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六集)  2012/5/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3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七百四十页倒数第三行,我们从这个地方念起:

「第三,显发心有异者,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以来自性清净。二者,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三者,大慈悲为本。恒拟运度为怀。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故名发菩提心」。前面我们学到这个地方,现在我们接着看。「又据《净土论》(即《往生论》)」《往生论》上说,「今发菩提心者,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今既愿生净土,故先须发菩提心也」《往生论》上这一段话说得很好,也说明为什么念佛人求生净土要发菩提心。今发菩提心者,是说本经,本经三辈往生,都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求生净土,亲近弥陀,一生成就的最高修学指导原则,就是这两句话。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告诉我们,修净宗,如果没有信愿,就是没有真信、真愿求生,佛号念得再好、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所以他肯定的告诉我们,能不能往生净土全靠信愿之有无,有信、有愿就决定得生;生到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品位高下完全在念佛功夫的浅深,不是多少。那什么叫功夫浅深?完全讲你的心念。你的心念有几分真诚、有几分恭敬,从这个地方说。如果你的心念是万分真诚、万分恭敬,你一念就能够生到实报土上上品往生,这叫顿悟、顿修、顿证,一念当中就能完成。这个道理佛在《华严经》上讲得很清楚,现代量子力学家也给我们做了证明,这不是假的,决定是真实的,有理论,还有事实。释迦牟尼佛当年为我们做示现,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是个最好的例子。在中国,一千三百年前,禅宗六祖惠能给我们做了示现,也是示现给我们看顿悟、顿修、顿证。《华严经》上讲的信解行证,他在一念当中完成,没有先后。他们能做到,人人都能做到。为什么做不到?因为你信愿不足,半信半疑,虽发愿往生,这个世间有留恋,放不下。所谓功夫浅深是从这一方面说的。真正相信的人,真正发愿的人,只希望往生净土,不想在这个世间多住了。这个人的心恳切,这个人用心深,所以他的品位就高。

底下这一大段是第三段的解释。「释曰」,这是念老的注解。「发心有异者,谓有两类。初者,行者于因地中,具发以下之三种心」,下面所讲的三种心。第一个,「须识有无,与了达从本以来,自性清净」。了是明了,达是通达,明了通达,从本以来,也就是说,从无始劫到今天,我们的自性是清净的,没有染污。惠能大师开悟,第一句话就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是他见到了。我们常常也听说染污,染污是什么意思?染污不是自性,染污是妄心,生灭心。自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中观论》上讲的八不就是说的自性,这是我们自己的真心。真心不动,真心没有念头,所以起心动念有这种生灭现象的,前念灭,后念生,这全是妄心,不是真心。这是阿赖耶一边的现象,自性没有这个现象。惠能大师说的五句全是自性的现象。学佛没有别的,诸佛如来无非是教我们要认识真心,要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用妄心的叫凡夫,用真心的叫佛菩萨,凡夫跟佛菩萨差别就在此地,就看你用的是什么心。

「自性本净」,前面说了很多,不用再说了。「至于识达有无,实为悟心之玄关」。识是认识,达是通达,认识通达有无,这实实在在是开悟的一把钥匙,这就很重要了。什么叫无?念老举《心经》上的经文做例子,《心经》上有,「无眼耳,乃至无智亦无得」。这段经文说的是六根、六识、六尘十八界,到最后连大乘佛法也包括进去,无智无得是大乘,无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凡夫,是我们现前的境界。从凡夫到诸佛菩萨都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上一句话就说明白了。这是佛知佛见。「一连串之无字」

「又即《大涅槃经》云: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这是《大涅槃经》上佛说的一段话。前面讲逆境顺境,入超禅已,全都超越了,顺逆境界都不可得,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一法你能见到的。换句话说,逆顺入超,全都是六道十法界里头的事。六道十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从见思烦恼里头变现出来的,清净心里头没有见思烦恼。十法界从哪来的?十法界从妄想分别里头出现的,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妄想分别。再说,一真法界,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从哪来的?从无始无明习气变现出来的,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无明习气。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仅仅说十法界、六道,不仅仅说这个,包括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统统是虚妄的。真的只有一个,常寂光净土。那是什么?那是真如,那是自性,那是实相,那是第一义谛,它是真的。为什么是真的?永恒不变,没有生灭。它没有波动的现象,也就是没有生灭的现象,这是真的。只要有生灭现象就不是真的。

实报庄严土有生有灭,我们真的能够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放下,实报土就现前,这就生;等到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了,它就没有了,就不见了。实报土没有变化,只有生灭,没有当中变化,我们能够体会得到。经上告诉我们,《华严》圆教初住菩萨把无始无明断掉,就是放下了,实报土现前。他在实报土里要多长的时间无始无明习气才能够灭掉?佛告诉我们,需要三个阿僧祇劫。这时间太长了,这天文数字,所以这些人叫无量寿。虽然寿命这么长,他没有变化,就是他没有衰老,生到那个时候什么样子,到离开实报土的时候他还是那个样子,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他没有衰老、没有变样子。为什么?它里面没有波动现象。不像十法界,十法界有波动现象,它那里没有,它完全是无始无明习气。不是无始无明,无始无明有波动现象,习气没有波动现象。所以实报土里面的山河大地,树木永远长青,没有花开花落的现象,也没有春生夏长的现象,没有,永恒不变,不可思议的境界。

下面,佛告诉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无明是假的,没有,你到哪里去找无明。性本解脱,自性没有烦恼,无需要解烦恼、脱生死,自性没有生死、没有烦恼,所以性本解脱。无明本来没有,《楞严经》上有一个比喻,比喻很好,「演若达多,迷头认影」。这个笑话佛弟子当中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现象常有,很多人都亲身经历过。我们小时候念书,抗战期间,十一、二岁,念小学,小学五、六年级就有军训的课程。因为打仗,怕日本人打来的时候逃难逃散了,小朋友自己要能够懂得照顾自己,所以五、六年级的小朋友就要受军训训练。军训,早晨上学,在升旗之前,这些教官,那个时候有一些低级的军官,像少尉,像当排长那样子,派到学校教我们小学生。紧急集合,一吹哨子,三分钟服装整齐就要把队排好,学紧急集合。就发生演若达多迷头认影的事情。有同学服装很整齐,帽子都戴好了,他因为太紧张了,太紧张的时候,他到处去找,找什么?找帽子,到处去问,你们有没有看到我的帽子?人家说,你帽子不是戴在头上?一摸,果然戴在头上,这个迷,有原因吗?你能找出来吗?这就叫无明。无明真有,你找不到。一觉悟,觉悟就没有了,迷悟在一念之中。这个事情我们看到别的同学有,有时候我们自己也搞一、二次。楞严会上举这个例子举得好,没有原因。要有原因,可能就是紧张,这一紧张、一慌乱就迷了。

所以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这个东西是根本,无明是六道、十法界轮回的根本。这个东西根本没有,自己以为有,所以佛将无明上头加两个字,无始无明。那我们看到这两个字把意思错会了,无始以为大概这个时间很久,说不出来了,这无量劫之前产生的无明。不是的,不是这个意思。无始就是根本没有,假的,不是真的。如果真有,那就是真的,不是假的。根本没有,是你一念错觉。所以佛在经上这个话说的意思是很深很深,是一念不觉。那个一念不觉就叫做无明。这一念不觉没有原因,这一念不觉不是真的,觉是真的,不觉不是真的。这个道理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晓得什么是有、什么是无,性有相无,理有事无,有无要搞清楚,法性是有,法相是无。那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这是根本。根本是阿赖耶,枝叶从阿赖耶生起,第六识、第七识、前五识,阿赖耶是根本识,是无明的根本。这七个识,七个识起作用,产生了五十一个心所法,这就慢慢生,生这些枝叶。根本没有,枝叶从哪来?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无明解脱故,这时候无明没有了。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为什么?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

「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常寂光,寂是寂灭。寂灭到什么样程度?现在科学家讲的三种现象全都没有。科学家也很了不起,把整个宇宙所有一切现象区分为三大类,整个宇宙不超过这三大类,第一个是自然现象,第二个是心理现象,第三个是物理现象,物质现象。佛法也是这个分法,佛法把它分为两类,科学分成三类,有个自然现象。佛法,我们前面学习智者大师十乘观法。十乘观法里面,第一个教我们观不思议境界。智者大师给我们说,把法界总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两个字,色、心。色是物质,心就是受想行识。所以色心就是经上讲的五蕴,色,受想行识是心法。受是感受,想就是你能够想前想后、想过去、想未来,这个能力很强。行就是色心二法相续不断,前念灭,后念生,虽然不是完全相同,但是很相似,所以相似相续,这行法。识就是阿赖耶,本识。阿赖耶最大的功能,所以阿赖耶叫藏识,藏是什么?仓库,储存印象,能够储存过去你所能记得的,这一切东西都藏在阿赖耶里头。也有不是记忆,你的妄想、你的幻想,你的幻想也收藏在这个资料库里头。所以阿赖耶里面东西非常丰富,很复杂。这个东西都不是好东西,因为有这个东西,你才有十法界、才有六道轮回。

这个身体死了之后到哪一道去,完全是阿赖耶里面含藏的种子,哪一个种子力量最强,它就先受报,力量弱的后受报,这强者先牵。就因为这么一个关系,这么一个道理,所以念佛人要把阿弥陀佛念熟、念透,这个力量最强,临命终时,念佛这个种子牵引你到极乐世界,原理就在此地。所以不可以对其他的境界产生深刻的印象,那个事情很麻烦。一般人情执很深,他喜欢的人念念不忘。尤其老人,看到自己的儿孙,儿子不想了,想孙子。儿子不可爱了,为什么?长大了,胡思乱想,不听话了;孙子还小,听话。孙子长大了,也不行了,重孙子。这个总是,总在放在心上,念念不忘。那他到哪里投胎?如果这一生做人还做得不错,五戒十善还行,来生可以得人身,就去做他孙子的儿子了。他喜欢他,不愿意离开他,他就这么来了。所以祖父母、曾祖父母又回来了,又做他的儿孙。这种情形有。如果你爱别的东西,你就到那一类去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有人养宠物,对宠物的那个爱,那个疼爱,超乎对家里头任何一个人。他要喜欢那个小狗,来生很容易去堕狗胎,去堕畜生道;喜欢小猫,他就变成小猫,这个很可怕。

所以样样都要放得下,就对了。永远记住《金刚经》上告诉我们的,这金刚智慧,一点都不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正要练到样样放得下,可以受用,不可以占有,不要有占有的心,不要有控制的心。来到这个世间,把这个世间做为我们观光旅游想,我们居住这个环境是旅店,不是我的,我在这里受用它,我不会有占有的念头。把这个地球当作我们这次来观光旅游的一个风景区,样样可以受用,赏心悦目,绝不找烦恼。你要占有它,就有烦恼;你要控制它,就有烦恼。真正不分别、不执著,你得大自在,你得的是真快乐,确确实实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是我们的本性,我们本来的心量就这么大。经要认真学习,能体会多少,要把这个理、事都落实到生活当中,就得受用了。得受用就是过佛菩萨的生活。

所以,佛与法身菩萨懂得了,他们安住常寂灭光。这一句话里头含义深广微妙,寂灭怎么会有光?寂灭光是自性本来是光的,自性本来有光。那我们现在自性为什么光没有了?我们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光不见了。这一些东西把我们自性的光明障碍住了,我们看不见,可是佛菩萨能见到。如果我们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放下,自性光明就现前。自性光明叫常寂光,常,永恒不断,不生不灭,本来就是光明的。这个光明不是修来的,它是性德,它不是修德。人人都有,就是你看不到,我们的烦恼习气少一分,它就透一分;少两分,它就透两分,佛菩萨能看到。众生看不到佛菩萨,佛菩萨能看到众生。从小乘初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萨,就有能力看到这个光。我们凡夫的常寂光,有,变质了,光不变,颜色变了。

修行全凭心地。心地清净的人、心地平等的人,光是金色的。次一等的,有黄色的、有红色的、有白色的、有灰色的、有黑色的。佛法叫光,中国俗称为气,练气功的他能看到。在佛法称为光,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这个光应对你的五脏六腑,应对你的意念情绪。所以这个气功高的人,他看到你的光,知道你身体健康状况,你哪个部位光暗,那地方有问题。于是我们就晓得,眼耳鼻舌身都放光,末那跟阿赖耶、意识也放光。不但八个识有光,与八识相应的五十一个心所,有光;十一个善法,有光;二十六个不善法,也有光。诸佛菩萨都能够见到,我们没有方法去隐瞒,他都能看到。

「此乃世尊最后慈悲微切之垂示」。佛在《大涅槃经》里面说,「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这是真的,释迦牟尼佛久远劫已经成佛了。这一次是我们地球上众生有缘,有缘是感,世尊在常寂光里头有应,应就现身。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八相成道,住在这个世间八十年,这叫应身。应身跟化身是很相似,化身的时间短,应身的时间长。我们看虚老和尚朝山,两次生病,遇到文殊菩萨,那是化身,跟真身没有两样,时间十几天,虚老身体不好,他来照顾他。十几天,身体恢复健康,可以继续再去朝山,他就走了。这是化身。我跟诸位说过,周邦道老居士的夫人,抗战胜利之后住在南京,见到地藏王菩萨化身。那个时间大概只有二、三十分钟,不长,到她家来化缘,出家人。那个时候我们周师母没有学佛,那是个大善人,好人,也没有给他。法师来化缘,化五斤香油,没有给他,那就走了。走了之后,突然想起来,她家里住的这个房子是中国古老的四合院,是三重的。她住在最后面,到她家里去,必须走大门、二门,三重,才能到她的客厅。她忽然想起,这个和尚怎么来的?没人给他开门,走了之后就不见了,门还是关着的,所以大惑不解。以后在台湾遇到李老师,跟李老师学佛,把这桩事情向李老师报告。老师给她说,那个和尚是地藏菩萨化身,她才恍然大悟。那是清清楚楚的事情,面对面谈话。当时没想到,怎么来的没想到,走了之后,突然想到,他怎么来的?怎么走的?没人给他开门,怎么走的?

我们再看下文,「亦即永明大师愿于无量劫,剥皮为纸,析骨为笔,用血为墨以书此文,用报慈恩者也」。永明延寿大师,五代吴越王时候的人,住在杭州,吴越王是他的大护法。传说里头说,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那换句话说,阿弥陀佛的应身,应化在中国。发大愿,经上讲的,过去久远劫前,菩萨,这菩萨是释迦牟尼佛,求法心切,能够剥皮为纸,析骨为笔,用血为墨,书写经文,传之于后世,这叫报佛恩。这是提醒给我们,我们听到了、读到了微妙之法,一定要发心把这个微妙法传给后世,世世代代承传不断,真报佛恩。

在今天不必剥皮析骨,不必了,现代的印刷术非常发达。印光大师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这一位祖师当年在世,四众同修对他的供养,他就做一桩事情,印书。供养,我们知道那是相当可观,因为他把他的这个供养建了一个印刷厂,在苏州报国寺,弘化社。自己有印刷厂,印书,流通全国。他就做这一桩事情,把财力人力全集中,流通佛法。那个时候也偶尔有些灾难,水灾、旱灾,他从印经款项里面拨一点钱出来救灾。我们要学,流通佛法的功德无量无边。这桩事情佛在大乘经上讲得太多太多了。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为最,大千世界七宝供养不如为人说四句偈,就是佛法。诸佛如来对法供养这样的重视,我们要能体会得到,要能真干。

接着看下面,「无明本无,枝叶何有,达妄本空,真性自显」。那我们现在有没有明白有无?有无这个事情我们有没有明了?没有。我们讲得很多,听得很多,学得很多,也会讲,没做到,自以为都懂得了,我都知道了。早年,章嘉大师警告我,就这桩事情,你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懂了,你没懂。为什么?你没做到。你没有做到就是你真的没有懂。如果真的懂了,你肯定做到。这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要用这个标准来勘验我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真懂的人真放下,真懂的人真开悟,真懂的人他契入境界了。我们只是在文字上得到这个信息而已,这是佛的境界,不是我的境界。佛懂,我没有懂,自己一定要知道。我要努力入佛知见,那就是把知道这个东西要兑现。

真的知道无明本无,这个不得了,那十法界依正庄严就不是真的,这是无明变现出来的。法身大士明了实报庄严土是无明习气变现出来的,所以对实报庄严土里面的一切法,他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因为他知道。我们今天要学法身大士,知道一切法,就如世尊在《般若经》上所说的,六百卷《大般若》讲什么?只说了四句话,释迦牟尼佛讲二十二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真懂得了,用什么样心态跟一切法相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真懂得的人。还起心动念、还分别执著,没懂。这是事实真相。所以达妄本空,真性自显,真性自然现前。只要把妄念放下,真性自然现前。不要再求真性,求真性那个念是妄念。「此即知无之要义也」,真正知道无。真正知道无,他就住常寂光,讲清楚一点,常寂灭光。

「至于知有者,宗门常曰:必须知有始得」。有是什么?假有、幻有,你也得要了解它。「又傅大士《心王铭》曰:水中盐味,色里胶清,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傅大士是在家居士,有传说这个人是弥勒菩萨化身,以居士身应化在世间。他的一篇文章《心王铭》,说心王,王是比喻,心就是自性、就是真心,一切法是从它所生。《华严经》上告诉我们,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现相是心,产生一切变化是识。识是什么?识就是念头。所以佛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一切法是世间法,就是十法界、六道统统是我们念头变现的。有这么大的变化,这知有。知空是性,知有是相。如果知空不知有,你没有彻悟,你只悟了一半,没有贯彻,你在空里头没有障碍,你在有里头有障碍。所以要知有,有是幻有,不是真有;空是真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真空跟幻有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是一不是二,这才能够起微妙的作用。水中盐味,你看不到盐,它真有咸味。色里胶清,这个胶清讲的是染料,我们从最浅显的意思来讲,就是染料。染料你也看不见,但是决定是有,不见其形。用这个来比喻心王。

「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铭中以譬喻,明当人各各自有心王。决定是有」,这个心王是真心。真心是有,但是你见不到。为什么见不到?它不是物质现象,前五根缘不到,眼看不到,耳听不到,鼻嗅不到,手也摸不到。它不是念头,真心离念,没有念头,所以你想不到,第六意识缘不到它,它没有念头,第七识也见不到它,它真有。为什么见不到?迷了。迷了,实际上它在,你不认识它,它改了名字,你不认识它了。它就叫八识五十一心所,就是它。好像人带上了假面具,换了个名字,你不认识了,就是它。所以,真妄不二,迷了的时候,真变成妄,妄原来还是真。当人各各自有心王,决定是有。应物随情,应是应酬,物是人物,你跟人应酬。物,包括十法界,人是十法界里的一法界。如果说人,范围很小;如果说物,上面包括天,包括修罗,包括罗刹,包括声闻、缘觉、菩萨、佛,下面,饿鬼、畜生、地狱,统统包括了,物这个字范围就大了。你看我们能够恒顺,能够随顺。

「发挥妙用,但不见其形」。统统是心王八识在起作用。八识指挥这个身体,指挥眼去见,指挥耳去听。意识是总司令,前五识听它的。所以我们中国这个词汇里头有一个「注意」。眼里头有意识就有分别。如果没有意识,见了,没有分别。眼里面注意,你就看得清楚;耳里头注意,你就听得清楚。能分别的是意识。眼只管看,要是没有意的话,它看了,没有分别;它看了,没有执著。第七识是末那,末那的执著,第六的分别,第六意识分别不执著,第七识执著不分别。这是佛法的心理学,比世间法讲得详细。阿赖耶识那个地方整理资料,它像资料库,六、七识在收集,它负责来整理。所以发挥妙用,但不见其形,六、七、八识我们都见不到。

「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知有者,即是知有此佛性」,这个意思深了。《心灯录》云:所以古德都要人知有。若不知有,总是虚妄」。知有真心,佛性就是真心、就是真如、就是第一义谛,这个真有。但是它没有现象,它不是物质,它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现象,所以我们六根、八识都缘不到。怎样才能知道?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见到了。虚妄的放下了,真的就现前,不要去找真,放下就见到了。所以科学、哲学有局限,有局限它没有办法突破,他们不能够明心见性。为什么?他们用心意识,他们用思考、用记忆、用分别、用执著。这都是用妄心,妄心只能够缘到妄境,缘不到真心,真心真境它缘不到。真性、真心,我们叫自性、本性,真境叫常寂光,这个它缘不到。常寂光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法都在其中,没有一法离开常寂光。所以《大乘经》上佛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个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自性之外,决定没有一法,一切法外也没有自性。

这个我们常常用电视屏幕来做比喻,大家好懂。自性、真心是什么?就是电视的屏幕。一真法界、十法界、六道轮回是什么?是屏幕显示出的画面。画面有生有灭,是波动的现象。屏幕是静止的,屏幕没动能现,能现万法。虽现万法,一尘不染。所现的一切现象跟屏幕不能分开,你要是分开了,那相就没有了。所以真跟妄是一不是二,这才是真正明白、真正通达性相是一不是二。就是六祖惠能最后一句话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非常灵活,那种敏感灵活我们无法想象。众生有感,立刻就有应。我们有时候这个感自己还不知道,佛菩萨就应了。极其微细之感自己不知道,菩萨应现才知道。如果没有感,佛菩萨不会现身的。

我们举周邦道夫人跟地藏菩萨的感应,她没有接触佛教,也不是佛门弟子,为什么地藏菩萨示现在她面前?当然她有感。这桩事情的因绝对不是这一生,过去生中跟地藏菩萨有很深的缘分。这个念头才动,自己不知道,极其微细的念头,地藏菩萨就知道了,应现在你面前,活生生的,你不是做白日梦,你清楚得很。可是若干年后,遇到佛法了,这才恍然大悟。这悟了之后跟地藏菩萨的情特别深切,跟宿世的缘分接上了。所以每个人都一样,哪个人跟佛菩萨没有缘?统统有缘分。为什么?因为诸佛菩萨是自己真心变现出来的,包括阿弥陀佛,自性弥陀,极乐世界,唯心净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从哪来的?我们自性变现的。极乐世界也是自性变现的,现前这个刹土也是自性变现的,没有一法离开自性。真正明白之后,清净平等心现前。

就像天台的十乘观法,把一切法归纳,不外乎色心二法。后头有,色从心生。这句话现在科学家承认了,也不过是最近三十年内的事情,他们知道了,物质是从念头生的,这个证据查明了。佛家后头还有一句结论,科学没有,后面结论是「全体是心」,这个不得了!整个宇宙是什么?整个宇宙就是心念、就是心想。这个心想有染有净、有善有恶、有正有邪。由于心念不一样,所以现的这些境界就产生变化。美国布莱登博士,这是一个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地球上的居民,如果是觉悟、回头了,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二0一二的灾难就化解了,就没有了,地球会更美好。这个话我们相信,为什么?跟佛经上讲的完全相同。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讲的,这些人是最近三十年研究量子力学的结论,证明大乘佛法是高等科学。

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好?极乐世界居民念头好。为什么念头好?往生极乐世界就要具备这个条件,这是基础,心净则佛土净。什么条件能往生?心地清净的人能往生,所以真信真愿,真正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心是清净的。如果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心是杂乱的,不能往生。为什么?念佛的人心里头只有一尊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一切杂念、妄念统统没有,这叫真诚恭敬,决定得生。所以清净心生的。他的心怎么清净的?真信、真愿、念佛,清净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永远保持那样的美好,那是什么?阿弥陀佛天天在教,天天在讲经教学,天天在劝导大家,而且自己以身作则,他所说的全都兑现,全都做到了。

我们这个世界曾经有过太平盛世,那个太平盛世怎么出现的?是那个时代出现很多圣贤,天天讲经、天天教学,把人都教好了,人都没有妄想、都没有杂念,起心动念都能够符合道德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在佛法里面就是五戒、十善、六度、十愿,这标准,他都能符合,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灾难不起。我们中国老祖宗懂得,老祖宗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中国自古一直到前清,国家的政治设施统统是为教育服务。宰相底下的六部,教育部摆在第一,礼部,礼部尚书就是现在的教育部长,它摆在第一。宰相有事,不能视事,礼部尚书代理。所以一切为教育,社会安定,天下太平。

现在不是,现在教育排到后面去,把经济摆在第一,把贸易摆在第一。这个东西人之必争,制造竞争,竞争升级就是斗争,斗争再升级就是战争,这走死路,不是走活路。教育摆在第一,从小就教忍让、谦让,最后到最高的境界,礼让,一路让到底,不可能产生斗争的现象,没有这个现象。今天的社会能不能再恢复到从前那样的安定和平?可以,还得把老祖宗的东西找回来。为什么?老祖宗的东西是智慧,它不是知识,智慧永恒不变,万古常新。孝顺父母是真理,尊敬师长是真理,是真实心中作,孝亲尊师,真实心中作,它不是虚妄的。现在人由于没有人教,不懂得孝顺,不懂得尊敬,老师没有方法教了,真正想学的人没地方学了。印光大师一生当中常常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没有诚敬,圣贤之学就会断绝。继承圣贤之道全在诚敬两个字。我们看看,自古至今,圣贤的承传,能够接受的就是诚敬,不是别的。

达摩祖师到中国来,在少林寺面壁九年,遇到一个有诚敬心的人,慧可。慧可知道达摩是真正大修行人,大成就者,自己修行不能够契入境界,想到那里去请教。正好冬天,达摩祖师在打坐,不敢惊动他,在门外站着。外面下雪,雪下到把他的膝盖淹住了,我们就晓得他站了多久,雪到了膝盖。达摩祖师看到了。当然,见老师要供养,拿什么供养?那个时候出家人带着有戒刀,拿到戒刀把自己的手臂砍下来,供养达摩祖师。达摩祖师看到这个,你这又何必?你有什么事情来找我?为什么站在这个地方,雪下了这么久,你不走?你见到我,把手臂砍下来供养我,到底为什么?他说我心不安,求你老人家替我安心。达摩就伸出手来,你把你的心拿来,我替你安。现在很多做达摩祖师的像,都是一只手伸出来的,就是这个意思,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

至诚感通!人真诚到极处,不一样。他听达摩祖师这一句话,点醒他,回光返照,找心,心不安,心在哪里?找了半天,回答了一句,我觅心了不可得,我回过头找心,心在哪里不晓得。达摩祖师回他一句话,与汝安心竟,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在这一句话当中,他突然大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达摩就把释迦牟尼佛衣钵传给他了,禅宗第二代的祖师。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等到这么一个人。不是真诚到极处,点不醒。真诚到极处,有的时候一、二句话,他就明白了。他的真诚从哪里看?站在雪地上,雪下到膝盖,没动,这是真诚心,这是定功。达摩祖师睁开眼睛,他割下一个手臂来供养,不是真诚到极处,这做不到。你想想看,谁肯这样干?真诚到极处,这些动作都出自于自然的,没有考虑,自自然然他就这样做出来了。祖祖相传,都是一个传一个,到第六代,这出现惠能,惠能传了四十三个人,空前绝后。惠能之前,单传;惠能之后,单传的多,有传二、三个人的,就没有像能大师那么样的殊胜,一生传四十三个人。从惠能大师以后,传法不传衣了,衣只有一件,永远保存在曹溪,传法不传衣。

现在到什么地方去找这么一个真诚人?别说下雪,下一点小雨就走了。求法的那个心,没有恭敬、没有诚意,老师再高明,你得不到。我们在典籍记载当中看到,慧可跟达摩祖师的对话,简单的几句,也很普通,为什么他听到达摩祖师讲,他能开悟,我们不能?惠能大师听五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大彻大悟了。这两句经文很多人都会念,为什么不开悟?让我们细心想想印光大师这句话,我们就明白了,我们没有诚敬心。自以为有诚敬心,不行。真的没有诚敬心,所以你不会开悟。

经,要给什么人讲?给诚敬心的人讲,管用。我也很清楚,天天讲经,讲得不亦乐乎,有没有诚敬心的人来听?我眼睛所看到的可能没有;但是看不到的,电视机前面、网路屏幕的前面,我相信决定是有,我们还没见面。像过去已经见了面,刘素云居士,她听我讲经的光盘听了十年,真有诚敬心,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一部《无量寿经》的光盘,从头到尾的听,十年不中断,每天听十个小时。听经之外就念佛,她没有杂念。她只听懂我一句话,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她就真干。以后见了面,告诉我,她听《无量寿经》,是我早年讲的,在台北景美图书馆讲的。这一套碟片,以前是录音带录的,以后转成碟片。一个小时一个碟,她每一天就听这一片,一个小时,重复听十遍。她这个听法,一门深入。这一部经大概有一百多张碟片。听完之后,从头再听,一遍听完,从头再听,不改换,一门深入。十年,她真成就了。成就之后,我们才发现这个人。是记者去访问她,那个访问的碟流通,我们看到了。我看到之后,就问我们这些同学,有没有人知道这个人?去打听一下,这个人还在不在?有没有电话?还不错,不到一个月,找到了,电话也找到了。我就拨个电话试试看,就拨通了。她感到非常惊讶。我就邀她到香港来,我们见见面。真诚心,没有别的。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今天时间又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返回《净土大经科注讲记》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