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5

上海佛学书局印行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四十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

卷四十一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二

卷四十二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三

卷四十三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四

卷四十四 十通品第二十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十五)

目 錄

卷四十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一

第一、普光明三昧..................................四七

第二、妙光明三昧..................................五三

卷四十一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二..................................六四

第三、次第偏往諸佛國土神通三昧..................................六四

第四、清淨深心行三昧..................................六七

第五、知過去莊嚴藏三昧..................................七一

第六、智光明藏在昧..................................七五

第七、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三昧..................................八二

卷四十二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三..................................一一二

第八、一切衆生差別身三昧..................................一一二

第九、法界自在三昧..................................一三六

卷四十三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四..................................一六一

第十、無礎輪三昧..................................一六一

卷四十四 十通品第二十八..................................二三四

第一、善知他心智神通..................................二三八

第二、無礎天眼智神通..................................二四二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眞實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第四十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

這一品,一九七七年四月二號,始講於洛杉磯金輪寺

今天講華嚴經中的十定品。聽經的人,大概對「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個字的意思,還不大瞭解,所以先略釋經題。令初聞佛法的人,在腦海裏有個印象。然後,才能更深入明瞭經文的義理。

大是體大、相大、用大。方是四方。廣是廣大。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喩。大方廣的法,是不可思議的法。佛是最有智慧的人。華是萬行的因華,嚴是莊嚴。用因華來莊嚴無上的因果。大方廣佛華嚴六個字,具足人法喩,所以作為這部經的名字。

每部經都包括在七種立題中。七種立題,或用人作為經的題目,或用法作為經的題目,或用喩作為經的題目。①以單人立題。如彌陀經,用阿彌陀佛(譯為無量壽或譯為無量光)的名字,來作為經的名字。②以單法立題。如般若經,用般若(譯為智慧)的名字,來作為經的名字。③以單喩立題。如梵網經,(用梵網(大梵天的網羅幢,在網孔中,都鑲著寳珠,光光相照,空空相通)的名字,來作為經的名字。以上三種,是單一立題。④以人法立題。如佛說涅槃經,佛是人,涅槃是法。⑤以法喩立題。如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是喩。⑥以人喩立題。如佛說師子吼經,佛是人,師子吼是喩。以上三種,是複二立題。⑦以法人喩立題。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喩。這部經具足法人喩來立題的名字。大方廣佛華嚴這六個字,若是詳細來講,就是講幾年也講不完。現在只簡略講個大概。

經,梵文稱作修多羅,譯為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衆生之機。經有四個意思。①貫:就是貫穿所說義。②攝:就是攝持所化機。③常:就是恒常不變的意思,經有古今不變的眞理。④法:就是方法,因為經是三世同遵修行的規則。又有法本、微發、湧泉、繩墨、結鬘五義。總之,經的意思很多,現在只說這一點點。

華嚴經有三十九品,現在所講的十定品,是第二十七品。什麼是定?簡言之,就是不動心,心境合一,所謂「內無心,外無境」。無心無境,就是定。也就是「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到了「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這種程度時,那是多麼的自在,什麼煩惱也沒有了。這時候,「一念不生全體現」,本有的佛性便現出來,如果「六根忽動被雲遮」。眼根見到色塵,則向心王報告:是紅、黃、藍、白、黑諸色,分別識就露出來了。這時,無明就把眞心遮蓋,在自性上就有了累贅。好像萬裏無雲的晴天,忽然來了一塊烏雲,將太陽光遮住,而失去太陽光一樣的道理。

這一品是講十種定的道理:①普光明三昧(三昧譯為正定正受)②妙光明三昧③次第徧往諸佛國土神通三昧④清淨深心行三昧⑤知過去莊嚴藏三昧⑥智光明藏三昧⑦了知一切世間佛莊嚴三昧⑧一切衆生差別身三昧⑨法界自在三昧⑩無礙輪三昧。

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

爾時就是這個時候。什麼時候?在說完十地品之後,正要說十定品的時候。世尊是佛的十大名號之一,佛是世出世最尊貴的人。摩竭提譯為無毒害。該國的人民,非常守法,沒有處極刑的法律。摩竭提國在印度恒河流域,國都是王舍城,國王是憑婆娑羅王(佛的弟子)。阿蘭若譯為寂靜處,也就是寂靜法的地方,是最理想修行之處。釋迦牟尼佛在菩提道場中而成證等正覺。

悉達多(佛的俗名)太子,他是繼承王位的人,將來必定過榮華富貴的生活,享嬌妻美妾的快樂。可是他感覺人生是苦,無法解脫,故心中悶悶不樂。

有一天,太子想出王宮旅行,令隨從備車。第一天到東門,發現一女人,將要生產,其狀甚苦。太子乃問隨從:「這時怎囘事?」隨從說:「這個女人要生小孩子。」一會兒,嬰兒降生,哭啼不止。太子見到這種情形,很不愉快,便囘王宮去,所謂「乘興而來,掃興而歸」,感覺「生」也是苦。

第二天,太子來到南門,見一位老人,彎腰駝背,雞皮鶴髮,拄杖而行,覺得奇怪,乃問隨從:「這時怎囘事?」隨從說:「人到老的時候,就是這樣,行動不方便。」太子一聽,心很不舒服。感覺「老」也是苦,於是很掃興地又囘王宮。

第三天,太子來到西門,見一個病人,臥在地上,呻吟不止,唉聲歎氣,叫苦連天,十分悲哀。太子感到莫名其妙,乃問隨從;「這時怎囘事?」隨從說:「這個人因為有病,快要死啦!所以痛哭流涕。」太子一聽,生出憐湣心,但無能為力,即囘王宮,感覺「病」也是苦。

第四天,太子來到北門,發現一個人在地上睡覺,有礙交通。又問隨從:「這時怎囘事?」隨從說:「這個人死了。」太子不知什麼是死,又問:「什麼叫死?」隨從說:「人因為病,治不好,所以氣斷了,就是死。」太子感覺「死」也是苦。

這四天的旅行,令太子想到,人生四大苦(生、老、病、死)如何能解脫呢?左思右想,得不到解脫的方法,於是苦悶到極點。這是悲天憫人的精神。

有一天,太子在王宮中御花園大樹下靜思,忽來一位出家人(天人)現在太子面前,乃對太子說:「若想了生脫死?除非出家修道,否則,無法解脫。」太子一聽,即啟出家之念。在十九歲那年的二月初八夜,騎馬跨越北門而到雪山。自落其發,出家修道。遂訪遍善知識,浪費五年的時間,仍不得要領。因為當時的善知識,都是外道,不明白十二因緣之法。太子又發願,要修苦行求解脫。他一天只食一蔴一麥,變得骨瘦如柴,如是者又經過六年的時間,仍然不得解脫的方法,乃決心放棄苦行的法門。來到菩提樹下,金剛座上,發大誓願:「如果我不成佛,絕不起於座。」於是不吃不喝,坐在樹下,思惟了四十九天,在三十歲那年的十二月初八日夜間,見一顆明星,閃閃發光,豁然大悟。所謂「夜睹明星而悟道」,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無上正等正覺。

始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入剎那際諸佛三昧。以一切智自神通力,現如來身。清淨無礙。無所依止,無有攀緣。住奢摩他,最極寂靜。具大威德。無所染著。能令見者,悉得開悟。隨宜出興,不失於時。恒住一相,所謂無相。

始成正覺:就是成佛,佛是梵語。凡夫是不覺,無論怎樣的聰明,也不會覺悟。為什麼?因為天天顛顛倒倒,不是爭名,就是爭利。在名利上,你爭我奪,糊塗一生還不自覺,十分可憐。

二乘人是自覺,覺悟人生是苦。雖然自己覺悟了,可是不能覺他。二乘人不能覺他。二乘人就是聲聞和緣覺。他們把分段生死斷了,而變易生死尚未斷。什麼叫分段生死?就是一分一段的意思。你有你一分,我有我一分。你有你的形段,我有我的形段,每人都有一分一段。但不是永久的,而是暫時的。這是三界內的生死。什麼叫變易生死?就是變化更易的意思。念念生、念念滅,妄想遷流。一念滅,就死了;一念生,又生了。這是三界外的生死。也可以說分段生死是肉體的生死。變易生死是精神的生死,或者說是生理和心理的生死。

菩薩是覺他,不但自己覺悟了,也令一切衆生得到覺悟,這是菩薩大慈大悲的思想,但是未能達到覺滿的地步。菩薩到了八地的位次時,尚有一分的生相無明未破。如果破了,便臻妙覺位,即是成佛。

佛是自覺也圓,覺行圓滿。所謂「三覺圓,萬德備,故名為佛。」「始成正覺」的意思,略略說一說,作為參考。

於普光明殿:釋迦牟尼佛在他化自在天宮摩尼寳藏殿中,說完十地品之後,又囘到人間來,重在普光明殿(第二次)宣說十定法。

普光明殿在菩提道場東南方,約有三裏許,在熙連河曲。相傳彼河的龍王,見佛始成正覺時,在菩提樹下露天而坐,故為佛造此殿,用七寳所建。佛住殿中,說普光法門,慧光普照世間,所以叫普光明殿。

這時候,佛坐在普光明殿中,有十種境界,淺釋於下:①入刹那際諸佛三昧:這個「入」字,就是證得的意思。本來無出無入,有什麼可入?不過,這是自己所體驗到的境界。刹那是最短的時間(比一秒鐘還要短),在一刹那之中,有九十念,每一念有九百個生滅,即九百番生死。這是菩薩的變易生死。佛是開了五眼六通的人,才知道這種境界。

入刹那際,就是入到沒有邊際的地方,已經盡虛空徧法界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佛佛道同。你如是、我如是、常常如是,沒有什麼分別。這位佛就是那位佛,那位佛就是這位佛。佛與佛之間,沒有彼此之分別,所謂「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都是一個。到了這個時候,那就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

諸佛三昧,就是說一佛三昧,就是一切佛具有的三昧:一切佛具有的三昧,就是一佛三昧。所謂「一三昧即一切三昧,一切三昧即一三昧。」三昧釋為正定。正定異於邪定。

什麼是邪定?就是不正當的定,外道的定是邪定,外道的慧是狂慧。外道雖然也有智慧,但是不正確,易入歧途。外道所講的法,都是邪知邪見。乍聽之下,覺得蠻有道理,可是不究竟,在根本上就錯了。錯了什麼?錯在不能「斷欲去愛」,仍然執著欲愛,所以是染汚法,而墮入輪廻中,焉能了生脫死!

什麼是正定?就是正當的定,清淨的定,是定中之王。諸佛菩薩才有這種正定。其他的人,都沒有這種正定。外道的定,是背道而馳,心外求法,越求離家越遠,越遠越求,結果求到三惡道中去。

②以一切知自神通力,現如來身:佛用一切的智慧,自動發出神通力,也是天然的力量,而現如來身。所謂「身外有身皆化相,念靈無念即菩提。」佛在定中,現無量身,普徧到十方世界去教化衆生。

③清淨無礙:佛為什麼有這種神通力?因為佛的身心皆清淨,而無障礙,任運自在,變化無窮。

什麼是清淨?簡單的說,就是沒有染汚法。什麼是染汚法?就是男女情欲之法。如果能斷欲去愛,那麼,一切皆清淨無染了。

④無所依止,無有攀緣:身心清淨之後,就能獨立生存,自力更生,不依賴任何人,再不會有攀緣的心。。為什麼?因為沒有欲愛的緣故,所以不自找苦惱,所謂「清心寡欲」。專一其心,參禪打坐,誦經持咒,修一切法,行一切法,這是不二法門。

⑤住奢摩他,最極寂靜:能這樣的修行,就住在奢摩他(釋為止),最即寂靜之處,也就是修習止觀法門。止是止一切惡,觀是觀一切善。功夫到了寂靜的時候,就是「知事少時煩惱少,到無求處便無憂。」的境界。

⑥具大威德:為什麼沒有憂愁?因為具足一切大威德。所謂「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道到了最高尚的時候,龍也盤起來,虎也臥起來。為什麼?被道所降伏了。德到最尊重的時候,鬼也景仰,神也欽佩。為什麼?因為有大威德的緣故。

⑦無所染著:有了大威德之後,對於一切皆沒有染著。也不執著名,也不執著利。將一切看成是無常、苦、空、無我,如是觀之,心就清淨,而無染汚的思想。

⑧能令見者,悉得開悟:佛令一切衆生,凡是見到他的人,一律立刻開悟。各位!誰想見佛開悟,首先的條件,要把心裏的垃圾,掃除乾淨,沒有一點的塵埃。到了「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這種境界時,才有希望見佛開悟,否則免談,不能有希望。存有希望,那是癡心妄想,永遠不會成事實。

⑨隨宜出興,不失於時:佛是隨順一切衆生的機緣,而出興於世。應該何時降生?就在何時降生,不會失於其時。衆生需要什麼法?佛便說什麼法,所謂「善巧方便」,令一切衆生心滿意足,對佛生恭敬心,護持道場,佛來做佛事,供養於佛,親近於佛。

⑩恒住一相,所謂無相:佛常住一相。什麼是一相?就是所說的「無相」。無相就是不執著相。相從妄心生,不執便無,故為實相。實相就是清淨心體,無相可見之相。

與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俱。靡不皆入灌頂之位。具菩薩行。等於法界無量無邊。獲諸菩薩普見三昧。大悲安隱一切衆生。神通自在,同於如來。智慧深入,演眞實義。具一切智,降伏衆魔。雖入世間,心恒寂靜。住於菩薩無住解脫。

釋迦牟尼佛和十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大菩薩在一起。修菩薩行,積集種種善根,圓滿六度萬行,才夠資格作為菩薩摩訶薩,也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

華嚴經的境界,是盡虛空,徧法界,沒有一法不包括在內。令擧出十個佛刹,表示重重無盡,無盡重重的意思。所以在華嚴經所講的法,都用「十」來作代表,例如十住、十行、十廻向、十地、十定、十通、十忍等等。

菩薩是半梵語,具足是菩提薩垛。菩提釋為覺,薩垛釋為有情,就是覺有情。覺是覺悟。有情是衆生。凡是有血有氣,有知覺有感情的動物,皆為有情衆生。無情衆生是土木瓦石等。菩薩能覺悟所有的有情衆生,他教化我們所有的人,都能覺悟,也就是返本還原,恢復清淨。又可以說是有情覺。菩薩是我們衆生中一位覺悟者。菩薩的心腸是慈悲的,只知有衆生,不知有自己。他能忍辱、能吃虧、能布施、能救苦,修行六度萬行的法門。

六度就是①布施②持戒③忍辱④精進⑤禪定⑥般若。萬行就是汙量無邊的行門。用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和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作為代表。總而言之,菩薩是利益衆生,只要對衆生有好處,就是赴湯蹈火,義不容辭,心甘情願去做,這就是犧牲小我而成全大我的精神。令將六度淺釋於下:

①布施:人家不能捨你能捨,所謂「大喜大設濟含識」。含識就是衆生。捨出之後,絕不後悔。菩薩的思想,只怕衆生困難,不怕自己困難。菩薩能捨人所不能捨,能忍人所不能忍,能讓人所不能讓,能受人所不能受。誰能做到這種程度,誰就是菩薩。菩薩又能外捨國域妻子,內捨頭目腦髓,誰能做到這種程度,誰就是大菩薩。

②持戒:菩薩持戒非常認眞,不敢懈怠,脚踏實地去持戒,連殺的念頭也不會生起。今用「草繫比丘」的公案,來說明持戒之認眞!從前有五六位比丘,到他處去弘法,經過深山,遇到強盜,強盜講比丘所有的行裝,以及衣服,洗劫一空。又恐比丘們去王處報案,共議之下,有的主張殺死比丘滅口,免去報告國王。但其中有一強盜,明白比丘法,乃提議:「不必殺他們,只要用草繫縛他們的手足,他們因為受戒,不會傷害草木,所以不能活動,就不能報案。」大家同意這個辦法,於是將比丘——繫在草上。

這時,正是日當中之時,這五六位比丘,為受戒律,站在炎日之下,而不活動。到了晚上,又被蚊蟲所咬,千千萬萬的蚊子來喝比丘身上的血。他們便忍痛忍癢站在山上草地中,供養蚊蟲。為什麼?因為比丘連無情衆生的生命都不會傷害,何況有情衆生,更不會傷害。所以蚊蟲得到機會,大吃而特吃。這時,其中有位老比丘,乃對大衆說:「我們要知因果,因為我們在往昔時,曾經殺過衆生,搶過東西,所以今天要受這種果報,才能把往昔的業障消盡。」年輕比丘們一聽,認為有道理,於是忍耐又忍耐,忍耐到第二天早晨,仍然站在那裏不動。

這時,國王來到山中打獵,發現他們裸體站在那裏不動,遠望疑為禽獸,近觀是人,誤為裸體外道在修苦行,走近面前,發現原來是比丘。便問:「你們在做什麼?為何不穿衣服?是不是發神經?」老比丘將昨天遇到強盜之事,一一對國王說明,又說明不動的原因。他們寧願死,亦不可破戒。各位!要注意!修行的重點在於此,能過這一關,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國王聽後,大生歡喜,便說:「我的國家,尚有這樣的大德高僧。」於是親自為諸比丘解開生草繫縛,比丘們才恢復自由。國王對他們說:「從今以後,我發心供養你們。」乃令人取來新袈裟,並接入宮中供養,為衆宣說佛法眞實義。由此可證,受戒律如何之重要。

③忍辱:就是忍!忍!忍到不能忍的時候,還要忍,忍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人人能這樣的忍,到那裏能找到是非。古人雲;「忍則忍,饒則饒,忍字心上一把刀。」忍的時候,好像一把刀插在心上,雖疼也要忍,所謂「忍片刻,風平浪靜」。天下不幸的事,都是從不能忍而發生。俗語說「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這是經驗之談,可做寳鑑。

④精進:就是不懶惰、不懈怠,所謂「業精於勤、荒於嬉。」我們修行人,每天一定要把四十二手眼誦念,楞嚴咒早晚各誦一遍,大悲咒越多越有感應,有不可思議的境界。其他的咒語,都有相當的靈驗,一試便知。修行人,精進再精進,功到自然成,到了爐火純青的時候,便證得解脫。那時候,出離三界,便到常寂光淨土中。

⑤禪定:就是靜慮,也就是打坐入定。禪定好像開採金礦一樣,要努力尋找礦源,要用工人挖掘礦洞。到時候,便得到無價之寳(明心見性),其寳的光(智慧之光),盡虛空,徧法界,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⑥般若:就是智慧。人人的自性中,都有大智大慧,和諸佛是一樣,無二無別,可是人人不曉得。好像大地到處有黃金,無法尋找。若想開金礦?非得先學開金礦的學理和技術,否則,如同海底撈針,永遠找不到金礦所在地。

十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們都證得灌頂之位。何謂灌頂位?菩薩將為法王子的時候,蒙十方諸佛,伸出右手摩其頂,用智慧甘露水灌其頂。受灌頂儀式之後,當來為佛,也就是候補佛位。現在彌勒菩薩,住在兜率天宮內院,等待時間到了,即會從兜率天下降生於娑婆世界,補佛之位,教化衆生,離苦得樂。

現在有些外道,謠言惑衆,對其信徒宣說:「彌勒佛快要降生,來開龍華大會,度你們上天,享受永遠的快樂。」不明白佛法的人,聽了之後,信以為眞,便上其當。他們為什麼胡言亂語,欺騙信徒?簡單一句話就是斂財,令信衆供養。財寳源源而來,自己就借機享受。不幸的有許多愚夫愚婦,為迷信所害,自己窮了,他們卻富了。各位!千萬要認清那是正法?那是邪法?

佛教說彌勒菩薩降生的日期,是這樣計算的:現在是滅劫中人壽六十歲。每隔一百年減去一歲,減到人壽十歲為止。然後每隔一百年增加一歲,身高增加一寸,增到人壽八萬四歲為止。然後每隔一百年,再減一歲,身高減一寸,減到人壽八萬歲時。在這個時候,便是彌勒菩薩降生的日期。

我們人間五十年的時間,是四王天一晝夜。不過二十四小時而已,是忉利天十二小時,是夜摩天六小時,是兜率天三小時。這樣的計算,在人間覺得是很長的時間,可是在兜率天不過六十幾年的時間而已。

這些大菩薩,都具足菩薩行。什麼是菩薩行?簡而言之,處處為利益衆生,時時為教化衆生。這種菩薩行,與法界一樣的無量無邊,所謂「盡虛空,徧法界」,獲得諸菩薩普見三昧的定,用大悲心來安隱一切衆生。有神通自在的妙用,同於諸佛一樣的自在。有廣博的智慧,而能深入一切經藏,能演說眞實的義理。又具足一切的智慧,能降伏一切諸魔,摧毀天魔外道一切的邪說。菩薩雖然常入世間(現身說法)來教化衆生,但是不貪世間五欲之樂,心常寂靜,所謂「同流不合汚」。菩薩用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來度化一切衆生,住在菩薩無住解脫,也就是得到解脫三昧,入解脫定。

菩薩有大慈大悲的心腸,看衆生在受苦受難,好像自己在受苦受難一樣,所以倒駕慈航,從常寂光淨土來到堪忍的世界,救拔衆生出離苦海,自己任勞任怨,一聲不響地在工作。如地藏王菩薩的願:「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就是菩薩的精神。

其名曰。金剛慧菩薩。無等慧菩薩。義語慧菩薩。最勝慧菩薩。常捨慧菩薩。那伽慧菩薩。成就慧菩薩。調順慧菩薩。大力慧菩薩。難思慧菩薩。無礙慧菩薩。增上慧菩薩。普供慧菩薩。如理慧菩薩。善巧慧菩薩。法自在慧菩薩。法慧菩薩。寂靜慧菩薩。虛空慧菩薩。一相慧菩薩。善慧菩薩。如幻慧菩薩。廣大慧菩薩。勢力慧菩薩。世間慧菩薩。佛地慧菩薩。眞實慧菩薩。尊勝慧菩薩。智光慧菩薩。無邊慧菩薩。

在十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大菩薩中,擧出百位菩薩作為代表,先說三十位慧字輩大菩薩的名號。

①金剛慧菩薩:金剛具足堅明利三種義。堅是堅固,不為一切天魔外道所能破壞。明是光明,智慧的光明,猶如金剛光明。利是銳利,能斬斷一切煩惱、無明、妄想,生出最大的智慧。這位菩薩,具足堅明利三種的功用和力量。

②無等慧菩薩:等是比較的意思。這位菩薩的智慧是最高最上最特別,任何菩薩不能和他比較,所謂「出乎其類,拔乎其萃。」

③義語慧菩薩:這位菩薩說出的話,都合乎義理,也就是正知正見。一擧一動,一言一行,恰到好處。應說而說,不應說而不說,絕對不說沒有義理的話,除非不說話,說話時一定中肯。

④最勝慧菩薩:這位菩薩的智慧,最為殊勝,非一般世俗的智慧可比擬的。

⑤常捨慧菩薩:這位菩薩,他有慈悲心,所以常行布施,能捨一切物質和一切精神,捨給一切衆生,令受益的衆生,改惡向善。但是應捨而捨,不應捨而不捨。專門雪中送炭,不做錦上添花的事。

⑥那伽慧菩薩:那伽釋為龍或象。在水中,龍的力量最大;在陸地,象的力量最大。這位菩薩,常在定中,而發大智慧之光,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⑦成就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能成就一切衆生的願力,能幫助一切衆生成就所希望樂善的事,所謂「有求必應」

⑧調順慧菩薩:這位菩薩,他能調順剛強的衆生。凡是難調難伏的衆生,都被調順了,而發菩提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衆生。

⑨大力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力,其大無比,能摧伏一切天魔外道的邪知邪見。

⑩難思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是不可思議的,不是凡夫所能心思,所能言議,已到達妙不可言的境界。

⑪無礙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是無所障礙,無論什麼境界,也障礙不了。

⑫增上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是蒸蒸日上,一天比一天高深,一天比一天增長,沒有停止的時候。

⑬普供慧菩薩:這位菩薩,用他的智慧光,普徧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⑭如理慧菩薩:這位菩薩,他所有的智慧,都用之合情合理,深入理趣。

⑮善巧慧菩薩:這位菩薩,他善於用權巧方便法門來教化衆生,引導衆生走上菩提大道。衆生好像失途的羔羊,在十字街頭徘徊,不知囘家的路程,因之菩薩引導他們。

⑯法自在慧菩薩:這位菩薩,他在說法時,非常自在。為什麼?因為有大智慧,得到四無礙辯的境界。一切衆生聞到法,立刻就明瞭佛法的眞理。

⑰法慧菩薩:這位菩薩,他具足般若智慧,所說的法,圓融無礙,令衆生聞法開悟。

⑱寂靜慧菩薩:這位菩薩,善於寂靜,在定中能生出種種的大智大慧。

⑲處空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猶如虛空,無所不包,無所不備。

⑳一相慧菩薩:這位菩薩,常是無相,雖然無相,可是無所不相。

○21善慧菩薩:這位菩薩,善學般若,善說般若,有這種大智慧。

○22如幻慧菩薩:這位菩薩,常常入如幻三昧,在定中得到智慧。

○23廣大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廣大無邊,而無窮盡。

○24勢力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有大勢力,有大威德,能摧破天魔外道的謬論。

○25世間慧菩薩:這位菩薩,他具足世間所有的智慧,也具足出世間的智慧。

○26佛地慧菩薩:這位菩薩,他具足佛地的智慧,也就是大圓鏡智。

○27眞實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是眞實不虛,經過千錘百煉而成,沒有虛偽。

○28尊勝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最尊貴,最殊勝,故稱為第一。

○29智光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光,普照十方世間中所有的衆生,令其解脫。

○30無邊慧菩薩;這位菩薩,他的智慧,沒有邊際,可以說是盡虛空,徧法界。

以上三十位菩薩,同名為慧者,表示純德的意思。以下七十位菩薩,分別為名,表示雜德的意思。

念莊嚴菩薩。達空際菩薩。性莊嚴菩薩。甚深境菩薩。善解處非處菩薩。大光明菩薩。常光明菩薩。了佛種菩薩。心王菩薩。一行菩薩。常現神通菩薩。智慧芽菩薩。功德處菩薩。法燈菩薩。照世菩薩。持世菩薩。最安隱菩薩。最上菩薩。無上菩薩。無比菩薩。超倫菩薩。無礙行菩薩。光明燄菩薩。月光菩薩。一塵菩薩。堅固行菩薩。霔法雨菩薩。最勝幢菩薩。普莊嚴菩薩。智眼菩薩。法眼菩薩。慧雲菩薩。總持王菩薩。無住願菩薩。智藏菩薩。心王菩薩。內覺慧菩薩。住佛智菩薩。陀羅尼勇健力菩薩。持地力菩薩。妙月菩薩。須彌頂菩薩。寳頂菩薩。普光照菩薩。威德王菩薩。智慧輪菩薩。大威德菩薩。大龍相菩薩。質直行菩薩。不退轉菩薩。持法幢菩薩。無忘失菩薩。攝諸趣菩薩。不思議決定慧菩薩。遊戲無邊智菩薩。無盡妙法藏菩薩。智日菩薩。法日菩薩。智藏菩薩。智澤菩薩。普見菩薩。不空見菩薩。金剛踊菩薩。金剛智菩薩。金剛燄菩薩。金剛慧菩薩。普眼菩薩。佛日菩薩。持佛金剛秘密義菩薩。普眼境界智莊嚴菩薩。

○31念莊嚴菩薩:他念經誦咒時,非常莊嚴,鄭重其事,絕不放逸。

○32達空際菩薩;他通達空際的道理,所以沒有一切的障礙。

○33性莊嚴菩薩:他的自性,不但清淨,且又莊嚴。

○34甚深境菩薩:他有甚深的境界,也就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35善解處非處菩薩:他善於瞭解一切法,那個法應該修,那個法不應該修。

○36大光明菩薩:他常放大光明,普照法界,令一切衆生返迷歸覺。

○37常光明菩薩:他常常放出智慧光明,沒有停止的時候。

○38了佛種菩薩:他明瞭佛的種性,也就是妙覺性,妙極覺滿。

○39心王菩薩:他的德行,如同心王,有領導作用。

○40一行菩薩:他所言所行是一致的,所謂「言出必行」,絕不說妄言,而不去實行。

○41常現神通菩薩:他時常顯現神通。為什麼?因為用神通來說法,教化衆生。

○42智慧芽菩薩:他的智慧,好像種芽一樣,一天一天的增長。

○43功德處菩薩:他所作的功德,皆有所歸宿處。

○44法燈菩薩:他的法燈非常光明,能照一切衆生心,消滅無明。

○45照世菩薩:他的智慧光非常充足,能照世間有善根的衆生,令其增長;沒有善根的衆生,則令其種植。

○46持世菩薩:他有大神通之力,能住持世界沒有地震,長久不會毀滅。

○47最安隱菩薩:他能令世間最安隱,而無災害,令一切衆生皆得安樂。

○48最上菩薩:他的果位最高,已達到等覺的地位了。

○49無上菩薩:他的果位,快達到妙覺位,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50無比菩薩:他的智慧,達到極點,無有可比擬的。

○51超倫菩薩:他是超群絕倫的菩薩,所謂「出乎其類,拔乎其萃。」

○52無礙行菩薩:他修行的功夫,已經到了沒有障礙的程度,能任運自在。

○53光明燄菩薩:他的光明,猶如火燄一般,光芒四射,徧照一切處。

○54月光菩薩:他有月光一樣的光明,普照一切衆生,令心清涼,沒有熱煩惱。

○55一塵菩薩:他非常清淨,一塵不染,萬慮皆空。

○56堅固行菩薩:他的願行,十分堅固,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會退轉。

現在這兩位三步一拜的行者(恒實法師和恒朝法師),就是發堅固行的大願,無論如何困苦艱難,一定要成功。

(記錄者按):二位法師為祈禱世界和平,使人類不闘爭,而發心三步一拜,用行動來感化自私自利的人,放下貪心,為大衆謀幸福。於一九七七年五月六日,自洛杉磯金輪寺開始三步一拜,目標朝向萬佛城。路程約有八百余英里。至一九七九年十月拜到目的地——萬佛城,功德圓滿,令人敬佩不已。在這兩年半的時間,發生很多不可思議的境界,非一般人所能想像到,總而言之,感應道交。因為虔誠到極點,得蒙天龍八部鹹來護法,故現出種種奇妙難測的境界。

二位法師拜到萬佛寳殿時,知悉萬佛尚未齊來,乃又發大願。再接再厲,圍繞萬佛大殿繼續三步一拜。何時萬佛齊來,何時停止三步一拜,這種大願多麼偉大!現在(一九八一年九月)仍然在拜,四年期間,風雨無阻,從未間斷。這種誠心,感動護法善神,時刻不離他們二位的身邊,故奇蹟不斷出現。欲要詳知,請參閱法界大學出版「修行者的消息」「佛教精進者的日記」二書,內有詳細的記載,恕不贅言。○57注法雨菩薩:他降大法雨,來滋潤一切衆生的菩提苗,令其生長結菩提果。

○58最勝幢菩薩:他最殊勝最莊嚴,好像網羅幢一樣,令一切衆生皆有佛性。

○59普莊嚴菩薩:他能普徧的莊嚴,令一切衆生成佛。

○60智眼菩薩:他有智慧眼,善於分別是非,辨明黑白,絕對不顛倒。

○61法眼菩薩:他能通達一切諸法實相,明白一切法的力量。

○62慧雲菩薩:他的智慧,猶如白雲,徧滿一切處。

○63總持王菩薩:他能總一切法,持無量義。

○64無住願菩薩:他的願力,無住無所不住,所謂「盡虛空,徧法界」

○65智藏菩薩:他有無盡藏的智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66心王菩薩:他有心王的智慧,對八識的道理,通達無礙。

○67內覺慧菩薩:他在內心裏常覺悟,念念生出智慧,念念能覺悟。

○68住佛智菩薩:他能住在佛的智慧中,而瞭解諸法實相的義理。

○69陀羅尼勇健力菩薩:他能總持,能勇猛,能健全,有這三種智慧之力。

○70持地力菩薩:他支持地球,令勿震動,保護衆生的安全。

○71妙月菩薩:他有妙不可言的智慧,猶如月亮,人人皆得見,人人受其益。

○72須彌頂菩薩:他的智慧,猶如妙高山頂,高超到極點。

○73寳頂菩薩:他有如寳如頂的智慧,令一切衆生皆生歡喜心,向他學習。

○74普光照菩薩:他的光明,普照一切世間,把衆生的愚癡照破,智慧現前。

○75威德王菩薩:他是有大威德之王,能破天魔外道的邪說。

○76智慧輪菩薩:他用智慧輪作武器,能消滅十大魔軍。○77大威德菩薩:他有大威德力,令見者肅然起敬,衷心欽佩,而生信仰心。○78大龍相菩薩:他常示現大龍之相,徧滿虛空,令見者生恐懼心,即時改惡向善。○79質直行菩薩:他以質直來修行,來教化衆生,所謂「心直口快」,不改彎抹角,可以說「直心是道場」。○80不退轉菩薩:他是勇猛向前,精進修行,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打擊、誹謗、侮辱、刺激等,絕不退轉菩提心。

菩薩有三不退:①念不退②行不退③位不退。念不退:不管在什麼時候,不退正念,而修習大乘法。行不退:修行大乘的六度法,不修小乘的四諦法。位不退:菩薩位不退二乘位,始終是行菩薩道。

○81持法幢菩薩:他能依法修行,建大法幢,吹大法螺,轉大法輪。○82無忘失菩薩:他的記憶力特別強,凡是經過耳根,永不忘失。○83攝諸趣菩薩:他能攝受一切惡趣中的衆生,令得快樂。○84不思議決定慧菩薩:他有不可思議決定的智慧,能明辨是非,分別善惡。○85遊戲無邊智菩薩:他常示現遊戲三昧,有無邊的大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曉。○86無盡妙法藏菩薩:他的妙法藏是無窮無盡,所謂「橫徧十方,豎窮三際。」○87智日菩薩:他的智慧,猶如太陽,普照十方,把衆生的黑暗照破,心清淨而光明。○88法日菩薩:他的法光,如同日光,普照大地,令萬物生長,令衆生生善根。

○89智藏菩薩:他的智慧,好像寳藏,應有盡有,一概俱全。

○90智澤菩薩:他的智慧,好像大澤一樣,能灌溉一切五穀草木,利益衆生。

○91普見菩薩:他能普徧照見衆生心,誰打妄想,他能一目了然,令你發菩提心。

○92不空見菩薩:他觀察機緣成熟的衆生,用四攝法來度之。尚未成熟者,稍待再度。

○93金剛踊菩薩:他的意志,十分堅固,一心求法,凡遇到法會,踴躍參加。

○94金剛智菩薩:他的智慧,猶如金剛一般堅硬,能破一切邪說。

○95金剛燄菩薩:他的光明,如同火燄,把黑暗之處,照成光明。

○96金剛慧菩薩:他的智慧,如同金剛,外物不可壞。又知世間法是無常、苦、空、無我,知出世間法是常、樂、我、淨。

○97普眼菩薩:他有智慧眼,能普徧觀察一切的境界,悉知悉見。

○98佛日菩薩:他有佛的智慧,所謂佛智如千日,佛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99持佛金剛秘密義菩薩:他能修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的法門和秘密的義理。

(100)普眼境界智莊嚴菩薩:他有普見境界的智慧和莊嚴的法眼。

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十佛剎微塵數。往昔皆與毘盧遮那如來,同修菩薩諸善根行。

像這樣的菩薩中的大菩薩,尚有十佛刹微塵數那樣多。他們在往昔的時候,都和毗盧遮那佛在一起,共同修行菩薩一切善根的行門。

毗盧遮那釋為「徧一切處」,他是釋迦牟尼佛的清淨法身。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有他的法身存在,所謂「盡虛空,徧法界」,所以說無在無不在,無所不在。可以說沒有一個地方他在,也沒有一個地方他不在。為什麼?因為他是具體的、圓滿的,所以無所不在。

毗盧遮那佛在所有的地方,或者在你的頭上,或者在你的身邊。你所行所作,他皆看得清清楚楚。你在打什麼妄想,他都曉得,所謂「肚裏彎曲,神明先知。」肚裏想什麼歪注意,神就知道。神既然能知道,佛更能知道。所以我們擧心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打好的妄想,就有善的業。打壞的妄想,就有罪過業。業包括善惡二業。罪只是造惡業,而不造善業。

我們能在一起研究華嚴經,這是在往昔所種下的善根。雖然國籍不同,種族不同,可是大家有緣,能在一起修行,這是前因後果。要互相研究,互相討論,不可互相障礙、互相嫉妬,要依教奉行,要依法修行。

現在講經說法,明白多的人,得到多一點利益。明白少的人,得到少一點利益,總而言之,都得到利益。就是在佛堂中的小孩子,雖然不懂佛法,可是也種下善根,栽培福慧。凡是有法師講法之處,在儘可能的範圍之內,應該抽出時間去聽講,因為,聞法不但能開智慧,而且有無量功德。

爾時、普眼菩薩摩訶薩,承佛神力,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於如來應正等覺,欲有所問,願垂哀許。佛言普眼。恣汝所問,當為汝說,令汝心喜。普眼菩薩言。世尊。普賢菩薩,及住普賢所有行願諸菩薩衆,成就幾何三昧解脫。而於菩薩諸大三昧,或入或出,或時安住。以於菩薩不可思議廣大三昧,善入出故。能於一切三昧自在神通變化。無有休息。佛言。善哉普眼。汝為利益去來現在諸菩薩衆,而問斯義。

在這個時候,有位大菩薩,名號為普眼。因為他在因地的時候,常修習大悲的妙法,也就是千手千眼的法門,所以得到普眼。普眼就是在全身所有的毛孔中,都有眼睛,能普觀一切處,而無所障礙。一般菩薩看不見的東西,他能看見。一般菩薩所不明白的事理,他能明白。為什麼?因為他修持四十二手眼法門時,特別認眞,非常精進,天天不間斷來修持,所以得普眼三昧。

我們修四十二手眼的法門,修持時間久了,也會得到五眼六通的境界。最初修行時,有點感應,自己感覺全身毛孔中有眼睛。這眼睛在修法時,有時睜開,有時閉著。久而久之,全身的眼睛,都會睜開,能徧觀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衆生的因緣。那個衆生和你有緣,你就去教化那個衆生。這種千手千眼大悲法是不可思議。

現在普眼菩薩在華嚴法會中,作為當機衆。什麼是當機衆?就是代表法會中所有的菩薩,向佛來請法,這叫當機衆。

普眼菩薩,他修菩薩行,積集種種善根,圓滿六度萬行,所以在菩薩中是位大菩薩。他仰承著佛的大威神力,從座站起,把右肩袒露,這是表法,表示身業清淨。右膝著地,表示意業清淨。合掌向佛而言,表示口業清淨。如是身口意三業清淨,來向佛請法。這是請法的儀式。

普眼菩薩向佛說:「世尊!我知佛已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果位。今有不明白的問題,想請問於佛,願世尊大慈大悲,垂憐哀愍我,許可我來諮問!」

釋迦牟尼佛說:「普眼!你想問什麼問題,都可以的。我願意為你解說,令你得到滿意的答案,令你心生大歡喜。」

普眼菩薩乃開始提出問題來問佛:「世尊!普賢菩薩最有智慧,最有辯才,又有大行,又有大愿。以及住在普賢菩薩所有行願中的諸菩薩衆,他們能成就多少正定正受的解脫?對於菩薩所有一切大定,或者入這個定?或者出這個定?或者在定中安住?對於菩薩不可思議廣大的正定正受,善於入這個定?善於出這個定?能對於所有的正定正受,都能互相自在,而神通變化。求這種法門,沒有休息。這要怎樣修行呢?」

釋迦牟尼佛對普眼菩薩說:「善哉!普眼!你所問的問題,很有意義,非常好呀!你為利益過去、未來、現在所有一切菩薩,而來請問這個道理。」

普眼。普賢菩薩,今現在此。已能成就不可思議自在神通。出過一切諸菩薩上。難可值遇。從於無量菩薩行生。菩薩大願,悉已清淨。所行之行,皆無退轉。無量波羅蜜門,無礙陀羅尼門,無盡辯才門,皆悉已得,清淨無礙。大悲利益一切衆生。以本願力,盡未來際,而無厭倦。汝應請彼。彼當為汝說其三昧自在解脫。

佛又稱一聲:「普眼!你問普賢菩薩和住普賢行願的諸菩薩衆,能得到多少三昧解脫?現在普賢菩薩他就在這法會之中。他已經成就不可思議自在神通妙用,超過所有菩薩之上。不容易能遇到這種因緣,需從修無量菩薩行所生出來,才遇著這種因緣。普賢菩薩的大願,都已清淨而又圓滿。所修菩薩之行門,皆沒有退轉,連退轉的念頭也沒有。無量無邊波羅蜜(到彼岸)的法門。(也就是從生死的此岸,經過煩惱中流,到達涅槃的彼岸。)無障無礙陀羅尼(總持)的法門,無窮無盡辯才(能說善道)的法門,對於這些法門,都得到清淨無礙。他行菩薩道,生大悲心,因為有大悲心,才能利益一切衆生。他往昔所發的願力,窮盡未來際,也沒有厭煩疲倦的時候。」

佛又稱一聲:「普眼!你應該去請問普賢菩薩,他會告訴你,他所得到三昧自在解脫,是怎樣任運自在?是怎樣解脫法?他會詳詳細細對你說明白。」

爾時,會中諸菩薩衆,聞普賢名。即時獲得不可思議無量三昧。其心無礙,寂然不動。智慧廣大,難可測量。境界甚深,無能與等。現前悉見無數諸佛。得如來力。同如來性。去來現在,靡不明照。所有福德,不可窮盡。一切神通,皆已具足。

在這個時候,華嚴法會中,所有一切菩薩,聽聞普賢菩薩的名號,即時就獲得不可思議無量三昧。心中無罣無礙,寂靜到極點,定力具足而不動。由定生慧,所以智慧廣大,難以測量智慧有多少?這種境界,非常深廣,無能和它相等。所有的菩薩,都見到無數諸佛現在自己的面前,得到佛的神通力和佛的法性,合而為一。在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沒有不明照,所得到的福德,是無窮無盡的。所有的神通,這些菩薩都具足了。

其諸菩薩,於普賢所,心生尊重,渴仰欲見。悉於衆會,周徧觀察,而竟不覩,亦不見其所坐之座。此由如來威力所持。亦是普賢神通自在,使其然耳。

所有的菩薩,在普賢菩薩的道場,皆生尊重的心,如渴時那樣的急切,盼望瞻仰普賢菩薩的尊容。大衆在華嚴法會中,四周普徧的觀察,也不見普賢菩薩,也不見普賢菩薩所坐的座位。為什麼?因為這是由佛大威神力所加持的緣故。也是普賢菩薩的神通自在力,令大衆見不到他的身相。

普嚴菩薩雖然無所不見,可是看不見普賢菩薩在什麼地方?所謂「初地不知二地,十地不知等絕。」也就是說初地(歡喜地)的菩薩,不知二地(離垢地)菩薩的境界。十地(法雲地)的菩薩,不知等覺菩薩的境界。又好像小學生不知中學的課程,中學生不知大學的課程,是一樣的道理。

爾時。普眼菩薩白佛言。世尊。普賢菩薩,今何所在。佛言普眼。普賢菩薩,今現在此道場衆會,親近我住。初無動移。是時普眼及諸菩薩,復更觀察道場衆會,周徧求覓。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猶未得見普賢菩薩其身及座。佛言。如是。善男子。汝等何故而不得見。

在這個時候,普眼菩薩對佛說:「世尊!普賢菩薩現在在什麼地方?」佛對普眼菩薩說:「普眼!普賢菩薩,現在就在這道場衆會中,親近於我,聽我說法。從一開始時,就沒有移動。」

這時候,普眼菩薩和諸菩薩衆,又觀察衆會的四周,徧尋找普賢菩薩,仍然不知他在何處?普眼菩薩又問佛:「世尊!我們大家仍未見到普賢菩薩的身體和他的座位。請世尊慈悲,指示我們,讓我們見到普賢菩薩。」

佛說:「普眼!是這樣子。各位善男子!你們大家為什麼看不見普賢菩薩呢?」

善男子。普賢菩薩住處甚深,不可說故。普賢菩薩獲無邊智慧門。入師子奮迅定。得無上自在用。入清淨無礙際。生如來十種力。以法界藏為身。一切如來共所護念。於一念頃,悉能證入三世諸佛無差別智。是故汝等不能見耳。

佛又說:「各位善男子!因為普賢菩薩所住處,是甚深不可說的緣故,所以普賢菩薩獲得無邊際的智慧之門。他入師子奮迅的定,得到無上自在的用。入到清淨無障礙的邊際。生出佛十種力量。用法界藏性作他的身體。用虛空等性作為他的妙用。所有諸佛,共同來所護念。在一念之間,完全證入三世諸佛無分別的智慧,即是不需要思考,便立刻明瞭。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你們大家不能見到普賢菩薩的身體。」

爾時普眼菩薩,聞如來說普賢菩薩清淨功德,得十千阿僧祇三昧。以三昧力,復徧觀察。渴仰欲見普賢菩薩,亦不能覩。其餘一切諸菩薩衆,俱亦不見。時普眼菩薩從三昧起。白佛言。世尊。我已入十千阿僧祇三昧,求見普賢,而竟不得。不見其身及身業,語及語業,意及意業。座及住處,悉皆不見。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當知皆以普賢菩薩住不思議解脫之力。

這個時候,普眼菩薩聽到佛說普賢菩薩的清淨功德之後,即時得到十千阿僧祇那樣多的三昧,也就是正定正受。彼用三昧的力量,在定中又普徧來觀察,渴仰求見普賢菩薩,可是仍然見不着。其餘諸菩薩衆,更不能見到。

這個時候,普眼菩薩從定中出,便對佛說:「世尊!我已經入十千阿僧祇三昧,想求見普賢菩薩,而究竟不得見,也不見他的身和身所造的善業,又聽不到他說話和語所造的善業,又不見他的意和意所造的善業。他的座位在什麼地方?他住在什麼地方?我完全看不見。」

佛說:「普眼!你是看不見的!你是看不見的!善男子!因為普賢菩薩不著於相,無相可見,無境可取。應當知道,此皆因為普賢菩薩住在不可思議解脫之力的緣故。」

普眼。於汝意云何。頗有人能說幻術文字中種種幻相所住處不。答言。不也。佛言。普眼。幻中幻相,尚不可說。何況普賢菩薩秘密身境界,秘密語境界,秘密意境界,而於其中能入能見。何以故。普賢菩薩境界甚深,不可思議。無有量已過量。擧要言之,普賢菩薩以金剛慧,普入法界。於一切世界,無所行,無所住。知一切衆生身皆即非身。無去無來。得無斷盡,無差別。自在神通。無依無作。無有動轉。至於法界究竟邊際。善男子。若有得見普賢菩薩。若得承事。若得聞名。若有思惟。若有憶念。若生信解。若勤觀察。若始趣向。若正求覓。若興誓願,相續不絕。皆獲利益,無空過者。

佛又說:「普眼!在你的意念中是怎樣呢?是否有人能解脫幻術文字中的種種幻相所住處否?」普眼菩薩囘答:「世尊!這是不能解釋的。」

佛又說:「普眼!幻術師所變化的幻相,尚且不可以說明白,何況普賢菩薩秘密身的境界,是變化無窮的。他能一身變為無量身,無量身還歸一身。一身無所現,無量身亦無所現。他的法身徧一切處,而不在一切處;不在一切處,又徧一切處。他秘密語的境界,也是不可思議的,乃是未說而說,說而未說。為彼說而此不知,為此說而彼不知,彼此互不相知,所以是秘密語的境界。他雖然說法,可是無人能聽到他說法。他雖然不說法,可是很多衆生常聽他說法,所以不能以相來取普賢菩薩這種境界。他的秘密意的境界,在秘密境界中,能深入能見到,是不容易的。」

這是什麼原因?因為普賢菩薩的境界太深了,眞是不可思議。乃是沒有數量,已經超過數量了。擧出重要的來說:普賢菩薩,他用金剛智慧,普徧深入一切法界,在所有的世界,也無所行,也無所住。所謂「行而未行,住而未住。」他知道一切衆生的身體,都是虛妄的,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和合而成的,所謂:「虛妄而生,虛妄而滅」,沒有一個眞實的東西。也沒有一個來,也沒有一個去。他已得到沒有斷盡,沒有分別的自在神通妙用。也沒有所依靠,也沒有所作者。雖然徧一切處,但是不動本位,至於法界,到究竟的邊際。

釋迦牟尼佛對普眼菩薩說:「善男子!假設有衆生,因有大因緣,而得見普賢菩薩,或者承事供養,或者聞到其名號,或者思惟普賢大行,或者憶念普賢大願,或者生信解心。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有了信心之後,還要明白瞭解,才能得到法益。或者要勤於觀察普賢菩薩過去所發什麼大願?所修什麼大行?觀察之後,一定要依法去實行。只知道普賢菩薩怎樣修行,而不去修行,等於說食數寳一樣,無有用處,或者趣向普賢菩薩所修的行門,或者正在尋覓普賢菩薩的時候,或者發大誓願,學習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衆生。十者普皆廻向。)如果如此修持相繼不絕的話,一定皆獲得大利益,絕對不會空過。」

普賢菩薩的大行大願是無形的,故一般菩薩是找不到,也看不見的。為什麼?因為普賢菩薩所行所作,皆是利益衆生,可是不讓衆生知道,自己受到普賢菩薩的利益,所以衆生不知有普賢菩薩,這是普賢菩薩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的表現。好像我們娑婆世界,「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可是當面不認識觀世音菩薩,也可以說當面不認識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處無人之事,行不言之教,故稱大行普賢菩薩。如果能供養普賢菩薩,或聞名,或思惟,或憶念,或信解,或觀察,皆能獲得特別的利益,一定會得到圓滿的感應。

爾時,普眼及一切菩薩衆,於普賢菩薩,心生渴仰,願得瞻覲。作如是言。南無一切諸佛。南無普賢菩薩。如是三稱,頭頂禮敬。

在這個時候,這位普眼菩薩和一切菩薩衆,對於普賢菩薩的名望,心中生出渴仰之念,都願意見到普賢菩薩,於是就這樣的稱揚:「南無一切諸佛、南無普賢菩薩。」這樣稱呼三次,而五體投地頂禮三次。

爾時佛告普眼菩薩,及諸衆會言。諸佛子。汝等宜更禮敬普賢,慇懃求請。又應專至。觀察十方。想普賢身,現在其前。如是思惟,周徧法界。深心信解。厭離一切。誓與普賢。同一行願。入於不二眞實之法。其身普現一切世間。悉知衆生諸根差別。徧一切處,普賢道。若能發起如是大願。則當得見普賢菩薩。

在這個時候,佛告訴普眼菩薩和所有諸菩薩說:「各位佛子!你們應該更加禮敬普賢菩薩!要殷勤的請求,有應該專一其心,至誠懇切來觀察十方。要觀想普賢菩薩坐著六牙大白象,來到你們面前。這樣的思惟,盡虛空徧法界,到處都示現普賢菩薩的身。見到之後,深生信解,而無懷疑。厭離一切,什麼也不要了。發大誓願,跟隨普賢菩薩,他到何處?就去何處。他行什麼行願?就行什麼行願。這樣,便能入於不二眞實之法門。這時,其身能普現一切世間,來教化衆生。又能完全知道衆生有種種不同的根性,又能普徧一切處,積集普賢菩薩的道。如果能發起這樣的大願,就能見到普賢菩薩的身。」

是時,普眼聞佛此語。與諸菩薩俱時頂禮。求請得見普賢大士。

這個時候,普眼菩薩聽佛所說的話之後,乃同諸菩薩一起向佛頂禮,請求佛慈悲,令見普賢大士(菩薩)。此時,諸菩薩之心情,渴仰之誠,如同大旱盼望甘露一樣,希望即刻見到普賢菩薩。

爾時,普賢菩薩,即以解脫神通之力,如其所應,為現色身。令彼一切諸菩薩衆,皆見普賢親近如來。於此一切菩薩衆中,坐蓮華座。亦見於餘一切世界一切佛所,從彼次第相續而來。亦見在彼一切佛所,演說一切諸菩薩行。開示一切智智之道。闡明一切菩薩神通。分別一切菩薩威德。示現一切三世諸佛。

在這個時候,普賢菩薩即用解脫神通的力量,應普眼菩薩及諸菩薩之所請,而示現色身。令一切菩薩衆,都有機會見到普賢菩薩,親近於佛。他就在這些菩薩之中,坐在蓮華座上。也能看見普賢菩薩,在其餘一切世界,一切佛所,在那裏次第相續而來。也看見在一切佛的道場,演說一切菩薩所行的行門。開示一切智慧中種智之道,闡明一切菩薩的神通妙用,分別一切菩薩的威德,示現一切三世諸佛。

是時普眼菩薩,及一切菩薩衆,見此神變,其心踊躍,生大歡喜。莫不頂禮普賢菩薩。心生尊重。如見十方一切諸佛。是時以佛大威神力,及諸菩薩信解之力,普賢菩薩本願力故。自然而雨十千種雲。所謂種種華雲。種種鬘雲。種種香雲。種種末香雲。種種蓋雲。種種衣雲。種種嚴具雲。種種珍寳雲。種種燒香雲。種種繒采雲。不可說世界六種震動。奏天音樂。其聲遠聞。不可說世界,放大光明。其光普照不可說世界。令三惡趣,悉得除滅。嚴淨不可說世界。令不可說菩薩入普賢行。不可說菩薩成普賢行。不可說菩薩於普賢行願。悉得圓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時候,普眼菩薩和一切諸菩薩,見到普賢菩薩這種神通變化之後,心生大歡喜,情不自禁的踊躍起來,都來到普賢菩薩面前。頂禮叩拜,心生尊重,好像見到十方一切諸佛那樣的恭敬。

這個時候,以佛的大威神力,和諸菩薩信解之力,以及普賢菩薩本願之力,有這種種力的緣故,而自然雨十千種祥瑞之雲。①種種華雲②種種鬘雲③種種香雲④種種末香雲⑤種種蓋雲⑥種種衣雲⑦種種嚴具雲⑧種種珍寳雲⑨種種燒香雲⑩種種繒采雲。

在這個時候,又有不可說那樣多的世界,同時發生六種震動,所謂「動起涌,震吼聲」。又演奏天上的音樂,其聲遠達,乃至其他世界,皆可聽聞。又有不可說那樣多的世界,大放光明,其光普徧照耀不可說那樣多的世界。令三惡趣,就是地獄、餓鬼、畜生,統統消滅,而不存在。莊嚴清淨不可說的世界,令不可說的菩薩成就普賢菩薩的行願。不可說的菩薩在普賢行願中,都得到圓滿,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位。

爾時普眼菩薩白佛言。世尊。普賢菩薩,是住大威德者。住無等者。住無過者。住不退者。住平等者。住不壞者。住一切差別法者。住一切無差別法者。住一切衆生善巧心所住者。住一切法自在解脫三昧者。佛言。如是如是。普眼。如汝所說。普賢菩薩有阿僧祇清淨功德。所謂無等莊嚴功德。無量寳功德。不思議海功德。無量相功德。無邊雲功德。無邊際不可稱讚功德。無盡法功德。不可說功德。一切佛功德。稱揚讚歎不可盡功德。

這個時候,普眼菩薩便對佛說:「世尊!普賢菩薩是住在十種境界上。①住在大威德者②住在無等者③住在無過者④住在不退者⑤住在平等者⑥住在不壞者⑦住在一切差別法者⑧住在一切無差別法者⑨住在一切衆生善巧心所住者⑩住在一切法自在解脫三昧者。」

佛說:「是這樣!是這樣。普眼!就象你所說一樣。普賢菩薩有阿僧祇那樣多的清淨功德,簡略來說有十種。①無等莊嚴的功德②無量寳的功德③不可思議海的功德④無量相的功德⑤無邊雲的功德⑥無邊際不可稱讚的功德⑦無盡法的功德⑧不可說的功德⑨一切佛的功德⑩稱揚讚歎不可盡的功德。」

爾時如來告普賢菩薩言。普賢。汝應為普眼及此會中諸菩薩衆說十三昧。令得善入成滿普賢所有行願。諸菩薩摩訶薩說此十大三昧故。令過去菩薩已得出離。現在菩薩今得出離。未來菩薩當得出離。

在這個時候,佛告訴普賢菩薩說:「普賢!你應該為普眼及在法會中諸菩薩衆,演說十大三昧。令所有的菩薩,皆善入三昧,成就圓滿普賢所具有的行願。」

「各位菩薩中的大菩薩!說這十大三昧的緣故,能令過去的菩薩,已經得到出離三界這種法門。令現在的菩薩,也得到出離三界這種法門。令未來的菩薩,也應當得到出離三界這種法門。」

何者為十。一者普光大三昧。二者妙光大三昧。三者次第徧往諸佛國土大三昧。四者清淨深心行大三昧。五者知過去莊嚴藏大三昧。六者智光明藏大三昧。七者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八者衆生差別身大三昧。九者法界自在大三昧。十者無礙輪大三昧。

什麼是十種三昧呢?就是所說①普光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普光徧照,有圓滿大光明藏。②妙光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能生微妙的光。這種光是光中有光,光中化光,光中放光,是妙不可言的光。③次第徧往諸佛國土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能同時次第徧往十方諸佛國土去,親近諸佛,供養諸佛,教化衆生,度脫衆生。④清淨深心行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能把心清淨,沒有染汚的思想。⑤知過去莊嚴藏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能知過去莊嚴寳藏的大三昧,入定能入劫,一念無緣。出定能受法,三輪無著。⑥智光明藏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能有智慧徹照無盡藏的大光明。⑦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能了知十方世界,是佛所莊嚴的大三昧。⑧衆生差別身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能知衆生身有什麼樣的分別的大三昧。⑨法界自在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在法界中,非常自在,而無障礙。⑩無礙輪大三昧:入這種正定正受,能三輪攝化,皆得自在。有得十無礙,圓滿佛果。

此十大三昧,諸大菩薩,乃能善入。去來現在一切諸佛,已說,當說,現說。

這十種大三昧,一切諸大菩薩,乃能善入。以及過去諸佛、未來諸佛、現在諸佛、十方一切諸佛,皆已說了這種法門,應當來說這種法門,現在正說這種法門。

若諸菩薩愛樂尊重,修習不懈。則得成就。如是之人,則名為佛。則名如來。亦則名為得十力人。亦名導師。亦名大導師。亦名一切智。亦名一切見。亦名住無礙。亦名達諸境。亦名一切法自在。

假設諸菩薩,愛樂這種法門、尊重這種法門、依照這種法門,勤加修習,絕不懈怠,就可以成就這十種大三昧。如能這樣修行的人,便得十種名稱:①稱為佛②稱為如來③稱為得十力人④稱為導師⑤稱為大導師⑥稱為一切智⑦稱為一切見⑧稱為住無礙⑨稱為達諸境⑩稱為一切法自在。

此菩薩普入一切世界,而於世界無所著。普入一切衆生界,而於衆生無所取。普入一切身,而於身無所礙。普入一切法界,而知法界無有邊。親近三世一切佛。明見一切諸佛法。巧說一切文字。了達一切假名。成就一切菩薩清淨道。安住一切菩薩差別行。於一念中,普得一切三世智。普知一切三世法。普說一切諸佛教。普轉一切不退輪。於去來現在一一世,普證一切菩提道。於此一一菩提中,普了一切佛所說。

這些大菩薩,能普徧入於十方一切世界,而在世界中無所執著。又能普徧入於一切衆生界,而在衆生無有所取。又能普徧入於一切身,而在身也無所障礙。又能普徧入於一切法界,而知法界也無有邊際。又能親近三世一切諸佛。又能明見一切諸佛所說的法。又能巧說一切文字。又能了達一切假名。又能成就一切菩薩清淨道。又能安住一切菩薩的差別行門。在一念之中,能普徧得到一切三世的智慧。能普徧知道一切三世的佛法。能普徧演說一切諸佛的教義。能普徧轉不退的法輪。能在過去、未來、現在每一個世中,普徧證得菩提覺道。在一個菩提覺道中,普徧瞭解一切諸佛所說的法。

此是諸菩薩法相門。是諸菩薩智覺門。是一切種智無勝幢門。是普賢菩薩諸行願門。是猛利神通誓願門。是一切總持辯才門。是三世諸法差別門。是一切諸佛示現門。是以薩婆若安立一切衆生門。是以佛神力嚴淨一切世界門。

這是一切大菩薩的十種法門。①是諸菩薩所修的法相門。②是諸菩薩所得的智覺門。③是一切種智無勝幢法門。④是菩賢菩薩諸行願的法門。⑤是猛利神通誓願的法門。⑥是一切總持辯才的法門。⑦是三世諸法差別的法門。⑧是一切諸佛示現的法門。⑨是以薩婆若(一切智)安立一切衆生的法門。⑩是以佛神力嚴淨一切世界的法門。

若菩薩入此三昧,得法界力,無有窮盡,得虛空行,無有障礙。得法王位,無量自在。譬如世間,灌頂受職。得無邊智,一切通達。得廣大力,十種圓滿。成無諍心。入寂滅際。大悲無畏,猶如師子。為智慧丈夫。然正法明燈。一切功德,歎不可盡。聲聞獨覺,莫能思議。得法界智,住無動際,而能隨俗種種開演。住於無相,善入法相。得自性清淨藏。生如來清淨家。善開種種差別法門,而以智慧了無所有。善知於時,常行法施開悟一切。名為智者。普攝衆生,悉令清淨。以方便智,示成佛道。而常修行菩薩之行,無有斷盡。入一切智方便境界。示現種種廣大神通。

若是菩薩能入這十種三昧法門,便得到法界的力量,沒有窮盡。得到虛空的行門,沒有障礙。得到法王的地位,證得無量的自在。譬如世間的王子,要做國王的時候,先擧行灌頂的儀式,國王先取用四大海水來灌頂王子的頂,然後讓他繼承王位。受灌頂之後,乃接受職務,開始處理國事。得到無邊的智慧,證到無量的辯才,一切的一切,都能通達無礙。得到廣大的勢力,十種力量皆能圓滿,便能成就無諍心,所謂「諍是勝負心,與道相違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無諍論,就和平。世界為什麼不和平?因為有諍。世界為什麼有麻煩?就因為諍。一諍就有人我。有了人我,就有是非。有了是非,就有麻煩。越有麻煩,越要闘爭。越闘爭越煩惱,自討苦吃。

現在是闘爭堅固的時期,人人都想闘爭。甚至家與家爭,國與國爭。如果人人都沒有闘爭的思想。那麼,世界會和平,天下會太平。到那時候,天地很和善,五日一風,十日一雨。所謂「風不鳴條,雨不破塊。」所吹的風是輕風,不會把樹枝吹響。所降的雨是細雨,不會把土塊溶碎,在中國堯舜時代,就是這樣的情形,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因為堯舜是兩位大聖人,是賢明的君主,大公無私,處處為人民服務,所以感動天地,而降此種吉祥之現象。如果人人信佛,處處為人,這種境界就會降臨人間,並非妄想,事在人為。

沒有諍論心,就能入寂滅際,所謂「內無身心,外無世界。」或者「無我無人觀自在,非空非有見如來。」到了這種境界,就是寂滅際。有了大悲之心,就無所畏懼。什麼是大悲心?就是人我一體。那就沒有人我是非之諍論。什麼是無所畏?就是什麼也不怕,猶如師子一樣,成為獸中之王。在證道歌上說:「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龍寂聽生欣悅。」為智慧的大丈夫,燃起正法的明燈。照得天魔外道原形畢露,而被降伏。這位菩薩的一切功德,讚歎不能說盡。就是以聲聞和獨覺這二乘人的智慧,也不能心思,也不能言議。

這位菩薩得到法界的智慧,住在如如不動,了了常明的境界上,而能隨著世間法種種開演一切法門。住在無相境界,善入一切諸法實相,得到自性清淨沒有染汚的寳藏。生在佛的清淨家中,善於開演種種不同的法門,而用智慧來明瞭一切法,都是無所有的。善知是觀機逗教的時候,因人說法,時常講經,作為法的布施,開導一切衆生,令其修行,明白佛法,這名叫智者。能普徧攝受一切衆生,都令他們得到清淨。用權巧方便的智慧,示現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道。雖然示現成佛,但是本身尚未成佛果,所以時刻念茲在茲,常修行菩薩所應修的行門,無有斷盡的時候,才能證得一切智慧,證得善巧方便的境界;又示現種種廣大的神通妙用。

是故普賢,汝今應當分別廣說一切菩薩十大三昧。今此衆會,咸皆願聞。

佛又說;「因為這個緣故,普賢!你現在應當詳詳細細分門別類,來演說一切菩薩所得到這十種大三昧的道理。現在這華嚴法會中,所有的菩薩和衆生,都希望聽你講菩薩所修十大三昧的法門。」

爾時。普賢菩薩承如來旨,觀普眼等諸菩薩衆,而告之言。

在這個時候,普賢菩薩仰承佛的聖旨,觀察普眼菩薩和所有諸菩薩衆,而說出下邊十大三昧的義理。

第一、

普光明三昧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普光明三昧。

普賢菩薩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什麼叫做菩薩中的大菩薩所應該修行的普光明三昧?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盡法。何者為十。所謂諸佛出現智無盡。衆生變化智無盡。世界如影智無盡。深入法界智無盡。善攝菩薩智無盡。菩薩不退智無盡。善觀一切法義智無盡。善持心力智無盡。住廣大菩提心智無盡。住一切佛法一切智願力智無盡。

各位佛子!這位修行菩薩行,圓滿六度萬行,積集種種善根的大菩薩,他有十種無窮無盡的智慧。是那十種?①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出現於世的智慧,是無窮無盡。②菩薩教化衆生,用神通變化的智慧,是無窮無盡。③菩薩知道一切世界虛妄如影,沒有眞實。這種智慧,是無窮無盡。④菩薩有深入法界的智慧,是無窮無盡。⑤善於攝化菩薩的智慧,是無窮無盡。⑥菩薩有不退菩提心的智慧,是無窮無盡。⑦菩薩善於觀察八萬四千法門的義理,這種智慧,是無窮無盡。⑧菩薩善於受持一切心力的智慧,是無窮無盡。⑨菩薩常住在廣大菩提心的智慧,是無窮無盡。⑩菩薩住在一切佛法,一切智願力,這種智慧,是無窮無盡。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無盡法。

各位佛子!這個名叫做菩薩中的大菩薩,十種無窮無盡的法門。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邊心。何等為十。所謂發度脫一切衆生無邊心。發承事一切諸佛無邊心。發供養一切諸佛無邊心。發普見一切諸佛無邊心。發受持一切佛法不忘失無邊心。發示現一切佛無量神變無邊心。發為得佛力故,不捨一切菩提行無邊心。發普入一切智微細境界,說一切佛法無邊心。發普入佛不思議廣大境界無邊心。發於佛辯才起深志樂,領受諸佛法無邊心。發示現種種自在身,入一切如來道場衆會無邊心。是為十。

各位佛子!這位菩薩中的大菩薩,又發十種無量無邊的菩提心。是那十種?①發度脫一切衆生的無邊心。②發承事一切諸佛的無邊心。③發供養一切諸佛的無邊心。④發普見一切諸佛的無邊心。⑤發受持一切佛法,而不忘失的無邊心。⑥發示現一切佛無量神通變化的無邊心。⑦發為得佛十力的緣故,所以不捨棄一切菩提行的無邊心。⑧發普入一切智微細的境界,說一切佛法的無邊心。⑨發普入佛不思議廣大境界的無邊心。⑩發於佛的辯才起深智樂,領受諸佛法的無邊心。⑪發示現種種自在身,入一切佛道場衆會的無邊心。這就是十種無邊心經文。雖有十一句,但是十種無盡心。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三昧差別智。何者為十。所謂東方入定,西方起。西方入定,東方起。南方入定,北方起。北方入定,南方起。東北方入定,西南方起。西南方入定,東北方起。西北方入定,東南方起。東南方入定,西北方起。下方入定,上方起。上方入定,下方起。是為十。

各位佛子!這位菩薩中的大菩薩,又有十種入三昧差別的智慧。是那十種?①在東方入定,從西方出定。②在西方入定,從東方出定。③在南方入定,從北方出定。④在北方入定,從南方出定。⑤在東北方入定,從西南方出定。⑥在西南方入定,從東北方出定。⑦西北方入定,東南方出定。⑧在東南方入定,從西北方出定。⑨在下方入定,從上方出定。⑩在上方入定,從下方出定,這就是菩薩入定出定的十種神通變化。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大三昧善巧智。何者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三千大千世界為一蓮華。現身徧此蓮華之上,結跏趺坐。身中復現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有百億四天下。一一四天下,現百億身。一一身。入百億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彼世界一一四天下,現百億百億菩薩修行。一一菩薩修行,生百億百億決定解。一一決定解,令百億百億根性圓滿。一一根性,成百億百億菩薩法不退業。然所現身,非一非多,入定出定,無所錯亂。

各位佛子!這位菩薩中的大菩薩,又有十種入大三昧善巧的智慧。是那十種?各位弟子!你們要注意聽。修行菩薩道,圓滿六度萬行,積聚種種善根這位大菩薩,①用三千大千世界,作為一朵大蓮華。②現身徧滿大蓮華之上,結跏趺坐。③在菩薩的身相,又現出另外三千大千世界。④在其中有百億個四天下(四大洲)。⑤在每個四天下,現出百億那樣多的身。⑥在每個身,能入百億百億三千大千世界。⑦在那些世界中,每個四天下,現出百億百億的菩薩,在那裏修行。⑧每位菩薩的修行,生出百億百億的決定智慧解。⑨在每個決定智慧解中,令百億百億的根性(衆生)圓滿,而成佛道。⑩在每個根性,成就百億百億菩薩的善巧法門得不退的業。

菩薩所現的身,也不是一,也不是多。也就是一,也就是多,一多圓融無礙故。或者入定,或者出定,互相不會錯亂,皆有條不紊,很有次第。

佛子。如羅睺阿脩羅王,本身長七百由旬。化形長十六萬八千由旬。於大海中,出其半身,與須彌山而正齊等。佛子。彼阿脩羅王,雖化其身,長十六萬八千由旬。然亦不壞本身之相。諸蘊界處,悉皆如本。心不錯亂。不於變化身而作他想,於其本身生非己想。本受生身,恒受諸樂。化身常現種種自在神通威力。

各位佛子!譬如羅睺阿修羅王,他的身長有七百由旬(小由旬四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大由旬八十里),若是變化的身形,却能長至十六萬八千由旬。他站在大海中,露出上半身,與須彌山是一樣的高。

各位佛子!羅睺阿修羅王的變化身,雖有十六萬八千由旬那樣的高,可是也不會破壞本來的身。他的五蘊、十八界、十二處,都和本來的身是一樣的。其心也不會錯亂。不會因為有變化身,而作為是他人之想,還是他自己。他不會對本來的身,作為不是自身之想,他沒有這種顛倒的思想。本來受生的身,常受一切諸樂。變化的身,時常現出種種的自在、種種的神通、種種的威力,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佛子。阿脩羅王有貪恚癡,具足憍慢。尚能如是變現其身。何況菩薩摩訶薩,能深了達心法如幻。一切世間皆悉如夢。一切諸佛出興於世,皆如影像。一切世界猶如變化。言語音聲悉皆如響。見如實法。以如實法而為其身。知一切法本性清淨。了知身心無有實體。其身普住無量境界。以佛智慧廣大光明,淨修一切菩提之行。

各位佛子!羅睺阿修羅王,他的貪心、瞋心、癡心仍然存在。又具足驕傲我慢的心。(阿修羅王雖然修行,但是善惡夾雜,有善有惡,功過各有一半,所以作了阿修羅王)他尚且能有這樣的變化身,何況大菩薩,修行六度萬行,又沒有貪瞋癡,他更能深深了達一切心和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不但一切世間所有的富貴榮華、名聞利養,皆像作夢似的;就是一切諸佛出興於世,亦皆像如影隨形。一切世界,猶如變化出來。有言語所表達的一切音聲,皆是如響應聲。菩薩見到眞實的法,用眞實法來作為自己的法身。知道一切法,本性都是清淨的,瞭解知道身心沒有眞實的體性,乃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和合而成的。這個身體,普徧住在無量的境界中。以佛所具有的智慧,放出廣大的光明,專一其心來清淨修行一切菩提之行門。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超過世間。遠離世間。無能惑亂。無能映奪。佛子。譬如比丘觀察內身。住不淨觀。審見其身皆是不淨。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此三昧,觀察法身。見諸世間,普入其身。於中明見,一切世間及世間法。於諸世間及世間法,皆無所著。

各位佛子!這位大菩薩住在普光明大三昧,超過一切世間法,遠離一切世間法。沒有天魔外道迷惑他,來搗亂他。沒有其他的光明,能超過這種光明,能奪去這種光明。

各位佛子!譬如比丘,觀自己的內身,九孔常流不淨,住在不淨觀中。他審查自己的身體,內邊的五臟六腑,都是不淨之物。大菩薩也是這樣,住這種三昧的時候,觀察自己的法身,看見所有的一切世間,皆普入自己的身中。清清楚楚看見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對於所有的世間法和所有的出世間法,都不著住。為什麼?因為身也空,心也空,世間也空,所以一切無所著。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普光明大三昧善巧智。

各位佛子!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修第一定,普光明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第二、

妙光明三昧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妙光明三昧。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什麼叫做菩薩中的大菩薩所應該修行的妙光明三昧?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能入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千大千世界。於一一世界,現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身。一一身,放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光。一一光,現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色。一一色,照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一一世界中,調伏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衆生。是諸世界,種種不同。菩薩悉知。所謂世界雜染。世界清淨。世界所因。世界建立。世界同住。世界光色。世界來往。如是一切,菩薩悉知,菩薩悉入。是諸世界,亦悉來入菩薩之身。然諸世界無有雜亂。種種諸法亦不壞滅。

各位佛子!這位修行菩薩道,圓滿六度萬行,積聚種種善根的大菩薩,他能入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那樣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在每個世界中,又能現出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那樣多的身。在每個身中,又能放出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那樣多的光明。在每道光明中,又能現出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那樣多的色。在每個色中,又能照耀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那樣多的世界。在每個世界中,又能調伏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那樣多的衆生。

在所有的世界,有種種不同的形相,菩薩完全知道。所說的世界是雜染?世界是清淨?世界成就的因緣?世界怎樣的建立?世界怎能同住?世界有什麼光?世界有什麼色?世界是怎麼來的?世界是怎樣去?這種微細的情形,菩薩完全能知道,完全能普入。所有的世界,也能互相入菩薩身中。雖然所有的世界,都來入菩薩身,可是井井有條,而不雜亂。種種的諸法,都是有條不紊,而不壞滅。

佛子。譬如日出,繞須彌山,照七寳山。其七寳山及寳山間,皆有光影,分明顯現。其寳山上所有日影,莫不顯現山間影中。其七山間所有日影,亦悉顯現山上影中。如是展轉,更相影現。或說日影出七寳山。或說日影出七山間。或說日影入七寳山。或說日影入七山間。但此日影,更相照現,無有邊際。體性非有,亦復非無。不住於山,不離於山。不住於水,亦不離水。

各位佛子!譬如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先繞著須彌山,然後照著七寳山。在這七個寳山及寳山的中間,都有日光和日影,分別顯明的現出來。在每個寳山上,所有的日影,都很明顯現在山間的影中。在七寳山間,所有的日影,也是很明顯現在山上的影中,這樣的互相輾轉、互相影現,也就是這個影照那個影,那個影又照這個影。

或者說日影出現於七寳山上,或者說日影出現於七寳山間。或說日影入到七寳山上,或說日影入到七寳山間。但是這個日影,是互相照現,是無有邊際。

日影是沒有體性,也不是沒有體性。這個日影,不住在山上,也沒有離開山。不住在水中,也沒有離開水。

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此妙光廣大三昧。不壞世界安立之相。不滅世間諸法自性。不住世界內。不住世界外。於諸世界無所分別。亦不壞於世界之相。觀一切法一相無相。亦不壞於諸法自性。住眞如性。恒不捨離。

各位佛子!修行妙光明廣大三昧的大菩薩,也是這樣。就像七寳山的日影,互相映照,也可以說是有,也可以說是沒有。也可以說它是眞的,也可以說它是假的。菩薩安住在這妙光明廣大三昧中,不會破壞世間安立之相——是世間法怎樣建立起來之相。一切諸法的實性,也不會沒有的。不住世間之內,不住世間之外。對於一切世界,沒有什麼分別。也不破壞於世界之相,觀察一切法是一相,也就是無相。也不壞於一切諸法自性,住在眞如自性,沒有捨棄,永不離開。

佛子。譬如幻師,善知幻術。住四衢道,作諸幻事。於一日中一須臾頃,或現一日。或現一夜。或復現作七日七夜,半月一月,一年百年。隨其所欲,皆能示現。城邑聚落,泉流河海,日月雲雨,宮殿屋宅,如是一切,靡不具足。不以示現經年歲故,壞其根本一日一時。不以本時極短促故,壞其所現日月年歲。幻相明現,本日不滅。

各位佛子!譬如幻術師,能自有變無,自無變有,自空幻實,自實幻空。他善能變化出種種的境界。他善於知道種種幻化的法術。他在十字路口上,表演種種戲法,他能在一日之中,很短的時間內,或現一日長的時間,或現一夜長的時間,或現七日七夜那樣長的時間,或現半月一月那樣長的時間,或現一年,或現百年,隨其所欲,愛怎樣變就怎樣變,無論什麼形相,皆可變化出來。或者示現大城小邑,或者示現鄉村聚落,或者示現泉流河海,或者示現日月雲雨,或者示現宮殿屋宅,像這樣的一切事物,都能具足的示現出來。

但不能因為他示現幻術之法,經過一年那樣長時間的緣故,而把本來的一日一時破壞了。也不能因為本來一時極短促的時間的緣故,而把所現的日月年歲破壞了。這幻術所現的幻相,雖然很明顯的現出來,但本有的一日一時,不會消滅的。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此妙光廣大三昧。現阿僧祇世界,入一世界。其阿僧祇世界,一一皆有地水火風,大海諸山,城邑聚落,園林屋宅,天宮,龍宮,夜叉宮,乾闥婆宮,阿脩羅宮,迦樓羅宮,緊那羅宮,摩睺羅伽宮,種種莊嚴,皆悉具足。欲界,色界,無色界,小千世界,大千世界,業行果報,死此生彼。一切世間所有時節,須臾晝夜,半月一月,一歲百歲,成劫壞劫,雜染國土,清淨國土,廣大國土,狹小國土,於中諸佛出興於世,佛剎清淨,菩薩衆會周帀圍繞,神通自在,教化衆生。其諸國土所在方處,無量人衆悉皆充滿。殊形異趣種種衆生,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去來現在清淨業力,出生無量上妙珍寳。如是等事,咸悉示現入一世界。

這位大菩薩所示現種種的境界,和這位幻術師是一樣。他入妙光明廣大正定正受之後,能現出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而入到一個世界中。這些阿僧祇世界中的每個世界,都有地水火風,又有大海和諸山,城邑和聚落,園林和屋宅,又有天上的宮殿,龍王的宮殿,夜叉的宮殿,乾達婆的宮殿,阿修羅的宮殿,迦樓羅的宮殿,緊那羅的宮殿,摩睺羅伽的宮殿,有種種的莊嚴,皆圓滿而具足。或在欲界、色界、無色界。或在小千世界、大千世界。所造的業、所受的果報,有死此生彼的境界。在一切世間,所有的時節因緣,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經過一晝一夜,或半月一月,或一歲百歲。或是成劫,或是壞劫。或是雜染的國土,或是清淨的國土。或是廣大的國土,或是狹小的國土。在每個國土中,都有諸佛出興於世。佛刹是清淨的,有菩薩衆會,周帀圍繞,以神通自在之力,來教化衆生。

所有一切的國土,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處所?皆有無量無邊的聽衆,都充滿在國土裏邊。或者有不同的身形,或者有不同的諸趣,種種不同的衆生,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那樣的多。因為在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之中,所造清淨之業力,所以生出無量無邊最上等的妙珍寳。像這樣的種種事,都能示現在一個世界裏。

菩薩於此,普皆明見。普入普觀。普思普了。以無盡智,皆如實知。不以彼世界多故,壞此一世界。不以此世界一故,壞彼多世界。何以故。菩薩知一切法皆無我故,是名入無命法無作法者。菩薩於一切世間,勤修行無諍法故,是名住無我法者。菩薩如實見一切身皆從緣起故,是名住無衆生法者。菩薩知一切生滅法皆從因生故,是名住無補伽羅法者。菩薩知諸法本性平等故,是名住無意生無摩納婆法者。菩薩知一切法本性寂靜故,是名住寂靜法者。菩薩知一切法一相故,是名住無分別法者。菩薩知法界無有種種差別法故,是名住不思議法者。菩薩勤修一切方便,善調伏衆生故,是名住大悲法者。

菩薩對於前邊所說種種的境界,普徧皆能圓滿而明見,能普徧的進入,普徧的觀察,普徧的思惟,普徧的明瞭,用無盡的智慧,皆能如實知道。菩薩不會因為彼世界多的緣故,而把此一世界破壞。也不會因為此世界一的緣故,而把彼多世界破壞。為什麼原因?因為菩薩知道一切法,皆無我的緣故,是名為入無命法無作法的人。菩薩能在一切世間,勤修無諍論法的緣故,是名為住無我法的人。菩薩如實見一切身,皆由緣起的緣故,所謂「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分離而滅,是故緣起。」是名為住無衆生法的人。菩薩知道一切生滅法,皆從因而生的緣故,是名為住無補伽羅(數取趣)法的人。菩薩知道諸法的本性,皆是平等的緣故,是名為住無意生無摩納婆(儒童)法的人。菩薩知道一切法的本性,皆是寂靜的緣故,是名為住寂靜法的人。菩薩知道一切法,皆是一相的緣故,是名為住無分別的法的人。菩薩知道法界,沒有種種分別法的緣故,是名為住不思議法的人。菩薩勤修一切方便法,善於調伏一切衆生的緣故,是名為住大悲法的人。

佛子。菩薩如是能以阿僧祇世界入一世界。知無數衆生種種差別。見無數菩薩各各發趣。觀無數諸佛處處出興。彼諸如來所演說法,其諸菩薩悉能領受。亦見自身於中修行。然不捨此處而見在彼。亦不捨彼處而見在此。彼身此身無有差別。入法界故。常勤觀察,無有休息。不捨智慧,無退轉故。

各位佛子!菩薩能這樣以阿僧祇世界而入一世界。知道無數無量的衆生,有種種不同的分別。又見無數無量的菩薩,都發菩提心,趣向菩提位。又觀察無數無量的諸佛,在所有的國土,皆出興於世。所有諸佛,所說佛法,所有親近諸佛的菩薩,都能領受。修十定的菩薩,也見自身在十方諸佛的處所,勤習修行。然而菩薩並沒有離開自己所住的地方,而到其他地方去。雖然在他處有菩薩在修行,可是那是菩薩的化身。他也不會捨棄其他世界,而歸還所住的世界。在其他國土的身和在本來國土的身,沒有什麼分別。因為菩薩有法身,所以能入法界的緣故。菩薩常勤觀察這種境界,沒有休息的時候。也不捨棄智慧,時刻在修行,直向前精進,無有退轉的時候。

如有幻師,隨於一處,作諸幻術。不以幻地故,壞於本地。不以幻日故,壞於本日。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無國土,現有國土。於有國土,現無國土。於有衆生,現無衆生。於無衆生,現有衆生。無色現色。色現無色。初不亂後。後不亂初。菩薩了知一切世法,悉亦如是,同於幻化。知法幻故知智幻。知智幻故知業幻。知智幻業幻已,起於幻智,觀一切業。如世幻者,不於處外而現其幻。亦不於幻外而有其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於虛空外入世間。亦不於世間外入虛空。

好像有個幻術師,在一個地方,能作種種的幻術。不會因為在這個地方作幻術的緣故,而把這個地方破壞了。不會因為他在這一天來作幻術的緣故,而把這一天變壞了。

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能在沒有國土的地方,而現出有國土。又能在有國土的地方,現出沒有國土,有無皆能隨意變化。又能在有衆生的國土中,而現出沒有衆生。又能在沒有衆生的國土中,而現出有衆生。在沒有顏色的地方,能現出有顏色。在有顏色的地方,能現出沒有顏色。但前邊不會錯亂後邊,後邊也不會錯亂前邊。

菩薩明瞭知道一切世間法,完全是這樣,同於幻化。知道法是幻化不實的緣故,所以知道智慧也是幻化。知道智慧是虛幻不實的緣故,所以知道業是妄幻。知道智是虛幻,業是虛幻之後,又生起一種虛幻的智慧,來觀察一切的業果。

好像世界的幻化一樣,在這境界上就知是虛妄的;不是在境界的外邊,而現出個虛幻;也不是在虛幻的外邊,又有個實在處。

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不是在虛空之外,另外找個世間;也不是在世間之外,另外找個虛空。虛空和世間,本來是一體。

何以故。虛空世間,無差別故。住於世間,亦住虛空。菩薩摩訶薩於虛空中,能見能修一切世間種種差別妙莊嚴業。於一念頃,悉能了知無數世界,若成若壞。亦知諸劫相續次第。能於一念現無數劫。亦不令其一念廣大。菩薩摩訶薩得不思議解脫幻智。到於彼岸。住於幻際。入世幻數。思惟諸法悉皆如幻。不違幻世。盡於幻智。了知三世與幻無別。決定通達,心無邊際。如諸如來住如幻智。其心平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知諸世間皆悉如幻。於一切處。皆無所著。無有我所。

為什麼緣故?因為虛空和世間是一體,沒有分別的緣故。在虛空的外邊,沒有世界。在世界的外邊,沒有虛空,即虛空即世界。所以住在世間,也就是住在虛空。大菩薩在虛空中,能見虛空即世間,世間即虛空。又能修行一切世間種種不同妙莊嚴業,也就是在世間而修出世間的法。

菩薩能在一念之間,能把宇宙萬事都了知。又能瞭解知道無數世界,或者是成,或者是壞。也知那個劫和那個劫相接續的次第。能在一念之間,現出無量無數劫。也不會令一念的時間,而廣大增為長劫。

菩薩中的大菩薩,得到不可思議解脫如幻的智慧,達到究竟的彼岸。住在幻化的裏邊,入世界的幻數中。思惟一切諸法,悉皆如幻,不可執著。雖然是虛妄,可是也不違背虛幻的世間法,而把虛妄的智慧沒有了。要了知三世與幻化沒有分別,決定通達,心是沒有邊際。好像一切諸佛,住在虛妄的智慧中,其心是平等。

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一切無所執著,知道一切世間,都是虛妄,都是幻化。在一切處,皆無所執著,也沒有一個我,也沒有一個我所有。

如彼幻師,作諸幻事。雖不與彼幻事同住。而於幻事亦無迷惑。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知一切法到於彼岸。心不計我能入於法。亦不於法而有錯亂。

好像幻術師,他能作一切遊戲的幻事。雖然不和彼幻事同住,但是知道一切幻事,皆是虛幻,不會被幻事所迷惑。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知道一切所有的法,到究竟的彼岸。心中不計較我能入到究竟的法。也不會對法認識不清楚,也不會有顛倒而錯亂。

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二妙光明大三昧善巧智。

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修第二定,妙光明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菩薩明白一切境界,明白一切諸法,而不執著一切境界,不執著一切諸法。這就是「見事事時出世間,見事事時墮沉淪。」總之,凡夫即迷惑一切事,菩薩則覺悟一切事,所謂「迷者衆生,覺者菩薩。」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第四十一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二

第三、 次第徧往諸佛國土神通三昧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次第徧往諸佛國土神通三昧。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什麼叫做菩薩中的大菩薩所應該修行的次第徧往諸佛國土神通三昧?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過於東方無數世界。復過爾所世界微塵數世界。於彼諸世界中入此三昧。或剎那入。或須臾入。或相續入。或日初分時入。或日中分時入。或日後分時入。或夜初分時入。或夜中分時入。或夜後分時入。或一日入。或五日入。或半月入。或一月入。或一年入。或百年入。或千年入。或百千年入。或億年入。或百千億年入。或百千那由他億年入。或一劫入。或百劫入。或百千劫入。或百千那由他億劫入。或無數劫入。或無量劫入。或無邊劫入。或無等劫入。或不可數劫入。或不可稱劫入。或不可思劫入。或不可量劫入。或不可說劫入。或不可說不可說劫入。

各位佛子!這位修菩薩道,圓滿六度萬行,積聚種種善根的大菩薩。經過在東方無數無量的世界。又經過這些世界中微塵數那樣多的世界。在這些微塵數的世界中,能入次第徧往諸佛國土神通三昧。或者在刹那間入此三昧。或者在須臾間入此三昧。或者相續不斷入此三昧。或者日出的時候,入此三昧。或者在日中的時候,入此三昧。或者在日落的時候,入此三昧。或者在夜初的時候,入此三昧。或者在夜中的時候,入此三昧。或者在夜後的時候,入此三昧。或在一日入此三昧。或在五日入此三昧。或在半月入此三昧。或在一月入此三昧。或在一年入此三昧。或在百年入此三昧。或在千年入此三昧。或在百千年入此三昧。或在億年入此三昧。或在百千億年入此三昧。或在百千那由他億年入此三昧。或在一劫入此三昧。或在百劫入此三昧。或在百千劫入此三昧。或在百千那由他億劫入此三昧。或在無數劫入此三昧。或在無量劫入此三昧。或在無邊劫入此三昧。或在無等劫入此三昧。或在不可數劫入此三昧。或在不可稱劫入此三昧。或在不可思議劫入此三昧。或在不可量劫入此三昧。或在不可說劫入此三昧。或在不可說不可說劫入此三昧。

若久若近,若法若時,種種不同。菩薩於彼不生分別。心無染著。不作二,不作不二。不作普,不作別。雖離此分別。而以神通方便從三昧起。於一切法不忘不失。至於究竟。譬如日天子,周行照曜,晝夜不住。日出名晝。日沒名夜。晝亦不生。夜亦不滅。菩薩摩訶薩於無數世界入神通三昧。入三昧已。明見爾所無數世界。亦復如是。

或者長時間。或者短時間。或者入定這種法。或者入定這個時間,有種種不同。菩薩入這種正定正受,不生分別心,心無所染著。也不作兩種想法,也不作不是兩種想法。也不作普徧的想法,也不作特別的想法。菩薩雖然離開這種的分別,而用神通方便的智慧,從三昧中出定。對於一切法,不忘不失,到究竟處。

好像日天子(太陽),周行照耀於世間,晝夜不停的照耀。日出為晝,日落為夜。晝也不生,夜也不滅。

菩薩中的大菩薩,在無數世界中,能入神通三昧。入三昧之後,能明見這樣無數世界,也和太陽光普照一樣的情形。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三次第徧往諸佛國土神通大三昧善巧智。

各位佛子!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修第三定,次第徧往諸佛國土神通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第四、

清淨深心行三昧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清淨深心行三昧。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什麼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應該修的清淨深心行三昧?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諸佛身數等衆生。見無量佛過阿僧祇世界微塵數。於彼一一諸如來所,以一切種種妙香而作供養。以一切種種妙華而作供養。以一切種種蓋大如阿僧祇佛剎而作供養。以超過一切世界一切上妙莊嚴具而作供養。散一切種種寳而作供養。以一切種種莊嚴具莊嚴經行處而作供養。以一切無數上妙摩尼寳藏而作供養。以佛神力所流出過諸天上味飲食而作供養。一切佛剎種種上妙諸供養具,能以神力普皆攝取而作供養。

各位佛子!這位修菩薩道,圓滿六度萬行,積聚種種善根的大菩薩,他知道有多少衆生?就有多少佛。見到無量無邊的諸佛,其數量已超過阿僧祇世界的微塵數。在每位佛的處所,用一切種種的妙香,來供養於佛。又用一切種種的妙華,來供養於佛。用一切種種的寳蓋,大如阿僧祇佛刹一樣,作為供養。用超過一切世界,一切上妙好的莊嚴具,作為供養。散步一切種種的妙寳,作為供養。用一切種種的莊嚴具,來莊嚴經行處,作為供養。用一切無數上妙摩尼寳藏,作為供養。用佛的神力所流出的飲食,勝過諸天的飲食,而作為供養。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刹土,種種上妙諸供養具。菩薩用神通力攝取,來作供養一切諸佛。

於彼一一諸如來所,恭敬尊重。頭頂禮敬。擧身布地。請問佛法。讚佛平等。稱揚諸佛廣大功德。入於諸佛所入大悲。得佛平等無礙之力。於一念頃,一切佛所,勤求妙法。然於諸佛出興於世入般涅槃,如是之相,皆無所得。如散動心,了別所緣。心起不知何所緣起。心滅不知何所緣滅。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終不分別如來出世及涅槃相。

菩薩在每位佛的道場中,恭敬佛、頭頂佛足、禮拜尊敬,五體投地來請問佛法,讚歎諸佛平等的智慧,稱揚諸佛廣大的功德。能深入一切諸佛所證得的大悲智慧,得到佛的平等法門,沒有障礙的力量。在一念之間,能到一切諸佛所有的道場,勤求諸佛所說的一切妙法。

雖然是這樣的情形,可是對於諸佛出興於世,或者入般涅槃。這樣的形相,皆無所得,也就是沒有一切執著。好像散亂的心,了別所緣是什麼?心念生起時,也不知道為什麼而生起;心念停止時,也不知道為什麼而停止。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始終不分別佛或出世或入涅槃,這樣種種的相。

佛子。如日中陽燄,不從雲生。不從池生。不處於陸。不住於水。非有非無。非善非惡。非清非濁。不堪飲漱。不可穢汚。非有體,非無體。非有味,非無味。以因緣故,而現水相。為識所了。遠望似水,而興水想。近之則無,水想自滅。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得如來出興於世及涅槃相。諸佛有相及以無相,皆是想心之所分別。

各位佛子!好像日中陽燄,遠望似有,近視則無。這種陽燄,不是從雲中生出,也不是由池中生出。也不是陸地生起,也不是從水裏生起。說它有嗎?也沒有。說它沒有嗎?也不是沒有。它也不是善,它也不是惡。它也不是清淨,它也不是汚濁。雖然遠望似水,可是不能當做水來飲,不可以用它來漱口。也不可能把它染汚成穢。近看它是沒有體相的東西,遠看好像有體相似的。它不是有味的東西,它也不是沒有味的東西。因為有種種因緣的緣故,所以現出一片大水的樣子。若認識者所瞭解,自然就明白。遠望好像是水,而心中生起水的妄想。走近視之,便沒有水的相,而水的妄想,自然也就沒有了。

這位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他明白佛出興於世的相也沒有,佛入般涅槃的相也沒有。所有的諸佛,或者是有相,或者是無相,這都是由妄想心所分別出來的現象。

佛子。此三昧名為清淨深心行。菩薩摩訶薩於此三昧,入已而起,起已不失。譬如有人從睡得寤,憶所夢事。覺時雖無夢中境界,而能憶念,心不忘失。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於三昧,見佛聞法。從定而起,憶持不忘。而以此法開曉一切道場衆會。莊嚴一切諸佛國土。無量義趣,悉得明達。一切法門,皆亦清淨。然大智炬。長諸佛種。無畏具足。辯才不竭。開示演說甚深法藏。

各位佛子!這個三昧的名字,叫做清淨深心行。大菩薩對於這種三昧,能入定之後,又能出定。出定之後,對在定中的境界,心不會忘失。

譬如有個人,從睡覺中醒來,能囘憶在夢中的境界。睡醒之後,雖然沒有夢中的境界,可是還能囘想在夢中所發生的一切事物,心中不會忘失。

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入於定中,能見佛聞法;從定中出,憶持而不忘。而用此法來開曉一切道場衆會,莊嚴一切諸佛國土,無量無邊的義趣,完全得到明白通達而無障礙。所修一切的法門,都得到清淨。燃起大智慧的火炬,長養諸佛的種子。威德無畏具足圓滿,辯才無礙,滔滔不絕,開示演說無上甚深的法藏。

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四清淨深心行大三昧善巧智。

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修的第四定,清淨深心行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第五、

知過去莊嚴藏三昧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知過去莊嚴藏三昧。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什麼叫做菩薩中的大菩薩所應該修的知過去莊嚴藏的三昧。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能知過去諸佛出現。所謂劫次第中,諸剎次第。剎次第中,諸劫次第。劫次第中,諸佛出現次第。佛出現次第中,說法次第。說法次第中,諸心樂次第。心樂次第中,諸根次第。根次第中,調伏次第。調伏次第中,諸佛壽命次第。壽命次第中,知億那由他年歲數量次第。

各位佛子!這位修行菩薩道,圓滿六度萬行,積聚種種善根的大菩薩。能知過去諸佛出現於世。又能知道過去劫次第中,諸佛刹土的次第。愛諸佛刹土次第中,所有劫的次第,互相明瞭。又知道在那個劫中,有那位佛出現於世的次第。那位佛出現於世次第中,其說法的次第。先說什麼法?然後再說什麼法?都能知曉。在佛說法的次第中,又知一切心所歡喜的次第。在一切心中所歡喜的次第中,又知道一切諸根的次第。在一切諸根的次第中,知道用什麼方法來調伏衆生的次第。在調伏衆生的次第中,知道諸佛壽命的次第。在諸佛壽命的次第中,知道那由他年歲數量的次第。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無邊次第智故。則知過去諸佛。則知過去諸剎。則知過去諸法門。則知過去諸劫。則知過去諸法。則知過去諸心。則知過去諸解。則知過去諸衆生。則知過去諸煩惱。則知過去諸儀式。則知過去諸清淨。

各位佛子!這位大菩薩,得到這樣無邊次第大智慧的緣故。便知過去一切諸佛。便知過去諸佛刹土。便知過去諸佛所說的法門。便知過去諸劫。便知過去諸佛所說的法。便知過去一切衆生心。便知過去一切衆生所明白的諸解。便知過去所有的衆生是那一種根性。便知過去一切衆生有什麼煩惱。便知過去一切佛法的儀式。便知過去諸佛所說清淨的法門。

佛子。此三昧名過去清淨藏。於一念中,能入百劫。能入千劫。能入百千劫。能入百千億那由他劫。能入無數劫。能入無量劫。能入無邊劫。能入無等劫。能入不可數劫。能入不可稱劫。能入不可思劫。能入不可量劫。能入不可說劫。能入不可說不可說劫。

各位佛子!這個三昧的名字,叫做過去清淨藏。在一念之中,能入百劫、千劫、百千劫、百千億那由他劫。又能入無數劫、無量劫、無邊劫、無等劫。又能入不可數劫、不可稱劫、不可思議劫、不可量劫、不可說劫、不可說不可說劫。

佛子。彼菩薩摩訶薩入此三昧。不滅現在。不緣過去。

各位佛子!那位大菩薩,入此三昧,不滅現在的時間,也不緣過去的時間。

佛子。彼菩薩摩訶薩從此三昧起。於如來所。受十種不可思議灌頂法。亦得。亦清淨。亦成就。亦入亦證。亦滿。亦持。平等了知。三輪清淨。

各位佛子!那位大菩薩,從此三昧出定,在佛的道場中,受十種不可思議的灌頂法。此法分別有形和無形。有形的灌頂,就是王子繼承王位時,所擧行的儀式,一般凡夫都能看見。無形的灌頂,就是菩薩繼承法王子位時,十方諸佛齊來灌頂。這種儀式,一般凡夫是無法見到。那位菩薩是受無形的灌頂,只有佛當事菩薩才互相知道。沒有到這種程度的菩薩,也是無法知道的。

那位大菩薩,得到十種灌頂之後,即刻也得到,即刻也清淨,即刻也成就。也入這種定,也證這種定力。也能圓滿所修的菩薩道,也能修持一切佛法。也能平等,也能了知。三輪也清淨。什麼是三輪?就是施者、受者、施物。有首偈頌:「能施、所施及施物,於三世中無所得。我等安住最勝心。供養一切十方佛。」這就是三輪清淨。

何等為十。一者辯不違義。二者說法無盡。三者訓辭無失。四者樂說不斷。五者心無恐畏。六者語必誠實。七者衆生所依。八者救脫三界。九者善根最勝。十者調御妙法。

什麼叫做十種灌頂法?①辯不違義:菩薩所說的言辭,所講的道理,不違背宗旨,不違背義理,是正確無訛。②說法無盡:菩薩無論說什麼法,道理無有窮盡,越說越多,永遠說不盡。③訓辭無失:菩薩教導訓育衆生的言辭,非常正確而有道理,絕對不說不合情理的話,所以無有過失。④樂說不斷:菩薩時常願意為衆生說,而不間斷。⑤心無恐畏:菩薩在說法的時候,無論遇到什麼大德可畏的人,他的心也不恐不畏。⑥語必誠實:菩薩所說的言語,必定是眞實而誠懇,絕對沒有虛偽。⑦衆生所依:菩薩能作為衆生所依靠。⑧救脫三界:菩薩能救脫三界一切衆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⑨善根最勝:菩薩的善根,最為殊勝。⑩調御妙法:菩薩能滔滔不絕,廣說妙法,所謂「口若懸河」。他能調御一切妙法,能運用一切妙法。不過也不及,恰到好處。

佛子。此是十種灌頂法。若菩薩入此三昧,從三昧起,無間則得。如歌羅邏,入胎藏時。於一念間,識則託生。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從此定起。於如來所,一念則得此十種法。

各位佛子!這是十種灌頂的妙法。若是菩薩入這種三昧,從此三昧出定,沒有間斷,便能證得。好像歌羅邏(雜穢),入胎藏的時候。在一念之間,識便在胎中託生。大菩薩亦復如是,從此三昧中出定,在佛的道場中,在一念之間,便得到這十種灌頂法門。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知過去莊嚴藏大三昧善巧智。

各位佛子!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修第五定,知過去莊嚴藏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第六、

智光明藏三昧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智光明藏三昧。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什麼叫做菩薩中的大菩薩所應該修的智光明藏三昧?

佛子。彼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能知未來一切世界,一切劫中,所有諸佛。若已說,若未說。若已授記,若未授記。種種名號,各各不同。所謂無數名。無量名。無邊名。無等名。不可數名。不可稱名。不可思名。不可量名。不可說名。當出現於世。當利益衆生。當作法王。當興佛事。當說福利。當讚善義。當說白分義。當淨治諸惡。當安住功德。當開示第一義諦。當入灌頂位。當成一切智。彼諸如來修圓滿行。發圓滿願。入圓滿智。有圓滿衆。備圓滿莊嚴。集圓滿功德。悟圓滿法。得圓滿果。具圓滿相。成圓滿覺。彼諸如來名姓種族。方便善巧。神通變化。成熟衆生。入般涅槃。如是一切,皆悉了知。

各位佛子!這位修菩薩道,圓滿六度萬行,積聚種種善根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中,能知道未來一切世界,一切劫中,所有一切諸佛,或者已經說法,或者還未說法,或者已經授記,或者尚未授記,種種的名號,各各不相同。有無數名、無量名、無邊名、無等名、不可數名、不可稱名、不可思名、不可說名。應當出現於世。應當利益衆生。應當作法王。應當大興佛事。應當說福德利益之事。應當讚歎善的義理。應當演說白分義(衆善奉行)。應當淨治諸惡(諸惡莫作)。應當安住一切功德。應當為衆生開示第一義諦。應當令一切衆生都入灌頂位。應當成就一切智。

所有一切諸佛,修的是圓滿行,發的是圓滿願,入的是圓滿智,有圓滿的衆生,來擁護道場。具備圓滿的莊嚴,集成圓滿的功德,了悟圓滿的法,證得圓滿的果,具足圓滿的相,成就圓滿的覺。

所有一切佛,他的名姓種族,方便善巧,神通變化,能成熟一切衆生,乃至入般涅槃,這樣一切的一切,菩薩都明瞭而知道。

此菩薩於一念中,能入一劫,百劫,千劫,百千劫,百千億那由他劫。入閻浮提微塵數劫。入四天下微塵數劫。入小千世界微塵數劫。入中千世界微塵數劫。入大千世界微塵數劫。入佛剎微塵數劫。入百千佛剎微塵數劫。入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劫。入無數佛剎微塵數劫。入無量佛剎微塵數劫。入無邊佛剎微塵數劫。入無等佛剎微塵數劫。入不可數佛剎微塵數劫。入不可稱佛剎微塵數劫。入不可思佛剎微塵數劫。入不可量佛剎微塵數劫。入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如是未來一切世界所有劫數,能以智慧皆悉了知。

這位大菩薩在一念之中,能入一劫、百劫、千劫、百千劫、百千億那由他劫,又能入閻浮提微塵數那樣多的劫,又能入四天下微塵數那樣多的劫,又能入小千、中千、大千、三千世界微塵數劫,又能入百佛刹、百千佛刹、百千億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劫,又能入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劫,又能入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佛刹微塵數劫,又能入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佛刹微塵數劫,又能入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劫,像這樣未來一切世界所有的劫數,菩薩用智慧來觀察,都能完全明瞭知曉。

以了知故,其心復入十種持門。何者為十。所謂入佛持故,得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護念。入法持故,得十種陀羅尼光明無盡辯才。入行持故,出生圓滿殊勝諸願。入力持故,無能映蔽,無能摧伏。入智持故,所行佛法無有障礙。入大悲持故,轉於不退清淨法輪。入差別善巧句持故,轉一切文字輪,淨一切法門地。入師子受生法持故,開法關鑰,出欲淤泥。入智力持故,修菩薩行,常不休息。入善友力持故,令無邊衆生普得清淨。入無住力持故,入不可說不可說廣大劫。入法力持故,以無礙方便智,知一切法自性清淨。

因為菩薩了知所有劫數的緣故,其心又能入十種持門。持之不失,即得持之利益。是那十種?①入佛持門:能入佛力持的緣故,可得到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諸佛來加被來護念。②入法持門:能入一切佛法力持的緣故,可得到十種陀羅尼(總持)光明無盡的辯才。③入行持門:能入修行力持的緣故,能出生圓滿殊勝一切的願。④入力持門:能入力量持的緣故,就沒有人能映蔽,能摧伏。⑤入智持門:能入智慧力持的緣故,所修行的佛法,就沒有一切的障礙。⑥入大悲持門:能入大悲心來持佛法,常轉不退清淨的法輪。⑦入差別善巧句持門:能入經文,善巧分別經句持的緣故,能轉一切文字般若輪,能清淨一切法門地。⑧入師子受生法持門:能入師子受生法持的緣故,是啟開法門的鑰匙,能出染汚的淤泥坑。⑨入智力持門:能入智慧力持的緣故,能修菩薩行,恒常不休息。⑩入善友力持門:能入善知識力持的緣故,使令無邊的衆生,普徧得到清淨。⑪入無住力持門:能入無住力持的緣故,而能入到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廣大劫中。⑫入法力持門:能入法力持的緣故,用無礙方便得智慧,知道一切法的自性是清淨的。雖然有十二種持門,可是為十種持門。不過增數而已。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已。善巧住不可說不可說劫。善巧住不可說不可說剎。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種種衆生。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衆生異相。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同異業報。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精進諸根,習氣相續差別諸行。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無量染淨,種種思惟。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法種種義,無量文字,演說言辭。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種種佛出現,種族時節,現相說法,施為佛事,入般涅槃。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無邊智慧門。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一切神通,無量變現。

各位佛子!大菩薩住在這種三昧之後,善巧住在不可說不可說劫中。善巧住在不可說不可說刹中。善巧知道不可說不可說衆生。善巧知道不可說不可說同異的業報。善巧知道不可說不可說精進和諸根,習氣相續不斷,差別的諸行。善巧知道不可說不可說無量染和淨,種種的思惟。善巧知道不可說不可說法種種的義理,無量的文字,演說的言辭。善巧知道不可說不可說種種佛出現於世,甚麼種族?甚麼時節?現甚麼相?說甚麼法?施為佛事,入般涅槃。善巧知道不可說不可說一切神通,有無量的變現。

佛子。譬如日出。世間所有村營城邑,宮殿屋宅,山澤鳥獸,樹林華果,如是一切種種諸物,有目之人,悉得明見。佛子。日光平等,無有分別。而能令目見種種相。此大三昧,亦復如是。體性平等,無有分別。能令菩薩知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差別之相。

各位佛子!譬如日出的時候,普照世間,所有的村落、營帳、城池、邑里、宮殿、屋宅、山澤、鳥獸、樹林、華果等。像這樣一切種種諸物,有眼睛之大,都能明白的看見。

各位佛子!因為日光是最平等,沒有分別的,所以普照萬物。不管是清淨的地方,或者是骯髒的地方,普照不誤。凡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見這種種的相。

智光明藏大三昧,也和日光是一樣的情形。體性是平等的,無有分別。能令菩薩知道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差別之相。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是了知時,令諸衆生得十種不空。何等為十。一者見不空。令諸衆生生善根故。二者聞不空。令諸衆生得成熟故。三者同住不空。令諸衆生心調伏故。四者發起不空。令諸衆生如言而作,通達一切諸法義故。五者行不空。令無邊世界皆清淨故。六者親近不空。於不可說不可說佛剎諸如來所,斷不可說不可說衆生疑故。七者願不空。隨所念衆生令作勝供養,成就諸願故。八者善巧法不空。皆令得住無礙解脫清淨智故。九者雨法雨不空。於不可說不可說諸根衆生中,方便開示一切智行,令住佛道故。十者出現不空。現無邊相,令一切衆生皆蒙照故。

各位佛子!這位大菩薩,因為時時刻刻在修行種種三昧,所以當他能明瞭知道時,亦可以令一切衆生得到十種不空過的利益。是那十種?①見不空:見到菩薩的法身,不會空過,令一切衆生,皆生善根。②聞不空:聞到菩薩的名號,也不會空過,令一切衆生得到成熟,所謂「未種善根令種,已種善根令長,善根增長者令彼成熟。」③同住不空:如果一切衆生和菩薩住在一起,也不會空過。令一切衆生的心,都被調伏,沒有一切妄想、沒有一切煩惱、一切剛強。④發起不空;發起的菩提心,也不會空過。菩薩教化一切衆生,依教修行,如言而作,則能通達一切諸法實相的義理。⑤行不空:修行的工夫,也不會空過。菩薩能令無邊世界,都能清淨。⑥親近不空:凡是親近菩薩的功德,也不會空過。在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佛刹中,所有諸佛的道場,能斷絕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衆生的疑惑。所謂「斷疑生信」,斷了疑惑,才能生出信解之心。⑦願不空:菩薩所發的願不空過,衆生所發的願也不空過。隨其所念一切衆生,令作殊勝的供養,成就廣大的願力。⑧善巧法不空:善巧方便的法門,也不會空過。令一切衆生,得到無礙的解脫,清淨的智慧。⑨雨法雨不空:常興大法雲,常降大法雨,也不會空過。在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各種衆生中,善巧方便開示一切智慧之行門。令一切衆生住在佛道之中。⑩出現不空:示現無邊的相,也不空過。令一切衆生都得到智慧光明的照耀,而發菩提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得十種不空時,諸天王衆皆來頂禮。諸龍王衆興大香雲。諸夜叉王頂禮其足。阿脩羅王恭敬供養。迦樓羅王前後圍繞。諸梵天王悉來勸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鹹共稱讚。乾闥婆王常來親近。諸人王衆承事供養。

各位佛子!大菩薩住在此三昧,得到十種不空的時候。所有三界諸天的天王和天衆,皆來向這位大菩薩頂禮。四海諸龍王率其眷屬,在虛空中興起大香雲。所有一切夜叉王,都來頂禮於這位大菩薩的足。所有一切阿修羅王,恭恭敬敬來供養這位大菩薩。所有一切迦樓羅(大鵬金翅鳥)王,在這位大菩薩的前後圍繞著。所有一切梵天王,都來勸請這位大菩薩,給一切衆生說法。所有一切緊那羅(法樂的神)王、摩睺羅伽(大蟒神)王,都來稱揚讚歎這位大菩薩。所有一切乾闥婆(音樂的神)王,時常來親近這位大菩薩。世界所有一切國王和臣民,也來承事供養這位大菩薩。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六智光明藏大三昧善巧智。

各位佛子!這就是菩薩中大菩薩所修第六定,智光明藏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第七、

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三昧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三昧。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什麼叫做菩薩中的大菩薩所應該修的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三昧?

佛子。此三昧何故名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

各位佛子!這種三昧,為什麼叫做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三昧?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能次第入東方世界。能次第入南方世界。西方北方,四維上下,所有世界,悉亦如是,能次第入。

各位佛子!這位修菩薩道,圓滿六度萬行,積聚種種善根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中,能次第入東方世界,能次第入南方世界,能次第入西方世界,能次第入北方世界,又能次第入四維世界,又能入上下世界,所有一切的世界,都能這樣依照次第而入。

皆見諸佛出興於世。亦見彼佛一切神力。亦見諸佛所有遊戲。亦見諸佛廣大威德。亦見諸佛最勝自在。亦見諸佛大師子吼。亦見諸佛所修諸行。亦見諸佛種種莊嚴。亦見諸佛神足變化。亦見諸佛衆會雲集。

在這些世界之中,皆能看見一切諸佛出興於世,也能看見一切諸佛的一切神力,也能見到一切諸佛所有的遊戲三昧,也能見到一切諸佛的廣大威德,也能見到一切諸佛最殊勝的自在力,也能見到一切諸佛的大師子吼,為一切衆生說法,也能見到一切諸佛所修一切的行門,也能見到一切諸佛種種的莊嚴,也能見到一切諸佛的神足變化,也能見到一切諸佛的衆會雲集。

衆會清淨。衆會廣大。衆會一相。衆會多相。衆會處所。衆會居止。衆會成熟。衆會調伏。衆會威德。如是一切悉皆明見。

這位大菩薩,又能見到衆會的清淨、衆會的廣大、衆會的一相、衆會的多相、衆會的處所、衆會的居止、衆會的成熟、衆會的調伏、衆會的威德,這樣衆會中的一切境界,悉皆明見。

亦見衆會其量大小等閻浮提。亦見衆會等四天下。亦見衆會等小千界。亦見衆會等中千界。亦見衆會量等三千大千世界。亦見衆會充滿百千億那由他佛剎。亦見衆會充滿阿僧祇佛剎。亦見衆會充滿百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衆會充滿千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衆會充滿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衆會充滿無數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衆會充滿無量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衆會充滿無邊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衆會充滿無等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衆會充滿不可數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衆會充滿不可稱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衆會充滿不可思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衆會充滿不可量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衆會充滿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衆會充滿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剎。

這位大菩薩,也能見諸佛的衆會,其量大小,等於南閻浮提那樣大,也見衆會等於四天下,也見衆會等於小千世界,也見衆會等於中千世界,也見衆會等於大千世界,也見衆會中,充滿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佛刹,也見衆會中,充滿阿僧祇那樣多的佛刹,也見衆會中,充滿百佛刹微塵數佛刹,也見衆會中,充滿千佛刹微塵數佛刹,也見衆會中,充滿百千億那由他微塵數佛刹,也見衆會中,充滿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佛刹,也見衆會中,充滿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佛刹。

在衆會道場中,就有微塵數那樣多的佛刹。由此可以證明世界有無量無邊之多,是不可數計。因為我們凡夫的智慧有限,到現在為止,仍然無法和其他世界(星球)交通。雖然人類已經到了月球探險,可是其他無量無邊的世界,還沒有知道眞實的情況。究竟是否有生物?不能得知。如果能發展到其他世界去的時候,也許這個世界就不存在了。為什麼?因為宇宙間的秘密,令人不容易明白。若是眞正明白,那麼,這場戲就要煞臺了(散場),沒有什麼可以再表演的。

現在華嚴經中說,有微塵數那樣多的世界。在一個世界中的微塵數不知有多少?何況在不可說不可說佛刹中的微塵數那樣多的佛刹,其數量更不知有多少?可是這位大菩薩悉知悉見,清清楚楚知道有多少佛刹。這是神通妙用之力量。

亦見諸佛於彼衆會道場中示現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國土,種種變化,種種神通,種種莊嚴,種種自在,種種形量,種種事業。

菩薩也見到諸佛在那衆會道場之中,示現種種的形相,在各種時間出現,在各種微塵數的國土中,示現種種的變化,示現種種的神通,示現種種的莊嚴,示現種種自在,示現種種的形量,示現種種的事業。

菩薩摩訶薩亦見自身往彼衆會。亦自見身在彼說法。亦自見身受持佛語。亦自見身善知緣起。亦自見身住在虛空。亦自見身住於法身。亦自見身不生染著。亦自見身不住分別。亦自見身無有疲倦。亦自見身普入諸智。亦自見身普知諸義。亦自見身普入諸地。亦自見身普入諸趣。亦自見身普知方便。亦自見身普住佛前。亦自見身普入諸力。亦自見身普入眞如。亦自見身普入無諍。亦自見身普入諸法。

菩薩中的大菩薩,也見到自己的身,前往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世界諸佛衆會中。也見到自己的身,在衆會中為大衆說法。也見到自己的身,在受持諸佛所說的經典。也見到自己的身,善知一切因緣生起的道理。也見到自己的身,住在虛空中。也見到自己的身,住在法身中。也見到自己的身,沒有一切染汚,沒有一切執著。也見到自己的身,不住在分別中。為甚麼?因為菩薩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虛妄不實。也見到自己的身,在十方無數世界中,為衆生演說佛法,沒有疲倦。也見到自己的身,普徧入一切智慧門。也見到自己的身,普徧知道一切義理。也見到自己的身,普徧入一切諸地(十地)。也見到自己的身,普徧入一切諸趣(六趣)。也見到自己的身,普徧知一切方便法門。也見到自己的身,普徧住在一切諸佛前。也見到自己的身,普徧入一切諸力(十力)。也見到自己的身,普徧入一切眞如妙理。也見到自己的身,普徧入一切無諍三昧。也見到自己的身,普徧入一切諸法。

菩薩的境界,是千變萬化,不可心思,不可言議,除非開五眼的人,才能明見,而不是我們凡夫俗子所能瞭解的。可是菩薩為法忘軀,這種犧牲的精神,我們要效法。

如是見時,不分別國土。不分別衆生。不分別佛。不分別法。不執著身。不執著身業。不執著心。不執著意。譬如諸法不分別自性。不分別音聲。而自性不捨。名字不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捨於行。隨世所作。而於此二,無所執著。

菩薩見到自己的身,能作這樣變化的時候,他沒有國土、人我、衆生、諸佛、諸法等等的分別。也不執著身,也不執著身所造的業。也不執著心,也不執著意。總之,一切的一切,都不執著,也就是到了解脫之境界。

譬如諸法,不分別自性,不分別音聲。自性不會沒有,名字不會泯滅。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不捨棄自己所修的菩薩行,能隨順世俗而作。在修行和世俗這兩種,沒有一點執著。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佛無量光色。無量形相。圓滿成就。平等清淨。一一現前,分明證了。或見佛身種種光明。或見佛身圓光一尋。或見佛身如盛日色。或見佛身微妙光色。或見佛身作清淨色。或見佛身作黃金色。或見佛身作金剛色。或見佛身作紺青色。或見佛身作無邊色。或見佛身作大青摩尼寳色。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常見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放出無量的光和無量的色。又見到諸佛示現無量的形相(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這種莊嚴身,又圓滿,又成就,又平等,又清淨。每一種境界,都現出來,分明清楚。

菩薩中的大菩薩,或者見到十方諸佛的身,有十種光色。①有種種的光明。②有圓光一尋(八尺為尋)。③有如同盛日的顏色。④在光中現光,在色中現色,有微妙不可思議的光色。⑤有清淨的顏色。⑥有黃金的顏色。⑦有金剛的顏色。⑧有紺青的顏色。⑨有無邊的顏色。⑩有大青摩尼寳的顏色。

或見佛身其量七肘。或見佛身其量八肘。或見佛身其量九肘。或見佛身其量十肘。或見佛身二十肘量。或見佛身三十肘量。如是乃至一百肘量,一千肘量。或見佛身一俱盧舍量。或見佛身半由旬量。或見佛身一由旬量。或見佛身十由旬量。或見佛身百由旬量。或見佛身千由旬量。或見佛身百千由旬量。或見佛身閻浮提量。或見佛身四天下量。或見佛身小千界量。或見佛身中千界量。或見佛身大千界量。或見佛身百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千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百千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百千億那由他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無數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無量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無邊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無等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不可數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不可稱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不可思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不可量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不可說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不可說不可說大千世界量。

菩薩中的大菩薩,或見諸佛之身量,其高度,或為七肘(橫列二十四指,為一肘)。或為八肘。或為九肘。或為十肘。或為二十肘。或為三十肘。乃至一百肘一千肘那樣的高度。

或見諸佛之身量,或為一俱盧舍(能聽到牛聲或鼓聲的距離)。或為半由旬。或為一由旬。或為十由旬。或為百由旬。或為千由旬。或為百千由旬,那樣的高度。

或見諸佛之身量,或為閻浮提量。或為四天下量。或為小千世界量。或為中千世界量。或為大千世界量。或為百大千世界量。或為千大千世界量。或為百千億那由他大千世界量。

或見諸佛的身量,或為無數。或為無量。或為無邊。或為無等。或為不可數。或為不可稱。或為不可思。或為不可量。或為不可說。或為不可說不可說——那樣的高度。

為甚麼要說這樣多的數量?因為我們人的思想是狹窄,有限度的,不能有「盡虛空,徧法界」這樣大的度量。所以釋迦牟尼佛演說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目的,就是破衆生的執著。教我們見到大,而不執著大。見到小,而不執著小。如果執著大,就被大所轉。如果執著小,就被小所移。那麼,就沒有定力了。有定力的人,見如不見,聞如不聞,所謂「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也就是「內觀其心,而無其心;外觀其形,而無其形;遠觀其物,而無其物」的境界。一切皆是虛妄不實,所以華嚴經的境界,就是要把人的心量擴大。所謂「心能包太虛,量可周沙界。」不要小心小量,遇到一粒微塵那樣小的事情,就想不開,就放不下。所以在華嚴經上說:「或者有菩薩,或者有衆生,見到佛身,有種種不同的量。」或者見,或者不見;或者有見有不見,或者見而不見,這是無有定法,千萬不要執著。若是執著,就是自找煩惱。

佛子。菩薩如是見諸如來無量色相,無量形狀,無量示現,無量光明,無量光明網。其光分量,等於法界於法界中,無所不照。普令發起無上智慧。又見佛身無有染著。無有障礙。上妙清淨。

各位佛子!菩薩能這樣見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有無量的色相、無量的形相、無量的示現、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光明網,其光的分量,等於法界。在法界之中,無所不照,普徧使令一切衆生,發起無上的智慧。

佛身是無相的,是無形的。可是在無相而見相,在無形而現形。佛身是無量,在菩薩和衆生來看,見大見小。在佛身上,根本無大無小。佛身是充滿法界,包羅萬有。所以見大見小,皆是衆生的分別心在作祟。

菩薩又見佛身是清淨而無染汚,也無執著,又無障礙,乃是最無上最微妙的清淨。不像衆生的身,是不清淨,是染汚,而有執著。總之,誰的身沒有染著,誰就是佛。誰的身有染著,誰就是衆生。

甚麼是染著?淺而言之,就是看不破,放不下。時時刻刻在打這種妄想。佛是無念無執的聖人,所以沒有染著。佛的法身,猶如虛空,沒有一切的障礙。一切衆生,都在佛的法身中。我們生活在佛的法身中,而自己不知道。佛的法身是徧一切處,無論是清淨的地方,或者是汚穢的地方,佛的法身都存在。所謂「無在無不在」,既然是這樣,衆生是不會跑到佛的法身之外。

佛子。菩薩如是見於佛身,而如來身不增不減。譬如虛空,於蟲所食芥子孔中,亦不減小。於無數世界中,亦不增廣。其諸佛身亦復如是。見大之時,亦無所增。見小之時,亦無所減。佛子。譬如月輪,閻浮提人見其形小,而亦不減。月中住者,見其形大,而亦不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此三昧。隨其心樂。見諸佛身種種化相。言辭演法。受持不忘。而如來身。不增不減。佛子。譬如衆生,命終之後,將受生時,不離於心所見清淨。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離於此甚深三昧所見清淨。

各位佛子!菩薩像這樣見到佛身,可是佛身也不增大,也不減小。譬如虛空,在被蟲子所食的芥籽之孔中,也不減小。在無數世界中,也不增大,是相同的道理。諸佛的身,也是這樣的情形。見大時也不增,見小時也不滅。在心經上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衆生因為業報的關係,所以見種種不同的形相。譬如人見到水的形相,是琉璃的。人見到水的形相,是液體的。鬼見到水的形相,是烈火。各有各的業報,所見的形相各不相同。菩薩在定中見佛身有大有小,有各種不同之身量。可是佛的本身,無大無小。我們衆生,根本就見不到佛。為什麼?因為修持不夠,和佛光不相應,所以沒有感應道交的境界。

各位佛子!譬如月亮。在閻浮提住的人,見月的形相是小,可是月的本身沒有減小。在月中住的人。(現在證明月中無生物。這是凡夫用肉眼所觀察的報告。可是聖人的肉眼來觀察,有菩薩、羅漢、天人等,住在月中。)見月球是很大的世界,但是月的本身也沒有增大。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住在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三昧中,隨著心中所歡喜的,而能見到十方三世諸佛身,有種種不同變化之相,菩薩在定中,聆聽諸佛演說妙法的言辭,清清楚楚記在腦海中,受持不忘。佛的法身,是不增不滅。

各位佛子!譬如一切衆生,在命終之後,在受生之前,這段的時間,為中陰身,也就是「鬼」。這個鬼的前五陰(色受想行識)已斷,後五陰尚未生的時候。他(靈魂)也可以說是第八識(種子)在黑暗中,到處尋找有緣的父母去受生。無論在千里或萬里之外,如果發現一點光亮(無緣看不見此光),便即刻急奔其光,在須臾之間,而去受生。

據說男女在交媾的時候,放出一種淫光。未來的兒女發現了此種境界,如果有愛父妬母的妄念,即為女身;如果有愛母妬父的妄念,即為男身。在這一念無明之下,而受輪廻之苦。如果沒有無明在作怪,見之不動心,則無生,無生則無死。這時,了生脫死,永得解脫。

衆生用甚麼來受生呢?用心。所謂「不離於心」,心有陰陽之分,陽為神,可以化生天上;陰為鬼,就投胎於人間,或為人,或為畜生。

不離於心,所見到這種境界,是清淨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種的情形。他不離開這種甚深三昧中所見的境界,都是清淨無染。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成就十種速疾法。何者為十。所謂速增諸行圓滿大願。速以法光照耀世間,速以方便轉於法輪,度脫衆生。速隨衆生業,示現諸佛清淨國土。速以平等智,趣入十力。速與一切如來同住。速以大慈力,摧破魔軍。速斷衆生疑,令生歡喜。速隨勝解,示現神變。速以種種妙法言辭,淨諸世間。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這種三昧之中,能成就十種速疾法。是那十種?所說的①速增諸行圓滿大願:就是很迅速的增長六度萬行的功德,圓滿在往昔所發的大願。②速以法光照耀世間:就是很迅速用智慧的光明,來普照所有的世間,令一切衆生發菩提心。③速以方便轉於法輪:就是很迅速來轉大法輪,用善巧方便的法門,來度脫一切衆生,令其離苦得樂。④速隨衆生業:就是很迅速隨順衆生的業,示現諸佛清淨的國土,令衆生安穩住在其中。⑤速以平等智:就是很迅速用平等的智慧,趣向入佛的十力。⑥速與如來同住:就是很迅速和諸佛同住,可以親近於佛,承事於佛。⑦速以大慈力:就是很迅速用大慈大悲的力量,能摧破一切魔軍。⑧速斷衆生疑:就是很迅速斷除衆生的疑惑,令其生歡喜心。⑨速隨勝解:就是很迅速隨順殊勝的解說,示現種種神通變化。⑩速以種種妙法言辭:就是很迅速用種種妙法的言辭,來清淨一切世間,令五濁惡世,變為清淨的世界。

這次打佛七(一九七七年八月二十日)在萬佛城是第一次。諺云「好的開始,便是成功的一半。」所謂「一順百順」。希望大家勇猛來念佛,專心來念佛。將猴心栓住,不可向外跑。自己管著自己,念到一心不亂的時候,就會蒙阿彌陀佛來加被,令你開大智慧。

阿彌陀佛,譯為無量壽佛,或譯無量光佛。他在無量劫以前,也是衆生,和你我他是一樣,沒有什麼分別。不過,他在未出家之前,時時修念佛的法門。後來出家作比丘,法名為法藏。他不但精進的念佛,而且又發了四十八大願。在每一願中,都願攝受一切衆生,到他的國土(極樂世界)成佛。在一個願說:「我若成佛,我的國土,叫做極樂世界,而無諸苦,但受衆樂。」又說:「十方所有的衆生,若稱我的名號者,而不成佛,我不取正覺。」因為阿彌陀佛既然有這樣的願力,所以我們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可以帶業往生,華開見佛。想要往生極樂世界,一定要藉念佛的力量,才能直達其國;一方面要借自己念佛之力,另方面又要借佛的願力。這兩種力量互相幫助,成為度生死海的寳筏,令你平平安安抵達極樂世界。

今將「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淺釋如下:「南無」是皈命的意思。我們把身心性命,都皈依於阿彌陀佛。「阿」是無的意思。「彌陀」是量壽的意思。所以稱為無量壽佛。在淨土宗有三部經。(一)為阿彌陀經,(二)為無量壽經,(三)為觀無量壽佛經。前一部經,文理很淺,容易明白。後二部經,文理比較深,非一般人所能瞭解。所以阿彌陀經為念佛人必讀之經。在此經中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無量壽佛能令一切衆生增福延壽。其名又譯為無量光佛,能令一切衆生得到大智慧光明,將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早成佛道,所謂「十方三世佛,共為一法身。」

念南無阿彌陀佛,有四種念的方法。①觀想念佛②觀像念佛③持名念佛④實相念佛。淺釋於下:

①觀想念佛:要作這樣的觀想:「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莊嚴無等倫。」阿彌陀佛有三十二大人相,有八十種隨形好。身放金色的光輪,無有可比擬的。又要這樣的觀想:「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阿彌陀佛在兩眉之間,放出白毫的光明,宛轉猶如五個須彌山那般大。彼紺青色的眼睛,能澄清四大海的海水。又要這樣的觀想:「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衆亦無邊。」阿彌陀佛在光中,又化現無數億的佛,又化現無量無邊的菩薩。又要這樣的觀想:「四十八願度衆生,九品咸令登彼岸。」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曾經發過四十八大願。在每一願中,都是度衆生到彼岸,成就佛果。其中分為三輩九品。三輩就是上輩、中輩、下輩。九品就是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共為九品。上上品見佛,下下品見菩薩。

②觀像念佛:要供奉阿彌陀佛(或西方三聖)的聖像於淨處。念佛號時,眼觀阿彌陀佛,口念阿彌陀佛,心想阿彌陀佛,這樣能令三業清淨,能往生西方世界,所謂「願生西方淨途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③持名念佛:我們現在就是持名念佛。一心不亂的念六字洪名,虔誠的念,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現在我們已經若六日(佛七第六天)。等若七日時,便證得念佛三昧。何謂「念佛三昧」?就是專一其心在念,精神集中在念。這時候,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渴不知渴,飢不知飢,食不知食,睡不知睡,無論是行住坐臥,都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中打旋轉,念到內邊也是阿彌陀佛,外邊也是阿彌陀佛,無論什麼音聲,皆變為阿彌陀佛的音聲,這時候,沒有其他的妄想,只有一心念佛,這就是到念佛三昧的境界。

④實相念佛:也就是參話頭,參「念佛是誰?誰在念佛?」一心一意在追究這個「誰」字。這個「誰」字,就是金剛王寳劍,就是降魔寳杵。能把癡心妄想,斬盡殺絕。到一念不生,一法不染的時候,便找到「誰」字。怎樣找呢?其方法非常簡單。就是時時刻刻把「誰」字放在心上,而不忘掉。吃飯也找,睡覺也找,找來找去,便證得實相(實相無相,無相無不相)智慧。就覺了一切諸法實相的道理。這時,海闊天空,任運逍遙。是眞自在,無束無拘,一切解脫。

這四種念佛的法門,無論依那一種法門修行,都會有成就,都會得到念佛的三昧。在命終的時候,無罣無礙,很安詳的往生西方。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得十種法印,印一切法。何等為十。一者同去來今一切諸佛平等善根。二者同諸如來得無邊際智慧法身。三者同諸如來住不二法。四者同諸如來觀察三世無量境界。皆悉平等。五者同諸如來。得了達法界無礙境界。六者同諸如來成就十力,所行無礙。七者同諸如來永絕二行,住無諍法。八者同諸如來教化衆生,恒不止息。九者同諸如來於智善巧,義善巧中,能善觀察。十者同諸如來與一切佛平等無二。

各位佛子!這位大菩薩,又得到十種法印,來印證一切法。是那十種?

①菩薩同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一切諸佛的平等善根是一樣的。得到這樣平等善根的法印,將來一定會成佛。

②菩薩同十方三世諸佛一樣,得到無邊際的智慧法身。世間所有的衆生都住在佛的法身中,所謂「法身如虛空」。誰能生活在虛空之外?所以都住在法身中。但是衆生自己不知道而已。為什麼?因為沒有開五眼嘛!所以看不見佛的法身。如果開眼的人,便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什麼是五眼?首先說一個偈頌:「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了眞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境,無處不含容,」淺釋如下:

(A)天眼通非礙:天眼能通達一切有形和無形。有形能看穿,無形能看透,皆無有障礙。所有山河大地,房廊屋舍,凡是有形有相的物質,皆擋不住天眼的視線。上能觀察諸天人的行動,在享受何種快樂?下能視察地獄的衆生,在受何種的苦刑?清清楚楚的明見。

(B)肉眼礙非通:這個肉眼,不是凡夫的肉眼。凡夫的肉眼是兩隻眼,這個肉眼是一隻眼。這隻單眼,能觀察有障礙之物,有形相之質。可以看見一切神佛菩薩,又可看見一切妖魔鬼怪。如果說肉眼有障礙,不能通達一切境界,那就不對了。凡夫的肉眼有障礙,聖人的肉眼却無障礙。

(C)法眼唯觀俗:法眼能觀察俗諦裏的法義。能在虛空中的每粒微塵中,看見都有三藏十二部的經典。又見靈山法會,佛仍然在那裏演說妙法蓮華經,尚未散會。

(D)慧眼了眞空:慧眼能了知眞空之中有些甚麼?明白眞空實相的道理。能見未來一切的事物。不用作意,一觀察就了知。

現在科學的發展,突飛猛進,有一日千里之勢。雖然已發明了電子、原子、分子、核子等等,可是等發明之後,人才知道。凡是有慧眼的人,在沒有發明之前的東西,都能看見。好像電話、電視、電波、雷達等等,在未發明之前,菩薩悉知悉見。我常說:『將來到五百年或一千年之後,人人各在東西兩半球,相距數萬里。不要用無線電話,就可以直接談話,如同在面前。不用看電視,就可以看到各種戲劇娛樂的節目。』這是我的預言,很快會實現。有人問:「法師!你有什麼根據,而發表這種不可能的預言?」我當然有根據,否則,就犯了妄語的戒,將來要墮拔舌地獄。我的根據,是用五眼來作證明。人人努力修道,參禪打坐,自然會開五眼。那時候,無所不見,無所不知。人人都有神通,可以在虛空走路,不用坐飛機。可以在海洋走路,不用坐輪船。我現在說這話,你們不會相信,認為是幻想。你們閉上眼睛想一想:在二百年前,如有人說將來有電話,無論相隔多遠的距離,可以談話,你一定不會相信。在一百年前,如有人說將來有電視,不但能聽到唱歌的音聲,還能看見表演節目,坐在家中就能看到,不用到影院去,非常的方便。你一定認為這個人,在發神經,癡人說夢話,怎會有這種的怪事?現在一一證明,皆成事實。今天我所講的話,你們認為是胡說,等到那個時候,沒有人告訴你們,你們也會相信的。

(E)佛眼如千日:佛眼好像一千個太陽那樣的光明,能照無數三千大千世界。可是太陽光只能照陽面,而不能照陰面,佛的智慧光,不分陰陽之面,所謂「佛光普照」。佛眼觀世間,悉知悉見。

照異體還同:佛光照萬事萬物,雖然不同,但是本體是一個,並無兩個。

圓明法界境:佛眼能同觀一切,無論是眞諦,或是俗諦,不管是有形,或是無形,都能圓融無礙,明瞭法界內的境界。

無處不含容:盡虛空,徧法界,沒有一處不含容在內,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這是佛眼的威力。

菩薩得到無邊的智慧,能知一切法皆空。用法眼來觀察一切俗諦,用慧眼來觀察一切眞諦,所以證得入法二空的眞理。可是尚未證明三空之理,仍未成佛果。

③菩薩同諸佛是一樣的住在不二法門。不二法門,就是究竟實相法。文殊菩薩問維摩居士;「何為不二法門?」維摩居士默坐不言,這就是不二法門,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④菩薩的智慧同諸佛是一樣,能觀察三世無量的境界,能明白一切法皆是平等的,並沒有分別,得到這種的法印。什麼是法印?就是妙法之印璽,證明佛之正法。也是諸祖師互相印可,心心相傳之法。

⑤菩薩同諸佛是一樣,證得明瞭通達十法界的境界,都沒有障礙。那個法界的衆生應度時,菩薩就到那個法界去受生。用四攝法來教化該法界的衆生,令其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衆生,共成佛道。

⑥菩薩同諸佛是一樣,成就佛的十力。所行是無礙的境界。十力就是(一)覺處非處力(二)三世業報力(三)諸禪解脫三昧力(四)諸根勝劣力(五)種種解力(六)種種界力(七)一切至處道力(八)天眼無礙力(九)宿命無漏力(十)永斷習氣力。菩薩能知這十種的智力。

⑦菩薩同諸佛是一樣,能永斷絕二行(見和愛),就是沒有我見和情愛這種的行為。怎樣能沒有這種思想?要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才能消滅,永斷二行,那就住在無諍法中。所謂「諍是勝負心,與道相違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無諍就是「眞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淺而言之,無論人家說我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不管是善意的批評,或是惡意的誹謗,都要用謙虛的心來接受,承認自己的錯處,不要和人家去辯論。若是辯論,那就生出四相(我、人、衆生、壽者)心來,就和修道的宗旨相違背,怎能得到三昧?所以,不諍論,無是非。這樣的觀想,則能和平相處。所謂「化干戈為玉帛」,也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烏。雨過天晴,風平浪靜。

⑧菩薩同諸佛是一樣,教化一切衆生,令其發菩提心,求無上道,常轉大法輪,永遠不休息。菩薩的職業,就是救苦救難。見到衆生在受苦,聽到衆生在受難,即刻化身去將衆生救出苦海,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菩薩將衆生看成和自己是一體;衆生在受苦受難,等於自己在受苦難一樣的情形。我們要學菩薩的精神,一切為衆生謀幸福;不要為自己作打算,所謂「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⑨菩薩同諸佛是一樣,能在智慧善巧、義理善巧中,善於觀察,善於瞭解。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菩薩知道諸法空相,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義理。所以無所執著,證得解脫。

⑩菩薩同諸佛是一樣平等無二,沒有兩樣,所謂「佛佛道同」「三世一切佛,同是一法身」。修證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三昧這位菩薩,他得到這十種的法印。

佛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善巧方便門。是無師者,不由他教自入一切佛法故。是丈夫者,能開悟一切衆生故。是清淨者,知心性本淨故。是第一者,能度脫一切世間故。是安慰者,能開曉一切衆生故。是安住者,未住佛種性者令得住故。是眞實知者,入一切智門故。是無異想者,所言無二故。是住法藏者,誓願了知一切佛法故。是能雨法雨者,隨衆生心樂悉令充足故。

各位佛子!假設有位大菩薩,能成就這種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善巧方便門時,便得到以德成人的十種利益。①是無師者:菩薩是無師自通的人,不是由他人所教而知,乃是自己入一切佛法,得到妙法之眞理。②是丈夫者:菩薩是大丈夫,也就是調御丈夫,能調伏駕御三世一切衆生,令衆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因為他能開悟一切衆生的緣故,所以稱為大丈夫。③是清淨者:菩薩是清淨無染的人,因為知道心性本是清淨的緣故。④是第一者:菩薩是世間第一的善知識,因為能度脫一切世間衆生的緣故。⑤是安慰者:菩薩是安慰衆生的善知識。用慈悲心來安慰,令發大乘菩提心。用喜捨心來開曉,令恢復本有的清淨心。⑥是安住者:菩薩是安住在菩提道的人,令未住在佛種性的衆生,發大菩提心,行菩薩道。⑦是眞實知者:菩薩是眞正實在知道世界一切苦樂的人,能入一切智慧之門。⑧是無異想者:菩薩是沒有妄想的善知識。所說的話,都是眞語實語,沒有虛偽不實之言。⑨是住法藏者:菩薩是住在法藏的善知識,發大誓願,一定要明瞭知道一切佛法的根源。⑩是能雨法雨者;菩薩是降大法雨的善知識,教化衆生時,隨順衆生心中所歡喜的,而令其充分滿足得到所求的欲望,這是善巧方便的法門,所謂「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

佛子。譬如帝釋,於頂髻中,置摩尼寳。以寳力故,威光轉盛。其釋天王初獲此寳,則得十法。出過一切三十三天。何等為十。一者色相。二者形體。三者示現。四者眷屬。五者資具。六者音聲。七者神通。八者自在。九者慧解。十者智用。如是十種,悉過一切三十三天。

各位佛子!譬如帝釋天王(釋提桓因)在他頭頂的髮髻中,有裝飾的摩尼寳珠。因為以寳珠光力的緣故,所以帝釋天王的威光特別轉盛,大放光明。這位帝釋天王初獲此寳時,得到十種法。勝過所有三十三的天王。是那十種法?①色相圓滿②形體殊勝③示現無比④眷屬超過⑤資生之具⑥音聲宏亮⑦神通變化⑧自在妙用⑨慧解無礙⑩智用合一。這十種法,超出其他一切三十三天。

其實,他不過是地居天的主人而已。比他高高在上的天主,大有人在。在三界有二十八層天,他所居之天,只是第二層天。可是他的權力很大,上管諸天(忉利天中的三十二天),中管人間的善惡,下管地獄的衆生。

帝釋天王的來歷,在無量劫以前,他只是一個替人家做工的女人。可是她有慈悲心。有一天,她路過一座破廟,進去禮拜佛像,發現廟頂無瓦,成為露天。又見佛像之身,被雨淋而無莊嚴。她見這種情況,乃在佛前發願:「願盡其能力來重建廟宇,一定給佛身裝金。」發願之後,走出廟門。心中在想,這個計畫雖好,可是需要大量的金錢,自己又是窮人,無能為力,如何處理呢?成為難題。但不可以徒發個空願啊!忽然靈機一動,所謂「福至心靈」,乃向親友化緣,藉大家的力量。來完成這項偉大的工作。有志者事竟成,皇天不負苦心人,她在努力勸化之下,感動了三十二個女人發心,幫助她完成心願。大家同心合力來修建,有錢的人,布施金錢,無錢的人,布施勞力,分工合作,各盡其能。不久的時間,工程圓滿,破廟煥然一新,金碧輝煌,佛身閃閃發光,又莊嚴,又威德,令人見之,肅然起敬,自動頂禮,而生信仰之心。功德無量,因此之故,等這三十三位女人死後,皆生到忉利天為天主,在此天的四方,各有八天,成為三十二天,再加中央的善法堂天,成為三十三天。發起人為善法堂天主,也就是忉利天主,其他三十二位女人,為四方的三十二天的天主。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初始獲得此三昧時,則得十種廣大智藏。何等為十。一者照耀一切佛剎智。二者知一切衆生受生智。三者普作三世變化智。四者普入一切佛身智。五者通達一切佛法智。六者普攝一切淨法智。七者普令一切衆生入法身智。八者現見一切法普眼清淨智。九者一切自在到於彼岸智。十者安住一切廣大法普盡無餘智。

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超過一切菩薩。從開始獲得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的時候,就得十種廣大的智慧藏。是那十種?就是所說的①照耀一切佛刹智:菩薩的智慧光,能普照所有諸佛的刹土,有這種的智慧。②知一切衆生受生智:菩薩能知道一切衆生受生的情形,有這種的智慧。③普作三世變化智:菩薩能把三世普徧的互相轉變,有這種的智慧。④普入一切佛身智:菩薩能普徧入諸佛法身中,有這種的智慧。⑤通達一切佛法智:菩薩能通達諸佛所說的一切佛法,有這種的智慧。⑥普攝一切淨法智:菩薩能普徧攝持一切清淨之法,有這種的智慧。⑦普令一切衆生入法身智:菩薩能普徧令一切衆生入諸佛法身,有這種的智慧。⑧現見一切法普眼清淨智:菩薩能現見一切諸法,普眼(眼外無法)清淨,有這種的智慧。⑨一切自在到於彼岸智:菩薩所有一切的一切,都能自在,到了究竟的彼岸,有這種的智慧。⑩安住一切廣大法普盡無餘智:菩薩能安住在廣大法中,普徧究竟而無餘,有這種的智慧。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復得十種最清淨威德身。何等為十。一者為照耀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故,放不可說不可說光明輪。二者為令世界咸清淨故,放不可說不可說無量色相光明輪。三者為調伏衆生故,放不可說不可說光明輪。四者為親近一切諸佛故,化作不可說不可說身。五者為承事供養一切諸佛故,雨不可說不可說種種殊妙香華雲。六者為承事供養一切佛,及調一切衆生故,於一一毛孔中,化作不可說不可說種種音樂。七者為成熟衆生故,現不可說不可說種種無量自在神變。八者為於十方種種名號一切佛所,請問法故,一步超過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九者為令一切衆生見聞之者皆不空故,現不可說不可說種種無量清淨色相身,無能見頂。十者為與衆生開示無量秘密法故,發不可說不可說音聲語言。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時,又得到十種最清淨的威德身,是那十種?①因為要照耀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世界的緣故,所以放出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光明輪。②因為要令一切世界皆清淨的緣故,所以放出不可說不可說無量色相的光明輪。③因為要調伏一切衆生緣故,所以放出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光明輪。④因為要親近一切諸佛的緣故,所以化作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身。⑤因為要承事供養一切諸佛的緣故,所以雨不可說不可說種種殊妙的香華雲。⑥因為要承事供養一切佛和調伏一切衆生的緣故,所以在每一根毛孔中,皆化作不可說不可說種種的音樂。⑦因為要成熟一切衆生的緣故,所以示現不可說不可說種種無量自在神通變化。⑧因為要在十方種種不同的名號一切諸佛的道場中,向諸佛問法的緣故,所以一步就超過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世界。⑨因為令一切衆生見者或聞者,皆不空過,而能種善根的緣故,所以示現不可說不可說種種無量清淨的色相身,而無能見其頂相。⑩因為要與衆生開示無量秘密法的緣故,所以發出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音聲和語言,來教化一切衆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得此十種最清淨威德身已。能令衆生得十種圓滿。何等為十。一者能令衆生得見於佛。二者能令衆生深信於佛。三者能令衆生聽聞於法。四者能令衆生知有佛世界。五者能令衆生見佛神變。六者能令衆生念所集業。七者能令衆生定心圓滿。八者能令衆生入佛清淨。九者能令衆生發菩提心。十者能令衆生圓滿佛智。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得到這十種最清淨威德之後,能令一切衆生得到十種圓滿的法益。是那十種?①菩薩能令一切衆生,都見到十方一切諸佛。②菩薩能令一切衆生,深信於佛。見佛之後,要信不疑,才有功德。③菩薩能令一切衆生,有機會聽聞佛法。④菩薩能令一切衆生,知曉何世界有佛,便生何世界去聽經聞法。⑤菩薩能令一切衆生,見到諸佛的神通變化,才能深信於佛。⑥菩薩能令一切衆生,念所集的業,而發菩提心。⑦菩薩能令一切衆生,得到定心圓滿的境界。⑧菩薩能令一切衆生,入佛一樣的清淨智慧中。⑨菩薩能令一切衆生,發菩提心,求無上道。⑩菩薩能令一切衆生,圓滿諸佛所有的智慧。這是因修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的大菩薩,他能令衆生得到這十種圓滿的利益。

佛子。菩薩摩訶薩令衆生得十種圓滿已。復為衆生作十種佛事。何等為十。所謂以音聲作佛事,為成熟衆生故。以色形作佛事,為調伏衆生故。以憶念作佛事,為清淨衆生故。以震動世界作佛事,為令衆生離惡趣故。以方便覺悟作佛事,為令衆生不失念故。以夢中現相作佛事,為令衆生恒正念故。以放大光明作佛事,為普攝取諸衆生故。以修菩薩行作佛事,為令衆生住勝願故。以成正等覺作佛事,為令衆生知幻法故。以轉妙法輪作佛事,為衆說法不失時故。以現住壽命作佛事,為調伏一切衆生故。以示般涅槃作佛事,知諸衆生起疲厭故。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令一切衆生得到這十種圓滿之後,又為一切衆生做十二種佛事。是那十二種?就是所說的①菩薩用音聲來做佛事。譬如讚佛,作法樂等等皆是,為成熟一切衆生的緣故。②菩薩用色形來做佛事,譬如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為調伏一切衆生的緣故。③菩薩用憶念來做佛事,為清淨一切衆生的緣故。④菩薩用震動世界來做佛事,為令衆生覺悟,知道一切無常,發菩提覺心,遠離三惡道的緣故。⑤菩薩用善巧方便覺悟衆生來做佛事,為令衆生不失念佛念法念僧的緣故。⑥菩薩用在夢中示現諸相來做佛事,為令衆生恒常有正念的緣故。⑦菩薩用放大光明來做佛事,為普徧攝取一切衆生的緣故。⑧菩薩用修菩薩行來做佛事,為令一切衆生住在殊勝願中的緣故。⑨菩薩用成就正等正覺來做佛事,為令一切衆生,知曉一切都是虛幻如化,找不到一個眞實的緣故。⑩菩薩用轉妙法輪來做佛事,為一切衆生說法,不失時機的緣故。⑪菩薩用現住壽命來做佛事,為調伏一切衆生的緣故。⑫菩薩用示入般涅槃來做佛事,知一切衆生起了疲厭的緣故。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七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善巧智。

各位佛子!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修第七定,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第四十二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三

第八、一切衆生差別身三昧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一切衆生差別身三昧。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甚麼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應修的一切衆生差別身大三昧?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得十種無所著。何者為十。所謂於一切剎無所著。於一切方無所著。於一切劫無所著。於一切衆無所著。於一切法無所著。於一切菩薩無所著。於一切菩薩。願無所著。於一切三昧無所著。於一切佛無所著。於一切地無所著。是為十。

各位佛子!這位修菩薩道,圓滿六度萬行,積聚種種善根的大菩薩。住在一切衆生差別身大三昧時,得到十種無所執著的自在。是那十種?就是所說的①對於一切佛刹無所執著。②對於一切地方無所執著。③對於一切劫數無所執著。④對於一切衆生無所執著。⑤對於一切法相無所執著。⑥對於一切菩薩無所執著。⑦對於一切菩薩願無所執著。⑧對於一切三昧無所執著。⑨對於一切諸佛無所執著。⑩對於一切地位無所執著。這就是十種無執著的法。

因為菩薩是掃一切法,離一切相,所以能破一切執著。我們修道人,也要破一切執著。應該向菩薩學習,效法菩薩的精神,為人不為己。總而言之,萬事「

OK

」,就沒有執著。換言之,好的也不執著,壞的也不執著,一切要放下。在心經上說:「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如能把一切放下,就是無罣礙,這是佛法精華之所在。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此三昧。云何入,云何起。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在一切衆生差別身三昧,怎樣能入定?怎樣能出定?這是普賢菩薩自問自答的問題。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此三昧,內身入,外身起。外身入,內身起。同身入,異身起。異身入,同身起。人身入,夜叉身起。夜叉身入,龍身起。龍身入,阿脩羅身起。阿脩羅身入,天身起。天身入,梵王身起。梵王身入,欲界身起。天中入,地獄起。地獄入,人間起。人間入,餘趣起。千身入,一身起。一身入,千身起。那由他身入,一身起。一身入,那由他身起。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對於此三昧,有這些的境界。在身內入定,從身外出定。在身外入定,從身內出定。在同身入定,從異身出定。在異身入定,從同身出定。在人身入定,從夜叉身出定。在夜叉身入定,從龍身出定。在龍身入定,從阿修羅身出定。在阿修羅身入定,從天身出定。在天身入定,從梵王身出定。在梵王身入定,從欲界身出定。

菩薩能化身千萬億,分身無數量。彼此無礙,自他無礙,內外無礙,同異無礙,這就是菩薩神通妙用的境界。菩薩入定或出定,不一定在本身,隨時隨地都可以入定,隨時隨地都可以出定,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任運自在,妙不可言。

菩薩在天中入定,從地獄出定。在地獄入定,從人間出定。在人間入定,從餘趣中出定。在千個身入定,從一個身出定。在一個身入定,從千個身出定。在那由他身入定,從一身出定。在一身入定,從那由他身出定。

菩薩為隨緣教化一切衆生的緣故,自由入定,自由出定。這種境界,隨心所欲,歡喜怎樣就怎樣。一點也不勉強,任運自在。凡是誠心修道的人,都會證得這種的境界。

閻浮提衆生衆中入,西瞿陀尼衆生衆中起。西瞿陀尼衆生衆中入,北拘盧衆生衆中起。北拘盧衆生衆中入,東毗提訶衆生衆中起。東毗提訶衆生衆中入,三天下衆生衆中起。三天下衆生衆中入,四天下衆生衆中起。四天下衆生衆中入,一切海差別衆生衆中起。一切海差別衆生衆中入,一切海神衆中起。

菩薩在閻浮提(南贍部洲)衆生中入定,從西瞿陀尼(西牛賀洲)衆生中出定。在西瞿陀尼衆生中入定,從北拘盧(北俱盧洲)衆生中出定。在北拘盧衆生中入定,從東毗提訶(東勝神洲)衆生中出定。在東毗提訶衆生入定,從三天下衆生中出定。在三天下衆生中入定,從四天下衆生中出定。在四天下衆生中入定,從一切海差別衆生中出定。在一切海差別衆生衆中入定,從一切海神衆中出定。

一切海神衆中入,一切海水大中起。一切海水大中入,一切海地大中起。一切海地大中入,一切海火大中起。一切海火大中入,一切海風大中起。一切海風大中入,一切四大種中起。一切四大種中入,無生法中起。無生法中入。妙高山中起。妙高山中入,七寳山中起。七寳山中入,一切地種種稼穡樹林黑山中起。一切地種種稼穡樹林黑山中入,一切妙香華寳莊嚴中起。一切妙香華寳莊嚴中入,一切四天下下方上方一切衆生受生中起。

菩薩在一切海神衆中入定,從一切海水大中出定。在一切海水大中入定,從一切海地大中出定。在一切海地大中入定,從一切海火大中出定。在一切海火大中入定,從一切海風大中出定。在一切海風大中入定,從一切四大種中出定。在一切四大種中入定,從無生法中出定。在無生法中入定,從妙高山中出定。在妙高山中入定,從七寳山中出定。在七寳山中入定,從一切地種種稼穡樹林黑山中出定。在一切地種種稼穡樹林黑山中入定,在一切妙香華寳莊嚴中出定。在一切妙香華寳莊嚴中入定,從一切四天下下方上方一切衆生受生中出定。

一切四天下下方上方一切衆生受生中入,小千世界衆生衆中起。小千世界衆生衆中入,中千世界衆生衆中起。中千世界衆生衆中入,大千世界衆生衆中起。大千世界衆生衆中入,百千億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衆生衆中起。百千億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衆生衆中入,無數世界衆生衆中起。無數世界衆生衆中入,無量世界衆生衆中起。無量世界衆生衆中入,無邊佛剎衆生衆中起。無邊佛剎衆生衆中入,無等佛剎衆生衆中起。無等佛剎衆生衆中入,不可數世界衆生衆中起。

菩薩在一切四天下下方上方一切衆生受生中入定,從小千世界衆生衆中出定。在小千世界衆生衆中入定,從中千世界衆生衆中出定。在中千世界衆生衆中入定,從大千世界衆生衆中出定。在大千世界衆生衆中入定,從百千億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衆生衆中出定。在百千億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衆生衆中入定,從無數世界衆生衆中出定。在無數世界衆生衆中入定,從無量世界衆生衆中出定。在無量世界衆生衆中入定,從無邊佛刹衆生衆中出定。在無邊佛刹衆生衆中入定,從無等佛刹衆生衆中出定。在無等佛刹衆生衆中入定,從不可數世界出定。

不可數世界衆生衆中入,不可稱世界衆生衆中起。不可稱世界衆生衆中入,不可思世界衆生衆中起。不可思世界衆生衆中入,不可量世界衆生衆中起。不可量世界衆生衆中入,不可說世界衆生衆中起。不可說世界衆生衆中入,不可說不可說世界衆生衆中起。不可說不可說世界衆生衆中入,雜染衆生衆中起。雜染衆生衆中入,清淨衆生衆中起。清淨衆生衆中入,雜染衆生衆中起。

菩薩在不可數世界衆生衆中入定,從不可稱世界衆生衆中出定。在不可稱世界衆生衆中入定,從不可思世界衆生衆中出定。在不可思世界衆生衆中入定,從不可量世界衆生衆中出定。在不可量世界衆生衆中入定,從不可說世界衆生衆中出定。在不可說世界衆生衆中入定,從不可說不可說世界衆生衆中出定。在不可說不可說世界衆生衆中入定,從雜染衆生衆中出定。在雜染衆生衆中入定,從清淨衆生衆中出定。在清淨衆生衆中入定,從雜染衆生衆中出定。

這段經文,說菩薩的境界,是「無入而不自得焉」。也就是遂心如意,願在何時入定,就在何時入定。願在何處出定,就在何處出定。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大而須彌,小而微塵,隨意變化,這是菩薩的如意通的境界。

華嚴經的境界,是把衆生的心,一點一點擴大。由一而十,由十而百,由百而千,由千而萬,由萬而億,乃至無數無數、無量無量。主要是把我們的思想擴大,要有「縱包太虛,橫周沙界」的境界。

華嚴經所講世界無量、國土無量、諸佛無量、菩薩無量,一切的一切,都是無有限量。這種境界,不是小心小量的人,所能明白的,所能瞭解的。

我們衆生,顛顛倒倒,以是為非,以非為是,不認識自己的主人翁。乃染苦為樂,背覺合塵,認賊作子,眞是太可憐了!菩薩對待我們非常慈悲,好像慈母教育小孩子一樣,不惜苦口婆心,循循善誘,不怕麻煩,橫說豎說,不厭其煩的說。父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菩薩是望衆生成佛。希望衆生不顛倒,不執著,發菩提心,修無上道。可是不聽話的衆生,偏要顛倒,偏要執著,好像特別和菩薩來闘氣。這樣,豈不是辜負了菩薩一片慈心嗎?我們修道的人,要趕緊囘頭,改邪歸正,聽菩薩的教導。大方廣佛華嚴經全部講行菩薩道,度化衆生的道理。我們若能如法實行一句一偈,其功德無量,受之無盡。

眼處入,耳處起。耳處入,眼處起。鼻處入,舌處起。舌處入,鼻處起。身處入,意處起。意處入,身處起。自處入,他處起。他處入,自處起。一微塵中入,無數世界微塵中起。無數世界微塵中入,一微塵中起。聲聞入,獨覺起。獨覺入,聲聞起。自身入,佛身起。佛身入,自身起。一念入,億劫起。億劫入,一念起。同念入,別時起。別時入,同念起。前際入,後際起。後際入,前際起。前際入,中際起。中際入,前際起。三世入,剎那起。剎那入,三世起。眞如入,言說起。言說入,眞如起。

菩薩在眼處入定,從耳處出定。在耳處入定,從鼻處出定。在鼻處入,從舌處出定。在舌處入定,從身處出定。在身處入定,從意處出定。在意處入定,從他處出定。在他處入定,從自處出定。

菩薩在一微塵中入定,從無數世界微塵中出定。在無數世界微塵中入定,從一微塵出定。在聲聞入定,從獨覺出定。在獨覺入定,從聲聞出定。在自身入定,從佛身出定。在佛身入定,從自身出定。在一念入定,從億劫出定。在億劫入定,從一念出定。在同念入定,從別時出定。在別時入定,從同念出定。在前際入定,從後際出定。在後際入定,從前際出定。在前際入定,從中際出定。在中際入定,從前際出定。在三世入定,從刹那出定。在刹那入定,從三世出定。在眞如入定,從言說出定。在言說入定,從眞如出定。

佛子。譬如有人,為鬼所持。其身戰動,不能自安。鬼不現身,令他身然。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自身入定他身起。他身入定自身起。

各位佛子!譬如有人,被鬼附體,其人的身體抖動不停止,自己不能安靜。鬼是不現其身,而令他人的身發生這樣的情形,抖動不已。菩薩中的大菩薩,也和鬼附身一樣,是看不見他的身,而他能在你的身上出定。所說的「在自身入定,從他身出定。在他身入定,從自身出定。」這種境界,互相沒有障礙。

佛子。譬如死屍,以咒力故,而能起行。隨所作事,皆得成就。屍之與咒,雖各差別。而能和合,成就彼事。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同境入定異境起。異境入定同境起。

各位佛子!譬如死屍。用呪語的力量,而能令這個死屍走路。這個死屍,雖然沒有知覺,可是他能替你做事情,所做的事,皆得成就。死屍和呪語,雖然各不相同,各有分別,可是這個咒語,能令死屍起行,而又互相合作,能成就所做的事情。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這種三昧(入一切衆生差別身三昧)中,也是這樣的情形。所說的「在同境入定,從異境出定。在異境入定,從同境出定。」這種境界,互相沒有障礙。

佛子。譬如比丘,得心自在。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多身作一身。非一身沒,多身生。非多身沒,一身生。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一身入定多身起。多身入定一身起。

各位佛子!譬如比丘,得到如意通。就是遂心如意,變化無窮。或者用一身而變多身。或者用多身而作為一身。不是說這個身沒有了,而生出很多身。也不是多身沒有了,又作一身。這是神通變化不可思議的境界。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所說的「在一身入定,從多身出定。在多身入定,從一身出定。」這種境界,互相沒有障礙。

比丘有三種意思。①乞士:上乞法於諸佛,以資慧命;下乞食於俗人,以養色身。②怖魔:比丘在受具足戒的時候,得戒和尚問:「汝是大丈夫否?」答:「是大丈夫」。又問:「汝發菩提心否?」答:「發菩提心」。在這個時候,魔王聞知,乃生恐怖。為什麼?因為魔的眷屬又減少一個,而佛的眷屬又增加一個,所以大生恐怖之心。③破惡:就是破煩惱惡。因為比丘,有了這三個意思,所以不翻。中國翻譯梵文經典時,有五種不翻。①秘密不翻:如呪語。②尊重不翻:如「般若」「菩提」。③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④多含不翻:如「比丘」。⑤此方無不翻:如「菴摩羅果」(形如檳榔)

佛子。譬如大地其味一種。所生苗稼,種種味別。地雖無差別。然味有殊異。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無所分別。然有一種入定多種起。多種入定一種起。

各位佛子!譬如大地。其味雖然是一種,可是所生的苗稼,有種種不同的味道。有的是苦,有的是甜,有的是酸,有的是澀。大地沒有分別。但彼所生的植物,其味各不相同。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住在這種三昧中,是沒有什麼分別。所說的「在一種入定,從多種出定。在多種入定,從一種出定。」這種境界,互相沒有障礙。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得十種稱讚法之所稱讚。何者為十。所謂入眞如故,名為如來。覺一切法故,名之為佛。為一切世間所稱讚故,名為法師。知一切法故,名一切智。為一切世間所歸依故,名所依處。了達一切法方便故,名為導師。引一切衆生入薩婆若道故,名大導師。為一切世間燈故,名為光明。心志圓滿,義利成就,所作皆辨,住無礙智,分別了知一切諸法故,名為十力。自在通達一切法輪故,名一切見者。是為十。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中,得到十種稱讚法之所稱讚。是那十種?就是①入眞如故,名為如來:因為菩薩證入眞如實相理體的緣故,所以稱為如來。②覺一切法故,名之為佛:因為菩薩能覺悟明瞭一切法的緣故,所以稱為佛。③為一切世間所稱讚故,名為法師:因為菩薩有慈悲心,普度衆生,為世間所有人稱讚的緣故,所以稱為法師。④知一切法故,名一切智:因為菩薩了知一切佛法的緣故,所以稱為一切智。⑤為一切世間所歸依故,名所依處:因為菩薩是一切世間衆生所歸依的緣故,所以稱為所依處。⑥了達一切法方便故,名為導師:因為菩薩瞭解通達一切法方便的緣故,所以稱為導師。⑦引一切衆生入薩婆若道故,名大導師:因為菩薩能引導一切衆生皆入薩婆若(一切智)道的緣故,所以稱為大導師。⑧為一切世間燈故,名為光明:因為菩薩作為一切世界的光明燈塔的緣故,所以稱為光明。⑨心志圓滿,義利成就,所作皆辦,住無礙智,分別了知一切諸法故,名為十力:因為菩薩的心志,已經圓滿。義利已經成就,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住在無所障礙的智慧之中,能分別了知一切諸法的緣故,所以稱為十力。⑩自在通達一切法輪故,名一切見者:因為菩薩能自在而通達一切法輪的緣故,所以稱為一切見者。這就是十種稱讚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復得十種光明照耀。何者為十。所謂得一切諸佛光明,與彼平等故。得一切世界光明,普能嚴淨故。得一切衆生光明,悉往調伏故。得無量無畏光明,法界為場演說故。得無差別光明,知一切法無種種性故。得方便光明,於一切法離欲際而證入故。得眞實光明,於一切法離欲際心平等故。得徧一切世間神變光明,蒙佛所加恒不息故。得善思惟光明,到一切佛自在岸故。得一切法眞如光明,於一毛孔中善說一切故。是為十。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時,又得到十種光明照耀,是那十種?就是所說的①菩薩得到一切諸佛的光明,和諸佛是平等。②菩薩得到一切世界的光明,能普徧莊嚴清淨一切世界。③菩薩得到一切衆生的光明,悉往調伏一切衆生。④菩薩得到無量無畏的光明,以法界為道場,演說妙法。⑤菩薩得到無分別的光明,知道一切法,沒有種種的自性。⑥菩薩得到方便的光明,對於一切法,能離開欲際,而證入眞如。⑦菩薩得到眞實的光明,對於一切法,能離開欲際,心和法是平等。⑧菩薩得到普徧一切世界神變的光明,承蒙諸佛所加被,恒常不休息。⑨菩薩得到善思惟的光明,能到達一切佛的自在彼岸。⑩菩薩得到一切眞如的光明,能在一毛孔之中,善巧演說一切諸法。這就是十種的光明。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復得十種無所作,何者為十。所謂身業無所作,語業無所作。意業無所作。神通無所作,了法無性無所作,知業不壞無所作,無差別智無所作。無生起智無所作。知法無滅無所作。隨順於文不壞於義無所作。是為十。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時,又得到十種無所作的業,也就是十種清淨,也可以說是十種寂滅法。是那十種?就是所說的①身業無所作:就是身清淨而無染汚。②語業無所作:就是口清淨而無染汚。③意業無所作:就是意業清淨而無染汚。④神通無所作:神通本來是清淨,沒有所作。⑤了法無性無所作:曉得一切法沒有自性,沒有所作。⑥知業不壞無所作:曉得一切善業是不會壞的,沒有所作。⑦無差別智無所作:沒有分別的智慧,而能通達一切,這也是無所作。⑧無生起智無所作:沒有生起的智慧,而能曉知一切,這也是無所作。⑨知法無滅無所作:因為菩薩知道諸法是無生無滅,所以無所作。⑩隨順於文,不壞於義無所作:因為菩薩能隨順於文句,又不壞於義理,所以無所作。這就是十種無所作的業。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無量境界。種種差別,所謂一入多起,多入一起,同入異起。異入同起。細入粗起。粗入細起。大入小起。小入大起。順入逆起。逆入順起。無身入,有身起。有身入,無身起。無相入,有相起。有相入,無相起。起中入,入中起。如是皆是此之三昧自在境界。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時。有無量的境界,又有種種的分別。就是所說在一入定,從多出定。在多入定,從一出定。在同入定,從異出定。在異入定,從同出定。在細入定,從粗出定。在粗入定,從細出定。在大入定,從小出定。在小入定,從大出定。在順入定,從逆出定。在逆入定,從順出定。在無身入定,從有身出定。在有身入定,從無身出定。在無相入定,從有相出定。在有相入定,從無相出定。在起中入定,從入中出定。像這樣入定出定,互相無礙。這就是此三昧自在的境界。

佛子。譬如幻師,持咒得成,能現種種差別形相。咒與幻別,而能作幻。咒唯是聲,而能幻作眼識所知種種諸色,耳識所知種種諸聲,鼻識所知種種諸香,舌識所知種種諸味,身識所知種種諸觸,意識所知種種境界。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同中入定異中起。異中入定同中起。

各位佛子!譬如幻術師,他持呪語,他持呪語,能自無化有,自有化無,能現出種種不同的形相。好像本來是一個空的酒瓶。他一念咒語,酒瓶中的酒,便源源而來,令人莫名其妙。又用一粒花種子,種在地上,即刻便發芽生根,出莖長葉,開花結果。在須臾間就完成。又能在火中生出金蓮華,非常美麗。這種境界,都是持咒所現的幻相。呪和幻相雖然不同。可是呪能作幻相。念咒只是個聲音,而能作為種種虛妄的境界——眼識所知種種一切的顏色。耳識所知種種一切的聲音。鼻識所知種種一切的香氣。舌識所知種種一切的味道。身識所知種種一切的觸覺。意識所知種種一切的境界。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時,也是這樣的情形。在同趣中入定,從異趣中出定。在異趣中入定,從同趣中出定。這是遂心如意出定入定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

佛子。譬如三十三天共阿脩羅闘戰之時,諸天得勝。脩羅退衄。阿脩羅王,其身長大七百由旬。四兵圍繞,無數千萬。以幻術力,將諸軍衆,同時走入藕絲孔中。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已善成就諸幻智地。幻智即是菩薩。菩薩即是幻智。是故能於無差別法中入定,差別法中起。差別法中入定,無差別法中起。

各位佛子!譬如三十三天的帝釋,常和阿修羅(天上的強盜)發生闘爭戰爭。交陣作戰的時候,諸天常勝利。有時候,阿修羅戰勝,帝釋天無法抵抗,乃到佛所求救。釋迦牟尼佛告訴他一句眞言,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譯為「大智慧到彼岸」。摩訶是大的意思,般若是智慧,波羅蜜多是到彼岸。帝釋囘到三十三天,乃對天兵天將說;「你們大家遇到阿修羅將兵時,虔誠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這是佛世尊所賜退敵之法。」第二天,又和阿修羅兵作戰。天兵天將口念此語,果然靈驗,阿修羅兵棄甲而逃。為什麼?因為天兵天將身放強光,阿修羅兵的眼睛不能睜開,所以大敗而逃。

阿修羅譯為無端正,因為男人的相貌,非常醜惡,五官不端正的緣故。可是女修羅,美麗無比,人見人愛。按說帝釋的嬌妻,就是阿修羅王的愛女。由此可知,天人還有貪戀美色之欲。到了色界的諸天,才能把色欲斷了。色界的人是化生,只有妙色身,而沒有男女之別。

阿修羅王,其身長有七百大由旬(大由旬八十里為單位)。又有四種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而圍繞,有無數千萬之多。阿修羅王用幻術的力量,能將一切的軍象,同時走入藕孔之中。這是小大無礙的境界。也就是大中可以現小,小中可以容大,互相容納無礙的境界。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因為修行善根,所以成就一切幻智地,也就是神通的智慧。幻智即是菩薩,菩薩即是幻智。因為這種緣故,所以菩薩能在無分別法中入定,從有分別法中出定。在有分別法中入定,從無分別法中出定。這是菩薩所修的神通妙用,已達到任運自在之境。換言之,愛怎樣就怎樣,沒有一切的障礙。這是由智慧的變化,而不是由識來變化。

佛子。譬如農夫,田中下種,種子在下,果生於上。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一中入定多中起。多中入定一中起。

各位佛子!譬如農夫,在田地種下五穀的種子,播種於地下,果實生長於地上。這是自然的因果律。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住在此三昧時,能在一個衆生身中入定,能從多個衆生身中出定。在多個衆生身中入定,從一個衆生身中出定,無有障礙。

佛子。譬如男女赤白和合,或有衆生於中受生。爾時名為歌羅邏位。從此次第住母胎中。滿足十月。善業力故,一切支分,皆得成就。諸根不缺。心意明了。其歌羅邏,與彼六根,體狀各別。以業力故,而能令彼次第成就。受同異類種種果報。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從一切智歌羅邏位,信解願力,漸次增長。其心廣大,任運自在。無中入定有中起。有中入定無中起。

各位佛子!譬如男女赤白(父精母血)和合的時候,或者有一個中陰身,而來受生。在這個時候,受生的識,名叫歌羅邏位(凝滑)。從此時開始,次第而生,滿足十月,瓜熟蒂落,而來到這世界,接受諸苦的折磨。可是衆生依然以苦為樂。

人生的過程略而述之:先從無明開始,無明就是男貪女愛的妄心。無明緣行:行就是性行為。男女相愛,結為夫妻,為傳宗接代,而有此行為。行緣識:識就是胎盤,父精母卵的結晶體,也就是中陰身受生寄託處。識緣名色:胎盤在母胎中,生出神經系統(名)又生出肉體(色)。名色緣六入:既然有了心理和生理的狀態,當然生出六根來,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入緣觸:觸是觸覺,也就是有知覺作用。嬰兒降生時,皮膚接觸空氣,知道冷熱的感覺。觸緣受:有了接觸,就有感受,覺得好受的,就去爭取。受緣愛:因為領受了一切好的,就增加愛心。愛緣取:有了愛心之後,想盡辦法,費盡心機去爭取,佔為我所有。取緣有:因為取的緣故,便造身口意的三業。有了所造的業,便有受生的種子。有緣生:所謂「起惑、造業、受報。」因為一時糊塗,便造下受生的業,於是有了來生的果報。生緣老死:在來生有了五蘊之身,當然有老死的威脅。由幼而少,由少而壯,由壯而老,又由老而死——是人生必經之過程,任何人也免不了。這是三世循環的因果律,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從無始劫以來,永不斷根,這就是十二因緣生命之輪。

修道人就是斷生死,不受輪廻之苦。如何斷生死?唯一方法,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到一心不亂的時候,可以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華開見佛。在那裏蓮華化生,沒有嬰兒體,只現出九品成人的身體。另有一個了生脫死的方法,就是參禪。參到四禪的境界,不可知足而止,那還是凡夫境界。要再接再厲向上用功夫,經過五不還天,那時超過四空天,而出離三界,就是斷了分段生死。

現在提出一個問題,大家來研究研究:為什麼男人愛女人?女人愛男人?有人說:「這是天性嘛!孔老夫子曾經說過:『食色性也』,這是人之欲也。」就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衆生為色欲而生,為色欲而死。誰能打破色關,斷欲去愛,就不被十二因緣所拘,就得到解脫。

人來到這世界,都是有因緣的。有的人是有善緣來做父子或母女。有的人是抱冤來做父子或母女。所以有還債的兒女,也有討債的兒女,所謂「無兒無女無冤家」。在因果來講,有千眞萬確的事實,可以車載斗量,不勝枚擧。茲擧出一個公案,作為參考。

從前民間的風俗,凡是結婚,生小孩,辦喪事等,都請和尚來誦經。目的為吉祥如意,消災延壽,往生蓮邦。有一天,杜順和尚(華嚴宗初祖)到齋主家應供。齋畢,齋主夫婦抱嬰兒到和尚面前,請和尚慈悲,給嬰兒加持一番,意圖長命富貴。和尚用法眼觀察,知其因緣,此嬰兒是來討債的,為替雙方解冤消仇,乃叫齋主夫婦抱著嬰兒到河邊去。和尚乃將嬰兒拋到河中。此時,齋主夫婦大哭,向和尚要兒子。和尚對他們說:「你們囘頭看看你們的兒子!」齋主夫婦囘頭一看,在水中現出一個男人身,怒目對該夫婦說:「誰是你們的兒子!我乃是三年前乘你們的船過河那個商人,你們見我囊中有銀子,起了不良之心,謀財害命。船到河心時,乃將我推落水中,侵佔我的財物。我是來討債的,今幸遇和尚慈悲,替我們和解。否則,不能善罷甘休,一定搞得你們家敗人亡。」說完不見其踪。這時,該夫婦嚇得目瞪口呆,非常慚愧。於是恭請杜順和尚作水陸法會,超度孤魂野鬼,皆得往生。從此之後,該夫婦誦經拜佛,茹素終生。

嬰兒在母胎中,滿十個月,因為善業力的緣故,而五官四肢,一切俱全。五臟六腑,皆有成就。諸根不缺,部位端正。心意明瞭一切事理。這個歌羅邏位(凝滑)和六根,其體狀各有分別。在凝滑中沒有六根,在六根中沒有凝滑。因為在往昔所造的善業力的緣故,而令凝滑漸漸次第成就嬰兒,受同類(人)或異類(畜生)種種的果報。

修行菩薩道,圓滿六度萬行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從一切歌羅邏位,因為有信願的願力,漸次的增長,其心量特別廣大,能任運自在,一切遂心如意。這種境界,毫無障礙。能在眞空中入定,能從妙有中出定。在妙有中入定,從眞空中出定,無有障礙。

佛子。譬如龍宮,依地而立,不依虛空。龍依宮住,亦不在空。而能興雲,徧滿空中。有人仰視,所見宮殿。當知皆是乾闥婆城,非是龍宮。佛子。龍雖處下,而雲布上。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於無相入有相起。於有相入無相起。

各位佛子!譬如龍王的宮殿,是在海中,可是依地而立,不是在虛空中。龍王依宮而住,也不在虛空中。可是在興雲佈雨的時候,能把雲徧滿於虛空中。有人仰視虛空,見有宮殿,這就是所謂「海市蜃樓」的境界。應當知道這是乾達婆的城市,而不是龍王的宮殿。

各位佛子!龍雖然住在海的下邊,可是興雲佈雨的時候,便在虛空的上邊。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三昧時,也是這樣的情形。在無相入定,從有相出定。在有相入定,從無相出定,無有障礙。

佛子。譬如妙光大梵天王所住之宮,名一切世間最勝清淨藏。此大宮中,普見三千大千世界諸四天下。天宮。龍宮,夜叉宮。乾闥婆宮。阿脩羅宮。迦樓羅宮。緊那羅宮。摩睺羅伽宮。人間住處,及三惡道,須彌山等種種諸山大海江河,陂澤泉源,城邑聚落,樹林衆寳,如是一切種種莊嚴,盡大輪圍所有邊際。乃至空中微細遊塵,莫不皆於梵宮顯現。如於明鏡見其面像。菩薩摩訶薩住此一切衆生差別身大三昧,知種種剎,見種種佛,度種種衆,證種種法,成種種行,滿種種解,入種種三昧,起種種神通,得種種智慧,住種種剎那際。

各位佛子!譬如妙光大梵天王所住之宮殿,名叫做一切世間最勝清淨藏。在這個大宮殿中,能普徧觀察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諸四天下,所有天的宮殿、龍的宮殿、夜叉的宮殿、乾達婆的宮殿、阿修羅的宮殿、迦樓羅的宮殿、緊那羅的宮殿、摩睺羅伽的宮殿,以及人間的住處和三惡道的處行。

在這大宮殿中,又能普觀須彌山等種種諸山、種種大海、種種江河、陂澤、泉源、城邑、聚落、樹林、衆寳等。像這樣種種的莊嚴,窮盡大輪圍山所有的邊際。乃至窮盡虛空中微細游塵,莫無不在妙光大梵天的一切世間最勝清淨藏大宮殿中,顯現出來,好像在明鏡中,能見其面相一樣。

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入一切衆生差別身三昧時,能知種種的佛刹,見到種種的諸佛,能度種種的衆生,證得種種的妙法,成就種種的行門,圓滿種種的知解,能入種種的三昧,生起種種的神通,得到種種的智慧,住在種種的刹那際。

以上擧出六個譬如:①幻現六境喩②修羅竄匿喩③農夫下種喩④受胎生長喩⑤龍下雲上喩⑥梵宮普現喩。這是表示菩薩中的大菩薩,入一切衆生差別身大三昧時,有無量的境界,有種種的差別,任運自在,願在何時入定?何時出定?願在何處入定?何處出定?皆遂心如意,而無障礙。這種境界,眞是不可思議,妙不可言!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到十種神通彼岸。何者為十。所謂到諸佛盡虛空徧法界神通彼岸。到菩薩究竟無差別自在神通彼岸。到能發起菩薩廣大行願,入如來門佛事神通彼岸。到能震動一切世界,一切境界悉令清淨神通彼岸。到能自在知一切衆生不思議業果,皆如幻化神通彼岸。到能自在知諸三昧麤細入出差別相神通彼岸。到能勇猛入如來境界,而於其中發生大願神通彼岸。到能化作佛化轉法輪,調伏衆生,令生佛種,令入佛乘,速得成就神通彼岸。到能了知不可說一切秘密文句而轉法輪,令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不可說法門皆得清淨神通彼岸。到不假晝夜年月劫數,一念悉能三世示現神通彼岸。是為十。

各位佛子!這位大菩薩能到十種的神通彼岸的境界。彼岸就是波羅蜜意思。是那十種?就是所說的①能到諸佛盡虛空徧法界的神通彼岸。②能到菩薩究竟沒有差別自在的神通彼岸。③能到能發起菩薩廣大的行願,能入佛的門中,做種種佛事的神通彼岸。④能到能震動一切世界,一切境界,皆令其清淨的神通彼岸。⑤能到能自在知一切衆生,不可思議的業果,皆如幻如化的神通彼岸。⑥能到能自在知一切三昧,粗細入出差別不同的神通彼岸。⑦能到能勇猛入佛的境界,而在其中發大願的神通彼岸。⑧能到能化作佛相,化作轉法輪,調伏衆生,令生佛的種性,令入佛乘的妙法,很迅速成就的神通彼岸。⑨能到能了知不可說一切秘密文句,而轉大法輪,令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不可說的法門,皆得清淨的神通彼岸。⑩能到不假借晝夜或年月的劫數,在一念之中,完全於三世中示現的神通彼岸。這就是十種神通彼岸的境界。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一切衆生差別身大三昧善巧智。

各位佛子!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修第八定,入一切衆生差別身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第九、

法界自在三昧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法界自在三昧。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什麼叫做菩薩中的大菩薩所應該修行的法界自在大三昧?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於自眼處,乃至意處入三昧,名法界自在。菩薩於自身一一毛孔中,入此三昧。自然能知諸世間。知諸世間法。知諸世界。知億那由他世界。知阿僧祇世界。知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見一切世界中有佛出興。菩薩衆會,悉皆充滿。光明清淨。淳善無雜。廣大莊嚴。種種衆寳以為嚴飾。

各位佛子!這位修行菩薩道,圓滿六度萬行,積聚種種善根的大菩薩。在自己的眼處,乃至自己的意處,能入正定正受,這名字叫做法界自在大三昧。

菩薩能在自己身上,每一根毛孔中,皆入法界自在三昧,自然而然的能知一切世間的境界,能知一切世間的法,能知一切世界,能知億那由他的世界,能知阿僧祇的世界,能知不可說佛刹微塵數的世界。又見到一切世界中,有佛出興於世,菩薩大衆海會,完全充滿於世界,又光明,又清淨。淳樸的善,沒有夾雜,既廣大,且莊嚴。用種種的珠寳,來作為嚴飾。

菩薩於彼,或一劫,百劫,千劫,億劫,百千億那由他劫,無數劫,無量劫,無邊劫,無等劫,不可數劫,不可稱劫,不可思劫,不可量劫,不可說劫,不可說不可說劫,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修菩薩行,常不休息。

菩薩在這個衆會道場中,或者一劫、百劫、千劫、億劫、百千億劫、那由他劫、無數劫、無量劫、無邊劫、無等劫、不可數劫、不可稱劫、不可思劫、不可量劫、不可說劫、不可說不可說劫、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劫。在這樣長的時間,菩薩在修菩薩行,恒常不休息,也沒有厭倦的時候。這就是菩薩的大行大願。這種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又於如是無量劫中,住此三昧。亦入。亦起。亦成就世界。亦調伏衆生。亦徧了法界。亦普知三世。亦演說諸法。亦現大神通。種種方便,無著無礙。以於法界得自在故,善分別眼,善分別耳,善分別鼻,善分別舌,善分別身,善分別意。如是種種差別不同,悉善分別,盡其邊際。

菩薩又在這樣的無量劫之中,住在法界自在三昧時,也入定,也出定,也成就世界,也調伏衆生。也徧滿了法界,也普知三世,也演說諸法,也示現大神通,種種的方便,也不執著,也不障礙。

菩薩在法界中,得到任運自在的緣故,所以能善於分別,也就是有智慧。善分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這樣種種差別不同的諸根,菩薩完全能分別,窮盡其邊際。這種境界,是有大智慧的菩薩,才能分別清楚。

菩薩如是善知見已。能生起十千億陀羅尼法光明。成就十千億清淨行。獲得十千億諸根。圓滿十千億神通。能入十千億三昧。成就十千億神力。長養十千億諸力。圓滿十千億深心。運動十千億力持。示現十千億神變。具足十千億菩薩無礙。圓滿十千億菩薩助道。積集十千億菩薩藏。照明十千億菩薩方便。演說十千億諸義。成就十千億諸願。出生十千億廻向。淨治十千億菩薩正位。明了十千億法門。開示十千億演說。修治十千億菩薩清淨。

菩薩這樣善於知見之後,能生起十千億陀羅尼(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法的光明。能成就十千億清淨的行門。能獲得十千億的諸根。能圓滿十千億的神通。能入十千億的三昧。能成就十千億的神力。能長養十千億的諸力。能圓滿十千億的深心。能運動十千億的力持。能示現十千億的神變。能具足十千億菩薩無礙的境界。能圓滿十千億菩薩助道的境界。能積集十千億菩薩藏。能照明十千億菩薩方便。能演說十千億諸義。能成就十千億諸願。能生出十千億廻向。能淨治十千億菩薩的正位。能明瞭十千億修行的法門。開示十千億衆生的演說。能修治十千億菩薩的清淨。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有無數功德,無量功德,無邊功德,無等功德,不可數功德,不可稱功德,不可思功德,不可量功德,不可說功德,無盡功德。佛子。此菩薩於如是功德,皆已辨具。皆已積集。皆已莊嚴。皆已清淨。皆已瑩徹。皆已攝受。皆能出生。皆可稱歎。皆得堅固。皆已成就。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又成就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這樣種種無窮無盡的功德。

各位佛子!這位大菩薩,對於前邊所說的功德,皆已圓滿具足,皆已積集成就,皆已莊嚴清淨,皆已晶瑩透徹,皆已攝受衆生,皆能出生般若,皆可稱揚讚歎,皆得堅固不壞,皆已成就道業。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為東方十千阿僧祇佛剎微塵數名號諸佛之所攝受。一一名號,復有十千阿僧祇佛剎微塵數佛,各各差別。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諸佛悉現其前。為現諸佛清淨剎。為說諸佛無量身。為說諸佛難思眼。為說諸佛無量耳。為說諸佛清淨鼻。為說諸佛清淨舌。為說諸佛無住心。為說如來無上神通。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時。為東方十千阿僧祇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名號諸佛之所攝受。在每一個名號中,又有十千阿僧祇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佛。每位佛,各不相同。在東方是這樣的情形,在南西北方,四維上下方,亦復如是。所有那些諸佛,悉現其前,為現諸佛清淨的佛刹,為說諸佛無量的身,為說諸佛難思的眼,為說諸佛無量的耳,為說諸佛清淨的鼻,為說諸佛清淨的舌,為說諸佛無住的心,為說諸佛無上的神通。

令修如來無上菩提。令得如來清淨音聲。開示如來不退法輪。顯示如來無邊衆會。令入如來無邊秘密。讚歎如來一切善根。令入如來平等之法。宣說如來三世種性。示現如來無量色相。闡揚如來護念之法。演暢如來微妙法音。辯明一切諸佛世界。宣揚一切諸佛三昧。示現諸佛衆會次第。護持諸佛不思議法。說一切法。猶如幻化。明諸法性。無有動轉。開示一切無上法輪。讚美如來無量功德。令入一切諸三昧雲。令知其心如幻如化,無邊無盡。

為什麼說前邊種種的法?因為佛令一切菩薩修行如來無上菩提的覺道。令一切菩薩得到如來清淨的音聲。開示如來不退的法輪。顯示如來無邊的衆會。令入如來無邊的秘密。讚歎如來一切的善根。令入如來平等的法門。宣說如來三世的種性。示現如來無量的色相。闡揚如來護念的法門。演暢如來微妙的法音。辯明一切諸佛的世界。宣揚一切諸佛的三昧。示現諸佛衆會的次第。護持諸佛不思議的法門。說一切法如幻如化,沒有實體的道理。明瞭諸法的自性是寂靜,沒有動轉的時候。開示一切無上的法輪。讚美如來無量的功德。令入一切諸三昧雲。令知其心如幻如化,沒有眞實,是無邊無盡的。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法界自在三昧時。彼十方各十千阿僧祇佛剎微塵數名號如來。一一名中,各有十千阿僧祇佛剎微塵數佛,同時護念。令此菩薩得無邊身。令此菩薩得無礙心。令此菩薩於一切法,得無忘念。令此菩薩於一切法,得決定慧。令此菩薩轉更聰敏,於一切法。皆能領受。令此菩薩於一切法,悉能明了。令此菩薩諸根猛利,於神通法,悉得善巧。令此菩薩境界無礙,周行法界,恒不休息。令此菩薩得無礙智,畢竟清淨。令此菩薩以神通力,一切世界示現成佛。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法界自在三昧時。在十方世界中,各有十千阿僧祇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名號佛。在每一個名號中,各有十千阿僧祇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佛,同時護念住此三昧的菩薩。令這位菩薩,得到無邊的身。令這位菩薩,得到無礙的心。令這位菩薩,對於一切法,得到無忘的記憶力,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令這位菩薩,對於一切法,得到決定慧,因為有擇法眼,所以有決定的智慧。令這位菩薩,輾轉更為聰明敏捷,對於一切法,皆能領受。令這位菩薩,對於一切法,完全能明白瞭解。令這位菩薩,諸根猛利,對於神通自在的法,完全得到善巧方便。令這位菩薩,得到無礙的境界,能周徧遊行法界,恒常不休息。令這位菩薩,得到無礙的智慧,畢竟的清淨。令這位菩薩,用神通的力量,在一切世界中,示現成佛。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得十種海。何者為十。所謂得諸佛海,咸覩見故。得衆生海,悉調伏故。得諸法海,能以智慧悉了知故。得諸剎海,以無性無作神通,皆往詣故。得功德海,一切修行悉圓滿故。得神通海,能廣示現令開悟故。得諸根海,種種不同悉善知故。得諸心海,知一切衆生種種差別無量心故。得諸行海,能以願力悉圓滿故。得諸願海,悉使成就永清淨故。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時,得到十種海深廣的利益。是那十種?就是所說的①得到一切諸佛的法性海,因為能覩見諸佛的緣故。②得到一切衆生海,因為能調伏剛強衆生的緣故。③能得到一切諸法海,因為能用一切智慧,完全了知的緣故。④能得到一切諸刹海,因為用無性無作的神通,皆往詣諸佛刹土的緣故。⑤能得到一切功德海,因為一切修行,都圓滿的緣故。⑥能得到一切神通海,因為能廣大示現,令衆生開悟的緣故。⑦能得到一切諸根海,因為知道一切衆生的諸根,有種種不同的緣故。⑧能得到一切諸心海,因為知道一切衆生的心,有種種差別無量的緣故。⑨能得到一切諸行海,因為能用願力,悉能圓滿行門的緣故。⑩能得到一切諸願海,因為令一切衆生成就道果,永遠清淨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得如是十種海已。復得十種殊勝。何等為十。一者於一切衆生中,最為第一。二者於一切諸天中,最為殊特。三者於一切梵王中,最極自在。四者於諸世間無所染著。五者一切世間無能映蔽。六者一切諸魔不能惑亂。七者普入諸趣,無所罣礙。八者處處受生,知不堅固。九者一切佛法皆得自在。十者一切神通悉能示現。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得到這樣的十種海深廣益之後,又得到十種最殊勝超絕的利益。是那十種?就是所說的①菩薩在一切衆生之中,最為第一無人可比。②菩薩在一切諸天之中,最為殊勝而又特別。③菩薩在一切梵天之中,最為極致的自在。④菩薩在一切世間之中,沒有染汚,也沒有執著。⑤一切世間的光明,無法能映蔽菩薩的光明。⑥一切諸魔,不能迷惑擾亂菩薩的清淨心。⑦菩薩雖然為度衆生,而普入諸趣受生,但是無所罣礙。⑧菩薩在處處受生的時候,知道一切不堅固,而無貪戀。⑨菩薩對於一切佛法,皆得到任運自在。⑩菩薩得到一切神通,悉能示現於一切衆生前。

佛子。菩薩摩訶薩得如是十種殊勝已。復得十種力。於衆生界,修習諸行。何等為十。一謂勇健力,調伏世間故。二謂精進力,恒不退轉故。三謂無著力,離諸垢染故。四謂寂靜力,於一切法無諍論故。五謂逆順力,於一切法,心自在故。六謂法性力,於諸義中,得自在故。七謂無礙力,智慧廣大故。八謂無畏力,能說諸法故。九謂辯才力,能持諸法故。十謂開示力,智慧無邊故。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得到前邊所說十種殊勝超絕益之後,又得十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能在衆生界中,修習一切諸行的法門,得到不退轉。那十種力?就是所說的①勇健力:能調伏世間剛強的衆生。②精進力:晝夜精進,恒不退轉。③無著力:能離開一切汚垢,而無染著。④寂靜力:常在定中,對於一切法,不生懷疑,不起諍論。⑤逆順力:無論在逆境或順境,對於一切法,心中自在。⑥法性力:因為在一切義理中,任運自在,所以無所障礙。⑦無礙力:因為智慧廣大,所以圓融無礙。⑧無畏力:因為善於說法,所以有畏懼。⑨辯才力:因為受持一切諸法,所以有大辯才。⑩開示力:因為智慧無邊,所以教化衆生,發菩提心,學無上道。

佛子。此十種力。是廣大力。最勝力。無能摧伏力。無量力。善集力。不動力。堅固力。智慧力。成就力。勝定力。清淨力。極清淨力。法身力。法光明力。法燈力。法門力。無能壞力。極勇猛力。大丈夫力。善丈夫修習力。成正覺力。過去積集善根力。安住無量善根力。住如來力。力心思惟力。增長菩薩歡喜力。出生菩薩淨信力。增長菩薩勇猛力。菩提心所生力。菩薩清淨深心力。菩薩殊勝深心力。菩薩善根熏習力。究竟諸法力。無障礙身力。入方便善巧法門力。清淨妙法力。安住大勢一切世間不能傾動力。一切衆生無能映蔽力。

各位佛子!這十種力量,又具足三十八種力量。就是①廣大力②最勝力③無能摧伏力④無量力⑤善集力⑥不動力⑦堅固力⑧智慧力⑨成就力⑩勝定力⑪清淨力⑫極清淨力⑬法身力⑭法光明力⑮法燈力⑯法門力⑰無能壞力⑱極勇猛力⑲大丈夫力⑳善丈夫修習力○21成正覺力○22過去積集善根力○23安住無量善根力○24住如來力○25心思惟力○26增長菩薩歡喜力○27出生菩薩淨信力○28增長菩薩勇猛力○29菩提心所生力○30菩薩清淨深心力○31菩薩殊勝深心力○32菩薩善根熏習力○33究竟諸法力○34無障礙身分○35入方便善巧法門力○36清淨妙法力○37安住大勢一切世間不能傾動力○38一切衆生無能映蔽力。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無量功德法,能生。能成就。能圓滿。能照明。能具足。能徧具足。能廣大。能堅固。能增長。能淨治。能徧淨治。

各位佛子!這位大菩薩,對於前邊所說的無量功德法的力量,能生這種功德,能成就這種功德,能圓滿這種功德,能照明這種功德,能具足這種功德,能徧具足這種功德,能廣大這種功德,能堅固這種功德,能增長這種功德,能淨治這種功德,能徧淨治這種功德。

此菩薩功德邊際,智慧邊際,修行邊際,法門邊際,自在邊際,苦行邊際,成就邊際,清淨邊際,出離邊際,法自在邊際,無能說者。此菩薩所獲得,所成就,所趣入,所現前,所有境界,所有觀察,所有證入,所有清淨,所有了知,所有建立,一切法門。於不可說劫,無能說盡。

這位大菩薩,他的一切邊際,是無法可以知道。所說功德的邊際,智慧的邊際,修行的邊際,法門的邊際,自在的邊際,苦行的邊際,成就的邊際,清淨的邊際,出離的邊際,自在的邊際。這十種的邊際,沒有辦法可以說出來。

這位大菩薩,他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所獲得的,所成就的,所趣入的,所現前的,所有的境界,所有的觀察,所有的證入,所有的清淨,所有的了知,所有的建立,一切所有的法門。就是在不可說那樣多的大劫中,也是無法能說得窮盡的。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能了知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一切三昧。彼一一三昧所有境界,無量廣大。於境界中,若入,若起,若住,所有相狀,所有示現,所有行處,所有等流,所有自性,所有除滅,所有出離,如是一切,靡不明見。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時,能了知無數的三昧,無量的三昧,無邊的三昧,無等的三昧,不可數的三昧,不可稱的三昧,不可思的三昧,不可量的三昧,不可說的三昧,不可說不可說一切的三昧。在那些三昧中,每一種三昧,所有的境界,是無量的廣大。在境界中,或者入定,或者出定,或者住定。在三昧中,所有的相狀,所有的示現,所有的行處,所有的等流,所有的自性,所有的除滅,所有的出離,像這樣一切的一切,沒有不明白,沒有不見到。

佛子。譬如無熱惱大龍王宮,流出四河。無濁無雜,無有垢穢。光色清淨,猶如虛空。其池四面,各有一口。一一口中,流出一河。於象口中,出恒伽河。師子口中,出私陀河。於牛口中,出信度河。於馬口中,出縛芻河。其四大河,流出之時,恒伽河口,流出銀沙。私陀河口,出金剛沙。信度河口。流出金沙。縛芻河口,出瑠璃沙。恒伽河口,作白銀色。私陀河口,作金剛色。信度河口,作黃金色。縛芻河口,作瑠璃色。一一河口,廣一由旬。其四大河,既流出已,各共圍繞大池七帀隨其方面,四向分流。澒涌奔馳。入於大海。

各位佛子!譬如無熱惱大龍王宮,居於雪山之頂。有一大池,名叫阿耨達池,譯為無熱。其池周圍有五十由旬,是正方形。有一位大地菩薩行菩薩道,以願力化為龍王,名叫阿那婆達多,潛居其中。在四邊流出四條大河,供養南贍部洲的衆生使用。其水澄清,沒有濁雜,沒有垢穢。水光和水色,十分清淨,猶如虛空一樣。

在無熱池的四周邊,各有一個出口,在每個出口之處,所流出的水,便為一條大河。在池的東邊,白銀色象口中,流出的水,成為恒伽河。在池的北邊,金剛色師子口中,流出的水,成為私陀河。在池的南邊,黃金色牛口中,流出的水,成為信度河。在池的西邊,琉璃色馬口中,流出的水,成為縛芻河。

這四條大河,在流出的時候。在恒伽河口,是流出銀沙。在私陀河口,是流出金剛沙。在信度河口,是流出金沙。在縛芻河口,是流出琉璃沙。

恒伽河的口,是白銀的顏色。私陀河的口,是金剛的顏色。信度河的口,是黃金的顏色。縛芻河的口,是琉璃的顏色。每一個河口的寬度,約有一由旬。這四條大河的水,各圍繞無熱大池七帀,然後隨其方向,往東西南北分流而去。水勢洶湧而奔馳,流入於四大海中。

其河旋繞一一之間,有天寳所成優鉢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奇香發越,妙色清淨。種種華葉,種種臺蘂,悉是衆寳,自然映徹咸放光明,互相照現。其無熱池,周圍廣大五十由旬衆寳妙沙,徧布其底。種種摩尼以為嚴飾。無量妙寳,莊嚴其岸。栴檀妙香,普散其中。優鉢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及餘寳華,皆悉徧滿。微風吹動,香氣遠徹。華林寳樹周帀圍遶。日光出時,普皆照明。池河內外,一切衆物,接影連輝,成光明網。如是衆物,若遠若近,若高若下,若廣若狹,若麤若細,乃至極小一沙一塵。悉是妙寳。光明鑒徹。靡不於中日輪影現。亦復展轉更相現影。如是衆影,不增不減,非合非散。皆如本質而得明見。

這四條大河,都向右邊旋繞,每一條河的中間,有天寳所成就的優缽羅華(青蓮花)、波頭摩華(紅蓮花)、拘物頭華(黃蓮花)、芬陀利華(白蓮花)。這些蓮花,放出奇異的香味,是無有可比。花的顏色,微妙而清淨。種種的花葉,種種的花蕊(蓮花之蕊如臺),都是衆寳所成。有的黃金為葉,白銀為花,十分鮮艷。華華之間,自然映徹。葉葉之間,自然照現,互放光明,互相照耀。五光十色,燦爛奪目。此景異常,難得一見。

無熱大池的周圍,特別寬廣,其岸有五十由旬。用種種衆寳的妙沙來普徧布滿其底。用種種摩尼寳來莊嚴修飾大池。用無量妙寳來莊嚴修飾大池的岸。用栴檀妙香末來普徧散布於其上。在大池中,有優波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和一切寳華,皆悉徧滿。微風吹動時,芬芳的香氣,遠徹數由旬之外。

在大池岸的四周,又有華林寳樹,而圍繞著,非常莊嚴。日出的時候,其光普徧照明。池河的內外,一切衆物,互相接影,互相連輝,製成光明網。像這樣的衆寳,或近或遠,或高或下,或廣或狹,或粗或細,乃至極小之物,如一沙一塵,皆是妙寳,光明鑑徹。沒有不在日光輪之中而影現,又輾轉互相影現,所謂「影影相照,影影相接。」像這樣的衆影,不增也不減;也不是合、也不是散,皆是本有之質,本來之光,而得明見。

佛子。如無熱大池,於四口中,流出四河,入於大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從四辯才,流出諸行。究竟入於一切智海。

各位佛子!好像無熱大池,在四口中,流出四條大河,其水流入於大海中。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能從四無礙辯才口中,流出六度萬行,最後流入一切智慧海中。

如恒伽大河,從銀色象口,流出銀沙。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義辯才,說一切如來所說一切義門。出生一切清淨白法。究竟入於無礙智海。如私陀大河,從金剛色師子口,流出金剛沙。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法辯才,為一切衆生,說佛金剛句。引出金剛智。究竟入於無礙智海。如信度大河,從金色牛口,流出金沙。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訓辭辯說,隨順世間緣起方便,開悟衆生。令皆歡喜。調伏成熟,究竟入於緣起方便海。如縛芻大河,於瑠璃色馬口,流出瑠璃沙。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無盡辯,雨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法。令其聞者皆得潤洽。究竟入於諸佛法海。

好像恒伽大河,從銀色象口中,流出的銀沙。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用義無礙辯才,說一切諸佛所說一切義理的法門,出生一切清淨的白法,最後入於無礙的智慧海中。

好像私陀大河,從金剛色師子口中,流出金剛沙。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用法無礙辯才,為一切衆生說佛的金剛句,來引導自性中的金剛智慧,最後流入於無礙的智慧海。

好像信度大河,從金色牛口中,流出的金沙。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用辭無礙辯才,隨順世間緣起方便。來開悟一切衆生,令其皆大歡喜。調伏一切衆生,成熟一切衆生,最後入於緣起的方便海。

好像縛芻大河,從琉璃色馬口中,流出琉璃的沙。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用樂說無礙辯才,說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不可說的法門,令其聞法者,皆得法雨的潤澤,最後入於諸佛的法海。

如四大河,隨順圍繞無熱池已,四方入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隨順身業,隨順語業,隨順意業。成就智為前導身業,智為前導語業,智為前導意業。四方流注。究竟入於一切智海。佛子。何者名為菩薩四方。佛子。所謂見一切佛而得開悟。聞一切法受持不忘。圓滿一切波羅蜜行。大悲說法,滿足衆生。

好像四大河,隨順方向圍繞無熱大池之後,從四方流入大海。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成就隨順身業、語業、意業。成就智慧為前導身業、語業、意業。向四方流注,最後流入於一切智海中。

各位佛子!什麼是菩薩的四方?各位佛子!應該注意聽著。就是所說的①菩薩能見到一切佛,而得開悟,明白本來的面目。②菩薩能聞到一切法。因為聞思修三慧圓滿,所以受持不忘。③菩薩能圓滿一切波羅蜜行門。④菩薩用大悲心來說法,滿足一切衆生的欲望。

如四大河,圍繞大池。於其中間,優鉢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皆悉徧滿。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菩提心中間,不捨衆生,說法調伏,悉令圓滿無量三昧。見佛國土莊嚴清淨。

好像四大河一樣,圍繞無熱大池,在其中間,有優缽羅華,有波頭摩華,拘物頭華,和芬陀利華,皆徧滿其間。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種的情形。在菩提心的中間,不捨棄一個衆生,而為他說種種的法,來調伏這個剛強的衆生,皆令圓滿無量的三昧。能見諸佛國土,都是莊嚴而清淨。

如無熱大池,寳樹圍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現佛國土,莊嚴圍繞。令諸衆生,趣向菩提。

好像無熱大池一樣,有種種寳樹,圍繞在四周。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以神通變化的力量,示現諸佛的國土,莊嚴的圍繞。令一切衆生,趣向菩提覺道。

如無熱大池,其中縱廣五十由旬,清淨無濁。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菩提之心,其量無邊。善根充滿,清淨無濁。

好像無熱大池一樣,其中縱廣有五十由旬,其水非常清淨,而無穢濁。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發菩提心,是無量無邊。善根充滿法界,清淨而無混濁。

如無熱大池,以無量寳莊嚴其岸。散栴檀香,徧滿其中。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百千億十種智寳,嚴菩提心大願之岸。普散一切衆善妙香。

好像無熱大池一樣,用無量衆寳來莊嚴其岸。散布栴檀香末,徧滿其中。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用百千億那樣多的十種智慧寳,來莊嚴菩提心大願的岸,普徧散布一切衆善的妙香。

如無熱大池,底布金沙。種種摩尼,間錯莊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微妙智慧,周徧觀察。不可思議菩薩解脫。種種法寳,間錯莊嚴。得一切法無礙光明。住於一切諸佛所住。入於一切甚深方便。

好像無熱大池一樣,池底布滿金沙,有種種摩尼寳珠,間錯而莊嚴。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用微妙的智慧,周徧來觀察。不可思議菩薩的解脫。有種種法寳,間錯莊嚴,得到一切法的無礙光明,住在一切諸佛所住的境界,能入於一切甚深權巧方便的法門。

如阿那婆達多龍王,永離龍中所有熱惱。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永離一切世間憂惱。雖現受生而無染著。

好像阿那婆達多龍王,他永遠離開一切龍所有一切的熱惱。龍最怕日光曬,所以行動時,用雲來遮護。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永遠離開一切世間的憂愁煩惱。雖然在六趣中,示現受生,但是不染著世間的一切。

如四大河,潤澤一切閻浮提地。既潤澤已,入於大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四智河,潤澤天人沙門婆羅門,令其普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慧大海,以十種力而為莊嚴。何者為四。一者願智河。救護調伏一切衆生,常不休息。二者波羅蜜智河。修菩提行,饒益衆生。去來今世,相續無盡。究竟入於諸佛智海。三者菩薩三昧智河。無數三昧,以為莊嚴。見一切佛,入諸佛海。四者大悲智河。大慈自在,普救衆生。方便攝取,無有休息。修行秘密功德之門,究竟入於十力大海。

好像四大河的水,能潤澤一切閻浮提的大地。潤澤之後,則流入於大海。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用四種智慧河的水,來潤澤天上的人,人間的人,沙門(出家人),婆羅門(修清淨行人)令他們普入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大海,用十種力量而為莊嚴。是那四種智河?①願智河:能救護一切衆生,能調一切衆生,時時刻刻不休息。②波羅蜜智河;常修菩提的行門,來饒益一切衆生。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相續不斷,將來必入於諸佛智慧之海。③菩薩三昧智河:用無數無量的三昧,來作為莊嚴。見到一切諸佛,入於一切諸佛大海。④大悲智河:用大悲自在心,來普度一切衆生,善巧方便來攝受一切衆生,沒有休息的時候。專修秘密功德的行門,最後入於十力大海。

如四大河,從無熱池既流出已,究竟無盡,入於大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大願力,修菩薩行。自在知見,無有窮盡。究竟入於一切智海。

好像四大河一樣,從無熱大池流出來之後,究竟沒有窮盡,而入於大海。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用大願力,來修菩薩行,任運自在,正知正見,沒有窮盡的時候,究竟入於一切智慧海。

如四大河,入於大海。無能為礙,令不入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常勤修習普賢行願。成就一切智慧光明。住於一切佛菩提法。入如來智,無有障礙。

好像四大河一樣,入於大海。無能障礙它,令它不入大海。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常修習普賢菩薩的行願,成就一切智慧的光明。住在一切諸佛的菩提法中,證得如來的智慧,無有障礙。

如四大河,奔流入海。經於累劫,亦無疲厭。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普賢行願,盡未來劫,修菩薩行,入如來海,不生疲厭。

好像四大河一樣,奔流入海,經過無數劫的時間,沒有疲倦厭煩的時候。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用普賢菩薩的願行,盡未來劫,修菩薩的行門,入於如來法海,也不生疲厭的心。

佛子。如日光出時,無熱池中,金沙銀沙金剛沙瑠璃沙,及餘一切種種寳物,皆有日影,於中顯現。其金沙等一切寳物,亦各展轉而現其影。互相鑒徹,無所妨礙。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此三昧,於自身一一毛孔中,悉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如來。亦見彼佛所有國土道場衆會,一一佛所,聽法受持,信解供養,各經不可說不可說億那由他劫,而不想念時節長短。其諸衆會,亦無迫隘。

各位佛子!好像太陽剛昇起的時候,在無熱大池中,所有的金沙、銀沙、金剛沙、琉璃沙,及其他一切寳物等,皆有日影,在其中顯現出來。所有一切金沙等,一切寳物,每一種都輾轉而現其影。互相鑒徹,沒有其他的力量,能妨礙它們的現影。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住此三昧時,在自身每一根毛孔中,皆見到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諸佛。也見到所有佛的國土和道場衆會。菩薩在每一位佛的道場中,聽佛說正法,受持正法(受之於心,持之於身),信解佛法,供養於佛,承事於佛。各經不可說不可說億那由他那樣多的大劫,而不計算時間的長短。所有道場衆會中的人,也不感覺地方狹窄,受到迫隘。

何以故。以微妙心,入無邊法界故,入無等差別業果故,入不思議三昧境界故,入不思議思惟境界故,入一切佛自在境界故,得一切佛所護念故,得一切佛大神變故,得諸如來難得難知十種力故,入普賢菩薩行圓滿境界故,得一切佛無勞倦神通力故。

為甚麼會有這種的境界?是甚麼緣故?因為用不可思議的微妙心,而證得十種的境界。①能入無邊法界理體的緣故。②能入無差別業果緣故。③能入不可思議正定正受境界的緣故。④能入不可思議思惟境界的緣故。⑤能入一切諸佛自在境界的緣故。⑥能得到一切諸佛所護念的緣故。⑦能得到一切諸佛大神變的緣故。⑧能得到一切諸佛難得難知十種力的緣故。⑨能入普賢菩薩行圓滿境界的緣故。⑩能得到一切諸佛無勞倦神通力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雖能於定一念入出,而亦不廢長時在定。亦無所著。雖於境界無所依住,而亦不捨一切所緣,雖善入剎那際,而為利益一切衆生,現佛神通,無有厭足。雖等入法界,而不得其邊。雖無所住,

無有處所,而恒趣入一切智道。以變化力,普入無量衆生衆中,具足莊嚴一切世界,雖離世間顛倒分別,超過一切分別之地,亦不捨於種種諸相。雖能具足方便善巧,而究竟清淨,雖不分別菩薩諸地,而皆已善入。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雖然皆能在定之中,一念可以入,一念可以出。入定出定,任運自在。可是也不廢長時間在定。也不著住於定。入出都在如如不動,了了常明的境界中。菩薩雖然在境界中,也不依靠境界,也不著住境界,可是也不捨棄一切所接近這種的緣。菩薩雖然能在很短時間內就能入定,可是為要利益一切衆生的緣故,而示現諸佛的神通,沒有厭煩或知足的時候。菩薩雖然等入於法界,可是沒有邊際。菩薩雖然無所著住,也沒有處所,可是能常趣入一切智慧之道。用變化的力量,普徧入於無量衆生大衆中,具足莊嚴一切世界。菩薩雖然能離開世間一切顛倒的分別,而能超過一切分別之地。可是菩薩即世間、離世間,不捨棄於種種諸相。也就是雖然超出世間,但是不離一切世間的相。菩薩雖然具足方便善巧的法門,而究竟是清淨的妙法。菩薩雖然不分別菩薩的諸地,可是能善入一切諸地,能達到等覺的地位(菩薩地位最高者)

佛子。譬如虛空,雖能容受一切諸物,而離有無。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普入一切世間,而離世間想。雖勤度一切衆生,而離衆生想。雖深知一切法,而離諸法想。雖樂見一切佛,而離諸佛想。雖善入種種三昧,而知一切法自性皆如,無所染著。雖以無邊辯才,演無盡法句,而心恒住離文字法。雖樂觀察無言說法,而恒示現清淨音聲。雖住一切離言法際,而恒示現種種色相。雖教化衆生,而知一切法畢竟性空。雖勤修大悲,度脫衆生,而知衆生界無盡無散。雖了達法界常住不變,而以三輪調伏衆生。恒不休息。雖常安住如來所住,而智慧清淨,心無怖畏,分別演說種種諸法,轉於法輪,常不休息。

各位佛子!譬如虛空,雖然能容受一切萬事萬物,可是却能離開有無的思念。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菩薩雖然普徧到所有一切的世間去,教化一切衆生,可是離開世間想。行所無事,不著一切相。菩薩雖然勤度一切衆生,可是離開衆生想。在金剛經上說:「我應滅度一切衆生。滅度一切衆生已,而無一衆生實滅度者。」這就是離衆生想。菩薩雖然深知一切法,可是離開諸法想。也就是不執於法,不著於想。菩薩雖然希望見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可是離開諸佛想。菩薩雖然善入種種三昧,可是知道一切法的自性,皆是無所有,無所染著,已到沒有法執的境界。菩薩雖然用無邊辯才,演說無盡法句,可是心常住在離文字的法,所謂「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菩薩雖然歡喜觀察無言說法。也就是寂靜法。可是常示現清淨的音聲,為衆生演說妙法。菩薩雖然住在一切離言法際,可是常示現種種色相。也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莊嚴身。菩薩雖然教化一切衆生,可是知一切法,畢竟性空。菩薩雖然勤修大悲心,度脫一切衆生,可是知道衆生界是無盡無散。衆生雖然度不盡,可是還要度。菩薩雖然了達法界是常住不變,可是用三輪(身口意)來調伏剛強的衆生,永不休息。菩薩雖然常安住在如來所住的果位,可是智慧清淨,心無怖畏,能分別演說種種的妙法,能轉種種無上妙法輪,時時不休息。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九法界自在大三昧善巧智。

各位佛子!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修的第九定,法界自在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第四十三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四

第十、 無礙輪三昧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無礙輪三昧。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什麼叫做菩薩中的大菩薩所應該修行的無礙輪三昧?

佛子。菩薩摩訶薩入此三昧時,住無礙身業,無礙語業,無礙意業。住無礙佛國土。得無礙成就衆生智。獲無礙調伏衆生智。放無礙光明。現無礙光明網。示無礙廣大變化。轉無礙清淨法輪。得菩薩無礙自在。普入諸佛力。普住諸佛智。作佛所作。淨佛所淨。現佛神通。令佛歡喜。行如來行。住如來道。常得親近無量諸佛。作諸佛事。紹諸佛種。

各位佛子!這位修行菩薩道,圓滿六度萬行,積聚種種善根的大菩薩。他證得無礙輪三昧的時候,住在無礙身業,住在無礙語業,住在無礙意業,住在無礙佛國土,得到無障礙成就衆生的智慧,獲得無障礙調伏衆生的智慧,放出無障礙的智慧光明,現出無障礙的智慧光網,示現無障礙的廣大變化,常轉無障礙的清淨法輪,得到菩薩無障礙的任運自在。

這位菩薩,又能普入一切諸佛的十力,又能普住一切諸佛的智慧,又能做一切諸佛所做的佛事,又能清淨一切諸佛所清淨的國土,又能示現一切諸佛的神通,令十方諸佛歡喜而讚歎,又能行一切諸佛的行門,又能住在一切諸佛的覺道,又能常得親近一切諸佛,又能常做一切諸佛的事,又能紹隆一切諸佛的種。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已。觀一切智。總觀一切智。別觀一切智。隨順一切智。顯示一切智。攀緣一切智。見一切智。總見一切智。別見一切智。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之後,能觀察一切的智慧。又能總括來觀察一切的智慧。又能分別來觀察一切的智慧。又能隨順一切的智慧。又能顯示一切的智慧。又能攀緣一切的智慧。又能見到一切的智慧。又能總括見到一切的智慧。又能分別見到一切的智慧。

於普賢菩薩,廣大願,廣大心,廣大行,廣大所趣,廣大所入,廣大光明,廣大出現,廣大護念,廣大變化,廣大道。不斷不退。無休無替。無倦無捨。無散無亂。常增進。恒相續。何以故。此菩薩摩訶薩於諸法中,成就大願。發行大乘。入於佛法大方便海。以勝願力,於諸菩薩所行之行,智慧明照,皆得善巧。具足菩薩神通變化。善能護念一切衆生,如去來今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於諸衆生恒起大悲。成就如來不變異法。

菩薩在普賢菩薩廣大的願力,廣大的心志,廣大的修行,廣大的所趣向,廣大的所證得,廣大的光明,廣大的出現,廣大的護念,廣大的變化,廣大的道路。也不斷絕,也不退轉。也不休息,也不改變。沒有厭倦,沒有捨離。沒有失散,沒有迷亂。常常向前精進,勤修菩薩應修的道路,常相續不斷,而無休息。這是什麼緣故?因為這位大菩薩,對菩提心,常常增進,時時相續的緣故。所以能在一切諸法之中,成就所發的大願,發大乘的菩提心,入於佛法大方便海中,用殊勝的願力,(難行能行,難讓能讓,難忍能忍,難受能受)對於一切菩薩所修行的行門,用智慧來明照,皆得善巧方便的法。具足一切菩薩所有的神通變化,善能護念一切衆生,好像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一樣的。對於所有的一切衆生,時常生出大悲心,成就諸佛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不變異法。

佛子。譬如有人,以摩尼寳。置色衣中。其摩尼寳,雖同衣色。不捨自性。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智慧以為心寳。觀一切智。普皆明現。然不捨於菩薩諸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發大誓願。利益一切衆生。度脫一切衆生。承事一切諸佛。嚴淨一切世界。安慰衆生。深入法海。為淨衆生界。現大自在。給施衆生。普照世間。入於無邊幻化法門。不退不轉。無疲無厭。

各位佛子!譬如有人,用摩尼寳珠,放在有顏色的衣服裏邊,這種摩尼寳珠的光,雖然和衣色相同,但是寳珠的自性,還是存在,沒有捨去。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成就大智大慧,作為心寳。用妙觀察智來觀察一切智,能普徧的明顯現出來,可是還不捨棄於菩薩所修的行門,這是什麼緣故?因為菩薩中的大菩薩,已發四宏誓願:「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願意利益一切衆生,度脫一切衆生。承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莊嚴清淨十方一切世界。安慰一切衆生心,令入一切佛的法性海。為清淨衆生界的緣故,而示現大自在無礙的境界。常行布施於衆生,令得法益。用智慧的光,來普照一切世間,令黑暗成為光明。令一切衆生,統統得到大智慧。菩薩能知道一切如幻如化,所以對於一切無所執著。能入於無邊幻化的法門,不退轉,無疲厭,貫徹始終,行菩薩道,拯救衆生出離苦海。

佛子。譬如虛空,持衆世界。若成若住,無厭無倦,無羸無朽。無散無壞,無變無異,無有差別,不捨自性。何以故。虛空自性,法應爾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立無量大願,度一切衆生,心無厭倦。

各位佛子!譬如虛空,能支持所有的世界,或者世界成,或者世界住,或者世界壞,或者世界空。在虛空的自性裏,沒有厭煩,沒有疲倦;沒有羸瘦,沒有朽爛;不會失散,不會破壞;不會變化,不會兩樣。無論在何種情況下,虛空沒有分別心,也不捨離自性。為何緣故?因為虛空的自性,就應該是這樣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立下無量的大願,度脫一切衆生。這是菩薩的本份,度脫衆生為職業。雖度衆生,但無度衆生之執著,因為行所無事,所以心無厭倦。

佛子。譬如涅槃,去來現在無量衆生,於中滅度,終無厭倦。何以故。一切諸法本性清淨。是謂涅槃。云何於中而有厭倦。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為欲度脫一切衆生,皆令出離,而現於世。云何而起疲厭之心。

各位佛子!譬如湼槃(無生無滅),在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無量衆生,都在其中滅度,始終沒有厭倦。為甚麼原因?因為一切諸法的本性,清淨而无染,是為湼槃。既然是清淨,怎會有厭倦?若有厭倦,那就不清淨。不清淨就有生死,清淨就無生死。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因為想要度脫一切衆生,令其皆出離三界,所以菩薩才示現於世。既然是心甘情願無條件來度衆生,怎能會生出疲厭之心?

佛子。如薩婆若,能令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於諸佛家,已現當生,乃至令成無上菩提,終不疲厭。何以故。一切智與法界無二故。於一切法,無所著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其心平等,住一切智。云何而有疲厭之心。

各位佛子!好像薩婆若(一切智),能令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一切諸菩薩,都生在諸佛的家中,或者已經生在諸佛家,或者現在正坐在諸佛家,或者未來應當生在諸佛家。乃至於令一切衆生成就無上菩提覺道,始終不會疲厭。為甚麼緣故?因為一切智和法界的體性是一不是二的緣故。有智慧的人,不會著住在一切法,也就是沒有法執。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其心平等,住在一切智慧之門。怎會能有疲倦和厭煩之心?絕對沒有的。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一蓮華。其華廣大,盡十方際。以不可說葉,不可說寳,不可說香,而為莊嚴。其不可說寳,復各示現種種衆寳。清淨妙好,極善安住。其華常放衆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無所障礙。眞金為網,彌覆其上。寳鐸徐搖,出微妙音。其音演暢一切智法。

各位佛子!這位大菩薩,他有一朵大蓮華,這朵蓮

特別廣大,其體積能覆盡十方世界的邊際。用不可說的葉和不可說的寳,以及不可說的香,作為大寳蓮華的莊嚴。在不可說衆寳之中,每一種寳又示現種種衆寳。所現出的寳,悉皆清淨無染。妙好而莊嚴,極善而安住。這朵大蓮華,時常放出衆色的光明,萬道霞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沒有一切的障礙。用眞金所制的寳網,覆蓋大寳蓮華之上邊。在大蓮華之上邊,又有無量的寳鐸,慢慢的搖動,發出微妙悅耳的音聲,令一切衆生得聞此音,心曠神怡,忘掉煩惱,飢時不知飢,渴時不知渴。為甚麼?因為精神集中在聆聽妙音,所以才有這種的境界。在這種音聲中,是演暢一切智慧之法,令聞者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開大智慧。

此大蓮華,具足如來清淨莊嚴。一切善根之所生起。吉祥為表。神力所現。有十千阿僧祇清淨功德。菩薩妙道之所成就。一切智心之所流出。十方佛影,於中顯現。世間瞻仰,猶如佛塔。衆生見者,無不禮敬。從能了幻正法所生。一切世間,不可為喩。菩薩摩訶薩於此華上,結跏趺坐。其身大小,與華相稱。

這朶大寳蓮華,具足了諸佛的清淨莊嚴。這是由於一切善根所生起的。在外表來觀,此蓮華異常吉祥,此乃是菩薩的神力所現出來,也是蒙十方諸佛之加被所現。這朶大蓮華,有十千阿僧祇那樣多的清淨功德所成就,也是菩薩所修六度萬行所成就的。這是從一切智慧之心所流出的。十方諸佛的影,在蓮華中顯現出來。世間一切衆生,瞻仰這朶大寳蓮華,猶如佛的寳塔一樣。所有的衆生,凡是見到這朶蓮華,都恭恭敬敬的頂禮。這朶蓮華,是從明瞭虛幻正法所生,一切世間的語言和文字,無法形容,不可比喩。

有緣人,才能聞到佛法,而生信心。無緣人,聞法不生信心,不親近善知識。所謂「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難度無緣之人。」有善根的人,才有機會聞到佛法;沒有善根的人,是不會聞到佛法。我們都是有善根人,因為前生所修的善根,所以今生能聞到正法。現在要愛惜它,要栽培它,令它生根,令它開花,令它結果。也就是令自己的善根增長,令自己的善根成熟。善根成熟時,便得解脫。

菩薩中的大菩薩,坐在大寳蓮華之上,結跏趺坐,其身大小和蓮華大小相等。換言之,蓮華多大?菩薩身就現多大,這表示自內而觀,量周沙界;自外而觀,讓衆生看見。所以即小即大的境界。

跏趺坐就是雙盤,又叫金剛坐,又叫蓮華坐,又叫須彌坐,雖然名詞不同,可是姿勢相同,作用相同。這種坐法,能生一切正定,能生一切正受。從跏趺坐中,能產生百千萬億三昧門。

什麼叫做金剛坐?因為此種坐勢,非常堅固,能降伏天魔,能制住外道。以定勝動,以定勝亂,因為此種定力,能超過一切魔王的法術(又為降魔坐)。如能結跏趺坐,便有如如不動,了了常明的境界。自然生出楞嚴大定,因為這種大定,由金剛心中所生,故名為金剛坐。

什麼叫做蓮華坐?因為坐勢,猶如蓮華之故。又因為常坐在蓮華之上,表示身輕而有定力。又取蓮華藏世界之意,故名為蓮華坐,又為吉祥坐。

什麼叫做須彌坐?這種姿勢,猶如須彌山,安穩不動,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盡虛空,徧法界,充滿光明,故名為須彌坐。

一切諸佛神力所加。令菩薩身,一一毛孔,各出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光明。一一光明,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摩尼寳。其寳皆名普光明藏。種種色相以為莊嚴。無量功德之所成就。衆寳及華以為羅網。彌覆其上。散百千億那由他殊勝妙香。無量色相種種莊嚴。復現不思議寳莊嚴蓋以覆其上。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神力所加被,使令菩薩全身所有的毛孔,各皆放光。在每一根毫毛孔中,各放出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光明。在每一道的光明中,又現出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摩尼寳珠。這些寳珠,同一個名字,都叫做普光明藏。其光普照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每一世界中的衆生,受其光所照耀,不久即成就佛道。

這些摩尼寳珠,放出種種無量光明。所謂「霞光萬道,瑞氣千條。」用種種的色相,來作為莊嚴。這種境界,是菩薩所修無量功德所成就的。用衆寳和華,來作為羅網,彌覆在大寳蓮華之上邊,散布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特別殊勝的妙香。無量的色相,有種種的莊嚴。又現出不可思議的寳莊嚴蓋,在虛空覆蓋在大寳蓮華之上邊,十分美觀。

一一摩尼寳,悉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樓閣。一一樓閣,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蓮華藏師子之座。一一師子座,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光明。一一光明,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色相。一一色相,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光明輪。一一光明輪,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毗盧遮那摩尼寳華。一一華,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臺。一一臺,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一一佛,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神變。一一神變,淨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衆生衆。

在每一粒摩尼寳珠中,皆能現出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樓閣。在每一棟樓閣中,又現出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蓮華藏師子之座。在每一個師子座中,又現出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光明。在每一條光明中,又現出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色相。在每一種色相中,又現出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光明輪。在每一個光明輪中,又現出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毗盧遮那摩尼寳華。在每一朵寳華中,又現出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臺。在每一座臺中,又現出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佛。在每一位佛中,又現出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神變。在每一種神變中,能清淨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衆生。

一一衆生衆中,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自在,一一自在,雨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法。一一佛法,有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修多羅。一一修多羅,說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法門。一一法門,有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金剛智所入法輪,差別言辭,各別演說。一一法輪,成熟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衆生界。一一衆生界,有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衆生,於佛法中而得調伏。

在每一個衆生中,又現出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諸佛的自在。在每一種自在中,能雨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佛法。在每一種佛法中,能有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修多羅(經典)。在每一種修多羅中,能說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法門。在每一種法門中,能有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金剛智,所證得的法輪,差別的言辭,各別的演說。在每一個法輪中,能成就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衆生界。在每一個衆生界中,能有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衆生,在佛法中而得到調伏。以上的境界,森羅萬象,眞是不可思議。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示現如是神通境界,無量變化。悉知如幻而不染著。安住無邊不可說法,自性清淨,法界實相。如來種性無礙際中。無去無來,非先非後。甚深無底。現量所得。以智自入,不由他悟。心不迷亂,亦無分別。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時。能示現這樣的神通境界,自有化無,自無化有,妙用的變化,是無量無邊。菩薩悉知一切變化,如幻如化,所以不染著,不貪戀,安住在無邊不可說法中。自性是清淨,法界是實相。實相是如實之相,也是無相,無虛妄之相,但是無所不相。證得如來的種性。在沒有障礙的境界中,也未所從去;也未所從來。也不是先,也不是後,這種法是甚深無底的,以現量所得。以智慧而自入,不是由他人幫助而開悟。菩薩的心,既不迷亂,也不分別。

為去來今一切諸佛之所稱讚。從諸佛力之所流出。入於一切諸佛境界。體性如實。淨眼現證。慧眼普見。成就佛眼。為世明燈。行於智眼。所知境界。廣能開示微妙法門。

菩薩這種境界,為過去、未來、現在,十方一切諸佛之所稱揚讚歎。是從一切諸佛大威德力中所流出來的。能入一切諸佛的境界中。體性是眞實,而無虛妄。這是清淨法眼所現證,慧眼所普見。成就佛眼,作為世間的明燈。修行智慧眼,所能知的境界,廣泛能為一切衆生開示微妙不可思議的法門。

成菩提心。趣勝丈夫。於諸境界,無有障礙。入智種性,出生諸智。離世生法,而現受生。神通變化,方便調伏如是一切,無非善巧。

菩薩成就菩提心,趣向殊勝大丈夫。對於一切境界,無有障礙。能入智慧種性,生出一切智慧。雖然離開世間生死之法,可是還示現受生死之相。用種種神通變化,方便來調伏衆生。這樣的一切,都是善巧方便。

功德解欲,悉皆清淨。最極微妙,具足圓滿。智慧廣大,猶如虛空。善能觀察衆聖境界。信行願力,堅固不動。功德無盡,世所稱歎。於一切佛所觀之藏,大菩提處,一切智海,集衆妙寳,為大智者。猶如蓮華,自性清淨。衆生見者,皆生歡喜,咸得利益。智光普照,見無量佛,淨一切法。

菩薩對於功德,所明瞭所希望,都是清淨。換句話說:就是在染汚法中,也修清淨法。到最極致的微妙處,又具足、又圓滿。一切智慧,廣大無邊,猶如虛空一樣,能包羅萬有。所謂「眞空妙有,妙有眞空。」菩薩善能觀察衆聖的境界,也就是佛菩薩的境界。具足信心和修行的願力,能堅固不動,所謂「八風吹不動」。菩薩的功德是無窮無盡的,為世間一切衆生所稱讚。對於一切佛所觀察一切之法藏,大菩提之處所,一切智慧之法海,積聚一切善根的妙寳,作為智慧中的大智慧者。猶如大寳蓮華,其自性是清淨的。衆生如果能見到清淨的蓮華,皆能生出歡喜之心,都能得到所應得的利益。智慧的光明,能普照一切衆生,能見到十方無量諸佛,能清淨一切法。

所行寂靜,於諸佛法,究竟無礙。恒以方便,住佛菩提,功德行中,而得出生。具菩薩智,為菩薩首,一切諸佛共所護念。得佛威神。成佛法身,念力難思,於境一緣而無所緣。其行廣大,無相無礙,等於法界,無量無邊。所證菩提,猶如虛空。無有邊際,無所縛著。

菩薩所行都是寂靜。對於一切佛法,得到究竟的無障礙。常用善巧方便,住在佛的菩提覺道中。佛所有的功德,在修行之中,能得到出生一切菩提妙果。如果能具足圓滿菩薩的智慧,則為菩薩的上首。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共同來護念,得到佛的大威神力,成就佛的法身,徧滿一切處。菩薩的念力是難思議。在每一種境界和每一種緣,而不攀緣。菩薩的修行,是廣大無邊,是沒有相,也沒有障礙,等於虛空。虛空是沒有邊際,沒有束縛,沒有執著。

於諸世間,普作饒益。一切智海善根所流,悉能通達無量境界,已善成就清淨施法,住菩薩心。淨菩薩種。能隨順生諸佛菩提。於諸佛法皆得善巧,具微妙行,成堅固力。

菩薩對於一切世間的衆生,普徧作為饒益。這是由一切智慧之海,所修的善根,而所流出來的,完全能圓滿無礙,通達無量諸佛的境界,已經善於成就清淨布施的法門。常存菩薩的慈悲心腸,清淨菩薩的種子。能隨順修行,生出諸佛的菩提覺道。對於一切佛法,都得到善巧方便,具足微妙的行門,成就堅固的力量。

一切諸佛自在威神,衆生難聞,菩薩悉知。入不二門。住無相法。雖復永捨一切諸相。而能廣說種種諸法。隨諸衆生心樂欲解,悉使調伏。咸令歡喜。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自在大威神力,衆生是難聞難知,只有等覺菩薩才能曉得這種境界。而能入不二法門,住在無相法的果位。菩薩是即相離相,所謂「掃一切法,離一切相。」菩薩雖然又能永捨一切諸法,可是又能廣說種種諸法的法相。菩薩發隨順衆生的願,使一切順一切衆生心中所歡喜甚麼法?菩薩就為衆生說甚麼法。令剛強的衆生,皆被調伏。使衆生,統統皆大歡喜。

法界為身,無有分別。智慧境界,不可窮盡。志常勇猛,心恒平等。見一切佛功德邊際。了一切劫差別次第。

菩薩以法界為身,虛空為用。沒有一切分別心,離開一切識,而用一切智。菩薩的智慧境界,是無窮無盡的。菩薩的志願,是勇猛精進,不向後退轉。菩薩的心,是平等的,沒有彼此的分別,也就是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這四相心。菩薩見到一切諸佛所修功德的邊際,明瞭一切劫的差別和次第,分別很清楚。

開示一切法。安住一切剎,嚴淨一切諸佛國土,顯現一切正法光明,演去來今一切佛法。示諸菩薩所住之處。為世明燈,生諸善根。永離世間,常生佛所。

菩薩能開示衆生一切法,安住在一切諸佛刹土,能莊嚴清淨一切諸佛國土,能顯現一切正法的光明,能演說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一切的佛法,能指示一切菩薩所住之處所,作為世間的大明燈。能生出一切諸善根,能永離世間一切的染汚法,能常生在佛的道場中,親近於佛,承事於佛。

得佛智慧明瞭第一。一切諸佛皆共攝受。已入未來諸佛之數。從諸善友而得出生。所有志求,皆無不果。

菩薩能得到佛所有的一切智慧,明瞭第一義諦的道理,也就是中道。中道就是不落空有二邊。蒙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共同來攝受。已經證入將來諸佛之數中。(佛是過去的衆生,衆生是未來的佛)是從一切善友而得生出。所有的志願和所希求的事,都能得到圓滿的成就果。

具大威德,住增上意,隨所聽聞,鹹能善說。亦為開示聞法善根住實際輪,於一切法,心無障礙。不捨諸行,離諸分別。

菩薩又具足大威德,住在增上菩提心。無論在甚麼道場中,凡是聽到佛所說的法,皆記憶不忘,隨時隨地能善說妙法,教化衆生。菩薩開示衆生。令衆生聞法而增加善根,住在實際(眞如法性)理體之輪。對於一切法,心中無障礙。不捨棄菩薩應修的一切行門,離開一切的分別心。

於一切法,心無動念。得智慧明,滅諸癡闇。悉能明照一切佛法。不壞諸有,而生其中。了知一切諸有境界。從本已來,無有動作。身語意業,皆悉無邊。

菩薩對於一切法,深深瞭解,所以心無妄念。得到智慧的光明,消滅一切愚癡的黑暗,悉能明照通達一切諸佛所說的法。不需要破壞三界二十五有,雖然生在三界諸有中,可是能明白認識三界諸有的境界。從無始劫一直到現在,沒有動作。身語意三業,皆是無量無邊。

雖隨世俗,演說種種無量文字,而恒不壞離文字法。深入佛海。知一切法但有假名。於諸境界無繫無著。

菩薩雖然隨著世間的俗諦,演說種種無量的文字,可是常不破壞離開文字的眞諦法。能深入佛的智慧海,而知一切法,只是個假名而已。對於所有一切的境界,無所繫縛,無所執著。

了一切法,空無所有,所修諸行,從法界生。猶如虛空,無相無形。深入法界,隨順演說。於一境門,生一切智。

菩薩明瞭一切法,本來空無所有,所修的諸行,皆從法界所生。猶如虛空,沒有一個相,也沒有一個形。深入法界,隨順衆生,演說妙法。在一個境界門中,便生一切智慧。

觀十力地,以智修學。智為橋梁,至薩婆若。以智慧眼,見法無礙。善入諸地。知種種義,一一法門,悉得明瞭。所有大願,靡不成就。

菩薩觀察十方諸佛的十力的地位,用智慧來修學一切佛法。以智作為橋樑,到一切智的彼岸。用智慧眼,能見一切法,而無障礙。善入菩薩的十地,知曉種種的義理。所有每一個法門,能完全明白瞭解。菩薩所發的大願,願願皆能成就,沒有一願不能成就。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開示一切如來無差別性。此是無礙方便之門。此能出生菩薩衆會。此法唯是三昧境界。此能勇進入薩婆若。此能開顯諸三昧門。此能無礙普入諸剎。此能調伏一切衆生。此能住於無衆生際。此能開示一切佛法。此於境界皆無所得。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用這種義理來開示一切諸佛沒有分別的法性。這是無所障礙的善巧方便之門。這是能生菩薩衆會道場。這種法就是所有三昧之境界。這是能勇猛進入薩婆若之中,這是能開顯一切正定正受之門,這是能無所障礙而普入一切諸佛刹土,這是能調伏一切剛強的衆生,這是能住在無衆生的邊際,這是開示一切諸佛所說的法,這是在一切境界中,皆無所得,所謂「無智亦無得」

雖一切時演說開示,而恒遠離妄想分別。

菩薩雖然在一切時,能演說妙法,開示衆生。可是這種法門,是恒常遠離一切妄想和分別的。這一句的意思,是「有不礙無」,以有是無中之有的緣故。以下四十句的意思,是說明「無不礙有」的道理,以無是有中之無的緣故。所以前一句是「二而不二」,後四十句是「不二而二」

雖知諸法皆無所作,而能示現一切作業。雖知諸佛無有二相,而能顯示一切諸佛。雖知無色,而演說諸色。雖知無受,而演說諸受。雖知無想,而演說諸想。雖知無行,而演說諸行。雖知無識,而演說諸識。恒以法輪開示一切。雖知法無生,而常轉法輪。雖知法無差別,而說諸差別門。雖知諸法無有生滅,而說一切生滅之相。

菩薩雖然知道諸法,本來無所造作,可是還要示現一切所作的業和所受的過報。

甚麼是諸法?簡而言之,就是一切法。廣而言之,就是八萬四千法。把八萬四千法,濃縮為百法。何謂百法?就是①色法,有十一種法。②心法,有八種法。③心所法,有五十一種法。④不相應法,有二十四種法。⑤無為法,有六種法——合為百法。這是大乘所有的百法,在小乘只有七十五法。若要詳細瞭解,可以參考百法明門論。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佛沒有二相,只有一相,可是還要示現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種種相。為甚麼?因為要度衆生出離三界,了生脫死,所以示現方便法門。

菩薩雖然知道沒有色,是空的,可是還要演說一切諸色的法門。諸法無我,五蘊皆空,這種道理,菩薩皆曉得。因為要度衆生,所以在空中說有,在有中說空,用善巧方便法,來教化衆生,令其發菩提心,求無上道。

菩薩雖然知道受是空的,可是還要演說一切諸受的法門。

菩薩雖然知道想是空的,可是還要演說一切諸想的法門。

菩薩雖然知道行是空的,可是還要演說一切諸行的法門。

菩薩雖然知道識是空的,可是還要演說一切諸識的法門。

菩薩恒常轉大法輪,來開示一切衆生,來教化一切衆生,令他們返迷歸覺,證得解脫。

菩薩雖然知道「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不可以言詮。可是還在無生法中,而常轉妙法輪,來為一切衆生說法。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法,是沒有差別,可是還要演說一切有差別的法門。

菩薩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生滅,可是還要演說一切有生滅之相。

雖知諸法無麤無細,而說諸法麤細之相。雖知諸法無上中下,而能宣說最上之法。雖知諸法不可言說,而能演說清淨言辭。雖知諸法無內無外,而說一切內外諸法。雖知諸法不可了知,而說種種智慧觀察。雖知諸法無有眞實,而說出離眞實之道。雖知諸法畢竟無盡,而能演說盡諸有漏。雖知諸法無違無諍,然亦不無自他差別。雖知諸法畢竟無師,而常尊敬一切師長。雖知諸法不由他悟,而常尊敬諸善知識。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粗相,也沒有細相,可是還要演說粗法和細法之相。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上中下的分別,皆是平等之法。在金剛經上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可是還要在平等法宣說無上之法門。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不可以言說,所謂「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可是能演說清淨的言辭。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內,也沒有外,可是還要演說一切內外的諸法。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不可明瞭知道,可是還要演說種種智慧,來觀察一切法。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眞實性,本來是虛妄的。可是說出離虛妄不實之法,而得到眞實之道的法。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畢竟無盡的,可是還能演說盡一切有漏之法。又明白無漏之法。有漏法,就是有相法,就是有為法。無漏法,就是無相法,就是無為法。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無違無諍,也就是法和法之間,沒有互相違背,沒有互相諍論。可是法也沒有自,也沒有他的分別。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到了極點,可以無師自通。可是常常尊敬一切師長。

為甚麼無人所教,而能自通?因為到了「掃一切法,離一切相」的境界。所謂「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的緣故。可是菩薩教化衆生,教導他們要尊重師父,孝敬長輩。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自覺自悟,不是由他人教導而開悟。可是還要尊敬一切善知識,還要供養一切善知識。

怎樣能自覺自悟?就是依法修行,修到究竟處時,還要自己去覺悟。這法雖然是自悟,可是這是頓悟。因為在往昔時,由善知識一點一點所教化的結果。所謂「理則頓悟,事則漸修。」雖然有善根,還得要修行,才能開悟。好像發麪的發粉一樣,把它摻在麪中,才有發酵的作用。

雖知法無轉,而轉法輪。雖知法無起,而示諸因緣。雖知諸法無有前際,而廣說過去。雖知諸法無有後際,而廣說未來。雖知諸法無有中際,而廣說現在。雖知諸法無有作者,而說諸作業。雖知諸法無有因緣,而說諸集因。雖知諸法無有等比,而說平等不平等道。雖知諸法無有言說,而決定說三世之法。雖知諸法無有所依,而說依善法而得出離。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寂滅的,沒有法可轉,可是還要常轉大法輪,來教化衆生。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生起,可是還要示現一切法的因緣。所謂「諸法從緣起,諸法從緣滅。」緣生的法,是沒有自性,所謂「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前際,可是廣說過去的一切法。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後際,可是廣說未來的一切法。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中際,可是廣說現在的一切法。

在法的本體上來講,是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的分別,可是菩薩把它分別來說三世的法。為甚麼要這樣的麻煩?因為菩薩愛做辛苦的事,又可以說愛管閒事,所以心甘情願去行菩薩道,為利益一切衆生,而肯犧牲自己的利益。任勞任怨去教化衆生,受盡勞苦,而無怨言。總希望衆生改邪歸正,捨暗投明。所以菩薩所行所作和凡夫的所行所作,完全不同。

凡夫的思想,是自私自利。如對自己有利益的事,便拼命去爭取,否則,就絕對不去做。菩薩的思想,恰好相反,專為衆生著想,不為自己打算,所以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

各位觀察全世界的人類,那個人是為大家謀幸福?根本就沒有,完全都是為自己:我要穿漂亮的衣服,我要吃有營養的食物,我要住豪華的樓房,我要坐流線型的汽車……。總而言之,一切皆為自己的享受而著想。人人有這種的思想,世界焉能太平。

學佛的目的,就是轉變自私的心,成為大公無私的心。事事為人,而不為己。犧牲自己的快樂,去援助他人的困難,所謂「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是佛教的宗旨。

佛教是救世度人的教,給衆生的快樂,拔衆生的痛苦。衆生有痛苦,便儘量去拯救出苦海,甚至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是佛教徒起碼的責任。現由自身作起,然後推廣到群衆。人人如此,則世界和平,安居樂業,成為世外桃源。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作者,可是還要廣說一切作業,也就是因果律。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善業,受善報;種惡業,受惡報的道理。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因緣,可是還要說一切法集因的道理。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等比,可是還要說平等和不平等的道理。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言說,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可是還要決定說三世的法。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所依的體,可是還要說依靠善法而能出離三界二十五有。

雖知法無身,而廣說法身。雖知三世諸佛無邊,而能演說唯有一佛。雖知法無色,而現種種色。雖知法無見,而廣說諸見。雖知法無相,而說種種相。雖知諸法無有境界,而廣宣說智慧境界。雖知諸法無有差別,而說行果種種差別。雖知諸法無有出離,而說清淨諸出離行。雖知諸法本來常住,而說一切諸流轉法。雖知諸法無有照明,而恒廣說照明之法。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身體,可是還要廣說法身的理體。

菩薩雖然知道三世諸佛是無邊無際,可是還能演說唯有一佛,就是釋迦牟尼佛。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無形無相無色,可是還要示現種種的色相。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一個見,可是還要廣說一切諸見的道理。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一個相,可是還要廣說種種的相。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一個境界,可是還要廣宣說一切智慧的境界。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一個分別,可是還要說修行所得的果報,有種種的分別。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不報,時辰未到。」學佛的人,要相信因果報應的眞理。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出離。因為諸法的本體,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緣故,可是菩薩還要說怎樣修行清淨出離三界的行門。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本來是常住的、不變的,可是還要說一切流轉變化的法。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照明,可是恒常廣說智慧光明徧照的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入如是大威德三昧智輪。則能證得一切佛法。則能趣入一切佛法。則能成就。則能圓滿。則能積集。則能清淨。則能安住。則能了達。與一切法自性相應。而此菩薩摩訶薩不作是念有若干諸菩薩,若干菩薩法,若干菩薩究竟,若干幻究竟,若干化究竟,若干神通成就,若干智成就,若干思惟,若干證入,若干趣向,若干境界。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這位修行菩薩道,積聚種種善根,圓滿六度萬行的大菩薩,他能入這種大威德三昧智慧之輪,就能證得一切佛所說的法,就能趣入一切佛所說的法,就能成就一切佛所說的法,就能圓滿一切佛所說的法,就能積聚一切佛菩薩所積集的善根,就能清淨一切佛菩薩的法身,就能安住一切佛菩薩所安住的果位,就能了達一切佛菩薩所說的義理,和一切法的自性而能相應。

這位菩薩中的大菩薩,他不會作這樣的思念:有多少菩薩?有多少菩薩法?有多少菩薩究竟?有多少幻妄究竟?有多少變化究竟?有多少神通成就?有多少智慧成就?有多少思惟的三昧?有多少證入的智慧?有多少趣向菩提道?有多少開悟的境界?菩薩不打這些妄想。

何以故。菩薩三昧,如是體性,如是無邊,如是殊勝故。此三昧種種境界,種種威力,種種深入。

為甚麼緣故,菩薩不打妄想?因為菩薩所證得的三昧,就是這樣的理體,就是這樣的無邊,就是這樣的殊勝。因為這種的緣故,所以不需要打一切妄想。因為這種三昧,有種種的境界,種種的威力,種種深入,所以證得以下二十八個法門。

所謂入不可說智門。入離分別諸莊嚴。入無邊殊勝波羅蜜。入無數禪定。入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廣大智。入見無邊佛勝妙藏。入於境界不休息。入清淨信解助道法。入諸根猛利大神通。入於境界心無礙。

就是所說的①能入不可說那樣多的智慧之門。②能入離開分別一切的莊嚴之門。③能入無邊殊勝得波羅蜜之門。④能入無數無量禪定之門。⑤能入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那樣多的廣大智慧之門。⑥能入無邊佛勝妙藏之門。⑦能入於境界不休息之門。⑧能入清淨信解助道法之門。⑨能入於一切諸根猛利大神通之門。⑩能入於境界心無障礙之門。

入見一切佛平等眼。入積集普賢勝志行。入住那羅延妙智身。入說如來智慧海。入起無量種自在神變。入生一切佛無盡智門。入住一切佛現前境界。入淨普賢菩薩自在智。入開示無比普門智。入普知法界一切微細境界。

⑪菩薩能入見一切諸佛平等眼之門。⑫能入積集普賢菩薩所有一切殊勝志行之門。⑬能入住於那羅延(堅固)妙智身之門。⑭能入說佛的智慧海之門。⑮能入起無量自在神變之門。⑯能入生一切諸佛無窮智慧之門。⑰能入住於一切諸佛現前境界之門。⑱能入清淨普賢菩薩自在智慧之門。⑲能入開示無比普門智慧之門。⑳能入普知法界一切微細境界之門。

入普現法界一切微細境界。入一切殊勝智光明。入一切自在邊際。入一切辯才法門際。入徧法界智慧身。入成就一切處徧行道。入善住一切差別三昧。入知一切諸佛心。

○21菩薩能入普現法界一切微細境界之門。○22能入一切殊勝智慧光明之門。○23能入一切自在邊際之門。○24能入一切辯才法門邊際之門。○25能入徧滿法界智慧身之門。○26能入成就一切處徧行道之門。○27能入善住一切差別三昧之門。○28能入一切諸佛心之門。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住普賢行,念念入百億不可說三昧。然不見普賢菩薩三昧,及佛境界莊嚴前際。何以故。

各位佛子!這位大菩薩,雖然住在普賢菩薩行中,而且還能在每一念之中,入百億不可說那樣多的三昧之門。然而還不見普賢菩薩這種三昧和佛境界莊嚴和前際。這是甚麼原因?

知一切法究竟無盡故。知一切佛剎無邊故。知一切衆生界不思議故。知前際無始故。知未來無窮故。知現在盡虛空徧法界無邊故。知一切諸佛境界不可思議故。知一切菩薩行無數故。知一切諸佛辯才所說境界不可說無邊故。知一切幻心所緣法無量故。

因為這位大菩薩入無礙輪三昧的緣故,所以知道下邊所說的十種境界。是那十種?就是所說的①知道一切法,究竟是無窮無盡的緣故。②知道一切佛刹,究竟是無量無邊的緣故。③知道一切衆生界,是不可思議的緣故。④知道前邊(過去)是沒有開始的緣故。⑤知道未來(後際)是沒有窮盡的緣故。⑥知道現在(中際)是盡虛空徧法界無際的緣故。⑦知道一切諸佛所有的境界,皆是不可思議的緣故。⑧知道一切菩薩所行的菩薩行,皆是無數無量的緣故。⑨知道一切諸佛辯才所說的境界,皆是不可說無邊的緣故。⑩知道一切幻心所緣的法,皆是無量無邊的緣故。

佛子。如如意珠。隨有所求,一切皆得。求者無盡,意皆滿足。而珠勢力,終不匱止。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此三昧,知心如幻。出生一切諸法境界。周徧無盡,不匱不息。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成就普賢無礙行智。觀察無量廣大幻境。猶如影像,無增減故。

各位佛子!好像如意寳珠,隨順所求者的心意,令其得到所求的一切。求者雖然欲望無盡,可是皆令其所求意滿足。如意珠的勢力,始終不會匱乏,也就是不會缺少。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入無礙輪三昧時,知道心是由虛幻而生,虛幻而滅。由幻心生出一切諸法的境界,是周徧而無窮盡,也不缺乏,也不休息。為甚麼緣故?因為菩薩中的大菩薩,成就普賢菩薩無礙行和無礙智的緣故。所以能觀察無量廣大的幻境,猶如影一樣,是虛幻不實。也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佛子。譬如凡夫,各別生心。已生現生及以當生,無有邊際,無斷無盡。其心流轉,相續不絕,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此普幻門三昧,無有邊際,不可測量。何以故。了達普賢菩薩普幻門無量法故。

各位佛子!譬如凡夫,各別生出妄想的心,或者已經生出,或者現在生出,或者將來當生出。這種妄心是沒有邊際,不能斷絕,不能窮盡的。這種妄心是流轉不斷,相續不絕。這種境界,是不可心思,不可言議。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入到這種普幻門三昧中,是沒有邊際,是不可以測量。為甚麼緣故?因為菩薩明瞭通達普賢菩薩普幻三昧,是無量無邊幻化的法。

佛子。譬如難陀跋難陀摩那斯龍王,及餘大龍,降雨之時,滴如車軸,無有邊際。雖如是雨,雲終不盡。此是諸龍無作境界。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此三昧,入普賢菩薩諸三昧門。智門。法門。見諸佛門。往諸方門。心自在門。加持門。神變門。神通門。幻化門。諸法如幻門。不可說不可說諸菩薩充滿門。親近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如來正覺門。入不可說不可說廣大幻網門。知不可說不可說差別廣大佛剎門。知不可說不可說有體性無體性世界門。知不可說不可說衆生想門。知不可說不可說時差別門。知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成壞門。知不可說不可說覆住仰住諸佛剎門。

各位佛子!譬如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摩那斯龍王、(婆伽羅龍王、和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優缽羅龍稱為八龍王。和其他所有的大龍,牠們在行雨的時候,所降的雨滴,猶如車軸一樣旋轉不停,沒有邊際。雖然降無量的雨,可是雨始終不會窮盡。這是甚麼道理?因為龍有神通,具足妙用,不需要造作,不需要勉強、這是諸龍自然的境界。

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住在無礙輪三昧時,能入普賢菩薩所修的二十種法門。是那二十種?所說的①能入一切三昧的法門。②能入一切智慧的法門。③能入一切法的法門。④能見一切諸佛的法門。⑤能往十方的法門。⑥能入心自在的法門。⑦能加持衆生的法門。⑧能神通變化的法門。⑨能神通妙用的法門。⑩能如幻如化的法門。⑪能一切法如幻化的法門。⑫不可說不可說諸菩薩充滿的法門。⑬親近不可說不可說佛刹(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個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如來(佛)正覺的法門。⑭能入不可說不可說廣大幻網的法門。⑮能知不可說不可說差別廣大佛刹的法門。⑯能知不可說不可說有體性和無體性世界的法門。⑰能知不可說不可說衆生想的法門,所謂「一切衆生若干種性,菩薩悉知悉見」。⑱能知不可說不可說時間差別的法門。⑲能知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或住或壞或空的法門。⑳能知不可說不可說覆住或仰住一切諸佛刹土的法門。

於一念中,皆如實知,如是入時,無有邊際。無有窮盡。不疲不厭。不斷不息。無退無失。於諸法中,不住非處。恒正思惟,不沉不擧。求一切智,常無退捨。為一切佛剎照世明燈。轉不可說不可說法輪。以妙辯才,諮問如來,無窮盡時。示成佛道,無有邊際。調伏衆生,恒無廢捨。常勤修習普賢行願,未曾休息。示現無量不可說不可說色相身,無有斷絕。何以故。譬如然火,隨所有緣,於爾所時,火起不息。

菩薩在一念之中,都能眞眞實實的知道這種境界,好像這樣入普幻門三昧時。雖然沒有邊際,沒有窮盡,可是不疲倦、不厭煩、不斷絕、不休息,也不退轉菩提心,也不失散菩提心,在一切法中,不住在非法的地方。常常正思惟,不打妄想,也不昏沉,也不掉擧。菩薩打坐不睡覺。凡夫打坐為甚麼睡覺?因為求法心不眞實的緣故。菩薩一擧一動,都是循規蹈矩,而不放逸。凡夫恰好相反,認為守規矩是不自由,所以我行我素,放蕩不羈。要曉得這樣的自由,死後就不自在了。

菩薩為求一切的智慧,所以常不退捨菩提心。為一切諸佛刹土,作普照世間的明燈。又常轉不可說大法輪。用不可思議的辯才,向佛請問一切諸法實相,沒有窮盡的時候。示現諸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道,沒有邊際。時時在調伏剛強的衆生,沒有廢捨的時候。調是調練身口意三業。伏是制伏一切的妄想。因為剛強的衆生,難調難伏,菩薩便用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來調伏。然後,再用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來攝受,令衆生發菩提心,求無上道。菩薩時時勤修普賢菩薩的行願,未有休息的時候。又示現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色相之身,沒有斷絕的時候。為甚麼要這樣?是甚麼緣故?擧出一個譬喩,好像燃火一樣,凡是有能燃燒的物為緣,在這個地方,這個時候,火就燃燒起來,而不停止。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觀察衆生界法界世界,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乃至能於一念之頃,往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所。一一佛所,入不可說不可說一切智種種差別法。令不可說不可說衆生界,出家為道,勤修善根,究竟清淨。令不可說不可說菩薩,於普賢行願未決定者,而得決定。安住普賢智慧之門。以無量方便,入不可說不可說三世成住壞廣大差別劫。於不可說不可說成住壞世間差別境界,起於爾所大悲大願。調伏無量一切衆生,悉使無餘。何以故。此菩薩摩訶薩為欲度脫一切衆生,修普賢行,生普賢智,滿足普賢所有行願。

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能觀察衆生界的因緣,能觀察法界的因緣,能觀察一切世界的因緣,猶如虛空,沒有邊際,乃至能在一念之間,能往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諸佛道場中。在每位佛的道場中,能入不可說不可說一切智慧種種差別的法門。能令不可說不可說衆生界的衆生,出家修道,精勤修習善根,究竟得到清淨,沒有半點的染汚。能令不可說不可說菩薩,對於普賢菩薩所修的行願,尚未決定者,令其得到決定的智慧,來修普賢菩薩的行願,安住在普賢菩薩具有智慧之門。用無量善巧方便法門,入不可說不可說三世成住壞空廣大不同的劫中。能在不可說不可說成住壞空世間不同的境界中,生起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大悲心和大願心。調伏無量無邊一切衆生,令所有的衆生,皆得度脫,沒有一個衆生而不得度。為甚麼緣故?因為這位大菩薩,為想度脫一切衆生離苦得樂,所以修行普賢菩薩的行願,生出普賢菩薩的智慧,而滿足普賢菩薩所有一切的行願。

是故諸菩薩,應於如是種類,如是境界,如是威德,如是廣大,如是無量,如是不思議,如是普照明,如是一切諸佛現前住,如是一切如來所護念,如是成就往昔善根,如是其心無礙不動三昧之中。勤加修習。離諸熱惱,無有疲厭,心不退轉,立深志樂,勇猛無怯。順三昧境界。入難思智地,不依文字,不著世間,不取諸法,不起分別,不染著世事,不分別境界。

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一切諸菩薩,應該對於前邊所說的種類,所說的境界,所說的威德,廣大的願力,無量的法門,不可思議的境界,智慧普照光明的佛法,這樣一切諸佛示現住於三世,這樣一切諸佛所護念和加持,這樣成就往昔的善根,這樣的菩薩心,是無障無礙。在不動三昧之中,勤加修習普賢菩薩的行願法門。要離開一切熱惱,沒有疲倦和厭煩的時候。菩薩為法,心不退轉,立下甚深的志願,百折不撓,勇猛精進,心不畏怯,而得快樂。隨順正定正受的境界,入不可思議智慧之地,也就是證入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位。

菩薩不一定依照文字來修行,不執著世間一切有為法,也不取世間一切染汚法,也不生起一切分別心,也不染著一切世間的事,也不分別一切的境界。

於諸法智,但應安住,不應稱量。所謂親近一切智。悟解佛菩提。成就法光明。施與一切衆生善根。於魔界中。拔出衆生。令其得入佛法境界。令不捨大願,勤觀出道,增廣淨境,成就諸度。於一切佛,深生信解。常應觀察一切法性。無時暫捨。

菩薩對於一切法和一切智,要安住在其中,不應該用秤來稱,或用斗來量:法究竟有多少?智究竟有多少?不可以衡量,不可以生分別心。就是所說親近一切智慧,悟解佛菩提的覺道,成就法的智慧光明。然後再施給一切衆生,令其善根增長。對於魔界中的衆生,應該拯救他們出離水深火熱的煩惱海,令入佛法境界。

我們在沒有出家發菩提心之前,都作為魔王的眷屬,所行所作都和魔有關係,例如自私自利,嫉妬障礙,爭論第一,搬弄是非,都是在受魔的指揮。所以說衆生是魔王的眷屬。若是修行,就會成佛;若不修行,就是衆生。這是光明和黑暗兩條路,由衆生自己來選擇。圖一時之快樂,儘貪財色名食睡五欲之享受。那麼,就永遠做衆生。若是出家修道,只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那就直達涅槃彼岸之境。

菩薩有慈悲心腸,從魔界中,拔救衆生,令衆生早日覺悟,證得佛法的境界。令一切菩薩和凡夫不捨棄所發的大願,勤加觀察出離三界的道路,增長廣大清淨的境界,成就十種波羅蜜的行門。對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法,要深深生出信心和瞭解,要常常觀察一切諸法的自性,無時無刻不在觀察,沒有暫時間的捨離。

應知自身與諸法性,普皆平等。應當明解世間所作。示其如法智慧方便。應常精進,無有休息。應觀自身,善根鮮少。應勤增長他諸善根。應自修行一切智道。應勤增長菩薩境界。應樂親近諸善知識。應與同行而共止住。應不分別佛。應不捨離念。應常安住平等法界。應知一切心識如幻。應知世間諸行如夢。應知諸佛願力出現,猶如影像。應知一切諸廣大業,猶如變化。應知言語悉皆如響。應觀諸法一切如幻。應知一切生滅之法,皆如音聲。應知所往一切佛剎,皆無體性。應為請問如來佛法,不生疲倦。應為開悟一切世間,勤加教誨而不捨離。應為調伏一切衆生,知時說法而不休息。

應該知道自己的身體和諸法的自性,普為平等。應當明白瞭解世間所作,指示他眞實的法,智慧和方便的法。應該恒常的精進,學習佛法,沒有休息。應該觀察自身,在往昔所修的善根,是很鮮少的。應該勤加增長一切諸善根,不但令自己的善根增長,而且也令他人的善根增長。應該自己修行一切智慧之道,也應該令他人修行一切智慧之道,這就是菩薩的思想。所謂「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小乘的思想是「自覺不覺他,自度不度他,自利不利他。」這是自了漢的作風,不可效法!

應該勤加增長菩薩的境界。應該快樂親近一切大善知識。應該和善知識在一起修行,而共止住。應該不分別一切諸佛,應該不捨離念佛念法念僧。應該常安住在平等法界之中。應該知道一切心識如幻如化一般的虛妄。應該知道世間一切諸行如夢如泡一般不眞實。應該知道一切諸佛出現於世,皆因在往昔所發的願力,猶如影像一樣。應該知道一切廣大的諸業,猶如變化一樣。應該知道一切言語,如響應聲一樣。應該觀察一切諸法,如幻不實。應該知道一切生滅之法,皆如音聲,忽有忽無。應該知道所往的一切佛刹,都沒有一個實體。應該為請問佛所說的法,不生疲倦。應該為開悟一切世間的衆生,勤加教誨,而不捨離衆生。應該為調伏一切衆生,知道在甚麼時候,而為衆生說法,永不休息。換言之,隨時隨地為衆生說法,所謂「觀機逗教,因人說法」

依這段經文來看,我們修道人,要徹底反省一下,是否天天依照佛法來修行?是否存著大公無私的心?有沒有自私自利的心?我們天天所行所作是利益衆生,還是利益自己?要徹底檢討一番。

若要利益衆生,是怎樣利益衆生?是不是天天打妄想來利益衆生?是不是天天找人的麻煩來利益衆生?天天顛顛倒倒,不認自己錯。天天馬馬虎虎,不認眞修行。這樣能利益衆生嗎?不廻光返照,不反求諸己,這樣能利益衆生嗎?在這些地方要特別注意。

如果天天專為自己作打算,那就會賠本。好像做生意,把資本賠光了。假設專做利益於人的事,而不利己,這樣,生意(德行)便越作越有發展。我們學佛法,唯一方法,就是脚踏實地,老老實實去修行。要知道自己在無始劫以來,因為有貪心瞋心癡心的緣故,所以修行一點也沒有成就。

如果染汚心太重,清淨心太輕,修到未來際,也不會成功。所以要修普賢菩薩的行願。因為普賢菩薩的行願,沒有自私自利的思想,沒有自私自利的行為。假設用邪知邪見來支配自己的行為,天天障礙他人修行,那一定會墮落在無間地獄,永不出離。

希望大家要團結一致,要和平相處,以誠相待,以德感化。我們都是有緣人,才能在一起學習修行佛法。這是多生多世種下的善根,所以才能不分種族,不分國籍,大家一團和氣。專心在一起研究佛法,誦經持咒,參禪打坐。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可以說全世界都是一家人。人人如是觀想,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為祖,我們都是他的子孫,何必勾心鬥角,明爭暗奪,傷了和氣,成為敵人。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不看僧面看佛面」。大家都是佛弟子!應互相援助,互相指導,同心協力,發展佛教,令其光大,普徧於全世界各個角落,人心向善,焉有戰爭。大家要朝這個方向邁進,完成我們的使命。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普賢之行。如是圓滿菩薩境界。如是通達出離之道。如是受持三世佛法。如是觀察一切智門。如是思惟不變異法。如是明潔增上志樂。如是信解一切如來。如是了知佛廣大力。如是決定無所礙心。如是攝受一切衆生。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時時修行普賢菩薩具有的行門,處處幫助衆生成就佛道。能這樣去作圓滿菩薩的境界,就通達出離三界的道路,就受持三世諸佛所說的法,受之於心,持之於身,要心口如一,說到就做到,不要成為「口頭禪」。若說到做不到,那是紙上談兵,無有是處。淺言之,所行所作是利益他人,就是佛法;所行所作是利益自己,就是魔法。正邪二法,由善惡來決定。善者濟人,惡者害人,自私自利心,絕對不可有;救世救人心,絕對不可無。所謂「犧牲小我,而成大我」。要有這種精神,才是眞佛子。

像這樣用觀察智來觀察一切智慧之門,來思惟不變異的法,也就是不要見異思遷,被境界所轉。來明潔智慧,增長善根,志願來修行,得到快樂之境界。來信仰明瞭一切諸佛所說的法,來了知佛有廣大的力量,來決定沒有障礙的信心,來攝受一切衆生,菩薩修行普賢行,得到這樣的十一個「如是」的境界。

佛子。菩薩摩訶薩入普賢菩薩所住如是大智慧三昧時。十方各有不可說不可說國土。一一國土,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如來名號。一一名號,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而現其前。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入於普賢菩薩所住的境界。這樣的大智大慧三昧時,在十方各有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國土。在每一個國土中,又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麼多佛的名號,在每位佛的名號之中,又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諸佛,統統示現在菩薩的面前。

與如來念力,令不忘失如來境界。與一切法究竟慧,令入一切智。與知一切法種種義決定慧,令受持一切佛法,趣入無礙。與無上佛菩提,令入一切智,開悟法界。與菩薩究竟慧,令得一切法光明,無諸黑闇。與菩薩不退智,令知時非時善巧方便調伏衆生。與無障礙菩薩辯才,令悟解無邊法,演說無盡。與神通變化力,令現不可說不可說差別身,無邊色相,種種不同,開悟衆生。與圓滿言音,令現不可說不可說差別音聲種種言辭,開悟衆生。與不唐捐力,令一切衆生若得見形,若得聞法,皆悉成就,無空過者。

有不可說那樣多的諸佛,示現在這位大菩薩的面前。給他十種智慧之力。①給如來的念力,令他永遠不忘失如來的境界。②給一切法究竟的智慧,令他證入一切智慧。③給一切法種種的義理,決定的智慧,令他受持一切佛法,趣入無障礙法門。④給無上佛菩提覺道,令他入一切智慧,開悟法界一切衆生。⑤給菩薩究竟的智慧,令他得到一切法的光明,照破一切黑暗。⑥給菩薩不退轉的智慧,令他知道是說法時或不是說法時,善巧方便來調伏一切衆生。⑦給菩薩無障礙的辯才,令他開悟瞭解無邊的佛法,演說無盡的妙法。⑧給神通變化的力量,令他現出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不同身,無量無邊的色相,有種種不同,來開悟一切衆生。⑨給圓滿無礙的音聲,令他現出不可說不可說種種不同的音聲,種種不同的言辭,來開悟一切衆生。⑩給不唐捐(不捨棄)的力量,令一切衆生,或者見到菩薩的形相,或者聞到菩薩的法音,統統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沒有空過的,也就是沒有得不到法益。換句話說:凡是見菩薩相,聞菩薩法,皆成佛道。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滿足普賢行故,得如來力,淨出離道,滿一切智。以無礙辯才,神通變化,究竟調伏一切衆生,具佛威德,淨普賢行,住普賢道。盡未來際,為欲調伏一切衆生,轉一切佛微妙法輪。何以故。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像這樣的修行,能圓滿具足普賢菩薩行的緣故,所以得到如來力的加被,清淨出離三界的道,圓滿一切智慧。用無障礙的辯才,神通無礙的變化,究竟能調伏一切衆生。具足佛的大威德力,清淨普賢菩薩所修的行門,住在普賢菩薩所修的道路。盡未來際的時間,來為調伏一切衆生,而轉一切諸佛微妙的大法輪,這是甚麼緣故?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殊勝大願諸菩薩行。則為一切世間法師。則為一切世間法日。則為一切世間智月。則為一切世間須彌山王。嶷然高出,堅固不動。則為一切世間無涯智海。則為一切世間正法明燈,普照無邊,相續不斷。為一切衆生開示無邊清淨功德。皆令安住功德善根。順一切智大願平等。修習普賢廣大之行。常能勸發無量衆生住不可說不可說廣大行三昧,現大自在。

各位佛子!這位大菩薩,他以種種善根,成就前邊所說這種殊勝大願和一切菩薩所修的行門,他成就這樣的大願和大行,則為一切世間的大法師。則為一切世間的法太陽,則為一切世間的智慧月,也就是清涼月,則為一切世間的須彌山王。譯為妙高山,因為巍巍然而高大,超出一切衆山,堅固不移動,則為一切世間無邊涯的智慧海,則為一切世間正法的明燈,普照十方無邊的世界,相續而不間斷,則為一切衆生開示無邊清淨的功德,令一切衆生,安住在一切功德的善根,隨順一切智慧,一切大願,皆是平等。修習普賢菩薩的廣大行門。常勸無量衆生,住在不可說不可說普賢菩薩廣大行的三昧中,示現大自在的神通變化。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獲如是智,證如是法。於如是法,審住明見。得如是神力,住如是境界。現如是神變。起如是神通。常安住大悲,常利益衆生,開示衆生安隱正道,建立福智大光明幢。證不思議解脫。住一切智解脫。到諸佛解脫彼岸。學不思議解脫方便門。已得成就入法界差別門,無有錯亂。於普賢不可說不可說三昧,遊戲自在。住師子奮迅智,心意無礙。

各位佛子!這位大菩薩,獲得這樣的智慧。證得這樣的法門。對於這種的法,審查證得智慧的明見,得到不可思議的神通力,住在不可思議的境界,現出不可思議的神變,生起不可思議的神通,恒常安住在大悲心,恒常利益一切衆生,令發菩提心,恒常開示一切衆生,安穩住在菩提正道,建立福智的大光明幢,證得不可思議的解脫。住在一切智慧的解脫,到達一切諸佛解脫的彼岸。學習不可思議解脫的方便門,已得到成就入法界的差別門。法門雖然很多,但是不會錯亂。對於普賢菩薩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三昧,任運遊戲,而得自在。住在師子奮迅的智慧中,心意皆無所障礙。

其心恒住十大法藏。何者為十。所謂住憶念一切諸佛。住憶念一切佛法。住調伏一切衆生大悲。住示現不思議清淨國土智。住深入諸佛境界決定解。住去來現在一切佛平等相菩提。住無礙無著際。住一切法無相性。住去來現在一切佛平等善根。住去來現在一切如來法界無差別身語意業先導智。住觀察三世一切諸佛受生,出家,詣道場,成正覺,轉法輪,般涅槃,悉入剎那際。

這位大菩薩,其心常住在十大法藏中,是那十種大法藏?就是所說的①常住在憶念十方一切諸佛的名號。②常住在憶念十方一切諸佛所說的法。③常住在調伏一切衆生的大悲心,令衆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④常住示現不可思議清淨國土的智慧。⑤常住深入一切諸佛的境界,而能得決定解。⑥常住在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一切諸佛平等相的菩提。⑦常住在無障礙無執著的邊際。⑧常住在一切法無相無性的境界。⑨常住在三世一切諸佛平等的善根中。⑩常住在三世一切諸佛法界,無分別身語意三業先導的智慧中。觀察三世一切諸佛,受生、出家、詣道場、成正覺、轉法輪,般涅槃,完全入刹那際。

佛子。此十大法藏廣大無量,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說,無窮盡,難忍受。一切世智,無能稱述。

各位佛子!這十種大法藏,是廣大無量、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說,無窮無盡,難忍難受。所有一切的世智,無法稱揚讚歎,無能敍述完盡。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到普賢諸行彼岸。證清淨法。志力廣大。開示衆生無量善根。增長菩薩一切勢力。於念念頃,滿足菩薩一切功德。成就菩薩一切諸行。得一切佛陀羅尼法。受持一切諸佛所說。雖常安住眞如實際。而隨一切世俗言說,示現調伏一切衆生。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法如是故。

各位佛子!這位大菩薩,已達到普賢菩薩所修一切諸行的彼岸。證得清淨的法,志力廣大無邊,開示一切衆生,得到無量的善根,增長菩薩所有一切威德的勢力,在每一念中,滿足菩薩所有一切的功德,成就菩薩所有一切的行門,得到一切諸佛總持的法門,能受持一切諸佛所說的法。雖然常住在眞如實際中,可是隨順一切世俗的言說。示現調伏一切剛強的衆生。為甚麼緣故?因為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無礙輪三昧時,所以法就是這樣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三昧,得一切佛廣大智。得巧說一切廣大法自在辯才。得一切世中最為殊勝清淨無畏法。得入一切三昧智。得一切菩薩善巧方便。得一切法光明門。到安慰一切世間法彼岸。知一切衆生時非時。照十方世界一切處。令一切衆生得勝智。作一切世間無上師。安住一切諸功德。開示一切衆生清淨三昧。令入最上智。何以故。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以住在此種三昧時,得到十種境界。是那十種?①得到一切諸佛所有廣大智慧。②得到善巧方便來說一切廣大的佛法,有任運自在的無礙辯才。③得到一切世間最為殊勝清淨的無畏法。④得到證入一切三昧的智慧。⑤得到一切菩薩具有善巧方便的法門。⑥得到一切諸法的光明門。⑦得到安慰一切世間法的彼岸。⑧得知一切衆生時或非時的說法。⑨能照十方世界一切處,令一切衆生,得到殊勝的智慧。⑩能作一切世間無上的導師,安住在一切功德,開示一切衆生,得到清淨的三昧,令入無上的智慧。為甚麼緣故?

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則利益衆生。則增長大悲。則親近善知識。則見一切佛。則了一切法。則詣一切剎。則入一切方。則入一切世。則悟一切法平等性。則知一切佛平等性。則住一切智平等性。

菩薩中的大菩薩,像這樣的修行一切菩薩道,有十種的境界。是那十種?就是①能利益一切衆生。②能增長大悲心。③能親近善知識。④能見一切諸佛。⑤能瞭解一切佛法。⑥能到一切諸佛刹土。⑦能入一切地方。⑧能入一切世界。⑨能知悟一切法的平等性。⑩能知悟一切諸佛的平等性。則能住在一切智慧平等性。

於此法中,作如是業,不作餘業。住未足心。住不散亂心。住專一心。住勤修心。住決定心。住不變異心。如是思惟。如是作業。如是究竟。

在這種法中,作清淨的業,不作染汚的業。住在為法未滿足的心,住在不散亂的心,住在專一的心,住在勤修行的心,住在決定的心,住在不變異的心。菩薩這樣的思惟,這樣來作業,這樣的究竟,也就是把修行的法門,都作到極點了。

佛子。菩薩摩訶薩無異語異作。有如語如作。何以故。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不說兩樣的話,不做兩樣的事。所說的話,都是如法;所做的事,都是合法。這是甚麼原因?在下邊擧出十個喩來說明。①金剛不壞喩。②眞金妙色喩③日輪光明喩④須彌四峯喩⑤大地能持喩⑥大海含水喩⑦軍將開戰喩⑧輪王護世喩⑨植種生長喩⑩時雨生種喩。

譬如金剛,以不可壞而得其名。終無有時離於不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諸行法而得其名。終無有時離諸行法。

好像金剛,因為它堅固,不易破壞,所以得到金剛的名字。始終不會有破壞的時候。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所修六度萬行,而得菩薩的名字,始終不會有離開六度萬行的時候。

譬如眞金,以有妙色而得其名。終無有時離於妙色。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諸善業而得其名。終無有時離諸善業。

好像眞金,因為它的顏色非常美妙,其光悅目,令人喜愛,所以得名為眞金。始終不會有離開妙色的時候。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因為作一切善業,來利益一切衆生,所以得到菩薩的名稱。始終不會有離開一切善業的時候。

譬如日天子,以光明輪而得其名。終無有時離光明輪。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智慧光而得其名。終無有時離智慧光。

好像太陽,因為它有大光明輪,能普照世間,令一切得其利益,所以稱為太陽。始終不會有離開光明輪的時候。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因為有大智慧的光明,所以得菩薩的名。始終不會有離開智慧光明的時候。

譬如須彌山王,以四寳峰。處於大海。逈然高出而得其名。終無有時捨離四峯。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諸善根。處在於世。逈然高出而得其名。終無有時捨離善根。

好像妙高山王,它有四個寳峰,處於大海之中,有逈然高出的樣子,所以而得其名。始終不會有捨離四寳峰的時候。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以一切善根,處在世間,逈然高出一切衆生,而得菩薩之名。始終不會有捨離一切善根的時候。

譬如大地,以持一切而得其名。終無有時捨離能持。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度一切而得其名。終無有時捨離大悲。

好像大地,因為它能載持一切萬物,所以其名叫做大地。始終不會有捨離能持的時候。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因為能度脫一切衆生,所以其名叫做菩薩。始終不會有捨離大悲心的時候。

譬如大海,以含衆水而得其名。終無有時捨離於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諸大願而得其名。終不暫捨度衆生願。

好像大海,因為它能容納一切的水,所以得大海的名。始終不會有捨離於水的時候。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以一切大願來拯救受苦的衆生,所以得菩薩的名。始終不會有暫捨衆生願的時候。

譬如軍將,以能慣習戰闘之法而得其名。終無有時捨離此能。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能慣習如是三昧,而得其名。乃至成就一切智智。終無有時捨離此行。

好像軍將,也就是大將軍,他在運籌帷幄之中,能決勝千里之外。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無敵,百戰百勝。明白三韜六略,孫子兵法。因為歡喜戰闘之法,所以得大將軍之名。始終不會有捨離料事如神,未卜先知這種能力的時候。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以能慣習這樣的三昧,而得菩薩之名,乃至於成就智慧中之智慧,始終不會有捨離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時候。

如轉輪王,馭四天下,常勤守護一切衆生,令無橫死。恒受快樂。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如是等諸大三昧,常勤化度一切衆生,乃至令其究竟清淨。

好像轉輪聖王,他能統理四天下,恒常勤加守護一切衆生。令所有的衆生,沒有飛災橫禍的發生,恒常享受無比的快樂。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能入這種大正定大正受,常勤教化度脫一切衆生,乃至令一切衆生,得到究竟的清淨。

譬如種子,植之於地,乃至能令莖葉增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普賢行,乃至能令一切衆生善法增長。

好像植物的種子,種植在地上,乃至能令其發芽、生根、出莖、長葉、開花、結果,慢慢增長而成熟。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修行普賢菩薩所修的行門,乃至能令一切衆生,所有的善根,一天比一天增長。

譬如大雲,於夏暑月,降霔大雨,乃至增長一切種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如是等諸大三昧。修菩薩行。雨大法雨。乃至能令一切衆生究竟清淨。究竟涅槃。究竟安隱。究竟彼岸。究竟歡喜。究竟斷疑。為諸衆生究竟福田。令其施業,皆得清淨。令其皆住不退轉道。令其同得一切智智。令其皆得出離三界。令其皆得究竟之智。令其皆得諸佛如來究竟之法。置諸衆生一切智處。何以故。

好像大雲,在夏天酷暑月,常降霔大雨,乃至增長一切植物的種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入這種諸大三昧中,修行菩薩所修的行門,雨大法雨,擊大法鼓,吹大法螺,轉大法輪,來教化一切衆生。乃至能令一切衆生,得到究竟的清淨法,離開染汚法。也就是得到戒定慧三學,離開貪瞋癡三毒。令一切衆生,得到究竟涅槃,也就是不生不滅,得到常樂我淨四德。令一切衆生,得到究竟的安穩,沒有一切的煩惱。令一切衆生,得到究竟到彼岸,不再受輪廻之苦。令一切衆生,得到究竟的歡喜。令一切衆生,得到究竟的斷疑。

菩薩為所有的衆生,作為究竟的福田。令一切衆生不著施相,不著受相,皆得清淨。令一切衆生,都住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覺道上。令一切衆生,共同得到一切智慧中之智慧。令一切衆生,皆能出離三界的火宅。令一切衆生,皆得究竟的智慧。令一切衆生,皆得諸佛究竟的法要。把一切衆生安置在一切智慧的地方。為甚麼要這樣子?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法。智慧明瞭。入法界門。能淨菩薩不可思議無量諸行。所謂能淨諸智,求一切智故。能淨衆生,使調伏故。能淨剎土,常廻向故。能淨諸法,普了知故。能淨無畏,無怯弱故。能淨無礙辯,巧演說故。能淨陀羅尼,於一切法得自在故。能淨親近行,常見一切佛興世故。

菩薩中的大菩薩,成就這種法。因為智慧已經明白瞭解,而能入法界之門,所以能清淨菩薩不可思議無量諸行。

能清淨一切智慧,因為求得一切智慧的緣故。能清淨一切衆生,因為能使剛強的衆生,皆被調伏的緣故。能清淨一切刹土,因為時常廻向功德,來莊嚴清淨刹土的緣故。能清淨一切諸法,因為普徧了知的緣故。能清淨無畏,因為有德行,所以沒有恐懼怯畏的緣故。能清淨無礙辯,因為善巧演說一切諸法的緣故。能清淨陀羅尼,因為在一切法中,得到自在的緣故,能清淨親近諸佛的行門,因為常見到一切諸佛,出興於世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得如是等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不可說清淨功德。於如是等三昧境界得自在故。一切諸佛所加被故。自善根力之所流故。入智慧地大威力故。諸善知識引導力故。摧伏一切諸魔力故。同分善根淳淨力故。廣大誓願欲樂力故。所種善根成就力故。超諸世間無盡之福無對力故。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無礙輪三昧時,能得到這樣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清淨功德。

菩薩對於這種正定正受,得到十種的力故。是那十種?就是所說的①得到三昧境界任運自在故。②承蒙一切諸佛所加被故。③自己在往昔所作的善根力所流故。④能入智慧之地,有大威德神力故。⑤一切善知識來引導力故。⑥能摧伏一切天魔力故。⑦有同分善根,精淳清淨力故。⑧常發廣大誓願,欲樂力故。⑨所種的善根,要有成就力故。⑩超出一切世間無盡之福,沒有可比力故。

菩薩所發的四宏誓願:「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學佛法的人,也要法這種四種大願,每天要照著四大願去實行,才有進步。否則,在口中念得滾瓜爛熟,可是不去做,一點用處也沒有。不但不能度衆生,連自己也救不了。今將这四句淺釋於左。

衆生無邊誓願度:首先要廻光返照,自己問自己,度了衆生沒有?如果有度衆生,但不要執著度衆生的相。在金剛經上說:「我應滅度一切衆生,滅度一切衆生已,而無有一衆生實滅度者。」這個意思,教人不要執著自己的功德,不要執著度衆生的相,所謂「度生離相,離相度生。」

煩惱無盡誓願斷:首先要反省,看看自己的煩惱斷了沒有?現在老老實實地告訴你們,我的煩惱也沒有斷,但是願意斷煩惱。說起來眞慚愧,講了很多年的經,無明沒有破,煩惱沒有斷,很對不起各位,所以你們的煩惱也很多。可是我早已對你們說過:「我要向你們化緣,要化大緣,不化小緣。」甚麼是大緣?就是無形無相。甚麼是小緣?就是有形有相。脾氣煩惱是無形無相;金銀珠寳是有形有相。我在十幾年前曾經說:「把你們的脾氣煩惱,統統布施給我。」我歡喜煩惱,我願吃煩惱的飯,我願穿煩惱的衣,我願住煩惱的屋,我願坐煩惱的牀,可是你們不理不睬,捨不得布施,仍然留著自己用。無論出家多少年?如果不把煩惱布施出來,永遠不能證道。

怎樣能沒有煩惱?應該看一切衆生都是佛。若是直接對於一切衆生而生煩惱,等於間接對於一切諸佛而生煩惱。我們是佛的弟子,不能對佛生煩惱,所以要斷煩惱。

甚麼人不肯布施煩惱?就是愚癡人。有智慧的人,不會有煩惱。我常說:「事事都好去,脾氣難化了。眞能不生氣,就得無價寳。再要不怨人,事事都能好。煩惱永不生,怨孽從那找。常看人不對,自己苦未了。」這番話,對你們說了很多次,可是你們當作耳邊風,不往心裏去。說完就忘,過而不記。

為甚麼會有煩惱?因為有業障,有怨孽的關係,在無量劫以來,弑父、弑母、弑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犯了五逆之罪。淺言之,凡是在僧團中,挑撥離間,說是說非,令比丘互相猜疑,甚至造出種種不幸的事件,這就是破和合僧。若破壞道場中的規矩,令道場不安寧,造出許多麻煩,這就是出佛身血。造了這五逆的罪業,想要修行,這些孽債就來找麻煩,令你不能靜心修行,妄想紛飛,煩惱重重。

人有病患,就因為有業障,怨孽債來作祟,令你精神恍惚,六神無主。凡是健康的人,是沒造怨孽的因。雖然不能一概而論,大致差不多是這樣。

我們因為在往昔的時候,不守五戒,不行十善,所以沒有善根。今生想發菩提心,可是諸魔就來擾亂。那麼,怎樣辦呢?趕快改過自新,心平氣和的懺悔,徹底的改過。徹底的自新。切記!不可半改半不改,那是欺騙自己的行為。修行要脚踏實地,不可摻雜絲毫虛偽的成分在內。修道就是修個誠實。所謂「心誠則靈」,心誠到極點,便有感應。儒家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我們要時時刻刻檢討自己,煩惱斷了沒有?沒有斷,趕快斷。煩惱已斷,不讓它再生。煩惱是煩身惱心的壞東西,是修道的絆脚石。

法門無量誓願學:你們天天來聽經,研究佛法,可是一個名相也記不住。問:甚麼是四念處?啊!我不知道。問:甚麼是五根?啊!是不是我昨天所燒那五根香?問:甚麼是六度?啊!我一個人,沒有六個肚子!問:甚麼是八正道?大概是八條大道吧!問:甚麼是十力?是不是十種的力量?再問:甚麼是十八不共法?更不知道。一問三不知。這樣來學佛法,焉能有進步。

法門是無量,問問自己學了沒有?若是沒學,趕快去學。已經學了,更要多學。所謂「金山有路勤為徑,法海無涯苦作舟。」要勇猛精進,勤習佛法,將來可以助佛揚化,完成為佛教徒的任務。否則,「書到用時方恨少」,到用的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事非經過不知難」。聽人家講經說法,覺得很容易。可是自己來講,就知其中味,並非簡單,非得下一番苦功夫,才能勝任,不可作啞羊僧。

佛道無上誓願成:這一願要靠眞功夫來成就。不是說,而是行。能說不能行,永遠不會成佛道。自己問問自己佛道成了沒有?若沒有成,趕快依法修行,將來一定要成佛道。這四宏誓願,各位要深深記住,實際去行動,不要辜負天天來聽經的目的。聽經為開悟,開悟才能成佛,所以說佛道無上誓願成。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得十種法,同去來今一切諸佛。何者為十。所謂得諸相好種種莊嚴。同於諸佛。能放清淨大光明網,同於諸佛。神通變化調伏衆生,同於諸佛。無邊色身。清淨圓音。同於諸佛。隨衆生業。現淨佛國。同於諸佛。一切衆生。所有語言。皆能攝持。不忘不失。同於諸佛。無盡辯才。隨衆生心。而轉法輪。令生智慧。同於諸佛。大師子吼。無所怯畏。以無量法。開悟群生。同於諸佛。於一念頃。以大神通。普入三世。同於諸佛。普能顯示一切衆生諸佛莊嚴,諸佛威力,諸佛境界,同於諸佛。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無礙輪三昧時,得到十種法。同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的一切諸佛是一樣的。是那十種?所說的①菩薩能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種種的莊嚴,所謂「相好莊嚴」。和諸佛是一樣。②菩薩能放清淨大光明網在虛空中,和諸佛是一樣。③菩薩用神通變化力來調伏一切衆生,和諸佛是一樣。④菩薩有無邊的色身和清淨的圓音,和諸佛是一樣。佛有八音:㈠極好音㈡柔軟音㈢和適音㈣尊慧音㈤不女音㈥不誤音㈦深遠音㈧不竭音。⑤菩薩隨衆生所造的業,而現清淨的佛國,和諸佛是一樣。⑥菩薩對於一切衆生所有的語言。例如飛禽有飛禽的語言,走獸有走獸的語言,魚龜有魚龜的語言,昆蟲有昆蟲的語言。總而言之,非潛動植,各有其語言。一切的語言,菩薩皆能攝持,不會忘記,不會失散,和諸佛是一樣。⑦菩薩的辯才,猶如大江的水,滔滔不絕的流,沒有窮盡的時候。菩薩有善巧方便的智慧,隨順衆生心念之所好,而常轉大法輪,令衆生所得的智慧,和諸佛是一樣。⑧菩薩有大師子吼的威力。在證道歌上說:「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龍寂聽生欣悅。」沒有怯畏的時候。用無量的法門,來開悟一切衆生,令衆生反迷歸覺,捨邪從正,身心健康,思想純正,如同諸佛一樣。⑨菩薩能在一念之間,用大威神通力,普入三世無礙的境界,如同諸佛一樣。能將三世大搬家,過去世雖然過去,可是能把它搬來到現在。現在世雖然不停,可是能把它挪移到未來。未來世雖然還沒有來,可是能把它搬囘到過去。這種境界的理論,只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為甚麼?因為俗人的執著太深,認為過去就是過去,現在就是現在,未來就是未來。怎能大調換?將時間顛倒,豈有此理!這是俗人不明白三世無礙的道理。其實而言,本來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沒有現在。不過,在衆生的執著心上起分別而已。在諸佛大圓鏡智中,三世無分別。在衆生阿賴耶識中,三世有分別。所以在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的。」這是三心了不可得的道理,也就是教人不要執著,不要有分別心。要有圓融無礙的思想,所謂:「縱包太虛,橫周沙界。」將心量放寬。⑩菩薩能普徧顯示一切衆生,知道諸佛的莊嚴,諸佛的威力,諸佛的境界,一切的一切,如同諸佛一樣,沒有區別。

了現在一般人,犯了掩耳盜鈴的毛病,認為把自己的耳朵堵塞,去盜取金鈴。那鈴不會響起來,人家不會聽到鈴聲,這是欺騙自己的行為。現在有人反對神通,以為神通是不可能的事,這是孤陋寡聞,少見多怪的現象。

佛有神通,你反對不反對?你若反對,就是佛的叛徒。為甚麼你不反對佛有神通?而反對佛的弟子有神通?是不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在作祟。

有人說:「佛入涅槃的時候,囑咐弟子,不可顯神通。」如果佛不准弟子顯神通,那麼,佛當初不應該說神通,菩薩不應該現神通。佛既然說了有神通變化的妙用,為何不准?一定有原因。佛在世時,有位昔樹提長者,用栴檀缽放在刹竿頂端。對大衆宣佈,誰能以神通力取之,這缽便屬於誰所有。此時,賓頭盧頗羅墮尊者,經過此處,以神通力得之。被佛知道,呵斥不許入滅,留身在世間,應末法時代世人供養。

佛不准弟子顯神通的主要原因,乃是為弟子普受供養的緣故。如果有神通者,大受人之供養;沒有神通者,則無人供養,所以不准隨便顯神通。這是佛的慈悲。

爾時普眼菩薩白普賢菩薩言。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法,同諸如來。何故不名佛。何故不名十力。何故不名一切智。何故不名一切法中得菩提者。何故不得名為普眼。何故不名一切境中無礙見者。何故不名覺一切法。何故不名與三世佛無二住者。何故不名住實際者。何故修行普賢行願猶未休息。何故不能究竟法界捨菩薩道。

在這個時候,普眼菩薩乃對普賢菩薩說:「佛的弟子!這位大菩薩得到這樣種種的法,和諸佛是一樣的境界,沒有分別。可是為甚麼不是佛?我實在不明白。請仁者您慈悲,指示下邊所問的十一個問題。做個詳細的答題,可以嗎?」

①為甚麼緣故不稱為佛?

②為甚麼緣故不稱為十力的人?

③為甚麼緣故不稱為一切智慧的人?

④為甚麼緣故不稱為一切法中得菩提的人?

⑤為甚麼緣故不稱為普眼的人?

⑥為甚麼緣故不稱為一切境界中圓融無礙明見的人?

⑦為甚麼緣故不稱為覺悟一切法的人?

⑧為甚麼緣故不稱為與三世諸佛無二住的人?

⑨為甚麼緣故不稱為住在實際理體的人?

⑩為甚麼緣故?這位大菩薩修行普賢菩薩的行和願,還沒有停止?既然和諸佛是一樣的話,應該停止,不必再修行了。

為甚法緣故?這位大菩薩還不能究竟法界諸法實相?還不捨棄菩薩所修的道?既然還修菩薩道,怎能同佛是一樣?

普眼普薩他本人當然明白這十一個問題,可是為在華嚴法會中的大衆,和當來一切衆生著想,而請普賢菩薩來解答。這就是菩薩的精神,願作影響衆,代替衆生來請法。

爾時普賢菩薩告普眼菩薩言。善哉佛子。如汝所言。若此菩薩摩訶薩同一切佛。以何義故。不名為佛。乃至不能捨菩薩道。

在這個時候,普賢菩薩告訴普眼普薩說:「善哉!善哉!佛的弟子!你所問這位大菩薩,如果同諸佛是一樣,為甚麼不稱為佛?乃至不能捨棄菩薩道?」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習去來今世一切菩薩種種行願,入智境界,則名為佛。於如來所,修菩薩行,無有休息,說名菩薩。如來諸力,皆悉已入,則名十力。雖成十力,行普賢行而無休息,說名菩薩。知一切法而能演說,名一切智。雖能演說一切諸法,於一一法善巧思惟,未嘗止息,說名菩薩。知一切法無有二相,是則說名悟一切法。於二不二,一切諸法差別之道,善巧觀察,展轉增勝,無有休息,說名菩薩。已能明見普眼境界,說名普眼。雖能證得普眼境界,念念增長,未曾休息,說名菩薩。於一切法,悉能明照,離諸闇障,名無礙見。常勤憶念無礙見者,說名菩薩。

佛的弟子!請注意聽,我現在詳細來說明這十一個問題。

①這位大菩薩,已經能修行學習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一切菩薩種種的行願,入一切智慧的境界中,則名為佛。可是在諸佛的處所,仍然還修菩薩行,沒有休息的時候,所以名為菩薩。

②這位大菩薩,對於諸佛的十力,皆悉證得,則名為十力。雖然已成就十力,可是還要修行普賢菩薩的行門,沒有休息的時候,所以名為菩薩。

③這位大菩薩,知道一切法,明白一切義,而能為一切衆生演說妙法義理,則名為一切智。雖然能演說一切諸法,可是在每一種法中,用善巧來思惟,未曾停止和休息,所以名為菩薩。

④這位大菩薩,知道一切諸法,沒有二相,就是一相也沒有,則名為悟一切法。因為對於二相不相,一切諸法分別的道理,用善巧來觀察,輾轉來增勝,沒有休息的時候,所以名為菩薩。

⑤這位大菩薩,已能明見普眼的境界,則名為普眼。雖然證得普眼的境界,可是念念增長,還要往前求進步,未曾休息,所以名為菩薩。

⑥這位大菩薩,對於一切法,皆能明照,離開一切暗障,所以名為無礙見。因為菩薩常勤加憶念一切諸佛,所以名為菩薩。

已得諸佛智慧之眼,是則說名覺一切法。觀諸如來正覺智眼,而不放逸,說名菩薩。住佛所住,與佛無二,說名與佛無二住者。為佛攝受,修諸智慧,說名菩薩。常觀一切世間實際,是則說名住實際者。雖常觀察諸法實際。而不證入,亦不捨離,說名菩薩。不來不去,無同無異,此等分別,悉皆永息,是則說名休息願者。廣大修習,圓滿不退,則名未息普賢願者。了知法界無有邊際,一切諸法,一相無相,是則說名究竟法界捨菩薩道。雖知法界無有邊際,而知一切種種異相,起大悲心,度諸衆生,盡未來際,無有疲厭,是則說名普賢菩薩。

⑦這位大菩薩,已經證得諸佛智慧之眼,則名為覺一切法。因為觀察一切諸佛正覺智慧之眼,而不放逸。時時在精進,處處守規矩,所以名為菩薩。

⑧這位大菩薩,住在佛所住的境界,和佛沒有兩樣,則名為與佛無二住。因為還為佛所攝受,修習一切智慧,所以名為菩薩。

⑨這位大菩薩,常觀察一切世間的眞實理體,則名為住實際者。雖然常觀察諸法實際,可是沒有證入實際理體,也沒有捨離眞實理體,所以名為菩薩。

⑩這位大菩薩,不去不來,不同不異,這種的分別,永遠息滅,則名為休息願者。因為菩薩廣大修習普賢行願。圓滿不退,則名為未息普賢願者。

⑪這位大菩薩,了知法界沒有邊際,一切諸法,是一相無相,則名為究竟法界捨菩薩道。雖然知道法界沒有邊際,可是知道有種種不同相,而生起大悲心,願度一切衆生,就是盡未來際,也不疲倦,也不厭煩,所以名為菩薩。

佛子。譬如伊羅鉢那象王,住金脇山七寳窟中。其窟周圍,悉以七寳而為欄楯。寳多羅樹,次第行列。眞金羅網,彌覆其上。象身潔白,猶如珂雪。上立金幢,金為瓔珞。寳網覆鼻。寳鈴垂下。七支成就。六牙具足。端正充滿,見者欣樂。調良善順,心無所逆。

各位佛子!好像伊羅缽那(香葉)大象王,牠住在金脇山(第一金山之脇)七寳窟中。這個窟的周圍,都用七寳所造的欄楯,作為莊嚴。又有很多的寳多羅樹,有次第的排列,非常整齊,左看成行,右看也成行。又有用眞金所制的羅網,瀰漫覆蓋在寳窟的上邊。這隻大象王的身色,非常潔白,猶如珂雪一樣的。上邊有金幢,用金所做的瓔珞。又有寳網,覆在鼻上,寳鈴在脖下垂著,七支(四足、頭、陰、尾)成就,六牙具足。不但端正,而且充滿,令見者皆生欣樂。象王的性情,調順善良,無論做甚麼事,心無違逆而不樂的時候。總而言之,隨順主人(釋提桓因)的心意,聽其指揮,服從命令。

若天帝釋將欲遊行。爾時象王即知其意。便於寳窟而沒其形。至忉利天釋主之前。以神通力種種變現。令其身有三十三頭。於一一頭化作七牙。於一一牙化作七池。一一池中,有七蓮華。一一華中,有七采女。一時俱奏百千天樂。是時帝釋乘茲寳象。從難勝殿,往詣華園。芬陀利華,徧滿其中。是時帝釋至華園已,從象而下,入於一切寳莊嚴殿。無量采女以為侍從。歌詠伎樂,受諸快樂。爾時象王。復以神通,隱其象形。現作天身。與三十三天,及諸采女,於芬陀利華園之內,歡娛戲樂。所現身相,光明衣服,往來進止,語笑觀瞻,皆如彼天,等無有異。無能分別此象此天。象之與天,更互相似。

假設天帝釋(釋提桓因)想要去旅行,這時候,大白象王即刻知道天帝釋的心意,便在寳窟中隱沒其形,來到忉利天宮,天帝釋之前,而以神通力,現出種種的變化。令自己的身體,同時現出三十三個頭。在每個頭的口中,化現出七牙。在每一牙上,皆化現七個水池。在每一池中,皆化七朵大寳蓮華。在每一朵蓮華上,又化現七個采女。在同一時候,演奏百千種天樂。

在這個時候,天帝釋乘著大白象王,從難勝殿出發,前往御花園,欣賞各種各樣的花卉。在花園中有芬陀利華(白色蓮華),徧滿其中,華色潔白,一塵不染。芬香之味,令人陶醉。這時,天帝釋到華園之後,從大白象寳座下來,到一切寳莊嚴殿。有無量采女,作為侍從。有歌舞的表演,有悅耳的音樂,受一切的快樂。

在這個時候,大白象王,用種種神通,隱藏象身,現天人身,同帝釋天王和一切采女,在芬陀利華園中,互相遊戲,共同娛樂。大白象王,所現的身相,所穿的衣服,往來或進止,語笑和觀瞻,種種的動作,皆和天人一樣,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沒有人能分別出來牠是大白象王所變化的人。因為牠變的人和天人,更為互相相似,可以說唯妙唯肖,無法能辨別眞假。

佛子。彼伊羅鉢那象王,於金脇山七寳窟中,無所變化。至於三十三天之上,為欲供養釋提桓因,化作種種諸可樂物,受天快樂,與天無異。

各位佛子!香葉象王,在金脇山七寳窟中,本來還是大白象,並沒有變化。來到三十三天,為要供養釋提桓因的緣故,所以變化作種種可愛樂之物。受天人的快樂,和天人沒有兩樣。

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習普賢菩薩行願,及諸三昧,以為衆寳莊嚴之具。七菩提分,為菩薩身。所放光明以之為網。建大法幢。鳴大法鐘。大悲為窟堅固大願,以為其牙。智慧無畏,猶如師子。法繒繫頂。開示秘密。到諸菩薩行願彼岸。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修習普賢菩薩的行願,和其他種種的三昧,用種種衆寳作為莊嚴之具。以七菩提分(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行捨)為菩薩的身。所放的光明,作為羅網。建立大法幢,鳴大法鐘。用大悲心作為七寳窟。用堅固的大願,作為象之六牙。智慧無所畏,好像師子一樣的勇猛,而有威力。用法繒來繫其頂,開示秘密之法,到達一切菩薩所修的行願彼岸。

為欲安處菩提之座,成一切智,得最正覺。增長普賢廣大行願,不退不息,不斷不捨,大悲精進,盡未來際,度脫一切苦惱衆生。不捨普賢道。現成最正覺。現不可說不可說成正覺門。現不可說不可說轉法輪門。現不可說不可說住深心門。於不可說不可說廣大國土,現涅槃變化門。

菩薩為想要安處菩提之座,乃成就一切智慧,得到最上正覺之果位。增長普賢菩薩廣大的行願,永不退轉,永不休息。也不斷絕,也不捨離。大悲心常精進,窮盡未來際,度脫一切苦惱的衆生,令得快樂。

菩薩也不捨棄普賢菩薩所修的道,示現成就最上正覺。現出不克說不可說那樣多的成就正覺的法門。又現出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轉大法輪的法門。又現出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住深心的法門。在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廣大國土,現出涅槃變化的法門。

於不可說不可說差別世界,而現受生,修普賢行。現不可說不可說如來,於不可說不可說廣大國土菩提樹下,成最正覺。不可說不可說菩薩衆,親近圍繞。或於一念頃,修普賢行而成正覺。或須臾頃,或於一時,或於一日,或於半月,或於一月,或於一年,或無數年,或於一劫,如是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修普賢行。而成正覺。

菩薩在不可說不可說不同的世界中,而現受生之相,修普賢菩薩的行門。又現不可說不可說的諸佛,在不可說不可說廣大國土的菩提樹下,成就最上正覺。有不可說不可說的諸菩薩,來親近於佛,來圍繞於佛。或者在一念之間,修習普賢菩薩的行門,成就正覺。或在須臾之間,修習普賢菩薩的行門,成就正覺。或在一時、一日、半月、一月、一年、無數年、一劫、不可說不可說劫之間,修習普賢菩薩的行門,成就正覺。

復於一切諸佛剎中,而為上首。親近於佛,頂禮供養。請問觀察如幻境界。淨修菩薩無量諸行,無量諸智,種種神變,種種威德,種種智慧,種種境界,種種神通,種種自在,種種解脫,種種法明,種種教化調伏之法。

菩薩在一切諸佛刹土中,作為上首。親近於諸佛,頂禮於諸佛,供養於諸佛。請問諸佛一切法門,觀察諸佛一切法門。在如幻不實的境界中,專一其心,來修清淨菩薩無量的諸行,無量的諸智。種種的神變,種種的威德,種種的智慧,種種的境界,種種的神通,種種的自在,種種的解脫,種種的法明,種種的教化,種種的調伏,等等的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本身不滅。以行願力,於一切處,如是變現。何以故。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自己的身體沒有隱滅。用修行種種的願力,能在一切處,隨時隨地能這樣的變現。是甚麼原因呢?

欲以普賢自在神力。調伏一切諸衆生故。令不可說不可說衆生得清淨故。令其永斷生死輪故。嚴淨廣大諸世界故。常見一切諸如來故。深入一切佛法流故。憶念三世諸佛種故。憶念十方一切佛法及法身故。普修一切菩薩諸行使圓滿故。入普賢流,自在能證一切智故。

菩薩修行十定的法門,為這十種緣故。①願用普賢菩薩自在的神力,來調伏一切衆生的緣故。②為使令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衆生,皆得到清淨本源,妙眞如性的緣故。③為使令一切衆生,永斷生死輪的緣故。生死的根本是由情愛而生,如果斷了情愛的無明,那麼,生死的根本也斷了。所謂「斷欲去愛」,這是解決生死的根本方法。④為莊嚴清淨十方一切世界的緣故。⑤為常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緣故。⑥為深入一切諸佛廣大法流的緣故。⑦為憶念三世諸佛種的緣故。⑧為憶念十方一切諸佛所說的法和所現的法身的緣故。⑨為普修一切菩薩行,使六度萬行早得圓滿的緣故。⑩為入普賢菩薩的法性流中,任運自在證得一切智慧的緣故。

佛子。汝應觀此菩薩摩訶薩不捨普賢行,不斷菩薩道,見一切佛,證一切智,自在受用一切智法。如伊羅鉢那象王,不捨象身。往三十三天,為天所乘。受天快樂。作天遊戲。承事天主。與天采女而作歡娛。同於諸天,無有差別。

佛的弟子!你應當觀察這位大菩薩,他不會捨棄普賢菩薩所修的行門。也不會斷絕菩薩所修的道。見到一切諸佛,證得一切智慧,能自在受用一切智慧之法門。好像香葉象王一樣,牠不捨棄象身,而往三十三天去,為天帝釋所乘坐。享受天上的快樂,作天上的遊戲,承事於天主,和天上的采女,常在一起,歡喜娛樂。牠和諸天衆是一樣,無有分別。

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捨普賢大乘諸行。不退諸願。得佛自在。具一切智。證佛解脫。無障無礙。成就清淨。於諸國土,無所染著。於佛法中。無所分別。雖知諸法普皆平等,無有二相,而恒明見一切佛土。雖已等同三世諸佛,而修菩薩行,相續不斷。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不捨棄普賢菩薩所修大乘一切行門。不退轉所發的一切大願,得到諸佛的自在。具足一切的智慧。證得諸佛的解脫,無障無礙的境界。成就清淨的果位。在一切諸佛國土,無染無著,對於一切諸佛所說的法,無分無別。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都是平等,沒有兩種相。常常明見一切諸佛的國土。雖然已經如同三世諸佛,可是還要修行菩薩一切的行門,相續不斷絕。

佛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普賢行願廣大之法。當知是人,心得清淨。

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安穩的住在普賢菩薩所修的行願廣大之法中。應當知道這個人,心得到清淨而無染汚的境界。

佛子。此是菩薩摩訶薩第十無礙輪大三昧殊勝心廣大智。

佛的弟子!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修的第十定,無礙輪三昧,殊勝心廣大的智慧。

佛子。此是菩薩摩訶薩所住普賢行十大三昧輪。

佛的弟子!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住在普賢行的十大三昧之輪。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卷第四十四 十通品第二十八

十通品第二十八

十通就是十種神通。何謂神通?所謂「妙用難測為神,自在無礙為通」。也就是不可測不可礙的任運自在之力,千變萬化,不可思議的境界。神通從何處來的?簡而言之,小乘人修四諦法和觀十二因緣法,修觀到圓滿的境界,便證得神通。大乘人修六度萬行,參禪打坐,修習止觀,行菩薩道,修行到圓滿的境界,便證得神通。

羅漢的神通和菩薩的神通,有所不同。羅漢的神通,有一定的限度,只能見到三千大千世界以內的事物,只能聽到三千大千世界以內的音聲,只能知道八萬大劫以內的因緣。但是還要作意來觀察,才能知道。菩薩的神通,是沒有限度,能見塵中之刹,刹中之塵,塵刹中之諸佛。能聽重重刹中之諸佛在演說妙法。能知塵刹中的衆生,一切的心念。能知八萬大劫以外的因緣,亦不需要在定中觀察,一想就知道了。

這一品,在華嚴經三十九品中之第二十八,故為十通品第二十八。

菩薩因為行菩薩道,功德圓滿,而得到這樣的十種神通。我們如果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也可以得到這十種神通,只要修到圓滿時,便不求而自得。

菩薩有了神通之後,是不是不應該顯現神通?不是的。如果菩薩有神通,而不示現神通,那麼,有神通又有什麼用呢?好像有個人,他有一粒寳珠,把它藏在衣服內,不知它是無價之寳。自己窮得一文不名,沒有飯吃,沒有衣穿,沒有屋住,尚不知將寳珠換錢來使用。若有神通而不用神通,也是這樣的情形。

沒有神通,想用神通,那是辦不到。等於緣木求魚,癡人說夢一樣的可笑。但假如有神通,則可以盡量用神通。教化衆生,利用神通,有立竿見影之效。令衆生增強信仰之心,收事半功倍之果。這是善巧方便之法門。各位要注意!魔也會顯神通,令貪求神通的人,沒有定力的人,墮入圈套,失其道業,作為魔王的眷屬。這一點,要特別注意,不可不謹慎。

現在有無知無識的人,尤其是一知半解的佛教徒,人云亦云。對佛法的眞理,似是而非,不求甚解,甚至根本一竅不通,或者不研究佛法的所以然處。假如見有人顯神通,乃大驚小怪的說:「在末法時代,人不可以有神通!」說出這種話,多麼的幼稚,簡直是地獄的種子,對佛法一點也不懂。各位注意!無論對什麼事情,在沒有徹底明白之前,不可隨便亂批評,更不可隨便下斷語。錯了因果,要墮拔舌地獄的。

佛教有眞正的道理,有萬古不變的定律,有千錘百鍊的金玉良言,都是由佛的金口說出,也是佛的經驗之談,絕不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道理。佛的言教是經藏,佛的身教是律藏,佛弟子的注解是論藏。三藏十二部就是眞理之教,眞實無訛的教義。

眞理所在,十方諸佛咸來擁護。眞理所在,十方諸菩薩咸來擁護。眞理所在,天龍八部咸來擁護。明白眞理,才是眞正的佛教徒。不明白眞理,是自誤誤人的佛教徒。各位!要認清眞理,要明辨是非。不可糊裡糊塗,人家說什麼?就信什麼。這種作法,實在要不得。

菩薩得到這十種神通,為著什麼?一言以蔽之,為善巧方便來教化衆生,令衆生發菩提心,不和俗人同流合污。如果人云亦云,那是個糊塗佛教徒。不但不研究眞理,反而追求邪法。相信邪法,誹謗正法,這種的佛教徒,實在可憐。

現在是末法時代,有許多法身大士,倒駕慈航,來到娑婆世界,教化衆生,提醒衆生,遠離邪知邪見(魔說),親近正知正見(佛說)。佛說的法是正法,魔說的法是邪法。依教奉行,依法修行,嚴守戒律,實行戒律,就是正法,否則,就是邪法。凡是不合戒律的,絕對不做。合乎戒律的,盡力去做。這是菩薩所行的道。谆谆

菩薩的心,絕對不自私自利,絕對不沽名釣譽。他悲心切切,諄諄善誘,教化衆生,離苦得樂。菩薩以衆生的利益為出發點,不以自己的利益為前提,這就是菩薩的精神。菩薩有慈悲的心腸,不會感情用事。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思想。絕對不起分別心,他視一切衆生,皆是可度者。任勞任怨,不分晝夜,拯溺度生,出離苦海。他認為是應做之事,所以得到神通。

菩薩有神通,可以顯神通,為什麼不可以顯神通?這種謬論,簡直不可理喩。批評者別有用心,欲使佛教正法不存在,沒有出類拔萃的佛教徒存在,有這種思想的人,就是佛教的敗類,佛教的叛徒,佛教的公敵。

現在有些無智慧的佛教徒,到處宣傳,在末法時代,不應該顯神通,也不可能有神通。為什麼要這樣的宣傳?因為他愚癡,不肯用功修行,妬嫉心在作祟。他自己沒有神通,便認為旁人也不會有神通。他不但沒有神通,就是有神通的人,他也見不到。為什麼?因為有神通的人,知道他有邪知邪見,所以他見到有神通的人也不認識。所謂:「當面錯過,交臂失之。」菩薩遇到有正知正見的佛教徒,在必要時,才肯顯神通,令其增信心,努力修道,得到解脫。

各位善知識,不論那一位有神通,我都歡迎你們顯神通。如果有罪的話,由我一人來承當,就是墮地獄,我甘願去受罪,和你們沒有關係,不要害怕。只怕你們沒有神通,顯不出來神通。如果有神通,盡量顯現神通,我絕對支持你們,援助你們。

在末法時代,需要眞心修道的人,需要開悟的人,需要證果的人。證果之後,再囘頭接引有緣的朋友,出離三界,到常寂光淨土去。這是我對你們的期望。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通。

在說完十定品之後,這時候,大行普賢菩薩,他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告訴在華嚴法會中的一切菩薩說:「各位佛的弟子!你們大家知道菩薩中的大菩薩有十種神通嗎?我對你們大家詳細的說明,希望你們注意聽。」

何者為十。

什麼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有的十種神通?就是①善知他心智神通②無礙天眼智神通③知過去際劫宿住智神通④知盡未來際劫智神通⑤無礙清淨天耳智神通⑥住無體性無動作往一切佛刹智神通⑦善分別一切言辭智神通⑧無數色身智神通⑨一切法智神通⑩入一切法滅盡三昧智神通。

第一、

善知他心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他心智通。知一三千大千世界衆生心差別。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有知他心智慧的神通。他人心中所想的事,想說的話,在未做之前,菩薩都知道。他能知道在三千大千世界中的衆生,所有的心念,各有不同。因為一個世界中的衆生心是這樣,小千世界中的衆生心也是這樣。中千世界中的衆生心大致差不多。大千世界中的衆生心,相差無幾,就是在下邊所說的二十九種心。

什麼是三千大千世界?簡言之,一個四天下為一個世界。一千個世界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因為三次說千,故為三千大千世界。

所謂善心。不善心。廣心。狹心。大心。小心。順生死心。背生死心。聲聞心。獨覺心。菩薩心。聲聞行心。獨覺行心。菩薩行心。天心。龍心。夜叉心。乾闥婆心。阿脩羅心。迦樓羅心。緊那羅心。摩睺羅伽心。人心。非人心。地獄心。畜生心。閻魔王處心。餓鬼心。諸難處衆生心。

所說的二十九種心。①善心:持戒、修定、修慧,都是善心。②不善心:有貪、瞋、癡三毒,就是不善心。十善和十惡,都由身口意三業所造成。總而言之,三業清淨,就是十善業。三業不清淨,就是十惡業。③廣心:就是廣大的心。④狹心:就是狹窄的心。⑤大心:心大量大,能包容天下。⑥小心:心小量小,有人說一句不歡喜聽的話,便氣得發瘋。所謂「心胸狹窄」,不容芝麻大的事。⑦順生死心:就是凡夫心。⑧背生死心:就是聖人心。⑨聲聞心:是修四諦法的心量。⑩獨覺心:是觀十二因緣的心量。⑪菩薩心:是修六度萬行的心量。⑫聲聞行心:就是聲聞所修行的心。⑬獨覺行心:就是獨覺所修行的心。⑭菩薩行心:就是菩薩所修行的心。⑮天心:天上人的心,很歡喜快樂。⑯龍心:很歡喜用神通。牠為什麼做龍?因為牠在往昔修行時,專修大乘法,日夜精進,而不懈怠。可是不持戒,常犯規矩。所謂:「乘急戒緩」,因為乘急,而得神通。因為戒緩,而做畜生。⑰夜叉心:譯為速疾鬼,因為他行走非常之快。有飛行夜叉、空行夜叉、地行夜叉三種,都是屬鬼,歡喜找人的麻煩。⑱乾闥婆心:譯為香神,因為他歡喜嗅香,又譯為樂神,是帝釋天的唱歌舞蹈之神。⑲阿修羅心:他歡喜闘爭,常發脾氣。阿修羅譯為無端正,男醜女美。⑳迦樓羅心:譯為金翅鳥,因為牠的翅膀有金光的緣故。它歡喜吃龍。○21緊那羅心:譯為疑神,因為他頭頂有角,令見者生疑。他歡喜演奏音樂,也是帝釋天的樂神。○22摩睺羅伽心:譯為大腹行,就是蟒神,他歡喜噴毒害人。○23人心:世間一般人的心。○24非人心:世間一般衆生的心。○25地獄心:在地獄受苦的衆生心。○26畜生心:所有畜生的心。○27閻魔王處心:住在冥府,管理人間的善惡,判斷人的生死。○28餓鬼心:餓鬼歡喜食物,但見食物成火,不得飲食。○29諸難處衆生心:很不容易住處的衆生心。

如是等無量差別種種衆生心,悉分別知。如一世界。如是百世界,千世界,百千世界,百千億那由他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所有衆生心,悉分別知。

像這樣的無量不同種種衆生心,菩薩因為得到他心通的智慧,所以皆能分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像這樣一個世界,推廣到百個世界、千個世界、百千個世界、百千億那由他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世界,其中所有衆生的心念,菩薩皆能完全分別而得詳知。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善知他心智神通。

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得第一種神通,其名叫做善知他心智慧的神通。

學佛法要用智慧來學,不可以用感情來學。用智慧學佛法,是為正法。用感情學佛法,是為末法。學佛法,要有擇法眼。選擇什麼是正法?什麼是末法?修正法步步上升,修末法漸漸下降。因為智慧是清淨,感情是染汚。最主要是寧可下地獄,也不可把佛法送人情。換句話說,不應該用感情來學佛法。如用感情,不但不能成就,反而越學越墮落。這一點,各位要特別認識清楚。我用眞實心來對各位講眞實的法。我不願意用自欺欺人的手段,來講虛偽的法。我墮地獄,不能把你們也拖到地獄去。我所講的經,知多少講多少,盡我眞誠弘揚佛法的心,聽不聽在你們自己。我已講了十多年的經,你們已聽了十多年的經,也沒有得到什麼利益。現在我要以破釜沉舟的決心,講眞實的法。你們各位要注意聽,我們的宗旨,就是「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抱定我們三大宗旨。」「捨命為佛事,造命為本事,正命為僧事。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師一脈心傳。」我們作為佛教徒,若是被餓死、凍死,那是最光榮的一件事。為佛法而犧牲,這是最有價值的事。我們一定要這樣堅持下去,無論在什麼環境之下,不可改變我們的宗旨。無論在任何時候,也不能改變我們的精神。我們要有「凍死迎風站,餓死挺肚行」這種的志氣。我們要做有骨頭的佛教徒,要有堅忍不拔的氣概,百折不囘的精神,什麼也不怕,勇猛向前,決不退後。這才是眞正佛教徒的志向!

第二、

無礙天眼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無礙清淨天眼智通。見無量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衆生,死此生彼,善趣惡趣,福相罪相,或好或醜,或垢或淨。如是品類,無量衆生。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以無礙清淨天眼智慧的神通,能清清楚楚見到不可說不可說佛刹(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個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世界,在其中所有的衆生,或者死在這個地方,又生在那個地方,或者在這個世界死了,又生在那個世界,這種輪廻果報的情形,菩薩以無礙天眼,一目了然。看見衆生或者生到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或者生到三惡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做種種善事,就有福相。做種種惡事,就有罪相。福相是福德圓滿的相。罪相是醜陋無比的相。或生五官端正的好相,或生五根不全的醜相。或生汚垢的相,或生清淨的相。這樣不同的品類,有無量無邊的衆生。

所謂天衆,龍衆,夜叉衆,乾闥婆衆,阿脩羅衆,迦樓羅衆,緊那羅衆,摩睺羅伽衆,人衆,非人衆,微細身衆生衆,廣大身衆生衆,小衆,大衆。

所說的①天衆:天上的人,福報非常殊勝,貌相非常美。思食食至,思衣衣至,可是天福享盡時,仍然輪廻去受生。②龍衆:牠們有廣大的神通,住在海中,行雲布雨時,可以到虛空中,但龍有四種苦:(A)被鳥所吞苦(B)交媾變蛇苦(C)小蟲咬身苦(D)熱沙燙體苦。③夜叉衆:他們是最厲害的惡鬼,行動如飛,到處作災殃。可是皈依佛法僧三寳之後,成為護法善神。④乾闥婆衆:他們到處尋香、食香,身放香味。天帝釋想聽歌曲時,燃起栴檀香,他們便嗅香而至。⑤阿修羅衆:好勇闘狠,歡喜戰爭,所以有天福,而無天德,是不能和平相處的衆生。⑥迦樓羅衆:牠的翅膀展開有三百三十由旬,能把海水搧開,尋龍為食。⑦緊那羅衆:他們專奏莊嚴的法曲,令聞者生清淨心。⑧摩睺羅伽衆:稱為地龍,可是沒有神通,不能騰空駕雲。⑨人衆:所有人類的衆生。⑩非人衆:所有其他的衆生。⑪微細身衆生衆:就是螞蟻蚊蟲等的衆生。⑫廣大身衆生衆:就是大象鯨魚等的衆生。⑬小衆:就是身體很小的衆生,如孑孑細菌等。⑭大衆:就是身體很大的衆生,如古時之恐龍,現在之犀牛等。

如是種種衆生衆中,以無礙眼,悉皆明見。隨所積集業。隨所受苦樂。隨心。隨分別。隨見。隨言說。隨因。隨業。隨所緣。隨所起。悉皆見之。無有錯謬。

像這樣種種衆生之中,用沒有障礙的天眼來觀察,統統能明明白白見到這種境界。隨其所積集的善惡業。隨其所接受的苦樂。隨其心意。隨其分別。隨其見解。隨其言說。隨其所造的因。隨其所作的業。隨其所生的因緣,隨其所起的境界。完全皆見得清清楚楚,沒有錯繆之處。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無礙天眼智神通。

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獲得第二種神通,其名叫做無礙天眼智慧的神通。

第三、

知過去際劫宿住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宿住隨念智通。能知自身,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一切衆生,過去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宿住之事。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有宿住隨念智慧的神通。菩薩要知道一件事情,不需要作意,也就是不用注意來觀察,隨時隨地就知道了。羅漢想知道某件事,必須靜一靜,或者坐一坐,注意用心來觀察,然後才能知道一切境界。這就是菩薩和羅漢不同之處。菩薩有宿住隨念智慧的神通,能知道自己的身。也能知道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世界中所有一切衆生,在過去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劫中,宿住所經過一切的事情,都能瞭解而知道。

所謂某處生。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種族。如是飲食。如是苦樂。從無始來,於諸有中,以因以緣,展轉滋長。次第相續。輪廻不絕。種種品類。種種國土。種種趣生。種種形相。種種業行。種種結使。種種心念。種種因緣。受生差別。如是等事,皆悉了知。

就是所說這些衆生,在什麼地方受生?他叫什麼名字?是什麼姓?屬於哪一種族?是白人還是黑人?生在那個國家?所吃的食物也不同:有的吃米飯,有的吃麪包。傳說非洲有個地方吃樹根當食物。怎樣的苦?怎樣的樂?從無始劫以來,在三界二十五有之中,以什麼因?以什麼緣?輾轉的滋長。生生世世經過很長的時間,一生相續一生,一世相續一世。總是在輪廻中流轉,沒有停止的時候。在種種不同的趣中受生,有種種不同的形相。例如,人有人的相,畜生有畜生的相。有種種所造的業行,有種種的結使,就是貪瞋癡慢疑(五鈍使)身邊戒見邪(無利使)十使。有種種不同的心念,各類衆生有各類的心念。因為有種種不同的因緣,所以受生有種種不同的果報。以上所說種種的事情,菩薩能明瞭知道。

又憶過去爾所佛剎微塵數劫,爾所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有爾所佛剎微塵數諸佛。一一佛,如是名號。如是出興。如是衆會。如是父母。如是侍者。如是聲聞。如是最勝二大弟子。於如是城邑。如是出家。復於如是菩提樹下,成最正覺。於如是處,坐如是座。演說如是若干經典。

菩薩又囘憶在過去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劫中,在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世界中,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佛。每一位佛,叫什麼名號?怎樣出興於世?所有衆會道場,有什麼佛在說法?佛的父母是誰?佛的侍者是誰?聲聞是誰?兩位最勝的弟子是誰?在那個城邑?怎樣出家?又在菩提樹下,怎樣成佛?在什麼處所?坐在什麼法座,演說什麼法?說了多少經典?菩薩對這一切都完全知道得清清楚楚。

如是利益爾所衆生。於爾所時,住於壽命。施作如是若干佛事。依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般涅槃後,法住久近。如是一切,悉能憶念。

菩薩囘憶在過去諸佛利益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衆生。在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時劫,住於壽命,大做若干的佛事。依無餘湼槃,依般湼槃界,而入湼槃。入湼槃之後,法住世有多少年?或多少劫?像這樣一切的一切,菩薩都能憶念不忘,記得清清楚楚,好像記錄影片一樣,能夠一幕一幕的放映出來。

又憶念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名號,一一名號,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從初發心,起願修行,供養諸佛,調伏衆生,衆會說法,壽命多少,神通變化,乃至入於無餘涅槃。般涅槃後,法住久近。造立塔廟,種種莊嚴。令諸衆生,種植善根。皆悉能知。

菩薩又憶念在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世界中,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諸佛名號。在每一個名號中,又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諸佛如來。在每一位佛,從初發菩提心,發起大願,修菩提行,供養諸佛,調伏衆生。在一切衆會道場中,演說妙法,壽命有多少?神通變化有多少?乃至入無餘湼槃,了生脫死。入涅槃之後,法住世有多少劫?造寳塔和廟,用種種七寳來莊嚴。令一切衆生,種植一切善根。像這樣一切的事情,菩薩都能詳詳細細的知道。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知過去際劫宿住智神通。

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得第三種神通,其名叫知過去際劫宿住智慧的神通。

第四、

知盡未來際劫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知盡未來際劫智通。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所有劫。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能知道盡未來際劫中一切的事情,有這種智慧的神通。能知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世界中,所有的劫數。

一一劫中,所有衆生,命終受生。諸有相續。業行果報。若善。若不善。若出離。若不出離。若決定。若不決定。若邪定。若正定。若善根與使俱。若善根不與使俱。若具足善根。若不具足善根。若攝取善根。若不攝取善根。若積集善根。若不積集善根。若積集罪法。若不積集罪法。如是一切,皆能了知。

在每一個劫中,所有的衆生,在命終的時候,就去受生。在三界二十五有之中,相續不斷。起惑、造業、受果報。或是善的果報,或是惡的果報。或者能出離三界,或者不能出離三界。或者決定出離三界,或者不決定出離三界。或者入邪定(邪知邪見),或者入正定(正知正見)。或者善根和十使(五鈍使和五利使)在一起,或者善根不和十使在一起。或者具足善根,或者不具足善根。或者攝取善根,或者不攝取善根。或者積集善根,或者不積集善根,或者積集一切罪法,或者不積集一切罪法。像這樣所有一切的一切,菩薩能分門別類,清清楚楚的明瞭知道。

又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盡未來際,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一一劫,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名號。一一名號,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如來。一一如來,從初發心,起願立行,供養諸佛,教化衆生,衆會說法,壽命多少,神通變化,乃至入於無餘涅槃。般涅槃後,法住久近。造立塔廟,種種莊嚴。令諸衆生,種植善根。如是等事,悉能了知。

菩薩又知道在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世界,盡未來際,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劫。在每一個劫中,又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諸佛名號。在每一個名號中,又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諸佛如來。在每一位如來,從最初發菩提心,發起大願,立修菩提行,供養諸佛,教化衆生,在衆會中說法。壽命有多長的時間?神通變化有多少?乃至入於無餘涅槃。入涅槃之後,法住有多少年?所造立的塔廟,皆用種種七寳來莊嚴,令一切衆生,廣種善根。像這種種事,菩薩悉能了知。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知盡未來際劫智神通。

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得第四種神通,其名叫知盡未來際劫智慧的神通。

第五、

無礙清淨天耳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無礙清淨天耳。圓滿。廣大。聰徹。離障。了達。無礙。具足。成就。於諸一切,所有音聲,欲聞不聞,隨意自在。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成就無有障礙的清淨天耳通。這種天耳,又圓滿又廣大,又聰明又透徹。離開一切障礙,明瞭通達,沒有一切阻礙。具足一切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對於一切所有的音聲和言語,或想聽到,或不想聽到,悉能隨順自己的意念而決定。這就是隨意自在三昧。

佛子。東方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是諸佛所說,所示,所開,所演,所安立,所教化,所調伏,所憶念,所分別。甚深廣大,種種差別,無量方便,無量善巧,清淨之法。於彼一切,皆能受持。

各位佛的弟子!在東方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佛,這是諸佛所說的律,所示現的境界,所開的法門,所演的法,所安立的道場,所教化的衆生,所調伏的衆生,所憶念諸佛,所分別諸法,既甚深又廣大,有種種不同的分別。有無量的方便,無量的善巧,無量的清淨,這些諸法,菩薩皆能受持。

又於其中,若義若文,若一人,若衆會。如其音辭,如其智慧,如所了達,如所示現,如所調伏,如其境界,如其所依,如其出道。

菩薩又能在一切諸法之中,或者是義理,或者是文辭,或者是一個人,或者是在衆會道場中。像這樣的音聲和言辭,這樣的智慧,能如佛明瞭通達,能如佛的示現,能如佛的調伏,如其境界,如其所依的涅槃,如其能出三界之道。

於彼一切,悉能記持。不忘不失。不斷不退。無迷無惑。為他演說,令得悟解。終不忘失,一文一句。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菩薩對於一切諸法,不但能記住,而且能修持,不會忘掉,也不會失散,也不會斷絕,也不會退轉。沒有迷,沒有惑。因為衆生只知道隨順世間法,不知修出世法,所以佛菩薩為衆生演說妙法,令他們得到開悟,得到解脫。他始終不忘失一文一句的法。在東方是這樣的情形。在南方、西方、北方,在四維上下方,也和東方是一樣的情形,沒有兩樣。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無礙清淨天耳智神通。

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得第五種神通,其名叫做無礙清淨天耳智慧的神通。

我們為什麼會有煩惱?因為有自私的緣故。為什麼會有自私?因為有欲故,想盡辦法來保護它,深恐它跑了。若是對它不利,則發脾氣。為什麼會發脾氣?主要的原因,是無明和情愛在作怪。假設沒有無明,沒有情愛,脾氣就跑到十萬八千里之外,離開你遠遠的,想找也找不到。

如有情愛,則生自私。有了自私,便不顧一切,為目的不擇手段的追求,甚至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歸根結蒂,就是為了欲念。如果沒有欲,則無自私。沒有自私,則無煩惱。

如有煩惱,則有生死;如無煩惱,則無生死。這個道理人人懂,可是不能行。要知道,沒有欲,便無無明。破了無明,便顯法性。我們學佛,首先除無明,去煩惱。若能圓滿,則證解脫。

我們為什麼沒有智慧?就因為有無明。無明而生欲,欲而生自私,自私而生煩惱。貪求不得而有煩惱,人對我不好而有煩惱。為什麼有煩惱?因為有個我的存在。如果無我,則無煩惱。若能無無明,無自私,煩惱就不知跑到什麼地方去了。你們信不信,就是這個。千經萬典,說來說去,就是說這個。把我沒有了,把無明破了,把欲消滅了,沒有自私,也沒有煩惱。想找煩惱,也找不到煩惱。為什麼?因為在根本上的問題解決了。

各位要注意!財色名食睡這五欲,都是從無明和情愛那裏來的。如果沒有情欲的話,覺得什麼也不重要。就因為有情欲,才覺得這個也不好,那個也不好,什麼都不對,這是情欲鬼在作怪。若能將情欲鬼降伏了,那就很快入如來室,升如來座,披如來衣,說如來法。

第六、

住無體性無動作往一切佛刹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無體性神通,無作神通,平等神通,廣大神通,無量神通,無依神通,隨念神通,起神通,不起神通,不退神通,不斷神通,不壞神通,增長神通,隨詣神通。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沒有體性的神通,住在沒有造作的神通,住在平等的神通,住在廣大的神通,住在無量的神通,住在無依的神通,住在隨念的神通,住在起的神通,住在不起的神通,住在不退的神通,住在不斷的神通,住在不壞的神通,住在增長的神通,住在隨詣的神通。

此菩薩聞極遠一切世界中諸佛名。所謂無數世界,無量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諸佛名。聞其名已,即自見身在彼佛所。

這位菩薩,能聽到極遠一切世界中,所有諸佛的名號。就是所說的無數世界,無量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諸佛名號。聽到諸佛名號之後,菩薩自己能見到自己的身體,在諸佛的道場中,聆聽諸佛演說無上甚深微妙法。

彼諸世界,或仰或覆,各各形狀,各各方所,各各差別,無邊無礙。種種國土,種種時劫,無量功德,各別莊嚴。彼彼如來,於中出現。示現神變。稱揚名號。無量無數,各各不同。此菩薩一得聞彼諸如來名,不動本處,而見其身,在彼佛所,禮拜尊重。承事供養。問菩薩法。入佛智慧。悉能了達,諸佛國土,道場衆會,及所說法,至於究竟,無所取著。

在那些世界中,或是仰的世界,或是覆的世界。各有各的形狀,皆不相同。各有各的處所,各有不同。各各的差別,也不一樣。沒有邊際,沒有障礙。種種的國土,種種的時劫,有無量的功德,各別來莊嚴。在每一個世界中,皆有佛出現於世,示現神通變化。稱揚佛的名號,有無量無數,各各不相同。這位菩薩,一得聞到諸佛的名號,不需要離開所在的地方,就能現身在諸佛的道場中,在那禮拜諸佛、尊重諸佛、承事諸佛、供養諸佛。請問菩薩所修的法,入佛的智慧,也就是證得佛的一切智。菩薩能完全明瞭通達諸佛的國土,諸佛的道場,諸佛的衆會,諸佛所說的法。已到究竟之處,也沒有所取,也沒有所著。

如是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普至十方,而無所往。然詣剎觀佛,聽法請道,無有斷絕,無有廢捨,無有休息,無有疲厭。修菩薩行,成就大願。悉令具足,曾無退轉。為令如來,廣大種性,不斷絕故。

這樣的情形,經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時劫,菩薩雖然能分身普徧到十方世界去,可是本體不動。所以說「無所往」。到十方諸佛刹土去,為瞻觀諸佛,親近諸佛。在諸佛座下,聆聽妙法,請問了生脫死的妙道。菩薩聽法問道,沒有間斷的時候,沒有廢捨的時候,沒有休息的時候,沒有疲厭的時候。菩薩常修菩薩行,成就所發的大願。行願具足,永不生退轉心。為令如來的廣大種性,永不斷絕的緣故。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六住無體性無動作往一切佛剎智神通。

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得第六種神通,其名叫做住無體性無動作往一切佛刹智慧的神通。

第七、

善分別一切言辭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善分別一切衆生言音智通。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衆生種種言辭。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他用善於分別一切衆生言語音聲智慧的神通,能知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世界中,所有衆生的種種言辭。無論是那一類衆生的言辭,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清清楚楚,統統知道。

所謂聖言辭。非聖言辭。天言辭。龍言辭。夜叉言辭。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及非人,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衆生所有言辭。各各表示。種種差別。如是一切,皆能了知。

就是所說①聖言辭:在四聖法界中聖人所說的言辭。②非聖言辭:就是尚未證得四聖法界的言辭。③天言辭:就是諸天衆所說的言辭。④龍言辭:就是諸龍衆所說的言辭。⑤夜叉言辭:就是速疾鬼衆的言辭。⑥乾闥婆言辭:就是尋香神衆的言辭。⑦阿修羅言辭:就是無端正衆的言辭。⑧迦樓羅言辭:就是大鵬金翅鳥衆的言辭。⑨緊那羅言辭:就是樂神衆的言辭。⑩摩睺羅伽言辭:就是蟒神衆的言辭。⑪人言辭:就是人類所說的言辭。⑫非人言辭:就是異類所說的言辭。乃至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衆生,所有的言辭,各有各的表示。或者用有言來表示,或者用無言來表示。有種種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言辭。像這樣一切的言辭,菩薩都能瞭解。

此菩薩隨所入世界,能知其中一切衆生所有性欲。如其性欲,為出言辭。悉令解了,無有疑惑。如日光出現,普照衆色。令有目者,悉得明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善分別一切言辭智,深入一切言辭雲。所有言辭,令諸世間聰慧之者,悉得解了。

這位菩薩,無論到那個世界去,便能知道該世界中所有一切衆生,他們的性情所歡喜的是什麼?他們的欲念所貪求的是什麼?菩薩觀察衆生性欲之所好,而為他們說出言辭,令這類衆生皆能明解了達,而無疑惑之處。好像太陽光一樣,能普徧照耀一切衆色。令有眼睛的衆生,都能清清楚楚看見太陽光所照的衆色。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這樣的情形。用善於能分別一切言辭的智慧,深入一切言辭雲中。所有的言辭,能令一切世間中,有聰明有智慧的人,完全得到明解了達。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七善分別一切言辭智神通。

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得第七種神通,其名叫做善分別一切言辭智慧的神通。

第八、

無數色身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出生無量阿僧祇色身莊嚴智通。知一切法,遠離色相。無差別相。無種種相。無無量相。無分別相。無青黃赤白相。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用出生無量阿僧祇那樣多的色身莊嚴智慧的神通,知道一切法,是遠離一切色相,沒有差別的色相,沒有種種的色相,沒有無量的色相,沒有分別的色相,沒有青黃赤白的色相。

菩薩如是入於法界,能現其身。作種種色。

菩薩像這樣能入於法界,能現菩薩身,作種種的色相。

所謂無邊色。無量色。清淨色。莊嚴色。普徧色。無比色。普照色。增上色。無違逆色。具諸相色。

菩薩能示現一O三種色身,就是所說的沒有邊際的色身。沒有數量的色身。清淨無染的色身。妙好莊嚴的色身。普徧一切的色身。無有可比的色身。智慧普照的色身。增長無上的色身。沒有違逆的色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色身。

離衆惡色。大威力色。可尊重色。無窮盡色。衆雜妙色。極端嚴色。不可量色。善守護色。能成熟色。隨化者色。

菩薩又示現離開一切惡的色身。有大威德力的色身。令人尊重的色身。沒有窮盡的色身。一切雜妙的色身。極端莊嚴的色身。不可限量的色身。善於守護的色身。能成熟的色身。隨順教化衆生的色身。

無障礙色。甚明徹色。無垢濁色。極澄淨色。大勇健色。不思議方便色。不可壞色。離瑕翳色。無障闇色。善安住色。

菩薩又示現沒有障礙的色身。甚深明徹的色身。沒有垢濁的色身。極為澄清的色身。大勇猛強健的色身。不可思議方便的色身。不可破壞的色身。離開瑕醫的色身。沒有障暗的色身。善於安住的色身。

妙莊嚴色。諸相端嚴色。種種隨好色。大尊貴色。妙境界色。善磨瑩色。清淨深心色。熾然明盛色。最勝廣大色。無間斷色。

菩薩又示現微妙莊嚴的色身。諸相端嚴的色身。種種隨好的色身。大尊大貴的色身。殊妙境界的色身。善良磨瑩的色身。清淨深心的色身。燃然明盛的色身。最殊勝而廣大的色身。沒有間斷的色身。

無所依色。無等比色。充滿不可說佛剎色。增長色。堅固攝受色。最勝功德色。隨諸心樂色。清淨解了色。積集衆妙色。善巧決定色。

菩薩又示現沒有所依的色身。沒有可等比的色身。充滿不可說佛刹的色身。增長智慧的色身。堅固攝受的色身。最勝功德的色身。隨諸心樂的色身。清淨解了的色身。積集衆妙的色身。善巧決定的色身。

無有障礙色。虛空明淨色。清淨可樂色。離諸塵垢色。不可稱量色。妙見色。普見色。隨時示現色。寂靜色。離貪色。

菩薩又示現沒有障礙的色身。虛空明淨的色身。清淨可樂的色身。離諸塵垢的色身。不可稱量的色身。妙見的色身。善見的色身。隨時示現的色身。寂靜的色身。離貪的色身。

眞實福田色。能作安隱色。離諸怖畏色。離愚癡行色。智慧勇猛色。身相無礙色。遊行普徧色。心無所依色。大慈所起色。大悲所現色。

菩薩又示現眞實福田的色身。能作安穩的色身。離諸怖畏的色身。離開愚癡行的色身。智慧勇猛的色身。身相無礙的色身。遊行普徧的色身。心無所依的色身。大慈所起的色身。大悲所現的色身。

平等出離色。具足福德色。隨心憶念色。無邊妙寳色。寳藏光明色。衆生信樂色。一切智現前色。歡喜眼色。衆寳莊嚴第一色。無有處所色。

菩薩又示現平等出離的色身。具足福德的色身。隨心憶念的色身。沒有邊際妙寳的色身。寳藏光明的色身。衆生信樂的色身。一切智慧現前的色身。歡喜眼的色身。衆寳莊嚴第一的色身。沒有處所的色身。

自在示現色。種種神通色。生如來家色。過諸譬喩色。周徧法界色。衆皆往詣色。種種色。成就色。出離色。隨所化者威儀色。

菩薩又示現自在示現的色身。種種神通的色身。生如來家的色身。超過諸喩的色身。周徧法界的色身。一切皆往詣的色身。種種的色身。成就善報的色身。出離三界的色身。隨順所教化衆生威儀的色身。

見無厭足色。種種明淨色。能放無數光網色。不可說光明種種差別色。不可思香光明超過三界色。不可量日輪光明照耀色。示現無比月身色。無量可愛樂華雲色。出生種種蓮華鬘雲莊嚴色。超過一切世間香焰普熏色。出生一切如來藏色。不可說音聲開示演暢一切法色。具足一切普賢行色。

菩薩又示現見無厭足的色身。種種明淨的色身。能放無數光網的色身。不可說光明種種差別的色身。不可思議香光明超過三界的色身。不可量日輪光明照耀的色身。示現無可比月身的色身。無量可愛樂華雲的色身。出生種種蓮華鬘雲莊嚴的色身。超過一切世間香燄普熏的色身。出生一切如來藏的色身。不可說音聲開示演暢一切法的色身。具足一切普賢行的色身。

以上一○三種的色身,菩薩隨時隨地都能示現出來。

佛子。菩薩摩訶薩深入如是無色法界,能現此等種種色身。令所化者見。令所化者念。為所化者轉法輪。隨所化者時。隨所化者相。令所化者親近。令所化者開悟。為所化者起種種神通。為所化者現種種自在。為所化者施種種能事。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深入這樣無色的法界。能示現像這樣種種的色身。令所教化的衆生,都見到這位菩薩。令所教化的衆生,常想念這位菩薩。為所教化的衆生,常轉大法輪。隨順所教化衆生的時機,隨順所教化衆生的色相,令所教化的衆生,皆得親近這位菩薩。令所教化的衆生,皆得開悟得智慧。為所教化的衆生,生起種種的神通。為所教化的衆生,示現種種的自在。為所教化的衆生,施做種種的能事。

是名菩薩摩訶薩為度一切衆生故,勤修成就第八無數色身智神通。

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為度化一切衆生的緣故,勤修成就第八種神通,其名叫做無數色身智慧的神通。

第九、

一切法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法智通。知一切法,無有名字。無有種性。無來無去。非異非不異。非種種非不種種。非二非不二。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用一切法智慧的神通,能知道一切法,本來是沒有名字。也沒有種子,也沒有體性。也沒有來,也沒有去。不是兩樣,也不是不兩樣。不是種種,也不是種種。說它是兩個嗎?又不是兩個。說它不是兩個嗎?又不是一個。所以說「非二非不二」,簡而言之,就是中道了義。中道就是眞空妙有,不落空有二邊,了義就是什麼也沒有了。妙處就在這個地方。如果能明白這個法,就超出三界去。不明白這個法,就在三界內流轉生死。

在佛教裏,所有的經典,都很重要。唯獨楞嚴經更為重要。凡是有楞嚴經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楞嚴經沒有了,就是末法現前。所有的佛教徒,必須拿出力量,拿出血汗來擁護這部楞嚴經。

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逐漸而滅。」如果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因此,我們佛教徒,必須以性命來護持楞嚴經。以血汗來護持楞嚴經。以志願來護持楞嚴經。令楞嚴經永住於世,發揚光大,流通到每粒微塵中。到全世界每個角落去,流通到盡虛空徧法界中去。如果能這樣,正法就能大放光明。

為什麼說楞嚴經先滅?因為該經所講的道理太眞實啦!天魔外道受不了,所以用種種方法來破壞、來消滅它。首先造出謠言,說楞嚴經不是釋迦牟尼佛金口所說的經,而是後人偽造的經,所以楞嚴經是假的,是偽經。這是外道強辭奪理的說法,故意破壞眞經的卑鄙手段。

楞嚴經是佛的眞身,楞嚴經是佛的舍利,楞嚴經是佛的塔廟。楞嚴經的內容,說明四種清淨明誨,二十五聖各述圓通,五十陰魔的境界。好像照妖鏡,把旁門外道的原形畢露,妖魔鬼怪無處藏身,為著自身的安全,乃大事宣傳楞嚴經是偽經,不可相信。

一般無知無識的人,沒有辨別眞偽的智慧,人云亦云,助紂為虐,硬說楞嚴經不是佛說。主要的原因,楞嚴經所講的道理,既正確,又合理。妖魔鬼怪,旁門左道,無法遁形。為自身的利益,不得已使出這種卑鄙的手段來破壞。這種作法,必墮地獄。

近年來,無知的學者,愚癡的教徒,對佛教不認識,對佛學不瞭解。在一知半解之情形下竟妄測聖言,亂加批評,發表謬論,言中無物,令人作嘔三日。

學佛法的人,要深深瞭解楞嚴經的道理,所以要到處提倡楞嚴經,要到處宣揚楞嚴經,要到處解說楞嚴經,要到處護持楞嚴經,為令正法久住於世,為令邪法永息於世。這是佛教徒應該盡的責任。

我今天向大家提出保證,保證楞嚴經是眞經。如果楞嚴經是偽經,我願墮地獄。因為我對佛法不認識,以假當眞,心甘情願接受此種的果報。若楞嚴經是眞的,我仍發願,生生世世要弘揚楞嚴大法,要宣講楞嚴眞理。各位想一想,楞嚴經若不是佛說的,誰能說出這種正確的法?我盼望批評楞嚴經是偽經的人,趕快懺悔,痛改前非,否則,必定墮入拔舌地獄。我祈禱預祝念楞嚴經的人,講楞嚴經的人,宣揚楞嚴經的人,流通楞嚴經的人,統統早成佛道。

無我,無比。不生,不滅。不動,不壞。無實,無虛。一相,無相。非無,非有。非法,非非法。不隨於俗,非不隨俗。非業,非非業。非報,非非報。非有為,非無為。非第一義,非不第一義。

法是無有定法,所以說非二非無二。法是無我,沒有可比擬的。法也不是生,也不是滅。法也不是動,也不是壞。法也沒有實,也沒有虛。法是一相,也是無相。法不一定是無,不一定是有,沒有一個法可得。在金剛經上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也沒有一個非法。法也不隨於俗諦,也不是不隨於俗諦。法沒有一個業,也沒有一個非業。法也沒有一個報,也沒有一個非報。法不是有為,也不是無為。法不屬於第一義,還不能說它不是第一義。

非道,非非道。非出離,非不出離。非量,非無量。非世間,非出世間。非從因生,非不從因生。非決定,非不決定。非成就,非不成就。非出,非不出。非分別,非不分別。非如理,非不如理。

法也不是一個道,也沒有一個非道。法不一定出離,不一定不出離。法也沒有量,也不是沒有量。就在超出思議言語的境界。法也不是世間,也不是出世間。法非從因生,也不是不從因生,法是非決定,非不是決定。法不是成就,也不是不成就。就在中道上,才是法的究竟。法不是出,也不是不出。法不是分別,也不是不分別。在分別上找是識,在不分別上找是智。要在這中間,法是不如理,也不是不如理。

此菩薩不取世俗諦。不住第一義。不分別諸法。不建立文字。隨順寂滅性。不捨一切願。見義知法。興布法雲。降霔法雨。

這位菩薩,不依照世俗的道理,也不住在第一義。不分別一切諸法,不建立一切文字。隨順諸法的寂滅性,不捨棄一切菩薩願。見一切義理,便知一切法的本源。興布大法雲,降霔大法雨。

雖知實相不可言說,而以方便無盡辯才,隨法隨義,次第開演。以於諸法言辭辯說,皆得善巧。大慈大悲,悉已清淨。能於一切離文字法中,出生文字。與法與義,隨順無違。為說諸法,悉從緣起。

菩薩雖然知道實相無相是不可言說,可是還用方便沒有窮盡的辯才,隨著法隨著義理,次第而為衆生開示演說,對於諸法、言辭、辯說,都得到善巧。因為大慈大悲的願力,所以皆已清淨。能在一切離文字的法中,出生一切文字。對法對義,隨順而不違背。為一切衆生,而演說一切法,說一切諸法,皆從緣起的道理。

雖有言說,而無所著。演一切法,辯才無盡。分別安立,開發示導。令諸法性,具足明顯。斷衆疑網,悉得清淨。雖攝衆生,不捨眞實。

菩薩雖然以無礙的辯才,而演說種種的法,可是沒有執著。演說一切諸法,辯才沒有窮盡的時候。分別一切法,安立一切法,開發一切法,示導一切法,令一切法性,具足明顯,斷一切衆生的疑網。悉得清淨本源的自性。菩薩雖然做水月佛事,來教化衆生,來攝受衆生,可是還不捨棄眞實的理體。

於不二法,而無退轉。常能演說無礙法門。以衆妙音,隨衆生心。普雨法雨,而不失時。

菩薩對於不二法門(眞實的實相理體),沒有退轉的時候,常常演說圓融無礙的法門,用種種妙音聲,隨順衆生的心念,普徧為衆生來說法,而不會失去應說法的時候。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一切法智神通。

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得第九種神通,其名叫做一切法智慧的神通。

第十、

入一切法滅盡三昧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法滅盡三昧智通。於念念中,入一切法滅盡三昧。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用一切法滅盡三昧智慧的神通,能在每一念中,皆入一切法滅盡的三昧。

亦不退菩薩道。不捨菩薩事。不捨大慈大悲心。修習波羅蜜,未嘗休息。觀察一切佛國土,無有厭倦。不捨度衆生願。不斷轉法輪事。不廢教化衆生業。不捨供養諸佛行。不捨一切法自在門。不捨常見一切佛。不捨常聞一切法。

菩薩在定中,不退轉菩薩所應修的道,也不捨棄菩薩所應做的事,更不捨菩薩大慈大悲的心。修習十種波羅蜜的法門,永遠都不休息。觀察一切諸佛的國土,沒有厭煩疲倦的時候,不捨度衆生的願力,不斷轉法輪的佛事,不廢教化衆生的事業,不捨供養一切諸佛的行門,不捨一切法任運自在門,不捨常見一切佛。不捨常聞一切法。菩薩的存心,常願見佛,常願聞法。

知一切法,平等無礙,自在成就一切佛法。所有勝願,皆得圓滿。了知一切國土差別。入佛種性,到於彼岸。能於彼彼諸世界中,學一切法,了法無相。知一切法,皆從緣起,無有體性。然隨世俗,方便演說。雖於諸法,心無所住。然順衆生,諸根欲樂,方便為說種種諸法。

菩薩知道一切法,本末是平等,圓融無礙,任運自在,而成就一切佛法。菩薩所發殊勝的願力,皆得圓滿的成就。又明瞭一切諸佛的國土,有種種不同的境界。菩薩證得佛的種性,達到諸佛的彼岸。能在每個世界裏邊,學習一切法,明瞭法是沒有一個體相。菩薩雖然知道一切法,都是從緣生起,就沒有一切法。法是沒有一個體性。可是還隨世間法,方便來演說一切諸法。菩薩雖然在諸法上,心中沒有一個執著相。可是還要隨順衆生的一切根性和一切欲樂,用善巧方便的法門,來為衆生說種種一切的諸法。

此菩薩住三昧時,隨其心樂,或住一劫。或住百劫。或住千劫。或住億劫。或住百億劫。或住千億劫。或住百千億劫。或住那由他億劫。或住百那由他億劫。或住千那由他億劫。或住百千那由他億劫。或住無數劫。或住無量劫。乃至或住不可說不可說劫。

這位菩薩住在三昧的時候,隨著他心中所歡喜,或住一劫,或住百劫,或住千劫,或住億劫,或住百億劫,或住千億劫,或住百千億劫。或住那由他億劫,或住百那由他劫,或住千那由他劫,或住百千那由他億劫,或住無數劫,或住無量劫。乃至或住不可說不可說那樣多的劫。

菩薩入此一切法滅盡三昧。雖復經於爾所劫住。而身不離散,不羸瘦,不變異。非見非不見。不滅不壞。不疲不懈。不可盡竭。

菩薩入這種一切法滅盡三昧的時候,雖然經過前邊所說那樣多的劫。可是菩薩的本身,不離不散,不贏不瘦,不變不異。一般的衆生,或者不見,或者非不見。為什麼?因為菩薩的身體,是不滅,是不壞,是不疲,是不懈的緣故。在定中經過那樣長的時間,也不會窮盡和枯竭。

雖於有於無,悉無所作。而能成辨諸菩薩事。所謂恒不捨離一切衆生。教化調伏,未曾失時。令其增長一切佛法。於菩薩行,悉得圓滿。為欲利益一切衆生,神通變化,無有休息。譬如光影,普現一切。而於三昧,寂然不動。

菩薩雖然對於有對於無,已超有無的境界,皆無所作。可是能成辦菩薩所做的事。也就是六度萬行,行菩薩道。就是所說不捨離一切衆生,時時和衆生在一起,教化衆生,調伏衆生。不會提前,不會落後,恰好就在那個時候。使令一切衆生,增長一切所求的佛法。對於菩薩所修的行門,都得到圓滿自在無礙的境界。菩薩為利益一切衆生,所以運用神通變化,來教化一切衆生,始終不休息。好像光影一樣,能普徧照現一切。菩薩在定中,是寂然不動。

是為菩薩摩訶薩入一切法滅盡三昧智神通。

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得第十種神通。其名叫做入一切法滅盡三昧智慧的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如是十種神通。一切天人不能思議。一切衆生不能思議。一切聲聞,一切獨覺,及餘一切諸菩薩衆,如是皆悉不能思議。此菩薩身業不可思議。語業不可思議。意業不可思議。三昧自在不可思議。智慧境界不可思議。唯除諸佛、及有得此神通菩薩。餘無能說此人功德,稱揚讚歎。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這樣十種神通的時候。一切天人,不能思議這位菩薩。一切衆生,也不能思議這位菩薩。一切聲聞(阿羅漢),一切獨覺(辟支佛),一切菩薩(未入此三昧)衆,統統不能思議這位菩薩。這位菩薩的身業是不可思議,語業也是不可思議,意業更是不可思議。菩薩的三業是怎樣?我們是不知道的。無論是聰明的衆生,或是愚癡的衆生,不可以妄自批評菩薩的境界,或者揣測菩薩的境界。因為菩薩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

這位菩薩,三昧和自在是不可思議,智慧和境界也是不可思議,唯有諸佛才能知道。或者得到這種三昧自在的菩薩,才可以知道。其餘一切衆生,沒有辦法能說出這位菩薩的功德。也沒有人可以稱揚和讚歎。為什麼?因為根本就不曉得這位菩薩的境界。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神通。若菩薩摩訶薩住此神通,悉得一切三世無礙智神通。

各位佛的弟子!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他所證得十種智慧的神通。假設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這十種神通,便完全得到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一切諸佛圓融無礙智慧的神通,來教化一切衆生。

◎ 回向偈 ◎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此經書全套由尹國富(普覺)請,華嚴經淺釋(24—15)由上海沈葛儀居士發心打字,上海智誠法師校對,有錯誤之處請大家體諒,並指點。全套二十四冊總共歷時三年,讓有緣衆生共同分享。大家共同學習佛法,研究佛法,修行佛法。願把此經廻向給各人父母、師長,以及法界一切衆生,願生者消災免難,增福延壽,闔家平安,生活幸福,身體健康!社會和諧,大家都能了生脫死,百年以後能往生極樂,各人各姓堂中亡者老祖宗、歷代宗親、各人過去七世父母、冤親債主齊超生,得見彌陀!

Word文档转为PDF版以及网页易读版:生死书 2011.02.13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目錄 疏序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Word版下载 PDF版下载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