不夹杂就清净。如果你怀疑,你说我不怀疑,不怀疑就清净了,不清净就怀疑,你怎么能说你没有怀疑?不夹杂就清净,夹杂就不清净。夹杂什么?夹杂叫六尘、六识,夹杂这个东西。所以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哪有不成功!这个法门什么人修的?给诸位说,就是阿弥陀佛五劫修行当中所修的,八万四千法门第一法门,十方诸佛所修的无量无边无尽法门里头第一法门,叫持名念佛。

我们今天念佛,「持」这个字没做到,所以我们念这么多年没效果,如果真的会念,三年决定成功。《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头,三年往生的人有多少!那不是寿命到了,是他的念佛功夫成就,他有条件往生,寿命不要了,先走了。好像我们看他走了,他怎么都没有慈悲心,都不留下来教教我?我们全看错了、全想错了。他走了就是教我们,给我们做榜样,让我们相信那是真的。后面他又来了,他来去自由,他又变了个样子来教我们。为什么他变个样子来教我们?他要行慈愍行,他能不来吗?该去的时候他就去,是教你,该来的时候他又来,还是来教你,没有中断过。来的时候换一副面孔,换一个样子,你不认识。六道众生,其实哪一个不是佛菩萨?哪一个不是再来人?都是在这里示现教我们。问题在哪里?你会不会。正如同《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从早到晚,五十三参是什么?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我们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这一天,不都看到这些人吗?全是佛菩萨,都在这教我,都在这给我示现。有人示现正面的,有人示现反面的,有人示现善的,有人示现恶的,把十法界依正庄严天天表演给我看。非常可惜,我们全看错了,全会错了意,所以只生烦恼不生智慧。如果你懂得了,他都是来表演的,他都是来帮助我的、提醒我的。我不生烦恼,开智慧,对所有一切众生(表演众生),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五体投地,恭敬感恩,你不就成佛了吗?佛菩萨在哪里?就在当下,就在眼前,没离开过。你真正能够懂得这一句话的意思,一切皆成佛,不是过去,不是未来,就是当下。所以,你说这一句话还得了吗?念老这个赞叹,奇哉!奇哉!他体会到了,他要没有很深的体会,这句话他说不出来。这转迷为悟,转迷为觉。不仅是弥陀四十八愿之本体,从此一句流出四十八愿。我们能体会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悟所成所教所传无量无边的法门,都是从这一句流出来的,你能说不是吗?《无量寿经》从这一句流露,《大方广佛华严经》、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是不是从这一句流出?一点都不错,这一句还得了!一一之愿亦只是显此一句。无量法门,一一法门也是只显此一句。

下面引《往生论》,这一段话前面我们都学了很多,《往生论》谓三种庄严」,这三种:佛土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三种庄严,佛土是道场,佛是老师,菩萨是学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得搞清楚,极乐世界没有政治组织,没有看到国王、大臣,也没有士农工商,极乐世界非常单纯,就是老师跟学生。所以我从这个地方体会到,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的僧团就是极乐世界的影子,没有任何组织。虽然学生很多,我们估计释迦牟尼佛每天围绕的学生不会少过三千人,他有秩序,一点都不乱,他也不需要排队,不需要分大班小班,什么大队长、小队长,没有,他全部都没有,全是平等的,自自然然他的秩序丝毫都不紊乱。五伦上讲的长幼有序,他们的长幼有序是跟佛早晚不同。早跟佛的,站在佛的前面,第二个来的排在第二位,第三个排第三位,他是这样,很有秩序,一点都不会乱,也不需要人去指挥,也不需要人去安排,西方极乐世界的缩影,看到这个我们体会到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科学发达到最高峰,没有比它更高的。来自十方世界,初来的人,初来的是什么?还带着他原来那个国土里面的一些习气。像我们到极乐世界,我们的习气要吃饭、要休息。想吃饭,饭菜摆在面前,百味饮食,享受跟帝王一样。摆在面前一看,我在极乐世界,不需要这些东西了,立刻就没有了,也不需要去收拾,所以住的房子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需要它就来了,不需要它没有了。客人来了,好,这座椅全部都有了,大家请坐;客人走人,全都没有了。真妙,这是什么?这是科学发展到最高峰,我们地球上科技跟它比,差太远了。完全是随念变化,像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多自在。那个世界没有灾难,那个世界没有四季,没有寒冷的冬天,也没有夏天,四季常春。在那里看不到花开花谢,没有,花永远开的,果永远在树上,没有人想去采它,花草树木永不凋谢。为什么?它是自性所生的、所现的,它没有识变。那个地方的人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所有一切现象都是永恒的、不变的,叫一真法界。任何时间想去都能去,丝毫障碍都没有。障碍是在你自己心里头,与什么人、什么境界都不相干,真得大自在。

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什么是真实智慧?什么是无为法身?「清净有二种,应知,何等二种:一者,器世间清净。二者,众生世间清净」。器世间清净,国土清净;众生世间清净,佛清净、菩萨清净,是清净的世界。「今云一切皆成佛,极显此二种清净也」。世尊为我们显示出清净到极处,就是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第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今天极乐世界的依报,它的环境是自性清净心现出来的,能现的自性清净,所现的境界它怎么会不清净?我们今天所居的国土,跟西方极乐世界是同样的清净,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就是佛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居住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心不清净,心不清净把这个世界就变成不清净,是这么一回事情。

我们的心善,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善,我们的心不善,山河大地没有一样是善的,「境随心转,相由心生」。所有的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都是心生的,不仅仅讲我们身体的形相,当然统统都是心生的,「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怎么生的?弥勒菩萨讲得好,「一弹指」,一弹指这么短促的时间,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三十二亿百千念,中国人讲法三百二十兆,一弹指三百二十兆。这是什么?振动的频率。一弹指振动的频率三百二十兆次,每一个振动都有物质现象出现。物质现象是什么?我们的五根,眼耳鼻舌身能够感受到的,这种现象叫物质现象,出现了。同时,精神现象出现,我们的第六识、第七识能感受到。「念念成形,形皆有识」,但是它是清净的,如果这里面有分别、有执着、有妄想,它就被染污了。被染污就有净有染、有善有恶这些东西出现,愈染愈严重。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怎样转变这个世界。我们有没有能力将现前的世界转恶为善、转染为净?答案是肯定的。问题就是我们愿不愿意干?真愿意干,它真能转得过来,然后你才晓得佛法不可思议。其实不是佛法,是心不可思议,是自己的心,不是佛法,佛法也是从心想生。心不可思议,心造万法。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返回《净土大经解演义》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