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七五集)  2012/4/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7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九境魔事,第三段「病患境」

在现在这个时代,疾病普遍的流行,全球到处都可以看到,媒体报导几乎没有间断。这什么原因?这个地方也说到,「病起之因虽多」,这就总的来说,「不出四大增损」,谚语常说的四大不调,这就是说病患就生起来了。四大是物质现象,就是物质现象它有四种特性,第一个叫地大,地是代表物质的形体,你能够看得到,你能够摸得到;就是我们的前五根能够接触得到,这都属于地大。第二个特性水大,第三个特性是火大,中国人讲水、讲火,西方人讲带电,水大带阴电,火大带阳电,再小的物质,它本身带电。第四个特性风大,风大表什么?它是动的,它不是静止的,风就是动,不动就没有风了。所以,四大是讲的物质四种特性。再小的物质,现在科学家发现到最小的微中子,是佛经上说的极微之微,它还是有这四种特性。这四种特性就是它的本能,真的是与生俱来。

物质从哪里来的?现在知道,物质从念头来的。念头里面就具有这些特性,在物质这个形相里面起作用,我们看到了。这个地方有简单的一个解释,「谓人揽外四大,而成内身四大」。外面的地水火风感应的,变成内身的四大,内身里面就是细胞。细胞由这些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的,分到最后微中子。所以微中子带着四种特性,于是它所组成的任何物质现象都有这四种特性。增损就是不调、不平均,水要是多了,阴电多了,阳电就少;阳电多了,阴电就少。「风增则地损」,风是动,振动的频率,这个物质现象,所以它不一定,它就起生灭的现象。「地增则风损」,地坚固,实际上它还是动的。「四大不调,病即生也」,这是过去一般的说法。

「又由观阴」,阴就是五阴,前面讲的阴境,「惑」就是烦恼境,迷惑,妄想分别执着,这是阴,里面有阴。「激动四大」,四大是物质现象,五阴里头的色,让这个色,物质现象产生变化。善的念头,它的变化是正面的,恶的念头,它的变化是负面的,负面就是今天讲的带病毒,这是缘。「致有患生」,患就是病,这是果,病就现前。所以病的起因确实是在观,观阴境,观五蕴、观妄想分别执着,这个念头是负面的,不是正面的。学佛的人,佛告诉我们,我们的观不要去观这些,观阿弥陀佛、观极乐世界。《观无量寿佛经》里头给我们说了十六种观,这十六种都是正面的。我们只观正面,不观负面,负面就消失了,没有了,这个道理大乘经教里说得很多。就是想,观就是想,所以观想常连在一起,不要想负面的。五阴是说我们的身心,不要想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假的,不是真的。色、心都不可得,你想这个干什么?

大乘教里面普遍一个原则,教人观自性,自性空,自性什么都没有,不好观。所以净土宗指方立相,这是什么?让我们方便,指方,有方,西方极乐世界,有方;立相,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有相,这样我们观就容易多了。所以这大乘教里头特别法门,指方立相,你就观这个,这个什么?这个跟自性空相应。这个相是从自性空里面显出来的,观这个就是观自性空。根利的,上根人,利的,观这个能明心见性;中下根性不能明心见性,不要紧,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再进一步就观自性,就回归自性。这方法妥当、可靠,人人能修,人人都能成就。

纵然造作五逆十恶,一切罪里头是毁谤正法的罪最大,超过五逆十恶。为什么?毁谤正法,有很多人因为你的毁谤,他对佛法产生怀疑,不相信了,这个人的法身慧命断掉了。你影响的人愈多,你的罪愈重。所以,所有罪业当中,这是最重的。能不能救?能救。四十八愿里面虽然说把这个排除,排在外,这个不能往生。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这是佛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话。佛为什么这么说法?因为这个罪太重了,用这个方法劝导大家不能造这个罪业,是这个意思,不是真不救;真的要不救,阿弥陀佛的慈悲就不圆满了。所以,只要你认错,我做错了,忏悔,后不再造,阿弥陀佛还是摄受你,还是接引你往生。净宗法门才圆满,究竟圆满。这是我们不能不晓得。知道病从哪里来的,病,所有疾病全是负面的思想造成的。只要把念头改过来,我们身心健康,再小心饮食起居,你就不会生病。

这个地方要建立信心,我们对阿弥陀佛有没有信心,就在这儿看;对极乐世界有没有信心,也就从这看;对自己能不能往生净土,信心也从这里看。我劝一些同学,我告诉他,我这一生是怎么过的,一生没有负面的想法。毁谤我的人,我尊敬他,障碍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统统尊敬他。夏莲居老居士说过两句话,他说「病久方知身是苦」,久病才知道身苦,「魔多反使道心坚」,道心坚固。毁谤的、障碍的、陷害的那是魔,魔多了,道心坚固是如如不动,我还得感谢他,他坚固我的道心。所以我感恩,我没有怨恨。思想只要是正面的就好,外头就能随缘,缘有很多是负面的,但是不太碍事还可以,都可以随缘。真正碍事,那我们就回避,不要跟他斗争,我们学忍让,让步、躲避;也就是绝不跟别人起冲突,内里面没有怨恨,外面没有冲突,和睦相处。大乘经里头佛说,「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魔不愿意见我们,我们回避一下,看他来了,躲过去,好!不能发生冲突,我们身心永远保持健康。

所以身如果染病了,「废修圣道」,这就障道,妨碍你修行。念佛是所有法门里头最殊胜的,生病,真的其他的修行方法都没办法,念佛可以。口不能念,能听,放佛号听佛号,只有这一门能不断,睁开眼睛看佛像。所以生病躺在床上,佛像挂在他脚的那头,让他睁开眼睛就能看到佛像。能听到佛的声音,阿弥陀佛的佛号声音,看到佛像,好!提起他的正念,不要让他胡思乱想。真正治病,那就是全心全力观佛、念佛,没有任何妄念,不要想自己的身,也不要想自己的病。只想佛像、只念佛号,没有杂念、没有妄想,他的病很快就好了。为什么?境随心转。身体得病是负面思想造成的果报,现在我从根上把它转变,负面的思想完全清除掉,统统放下,保持一个佛念,别的善念也都不要想。善行、善事随缘,有人做我们随喜,我们做的就是念佛,正修是念佛,助修还是念佛。

「若能观察」,观察就是对治,我怎样对待这个疾病,「弥益用心」,这就是现代科学家讲的「以心控物」。我们用心,心要用得正,这个正就是自利利他,这就是益,弥是圆满的利益,圆满的自利,圆满的利他。「复须识其病之原由」,这觉悟,知道病从哪来的,「宜以何法治之」,晓得用什么方法。你看「或内观力」,这个摆在第一条,这条治好了,后头就不需要了。内观力不得力,怎么不得力?你的妄想止不住,转不过来,虽然念佛,还夹杂着许多妄想、杂念,你功夫不得力。功夫为什么不得力?信心不足,这真的,你自己要认真反省,你对于佛的教诲半信半疑。佛的教诲是真言,纯真无妄,纯正无邪。你对他没有信心,我还要找什么东西补,还要找好的医生、找药物,这是你没有信心,你有信心,全放下了。刘素云得的红斑狼疮,她有信心,她不找医生,什么好的治疗方法一概拒绝。她只有一个念头,如果命里该这样死,我就到极乐世界去,求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往生;还有寿命自己会好。这个人充满了信心,一丝毫都不怀疑。只要有这样坚定信心的人,得重病没有一个不好的,都是自然好了。现在这些科学家已经收集几千个例子。

人要随顺自然,自然就是最健康的,不要违背自然,违背自然是负面的,随顺自然是正面的。母亲把你生下来,你的身心是自然、是健康的,你可不要改变。现在最麻烦的改变是整容,整容是破坏自然,父母长这个样子你不喜欢,你要找一个你喜欢的样子。那个后患无穷,你一生离不开病苦,一生痛苦的根源就在这个地方,你一念错了。为什么?自然这是业报,你要从业上去改,就是因上改,不能从果上改。相随心转,这一句就是你美容的理论依据,真正想美容,不要进美容院,相随心转,你的心好,相就好;心不好,相怎么整也不会把你整好。我不造恶业了,我造的全是善业,不但是善业,造善不求善果,善果一定现前,为什么?这就是自然,自然的感应。你是求善果,能得到,有限的,就给你这么多;你不求,不求是无限的,果报出乎你意料之外,无法想象,你所得到的美好、得到的殊胜。所以我们劝大家,一心一意只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成就无上道,然后回过头来普度众生。这个念头好,这个念头要决定,一生不改变,生生世世都不改变,你决定会有成就。

内观力就是念力,是你自己的力量,念佛人还有个力量,因为我们心里是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得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也就说明,你的病好得比别人快,别人也用念力,你也用念力,你比别人快速,为什么?你有弥陀加持。那个用念力的时候,没有阿弥陀佛加持,也都能好,不相同。这个难就难在信心,信心不具足、不恳切,很难收到效果,为什么?散乱心。你不是一心专注,是散乱心,这个心的力量分散了,不能集中。或者是用「术」,术我们中国人一般讲推拿、针灸,这都属于术,这一类的治疗。「或医」,医像把脉、诊断、处方,用这种方式来对治。「其病若愈」,这病好了,身体恢复健康,「圣道可修」,你可以继续修道。「为是须观病患境也」,这就为什么是有病患境,我们身体不适合的时候观这个。

第四个「业相境」。业就是造作,中国字汇里头,正在造作的时候叫事,你在干事;事造完了之后,它的结果就叫做业。所以事是从相上说的,业是从果上讲的。「业即身口所作之业。谓修行之人,无量劫来,所作善恶诸业,或已受报,不复更发」,已经报掉了,不会再发。还有没有受报的,这个业还没报的,「于静心中,忽然俱发」。这个业发了,业有善有恶,善业发了,好!福报自然现前。如果说恶业发了,冤亲债主找到头上来,或是现前的,你曾经得罪他,他来报怨,他来讨债;或者是过去生中的,那就是鬼道里众生的、魔道里面众生的。这些过去有怨、有债务,他会来索命、会来讨债,遇着这些麻烦。不知道什么时候、不知道在什么处所发作了。「盖善业将受报,故发」,你的缘成熟,名利都来了,你就发了。「恶业来责报」,恶业来的时候麻烦,来报怨的、来讨债的,这个缘成熟了它也发。

「于此善恶业相现时,勿喜勿怖」。一个修行人,遇到顺境、遇到善缘不要喜欢,不要得意洋洋,这个不好,这不是处置好方法。好方法是如如不动,我们要做更多的好事。譬如突然发财了,好!要拿这些财多做好事,不要自己享受。自己享受,福报不就享完了吗?我用这个福报再培福报,让我的福报永远没有间断,这是处理的方法。如果是逆缘,逆境、恶缘要化解,所以也不要恐怖。如何化解?真诚的善心,善言、善行,让这些冤亲债主见到都感动、都尊敬你,他的报复就很轻了,就不是很严重。所以勿喜勿怖,这些基本的原则一定要能守得住,这是正确的。这些事情都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定什么时候来,不定什么时候遇到。「弥须用观」,在这个时候,更需要用前面讲的十种观,这十种里头用哪一种来对治。「令业谢行」,要让这个业消掉。菩萨怎么消掉?菩萨用三轮体空,就消掉了。世间人造恶业知道消,善业他不知道消,善业也得要消,不消的话,三善道受报,你出不了六道轮回。

而且三善道也很麻烦,为什么?时间太长,人间的寿命短,天人寿命长。四王天的一天是人间五十年,他的寿命一般都五百岁,一天是五十年,这个我们要知道。愈往上面去,倍倍相乘,忉利天的一天,人间一百年,寿命一千岁。你就晓得,到那么长的时间你闻不到佛法,麻烦在这里,你不会觉悟,你在那里享福。这就是为什么佛教菩萨,断恶修善都不要执着,不要放在心上,那就对了;不放在心上这叫净业,你造了,造了没有染污。造了恶业,念念不忘,变成怨恨、仇恨,善业念念不忘,变成情执,这两样都让你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佛教给我们,无论造什么业,善业、恶业,都不要放在心上。心里头只放阿弥陀佛,只有西方极乐世界,好!这样我们的业就变成净业。这个业谢行,把这个业让它谢落掉,也就是让它给化解掉。

「成一心取道」,成就我们一心,我们取的是道。我们今天取的是极乐世界,我们心里头所想的是亲近阿弥陀佛,我们今天取道就是念佛,一心念佛。「为是须观业相境」,这个从早到晚离不开,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是业相境。一切众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是习而不察,已经养成习惯,没有觉察这个事情。今天在此地,佛提醒我们,要知道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你在造因,后头有果报;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于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能不谨慎。明白这个道理,才知道自古以来这些真正觉悟的大德,对上智下愚,上智姑且不论,高人,我们单讲下愚。乡下的这些阿公阿婆,不认识字,什么也不懂,教他念一句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没有杂念,不得了!不移,他不改变,他一生准成无上道,而且品位之高让我们感到惊讶。

为什么?蕅益大师给我们说破了,「能不能往生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在功夫的浅深」。什么叫功夫?念佛的时候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那是功夫。他那种念佛,一天到晚就一句佛号,没有杂念,没有怀疑,这是高段的功夫,这不是一般功夫;一般人念佛半信半疑,夹杂很多妄念。所以他们这些人往生,大多数都生实报土,少数的生方便有余土,他不会在凡圣同居土。我们真正明白这些教理可以断定,这个判断不会错误。业相境我们真正明白、真正懂得了,你对这些阿公阿婆会肃然起敬,你心目当中看他的时候,他就是阿弥陀佛,他就是菩萨,他不是凡人。

第五,「魔事境,魔是梵语,具云魔罗」,翻成中国意思讲「杀者」。杀者什么意思?「谓能夺人智慧之命故」。他给你做障碍,他不要你的身命,他要障碍你的慧命。「言魔事者,《大论》云」《大论》《大智度论》《大智度论》上说「魔以破人善法为事」。他不喜欢人作善,喜欢人作恶,你作恶,他来加持你,他帮助你、成就你,你行善,处处障碍。为什么?「又天魔正以顺生死,贪五欲,退菩提为事」,他们干的就这个事情。顺生死就是不愿意出六道轮回。天魔,这是指天王,哪一道的天王?欲界第六层天。欲界就是没有离开五欲,没有离开七情五欲。他不想离开七情五欲,他对这个很贪爱,也就是我们一般讲情执特盛,所以他贪五欲七情的享受,他贪求这个。退菩提,不是长菩提,他是退菩提,不是增道心,他是退道心。你真正想修行,想出离欲界,出离六道轮回,他得想方法来障碍你。帮助你阿赖耶识里面烦恼、习气让它增长,外面用威胁利诱,这是他的手段。我们在小乘,世尊八相成道有降魔,八相里头有降魔,威胁利诱。那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用什么方法来对治?用定、用慧,如如不动,他对你就没法子。智慧是观,在智慧里面的观,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威胁利诱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威不害怕,利不起贪心,他就没办法了。

由此可知,魔能够得便,就是他成就你退道心,基本的因素还是因为你心里头贪瞋痴没断,他才能得便。你贪瞋痴要断了,他对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到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他佩服你,他来护法,你是真正修行人,真了不起,他就变成护法,魔王波旬护持释迦牟尼佛的法。今天他不护了,为什么不护?你们修行是假的不是真的,假修行他瞧不起你,他要让你多受点罪;你真修行,佩服,没话说。魔也是众生,魔的性也是本善,只是他贪著名闻利养、贪着五欲六尘,如是而已。你真不贪,他佩服你;你要有贪心的时候,他瞧不起你,他来捉弄你,他一定障碍你修行。所以我们了解事实真相,魔有他不好的一面,看那一面,那一面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魔也是人,他的本性本善。问题他习性不善,看他用哪个性当家做主?他佩服的人,他用本善的性。他瞧不起你,你搞假的,不是真的,还打着佛的名义在欺骗善良的信徒,那他对你就不客气了。大乘教里面,把魔跟佛看成平等的,无佛亦无魔,完全是我们心跟他起感应。我们的善心跟他感应,他就是佛;我们不善心跟他感应,他就是魔。所以,佛跟魔差别在哪里?自己的念头,一念,一念善,魔是佛;一念不善,佛是魔,就这么个道理。

「此由观前诸境」,前面所讲的四种境界,「惑虽未破」,这个惑就是无明、尘沙、见思,没断,《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着,没断。「天魔犹恐出其境界」,他不愿意看到你修成功,为什么?你修行成功,你离开六道轮回了,他不愿意。为什么?欲界是他统治的,欲界的人个个都出去了,他统治的人减少了,这个他很不欢喜。他希望他的徒众多,人丁兴旺,不愿意你在修行跑出去了。你跑出去不要紧,回来又要度人,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这个地方讲,天魔犹恐出其境界,「而复化度于他,失我民属,空我宫殿」。他为这个来障碍,他要繁荣他的魔子魔孙。魔子魔孙都学佛了,都成阿罗汉、成菩萨,回来又度他,又度这些人。「又虑夫得大神通,得大智慧,必当调伏控制于我」。这是嫉妒心,你修成功了,你的神通比他大,你的智慧超过他,那你会控制他,你教化他,他不能教化你。「我今应预破之」,这个我是魔,天魔,他今天应该预先把你的功夫破坏,「坏彼善根」。善根,世间善根是不贪、不瞋、不痴,坏彼善根,他要把你贪瞋痴引发出来。

一切众生统统都有,贪瞋痴是所有一切烦恼的根,造作一切不善的根源就是它,它是第七识,与生俱来。第七识,佛在讲上告诉我们,「四大烦恼常相随」。第一个我见,执着有个我。因为第七识有我见,所以这个神识来投胎,执着这个身是我身,我身、我见就落实在我身,起作用了。另外三个烦恼,我爱,这个爱是贪;我痴,这是愚痴、糊涂、没智慧;我慢,慢就是瞋恚。叫贪瞋痴三毒,三毒是跟我同时起来的。我见是迷,是一念不觉。所以跟着迷起来的是烦恼心所,不是善心所。那个本性本善,本善是哪里来?本善是自性里头有的。习性是阿赖耶里头的,习性没有善。你想想,末那识四大烦恼常相随,这是根,所有不善的根源,就是不觉是不善的根源。佛陀的教诲目的何在?教我们转迷为悟,也就是转迷为觉,就这个意思。觉悟了,回归自性,把阿赖耶放下,那是假的,妄心。阿赖耶造十法界,阿赖耶是假的,十法界也是假的,不是真的。转阿赖耶成四智菩提,十法界就没有了,十法界是一场梦,梦醒了,不见了。醒来是什么境界?是实报庄严土,叫一真法界。为什么叫一真?实报土里头众生一心,一心是真心,二心是妄心,他只有真心没有妄心,所以叫一真法界。那就回归自性了,好事!

所以「故有魔事发也」,魔事发生是什么原因、什么道理,我们要搞清楚。「治魔之法有三」,这三种对付魔境的方法。第一个,「观察诃弃,如守门人遮恶不进」。你把它看清楚,它不是善法,舍弃它。舍弃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不要放在心上,这叫舍弃;放在心上你就接纳了,接受了。这个地方千万不要会错意思,把他赶走,错了,不是把他赶走,还是好朋友,不放在心上,我不受你干扰。为什么?他引诱你破坏你的善法,你在这里用功,我们今天去外头逛逛玩玩!那就是来诱惑你。请你去看戏,请你到娱乐场所去玩,或者是请你观光旅游等等,就不让你用功,还都是好朋友。所以这个地方的观察看得很清楚,诃弃是不放在心上。谢谢他,感谢他,不能够随他,这是第一种方法。

第二,「当从头至足,一一谛观,身心了不可得,魔从何来?欲恼何等?」这个观察对方,观察自己,对方跟自己一样,从头到脚细细观察,身、心都不可得。怎么观法?弥勒菩萨教给我们最好的方法,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哪一念是真的?每一念里面都现相,这个相是什么?是宇宙,每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宇宙,就是一个法界。佛家讲,不讲宇宙讲法界,一个念头就现法界,现法界是全体的,不是局部的,念念现的都是全体。前念不是后念,念头才起,立刻就灭掉了,所以它不是真的。第二个念头那是第二桩事情,跟前面没关系,每个念头都是独立的,每个念头都不能存在。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这么许多的妄念纠缠在一起,产生一个错误的幻相,它不是真的。就像我们看电影、我们看电视,屏幕里面的相,我们知道这是电波波动产生的幻相。把现场的幻相投射到银幕、屏幕上,我们看到了。屏幕现相是假的,现场也不是真的,现场的频率比这个更高,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我们屏幕还没有到这么高的频率。

所以佛说一句话说得非常之好,叫它做无常,一切法都无常。既然一切法无常,此地讲身心,身心就代表整个宇宙,十乘理观第一句就告诉我们,我们得把这个话记住,「色从心造,全体是心」。色是什么?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心造的,从念头生的。所以整个宇宙就是念头,谁的念头?是我自己的念头。佛三千年前说的,最近三十年,量子力学家证明了,确实是这样的。这样子身心了不可得,魔从何来?所以,大乘教里头告诉我们,无佛亦无魔,魔从何来?佛从何来?都没有。欲恼何等?他来破坏善法,扰乱修行,这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能作如是观,他心是定的,定,不会受外干扰了。「如恶人入舍,处处照捡,不令得住」。这个比喻,恶人是小偷,小偷进来了,你认识他,他是个小偷,他敢不敢偷东西?不敢。不但不敢,他还要防范看有没有别人偷,别人偷的时候赖到他,所以他来当警察。不但他不敢下手,他还要帮你看东西看好,不让有损失,不让给别人偷去。这第二种方法。

第三种方法,「观之不去」,那是我们前面两种观法功夫不得力,最后用这个方法。这种方法,「强心抵捍,以死为期」,这就属于戒律,持戒。我坚持佛的戒律,坚持佛的教诲,死我也不犯,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行,魔也没有办法,他也得退走。释迦牟尼佛示现八相成道里面的降魔,戒定慧三种方法都用上了。「一心用观,令道行成就。为是须观魔事境也。」所以对魔障不能不知道,知道了,魔就像夏老的话,「魔多反使道心坚」。魔来考你、来给你为难,你关关通过,你没有受到他干扰,你的道心马上就提升。在考试的时候失败了,你堕落,成功了你就提升。魔对我们有没有好处?有好处,我们禁得起考验,每通过一关,你就提升一级。没有这些关,你怎么提升?你提升很难。魔愈多愈好,你才自己真正看到自己的提升,确实智慧增长,烦恼轻,业障也轻,消业障,魔的考也消业障,全面都提升。所以对魔怎么样?感恩的心,我们修行念佛功德回向给他。天魔就是第六他化自在天王波旬,我们的佛堂供他的牌位,我也邀请他来听经,一起共修。我们看他也是一尊佛,希望他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同成佛道,第六天也不究竟。

下面第六,「禅定境,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魔事已过」,魔障碍这个事情通过了,「而且真明未显」。魔是通过了,我们是全面提升,但是没有明心见性,真明没显。「以修观故,发过去习,诸禅纷现,当置魔事,用观观之,良以禅乐美妙,喜生耽味,虽免魔害,更为定缚」。这个不能不知道。魔的那一关你通过了,说明什么?说明你有定,你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转,也不会被这些境界动心,这是禅定。禅定发过去习,过去习有个注解,就是过去生中的习气,阿赖耶里面的种子会现行,在定中会现行。诸禅,诸禅是讲四禅,四种禅里头都有,这是讲境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禅定当中,过去生中你都能见到,不但能见到过去,也能见到未来,因为禅定境界里面时空维次破了。他有天眼、有天耳、有他心通、有宿命通、有神足通,过去生生世世的事情他都见到。在这个时候,需要把魔事放在一边,也就是不放在心上,用观观之,观禅定里面过去、未来这些境界。禅的乐美妙,最怕在这个时候生了妨碍,贪着,那就错了。错在什么地方?你不能提升了,你住在这个境界上。禅里头有乐,没有乐人家修这个干什么?所以禅味是法味,这个里面的乐世间人不知道。

我们在想象当中可以能体会到一点,过去生中,你住过天堂,欲界天、色界天你都住过,那个境界现前了,快乐。这不是回味,真的回到那个时候去,你再一贪染、一留恋的话就坏了。这个时候要有智慧,对它清清楚楚,这种境界也不是真的。《金刚经》上讲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禅定当中的境界也不是真实。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不贪不染了。虽然回到过去,跟过去这些人可以又见面了,可不能贪着,贪着就错了,小心在这里。

「虽免魔害」,魔这关通过了,你不受他的害,现在怕的什么?更为定缚住了。这个境界里头必须是不动念,不动心识就行了,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什么叫有为法?生灭法。定中这个境界还一样的,都是弥勒菩萨所讲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所成就的。所以它是无常的,它不是真的。我们必须要把它记住,要养成习惯,定境也不染着,一切境界现前都不染着,佛境界现前亦如是。确确实实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佛实报庄严土也不能染着,我到那个地方是学习、是提升境界的。这个地方好,就在这里安住,多住几天,错了。一切随缘就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对了,完全对了。

下面第七,「诸见境」。这什么意思?诸是很多,不是一样,「非一曰诸」「邪解曰见」,我们把它看错了,把它想错了,见字代表这个意思。「谓推理不当」,推理有偏差,「而偏见分明」,不是正见,见到一边。见到一边你就「作决定解」,你就认为是真的,这叫见。譬如我们这个杯盖,你看这边凹下去的,这边凸出来的,两面不一样。看到这边的人,凹下去的,看到这边,没有,这平的。这边的人执着这是凹,那边的人执着它是平的,两个人就打架了。见到一面,没有见到全面,如果再翻过来,原来是如此。世间人看东西都看一面,没有看到完全,凡夫着相,不知道性,这是错误。修定的人、修禅的人、学教的人,知道相是假的,性是真的,执着那个真的,假的不要,也错了。为什么?不知道性相是一不是二。今天科学家批评最近三、四百年,科学产生一个严重错误,就是偏在一边。这个错误就是二分法,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灾难。二分是什么?把法分成二分,一分是物质、物理,一分是心理,你看心理学、物理学,分开了。不知道心理跟物理是一,一体的两面,手心、手背一体两面。把它分成两个,麻烦出来了,最近三十年才发现。

得力于量子力学家把物质搞清楚了,物质搞清楚之后是什么回事情?物质的基础原来是念头的波动。这才真正知道,佛经上常说「相由心生」。今天的物理学家发现了,告诉我们,物质确确实实是意念波动产生的幻相,它不是真的。所以得出总结,就是世间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佛法一开头告诉我们,十乘观里头第一观就是告诉我们,色由心造,跟科学家发现的完全相同。所以物质跟心,佛法讲色心,色就是物质,决定不能分开。心在哪里?心在物里头;物在哪里?物在心里头。它是这个关系,原来心就是物,物就是心。在佛法,更深一层讲是自性,自性叫真心,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相分,阿赖耶的境界相,是从心变现出来的,真正的根是一念不觉。这一念不觉,从自性里头就变现出一个阿赖耶,自性是真心,不觉叫妄心。妄心没有体,妄心从哪来?不觉来的,真心变现出来的,不觉它就变,觉了又恢复原状。我们今天恢复原状就是圆满成佛,回归自性,把真心找到了。真心用事就是佛、就是法身菩萨,他们用真心不用妄心。

真心「本自具足」,这惠能大师讲的,本来自己具足。具足什么?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一切都是无量的。何以见得?它能生万法。如果不具足无量,怎么能生万法?生万法就是它本来具足的具体表现。表现要有缘,没有缘不表现,这个缘就是感应,众生有感,佛有应,佛是自性,自性就有应。像日本江本博士用水实验,水是矿物,它是物质,它有没有心理作用?有!实验证明了,它会看、它会听、它懂得人的意思。我们以善心对着它,在实验的时候让它结晶,我们看到结晶图案非常之美;如果恶念对它,它的回应图案很丑陋。实验一点都不错,实验上万次没有差错,证明什么?它真的懂得人意思,真会看。写一个「爱」,用各种不同的文字去写,反应都是美;写个「怨恨、讨厌」,你让它看,反应全都丑陋。它什么样的文字都懂,比我们人厉害,我们没学过的不知道,它全知道。这说明什么?说明人的本能,心跟物是一体,不能分。

现代科学家发现宇宙有个祕密,这个祕密叫全息,息是信息,全就是圆满,他用照片把这个祕密揭露给我们看。用两道激光射在这个物体,用照相机把它拍照下来,这叫全息照片。这个照片冲洗出来你看不到东西,你看到一条一条的,看不到东西。用一道激光去照它,看见了,这一个人像,看得很清楚。你把这张照片撕成两半,再在激光里头看,它还是一张完整的。你把它切成碎片,每个碎片在激光底下它都是完整的。这个照片叫全息照片。佛经上有没有道理?有。佛经上讲的微尘,极微之微,现在科学家讲的微中子,物质里头最小的,再不能分,再分没有了。这个里面有什么东西?有整个宇宙都在里头,每一粒微尘里头都有整个宇宙的相,不增不减。这个意思里头,就含着有。我们一样东西通了一切都通了,《华严经》上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一粒微尘,小到不能再小,里头有整个宇宙一切的色相、一切的信息、一切的能量,全在里头。佛经上还有个妙事,说菩萨,普贤菩萨,能进入微尘世界里面去供佛闻法。这粒微尘没放大,整个宇宙没有缩小,微尘里面宇宙跟外面一样的。可以在那个里面进去参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供佛修福,闻法开智慧,不可思议。

遍法界虚空界在哪里?一微尘里。那我们身上有多少微尘?微尘聚集成为粒子,粒子聚集成为原子,原子聚集成为细胞,细胞聚集造成我们的器官,这个五脏六腑聚集造成我们一个身体。我们每个细胞、每根汗毛,里头都有十方一切诸佛剎土,这就是全息的道理,一即一切,一根汗毛整个宇宙。十乘理观,第一观就教我们观不思议境界,就这个。大宇宙包含小宇宙,我们不怀疑,小宇宙里头有大宇宙,有圆满的宇宙,我们没法子理解。它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这个现象今天的科学没发现,已经逐渐的在拉了,你看现在高科技里头用的芯片,这一片大概只有小指甲这么大!我是看到我们去年讲完的《大经解演义》,现在做成一个随身听,那个芯片只有指甲这样大,里面容纳了一千二百个小时的讲演,就在这么一点点里头。这不就是小里头有大吗?画面也在里头,放在电视机里头,能看到画面、能听到声音,就这一点点小东西。比起宇宙之间的奥祕那差得远,你看看人家微中子,一个微中子里面有整个宇宙在里头。这么大一个指甲里头才容纳这一点东西,这算得了什么?这是佛经里头有科学,科学跟佛经比差太远太远了,真正是不思议的境界。

所以这个诸见,我们实在讲我们所见的,偏见,没有见到全部。见到偏一部分,不能作决定解。谁能作决定解?今天我们知道,我们肯定了,只有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可以作决定解。为什么?他们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见到圆满,方方面面都见到,他的见解没有缺陷,是真的。所以三乘,声闻、缘觉、权教菩萨,都还属于偏见,只是什么?他们见的比我们层面多。我们所见的太少太少了,完全是表面。我们初学佛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看事、看问题至少你要能看八面,你才算有一点点小智慧。什么叫八面?譬如我们看这支笔,大家都看到,八面怎么看?看它的体,它的体是什么;看它的相,相是一支笔;看它的用,用能书写;看它的因,它怎么来的;看它的缘、看它的果、看它的事、看它的理。八面都看到,你才看它的表面,你对它就有认识。那深入一层?每一面都有八面,体有八面,有体之体、体之相、体之用,有体之因、体之缘、体之果,有体之事、体之理,八面,八八六十四面。能看六十四面的人比我们就深入,我们只能看八面,他看六十四面。再深一层,六十四面又有六十四,每一面都有六十四,其深无底。

我们从这个地方,才略略体会到佛智慧之深之广,我们怎么能比?人家说彻法底源,我们看法只看个表层,表层都是八面,深入一层六十四面,再深入我们没办法想象了。老师把这个事情告诉我们,我们对佛菩萨恭敬心油然生起,真的是不如,差太远了。你怎么能不信、你怎么能不服,真不能比。今天科学家、哲学家确实他比我们至少要深入三、四层,那就不得了。声闻肯定超过科学家,缘觉又超过声闻,菩萨又超过缘觉,到法身菩萨,这个见才圆满,见性了。所以佛法修学的目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方法、门道不一样,目标相同,明心见性,统统相同。见性之后,全体都明了了。无论从哪个方法修行见性,见性都是一样的,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不了解不知道,了解之后,愈了解得深你就愈佩服,你那种真诚恭敬心自然就生起来。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返回《净土大经科注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