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品 思考题答案

(注:若提到写出自己的感想、打算等,均请自己发挥。)

第111节课

637、有些修行人的心没有专注于佛法,原因是什么?应当如何对治?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答:不专注的原因,一是无始以来的习气很可怕,二是周围的环境及自己的修行比较差,以这种种因缘所致,心整天处于散乱和迷乱中。

应当舍离世间的一切,完全抛弃尘俗的妄念。这样身心得以寂静,散乱就不会产生了。

638、为什么要断除亲友、名利等世间俗事?应该怎么样断除?

答:修行人如果不远离亲友名利等,身心常为这些所羁缚、干扰,那么要舍离世间,生起出世的禅定、智慧,可以说是无有任何可能性。这些贪执都是轮回之索,如果自心不能断除这些,则断绝了出离轮回的希望。

依靠禅定所生的胜观,才能灭尽种种烦恼种子。知道了这个道理后,应当首先努力去求得寂止,而想修成寂止又须先使内心远离世间贪著。

639、禅修为什么需要良好的环境?为此你有何打算?

答:外境对心识的作用非常大,《学集论》云:“若除外境扰,心寂不动摇。”倘若没有外境的干扰,心便会寂然不动,所以我们应首先舍弃俗世的愦闹而使身寂静。假如身体得以寂静,心也会从分别妄念中解脱出来。

640、名词解释:外散乱 内散乱 寂止 胜观 九种住心

答:1)外散乱:身体跟亲朋好友吃喝玩乐,口里说些无关紧要的话。

2)内散乱:意识胡思乱想,分别念纷纷涌现。

3)寂止:心安住于真实的法界。

4)胜观:真正认识了法界的本性。

5)九种住心:安住、正住、摄住,从外方面进行调心;近住、调住、寂住,从内方面进行调心;最寂住、续住、等持住,从密方面进行调心。依靠这九种调心次第,令心逐渐得以安住。

第112节课

641、为什么说贪执无常的亲友,是非常愚痴的行为?我们应怎样将此转为道用?

答:为了贪执一个人,便会造作种种恶业,种下种种恶的习气,果报成熟以后,后世将堕入恶趣,千百万劫中见不到所喜爱的人。纵然下一辈子偶尔见面,是亲是怨也很难预料。所以贪执无常的亲友,去观察时无有任何意义,反而是毁坏自己的根本因。

在修行中舍弃暂时的亲人,应了知一切众生都曾做过自己的亲人,从而抛弃狭隘的贪爱烦恼,代之以广大平等的慈悲心,以此才能真正地报答轮回中一切父母亲人的恩德。

642、假如自己如愿以偿,得到了所喜爱的人,是否就会从此满足?为什么?对此你有哪些感受?

答:并不会就此满足。因为众生的欲望没完没了、永无止境,佛陀在有关教言中讲得非常清楚,对人事物的贪恋越大,执著就会越多,如同饮用盐水一样。《广大游舞经》云:“喜欢世间欲乐者,如饮盐水无足时。”

643、为什么说“若贪诸有情,则障实性慧”?请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

答:因为贪执亲友,心静不下来,寂止就没办法产生;没有压制烦恼的寂止,胜观智慧如同无根之苗芽,无法生长起来;而本来清净的诸法实相,也就不可能现见。

644、无常的亲友为何能毁坏常有的解脱法?这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因为世间亲友虽是无常易坏之法,但我们因对其百般执著,以致障蔽了本具的常法如来藏智慧,一直沉溺在轮回中不得解脱。

645、本论中“凡愚”的范围包括哪些?如此鉴别有何必要?常与这些人交往接触,会有什么过患?

答:“凡愚”按藏文讲义的解释方法,分为与智者对立的凡愚、与老者对立的凡愚、与圣者对立的凡愚。本论指的是与智者对立的凡愚,并不是与圣者对立的凡愚。

有些人说:“凡夫人肯定有睡眠、贪心,这是不会避免的。因为我是凡夫,不是登地菩萨,所以难免不精进。”如果鉴别了此处的“凡愚”是与智者对立的凡愚——愚者,就间接说明了智者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不一定非要获得一地菩萨以上的果位。

世间凡愚的行为,无非是出于贪嗔痴的恶习烦恼,起心动念、一举一动不求向上解脱,只有恒时积累罪业。如果一心亲近愚痴的凡夫,行住坐卧也随同他们,这无疑会导致自己堕向三恶趣。甚至像麦彭仁波切所说:如同秋天的白霜摧毁鲜花一样,一个晚上就全部毁坏了。如果想得到解脱,趋入圣者之安乐境,那就毫无必要去亲近凡愚。

第113节课

646、为什么说与凡夫愚者交往时,对他们没有利益,对我们也没有利益?

答:对他们无利:因为凡夫愚者刹那之间会成为密友,而不小心得罪了,须臾间又会变成仇敌,对于本应欢喜信受的善行也会生起嗔恚,非常难以取悦。所以,进献忠言时,他们不但要生嗔恨,还会反劝我们放弃各种善法,如果不听从他们的恶言,便会大发嗔怒而堕入恶趣。

对我们无利:凡夫愚者对胜于自己者生嫉妒;对与自己相等者,则争强好胜;对卑微的人又生傲慢;受到称赞会骄矜自满;听到逆耳之言是怒气冲冲。与这样的凡夫交往怎会有利益呢?与他们亲近交往,必定会导致自己犯下自赞毁他的罪过,并且喜好闲谈世间的无义之事。

总之,和愚昧的亲友交往过密,只会给自己带来损害。他们对我的修行没有利益可言,我也不能给他们真正的利益。

647、既然与凡愚相处有害无利,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是否与大乘菩提心相违?为什么?

答:作为大乘修行人,不能舍弃众生,将他们置之不顾、抛之脑后,但要明白的一点是,我们的行为在什么样的人群中可以展开,在什么样的场合中可以行持,务必要掌握这个分寸。如果现在因缘没有成熟,尽量不要接近他们,不然很有可能被他们同化。

这与大乘菩提心不相违。因为凡愚的威力和加持力非常强,如果自己没有定力,只会随顺他们,最后使道心彻底退失。我们应遵循佛陀的教言,内心中不能舍弃众生,但自己的菩提心受到影响时,行为上还是要值得注意,主要以自己行持善法为主!

648、在修行的时候,为何要选择适当的环境?应尽量避免与哪些人接触?请引用教证进行分析。

答:人毕竟受环境的影响,也受别人语言的影响,这是凡夫人共有的一个特点。若与愚昧的亲友交往过密,只会给自己带来损害。他们对我没有帮助,我对他们也无法饶益,故而只有远离他们,默默发愿将来度化他们,现在最好不要跟他们同流合污。否则,不久的将来,自己的道心必将退失无疑。

《宝云经》中说了九种恶知识:破戒者、邪见人、失威仪者、邪命人、乐愦闹处者、多懈怠者、乐着生死者、违背菩提行者、乐居家眷属者。若与这九种人接触过密,会给自己的修行带来违缘、障碍,因而应敬而远之,谨慎地对待。

第114节课

649、正式讲课之前,上师提醒大家要注意哪几点?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有何打算?

答:1)提醒每天早上修菩提心;2)听法的行为要如理如法,不能看法本以外的书以及做其他事情、讲话等;3)在每次听经之前,大家一定要发菩提心,并且在发心时要串习训练。

650、修行人理当以什么原则与人交往?为什么要这样?

答:应该远离凡愚俗情的羁缚。一旦遇上了,应和颜悦色地善待他们,但是不要过于亲密,最好采取君子之交的不亲不疏。

世间的一切都会显现无常,而且每个人前世的业力不同,今生的性格爱好也不同,没有深交时觉得对方一切都随顺自己,言行举止随自己而转,实际上是不一定的。在逐渐交往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发生矛盾,对别人的希望越高,最后无常到来时,失望痛苦也就越深,保持平常而稳重自主的心态处世修行,今生定会过得安稳而富有意义。

651、请以比喻说明,出家人与施主之间应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否则会有哪些过患?对此你有何深刻体会?

答:作为一个出家人,外出化缘乞食时,应像蜜蜂采蜜而不恋花一样,取得所需的食物之后,对施主应视为素昧平生,与他们淡然相处。

如果一个凡夫出家人,长期与固定的施主来往,贪执习气难免增长,结果施主把上师执为己有、上师把施主执为己有,对双方都是一场灾祸。彼此互相舍弃、制造违缘、争斗诋毁的情况会经常发生,甚至僧人因与施主经常交往,最后会还俗成家,堕入世俗之网。

652、为什么说贪执将会导致无量痛苦?请从出世间、世间的角度一一分析。

答:从出世间法而言,哪怕你只贪一点食物,来世的果报也非常可怕。在活着的时候,对人也好、财物也好,最好不要有贪执。否则,临死时若把握不了自己的心态,很有可能会堕落。

从世间的角度来说,很多人贪这个、贪那个,世间上可贪的对境非常多,得不到时就很羡慕他人,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完美,总想要成为别人。但回归原地的时候,其实一切都是自心的幻化,若能把握自己的心,一切贪执都会消于法界。

第115节课

65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名闻利养?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有智慧的人,千万不要贪着外境财利,贪著这些将引生堕落三恶道的恐惧。

贪欲重的人今生会因所欲不遂而恒常处于懊恼痛苦之中,在后世,更会因此而招感堕落恶道的恐惧痛苦。另外,名闻利养的本性是离散坏灭的无常法,如同水中月、空中花,无有任何实质,人们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去追求,最终也会如同梦中的买卖,实际中毫无所得。而且,即使我的财物利养丰富,美名也传扬十方,但是今生中努力聚集的名利,却无法随心所欲地伴我去后世。

654、在听到别人赞美或毁谤自己时,应该怎样把持自己的心,以坦然面对?世间上的仁人志士是怎样对待的?

答:如果得到了他人的赞美,此时应把持自己,去反思这并不值得喜悦,因为在赞叹者的背后,世界上肯定有非常多的众生对我不满,在这种情形下,自己还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

同样,如果受到了他人的讥讽、毁谤,此时也不能因此而颓丧、忧伤,丧失信心勇气。以全面的眼光看,虽然眼前有人讥谤,但其他还有很多人会赞叹、鼓励我,因此自己根本不值得为那些区区的讥毁言词而忧伤。

后一问请自己发挥。

655、在利他的过程中,众口难调,无法令所有的人都一一满意,这时候应该怎么办?你以前是怎么做的?今后有何打算?

答:佛陀都无法满足所有众生的愿望,我们凡夫人恐怕更不行了。只要自己发心清净,对得起一切众生,应该自己做主、凭良心做事。做是肯定要做,不能因为有人诽谤就放下来。

第116节课

656、前面讲菩萨要全力摄受众生,这里又说要舍弃凡愚,前后是不是自相矛盾?为什么?在此过程中,需要避免哪种误区?

答:这并不矛盾。以前的高僧大德也讲得非常清楚,如龙猛菩萨在《菩提心释》里说:“虽无力利他,彼意乐恒行,何者具彼心,彼实行利他。”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利他的能力,但若具足一颗纯洁的利他心,实际上已经利益众生了。我们作为凡夫人,直接利益众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很多大乘教典中说,倘若自己的能力尚不具足,可以通过利他的发心来利益众生。

当然,大家也不要认为只发心就行了,即使自己有能力、有机会,也什么事情都不做,这是不应理的。假如会受到环境的污染,那可以暂时保护自己,但如果有了不为外境所扰的修证功德,度化众生义不容辞。

657、寂静处的友伴和处所分别指什么?其具有哪些功德?你是怎样创造寂静环境修行的

答:友伴:指山林中的树木、飞鸟和走兽。它们不会发出刺耳烦心的言词声音,与它们相处,内心会非常安乐平静。

处所:指树下、山洞里、无人寺院中。可使心对什么都不牵挂,不再眷念家宅和亲友,完全断舍一切对尘世的贪欲。

(注:若提到写出自己的感想、打算等,均请自己发挥。)

第117节课

658、远离闹市而前往山林,这对修行有什么帮助?若不具备这个条件,那应该怎么办?

答:可帮助修行人断舍对尘世的贪恋。安住这样的环境中,与辽阔的大自然浑然无隔,远离人世那种充满拥挤与争夺的狭隘空间,心也会变得广阔而清明,对住处难以生起“这是我的住所,那是他人的住所”这类分别执著。在住所方面无牵无挂,则可自由自在而至各处修法,从内心断除对世俗贪执的无明习气。

如果条件不具足,也应该知道大自然对修行有非常大的帮助,而这样发愿:“因缘具足时,一定要远离城市而前往寂静处修行。”发愿的力量也极大。同时,每天不能离开善知识的教言,经常闻思修行,以正知正念来摄持心相续。

659、有些人看到修行人苦行时,觉得他们非常可怜,对此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

答:觉得他们可怜,是一种颠倒的悲悯,所以看到寂静山里的修行人时,一定要随喜。

因为用正理来分析的话,抛弃一切在山里苦行的人,在人类历史上是最伟大的。他们知道最有意义的是什么,完全明白解脱是值得追求的真理,此外任何事情都没有多大意思。修行人对搞世间法没有兴趣,因此无喜无忧地安住在山林里,远远胜过世间上的一切快乐。

660、在衣着方面,寂静山里的修行人与世间人有什么差别?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答:寂静处的修行人生活要求不高,对衣物也没有什么贪执,没有挂碍且很快乐,他们只需一两件衣服,有换洗的就足够了。

但若在大城市里生活,则今天穿白色的、明天穿黄色的、后天穿绿色的,每个人要有很多套衣服,经常要换来换去,因衣物而心生烦恼。

后一问请自己发挥。

661、到尸陀林和坟墓处时,怎么样观想才有意义?

答:看见死人的骨头时,自己应该思维:“这些人活着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体极其执著,可是现在无一例外地变成了这样。我现在的身体也与此相同,虽然天天爱护保养,一旦死去,也跟尸陀林里的白骨没有任何差别,执著它又有什么意义呢?”将众生的身体与自己的身体相对比,心里反反复复地思索,应该深深体会到轮回的本性,而观厌离心。

第118节课

662、有些人不愿到山林里去修行,主要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断除?

答:原因要么是贪执身体,要么是贪执亲友,要么是贪执财产。

1)断除贪执身体:身体很快就会死亡、腐朽,它的臭气使贪食腐肉的狐狼,都不敢趋前品尝,这样的无常变坏结局最终一定会降临,因而身体不是该贪执的对境。

2)断除贪执亲友:自己孤零零地独身来到世间,出生时骨肉本是连在一起的,死亡之后也得各自分散,更何况是个体相异的亲友了。生时,自己孤零零地出生,死时也只能独自死亡,自己的苦痛无法代受,亲友眷属有什么利益呢?

3)断除贪执财产:死亡时连最珍爱的身体都要舍弃,财产受用又有什么用呢?

663、在修行的道路上,为什么说危害最大的就是亲友?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答:对一个山里的修行人来说,怨敌来到面前,强迫他不准修行,必须离开修行道场,他不一定会言听计从。但亲友的软言慰语,很多人都无力抵挡。

所以,许多修行的违缘并不是外来的,而是身边亲人带来的。藏地有些大德说:“外面的魔并不可怕,家里的亲人才可怕。”为了修行而与他们断绝关系,才是上等修行人。

664、当今世界上,人们极力歌颂爱情,认为两个人永远在一起最幸福。这种论调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不正确。两个人长期生活在一起,由于彼此的业力不同、爱好不同、性格不同,经常会发生矛盾争执。现在很多的人,刚开始将幸福完全寄托在对方身上,希望对方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但结婚久了以后,两个习气不同的人,关在一个屋子里极其痛苦,连做中午饭都意见不统一,吵得不可开交。因此,世间上的很多观念,都是颠倒的邪念,完全不符合实际真理。

665、死亡来临之前,我们应该怎么做?在这方面,你有什么安排?

答:在还没有死之前,主动地舍弃亲眷,趁早趋往寂静的森林中,独自一人修行。

如果没有这种条件,也应该自己创造一个寂静的环境,在家里精进闻思、好好学佛,自己有了善缘和善念时,一定要当下决定,不要一直把修行往后拖。

第119节课

666、亲友临终时,我们为什么不能哭?按照世间传统,不哭的话,大家会觉得你不尽人情,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答: 如果哭的话,对亡者没有任何利益,反而有极大危害。

因为亲友的痛哭会牵动他的恋慕,影响临终时的正知正念,本来他有机会解脱或者转生善趣,但由于一念之差,很有可能下堕恶趣。如果你实在忍不住,也应到远处,偷偷地哭。

667、请以教证说明,为什么临终时随念佛陀非常重要?除此以外,还可以随念哪些对境?

答:《宝灯经》中说:“临终随念佛,指向佛陀像,赞颂皈依偈,此人获佛光。”假如临终时想着佛陀,或者看着佛像皈依、赞颂,此人定能获得佛的加持,不会堕入三恶趣。尤其是戒律清净、修行精进的人,死时能忆念佛的话,一定会获得往生,如《别解脱经》中云:“恒持清净戒,精进修行者,临终无忧愁,如火中解脱。”《月灯经》中也说:“一旦受病危,或遭死亡苦,不失忆念佛,痛苦不被夺。”因此,临终时再怎么痛苦,只要一心向佛,所有的痛苦便会消失无余。

随念的对境,还可以是法宝、僧众、菩提心等。

668、假如你没有机会住在寂静处修行,那你平时怎样安排时间?请具体说明。

答:请自己发挥。

669、为什么说贪欲的过患相当可怕?请引用其他公案说明你对此问题的理解。

答:贪欲会给今生来世都会带来莫大的灾难:今生会遭受砍杀、捆缚等痛苦,来世则会堕入地狱等处。如《本师传》中云:“贪欲如嗔蛇,毁坏今来世,智者不应依。”其他佛经中也说:“欲妙之奴遭剖剁,砍头挖眼断手足,贪欲令堕众生狱,令转饿鬼与旁生。”佛陀在《方广庄严经》中,还用毒叶、宝剑、火焰等比喻阐述了贪欲的危害。所以要明白,如果贪心增长,一切苦恼都会出现。

第120节课

670、佛经中宣说了女人的种种过患,所以有些男众一见到女人就特别恨,这种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口口声声说女人低劣、始终以蔑视的眼光来看待女人的男人,其实贪欲之火非常强烈。有些男众刚出家时,看见女人就满怀仇恨,刚开始是这样的话,不久后很容易毁坏戒律、成家生子。

所谓的女众,毕竟也是众生,对众生不能过于嗔恨。佛在经中剖析女人的身体,目的是为了对治男人的贪心,而实际上男人的身体也是骨肉组成,同样不清净,相续中也有诸多烦恼习气。应该了知自他的身体都无有可贪之处,因此不该走极端。

671、异性的身体为什么不值得贪执?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答:1)有些人为了得到所贪爱的异性,全然不顾造罪与恶名,从后世来说,为贪执异性而造罪的人,一定会感受三恶趣的猛烈痛苦。得到异性的安乐,只是短暂有漏的小安乐,依此所带来的痛苦却是长久、剧烈。2)除了一堆骨架和血肉等不净物之外,异性的身体更无其余可贪之物,与其苦苦贪恋这个自己无法主宰的身体,何不如追求解脱的涅槃妙乐?

672、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你应该怎样守护清净的戒律?

答:必须以正知正念来摄持,不应贪得无厌,要认识到烦恼和所贪对境的本质。倘若你没有任何执著,稍微交往也没有大的过失,但是作为凡夫人,对异性的烦恼极其猛烈,真正能对治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上师如意宝经常提醒大家:首先应当选择环境,若对戒律各方面有损害,应该火速离开,选择其他的地方。

第121节课

673、很多人对自己的妻子或丈夫特别执著,对方稍微跟异性说几句话,自己就妒火中烧、疑神疑鬼,怎样断除这种颠倒的嫉妒心?

答:以男人为例:贪欲很重的男人,对自己的妻子极为贪爱,别的男人偷偷看上一眼,他也会嫉妒难平,马上将她遮掩起来。然而不管你以前如何护惜她,当她死后被扔在尸陀林,秃鹫一块块地撕食她的皮肉,那时你却无动于衷,明明你很贪爱她的容颜身体,现在为什么不去竭力保护她?由此观察,应该明白身体的本质到底如何,数数串习,便会减轻贪执和嫉妒心。

女人以同理进行观察。

674、有些人花费极大的财力和精力来保养身体、化妆打扮,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具体分析。

答:在尸陀林中,即使昔日楚楚动人的美女,死后也为众多秃鹫、野兽所吞食,事实既然如此,你又何苦耗尽财产、精力,不断在这种鸟兽食上浪费自己的生命,造作种种恶业,以花鬘等装饰这些鸟兽的食物呢?花费大量的钱财装饰这样的身体,完全是愚痴之举。

如果一个人长年对猪、羊、鸡鸭等禽兽百般呵护,用金银美饰打扮装饰,然后送给猛禽恶兽做食物,这种事一定会令人们讥笑不止,而事实上,世人都在干着这种可笑的蠢事。其实人们特别喜欢的身体,除了给秃鹫当食物以外,没有任何价值,它唯一的价值就是能依靠它修持善法。

675、佛经中说:“增上贪欲者,不知理非理。”对于这句教言,你有哪些深刻的体会?

答:请自己发挥。

676、人们以贪心来拥抱所爱的人,作者是怎样剖析这种行为的?你觉得合理吗?

答:从前,你连穿着衣服的女身都要贪爱,而今为何不欲求那裸露的女尸?如果你厌恶不净的尸体,那为什么要拥抱衣服包裹的身体呢?

人们贪爱女人,根本没有任何理智可言,仔细观察之下,到底在贪爱什么呢?华丽的衣饰并非男人所贪的对象,而衣饰下女身的真正本质,唯是一堆血肉、白骨等不净物,跟尸体没有什么差别。如果是喜欢这种不净物聚成的身体,那么当它裸卧在尸林中时,你为什么不喜欢拥抱,反而要生厌恶心呢?若用智慧宝剑去剖析,女人的身体只是一具活尸体,但是世人贪心增上时,愚痴偏执那些不净物,虚妄地生起种种满足,如同疯狂者享受不净粪一样可怜。

第122节课

678、男人在拥抱亲吻女人时,对女人的口水也会生起贪执,对此应该如何破斥?

答:女人身体中的种种成份,无一不是来自于饮食,如果男人对她的口水生贪执,那为何不对她的粪便生贪爱呢?因为这二者都是由饮食消化而产生的,同样是她身体中的物质。但在实际中,贪欲烦恼最粗重的男人,也不会对女人的粪便生起贪执而吸吮,甚至连看也不愿看。同样来自于饮食的两种不净物,而人们对之态度截然不同,其原因并非外境上有可贪可恶的分别,而是人们在长时期的习惯误执串习而致。这些习惯没有任何合理性可言。假如通过了达心的本性、身体的本质,则不会有这样的贪执。

679、女人细滑柔软的身体,会给男人带来乐受,为什么说这是一种颠倒执著?

答:认为女人细滑柔软的身会带来乐感,那为什么不去拥抱柔滑的木棉枕头而寻求快乐呢?木棉枕头与女身比起来,无疑要柔软细滑得多,而且比女人的身体更清净。

如果有些男人说:“木棉枕虽然柔滑,然而它没有女人的体味,无法与女人相比,不能对之生贪爱。”那么构成女身的三十六种不净物所散发的味道,哪有值得贪爱之处呢?这些味道秽恶不堪,只是一个盛满不净粪的皮囊所散发之臭味,只要稍加分析,便可发现对它的贪执是何等迷乱。

680、现在的社会贪欲纵横,在这种环境中,你应该怎样护持自己的正知正念?

答:请自己发挥。

第123节课

681、世间人将一生的幸福寄托在伴侣身上,认为对方可带给自己永恒不变的关怀,所以拼命地追求真正的爱情。这种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因为每个人的业力不同,再加上爱的本体根本不存在,所以执著爱情的人最终定会大失所望。

如果详加分析,爱只是一种虚妄的执著,如果它在本质上存在,那永远也不会退失,不可能随因缘而改变,任何人看见一个对境均应生贪心。但实际上,不要说别人,就算是自己,也会今天爱他,明天恨他,对他的感情反复无常。所以,爱的本体根本不存在,贪爱之心只是一种虚无飘渺的执著。

682、如果一个不信佛教的人贪爱异性,怎样引导其走出这种颠倒执著?对此道理,你能生起稳固的定解吗?

答:你可以问他:“你喜欢女人的话,到底是喜欢她的身体,还是她的心?”

假如他说喜欢“身体”,那问他为什么不喜欢尸陀林的尸体?

他若改口说喜欢“具有心的身体”,那么身体和心是别别他体的,不喜欢身体刚才已经承认了,现在你是不是喜欢她的心?如果是,心无有形体、颜色、处所等,纵然你有通天的本领,也不可能触摸到如虚空般的心,那怎么去爱执呢?

这样一来,身体也不是,心也不是,除此二者以外,你贪恋的究竟是什么呢?

683、有些人虽然知道人身不净,但却迷恋异性的肤色、气味、身材,应如何去除这种妄执?

答:假如你喜爱色香味俱全的东西,那在晨曦中刚刚开启的香洁莲花,跟女人的身体相比,无论从形状、颜色、气味哪一方面都远远超胜,你为什么不去爱乐,反而贪著充满污秽的臭皮囊呢?女人的身体不管是味道也好、结构也好,没有任何可贪之处。这一点,你观察自己的身体就会了解,观察别人的身体也会知道。

因此,愚笨的人非常迷恋异性的身体,想从中获得快乐,就如同猪狗特别喜爱吃不净粪一样。而智者不会喜欢这些,因为女人身体不值得贪执,由此而减少自己迷乱的执著,尽力忏悔往昔的罪业。

第124节课

684、请从各方面阐述人身的不净,并以比喻破析贪爱异性身体的妄执。

答:清朝的《欲海回狂》一书中说:一切凡夫,皆从情欲生,是“种子”不净;本为精血和合,是“受生”不净;住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是“居处”不净;在胎唯饮母血,是“所食”不净;足月之后,从阴道出,是“初生”不净;身内脓血,九窍常流,是“举体”不净。因此,从果或因的方面观察,整个身体都是不净的。

例如,人们对粪坑里很小的蛆虫,通常都会极度厌恶,认为它里里外外都是不净物,但人在肮脏的胎中长成形后生出,吸取肠胃中的不净物而长大,一生之中时刻都与屎尿相伴,相比之下,蛆虫只是小小的不净虫,而人却是大大的不净虫!既然你对小小的不净虫都会恶心厌离,那对人这种大不净虫,为什么要生贪欲呢?

如果认为:“人是洗干净的,并且涂了很多香,所以干净。”那么从厕所中捞出一条蛆虫,洗净、喷香水后,你是否愿意接触它呢?道理是同样的!

685、为什么说人体是加工不净物的机器?请用你自己的体会进行说明。

答:请自己发挥。

686、假如你去过尸陀林,当时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没去过尸陀林,那通过什么方式让自己对身体不净产生定解?

答:请自己发挥。

第125节课

687、修安忍的果报是感得来世相貌庄严,令人见而生喜,这与破除对身体的贪执相违吗?为什么?

答:不相违。喜欢”跟“贪执”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如果去“贪执”,依靠贪心会造很多恶业,其他烦恼也随之而生,最后让自己堕入三恶趣。而仅仅是对诸佛菩萨或众生有“欢喜”心,也没什么不对的。佛经有关公案中说,佛菩萨的化现,除了极个别以外,一般都显为庄严的身相,这也是非常合理的。

此处主要是破除众生无始以来的贪执,因为人体本性极其丑恶,很多众生并不了解这一点。

688、了解身体的不净后,为什么不能彻底根除贪心?怎样才能根除?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答:因为修不净观而见恶露之识,只是压制粗大贪欲心的强力观修法,不仅胜义中不成立,连真世俗中也不成立。由于不净观的显现(如白骨等),不符合对境,实际中并没有这些,因而是一种颠倒作意。而且它不是我执的根本违品,故不能彻底根除贪心。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认识心的本性,依靠上师的窍诀,通达所有的烦恼和分别念,全是无明愚痴幻变的,若能如此,一切执著均会迎刃而解。因为无我的智慧,才是我执的根本对治。

689、请具体分析身体与香味的关系,以破除因香味而贪爱异性身体的执著。

答:有头脑的人可用智慧进行观察:身体和香味是一体还是他体?如果是一体,那每个人不用买香水了,只要身体存在,就会自然发出芳香,但这是不可能的,因此肯定是他体。既然是他体,身体和香味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为什么因喜欢香味而贪爱身体呢?

如果仅仅是因为喜欢檀香、沉香等香味而贪执身体,那将它涂在蛆虫、猪、狗等身上,你为什么不生贪心?所以,这种耽著完全是颠倒的分别念。

690、明白身体的本性之后,你怎样做才不至于堕入两边?

答:从各个方面分析了身体肮脏、臭恶的本性后,就不会贪恋它,也不该再为此身体花费大量的精力、钱财去打扮装饰,及过分地执著它。但也不应该不搞个人卫生,不洗脸、不刷牙。因为过分贪执和过分厌恶都是极端行为,我们应该不偏激,而自己掌握分寸和尺度,尽量用这个身体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使人生过得有价值。

第126节课

691、“自迷痴狂徒,呜呼满天下”,对这句话你有哪些感受?请以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答:请自己发挥。

692、为什么说死人的城市和活人的城市一样?明白这个道理后,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答:因为人的身体,无论在生前死后,都同样是皮肉等所装饰的白骨架,活人拖着令人见而生畏的尸体,与尸陀林的尸体相比,只是暂时拥有心识而已,本质上并无差别。尸体有整齐的公墓园,活人有整齐的城市,二者都是千千万万聚于一处,所以居住的环境是一样的。

迷茫狂乱地贪执异性身体,毫无理智可言,明白这个道理后,若依这些教言观修,会从迷惑中渐渐解脱出来。龙树菩萨也说:“汝若如是观,虽未成离欲,然由欲渐薄,于女不起贪。”如果依教修不净观,即使未达成离欲的境界,也会渐渐减薄贪欲,对异性不再生贪心。最重要的是学习佛法必须要努力,下一定的功夫,并且长期串习、深入佛法,这样会使自己生生世世都获益。

693、从因方面而言,为什么不应该贪执异性?

答:污浊不堪的异性身体,无有资本是得不到的,为之要奔波积财,即生中忙得团团转,来世还要遭受地狱、饿鬼、旁生等痛苦。贪执异性的人,如同飞蛾扑火,终生劳苦忧恼不休,最终也只是悲惨地死去,毫无所得。所以,贪执异性是带来巨大痛苦的因。

694、在家人没有清规戒律的约束,可以随意享受欲乐,为什么作者说他们享用欲妙的机会很少?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答:1)孩提时代,自己没有能力赚钱,所以不具享乐的条件;壮年之时,为了积聚钱财而忙碌,天天为了事业而操劳,故没有享乐的时间;老态龙钟的时候,精力不充足,因此没有享乐的能力。而且,一般的人在结婚之后,便成了家庭的仆人,一生中享乐的时间极少,而多数都是在饱尝痛苦。

2)那些欲望强烈的卑下之人,白天忙着工作,疲惫不堪,晚上回家时困顿至极,身体就像死尸般倒在那里,根本无法享受欲乐。即使获得一点微乎其微的快乐,但它的本质也是痛苦。

3)有些人为了生计,要长途跋涉地远赴他乡,尽管渴望与娇妻欢聚,朝朝暮暮在一起,却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更何况说享受欲乐了。

综上所述,在家人即使没有戒律约束,享用欲妙的机会也很少。因此,应该提醒自己将佛法的道理融入生活,仔细体会佛陀所说的“一切感受皆为痛苦”,这样对自身会有很大助益。

第127节课

695、如果贪著异性的身体,会给自己的身体等带来哪些痛苦?

答:有些人为了谋求微利以满足贪欲,或者为了养家糊口,愚昧地出卖自身,但最终应得的财利还没有到手,自己已经随业风漂泊而去了。这种人平时一点自主权也没有,完全要听任主人的差遣,即使妻子要临产,也只能到荒郊野地或树下生孩子。

有些人被贪欲所蒙蔽,一边担忧送命,一边赴往战场,披甲从军。

有些人为了谋利,情愿去做他人的奴仆。

还有些人为了贪欲,或被杀身亡;或被穿在利戈的尖端上;或遭到短矛的刺杀;或被投入火中活活烧死。

愚者为了取悦异性,想方设法求得财物,以强烈的贪心漂泊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犹如饿狗般虚度人生,多数人不仅不能成办一生所愿,反而最终饿死、冻死。

696、当今社会上,刑事案件、贪污分子层出不穷,其来源是什么?若想从根本上解决,需要采用什么方法?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真正找来源的话,不在于外境的事物上,而在于人的贪心上。因为本来贪心的种子未断,当遇到贪心对境时,就会出现这些祸患。

要想从根本上断除人们的欲望和贪婪,应该从教育上抓,一定要靠佛教的教育,尤其从小就要了解贪欲的过患、知足少欲的功德。如果从这方面下手,那么社会稳定、治安管理会非常容易。

697、有些在家人认为自己跟出家人完全一样,甚至自己更胜一筹,这种想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中说,只要披上袈裟,就有超越在家人的功德,对他们理应值得恭敬。律藏中云:“出家人如住净室,在家人如住火宅。”《法苑珠林》亦云:“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实难,如陆地行船。”而且以释迦佛为代表的贤劫千佛,都是以出家身份而成就的。

尽管在家人也可以成就,但从身份上而言,还是要尊重出家人,如果认为自己的境界比出家人高,这无疑是一种增上慢。真正的出家人是非常伟大的,所以有修行的人绝对不会有这种想法。

第128节课

698、请以教证、比喻和公案说明:贪执财色弊多利少、得不偿失。

答:1)教证:《八大人觉经》中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因缘品》云:“愚者为财毁,不寻求来世。”

2)比喻:牛马拉着沉重的车向前行进时,看见路旁绿油油的青草,禁不住停下来享用,结果立即招来车夫的鞭打,甚至车轮以惯性冲过来,将它撞伤、压死。为了数口青草,而遭致狠狠的抽打,乃至受伤送命,这是何等的不值得。同样,人们拼命地追求所贪对境,为了瞬间的欲妙之乐,毁坏长远的解脱命根,将今生来世的一切安乐葬送无余,下场比这些旁生更可怜。

3)公案:从前舍卫城有个穷人,他对自己的牛特别贪执。死了以后,他转生为牛背伤口中的一只小虫,蚀食伤口中的脓血,每天都要经历七次生死。

699、为什么说为贪欲所受的痛苦毫无意义?

答:一切贪欲之乐,最终都是坏灭无常之法,而且能令人堕入地狱等恶趣,付出长久而痛苦的代价。这些人若以追逐欲乐所付出艰辛努力的千万分之一去修行正法,足以成就无上的佛道。即使未成佛,最低也不会堕入恶趣。与修菩萨行的菩萨比起来,贪欲者苦难无际却没有证得菩提的福分,因此,所受的痛苦毫无意义。

700、当今社会上,色情暴力等的影音资料随处可见,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答:请自己发挥。

701、请具体剖析贪欲所招致的痛苦,远远超过其他的痛苦。你对此能产生定解吗?

答:毒药、兵器、烈火、危崖、怨敌等的苦害,最大限度不过在短短的一生中,让人们受痛苦而已。而贪心在自相续中蔓延的话,不仅今生中非常痛苦,而且来世会千万劫中饱受地狱、饿鬼、旁生之苦,时间极其漫长,程度也极其惨烈。如《亲友书》所言,一日之中不断感受三百短矛猛刺的痛苦,与地狱中最轻微的痛苦相比,连它的一分也不及。因此,贪欲所带来的伤害,是任何灾难、祸害都无法相比的。

第129节课

702、前面已讲过寂静地方的功德,此处又再次宣说,是否有重复的过失?为什么?

答:没有重复的过失。因为前面是总说,这里是分说;前面让初学者对寂静地方产生向往之心,这里是到了寂静地方以后,断除内外一切贪执,精进修行,且在修行的过程中不能离开寂静地方。或者还可解释为,前面是“身体”远离闹市而前往静处,这里是“心”依靠静处修持菩提心的真义。因此,寂天菩萨的教言前后并不重复。

703、请简述很多在家人虽然没有机会前往阿兰若,但在城市里修行仍可解脱之理。

答:在家人虽然没有住山瑜伽士那样的修行机会,但如果能把握自己的时间,对身心重新作一番调整,解脱也会掌握在自己手中。

现在很多居士通过修行之后,既不看电视,也不到处去应酬,除了亲人重要的请客以外,根本不与不三不四的人来往,以前的恶友全部断交。而且平时也不逛商店,该做的事情做完后,就到佛堂去看书、听光盘、修行,把佛堂当作阿兰若,这也是城市里依止寂静的一种方法,这样修行也有机会获得解脱。

704、修行人是怎样看待死亡的?他与一般的世间人有何不同?

答:修行人明白死亡只不过是从一个地方前往另一个地方,没有什么可怕的。就好比我原来在新疆做生意,后来生意不太好,准备搬到广州去,重新过另一种生活。但我临走的时候,不可能将房子等全部搬走,只有舍弃它们,随身带一个旅行包离开。同样,我们死的时候,房子、衣服、身体也无法带走,只有阿赖耶识上的善恶种子,才跟我们如影随形,前往后世去找新的“工作”。因此,从前后世的连续来看,死亡没什么可怕的,修行人会坦然面对死亡,一心一意祈祷三宝。

然而,现在的唯物主义者,因为承认人只有一世,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一听到死的消息就恐惧万分。世间上那些名人巨匠,大限来临时,心情恐慌不安、极其害怕,在这种状态中撒手人寰,而我们修行人面对死亡的态度,非常坦然自在,跟一般的世间人完全不同。

705、有些人说:“修行必须要在闹市,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的磨练,去寂静处是一种逃避。”他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无垢光尊者和华智仁波切都讲过,初学者很容易被环境染污自己的心,假如首先没有依止寂静处,相续中不可能生起禅定的境界。寂静林间没有务农经商,也没有嘈杂喧嚷及各种争斗。从释迦牟尼佛开始,历代的大成就者几乎都是依止静处而获得成就。因此,自然环境对修行人来讲,还是有很大的意义。

706、如何区别洪福与清福?你向往哪一种?为什么?

答:所谓的洪福,指在红尘里当大官、赚大钱,比如当局长、书记、大老板,钱包里的钱很多,银行里的存款也多,还有好多轿车别墅,在世间人眼里,觉得他的福报很大,特别羡慕。

清福就是在山里面终年累月地修行,虽然吃得一般般,穿得也很单薄,但他的心情很快乐。真正有福报的人,才能在寂静处享受这种快乐。

所以,洪福与清福相比起来,我们修行人应该选择后者。

707、请以实际生活来说明知足少欲的功德。为什么说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富翁?

答:请自己发挥。

第130节课

708、修行的方法有哪两种?《入行论》是哪一种?这对我们来讲有什么必要?

答:修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安住修,一是观察修。

《入行论》讲的菩提心修法,主要是观察修。

观察修对我们来讲很有必要,因为很多人的分别念非常重,邪知邪见也比较多,一定要凭自己的智慧进行破析,道理上想开了、明白了,心才会自然而然趋入正道。否则很多人的习气根深蒂固,一下子扭转过来,让心一下子安住下来,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通过如理的观察,在猛厉的分别念也不堪一击。

709、菩提心与世间的善心有何区别?你属于哪一种?

答:菩提心的条件,是要缘一切众生,令其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这两个条件不能离开。世间的善心则离开这两条,光是希望这个众生快乐一点,有吃有穿。

区分二者的关键,要看有没有希望众生暂时离开痛苦,究竟超离轮回获得佛果。如果没有这种心态,则不包括在菩提心中。

710、修世俗菩提心时,首先需要修什么?应该怎么样修?请以教证进行说明。

答:首先要集中精力修自他平等心。若未修好自他平等,则自他相换等其他境界无法现前。只有懂得自他是平等的,才可以修出菩提心,如《学集论》云:“自他平等熟习已,能生坚固菩提心。”

应该自己想怎么样,众生也想怎么样。仲巴司那坚问单巴桑吉尊者:“请开示一句可概括所有佛教要点的教言。”尊者对他教诫道:“你自己希望怎样,其他众生也希望那样,就这样修推己及人吧!”所以应该尽量爱护所有的众生,依靠窍诀修持大乘菩提心。

711、请以你周围的事例加以分析,为什么说自己与众生是相同的?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自己应该怎样做?

答:避开痛苦、希求安乐,是自己与众生共同的需求,所以应该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其他众生。(具体事例请自己发挥。)

712、三界的众生那么多,每个众生的习气爱好都不同,而我只有一个,应该如何将他们全部执为我所呢?

答:将众多有情等同自身去爱护,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因为我与我所的范围可以扩大或缩小。

比如我们凡夫执爱的身体,是由双手、双脚、头、眼睛、肩膀、内脏等不同部分组成,头又可分为鼻子、眼睛等,所谓的一个身体,不过是一种假立的概念,但在凡夫的心目中,因将这些同等地执著为身体,所以能对它们平等爱护。

同样,三界的众生虽然很多,每个众生的性格、爱好、根基等各不相同,但如果平等地执取爱护,认为他们都是“我”的部分,这跟执著身体的不同部分没有什么差别。

实际上,我和众生也是分别念假立的,并没有本质上的自和他。既然可以执著本不是我的五蕴为我,那为什么不可以将众生执为我所呢?

713、有人提出疑问:“道理上可以将别人与自己一起执著为‘我’,但他的痛苦是他的,我的痛苦是我的,二者互不相干,怎么能除他苦如自苦呢?”请对此以理作答。

答:虽然自身所感受的痛苦,不会伤及他人的身心,但是这些痛苦我也应该解除,因为执著身为我而极难忍受。同样,别的众生感受痛苦时,尽管我自己没有感觉,但如果将他执为我,他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我也会因之而觉得难忍。如果长期串习,自己也可以代受众生之苦。因此,一定要除他苦如自苦。

第131节课

713、请背诵“吾应除他苦,他苦如自苦;吾当利乐他,有情如吾身”,并解释其中的两个推理。你觉得这种推理方式合理吗?为什么?

答:1)我应该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因为这些众生不喜欢痛苦,如同我身上所遭受的痛苦一般。

2)我应该尽力饶益一切众生,因为这些众生都是有情之故,如同我的身体一般。

后一问请自己发挥。

715、有些人声称:“旁生可以随便杀害,因为它们比人类低级。”这种说法正确吗?请以理驳斥。

答:这种说法极其不合理,旁生只不过不能说人的语言而已,实际上它的苦乐与人完全相同。世间上大大小小的众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快乐而不喜欢痛苦。我们作为佛教徒,始终要观自他平等,自己是怎么样的,其他众生也是如此。如果有人说旁生可以杀害,那可以用这种推理方法:“你不能害这个众生,它是有情的缘故,只要是有情就不能害,如同你自己的身体一样。”

716、有些人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耽误了自己的修行和成就,对这种情况应当如何看待?你自己有什么打算?

答: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论》中说:“自不乐疾速,取证大菩提,愿为一有情,住到最后际。”我们不应为自己而迅速取证菩提,而是要发愿即使为了救度一个有情,也要在千百万劫中住于世间。

所以,只要是能帮助众生,舍弃自己的成就和修行也合理,只要对众生有一点利益,无论在轮回中住多长时间、受什么苦都应该愿意。作为修行人,千万不要有为了自己的如毒般自私自利的心。不抛弃众生、帮助众生的心态很重要,麦彭仁波切也说:“宁可舍弃自性命,切莫抛弃诸众生。从大乘角度而言,我与众生的目的一样、感受一样,那我抛弃众生而想获得快乐,这是不合理的。而且,抛弃众生而自己成佛,也不成立。

717、虽然他人的痛苦很难受,但他的痛苦毕竟无法伤害到我,我一点也感受不到,我凭什么要去保护呢?

答:如果因其他众生的痛苦不会伤害你,所以你不需要保护他,那么未来的恶趣痛苦也没有损害到今生,你为何要保护呢?比如你现在造恶业,来世会转生到地狱里受寒热之苦,这些痛苦你现在并没有感受,既然是不能害自身的法,那为何要拼命地积累善法去防护呢?或者说,很多人年轻时积累财产,目的是为了在老年时不受苦,还有一些人为了明天快乐,现在做很多事情,这些都应该成为不合理,因为痛苦现在你也没有感受到。

718、为什么说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不是一个相续?请以教证、理证进行分析。

答:1)教证:《入中论》云:“如依慈氏近密法,由是他故非一续。所有自相各异法,是一相续不应理。”

2)理证:比如说,如果34岁的我和35岁的我是一体,那么我34岁的时候,已经变成35岁了。或者50岁的我和100岁的我若是一体,我到100岁时,已经年轻50岁了。或者我今生是人,来世变成地狱的众生,假如二者是一体,则人间也有地狱的众生了……有很多的过失。

因此,这不仅在胜义中不成立,世俗中也不成立。

719、你认为《入行论》简单吗?请说说你的体会。

答:请自己发挥。

第132节课

720、有人说:“如同肚子饿,只能由自己吃饭解决一样,自己的痛苦应由自己遣除,没必要替别人解除痛苦。”你如何破斥这种说法?

答:如果各自痛苦,应该由自己解决,那么脚痛与手无关,手为什么忙不迭地保护脚呢?而且,你也应该只帮助自己,不应该去帮你的弟弟、妹妹等家人。可是我们的习惯和实执并非如此,在行为上,往往都要借助他者来帮助自己。认为不是自己的就不饶益、属于自己的就帮助是不合理的。因此,自他平等是随顺实相的法,任何与其相违的观点,无论怎样也不能成立。

721、凡夫人从哪两个方面执著“我”的?请以理分析其颠倒性。

答:他们认为:手和脚均为身体的附属,是同一个蕴聚;明天的我、后天的我,乃至地狱中的我,是同一个相续。从这两方面执著有一个“我”。

如同军队和珠鬘一样,蕴聚和相续没有成实的本性。相续不存在,可用鬘来比喻;聚合不存在,可用军队来比喻。

首先观察相续我,我昨天心相续的刹那、今天心相续的刹那,乃至老年时心相续的刹那,全部是连在一起的,似乎有一个长长的东西,但其实这是一种笼统的妄执。因为世间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今天的我、明天的我、老年的我完全不同,只是在没有观察时,相似安立的一种假名而已,就如同珠鬘。

还有凡夫执著的蕴聚也是如此。五蕴是五个不同法,并非一个整体,可是凡夫以习惯误执,认为有一个蕴聚整体,再从蕴聚产生“我”的执著。如同军队一样,从总体上是存在的,但如果具体分析,除了一个个军人之外,并没有一个叫“军队”的法存在,只不过是人们在自心中强取了一个名称。

722、为什么说只要是痛苦,不分自他一定要遣除?你明白此理后有何打算?

答:如果蕴聚的我不存在,相续的我也不存在,那么所谓的我根本不存在,胜义中不存在,名言中也不存在,只不过名言中有一个假立的存在。我都不存在的话,我所感受的痛苦怎么会存在呢?既然没有真实的受苦者,自他的痛苦也就没有什么分别了。只要是痛苦,就应尽力遣除,因为不论是众生的痛苦,还是自己的痛苦,凡是痛苦就特别难忍,所以不能只维护自己,不维护他人。

第133节课

723、既然一切痛苦都应遣除,为何缘众生而生悲心的痛苦不遣除?为什么说这种痛苦很有意义?

答:这虽然也是一种痛苦,但并不是无意义的痛苦。如果众生所受的痛苦,对今生不利、对来世不利、对自己不利、对众生不利,那一定要遣除。但这种痛苦并非如此,表面上看是一种痛苦,实际上它是断除痛苦的根本。

而且,因悲悯众生而生起难忍苦受与地狱的寒热之苦、饿鬼的饥渴之苦等相比,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不值一提,即使为了众生而割下身肉,对真正的大乘菩萨来讲,也不算是什么痛苦。

从另一方面而言,大悲心是一种智慧,它的本质根本不是痛苦,而是如来藏的妙用,是智慧的体现。表面上看来在受苦,实则并不是应舍弃的无义之苦,它与“愿芸芸众生脱离苦海,得到各自所需的果位”之发心相合,这怎么会属于痛苦呢?

因此,前面讲的痛苦,是自相的痛苦。而大悲心之苦,只是名称上叫痛苦,实际上是根除无始以来苦因及苦果的正因。

724、为什么说大悲心是成佛的根本?请以具体事例说明,你通过学习本论,在这方面有哪些改变。

答:修行的三个阶段——最初的发心、中间的修道、最后的成佛,大悲心都必不可缺。月称论师说:“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于广大圆满的佛果,初时要有大悲心,才能引发菩提心的种子;中间要有大悲水的滋润,菩提种子才不会枯萎,且日日增长;最后要由大悲心示现报化身,让众生获得真实受用。

佛陀在经中说:“诸佛以菩提心为正因,大悲心为根本。”其他经典中也说:“大悲心是一切诸佛功德之根本。”

725、现在学习佛法是什么样的时代?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答:就像噶当派大德所说,现在末法时代,不是宣扬的时代,而是观察自心的时代;不是说一些大话的时代,而是要老老实实帮助众生的时代;不是说自己开悟、宣扬自己境界的时代,而是对治烦恼的时代。

726、如何看待现在的“人间佛教”?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求人天福报应摆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怎样将之转为大乘修法?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请自己发挥。

第134节课

727、为什么菩萨利益众生时,纵然是无间地狱也愿意欣然前往?此举与小乘行人有什么差别?

答:生起了自他平等菩提心的菩萨,会时时刻刻护念着一切有情,如果有情从业和烦恼中获得了解脱,他会为此生起无比的欢喜心。这种快慰安乐超越了一切,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有了这种大安乐,菩萨决不会舍大求小,追求个人解脱的寂灭之乐,因为从大乘宗旨而言,自私自利是修行中最大的障碍。

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云:“智者虽常处地狱,不障清净大菩提;二乘清凉自利益,得乐虽妙障菩提。”菩萨即使长期处于地狱,由于利他心极为强烈,根本不会障碍取证菩提;而声闻和缘觉二乘行人,就算住在寂静的地方饶益自己,也对解脱有很大的障碍。

728、强迫出家人把僧衣脱掉,会有什么过患?懂得这个道理后,你有哪些感触?

答:佛陀在《地藏十轮经》中讲,如果强迫出家人把僧衣脱掉,则是断三宝种,亦名为挑坏一切众生法眼,亦为毁灭我久勤苦所得正法,与诸众生作大衰损,比五无间罪还严重。

729、在讲经说法时,为什么需要引用教证?对此你有什么体会?

答:如果说法从来没有教证,全部是自己的分别念,则很容易偏离正道。当然,若是大成就者,说出来的话会比较可靠,否则,随随便便就下定论,然后自己的语言成了弟子永远的依靠处,如果所说的有错误,就会将无数人引入无明之道,过失是很大的。

730、你如何看待藏传佛教?如果你周围有人毁谤藏传佛教,你会怎么样做?

答:请自己发挥。

731、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培养下一代?为什么?

答:不仅要让孩子学一点知识,最关键的是让孩子有悲心。

如果没有悲心,他长大以后读完大学、博士,会盘算着怎么样贪污,一直想着自己,根本不想这是众生的血汗,随便享用不合理,最后对自己、对社会都不利。因此,应该以慈心、悲心的理念教育下一代。

732、请以公案、教证说明:一切世间事,串习无不成。并谈谈你对此有哪些感受?

答:1)公案:《胜莲经》讲了一个公案,说以前在鹿野苑有一个婆罗门女,时时观想自己是老虎,后来有一天,她果然变成了老虎,将当地居民全部吓跑了。

龙树菩萨有一个弟子,也曾观修头上长角,结果真的长出了一个角。龙猛菩萨教他再继续观没有角,然后他不断地观修,角慢慢就没有了。

2)教证:佛经中说:“是故无论真或假,凡事若经久串习,串习力达圆满时,不思亦能生是心。”

后一问请自己发挥。

733、在依止善知识时,一定要注意什么?原因何在?请以你所见闻的事例进行剖析。

答:不要盲目去依止,首先应该多打听、多了解。就像买东西,也要辨别是否是伪劣产品。依止上师是终生大事,不能随便去依止一个人,一定要多方观察,不然对双方都不利。

后一问请自己发挥。

(注:若提到写出自己的感想、打算等,均请自己发挥。)

第135节课

734、自他相换包括哪几个方面?请一一解释,并说明修自他相换有何必要。

答:自他相换包括:1、身体方面的交换:指他人身体上的痛苦,由自己的身体来承受。2、感受苦乐方面的交换:默默承受众生的一切痛苦,把自己的一切快乐直接或间接奉献给众生。3、爱执方面的交换:以前对众生漠不关心,对自己极其爱执,而现在对众生非常的关爱,对自己的耽著逐渐淡化。4、善恶方面的交换:自己的善根回向众生,众生的罪恶由自己代受。

必要:因为自身的过失极大,无始以来众生沉溺轮回、饱受痛苦的根本原因,即是无明我执,一直耽著、爱惜自己。由于分别自他亲怨,以此而造下无边贪嗔恶业,产生无边痛苦。因此,我执实际上是一切祸患的根源,如果希求解脱,必须从根本上把它铲除。

而他人,实际上是一切功德的源泉,因为众生是成就六度的根本助缘,假如一个众生也没有,则六度万行不能行持。如果能恭敬慈爱其他众生,则能迅速忏除业障,积累巨大资粮,生起证悟成就的功德。

因此,如恰卡瓦格西言:“自己是一切过失之来源,他人是一切功德之来源。”修行人了知自他利害关系后,应当全力以赴地修持自他相换菩提心,彻底断除我执,而慈悲地为众生拔苦予乐。

735、三界众生无有边际,全部执为自己而取受痛苦,有些人一想到这里就被吓坏了,无法发起自他相换的勇气。你应该用什么方法一步一步说服他?

答:首先告诉他:众生数量虽然非常多,但只要串习,修相换也就没有任何困难,比喻说每一个有情的手足等肢分虽然很多,然而众生都已习惯将这些支分执为自己的身肢,并且加以保护爱执。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可以同样执著一切有情为“我的众生”?这种执爱以智慧方便加以引导串习,很快就可以成熟。

如果他还觉得有点困难,可以进一步分析说:从身体每一个部位去观察,可以了知,在五蕴假合的身体上,不可能找到一个“我”,然而众生由于无明串习,对之生起“我”的念头,这都是习惯导致的结果。既然如此,那么对其他众生统统执为“我的众生”,久习成性,自然也就会生起“我”的感觉,当他人感受痛苦时,自己也会如同感受到手脚的痛楚,而会想尽办法去消除苦受一样,毫无困难,关爱心和菩提心会自然增长。

736、菩萨是怎样观一切有情如同自己的?请以比喻进行说明。

答:菩萨每时每刻都在帮助众生、利益众生,自己没有丝毫傲慢心,完全当成了本分事,除此之外,没有想过“我今天帮他,他明天要帮我”,也不希求来世有什么异熟果报,只有一心一意利益众生。只要众生快乐,就是对他的一种回报。就像用自己的手喂自己吃饭一样,怎么会对手表示感谢呢?菩萨利益众生不需要感谢,只要众生获得快乐就可以,众生的事与自己的事没有差别,甚至已经胜过了自己。

737、我们怎样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众生?你对此有哪些感触?

答:对微如他人不逊言词的痛苦,我们都会谨慎小心地防范以免受伤害,对一切众生的大小痛苦,我们也应该同样地对待,常修慈悲和爱护。

我们对自己的保护是什么样的,每个人都心中有数,稍微有点冷了,马上披衣服,稍微有点不舒服,马上要吃药。但是别人生病了、寒冷了、受苦了,我们会不会像保护自己一样马上去帮助他呢?很多人都是有条件的——你是我的亲戚、你对我有恩的话,我去帮助你;你对我没有恩德、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就不管,甚至会践踏他、杀害他。这样的理念一直串习到今天,如果还不改过来,那根本不能列入大乘修行人的行列当中。所以,在任何众生遭受痛苦时,都要尽量保护。我们要利用日常中每件小事,不断地串习,以成熟护他如己的悲心。

第136节课

738、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有哪些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你对观世音菩萨有信心吗?为什么?

答:观世音菩萨为了消除众生的畏惧,以大悲加持自己的名号,使仅仅听闻此名号者也能得到庇护,所以观世音名号跟普通人的名称截然不同,忆念的时候,千万个众生的烦恼、恐怖、痛苦同一个时间都会无余遣除。即使在众人当中产生一些怖畏,或者遇到地水火风的灾难、怨敌的危害、邪魔外道的侵损、重病降临、恐怖袭击,忆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也能遣除。甚至,让你发言、讲考,有些人胆子很小,特别害怕,这时候也可以忆念观世音菩萨。《华严经》云:“忆念三次我之名号者,愿彼于轮回中无有恐怖感。”《学集论》中引用《观音解脱经》也讲了忆念观世音菩萨会令诸众生离堕落怖、令诸众生离众威怖、消除堕入三恶趣的命运、遣除世间的十八种灾难等功德。

739、怎么样才能真正与诸佛菩萨相应?这跟你以前的想法有何不同?

答:与诸佛菩萨相应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理论了解佛法的奥义,这样虽然有必要,但也要以虔诚心、恭敬心在诸佛菩萨面前祈祷。我们都需要上师的指点和加持,也离不开佛菩萨的无形加持。

740、在学习《入行论》的过程中,你是怎样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资源的?今后有何打算?

答:请自己发挥。

741、为什么说自他交换是秘密的窍诀、甚深的窍诀?对此你是怎样修持的?

答:1)秘密的窍诀:因为这是对非法器保密的窍诀。所谓的非法器,指强调自私自利的小乘行人,他们只想自己获得阿罗汉果,听到这个法之后,肯定会特别害怕。还有,没皈依佛门的人也无法接受,有些人连基本的因果都不懂,更何况这么甚深的无上妙法了。

所以藏地在金厄瓦和恰卡瓦之前,寂天菩萨和阿底峡尊者修菩提心的教言,并不是很广泛地流传,这种法不能传给没有信心的人、具有邪见的人,否则他们不但不生信心,反而会因诽谤而造下恶业。

2)甚深的窍诀:《大圆满前行》中说:“哪怕相续中生起一次这样的自他交换菩提心,也能清净多生累劫的罪障,圆满广大福德、智慧资粮,从恶趣、邪见之处获得解脱。”

即使能够面见本尊,这也是最甚深的窍诀。甚至当你遇到病魔、违缘,或者身体不好、无药可治时,修自他交换也能遣除。

742、现在社会上的知识跟古代文化有何不同?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答:1)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时代,什么学问都可以轻而易举得到,人们反而对知识不珍惜了。古人为了求法,翻山越岭、立雪断臂,经历无数苦行,而现在不管是经典也好、论典也好,只要打开电脑上网,什么都能一览无余。

2)现在的一些知识,就是为了短暂的吃喝玩乐,长远的目标是没有的,只是一种目光短浅。他们不顾来世也不顾今生,不要说佛教的甚深道理,就连传统道德也荡然无存。这样之后,道德行为没有约束,盲目地跟着潮流跑,这一代的年轻人,孝顺、人道什么都没有,而贪污腐败、乱七八糟的学问,他们有的是,头脑中全是垃圾知识。所以,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学习古代大德的论典,或者先贤留下来的教言,这样,做人才会有很好的约束。

第137节课

743、为什么要舍弃对自我的贪执?请从今生、来世两方面具体剖析。

答:1)今生:如果没有舍弃对自我的贪执,今生当中,纵然遭受微不足道、极为渺小的危害,如蚊子咬你、身上有虱子,或者别人说你有一点缺陷等,也会产生极大的恐惧。

2)来世:贪执身体会为来世造下很多恶业:为了遣除疾病缠身、饥寒交迫、口干舌燥等身体上的痛苦,不惜捕杀鱼类与飞禽走兽,甚至埋伏在路途中拦路抢劫。即生造的这些恶业,不一定马上有明显的果报,但因果是丝毫不爽的,因缘成熟时,来世定会遭受恶趣的痛苦。

744、很多人认为来世看不见,所以不存在;或者说佛教是迷信,因为用科学解释不了。这些说法正确吗?如何一一破斥?

答:不正确。

1)善业和恶业就像农民种下的青稞种子,刚开始虽然看不到苗芽,可是只要种下去了,因缘具足、没有遭到违缘,一定会长出苗芽的。同样,杀害众生不一定当下就能现前果报,然而再过几年或者再过几世,因缘成熟时,一定会感受痛苦的。这就是业因果的一种自然规律。

2)不承认佛教的理由是“佛教无法用科学来解释”,这种说法完全是愚痴所限。科学根本没有观察佛教的能力,就像对摩尼宝、珊瑚、金刚钻石等珍宝,不知道它的组成元素,就一口否认它的存在,这样合不合理呢?同样,佛教所讲的一切道理,世间科学也没有驳斥它的能力。

因此,不论是否承认因果,只要造下恶业,就必定会感受果报。即便在世间上犯了法,也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不可能产生一个善果。

745、有些人说:“人吃动物天经地义,但在杀它的时候,方式要温和一点。”对此论调,你有何看法?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根本不合理。

讲“自他平等”时说了,旁生和我们没有任何差别,它们也害怕痛苦、喜欢快乐。不管是哪一种杀法,用刀也好、枪也罢,都不可能是快乐的。我们可以试想:如果自己将要被宰杀,是选择哪一种死法比较好呢?肯定任何手段都特别可怕。那么众生与自己也是同样的。

746、现在的教育与古代有何不同?对于各种不良现象,你有那些感触?

答:古代的《朱子格言》中说“读书志在圣贤”,但现在的教育是“读书志在赚钱”,或者“读书志在找朋友”,这样一来,从小就受到不好的教育,许多孩子根本不知道恭敬师长、孝顺父母。老师们教学生,也是在课本上走马观花就过了,除此之外,根本不教他们从小怎么样对待环境、怎么样爱护动物、怎么样恭敬父母。很多父母只是把孩子送到那里,对老师教什么根本不管。老师也是天天打麻将、天天干坏事,学生学不到什么优良品质。如此一来,社会治安也好,管理秩序也好,到处都是一片混乱,杀害父母、造五无间罪的现象数不胜数。

747、什么叫三宝物?为什么说盗取三宝物有极大的过患?为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寺院、居士林等佛教团体应该怎么做?

答:造佛像、造佛塔等方面的叫佛宝财物,印经书、造论典方面的叫法宝财物,供养僧众的叫僧宝财物。实际上,供养僧众的财物也可以叫三宝物,因为从广义上讲,僧众的身口意代表三宝。

盗取三宝物有极大的过患,来世必定会堕落恶趣,感受无量的痛苦。佛在《大集经》中云:“盗僧物者,罪同五逆,随损一毫,则与十方凡圣,一一结罪。”又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所不救。”因为对境极其严厉,所以佛在《宝梁经》里说:“宜自啖身肉,不得盗三宝物。”

凡是管财物的,不管是放生钱、三宝物,都应该三四个人以上把账目弄得清清楚楚,每个月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公布,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这样一方面可以约束自己,一方面也不会遭别人诽谤。

748、世间的聪明与佛教的智慧之间有什么差别?你属于哪一种?

答:世间的聪明才智,只是一种世智辩聪,根本不知道万事万物的真相。这种人对三宝不承认,对高僧大德、三宝、父母不恭敬,肆无忌惮地造恶业,最终只能成为增长邪见之因,成为毁坏自他的手段。

因此,世间的智慧只是小聪明,在佛教中,不能称为大智慧。真正通达佛法中的道理,才是大智慧。

第138节课

749、为什么说藏传佛教不是婆罗门教的支分,而是正统的佛教?释迦佛已经断证圆满,为什么说莲花生大师比佛还要殊胜?

答:因为藏传佛教创始人——莲花生大师,是佛陀亲自在经典中授记的,并不是藏地自己认定的一位瑜伽士。藏文的《涅槃经》中说:“我已灭度后,汝等莫忧伤,无垢彩湖中,较我胜士夫。”《诸佛未来授记经》中也说:“我已灭度后,一百十二年,较我甚殊胜,名为莲花生。”

喇拉曲智仁波切等大德在解释时说,莲花生大师比释迦佛殊胜,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从降生方式来看,莲花生大师是化生,在清净的莲花中降生,显现上没有父母的垢污;从弘扬密法来看,释迦佛只讲了极少数的密宗法要,而是授记未来广弘,莲花生大师则直接宣讲了殊胜的密宗……

750、请以教证和比喻说明,藏传佛教各宗各派圆融无违,各派祖师都是一个化现。

答:1)教证:第一世达赖根敦朱巴说过:“持明成就莲花生,五百顶饰燃灯尊,金刚持尊宗喀巴,种种化现我敬礼。”第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也说:“成就自在莲花生,化为具德阿底峡,再次化现宗喀巴,我无其他皈依处。”

2)比喻:藏传佛教五大宗派宗如同五个手指,各派见解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根”全是释迦牟尼佛一个。

所以,藏地看起来有各大教派,但在莲花生大师的伏藏品中说,萨迦派的萨迦班智达、觉囊派的达热那他、噶举派的塔波仁波切,全部都是他的化身。各宗各派圆融无违,各派祖师都是一个化现。

751、为什么说净土宗的人排斥藏传佛教的话,自己的宗教也无法建立?

答:因为莲花生大师和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是一体的。

有些伏藏品中说:“昔日极乐阿弥陀,普陀怙主观世音,达纳郭夏莲花生,纵然示现三化身,实则无二也无别。”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普陀山的怙主观世音菩萨、达纳郭夏降生的莲花生大师,虽然示现为三个化身,实际上是无二无别的,莲花生大师就是阿弥陀佛。

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从心间射出第二个“舍”字,在达纳郭夏的湖里变成莲花生大师,邬金国王恩扎布德来到湖边后,把他封为太子带到人间,然后大师经过印度,来藏地弘扬佛法。

尽管表面上化现不同,实际上莲花生大师就是阿弥陀佛。如果说密宗不好、莲花生大师不好,那净土宗的阿弥陀佛也没办法建立。

752、重视他众与重视自己有何差别?害他众与害自己各有什么果报?在现实生活中,你对这个道理有哪些体会?

答:1)比如在布施的时候,很多人顾虑到:“如果布施了,那我自己享用什么?”这种自私自利心是吝啬的饿鬼道。“如果自己享用了,给众生布施什么?”这种利他的菩萨心肠,则是人天善道之法,而且重视他众的功德也非常大,佛在经中说:“若能行布施,菩提不难得。”

2)如果为自利而伤害别人,即生中肯定会感受不良的后果,来世也会堕入三恶趣。如果为了利益他众而损害自己,一定会圆满一切利乐,暂时享受人天福报,究竟获得声闻缘觉、菩萨、佛陀的三大解脱。

753、自己高高在上役使他人,以及将高位让与他人、当他人的奴仆,分别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如果只求自己高高在上,凌驾于他人,那么来世一定会变成卑劣之人,甚至堕落恶趣。反之,假如将高位让与他人,自己情愿居于卑位,那么,乃至生生世世都会在人天善趣中备受恭敬。

如果为了自己而役使他人,总有一天会感受被奴役的苦果;如果为了利益他众而自己劳作,即生定能获得殊胜的官爵地位,不受役使之苦。业因果丝毫也不会空耗。

第139节课

754、“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你对这个颂词有什么感触?请以发生在你身边的事例说明。

答:请自己发挥。

755、请以实例剖析:利他与利己所生的苦乐之理。

答:在三界之中,众生无始以来都在为自利而劳碌,时时刻刻为了自身利乐而追逐不休,可是结果仍是无尽苦海轮回。这种爱执自身的习气如果不能断除,也就毫无安乐可得,将永无止息地流转在三界火宅中受煎熬。

反之,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主的智者们为例,他们在因地时,也曾是凡夫众生,但他们发起了无上菩提心,并且将一切都投入在利益众生的事业中身体力行。不仅一生如此,他们在生生世世,乃至发愿在轮回不空之际,都是如此,不顾自己身命善根等一切,唯一谋求众生的利益,从来不为自己考虑,而其结果,却是得到了无上成佛大安乐。

逐自利者堕落无尽苦海,唯利他者终成无上正觉,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效智者的足迹,去精勤修习利他菩提心呢?

756、如果不修持自他相换,将会有什么过患?请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1)未见之过患:如果不能以自身的安乐,真实相换别人的痛苦,那么不但获得断证圆满的佛果是天方夜谭,甚至在生死轮回中也不会有善趣的快乐,因为一切快乐之源就是利他。这种果报虽然现在看不见,但它是确实存在的。

2)可见之过患:暂且不论自私自利者来世果报如何,在现世,比如主仆之间,如果仆人以狡诈行为骗取利益,一旦被发现,就会丢掉工作;而如果主人不愿支付酬劳给别人,吝啬又轻视仆人,则仆人也不会为他付出,这样,就连今生的小利乐也无法成办。

757、有些人认为自己应该先修行,暂时把众生的死活置之不顾,等自己成就了以后再度他们。这种想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答:不正确。自己发了菩提心以后,眼睁睁地看着众生受苦乃至死亡却见死不救,说证悟以后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这简直是一种空话。“不救一虫,何以救天下?”连一个小虫都不救的话,声称要救天下的众生,恐怕是不现实的。

所以我们对身边的每一个众生,甚至一草一木,都要以利他心来对待,倘若有了利他心,即使修行没有很高的境界,但也是菩萨的行为。

第140节课

758、如果有人不敢修自他交换,因为害怕别人的痛苦、病魔真的出现在自己身上,那应该如何正确引导他?平时应当怎样修自他交换?

答:其实根本不用担心,因为菩提心的本体不会让众生受苦,只要这样修,获得成就非常快,自己身心也不会有痛苦。菩萨修一下自他相换,并不是病人就马上好了,自己马上倒下了。除了极个别的事例外,一般来讲不一定有,但这种力量和成就的作用相当大。

平时如果有条件,则可以每天按规定的时间修;若无条件,则随处随地都可以修。应该用上快乐和痛苦,遭受痛苦时,想到众生的痛苦让我代受;有快乐时,想到回向给众生,应该如此时刻不忘记自他交换的菩提心。

759、对自我执著将会产生哪些危害?最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世间上一切灾害、痛苦,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人与非人的恐怖,病魔、鬼神等都是从我执而产生的。

生老病死,行苦、变苦、苦苦等三大痛苦,以及大大小小的轮回痛苦,来源也全部是我执。

烦恼过失与我执也连在一起。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云:“有我则知他,自他中执嗔,此等尽相系,而生诸过失。”

甚至小狗来了、小老鼠来了也害怕,就是因为有了我执。如果没有我执,对这些是不会执著的。

最终可以得出结论:我执这一生死众苦之根本,使自己长久陷于生死轮回苦海的大魔,对它为何还要执爱而不断舍,还要留着它做什么呢?难道自己所受苦难还不够吗?应如华智仁波切所说:“所有的修行中应该反观自心,所有的力量应该用于断除我执上面。”

760、什么才是真正的大魔?它在哪里?依你的了解,有哪些方法可以断除它?

答:1)我执才是带来一切痛苦的真正大魔。它潜伏在每个众生的相续中。

2)大乘佛法里专门有种“断法”,即依靠般若法门来断除我执,与禅宗依靠《金刚经》来断除执著基本上相同。

或者还可以依靠修持空性、自他交换等等。此处可以自己发挥。

761、请以比喻说明,断除我执的必要性。

答:现在很多人特别痛苦,就是因为没有断除我执,以我执的束缚、捆绑,痛苦不断地增上。比如一个人手里拿着火,整个手都在燃烧,即使他痛得大喊大叫,但不愿意放弃火的话,痛苦也不会离开。同样,我执实际上是三界的毒火,在没有远离它之前,痛苦不会无因无缘停息,什么时候断了我执,什么时候才会有无漏的快乐。

所以,自己有时间或在行住坐卧的威仪中,应该多修一点菩提心和无我,如果没有自我的执著,利他心很重,不仅生生世世对修行有利,暂时的恐怖痛苦也可以解除。

762、有些人问:“我本来不存在却生执爱,是一切痛苦之源,那众生本来也是空性,执爱众生岂不也是一样吗?”对此你该如何回答?

答:不错,胜义中虽然两种都是执著,但在世俗中一个有价值,一个没有价值。这一点,智作慧论师在《入行论大疏》中讲得比较清楚,他说:“灯光与珠光,误认为珠宝,错觉虽无别,实义则悬殊。”把珠宝的光误认为珠宝、把灯光误认为珠宝,这两种执著都是假的,但其结果,误认灯光为珠宝者一无所得,而误认珠光为珠宝者却能得到珠宝。同样,我们在世俗修持的过程中,爱我是一种邪执,根本得不到菩提,爱众生则可以获得殊胜的菩提心,依靠这样爱所有众生的菩提心,能得到圆满正等觉果位。

第141节课

763、发了菩提心之后,请从意乐、行为两方面说明我们是属于众生的。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样会有什么结果?

答:1)意乐:在发菩提心的当下,我们的身口意、财产、善根已经完全属于众生。发菩提心的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利益有情,如同工人的任务是做工一样,应时时刻刻想着众生,暂时让他们身心安乐,究竟得到圆满佛果,除了利益有情外,千万不要再想其余事。

行为:我们不应再用属于他人的眼等肢体,成办自己的利益,更不能以属于他人的眼等身肢,造作恶业伤害众生。因为发菩提心时,曾以十方诸佛菩萨作见证,迎请三界轮回的众生作嘉宾,将自己的身口意全部供养给众生了,给别人的东西,未经别人开许不能随便用,更不能用它来害众生。

2)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应以众生的利益为主,把众生当作佛陀那样来对待,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全部抢下来,不要再把它归为己有,而要将使用权交到众生手里,一点不剩地布施给众生。

3)结果:能够付出一切,就能获得一切。如果能把自己的所有拿来为众生服务,自然而然会生起很高的境界,智慧无勤开发,利益众生的事业也任运自成。

764、嫉妒心、傲慢心、竞争心是依何种对境而生起的?请简略说明应当如何对治。

答:1)对卑下者容易生傲慢心,觉得他的才华、智慧、名声不如我,我很了不起;对平起平坐者容易生竞争心,认为他跟自己是一样的,他发财的话我也要发财,处处想与他竞争;对超胜自己者容易生嫉妒心,别人各方面超过自己时,自己心里就不平衡,一定要超过他。

2)有了这三种过失后,现在应该换一个位置,我当作低劣者、我当作高者、我当作平等者,原来的位置换作众生,然后去表演角色。

但是这三种烦恼不能在同一个时间修,因为它们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产生,因而一定要分开修。修行的时候不要怀疑,也不要三心二意:“我到底是不是卑下者?我到底是不是别人啊?”边修边怀疑是不合理的,一定要有种决定性,应该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修持交换。

765、有些人认为修菩提心、空性有功德,但修傲慢心、嫉妒心等烦恼不合理。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这种窍诀是以毒攻毒,非常殊胜,用烦恼来摧毁烦恼,它的力量更强大,有时候比一些对治法更有效。就像现在的有些医生,毒药用成良药,能攻克许多疑难杂症,所以只要运用恰当,一切都可以转为道用。

766、什么叫嫉妒?嫉妒会有哪些果报?应当如何断除?

答:1)《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中对嫉妒作了详细定义:“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自己希求名利,不想让别人拥有,一旦别人拥有了,便产生如火般的憎恚心,这就是嫉妒心的概念。

2)这部经典中还讲了嫉妒心的诸多果报,比如特别嫉妒的女人,将会失去丈夫,还会转生于黑暗之处,连自己的手脚都看不见,甚至变成吃呕吐物的饿鬼。

3)把对方放在高位,自己降为低位进行观想,对易位前的自己生起嫉妒,感受卑下者渴求帮助关怀的心理,使自己承受那些痛苦。

然后再回过头看自己在没有做这种交换修习前,自己对那些卑下者不但不生怜悯爱护善心,有时甚至生傲慢轻视恶心,那样是多么不如法与冷酷。从今后应以大精进修习菩提心,利乐他们。同时,回顾自己的嫉妒烦恼,除为自己带来痛苦之外,完全没有意义,应彻底根除。

第142节课

767、怎么样对低劣者修习相换?为什么说低劣者用不着过于自卑?

答:1)我们把地位最下等、身份极下劣的人换作自己,具足名声、财富、地位、权势等一切福报。而原来的自己换作别人,沦落为了乞丐、屠夫、妓女等下贱人。如此进行换位思考,对之修嫉妒心。原来自己看不起低劣的人,但现在受这些苦恼,以后就不会这样了。

这种心不能有任何怀疑,也不能打其他妄想,只有真正生得起来,修行才会比较成功。

2)低劣者与高者比起来,尽管有些地方比不上,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佛经中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藏功德之相。”既然具足如来藏,那也用不着自暴自弃,甚至想去自杀。因为与更下等的人相比,你还是超过他们,那些傲慢的人与最高的智者比起来,还是差得很远。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虽然赶不上高者,但比你更低劣的肯定大有人在,殊胜也是观待低下而安立的。

768、对于戒律废弛、见解退失之人,怎样修持自他交换?如是修习后,你有哪些切身感受?

答:易位至其位置,以此而引发大悲救护之心。自己观想与他们相换,然后可以想到:“虽然我戒律废弛、见解退失,但这并非我心甘情愿如此,而是无始以来的无明烦恼恶缘在控制我,贪嗔心极为强烈,再加上外界复杂混乱的环境等因素,才导致了这种可怕结果。作为修行人,我也希望自己能戒律清净,获得正见,得到无上解脱安乐。而他(易位前之自己)如果有悲心,有清净正见戒律,就应该帮助与救护我,那我也有自拔的能力,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折磨,我都心甘情愿去面对接受。”

如是修习后,自己对戒律见解衰退者的痛苦有了切身感受,他们虽然对自己有嫉妒,但自己怎么能因此而傲慢或对他们不理不睬呢?自己理应克服傲慢烦恼,以大悲宽容之心对待他们,也应安然忍受重重困难,尽心尽力帮助救济他们。同时,也可掘出自己内心潜藏的嫉妒烦恼,予以认识后彻底铲除。

769、破见者和破戒者相比,哪个过失的更大?请说明理由。

答:比起破见来,破戒过患尚稍逊一筹,破见的过失更大。

因为破戒者如有正见尚可忏悔,依靠还净仪轨可得以清净,而破见者对因果、正法等生邪见,如同坏自命根,坏自解脱眼目,这种罪过无法衡量。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中说过:“宁毁犯尸罗,不损坏正见,尸罗生善趣,正见得涅槃。”《俱舍论》里也说,获得善趣以戒律为主,获得解脱以见解或修行为主。

正见是证得无上涅槃的根本,因此,大家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护持自己的见解。

770、什么样的人才会傲慢?为什么有了傲慢不应理?应当如何对治傲慢?

答:1)内在越没有功德的人,有了一些地位名声时,外在的表现越傲慢。

2)有了傲慢相的话,会遮止自己相续中产生功德。本来你很快就要开悟了,但有了傲慢就会耽误;本来你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很大,有了傲慢心的话,就不行了。

3)加行里说多磕头可以对治傲慢,有傲慢的人必须磕头。让他在佛像前磕头的话,傲慢心逐渐就没有了,这样一来,自相续比较调柔,修法、做事情都比较堪能。

771、我们在有生之年中,有哪两件事情特别重要?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答:第一件重要的事情:不管出家人、在家人,每天都要闻思修行。

第二件重要的事情:时时刻刻不能忘记利益众生的大事。

第143节课

772、产生竞争心的对境是什么样的?应当如何对之修竞争心?是否所有的竞争心都要对治?为什么?

答:1) 在利养、能力、智慧、势力等方面与己相等或者稍微超胜的对境面前,很容易产生竞争。但如果自己跟别人差距很大,是不会产生竞争心的。

2)以观想相换,使自己变易为对方,然后对易位前的自己,发起竞争好胜之心:为了使自己优越超胜,如果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众人对他的恭敬利养夺过来,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但若没有这么顺利,纵然发生争吵也不惜,只希望能赢得更多的财利与恭敬。

功德方面:我将尽力宣扬自己的功德,令名声传扬世间各方,而对他(原来的我)要千方百计压制,使世人听不到他有任何优点功德名誉。过失方面:我更要设法隐藏自己的过失,使自己广受供养,而对他(原来的我)要完全相反,尽力显露其过失使他得不到分毫利养,使我今后获得名利地位,备受恭敬,而不让他获得任何名利。

我自己心怀安乐,而希望看到他长久沦落苦难,惨遭不幸,我要使他成为众人嘲讽的笑柄,成为众人竞相毁谤的对象。

3)不是。在闻思、修行、辩论、守持戒律等方面,互相也有种竞争心时,这种竞争对自他都有利,不用去对治。

773、什么是禅话、禅音、禅事、禅心?你平时是怎么样修持的?

答: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语言,说真实的语言,说谦虚的语言,说利人的语言。

禅音就是化一切音声为微妙的音声,把辱骂的音声转为慈悲的音声,把毁谤的声音转为帮助的音声,对哭声闹声、粗声丑声都不介意,那就是禅音。

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弟子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无二无别,也是一种禅心。

我们应该尽量断除竞争心、烦恼心,用禅宗或密法的窍诀来调伏自己。

774、现代人对于出名,与古人有何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答:古人云:“人怕出名,猪怕壮。”古人不愿意出名,害怕树大招风,遇到很多麻烦事。但社会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想出名,本没什么功德可宣扬,但是通过媒体的炒作包装,摇身一变就成了巨星。甚至有些人为了出名,不知道惭愧,通过裸体、骂人等手段来提高知名度。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弊病。

其实如果真有功德,有学问智慧、戒律清净,并不需要特意去宣传,“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迟早会有弟众成群结队地蜂拥而至,用不着去打一些假广告。佛教徒应该淡泊名利,一心一意利益众生,当然,如果对众生有利益,自己有名声也没必要刻意隐藏,显露出来是可以的。

775、怎样理解说别人过失是不好的行为?作为一名管理人员,见他人言行不如法时,应当如何处理?

答:关于说过失的问题,大乘经论都进行了极力遮止,萨迦班智达在格言中也说:“圣士观察自过失,劣者观察他过失,孔雀观察自身体,鸱鸮给人起恶兆。”特别喜欢说人过失的话,那绝对是个坏人。看见别人就开始说过失,是非常不好的现象。作为大乘修行人,应当像《佛子行》所讲的一样,尽量把别人观为清净,最好不要说入了大乘的佛子过失,不然将失毁自己的大乘戒律。

以前法王如意宝讲过,即使有些管理人员不得不说,也应该在正知正念的摄持下,知道“我今天要说某某人的过失,不是我自己跟他有矛盾,或者以自己心眼不清净而说的。这个不说的话,对僧众、对佛教可能会造成一些危害”,然后一边忏悔,一边在私下或公众场合说出来,这种情况是允许的。除此之外,这个看不惯、那个看不惯,这个是坏人、那个是仇人,这种做法是失坏大乘佛子的一种行为。

776、看见别人痛苦,自己在一旁幸灾乐祸,这会导致什么后果?请用公案加以说明。

答:以前有个小孩叫帕克,他是8岁。一天他气势冲冲地回到家,一直跺脚,特别不开心。当时父亲在院子里干活,见后想跟他聊一聊,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帕克气愤地说:“我们班里的华金特别坏,在很多人面前让我丢脸,真很希望他遇到倒霉事。”

父亲于是指着院子里晒的白衬衫,对他说:“你把这个白衬衫想成华金,拿一袋木炭使劲砸,砸中一个就代表他遇到一件倒霉事。”帕克听了觉得很有趣,就开始拿木炭拼命砸。

全部砸完之后,父亲问他感觉怎么样,他气喘吁吁地说:“蛮舒服的,毕竟砸到了好几个,但累死我了。”父亲知道他没明白自己的意图,就把他带到镜子前。帕克一看,自己完全成了一个“黑人”,只有牙齿是白色的,而白衬衫上只有几块黑点而已。

他马上醒悟到:“自己若以恶行去攻击别人,对别人的损害并不大,但对自己的反作用相当强。”

所以作为一个修行人,哪怕跟别人关系再不好,也千万不能发恶愿“但愿他受到如何如何的痛苦……”,而应该用菩提心来摄持。

777、我们大乘修行人,理应怎样对待高低贵贱的众生?你平时是怎么做的?请以具体事例进行剖析。

答:学了大乘菩萨道的人,对所有的众生都不要有轻辱心,应该有恭敬心,来了县委书记和来了一个乞丐,应该用同样的态度来平等相待。

第144节课

778、怎么样对高者修习相换?这里所讲的窍诀与《广释》有何不同?你觉得哪种更适合你?

答:1)首先把自己换成别人,再看易位前的自己,显得傲气十足,以蔑视侮辱的眼神来对待他(原来的我)。要让他听到我被全世界的人交口称赞,赞叹我的种姓、智慧、悲心及人格,我因而欢喜若狂、汗毛直竖,完全陶醉在欢乐的海洋中。

然而我们换位后应该知道,这个被赞叹的,实际上不是我,而是易位前的众生。如果是我受到赞叹,肯定会得意洋洋,但若是众生的话,我们恐怕会生嫉妒心,非要跟他平起平坐。在这个时候,这些烦恼的祸首,其实就是我执,正因为我执从中作怪,所以我们对众生漠不关心,对自己非常贪爱。

2)这里主要是从重自轻他来源于我执讲的,而《广释》则是从换位后体会高者的傲慢之苦来讲的,即换位后修习自他交换,代受他们的痛苦。

779、有些人一辈子行持善法,上师也给他讲了很多教言,但他却不能调伏自相续,这是由什么所导致的?对此你有什么体会?

答:阿底峡尊者的上师达玛 吉达说过:“行持善法不能调伏自相续,是因为傲慢所导致。”有些人虽然修持善法,但这种善法跟自相续并没有真正结合起来,上师苦口婆心地讲了千经万论、三藏十二部、五部大论等殊胜教言,但这些教言一直没有融入自己心中。这种人的我执特别重,认为上师讲的教言不合理,自己的想法才正确,于是沿着另一条道路前进,这样之后,上师也没有办法教育你,最后你的相续与法根本不相应。

780、按照《如意宝藏论》的观点,佛教和外道有哪五种区分方法?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你是否是真正的佛教徒?为什么?

答: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说,佛教和外道有五种区分方法:一、皈依。佛教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宝,而外道皈依的是遍入天、大自在天、上帝等,他们暂时皈依这些,但并不能让人了脱生死。

二、见解。见解有暂时和究竟之分,佛教的暂时见解就是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灭,最究竟的见解,是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而外道根本没有这种殊胜的见解,虽然有些窍诀暂时可以压制烦恼、痛苦,但无法从根本上断除。

三、修行。佛教有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方法,可依之次第修持大悲空性。而外道只能暂时修持制止分别念的禅定,并没有如是殊胜的修法。

四、行为。佛教是远离贪嗔痴以及损害众生的行为,而外道经常损害众生,也不能脱离贪嗔痴的行为。

五、果位。佛教是声闻缘觉、菩萨、佛陀三解脱,而外道没有如是的解脱,只能流转于轮回当中。

781、请以教证说明,断除我执的必要性。并说明依靠什么方法来断除?你平时是如何运用这种窍诀的?

答:1)龙猛菩萨说:“无余此有情,皆源于我执,具我所执重,佛唯利彼说。”三界众生流转生死,没有一个不是源于我执,大慈大悲的佛陀知道这一点后,为令众生减少我执,而宣说了空性、大悲心的法门。

夏吾巴格西说:“乃至没把‘我’看成怨敌之前,善知识的教言对自己也无济于事,一旦将自己看成怨敌,善知识的教言才能起到效益。”

月称论师云:“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

2)我执可通过两种方式来断除,一种是按照第二转法轮的空性法门来根除,一种是在世俗中修慈悲菩提心,自己与别人交换位置,以前对自己非常关心,从现在开始当以众生为主。

782、学习大乘佛法之后,你行为上有哪些转变?请举一个具体事例说明。

答:请自己发挥。

第145节课

783、为什么佛陀的语言永远不会欺惑众生?《金刚经》中说佛语有哪些特点?请一一解释。若有人不相信佛陀所说的话,应该用什么方法加以引导?

答:1) 理自在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言:“无因不说妄。”因为多劫以来从根本上断除了说妄语的因——贪嗔痴等烦恼,故而佛根本不会说妄语。马鸣菩萨亦言:“见义故无欺。”佛陀彻见了万法的实义,他所说的绝对不会欺惑。而且佛陀这样的语言,是生生世世串习过来的,《金光明最胜王经》云:“十方诸佛,悉皆已习真实之语……已于无量俱胝大劫,常说实语。”

2) 《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就是佛陀语言的特征。

按照世亲论师的观点,所谓“真语者”,指世俗中佛所说的因果、微观宏观世界的道理真实不虚;“实语者”是从胜义角度讲,佛陀在《般若经》中所宣说的空性,一点也不会欺惑,完全真实;“如语者”是佛在第三转法轮中所抉择的如来藏光明显现存在,这方面的真理非常可靠;“不诳语者”,是佛为引导众生而宣说不同的教言,一字一句都具有殊胜密意;“不异语者”的意思是,佛陀针对六道众生所讲的法,每个众生根据自己的根基不同,所领会的意义也有差别。

3) 这些人必须要通达“两大理自在”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把佛陀建立为量士夫的教言。或者通过自己的智慧来剖析,看佛陀2500多年前讲了那么多法门,世间上的智者推翻过多少?其他学说在世间上留下了多少?这些方面一一观察的话,就会对佛所说的话产生信任了。

784、假如我们往昔就像诸佛菩萨一样,放弃自利而专一利他,今天的结局会怎么样?明白这个道理后,你有哪些打算?

如今除了得到如来正等觉的无漏安乐之外,绝对不可能每天被烦恼折磨着,落到这般痛苦的地步。华智仁波切说:“众生若在以前精进修持过佛法,现在已经得到了如来果位,至少也有不堕三恶趣的把握。”

785、有些人认为:“自他交换不可行,因为他人一点也没有我的成分,怎么可能把他当成我?”对此你该如何作答?

答:既然你经过串习,能将父精母血的不净种子所形成的假合五蕴执为我,为何不能同样对其他众生也如是执著呢?

父母的不净种子本不是我,却因长期执著而当成我。同样,芸芸众生虽然也不是我,但从现在开始,若串习将他们视同己身,并以智慧加以引导,最后无疑也会执著为我。只要慢慢串习,这一点根本不会有困难。

786、作为大乘修行人,三种布施当中哪一种最重要?你如何看待在家人讲法这种现象?

答:1) 三种布施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作法布施。如果自己有一些佛法的境界、佛法的传承,那应该布施给众生。

2) 在家人也可以当法师。《楞严经》里面,观音菩萨为度众生显现三十二相,有比丘来求法,他显现为比丘相;有比丘尼来求法,显现为比丘尼相;有在家守五戒的居士来求法,则显现为优婆塞、优婆夷等在家身份进行说法。这在佛经里是有教证的。

但现在有些城市里面,居士给居士讲经觉得不好,而居士站在出家人的讲台上讲经,大家都规规矩矩地听着,这种传统不一定对。出家人面前应该由出家人来说法,在家人面前,出家人或在家人说法都可以。

第146节课

787、有些人认为:“皈依、出家虽然非常难得,但做不到的话,过失也很大,那我不如不皈依、不出家。”这种想法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答:不合理。佛陀在《说菩萨行》的经文中曾记载:有八位比丘听到大乘空性法门,因生起邪见,当下口吐鲜血,堕入地狱。本来他们千百万劫不能解脱,但由于听过空性法门的缘故,很快时间内就转生到了兜率天,下生人间成为转轮王而获得成就。

如果没有皈依、出家,在漫长轮回中就没有解脱的机会,即使因为你业力深重,守戒无法善始善终,但和不皈依、不出家比起来,只要入了这个教法,功德就不可同日而语。

788、为什么听一声佛号、看一眼佛像也需要很大的福报?这种善根如此微小,为什么说它的功德不可思议?

答:1)《入定不定手印经》中说:“漫长的时日中供养缘觉,不如看到佛像、听到佛号的功德大。”

2)因为看到佛像、听到佛号等以后,眼识阿赖耶上就种下了善根,虽然比较微小,但这个功德就像大海里滴一滴水,大海没有干涸之前,水也不会消失。同样,缘佛的功德乃至菩提果之间不会用尽,即使小如初一的月亮,但也胜过所有星星的光。

789、什么才是修行的成就相?现在世间人有哪些误区?你打算如何帮助那些误入歧途者?

答:1)倘若有了一点利他心,平时经常约束自己、转变自己,以前不能面对的东西,学习佛法以后能面对了,以前遇到家人、感情等时特别执著,现在通过学习之后,真的有一点点改变,对世间的执著比较淡,这就是修行的成就相。

2)修行的成就相并不是头上一下子长两只角、脸上马上冒一个包,也不一定是眼睛看见特别亮的东西。假如看见特别亮的东西就是成就相,那盯着灯泡就可以了。

790、当今世界上战争不断,根源究竟在哪里?怎么样才能真正实现世界和平?

答:根源就是自私自利,若没有调伏这种烦恼,冲突就会不断发生。什么时候摧毁了每个人的自私自利,什么时候就天下太平了。

791、古代人和现代人读书的志向有什么不同?两相对比,当今教育体系有何弊病?你将如何引导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小孩?

答:古代人读书的志向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知识是为了通达大自然的真性,为百姓和社会谋福利,继承前辈大德的优良传统,为千秋万代创造和平。

而现代人读书,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或者是为了自己快乐,拥有幸福的家庭。

后两问请自己发挥。

792、倘若别人犯了一些大错,你会怎么样对待他?这跟你以前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从中你有哪些收获?

答:请自己发挥。

793、发露忏悔有哪两种方式?应当如何正确地发露忏悔?

答:1)上师如意宝讲过,发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忏悔低劣的行为,如杀生、邪淫等,觉得自己做错了,在别人面前发露忏悔;还有一种是,自己造恶业之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在战场上怎么样杀人,当时如何如何厉害。这样的发露没有功德,只有过失。

2)方便的话,应该在大众面前忏悔;如果在他们面前说对佛法有害,各方面不太方便,那在诸佛菩萨面前忏悔也可以。

794、《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这句话对你有何启示?

答:请自己发挥。

第147节课

795、有些人喜欢在众人前炫耀自己,说自己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为什么?

答:作为真正的修行人,应该尽量隐藏自己的功德,纵然有一分功德,也要想办法不让人知道。就算偶尔有点修行境界,也不值得在人前宣扬。而有些人根本没有什么境界,却偏偏喜欢讲这些,这是不合理的。

原因:1)即便有一些境界,但也许是暂时的、偶尔的、不可靠的,没有什么可信赖的。

2)“隐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倘若特意去宣扬自己的功德,很容易遭到别人歧视和一些违缘。

3)智悲光尊者曾说:“作为凡夫人,自己的境界不能过多讲给别人听,否则,从此之后这些境界就不会现前了。”

因此,在保护自己修行的方面,我们应该学智者的行为。

796、什么才是真正具有菩提心?这与你以前的理解有何不同?你自己能做到多少?

答:有菩提心不是你道理上理解了,而是真正从体会中产生了。产生什么呢?自己所作所为就是让众生获得成就,白天走路吃饭、晚上睡觉,一切的行为都要想着众生,就像新媳妇过门之后,会经常考虑怎么样让所有的人都满意一样,凡是众生的事情,就不顾一切去做。若能如此,那说明真的有了菩提心。

797、大乘修行人的行为归摄为哪两条?你平时是如何以行为来约束自己的心的?现在跟以前相比有哪些改变?

答:从正面来讲,要尽心尽力地帮助众生、利益众生;从反面来讲,从现在开始,乃至生生世世,连一个众生的毛孔都不损害,不得罪众生,不做众生不高兴的事情,更不用说危害他们最珍贵的生命了。概言之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798、按照格鲁派的修行教言,菩提心要培养出来的话,需要哪三个条件?你打算怎么样让自己一一具足?

答:格鲁派的修行教言中说,菩提心若要培养出来,有三个条件:第一、要遣除违缘,忏悔自己无始以来的罪障;第二、要创造顺缘,尽量地积累资粮;第三、一心一意地祈祷诸佛菩萨和根本上师,愿相续中的菩提心日日增上,不要减灭。

第148节课

799、有些人专门用固定的时间修持善法,没有时间就不修了,这样做有哪些弊端?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并以公案、教证进行说明。

答:1)这样能有多少时间修行也很难说。因为人的生命非常短暂,再加上欲界众生一天至少要睡4—8个小时,如果还能活10年,5年的时间用来睡觉,剩下的5年当中还要散乱、说话,真正能抽出来的修行时间又有多少?所以,修行的时间不要定下来,不要为自己的懒惰找许许多多借口。

2)其实什么时候都可以修,长的话,闭关两三年,每年可以有月修或季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每天只要有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修。所修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有相的善法,如磕头、念经、转绕、作供养;无相的善法,像入于禅定或安住于中观的境界中,这些都是可以的。而环境方面,在寂静的地方可以,在散乱的地方也可以,家里、单位、车上……只要自己的心能约束,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修。

《百喻经》中说,有个愚笨的人,有一次口渴得不得了,正好遇到一条清澈的河,但他却呆呆地望着河而不喝水。旁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河水这么多,我怎么能喝得完呢?”

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口渴的人即使只喝一口水,也能缓解自己的口干舌燥,一口水也有一口水的作用。《水木格言》云:“诸法纵难知全,少知亦得大利,江河虽难全饮,少饮亦能解渴。”佛法虽然博大精深,但学一句话、一个道理,对自己也是有利益的。

780、强力摧毁自利心的手段,在世俗和胜义中分别是什么?你觉得哪一种更适合你?

答:从世俗来说,自心警醒、坚强,不留任何余地地斥责消除我执恶习。

从胜义来说,即是以甚深般若去观照,勘破其虚伪外相,而彻断其根源。这是最有力的手段,也是《智慧品》所阐述的内容。

781、请以世间比喻来说明,发了菩提心以后不能轻易反悔。你还有更好的比喻吗?

答:嫁出去的女孩子,已经成了别人家的人了,两三天后开始闹着要回家,这是不可以的,谁让你刚开始愿意到他家去?同样,我们发菩提心时,“爱上”了三界轮回的一切众生,现在想要反悔的话,没有那么容易。世间人也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能随随便便出尔反尔,今天想要利益众生,明天觉得困难就放弃,这样反复无常是不行的。

782、假如对自己的妄心手下留情,则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应该用什么方法把它断除?

答:我们依靠这颗狂妄的心,多生累劫中不愿意发菩提心,不想去利益众生,以致在轮回中一直受苦。如果以后仍一如既往,肯定会造各种各样的恶业,之后堕入三恶趣,感受地狱、饿鬼、旁生的痛苦。

修断法古萨里,是断除我执的殊胜方法。若能完整地修持,那是非常好,但若实在不行,也可以按照有些传承上师的教言中所说,把自己的身体观想成甘露,一份供养三宝;一份供养护法神;一份布施给三界众生,化为解除他们痛苦的任何有用之物,使病苦者获得妙药,使盲者获得明目,使饥饿者获得食物,使寒冷者获得衣服;最后一份布施给前世今生你曾欠下债的众生,还清所有的命债、宿债、财物等。这样观想的意义也非常非常大。

第149节课

783、什么才是真正的依止上师?这与你以前的理解有何不同?你现在是怎么样依止上师的?

答:真正的依止上师,就是遵循上师的教言,以其随时随地对照自己。假如每天记住一个上师的教言,里面的法义自然触动自己,使自己的行为不离正道。而不一定是呆在上师身边。

784、为什么想要自己快乐的话,就不可以爱自己,反而要去爱别人?你对此有哪些感受?

答:因为自我执爱如同毒药一样,如果不彻底舍弃,永远不会得到安乐,反而堕入可怕的深渊。无垢光尊者在道歌中说过:“若不摧毁我执山,永无灭尽迷乱时。”藕益大师也说过:“内不见有我,则吾无能。”如果不能从内心断除我执,那修行也就没有什么功效力量可言。修持正法的根本就在断除我执迷乱,就像除灭一棵大树,如果断其根,则整棵大树自然死亡;同样,如果断尽我执之根,则三界轮回迷乱显现自然灭尽。

当然,如果想灭除种种难忍之苦,必须将自己无条件地奉献给他人,尽心尽力地爱护众生,利益众生,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有痛苦。法王如意宝说过:“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如果一心一意追逐自我利益而不利益众生,这种人将永远不可能有离苦得乐的机会。只有摧毁我执的自私自利心,愿意帮助众生、保护众生,就有了如来种性,如此才会获得真正的大安乐。

785、为什么说具有利他心的人,是整个世间的庄严?这种人承办各种事业时,与自私自利的人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答:1)有利他心的人,是整个世间的庄严。如果一个人生起了菩提心,人、非人、天龙八部、护法神都会保护他,他脚下踩的微尘也会为天王所顶戴。他的衣服、头发、舍利都有加持,甚至把他的一片衣服带在身上,邪魔外道和妖魔鬼怪也不敢害你。发大乘心的人无论住在哪里,都是当地的佛塔,非人会整天转绕他。

2)在这个世间上,只要是为了众生而无条件地奉献一切,所有的人都会帮助他。有些人不管办慈善也好、传法也好、利益众生也好,如果自己任何目的都没有,很多人一定会对他伸出支援之手的。而自私自利心强的人,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地谋取利益,他的所作所为迟早会暴露无遗,人看不惯他,非人更是看不惯,到头来得到的利益很少,造的恶业很多,唯一剩下的就是痛苦。

786、对身体保护得越周到,它就会越怎么样?作为大乘修行人,如何让这个人身变得有意义?请谈谈你自己的经历。

答:1)对身体保护得越周到,它就会越来越脆弱无力,对小苦也不堪忍受,欲望不断地增加,就算拥有大地上一切事物也满足不了。

2)人要有一种满足感,生活随缘而转,不要贪得无厌。当然,光有满足感还不行,每天还要尽心尽力修一点法,一边听佛法,一边发心、修行,把理论的东西随时用在实践上,这样人身才会变得有意义。

第150节课

787、按照小乘观点,什么是圣者种性?大乘又是如何定义的?怎样让自己具备这一功德?这样有什么好处?

答:1)按照小乘的教言,少欲不贪是圣者的境界。《俱舍论释》中说,圣者有四种种性,一是以菲薄法衣而满足,二是以粗粝斋饭而满足,三是以简陋床榻而满足,四是喜欢闻思修行,这四者都是知足少欲的自性。

2)大乘《涅槃经》云:“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少欲就是对一切没有特别的要求,任何时候都很随缘;知足是即使得不到自己的所求,也不会有悔恨、痛苦。其实,凡事不计较也是一种知足少欲,如《佛说大乘无量寿经》中说:“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所以,应当在此生淡泊知足,断除对财物、身体等的贪执,否则对今生来世的危害很大。

3)对身体不要太过贪执,不要让它有增长贪心的机会,不然快乐不会有,修行也不会成功。比如小乘《毗奈耶经》和有关论典中说,修行人不能打扮,不能使用花鬘香水,也不能过于饱胀,必须过午不食……这些都是使身体不要贪得无厌的手段。如果过于贪著所求之法,将会招致各种痛苦。

4)没有贪欲的人不管在哪个地方,城市里也好、寂静地方也好,不会整天愁眉苦脸,心情坦然、快乐、洒脱,没有畏惧、痛苦、担忧,就像日月在空中运行一样自在,脸上时刻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旦达到没有什么可贪的境界,那已经获得了最妙的财富,即使你身无分文,也是真正的富翁。

788、为什么说看得破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你对此有哪些体会?

答:看得淡、看得破,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莲池大师说过:“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有了知足少欲的功德,贪心、嗔心、欲望、担忧、烦恼及生活的压力,统统都会去除的。有些在家人说:“我们生活压力太大了,好重喔!实在撑不起来。”但如果有了知足的妙药,即便你变成路边的乞丐,也照样会很快乐。

789、有些人认为不耽著受用是合理的,但贪著身体理所当然。对于这种想法,你怎么看?请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说明怎么样正确对待这个身体。

答:1)事实并非如此。暂时把身体当作修法的工具是可以,但如果拼命打扮身体、执著身体,这是完全不合理的。原因有三:

(1)“可怖不净身”:前面再三地分析过,这个身体的组成物质令人见而生畏,活着的身体和死后的尸体没什么差别,原来是皮肤、肌肉、骨头、内脏,死完了之后依然是这些。所以米拉日巴尊者说:“见而生畏之尸体,本为现在之身体。”

假如有人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可怕,很可爱,那把可爱的部分割一块放在盘子里,你吃一下,或是让你最好的朋友、对你很有信心的人吃一口,看害不害怕?所以,身体的上上下下没有一处是干净的,没有一处是不可怕的。现在很多人拼命去打扮、整容,主要是不了解身体的成分,不知道它是什么组成的,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因此在这上面一直很迷惑。

(2)“不动待他牵”:身体本是无情物,就像石块、木头、牛粪一样不能动,只有靠心的力量来牵引,才能走路、说话、睡觉等。所以身体跟尸陀林里的尸体没有差别,完全是依靠心识和风的因缘暂时显现的“起尸”,不应该去贪著它。

(3)“火化终成灰”:身体终将在火化场里变成一堆灰,因此是无常无实的东西。

明白这三点之后,为什么还要贪执身体呢?

2)不管是从小到青年、中年、老年活着的身体,还是最后得重病离开人间的尸体,这个身体若没有用于佛法方面,则跟粪便、煤炭、石头、木块没有差别,没有丝毫实质可言。龙猛菩萨云:“身际如灰干际坠,终究不净无实质。”故不应该特别贪执,一定要断除我慢,依靠它为众生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并且认真学习佛法。

790、名词解释:慢 我慢

答:1)慢:本来没有的却认为存在,这就是“慢”。

2)我慢:本来身体没有什么功德,但偏偏特别贪执,执著身体为我,这就是“我慢”。

791、很多人修行不成功,主要是因为什么原因?明白此理之后,你自己有什么打算?怎么样去帮助周围的人?

答:一是心里对佛法有怀疑,对上师起邪见,被很多邪见和怀疑阻挡着;还有一个就是心力不够。如果心力特别强,像米拉日巴尊者、无垢光尊者那样把身体当成一堆草,且不说一生当中成佛,至少也获得了不堕恶趣的把握。

792、请从名言和胜义的角度分别说明,身体的本质是什么?你依靠何种方法对此生起定解?

答:这个身体从胜义角度讲,如《般若经》中所说,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从名言角度讲是痛苦的本性,诚如月称菩萨所言:“如铁物熔化,岂性变液体?如是苦性身,岂能成乐性?”

《中观四百论》讲了凡夫的四种颠倒执著,一旦通过闻思修行破除了迷乱,就能见到万法的名言真相和胜义真相。

第151节课

793、世间人贪爱身体的新闻,你最近听到了哪些?对于这种现象,请以佛教的道理进行剖析。

答:请自己发挥。

794、为什么说身体就像木头一样,对苦乐、毁誉无动于衷?明明赞叹或辱骂这个身体时,我们会或喜或怒,这是怎么回事?

答:1)因为身体是无情法,只是四大假合,没有任何感觉,对它赞叹和辱骂就像空中的风一样无利无害。虽然《俱舍论》里面讲了身受和意受两种受,但身体的感受其实是意识在接受,如果没有意识,身体单独不会有感受的。

2)赞叹或辱骂这个身体时,我们会或喜或怒,这是妄想分别在中间作怪。对身体过于执著,不明白佛教道理,本来不是自己的东西反而当成自己的,本来不干净的东西反而执为干净的,这些都是颠倒的执著。

795、有人说自己爱护身体,是为了让众生喜欢,能与他们成为好朋友,这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对此你怎么看?

答:这个理由似乎比较充分。假如纯粹是让他人高兴,想利益众生,这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因为哪怕让众生产生一刹那的快乐,大乘菩萨也应该全力以赴去做。

但如果他真有这么一番发心,那天下无边所有的众生,大至天人,小至蚂蚁,没有一个不爱自己身体的,他为什么不爱所有众生的身体呢?因为他爱护身体的唯一理由,就是要让众生欢喜,但众生欢喜的因不仅仅是他的身体,众生对自己的身体更是关爱,如此一来,为何不去爱他们的身体呢?但实际上恐怕不是这样,他只不过是说漂亮话而已,归根结底就是为了爱自己的身体,不是爱其他的众生。

796、世间上有哪两种爱?请分析母子、男女、朋友、佛陀的爱分别属于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答:世间上有两种爱,一种是自私的爱,一种是无私的爱。

自私的爱就像世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只是互相利用,有时其乐融融,有时反目成仇,这不是真正的爱。而无私的爱是以对方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佛教的博爱就属于这一种,不管是什么样的众生,都没有条件地让他快乐,这种爱是非常伟大的。

797、身体既然是万恶之源,是否就意味着应该彻底舍弃它?为什么?请用教证和比喻加以说明。

答:不是。身体虽有诸多过患,但如果善加运用,也能成为解脱的工具。诚如圣天论师所说:“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前行》中也有颂云:“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此身造恶便是轮回锚。”从轮回的此岸越过生死大海,到达涅槃的彼岸,一定要依靠身体这个船只,没有它的话,不可能接受佛陀的甘露教法,也不可能到达目的地。

月称论师在《四百论》的讲义中,用过一个很好的比喻:譬如昔日有大商主,他的儿子跟盗贼同流合污,犯了法,最后被关在监狱里。商主明明知道儿子的劣迹,但因为家业还要靠他继承,所以并没有舍弃儿子,还是对他很关心。同样,我们的身体虽然在往昔造了很多恶业,也有很多坏毛病,但也不应该舍弃它,假如没有身体的这个船筏,那解脱生死大海靠谁呢?

所以,有这样的身体既要欢喜也要谨慎,应该自己行持善法,也尽量让别人行持善法,如此活在人间是有意义的。《中般若经》云:“任何菩萨自己行善并劝勉他人行善,即成为具义暇满人身。”

第152节课

798、什么是愚行?当今社会有哪些行为属于这一类?怎么样才能断除愚行?

答:“愚行”即愚昧无知者的行为,指不明佛法的凡夫众生执著自我,与解脱大道相乖离的身口意三门行为。具体说,我们执著自我,追求名闻利养等世间八法的所作所为,全部都是愚行。并且了知:名闻利养等世间八法,只是诱惑我们的幻象,究竟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问请自己发挥。

一定要追循前辈大德们的足迹,认真忆念本论第四品《不放逸品》、第七品《精进品》所讲的教言,龙猛菩萨在《经集论》和《学集论》中也讲了很多不放逸的教言,努力断除昏沉、睡眠等禅定的五种障碍。

799、什么是禅定的五种障碍?请引用教证一一说明。

答: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云:“掉举后悔与害心,昏睡贪欲及怀疑,当知此等五种障,乃夺善财之盗匪。”

1)掉举和后悔都是心外散,算为一种障碍;2)害众生的心是第二种;3)昏沉和睡眠都是心内收,昏沉是内收,睡眠是极其内收,这两个也算为一种;4)对有漏欲妙的贪求;5)对基道果的怀疑,这五种障碍是掠夺禅定善财的盗匪。

800、龙施菩萨的公案对你有哪些启示?精进和不精进的结果有何差别?请以你所了知的事例加以分析。

答:请自己发挥。

801、初学者一开始修行就不思善、不思恶,这样合理吗?为什么?玛哈雅那的公案对你有何触动?请具体说明。

答:除非是具有特殊善缘的弟子,一般来讲是不合理的。

抉择了很高的见解而对世俗法并不重视,麦彭仁波切把这种人归为“盲修无念和尚宗”。虽然在胜义中,心的本来面目没有任何执著,但如果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不知道六道轮回的基本道理,就一味追求什么都不执著,造恶业随随便便,造善业也无所谓,这样一定会堕入三恶趣。自己趋入歧途,还带着很多人盲修瞎炼,这个罪过非常大!

802、什么是三摩地?本品中的三摩地是指什么?学习了本品之后,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让自己断除它的违品?

答:一般而言,三摩地就是寂止,即心如如不动地安住于一个境界中。还有一种三摩地,是安住在心本来面目的境界中。但在本品,三摩地则是远离自私自利心,安住于自他交换或自他平等的菩提心。

后一问请自己发挥。


首页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