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二三集)  2011/5/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42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五百三十二面,从第二段看起,「住大乘者」,从这看起。

「住大乘者。《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前面我们学习到此地,这品经末后一段着重在「住大乘者」,也就是他不是专修净土法门,修学一切大乘法,临命终时他希望往生净土,可以将他修学的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也能够往生。先说哪些是大乘,《法华经.譬喻品》里有这么一段话,「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这个佛世尊就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听佛讲大乘佛法,听了之后能相信、能接受,你看信受,又能行,「勤修精进」,这是行。「求一切智」,这一位住大乘者方向目标非常正确,学佛不是求升官发财,不是求人天福报,而是求一切智,求佛智、自然智、无师智,统统是讲的智慧。「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法华经》上所说的佛知佛见,佛有智慧,他所知道的,他所见到的,决定是真实不虚,也就是见到一切诸法的真相;佛有十力、有四种无畏,这是说佛的德能,合起来讲如来的智慧德相,求的是这个。

「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如来成就智慧德相所起的作用就是度化众生,所以这里说愍念,愍是怜悯。众生本来是佛,但是现在他迷了本性,他变成凡夫,虽变成凡夫,他的佛性没有失掉,他还是有佛性,只是迷而不觉。什么时候觉悟了,什么时候他就成佛。所以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一切众生是讲六道众生、十法界的众生,都是佛,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跟阿弥陀佛也没有两样。所以学佛目的就是成佛,就是把如来智慧德相找回来。佛告诉我们,众生的迷,是因为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起心动念就迷了,分别执着就造业了,业有善恶,善业感三善道,六道里头的,恶业一定感三恶道,所以生生世世不能够超越。我们今天的现状如是,佛看得清楚,所以佛怜悯这一切众生,念念想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帮助众生断烦恼成佛道,利益天人,度脱一切,这叫大乘。

「又《十二门论》云:摩诃衍者」,摩诃衍是梵语音译的,翻成中国的意思就叫大乘,摩诃衍就是大乘。「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这个二乘就是声闻、阿罗汉、辟支佛,比他们高,这两种称之为小乘,或者声闻乘、缘觉乘,把它称为二乘,菩萨是大乘,比他们高,所以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这个大乘能够到达成佛的境界,所以称之为大乘。「诸佛大人乘是乘」,前面这个乘是动词,我们乘车;后面这个乘是车的名子,是名词,也就是诸佛大人他们乘坐这个大乘车,这是比喻。「故名为大」,乘大乘才能够成佛道,乘小乘只能到达阿罗汉,乘中乘只能到达辟支佛,所以不能到达佛境界,佛经上讲的三乘或者是二乘,是这么个意思。

「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众生的大苦就是六道轮回,特别是三途地狱,地狱是最苦。地狱有没有?真有,一点都不假。我们修学大乘的人知道,地狱真的那么多吗?真的有。为什么?一念恶就现一个地狱。所以六道轮回,天堂跟地狱是人心变现出来的。你不造地狱的业,地狱在你面前你看不见。所以地狱不是上帝造的,不是阎罗王造的,与任何人都不相干,是你自己极重罪业变现出来的。就像我们人晚上作梦一样,梦没有人制造,这个我们能理解,梦是自己现在人所谓是下意识所变现的。六道轮回、三途地狱也是这么个道理,是我们不善的心行,行为,心是念头,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行为,自然变现出来。由此可知,上善,这极乐世界;上恶,最严重的地狱,无间地狱、阿鼻地狱,这是极重的地狱,全都是自作自受,与任何人都不相干。如果怨天尤人,那是罪上再加罪,苦中再加苦。这些道理我们懂,佛在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今天有一些科学家他们明白,他们证实佛在经典里面讲的许多东西,他说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众生最大的苦是轮回。轮回是怎么造成的?迷惑颠倒,造作恶业所感得的。佛看到众生受这么大的苦报,来帮助他灭除大苦,也就是帮助他脱离六道轮回,这是怜悯众生苦,帮助他拔苦。

下面,「与大利益事」,与是给他、给予,就是布施的意思。大利益是什么?大利益是成佛,怎么个成佛法?阿弥陀佛建造极乐世界,这就是与一切众生大利益事。遍法界虚空界,堕落在六道轮回这些苦难众生,怎样才能回头?怎样才能脱离苦海?怎样才能够在一生当中回归自性,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极乐世界就帮了大忙。如果不求往生极乐世界,这个事情一生一世是决定解决不了的,为什么?烦恼难断!六道里面最严重的烦恼,情执,能断得了吗?如果断不了,那就是地狱里面的根,你的地狱根没拔掉,遇到缘,这个地狱苦报你不能不受。分别是四圣法界的正因,你有分别,你超不了十法界;你有情执,你超不了六道轮回。偏偏这两样东西,众生真难断。世尊四十九年教学,千言万语,把这桩事情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利根的人听到之后他能觉悟,他就能回头;上中下根不行,他知不知道?知道,虽知道,回不了头来,这怎么办?

诸佛如来他们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那我们就明白了,这些人,包括法身菩萨,因为他们六根在六尘境界里从来不起心、不动念的,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当然不可能有分别执着。所以诸佛如来度众生,是众生有感,佛就有应。这个事我们要明了,不是佛不慈悲,佛不起心动念。难得,难得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出家那个时候,他出家的法号叫法藏比丘,没证果位,这个时候发了大心,发了大慈悲心,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是在因中发的,换句话说,没有明心见性的时候发的,明心见性的时候就没有愿了,回归自性,最难得在这个时候,愿愿都是想帮助六道苦难众生离苦得乐。愿发了之后,五劫修行,这么长的时间,每一愿都圆满成就了,所以自自然然感应变现出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是法藏比丘以性德修成的。他为谁修的?是为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六道苦难众生而修成功的。所以极乐世界一切绝对没有人去设计,没有人去制造,没有。所有的一切统统是自然变现的,自然成就的,不可思议!

这个道理跟众生造作罪业变现出地狱是一样,地狱是个苦报,西方世界是个乐报,全是从自性里头演变出来的。我们看看,前面读过四十八愿,确实弥陀不发这些愿,我们想不出来,他怎么会想得那么周到?我们纵然是想到了,不完全,挂一漏万。而且纵然想到了,没有认真去修行,这个愿是个空愿,不能兑现。法藏比丘有行动,真干!所以愿愿都是自然显现。法藏有能力造西方极乐世界,六道众生有能力制造天堂跟地狱,我们想象六道众生能够建造天堂地狱,阿弥陀佛建极乐世界我们就能相信了。所以地狱不是人设计的,也不是人制造的,你看跟极乐世界很相似,一个是纯净纯善,一个真是纯染纯恶,两个极端。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信心就生起来,我们的疑惑就断除,断疑生信。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有幸遇到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现在虽然不在世间,他的遗教还留在这个世间,我们看到了。他老人家告诉我们,世尊的法运一万二千年,佛家讲法运,我们现在世间一般人讲影响,释迦牟尼佛的遗教影响在这个世间一万二千年。佛距离我们,佛过世距离我们现在三千零三十八年,往后还有九千年,在这一段时间里面,有缘的众生遇到佛的经典,能信、能解,能够依教奉行,都能够得利益。得什么利益?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一生成就无上的佛果,这是大利益事,「故名为大」

「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此乘是大乘,大乘这一门学问能尽一切法边底。我们今天科学研究物理的,趋向两个极端,一个是宏观宇宙,那就是讲的边,这个边就是宏观宇宙;底,底是微观世界,量子力学。我们看这句经文,大乘能尽一切诸法的边缘,能尽一切诸法的微观,边缘无限大,微观是无限小。中国古人所说的,大而无外,这是一切诸法的边;小而无尽,没有底,小而无底,这是微观宇宙,今天称为量子力学。大乘能尽,现在科学已经达到边底,但是不能够尽,已经达到,最小的物质已经找到,就是量子,小光子,也叫中微子。为什么说没尽?佛经里面讲,这么小的一个物质,它里面有世界,有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没缩小,这个小量子没放大,里头居然有世界。我们在前面曾经读过,普贤菩萨他能够进入微观世界里面去参学,那个里面有十方诸佛,菩萨到那个里面去供佛闻法。这个现在科学没发现,科学只发现这个小的物质,这个小的物质里面还有这么多东西,没发现。

研究宏观宇宙的,对一切诸法的边他看到,但是也没尽。科学的报告,我们看了,科学家说他们观察到宇宙边缘,而实际上只能看到全宇宙百分之十,宇宙的边缘只能看到百分之十,还有百分之九十的宇宙不见了。到哪里去?他不知道,所以他没有尽。大乘尽了,大乘知道那百分之九十的宇宙到哪里去,回归自性了,凡是回归自性就看不见了。为什么?自性里头没有现象,科学的研究必须要有对象,没有对象,他就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自性,净土里面讲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自性,它不是物质现象,所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没有办法接触到它。它不是心理现象,我们的第六意识缘不到,第六意识要有对象,有精神现象,第六意识能缘到,它不是的,它不是精神现象,第六意识缘不到。它也不是自然现象,连阿赖耶也缘不到。但是大乘,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他全都缘到了。所以大乘能尽,这个尽这一个字可了不得,超越了科学,超越了哲学;换句话说,今天科学跟哲学解决不了的问题,用大乘就解决了,边底就解决了,「故名为大」。这是《十二门论》里面为大乘简单讲一个定义。

「又《宝积经二十八》云: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正觉上面加了一个正真,正是不邪,不偏不邪;真是不假,决定不是假的,决定不是虚而不实的,这是正真正觉。由此可知,佛经上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正真之法,这不是虚妄的,这个东西不是假的。除了这个东西之外,其它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为什么?其它一切法都会变,都有变化,唯有无上正等正觉永恒不变。它是什么?它就是每一个众生的自性,在佛法里面称它为佛,自性佛,称它为阿弥陀佛。所以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是阿弥陀佛,这个要知道。我们要学佛,目的想成佛,成什么佛?成阿弥陀佛。所以这是一门教育,究竟圆满的教育,教我们永远离苦得乐,教我们永远破迷开悟。悟是自性里头本有的,迷是自性里头本来无的,《起信论》里说得好,本来没有的,当然可以断掉;本来有的,当然可以恢复,你本来有!只要把障碍放下,你就圆满了。什么时候放下?现在就要放下。

能够当下放下的,这个人在佛法里叫上上根人,还在大乘之上,称他为上上乘人,他能够听到之后立刻就放下。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三十岁的时候,在菩提树下入定,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放下,这就成佛了。在中国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里面,半夜三更,祖师给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放下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五祖的衣钵传给他了。惠能那个时候二十四岁,这在佛法里称为上上根人。惠能大师不认识字,在之前没有读过一部经,也没有听过一次讲,在黄梅祖师道场住了八个月,也没有进过禅堂;换句话说,解门跟行门他都没有沾到边。听祖师讲《金刚经》《金刚经》没讲完,大概只讲到四分之一,我们想肯定是讲大意,他就明白了,他就放下了,放下就成佛了。

惠能大师放下,那个境界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境界完全相同。我们能不能信?早年有怀疑,现在在大乘熏习了六十年,不怀疑了。为什么?理搞清楚了,觉得这个不是一个稀奇事情,一切众生人人皆有,个个不无!只要你肯放下,你跟惠能、跟释迦没有两样,你为什么不放下?放下就证得大圆满,放下就证得大自在,何必还得要贪恋?这桩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真难。难的原因是什么?难的原因,前面我们读过,总在信心上出了问题,信不过!如果你真的相信,你就做到了。信心不足怎么办?我们就得想到,世尊在世为什么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帮助我们断疑生信,我们信心不足,唯有读诵听教。读诵听教,人人根性不相同,最好的方法别听乱了,别听太多,为什么?那对你断疑生信会产生障碍。最好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世尊当年在世的弟子,几乎绝大部分,应该是说十之八九,都是用这个方法证果的,这要细心去体会。听什么?就听一部经。一部经,世尊在世他不是讲一部经,哪有听一部经听完的时候他就能背出来,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我们能想得到,世尊的弟子听世尊说法,肯定是像《大乘起信论》里面所说的三个原则: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用这个方法听经就对了,为什么?听经可以得三昧,可以大彻大悟。世尊威神加持你,世尊许多弟子,古佛再来,法身大士再来,这些人会帮助你,容易成就。佛灭度之后,佛不在世了,我们就要记住一句话,「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你要懂这个道理。为什么?大乘修学总纲领不出戒定慧三学。戒是什么?守规矩,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开慧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得先得定,你才能开悟。先修得定,定必须要专一。

所以念佛这个法门,佛在《大集经》上说,持名念佛是无上深妙禅,可惜没人懂得。果然念到一心不乱,心里只有阿弥陀佛,这叫不乱;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你就得定。这个定叫做念佛三昧,净宗称之为一心不乱,你得到一心不乱。继续努力,一点都不能放松,快的二、三年,慢的五、六年,就开悟了。这一开悟就叫做理一心不乱,跟禅宗里面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同一个层次,同一个境界。恭喜你,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都是我们一生当中可以争取到的。记住,就是在放下,所以不能放下是我们严重的障碍。

贤首大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里面讲的四德,第一个随缘妙用,我们没学到,这是菩萨第一德,菩萨之所以成为菩萨,妙就妙在此地。随缘是什么?恒顺众生,自己没有意见,什么都好,欢欢喜喜,与一切众生结欢喜缘。欢欢喜喜,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叫妙用。有我的意见、有我的看法就不妙了,为什么?你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凡夫,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有是凡夫。如果起心动念、分别,没执着,你就成阿罗汉。阿罗汉是什么境界?超越六道轮回,从六道里面醒过来,不再干六道轮回的事了。

所以佛教给我们放下,不能完全放下,不能立刻放下,一定要懂得慢慢来,先把执着放下。为什么?对你求生净土大有帮助。执着不能完全放下,执着轻了,执着淡薄了,你往生同居土就有把握,就不错了,蕅益大师说他就很满意,能到极乐世界,取得往生的资格。就是决定不过分,决定不要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这个人做阿鼻地狱的业,我们去劝他,他接受了,阿弥陀佛,好;他要不接受,阿弥陀佛,也好。不接受,他要堕地狱。没错,他不堕地狱,他回不了头来,堕地狱是消他的罪业,罪业消掉,他就从地狱出来,遇到佛法,他阿赖耶的菩提种子就发芽,他必须通过地狱那个关,他才能出得来。所以是好事,不要执着,也不要去惋惜,为什么?你起心动念不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是好事。烦恼习气淡,好;烦恼习气太浓,这一生不能往生。所以修行在哪里修?在日常生活当中修,在工作里面修,在处事待人接物处修,叫真修行,真成就。这是帮助众生离大苦,得大乐,这里说得大利益。

《宝积经》说得好,「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诸佛如来正觉所行之道是什么?就是戒定慧,在本经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我们遇到事情,起心动念怎么办?为什么会起心动念?习气!自然就起心动念。古大德教导我们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两句话说得好。念起,也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念头起来了,不怕念起,念是你无始无明习气,你这个念头不起,你不就成佛了吗?你就不是凡人。在六道里,哪有不起心动念的道理?哪有不分别执着的道理?所以这是正常现象。重要的是觉,觉是什么?觉是回头,一回头就觉悟了。净宗的回头就是这一句佛号,念头才起,立刻阿弥陀佛,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把念头化掉了。所以第一念是妄念,第二念是阿弥陀佛,让你的妄念不继续,要让你的正念继续不断,正念是念佛。你想想看,你念其它的,你造轮回业,善念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己,恶念是三途苦报。你把念头一转,阿弥陀佛,不造轮回业了,所造的是净业,果报在极乐世界。要常常想起来,要常常能用得上,你就真得受用。这句话你知道,用不上,常常忘记,那问题严重了。这就是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是什么?警觉心就是菩提心,这一句阿弥陀佛,那一个愿心是求生净土,就是诸佛所行之道。

「住大乘者,即常住于如上大乘法中之人。」这句话里最重要是常,要常住,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你有多少时间住在佛号上?有多少时间住在杂念上、妄想上?你去对比一下,你就知道我这样下去能不能往生,不要问别人,别人给你讲的是假话,问自己真实。如果我们的正念超过妄念,是好事情,不一定能往生。从前李老师时时提醒我们,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你能够每天念佛十个小时,不错了,你还有十四个小时在妄念上,你有把握往生吗?真的没把握。只可以说,你在净宗法门里头结了善缘,你不一定能往生。而往生真正的条件,我们现在明白了,心净则佛土净,这是真正条件。你每天念一句、二句都没有关系,你都决定得生,为什么?心清净,心里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你用真心。换句话说,你是用佛心在生活,你用佛心在工作,用佛心待人接物,虽然没有念阿弥陀佛,你那个心时时刻刻跟佛相应。佛的心念一切苦难众生,你也是天天念一切苦难众生,念苦难众生这个心你没有息掉,这样的人就是经上常讲的一念十念都决定往生。临终时一念十念,平常也是一念十念,念念跟佛相应,他心里真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确实没有其它夹杂。这样的人,后头这四句话说得好,「当知是人,决非凡小」,这个人他决定不是凡夫,不是小乘,「虽是肉身,亦名菩萨」,你看那个样子,他是凡人,但他真的是菩萨,他起心动念、所思所做的跟佛菩萨没有两样。「住大乘者」我们就学到此地。下面一段清净心,我们看清净心。

「清净心,无疑无垢,净信之心也。」头一个没有疑惑,第二个没有染污,这是净信之心。没有疑惑是智慧,没有染污是福德。《中阿含经四十一》曰:清净心,尽脱淫怒痴,成就于三明。」淫是贪,怒是瞋,痴是愚痴。因为经中的句子,它一句五个字整整齐齐,佛在大乘经里面常讲,贪瞋痴后面还有两个字,慢、疑。脱是脱离,尽是干干净净,把它都断尽,连根都拔掉了。贪瞋痴称为三毒,加上慢跟疑,五毒。大乘经上常讲三毒,实际上后头还有两个附带的,没有说我们也要知道,都要把它包含进去。这五样东西,地狱五条根。佛在经上讲,贪瞋痴慢疑,地狱五条根,只要有一条,你就堕地狱,五条统统具足,那是什么地狱?那叫五无间地狱,苦不堪言。这五样东西,害得我们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受苦受难,愚痴颠倒,冤冤相报。你要是冷静去观察,太可怕!要不是佛把这桩事情讲清楚、讲明白,我们什么时候能觉悟?什么时候知道要把这个东西放下?

今天灾难太多了,有同学在网络、在新闻把这些题目会集起来告诉我,三月、四月、五月,这三个月全世界地震、海啸、火山爆发,还有人祸,单单是新闻的标题有两百多个,三个月两百多起。怎么会这么多?你要是很冷静去观察,它真正的起因就这五个字,贪瞋痴慢疑。佛告诉我们,贪婪所感到的是水灾,江河泛滥,海水上升,都是这个所感的,感应。众生心有所感,环境它就有对应,山河大地它就有应。瞋恚,火灾,火山爆发,地球温度上升,干旱,都是属于火灾,瞋恚惹的祸。愚痴所感应的是风灾。我们听说美国龙卷风有几百次,史无前例,从来没听说过,造成严重的灾害。飓风、台风都是愚痴所感的。傲慢,贡高傲慢,所感的是地震。地震带来的海啸,尤其可怕的是海底的大地震,那个海啸破坏的力量非常强大,几秒钟里面一个农村、一个都市就没有了。怀疑更可怕,怀疑是什么?信心失掉,今天社会有许多人说信心危机,应该是各种危机里面最严重的信心危机。现在人真可怜,连自己都不相信,他能相信谁?不相信父母,不相信师长,不相信祖宗,不相信圣贤,当然佛菩萨就更不必说了;换句话说,这个世间他已经失掉一切信心,对什么都怀疑。怀疑所感的是大地松散不坚固,山会倒下来,会有土石流,会有走山,大地会陷到海底,都是怀疑,疑惑的反应。这些灾难是贪瞋痴慢疑所感召的,不是自然灾害。自然,诸位一定记住,自然决定没有灾害,自然是一切美好的圆满。圣贤之道没有别的,就是随顺自然,那个所感得的是风调雨顺,天下太平,消灾免难,随顺自然就是这样的。破坏自然,麻烦就来了。所以一切灾难无不是心行不善之所招感。对我们个人来讲,这五样东西是带给我们疾病的根源,贪瞋痴慢疑都是我们得病的病因,真正的第一个因素,无论得什么病,与这个肯定有关系。所以能够把这五样东西统统摆脱掉,全都放下,你的身心健康,你不会有病痛,你所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少灾少难,纵然有灾难也不太严重,不会造成重大伤害。所以佛教我们两句话,「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两句话你要真听懂了,真正依教奉行,确实能够自度度他,保住自己这一生的智慧福德,也能够帮助你的周边,你居住这个范围消灾免难,所以不能不重视。

下头一句,「成就于三明」,三明跟六种神通有连带的关系,六通达到最高的境界就称为三明,称三明是法身菩萨以上。第一个叫天眼明,我们这个经上讲的极乐世界的天人,天眼洞视,天耳彻听,换句话说,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不是六通,你是三明。能不能相信?能,为什么?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四十八愿第二十愿里说过,阿弥陀佛讲的,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有三明。你看,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得到,你得到这个天眼,这是普通菩萨都没有的,你能够对于遍法界虚空界你能看透,你有这样的能力。第二个宿命,六通里面叫宿命通,这个地方叫宿命明,也就是从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无量劫你全清楚了,不是知道过去一世、二世,三十世、五十世,能够知道过去无量劫,统统清楚了。第三个叫漏尽,在二乘权教菩萨叫漏尽通,此地叫漏尽明。漏是什么?烦恼,烦恼习气统统断干净,一点都没有了。

虽然说的这三样,我们连到就会想到,天耳、他心、神足,样样都圆满。这六种能力恢复,这六种能力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而是我们迷失自性之后失去了,这个能力失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可不得了。我们看到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六种神通都非常羡慕,他们六种神通不圆满。像阿罗汉,阿罗汉的宿命通只能知道五百世,过去五百世他知道,五百世再之前他也不知道了。三明就不一样,一直到无始劫他全知道。他的这个能力,这算是德能,智慧德能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这是极乐世界不可思议,十方世界里头没有的,在极乐世界看到。烦恼断尽了,无始无明烦恼断尽了。这个就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契入大般涅槃,也就是一般世俗讲成佛了,是这样的境界。

三明,还有一个说法,也是大乘教里说的,第一种叫「菩萨明」,意思指的是般若,菩萨明。菩萨成就般若智慧,般若是自性里头本具的,必须破无明,般若智慧才能现前,所谓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般若明,菩萨成佛了,生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第二种「诸佛明」,诸佛明讲的是天眼,就跟前面三明里面第一个天眼,对于遍法界虚空界,他所看到的就像在面前一样,没有一丝毫障碍。经里的比喻说佛的天眼观遍法界虚空界就像观手中的庵摩罗果一样,看得那么清楚、那么透彻。第三个「无明明」,就是前面三明里的漏尽明,一个意思,无明明。无明明,它真正的内容是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毕竟空寂,一无所有,所有一切现象皆是幻相。就像《大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佛看清楚了。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这个因跟果明显的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今天的三明六通失掉,为什么?因为你有贪瞋痴慢疑,你这个能力失掉。如果你能把贪瞋痴慢疑放下,这个能力就恢复。所以五毒是障,障碍我们自性的三明六通,障碍了。障碍去掉之后,我们的三明六通马上就恢复。

「如是清净心,功德难思。」功是功用,就是它的作用。清净心里面有无量的智慧,般若智慧,自性里本具的,不是从外来的。所以前面我们讲过,真正相信,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你会得三昧,你会开悟,你要真正修心,真正那么看法,这是一个有善根、有福德的人。为什么?他能相信,他不怀疑,每天诵经就诵一种,就是《无量寿经》,我每天诵就这部经,一生就这部经,绝不换第二部经,这一门深入。你要是下定决心我干十年,你看十年之后,你是什么样子,你不是凡人,肯定超过凡小。可是你要不相信,你还要贪多,这个想学、那个想学,你就把你自己毁掉,你十年空过了,十年学什么东西?十年学一些常识,肤浅的知见,我们今天的话叫知识,没有智能,你所学的是知识。

知识里面有贪瞋痴慢疑在里头,它障碍你的智慧,障碍你的福德,自性里面的智慧、福德、相好统统不能现前。这就是佛在大乘教常常叹息的可怜悯者,真可怜,路走错了。他果真要一门深入,十年成就不得了,十年能证果,小乘能证须陀洹,大乘能证初信、二信,甚至于到三信菩萨。机会在面前,真叫做当面错过。佛菩萨的话谁肯相信,谁肯听?这个地方清净心的标准说出来了,尽脱贪瞋痴慢疑,把我们的染污完全放下,清净心现前,清净心现前的样子就是成就于三明。如果这六种神通没有现前,就说明我们清净心没证得,你还是被染污了。这是标准在这里。这个东西害死人,害得我们生生世世过这么苦的日子,不是别人,自己的贪瞋痴慢疑。

「故《十方佛赞品》曰:乃至能发一念净信,随愿皆生也。」一念净信,这一念难,为什么?一念净信就是一念真信。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全用的是妄心,从来不知道自己有真心。记住,真心从来没有失去过,就是真心里头夹杂着贪瞋痴慢疑,把我们真心的德用破坏了。把这个夹杂的淘汰掉,我们真心的德用就现前,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所以不能不放下,不放下,我这一生就不能往生,这一生就不能成就,还得继续搞轮回。搞轮回,一定要记住,决定堕三途。为什么?因为你造了三途业。杀盗淫就是三途业,有意无意杀害众生。所以一念清净心,就是你一念当中里面贪瞋痴慢疑统统没有,这叫一念清净心。「随愿皆生」,你有求生净土的愿,有求亲近阿弥陀佛的愿,你就必定能生。

「以如上之清净心,归向无量寿佛,故云:以清净心,向无量寿。」这八个字好,以清净心,向无量寿,那真的祝福你,恭喜你,你功德圆满了。清净心,一定要记住,绝不夹杂贪瞋痴慢疑,这叫清净心。如果夹杂贪瞋痴慢疑,这叫染污意,它不叫心,叫染污意。去掉染污,染污意就是清净心,它是一不是二。所以这么多年来,我常常勉励同学,我们真学佛要放下十六个字,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名闻利养,要放下五欲六尘(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要放下贪瞋痴慢。我讲的这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放下,是不是清净心现前?没有,清净心现前你就成就了。我这个讲放下,没彻底放下,放下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残余留在那里。但是只要你能肯放下,逐渐逐渐接近大门。我这个方法带大家到大门口,到佛的门口,没进去。那进去呢?进去我带不进去,要靠自己努力,为什么?得用佛的标准。

此地的标准是「尽脱淫怒痴,成就于三明」,那恭喜你,你不但进去,你登堂入室了。这个境界往生,不是同居土,也不是方便土,实报庄严土,这个地位太高了。但是极乐世界很特殊、很稀有,我们没有能够尽脱,我们只有一个脱,没有尽。也就是说,把贪瞋痴慢疑,把它降温,尽量把它减少,减少一分,我们跟极乐世界就接近一分,减少两分,我们就接近两分,我们用这个方法,尽量把它减少,这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所以烦恼习气这个五种最严重的,贪瞋痴慢疑,一年比一年轻,然后能做到一个月比一个月轻,你往生就有把握,你可以一点都不怀疑,无论什么时候,你一定清清楚楚往生极乐世界,你一定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为什么?你「以清净心,向无量寿」,这两句话可不得了,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心里只有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我慢慢全放下,我都不要了。这样就能成就,就能够证得圆满。这是心净则佛土净,这个心净就是清净心。念佛的人应当把这个做为我们修行第一个目标,不是念佛多少,是不是清净心现前,这个最重要。好,今天我们就学到此地。


返回《净土大经解演义》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