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四七集)  2011/6/10  日本冈山净宗学会  档名:02-039-044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五百六十四面,倒数第四行,当中从「天乐之中」看起:

「天乐之中,以微妙音歌叹佛德,是表诸菩萨于礼供中兼修赞叹也。」这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前面的三条,「礼敬诸佛、称赞如来」,这个称赞就是讲赞叹,「广修供养」,菩萨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这三样统统都修了。「佛德者,如来所具之功德」,这是赞叹佛德。佛在未成佛之前,跟我们一样是凡夫,发愿修行,精进不懈,成就果地上无量的功德。这桩事情彻底证明世尊在佛经上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中国古德常说的,「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会有成就。我们一般人没有耐心,修几天,或者修个三年五载,就希望有成绩,功德成就,不但是不可能,而且凡夫用心错了。我们想想凡夫用的什么心?妄想心、自私自利的心、急于邀功的心,这都是错误的。真正修行用真诚心,没有想到有什么果报,根本就没有这个念头。真正是所谓「只问耕耘,莫问收获」,什么时候有成就、没有成就统统不想,到时候自然成就。而且所成就的功德庄严,都是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自己从来没想到。这是什么原因?至诚感通的原因。我们今天就缺乏至诚心,才修几天就希望果报就现前,哪有这么快!全是自己错用了心,还怪佛菩萨不灵。所以修行人一大半是往负面修去了,不是正面的。负面修所得的是什么果报?三途苦报,都到那里去了。菩萨只有一个念头,为众生,没有想到为自己。我们众生,算他是不错的,起心动念都为众生,为众生里头夹杂着自己的利益在其中,这就错了,把清净功德破坏了,所得的这个效果不大。所以学佛不能不读经,经典要以诚敬心、恭敬心、细心去阅读,体会诸佛菩萨他们的用心、他们的修持、他们那种心态,我们体会到,慢慢就会学到;体会不到,要到哪里去学。所以读经、听教,最忌讳的是粗心大意。

现在你看一般学校的学生,上课的时候,观察他们的心态,心浮气躁,普遍都是这样的。看不到有一个学生,真的他心情是定下来的,他认真在那里听讲,看不到。心是浮动的,课堂外面有一点点声音,一个个都转过头向外看,就心不在焉,这个学生怎么能学得出来?我们读中国古书,《汉书》里面所记载的郑玄,你看郑玄的传记,这是汉朝的大儒。年轻的时候求学,老师是马融,也是汉朝的大学问家,官也做得不小,大概像现在正部级的地位,喜欢讲学。郑玄也是他的学生,在他门下三年。马融讲学还喜欢听音乐,那个时候的音乐又没有这些电视广播,没有这个东西,也没有唱片光盘,怎么样?他讲台后头有个布幔,里面是他家里养的乐队,这些女孩子在那里弹琴唱歌,一面讲学,一面还欣赏音乐。你说那些上课的学生,谁不想到这个布幕后面去望望?只有郑玄一个人,三年眼睛都没有去瞄一眼。马融看出来了,他的东西这个学生全学去了。他还有嫉妒心,知道这个学生将来比自己强,老师对学生还有嫉妒心,真有学问,算是有道德,这习气还断不掉,想整这个学生。三年,学了三年毕业回家,第二天到十里长亭,老师自己要到那里去给他送行,到十里长亭送行。带着酒菜,让每一个同学敬他三杯酒,一百多人,郑玄喝了三百杯。三百杯的典故是真的不是假的,三百杯就是从郑康成来,就是郑康成离开老师,老师带着同学饯行。老师什么意思?把他灌醉。没有想到他是海量,三百杯下去连小的礼节都不失,他的老师佩服到极处。还是不甘心,知道他走的这个路,在路上买了杀手,想把他打死,在半路上。郑玄非常聪明,大概早就料到,走到他看不见了,走另外一条小路走了。这个故事是李炳南老居士讲给我们听的。这就是说人的嫉妒障碍非常非常严重,连那样的人还免不了;那现在的人,这个嫉妒障碍,你就了解是正常的,一点都不希奇。我们明了之后要尽量回避,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处所要低姿态,不要让人生起嫉妒心。他生起妒嫉心,想方法整你、害你,都是你自己惹的祸,不能怪别人,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自己谦虚恭敬,处处站在下面,别站得太高。这也是什么?教化现代的众生,现代的人,从小那个傲慢习气就很重,没人教。所以那个嫉妒利害的心、争名逐利的心非常严重。

所以佛德,如来所具之功德,一个是性德,一个是修德。性德,每个人自性统统有,而且是平等的,但是没有修德,性德透不出来。所以对六道凡夫、对十法界众生来讲,修德就太重要,性修不二,修德把性德引出来。性德里第一德就是无我,真正彻底明了身不是我。什么是我?遍法界虚空界是我,这没人知道。什么人知道?明心见性的人知道;在经教里面,学经教的,大开圆解的人知道;念佛的人,念到理一心不乱的人知道。我们就知道,理一心、大开圆解、明心见性是一个境界,名词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到这个时候你就都知道了,你已经证得诸法实相,这个时候性德现前。这个地方赞叹,两种意思都有,赞叹性德、赞叹修德,弥陀五劫的修行。

《俱舍论》曰:佛德者,诸有智者,思惟如来三种圆德,深生爱敬。」这完全从修德上说的。修行的人称赞佛德,常常想着佛有三种德行,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要深生爱敬。哪三种?第一种「因圆德」。菩萨修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修成功,阿弥陀佛要修成西方极乐世界用了五个大劫,我们要知道他是什么身分开始修的,这我们前面读到。许多祖师大德都肯定,法藏比丘发心跟世间自在王如来学道,出家学道,已经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换句话说,他不是普通人、不是凡夫,至少是圆教初住菩萨。见性之后他用真心,不是用妄心,真心五劫圆满了四十八愿,这个理跟事我们都要晓得。我们凡夫修上五个大劫修不成功,为什么?用妄心,不是用真心,不相应。人家用真心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那怎么会一样?所以这个不能不知道。五劫的时间是很长,但是比起三个阿僧祇劫,那它就很短,它不算长。所以一定要了解他的身分,他不是凡夫。我们今天有希望能跟他等齐,向他看齐,跟他一样,那是什么?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我们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如果佛力不加持,凭我们自己五劫是决定不可能的。所以佛的恩德就大!这是因,一般讲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圆满,因圆满。

第二「果圆德」。果一定要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起作用,才能把所有烦恼习气断干净,智慧能断。世间人没智能,有聪明、有知识。有聪明、有知识,没有智能,这些聪明知识多半造业,为什么?它跟自性完全相违背。智慧与性德相应,我们说个最简单的例子,智慧与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相应,知识不见得相应,智慧是一定相应。智慧跟《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是绝对相应,为什么?这些东西统统是智慧流露出来的。所以未必也会跟知识相应,知识有的时候它不赞成这些,这智能跟知识不一样。果上三种烦恼,无始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统统断尽了,果圆德,证得无上菩提,《华严经》上讲的妙觉如来。第三个想到佛的恩德太大太大了!度一切众生,在此地要加一句往生净土,这个恩德超过一切诸佛如来。等于说是阿弥陀佛给我们开了一个成佛的保证班,你进到这个班,你肯定成佛,不会有一个漏失的,这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好处就在此地。你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古大德所说的,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决心叫万牛莫挽,古时候力气大的是牛,耕田,一万头牛想把你拉回来都拉不回来,说明你的信心坚定,你的愿力强大,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你,你到极乐世界去了。真认识清楚了,这一生决定成就。一生往生,往生到那里一生成佛,叫当生成就的佛法。这是赞佛德。一定要想到这三个,因、果、恩德,恩德是普度众生,没有分别执着,只要你能信,愿意去,个个得度。

真正修净土的,真正念佛的人,心量跟佛一样大,跟佛才相应。你念佛念得再好,天天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心里对这个人好,对那个人不好;这人我喜欢,那人我讨厌他。要晓得这种心态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找不到一个这种人,你怎么能往生?所以经题上标榜的五个字,重要!它在经题上,你的心要清净、要平等、要觉,这五个字「清净平等觉」。你怎么往生的?这五个字保证你往生的,你能够做到,你决定能往生。有分别就不平等,所以要看一切众生,用平等心去看,没有高下,平等的尊敬、平等的护念、平等的关怀、平等的帮助,这才像是修净土的,否则的话不像。请看下面一段经文:

【经须臾间。还其本国。都悉集会七宝讲堂。无量寿佛。则为广宣大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

这段经文是说明,极乐世界的菩萨到十方世界去供佛,供佛回来之后,回到讲堂来听阿弥陀佛讲经教学,说这桩事情。我们看念老的批注,「右文」,右面这段经文,「表菩萨众游行十方还归极乐,听佛说法」。到十方世界去拜佛,拜佛肯定供养、闻法,供养是修福,闻法是修慧,这再回到极乐世界听本师说法,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本师。「须臾间,须臾者片刻也」,就是时间很短。这个老人批注说,「相当于四十八分钟」,据《俱舍论十二》所说的。这个「须臾」,须臾相当于现在四十八分钟,时间不算长。你看这么长的时间,出去拜佛的人已经回来了。《唐译》云:晨朝供养他方诸佛。又云:即于晨朝还到本国。正是经须臾间之义。」极乐世界的菩萨,他们的早课是到十方去供佛,每天早晨都去。诸位想想,这些人修福修慧缘太殊胜,我们想去,没有,办不到。早晨起来在佛菩萨面前拜佛,「南无十方佛,南无十方法」,我们只能这样拜法,十方佛见不到。他们真去,真正分身,每一个佛剎、每一尊佛的面前都现身供养闻法。这个缘无比殊胜,只有极乐世界有,生到极乐世界你就有这个缘分,不到极乐世界去,没这个缘分。你看看佛法对缘非常重视,佛不度无缘之人。

我们年轻时候学经教,老师常常提醒我们要结法缘;不结法缘,你经讲得再好,没有人来听,人家不喜欢听你的,你跟他没有缘。缘结得多、结得好,他讲得不好,听众很多,都喜欢听他的,这奇怪!我们在台中就有这个例子,跟李老师学经的二十多个同学,里面一个林看治居士,在我们班上她的年岁最大,她六十多岁,学讲经,什么程度?小学毕业。六十多岁,她的孙女已经在幼儿园教书。实在讲,她对我们的鼓励很大,我们那时候不敢讲经,怕这个太难。一看她六十岁,小学毕业都敢上台去讲经,看她那个样子,我们想想,我应该没什么问题。给我们做出好榜样,把我们带起来了。法缘特好,无论在哪里讲,听众都满座,我们同学跟她比都比不上,大家喜欢听她的,可见结法缘重要。我们要不是李老师常常提示,我们把这个事情疏忽了,这将来后面吃亏可大了。老师常常提醒,我们的警觉性很高,真干!

我这么多年来在世界各地讲经,大家知道法缘非常殊胜,为什么?结缘结得多!别人接受人家四众供养就盖庙,我人家供养我的,我结缘,全都拿去结缘去了,所以缘就很殊胜。早年在新加坡,一九九九年,一九九八年、一九九九年、二000年在新加坡,演培法师在。有一天他特别请我吃饭,在素食餐厅叫「灵芝」。吃饭的时候他就问我,他说:净空法师,你知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请你吃饭?我说:我不知道,请你开示。他说:你在外面讲经法缘殊胜,你能不能教教我?你那个法缘是怎么来的?我说:「这桩事情,结缘!广结善缘。」我们人家邀我讲经,我们还没有开讲,我们所结缘的一些经书法宝就大量的运过去了,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统统做。他听了之后就叹一口气,他说「我很孤寒!」孤寒大家懂不懂?南洋人小气,不肯布施,他的那些书都是卖钱的,而且卖得很贵。我说:我们全都是布施的。

我第一次到日本是跟道安法师。中国佛教会组一个团来访问日本,一共二十多天。那时候我们很年轻,跟着老和尚,第一次访问日本。第二次我来的时候,也是个特殊的缘分到日本来访问。没来之前,我寄了三十套《大藏经》,让这边同学帮助我分送给净土宗的道场,三十套《大藏经》。所以我到日本来的时候,日本净土宗的这些寺庙里的住持、长老,他们有个晚宴欢迎我。我还记着大概好像是有四桌,在一个餐厅,晚上的时候。吃完饭之后,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他说:净空法师,你这次来访问,可以写在日本佛教史里头。我说:哪有那么严重,为什么?他说「这些诸山长老平时都不往来,你到日本来访问,统统都到这里来欢迎你。」我心里明白了,我们送了三十套《大藏经》,要没有这一份厚礼,不会来。我说:明白了。那一次我访问十天,我离开的时候,晚上我邀请他们吃饭,大家欢喜又聚会一堂。我就特别劝导大家,我说佛弟子,只要是佛所讲的一切经,不管是哪个宗派,贤首宗也好、天台宗也好,这个地方天台宗跟净土宗非常兴旺,还有密宗(东密),我说统统都是世尊传的,我们都是兄弟姐妹,一家人要团结、要合作,要互相尊重、互相赞叹,佛法才会兴起来。如果有门户之见,不相往来,对不起佛菩萨。何况我们是净土宗,净土宗同一个宗派是亲兄弟,亲兄弟要有门户之见,不相往来,这是绝大的错误。我就举例子,好像一个父母生了几个儿女,儿女长大各自独立,各人为各人的利益,互相不往来,这个父母的心多难过,我说我们有没有想到?这在世俗讲,大不孝;在佛门讲是大不敬,不可以。一定要互相往来、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助合作,佛法才能兴旺。要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不能做坏榜样,互相不往来是坏榜样。

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负因果责任。你想往生到极乐世界,佛不来接引你,为什么不来接引你?你自己要晓得,你自己的心态、行为跟佛教诲的完全相违背,佛怎么会来接引你?你每天十万声佛号,自私自利,跟佛没有感应。如果你是真心,你把佛的教诲都能够落实在生活,你每天只念一声、十声都有感应。所以我们常说,要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你就决定得生。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体会到,学佛最大的障碍,不在外头,在你的内心自私自利,这是最大障碍,无论你怎么样修学,你都不能成功。一般修行人,你不会得定,你不会开悟;念佛的人,你决定不会生净土,这个道理要懂,往往犯这种错误自己不知道。所以我们这么多年来,十方供养做什么?全部都是印经书,流通到全世界。现在连其它宗教,我们都送,他欢迎。最近这十几年来,我跟许多宗教结了缘,推动多元文化。我们还组团,大家一起去旅游,我们全心全力来支持、来援助。费用不足,我们全部包了,让大家在一起欢欢喜喜,玩得开心、交流开心,这是团结宗教最好的一种方式。平常这些宗教传教师,宗教里的领导人,都没有办法常常在一起,唯有旅游,十几天从早到晚都在一块,生活在一起,感情自然就厚,收了很好的效果。宗教团结可以化解很多社会问题,这都是我们应该要去做的。

这个地方就做一个榜样,阿弥陀佛的学生天天去拜十方佛,阿弥陀佛没有禁止,没有说别的地方不可以去,没有。你去他欢喜,广结法缘,将来你成佛之后,你的教化能够弘遍遍法界虚空界,为什么?缘结得广。哪里都不去,我就喜欢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要,你将来教化众生就在极乐世界,其它的世界跟你没缘。阿弥陀佛没有禁止你,那是你自己愚痴,你自己不肯干。理事都要通达,都要明了。所以「晨朝供养他方诸佛」,又说「即于晨朝还到本国」。你看来去多方便、多自由,这正是「经须臾间」的意思。

回来之后,「于是会聚于七宝所成之讲堂」。西方极乐世界所有一切建筑都是七宝造成的。七宝,七是表法的意思,不是数字。七是什么意思?东南西北四方,上方、下方就六方,加上当中,这叫七。它代表什么?圆满,一点都没有漏失。所以七宝是无量珍宝,一个都没漏,取这个意思。无量珍宝在极乐世界是建筑材料,我们世间人拿这个东西做成装饰、名贵宝物挂在身上。如果在极乐世界,你把造马路的砖头、瓦块吊在身上,人家不笑话你吗?你就晓得两个世界贫富不一样,我们这个世界是穷人,把这个东西当作珍宝;人家那个地方是富人,那是建筑材料。黄金我们这里不得了,人家黄金是铺马路的,是我们柏油,谁用柏油去做个项链、做个手镯戴在身上?没有。极乐世界你戴个金镯子,那是铺马路用的,所以我们才知道极乐世界的富贵。可是要记住,极乐世界是我们的老家,跟我们的关系太密切,不是别人家里,阿弥陀佛天天在等着,希望我们回老家。

讲堂是无量珍宝建成的,「听佛宣说大教妙法」「大教」《起信论》说得好,「一乘法也」,什么是一乘?成佛的方法。佛讲一切经,从最低层的,教人断恶修善,断恶修善是什么方法?永远离开三恶道,生生世世得人天福报,这是断恶修善。跟你讲破迷开悟,那就提升,六道是迷,声闻、菩萨是觉悟,帮你脱离六道轮回,你往生到四圣法界,到那边作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有这三种果位。再向上提升,就是一乘法,那不是菩萨,声闻、缘觉、菩萨叫三乘,声闻、缘觉合在一起叫小乘,就叫二乘,大乘、小乘。一乘是直捷成佛的方法,无比殊胜之法,极乐世界统统讲一乘法,就像《华严》《法华》一样。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一乘法只有三部经,是一乘,第一是《华严》,第二是《法华》,第三是《梵网》,这三部经是一乘法,其它的则是大乘,声闻乘、缘觉乘。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是一乘法,因为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得弥陀加持,人人都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大乘菩萨,所以他们需要的全是一乘法,帮助他们早日证得无上菩提。「菩萨闻后皆大欢喜,自心开解,得悟圣道。」所以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每一堂的讲席,确确实实就有很多人成佛。成佛的就离开实报土回归常寂光,还没有证得究竟果位,也就是说无始无明习气还没断尽的,继续再学。每一个人闻法成就,级别不相同,所谓这些法身菩萨,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有五十一个阶级,像念书一样,五十一个年级,天天听法,天天都有提升,提升到毕业的时候,回归常寂光,回归自性。每天毕业的不知道多少人,但是每天入学的也有很多人,入学的人很多,毕业的人也很多。极乐世界天天开欢迎会,欢迎新来的;天天开欢送会,欢送毕业的,热闹得很。所以这个世界殊胜,殊胜清净庄严,得悟圣道。「道,断惑证理之智慧。愿发此智,名为得道。」这个道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现前,这讲证道,或者是悟道,都是这个意思。

下面念老引用彭际清的《起信论》,彭际清的《起信论》《无量寿经起信论》,不是《大乘起信论》《无量寿经起信论》是他作的。这个人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在家居士,他有《无量寿经》的节校本,也有流通,也有很多人喜欢他的本子。他的节校本是用康僧铠的本子,康僧铠的本子重新写过,写得比较顺口,我们念的时候念得很畅通,就像读中国人自己的文章一样,意译的。康僧铠翻译的比较生硬,读起来不顺口,他重新编个本子,完全根据康本,所以它不能叫会集,只能叫节校。彭际清,清朝乾隆年代的人,这个人非常聪明,弱冠就考取进士。古人讲弱冠是二十岁,这么年轻考取进士。他对于佛法造诣很深,通宗通教、显密圆融,大善知识,一生没做官。他的父亲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国防部长,所以他也是高干子弟,家里面富贵,他可以不要做官,他生活没有问题。喜欢学佛,喜欢读书,非常有成就。《净土圣贤录》里面有他,他是念佛往生的。

《起信论》里有这么一段话,这是假设个问答。「问:无量寿佛说法,为是纯说一乘,为是兼说三乘?若纯说一乘者,何得尚有声闻众等?若兼说三乘者,何云二乘不生彼国?」这都是根据经典提出的问题。下面答复,「纯是一乘,别无三乘。岂独佛在七宝讲堂,纯是一乘。乃至一一花中,一一光中,风声水声,诸音乐声,亦纯说一乘,更无三乘。」彭居士的解释斩钉截铁,一点怀疑都没有,告诉我们纯是一乘法。「如《妙法莲华经》云」,就是《法华经》「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法华经》是一乘大经。刚才说过,一乘大经只有三部,《华严》《法华》传到中国来了,《梵网经》没有,《梵网经》传来只是一品。听说《梵网经》的部头也很大,只传了一品「菩萨戒品」「梵网菩萨心地戒品」这一品。《法华经》说得好,诸佛如来说法,「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后头有句话说,「除佛方便说」。那你就晓得,二乘、三乘是佛的方便说,你现在程度不够,帮助你、提升你,向着一乘。

下面说,「特以众生根智有差」,众生的根性、众生的智慧有差别,「所闻各异,所证不同」,每个人对于佛所说法的解读不一样,这一点很明显。我们看佛经在中国的批注,同样一部经,许多人给这个经做批注,注得都不一样。有没有注错?没注错,说得都有道理,那是每个人看法不一样,就像《楞严经》上讲的瞎子摸象,讲得不一样,都是真的,没讲错。所以会学的人要把这许许多多的东西集合起来看,我们就看到完整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无量寿经》,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这桩事情不是一次,多次宣讲。佛讲了很多次,每一次讲的当然都是大同小异,可是里头真的是有小异。这一次讲的,上一次没讲到的;上一次讲的,这次省略没讲到,常常有这种事情。所以学《无量寿经》就有个困难,要把五种原译本统统找来,你去读诵,这就麻烦了。

古时候没有印刷术,印刷术是宋朝时候才发明的,所以那个时候的经本、书籍都是抄写的,抄写免不了抄错字,这是没法子避免的,所以很多版本都有些字不一样,就是有人抄错了。也有抄错行的,也有抄漏掉的,这都是常有的事情,所以现在变成许多版本不相同,道理在此地。要统统去看,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东西。看一样、两样,其它的没有看到,就有缺陷,所以就有会集的必要。会集怎么样?每部经里有重复的把它删掉,把它会起来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本子。《无量寿经》经过三次会集,这是第三次,第三次才算是真正完整,所以这个本子就特别珍贵。夏老用了十年工夫,这十年工夫是供养后人的,供养末法九千年的众生,做了这么一桩好事情。黄念老的批注也是集大成,集古今中外祖师大德批注《无量寿经》的大成,让我们在这一部批注里面,把所有古大德对《无量寿经》的批注,你全都看到,他都一段一段抄在这里。不容易!这两位老人对我们后人的恩德很厚很厚。为的是什么?帮助我们断疑生信,帮助我们破迷开悟,我们真搞清楚、真搞明白,求生净土的心就下定了,不再怀疑。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他们两个就满愿了。我们学这部经,依照这个经的方法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肯定他们两个人在旁边,为什么?有缘!他一定来接引,那真一见如故。所以有人害怕,怕到极乐世界去,孤家寡人去那里,一个人都不认识,感到很恐怖。其实他不晓得,到极乐世界,生生世世的亲人,以前往生的,全在那边,你全都看到,肯定比在这个世界热闹多了,家亲眷属朋友不知道多少人!那些人见了面,「你怎么这个时候才来!」他们已经去多久了,你这个时候才来。所以极乐世界决定不孤独,亲朋好友太多了。

我们再往下面看,「故前文言,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乃至甘露灌顶等声。」这是前面在经文上读到的,这就是什么?这就是每个人根性、智慧、缘分不相同,所以在极乐世界你所看到的、听到的、你所感受到的不一样。「其得闻者,或证须陀洹果」,这个证果是说他断烦恼的等级,因为是带业往生,往生的人一品烦恼没断,到极乐世界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肯定断烦恼,这讲断得最少的。八十八品见惑断了,须陀洹;八十一品思惑断了,那就是下面三果,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二果断思惑前六品,三果再继续断三品,最后到四果是全断了。「乃至不退转地菩萨」,不退转地是明心见性的菩萨,是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

「具如他译本说。是即顺余佛土,寄四果名。」这是顺一般诸佛国土里面所说的断证的地位名称来借用,让大家知道他们在极乐世界学习的状况、学习的成就,意思在此地,比照我们娑婆世界声闻、菩萨这些等级来说。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些说法的,所以在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一乘法,一乘法里各人体会、领受不一样。这个不一样要知道,天天不一样,昨天没有听懂的,今天听懂了;今天没有听懂的,再过几天他又听懂了。要用《华严经》来说,菩萨五十一个阶级,我们刚刚生到那边去是最低的果位,甚至于最低的果位还没有拿到。须陀洹是最低的,须陀洹相当于《华严经》上初信位的菩萨,断证跟他相同,但是智慧比他高,比小乘高,断烦恼是一样的。就像一个学校,从初信位到等觉五十一个位次,就是五十一年级,你不断的升级,到最后保证你毕业,极乐世界真的是保证的学校,保证毕业,它没有留级。但是升级每个人不一样,有人升得很快,有人升得慢。升得慢,不会留级,不会被淘汰,保证个个成佛、个个毕业。这样的学校到哪去找?找不到!遍法界虚空界只有这一家、只有这一所,我们一定要知道,碰到了,太幸运了。

「实则决定成佛,不取有余涅槃」,有余涅槃是小乘,这就是说明它决定是一乘法,成佛是一乘法。「以能回小向大故,佛本愿故。」就是小乘人,念佛生到极乐世界,他也回小向大,才能往生。如果坚持小乘,不能回小向大,他念佛不能往生。这句话也不能这样说,这样说有弊病,说他这一生不能往生,来生后世他念头转了,什么时候转,什么时候就往生。这个转是什么?放弃小乘,拓开心量。小乘心量小,大乘人心量大;小乘人顾自己,大乘人没有自己,大小乘差别在此地。小乘人像阿罗汉,度众生有退心的时候,众生不听,众生叛逆,阿罗汉就生气,「算了,不度你了」,他就不要他了。菩萨不是,菩萨慈悲,以种种善巧方便来诱导你,所以菩萨有耐心,菩萨不会舍弃一个人,这是大乘。所以菩萨不会退心,二乘人会退心。这是什么?菩萨行不退,就是度众生不退心;二乘跟辟支佛都会退心,遇到不听话的、不相信的,他就不照顾他了。「此说甚为精要」,这个说法精辟、重要。我们看末后这一段:

【实时香风吹七宝树。出五音声。无量妙华随风四散。】

这是感应。批注里说,「右文表彼土无情闻法,而兴妙供」。无情是什么?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有感应!树木花草、山河大地都是活的,现在人讲有机体。大乘佛法承认,遍法界虚空界就连虚空都是有机体,它要不是有机体,它怎么能传递信息?它能传递信息,它没有障碍,它就是有机体。所以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跟阿弥陀佛是一体,跟诸佛如来是一体,跟众菩萨是一体,这个关系多密切。所以这么多菩萨在那里修行,有这么好的成就,感动树木花草、山河大地都供养。『香风吹七宝树』,风吹树,『出五音声』,五音声就是现在讲的交响乐,『无量妙华』,这前面是天乐供养,下面是天花,无量妙华随风四散。

【自然供养。如是不绝。】

我们这个世界,看看我们今天,还有很多日本的朋友来问我,都问我灾难这么多怎么办?极乐世界香风、天乐、天花来供养;我们现在的山河大地是以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以这个来供养,不都是来供养吗?这个要知道,一个道理!看看人家在干什么?这里最大的一个启示,阿弥陀佛天天说法。如果我们这个世界也天天说法的话,肯定花草树木、山河大地是无比庄严的供养,不是灾难!我们会看到树木花草百花盛开,也会有天乐迎空,人心行感召的。极乐世界的人心是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是真心,它不是妄心。真心闻法,你看每天人家到十方世界去供佛修福,回归极乐世界,这什么意思?十方世界修福,回向给极乐世界,给极乐世界的人添福。闻一切诸佛说法,给极乐世界的居民、极乐世界的山河大地增长智能,人家是干这个。让遍法界虚空界无比殊胜的庄严,都在极乐世界能看到。阿弥陀佛是这个愿,每个往生的人都是这个愿。

我们在这个地区,这个地区国家领导人,现在的年号是平成,平成天皇带头,全日本人民都能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个地方不就是极乐世界了吗?所有灾难都化解了。教育很重要!真正走这个路子,佛菩萨就来。国家能护持,像中国古代帝王一样,遇到国家有灾难的时候,国王斋戒沐浴,礼请高僧大德讲经说法,开仁王法会。仁王法会是什么?是全国总动员,推动佛陀教育,国王护持。灾难怎么会不化除?肯定化除的。过去《仁王护国经》我讲过,那个经典讲得清清楚楚,就是遇到国家大灾难的时候怎么办?现在人以为什么?开个仁王法会,召请一百个出家人,每天把这个经念一遍。那不行,念有什么用?为什么阿弥陀佛不带着大家念经?讲经!他不是念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也不是教人念经,天天讲给大家听的,不是念的,念不管用。为什么?讲的时候叫一切众生都明白了,不但有情众生明白了,花草树木、山河大地也都明白了,这才大家能合作,把一切灾变就化解,消除了。所以这桩事情,说来说去是个教育问题。中国人的老祖宗很聪明,几千年前就喊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领导全国的人民,什么最重要?教育最重要,教学为先。在一个家庭,家庭什么最重要?家庭教育最重要,家庭没有好好的家教,你家就不能出人才;你把儿女子孙教好了,你家世世代代人才辈出,就这个道理。《弟子规》是家教。每一个家庭把小孩都教好了,你说国家怎么不好?这个国家社会就好了。中国传统就着重于家庭教育,什么时候开始教小孩?怀孕就开始,叫胎教。小孩出生到三岁,这一千天,这一千天叫扎根教育,最重要。这一千天要是学好了,中国古谚语有所谓「三岁看八十」,三岁这一千天教好了,八十岁都不会改变,这人都不会变坏。

佛教是教育,这个一定要认识清楚,佛教要是搞迷信,我早就把它丢掉了,我还会搞这些东西吗?接触到之后才晓得,方老师介绍给我的时候说高等教育,我接触这么多年才真正明白,它不仅是高等教育,它是世出世间究竟圆满的教育,没有任何教育能跟它相比,它真的是统统都包括了。它知道灾难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灾难?它也知道怎样把灾难化解,怎样把灾难消除,知道,都知道。那你不信就没有办法了,你真信,它真能解决,而且非常有效果。今天这世界上科学家,最近三十年研究的成果非常卓越,把佛经上讲的这些原理说出来了。宇宙怎么形成的、物质从哪来的、精神从哪来的?现在科学家证明,跟佛经讲的一样,佛在三千年前讲的。佛怎么讲出来的?佛亲眼看见的。怎么看见的?禅定当中看见的。禅定,定中的境界是属于现量境界。佛家讲三量。现量就是你亲眼所看的、亲耳所闻的,这叫现量。比量是推理,不是你亲见的。譬如看到外面有烟冒出来,你就晓得下面有人在生火,你没有看到他生火,你看到烟,你就想到那里有火,这叫比量。第三种叫非量,非量是你看错了、你想错了。现在看错想错的太多了。最亲切的是现量。你说预言,很多预言的基础是数学。中国古代的预言决定离不开《易经》《易经》确实也是预言,外国人研究二0一二的这个事情,《易经》里头也有。你们看「2012」那个影片上有,它就讲到中国《易经》。这个影片后续有四种专门研究这个问题、讨论这个问题,那很值得一看,这都是影片引起来的。

所以经不可不读,经不可不讲解。读清楚、读明白了,一定要讲解,讲解才能把效果扩大,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不讲解,能解决个人问题,不能解决大家的问题;讲解,大家都清楚,大家都明白,大家都回头,这个社会问题就能解决,乃至于世界问题能解决。现在还有这些科技,卫星电视、因特网、光盘我们还可以应用。如果真的像美国人这个电影,「2012」电影那样灾难一来,科技全毁灭了,电没有了,瓦斯没有了,人怎么生活?大地被污染,水被污染,你吃什么?你喝什么?你怎么活?这才是真正严重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理论、解决的方法,佛经上统有。《无量寿经》那是妙法当中的妙法,无上的妙法,它能帮助我们到极乐世界成佛,地球上这些小小灾难还不能解决吗?哪有这种道理!一切法从心想生,被科学证明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也被科学证明了;心现识变、境随心转,也被科学证明了。境随心转,东京江本博士水实验就证明了,外面境界跟我们的心念有密切关系。所以怎样来化解灾难?转变念头,美国布莱登所讲的「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问题就能化解。我们今天谈这些事情,用佛经跟科学结合起来讲,大家比较容易相信。不信,这是一点办法没有了。一定要深信不疑,才真正能够化解问题。

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些供养「皆由自然」,没有人去策划,也无需要去设计、施工,都不需要,「应念所成」,自然现前。《会疏》曰:自然供养,不有为法故。」有为法是有生有灭,他们不是有为法,这个底下,「意为非因造作之有为法也」,这个道理深!这是善心善意、善念善行功德的成就。我们看极乐世界就知道了,极乐世界还不是阿弥陀佛他老人家的善心善愿、善行善德成就的吗?念念一点私心都没有,真的契入《金刚经》上所说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四相四见破了,用纯一真心发愿修行,功德的成就,自然的成就。极乐世界没有人去构思,没有人去策划,没有人设计,没有人施工,自然成就的,善的成就。

回过头看我们这个世间,我们世间人也很厉害,他也不要策划,也没有构思,纯一自私自利的这个念头,那个念头厉害到极处,起心动念损人利己,这个功德造成地球的灾变,造成今天整个世界社会的动乱,就是它是一个反面的,佛是正面的,都是自然成就。我们想到正面的,回头再观反面的,全部了解。我们反面所用的这些心行转变过来,把它转变成正的,社会就安定,地球上的灾变就没有了,因为这个东西全是假的,不是真的。芸芸众生、山河大地都属于梦幻泡影,都是从念头所生的。科学家告诉我们,意念是物质的基础,所有物质现象离不开意念。意念从心生的,心是主宰,整个宇宙的主宰,不但是我们一个人一生的主宰,整个宇宙的主宰。它不是有为法,它是无为法,起作用是有为法,不起作用是无为法。

佛陀教育在这一方面讲得透彻,所以它称为高等哲学。今天许多大学哲学系里面开的佛学课程,他们能不能够得到真正高等哲学?我所看到的,他们得不到。为什么得不到?方法错误,他用世间方法,今天所讲的科学方法去研究心性的学问,他不得其门而入。世间方法用什么?思考,你就多想。而佛法不用思考,一想就错了,不能想,佛法教导我们离心意识,叫参究,不是研究。用心意识是研究,不用心意识叫参究,这就是佛法跟现在科学方法是两个路子,方法不一样。离心意识是什么?心,我们今天讲落印象,是阿赖耶,意是执着,识是分别,识是第六意识。也就是说,科学是用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用这个心去探索;佛法用的是什么?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直觉的。这不一样!放下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无明,这个东西放下。放下分别、放下执着,这就叫离心意识,你不能用这个东西,那是虚妄的。妄只能够缘到妄,缘不到真;真可以缘到真,它也了解妄,真妄全了解。用心意识的时候,只了解妄,了解不了真,所以它就没办法解决问题,它能发现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离心意识是用真心,他知道问题,他能解决问题。实在说,释迦牟尼佛知道,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能离开心意识来修学,释迦牟尼佛就不到这个世间来了。为什么?你们都会了,我来干什么?你们都能办到,就不必我来了。你们搞错了、办不到,他才来,这才叫大慈大悲!你们能办到,他来干什么?来凑热闹。不会,不干这个事情。所以方法上错了,这是大问题。

现在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方法也错了,错了就造孽、害人,你把这些小孩、小朋友全都害了。现在方法是什么?现在小孩从小就教他胡思乱想。为什么?教他学一大堆东西,样样都要学,上幼儿园就学好多东西,学乱了,学杂了,头脑一片杂乱无章,所以头脑里头全是知识没有智能,你说他这一生活得多痛苦。跟中国古人不一样,中国古人从小就教你一样一样学,不准你学两样,他让你永远保持头脑的清醒,不受外头污染。所以从小先学什么?学规矩,要养成习惯,一个做人的规矩,从小就要学起。「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你细心去想,它有好处,好处太多了。小孩智慧没有开,辨别的能力没有,就教他守规矩,叫他背书。背书是什么,什么意思?戒定慧一次完成。这种训练他自己不知道,实在讲,他就在接受戒定慧的这个训练。规矩就是戒,一门就是定,他没有杂念、没有妄想,那就叫智慧,那叫根本智。到十三、四岁的时候,智慧渐渐开了,你看他戒定慧已经成就了。他慧在这个时候开发了,跟他什么?跟他讲解,跟他研究讨论,小时候所背的这些书籍,一样一样拿来讨论,智慧开了。

那我们就知道,中国从前的教育,这是吸收佛家的文化,佛教的文化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小孩在十二岁之前,着重培养什么?根本智。十二岁以后培养后得智。根本智是般若无知,后得智是无所不知。在中国世世代代出圣贤,教出来的。这些小孩都有圣贤的这个资格,这教坏了、教错了,把他教胡涂了,这谁负责任?这找谁负责任?有因果责任。我们学佛学什么?学智慧的眼睛。佛的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你才能把世间事、出世间的事,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然后才有自受用,才有他受用,自他两利。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返回《净土大经解演义》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