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九九集)  2011/9/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59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七百八十八面,第二行:

《维摩经嘉祥疏》云:云法眼净者,小乘亦法眼,大乘亦法眼。小乘法眼,即初果见四谛法,名法眼」,我们前面学到这个地方。小乘法眼,初果就得到了。他得到什么?见四谛法。我们也知道四谛法,在大小乘经里面讲得很多,名相都很熟悉,一点都不陌生。那我们有没有法眼?没有。人家是证悟的,我们是解悟的,我们是记问之学,人家是亲证的境界,这就不一样了。前面我们说得很多,最重要的是放下。这些理事我们都清楚,可是就是放不下。大小乘经教佛讲得很多,实在说凡夫成佛,一念之间。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为我们做试验,从他一生行谊上去观察,他十九岁舍弃王位,舍弃宫廷里面富贵的生活,这是放下烦恼障。他为我们演出知识分子,好学多闻,十九岁出去参学到三十岁,十二年,印度的宗教学术他都曾经涉猎过。可是问题解决不了,为什么?记问之学。听得多,研究讨论都是属於知识的范围,今天所说的。所以又给我们做一次表演,在菩提树下入定,把十二年所学统统放下,这叫放下所知障。这个障碍,成佛两大类,两种障碍:烦恼障、所知障。这一次把所知障放下了,结果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我们要记住,这个东西不是学来的,跟广学多闻不相干。於是佛在教学过程当中,大小乘一切经论里常常告诉我们,众生所以为众生,众生回不了源,见不了性,问题就是三种障碍。《华严经》上称它作妄想、分别、执著,一般大乘经教里面称它为无明烦恼,就是妄想,尘沙烦恼就是分别,见思烦恼就是执著,就这三种,这三种要是放下,你就成就了。

三种同时放下,释迦牟尼佛表演是同时放下,在中国惠能大师给我们表演的也是同时放下,这个叫上上根人,一闻千悟。我们要记住,惠能大师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现在人所谓是没有文化的人,而且家境非常贫寒。父亲早过世了,他跟他母亲相依为命,每天上山砍柴,挑到城里去卖,卖得的几个钱去买点米、买点菜回家去供养老母亲,生活苦不堪言,是属於靠劳力生活的。卖柴现在没有了,现在厨房用电、用瓦斯,不用柴火了,抗战期间还烧柴火。一般城市,有相当规模的城市都没有自来水,还是烧灶。我们生在抗战期间,卖水的,挑水到城里卖的,卖柴的,这是生活必需品。几乎这种行业他有固定的主顾,他照顾几家,柴火、水等於说他包了。现在这个行业没有了,很辛苦的行业。他靠这个维生,年纪很轻,二十四岁。在卖柴偶然听到,拿到钱出去,偶然听到在房间里面,他在门外听到的,在窗户外面听到有人在念经,他就站了一下,听了觉得很有味道,讲得真好。等他念完了,他就进去向他请教,你念的是什么?人家告诉他,我念的是《金刚经》。他就把他听到的这几句,自己的感受,说出来给这位居士分享。这位居士听到感到非常惊讶,这是很深的经典,他能听出意思。跟他一交谈,了解他的环境。这位居士说,你的根性很利,你应该去亲近五祖。他家境清寒,这一位居士非常慷慨,送他十两银子,给他做安家费,找了一些学佛的同修,帮助他照顾他老母亲。你放心去参学,你的老母亲我们大家照顾。这对他讲,这是天大的喜事!

到黄梅见了五祖,五祖就问他:你到这里来想求什么?他跟五祖说,「我想作佛。」大概五祖一生没有遇到这样一个人,一般人都是求升官发财而来的,或者是学习经教而来的,他是要来作佛的,你看目标不一样。五祖也真了不起,你来作佛,我就帮助你成佛,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在寺庙里面,分配他一个工作,舂米破柴,还是干他的本行。那时五祖寺庙非常兴旺,每天吃饭一千多人,厨房里面工作人员很辛苦,叫他去舂米破柴,八个月,他在那做苦工。寺院里头的讲堂没去过,一堂课没听过,禅堂一支香也没坐过,五祖传衣钵,衣钵居然给他。我们就晓得,五祖跟他两个人当中很有默契,别人看不出来。让他到寺院做八个月的苦工是什么?修福!学佛的人不能没有福报,没有福报不能弘法利生,弘法利生要大福报,让他去修福。只最后这天晚上召见,半夜三更,我们估计顶多两个小时。他不认识字,不需要给他经本看,五祖跟他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概是《金刚经》三分之一,他就觉悟了,大彻大悟。

提出他的报告,这就像考博士一样,那就是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五句话,很感叹的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样子?本自清净,从来没有染污过,「本不生灭」,没有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五祖一听,行了,不必再说了,也不要讲了,衣钵给他,叫他赶快走,半夜三更送他走了。走了三天之后,他才向大众宣布,衣钵已经给人了,这人已经走了。於是大众才恍然大悟,不服气!你想想看神秀跟他老人家多少年!每个人都以为衣钵一定是传给神秀的,怎么会给别人?大家分头去找,把衣钵抢回来。这是什么?嫉妒障碍。神秀毕竟很不错,他还没有这个心,他自己知道老和尚有智慧,绝不是随便传给人的,他对於惠能还相当的尊重,底下的人不服气。所以那是证悟,没有别的,就是放下了,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是一个动作、一个境界,这是同时把妄想分别执著全放下,难!太难太难。

方东美先生告诉我,惠能大师之前没看到一个,惠能大师以后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看到一个,这样的人真正是所谓上上根人。我们说达到这个境界的,有几个月才达到的,有三年五载达到这个境界的,也有十年、八年,还有二十年、三十年能到这个境界的,到这个境界都是平等,没有高下,但是那是慢慢断。佛教我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断见思,见思烦恼断了证阿罗汉果,再断尘沙,后断无明;尘沙断了,菩萨,无明断了就成佛。不通过阿罗汉,不通过菩萨就成佛,这个太少太少了。能不能做得到?能,你肯放下就能,你放不下就不能,这是真正叫证悟。证悟跟解悟是两码事情,解悟你所得到的是常识,我们今天讲知识,证悟的是智慧,本性里头,《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人人都有,就是这三种障碍障住了,你能放下,全现前了。一时顿舍,他就一时顿悟,释迦跟惠能表演的是一时顿悟,没有阶级,没有时间,就在当下。达到这个境界,你看惠能大师在他一生当中,他会下开悟的四十三个人,都达到他的境界,但不是一时的,刚才讲了有几个月的,有几年的,有几十年的,但是都能达到这个境界。

佛教正式传到中国,汉明帝派特使到西域去礼请,回到中国来,那一年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现在接近两千年了。这两千年当中,诸位要知道,明心见性就成佛,这个佛天台大师称他作分证即佛,不是究竟圆满。分证即佛《华严经》上称为法身菩萨,就是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想想他是不是平等的?起心动念都没有,那当然平等了。为什么平等当中还有阶级?这阶级怎么分法?四十一个阶级,初住菩萨就不起心不动念,把起心动念放下了,到等觉还是不起心不动念,这个里头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四十一个位次统统住实报庄严土,那是一真法界。为什么称他为佛?用心不一样。十法界里面统统算是凡夫,十法界六道上面有声闻(阿罗汉)、有辟支佛、有菩萨、有佛,都算是凡夫,大乘叫外凡,六道之外的凡夫。这凡跟圣以什么为标准?以心为标准,真心是圣人,妄心是凡夫。什么是妄心?妄心是生灭心。你看我们的心,念头,前念灭了,后念生了,生灭不停,而且生灭的速度非常大,这用妄心。真心不生不灭,惠能大师见到了,「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见性了。他见到了,他就用上了,他用的是不生灭的心,我们用的是生灭心。虽然经教学得多,时间长了,长时间薰修,可是没用上,生活当中依旧用生灭心,这就是凡夫。如果用不生不灭的心,那就是佛,就是法身菩萨,标准在此地,这个标准太高了。

《华严经》上四十一个位次,我们如何去理解它,前头有例子,千万不能疏忽。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习气没断,断见思烦恼就证阿罗汉果。如果见思烦恼习气也断了,那他就不是阿罗汉,他是辟支佛。你看习气断了。菩萨再升一级,当然菩萨断什么?断尘沙烦恼,比辟支佛地位高,可是习气没断。尘沙烦恼习气要断了,他就成佛了,十法界里面的佛,这十法界最高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连习气都断了,但是无明烦恼没断。无明是起心动念,他不起心不动念,他就超越十法界,他明心见性,他大彻大悟,真正得到平等法,我们经题上讲清净平等觉,他真得到了。平等里面为什么还有四十一个阶级,我们就晓得,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那四十一个阶级从哪来的?习气厚薄不一样,因为无明习气没办法断,不像见思,不像尘沙,那个有方法断,这个没有办法断。怎么办?随它去,时间久了,自然就没有了。要多长的时间?《华严经》上讲三个阿僧祇劫,这么长的时间,无明习气自然没有了。所以我们就晓得,无始无明习气厚薄不一样,所以说它有四十一个阶级。这四十一个阶级说它有也行,说它没有也行,我们要懂这个意思,因为这个境界是平等的境界,都没有起心动念。无始无明习气要断干净了,就不是等觉,叫妙觉,《华严经》妙觉果位,就是究竟的佛果。妙觉不住实报土,他住哪里?他住常寂光,就是他回到常寂光了。常寂光是自性,本无生灭,他回到那里去了。

所以释迦牟尼佛讲经的时候给大众说,他久远劫就成佛,哪里是现在成佛!你要是成佛了,你也可以告诉大家,我久远久远劫早就成佛了,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是佛。回到常寂光就是回到老家了,禅宗里说,把你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找到了。本来面目是佛,本来是佛,哪里是现在成、将来成,没有这个话,这都是叫分别执著。本来就是,真的一点不假。那现在呢?现在你是个迷惑颠倒佛,你有妄想分别执著,就这么回事情。但是妄想分别执著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连实报庄严土都是虚妄的。它是什么东西变现的?无始无明的习气变现出来的,有无始无明的习气就有这个境界存在,无始无明习气没有了,这个境界就不存在,就这么个道理!那我们要知道,你有见思烦恼、见思习气存在,你就有六道轮回;见思烦恼要是断了(习气可以不谈),断了,六道轮回就没有了,假的不是真的,像作梦一样,你就醒过来了。

醒过来是什么境界?四圣法界,释迦牟尼佛的净土,六道是释迦牟尼佛的秽土,你就到净土去了。净土里面见思烦恼没有了,有见思烦恼习气,断掉是辟支佛,没断是阿罗汉。断掉尘沙烦恼是菩萨,尘沙烦恼习气断掉了,成佛,十法界的佛。佛要是把起心动念放下,就是无明放下,他就真成佛了,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到实报土去了,又是一个梦醒,四圣法界还是一场梦。梦醒了,醒过来之后什么境界?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也是自己的实报庄严土,这个里头无明没有了,有无明习气。无明习气要是没有了,这又是一场梦,最后的一场梦,醒过来了,回归自性,常寂光,回到常寂光了。常寂光好比是个零点,我们迷了变成众生,是从一念不觉而迷惑的,转了这么一个大圈,最后还回到常寂光,回到原点。原点里头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的习气都没有,回到原点,究竟佛果,《华严》称为妙觉。

这是一个最大的循环,让我们回归到原点,才知道本来是佛,佛在经上讲的一点都不错。你什么时候能回到原点,就在你能不能放下。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这能不放下吗?我们没有能力,就是业障太重,习气太深,不能同时放下,每天都放一点,这是六十年前章嘉大师教给我的。天天要放,月月要放,年年要放,你才会有进步。你放下一点,烦恼就轻一点,烦恼轻一点,智慧就长一点,自性的智慧它向外透,它就会透一点,你能放几分,它就能透几分。千万不能去增长烦恼,那就错了。烦恼一定要天天减少,不可以天天添加,那就错了。

所以一定要晓得事实真相,三界六道非常痛苦。初果就见到了,他就得受用。我们什么时候见到?你得受用就见到了,你没有得受用,你没见到,会说不行。真正在生活上用上了,在工作上、在处事待人接物全用上了,须陀洹就是这个境界,这是最低的,他用上了。他不执著身是自己,他没有边见,就是没有对立,别人跟他对立,他不会跟别人对立。不对立肯定了一个什么问题?一体,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我是一体,一体就没有对立了。虽然形相不一样,就像我们是人身,人身是一体,你说人身有多少汗毛?汗毛跟我是一体,这身体有多少细胞?细胞跟我是一体,你看细胞组成外面眼耳鼻舌身,里面五脏六腑,统统都是细胞组成的,组成的器官不一样,作用不一样,一体。遍法界虚空界跟我是一体,这个认识了不起,虽然没有证得,你能够承认、能够肯定,不怀疑,你就认识路了,菩提道你找到了,你认清楚了,你朝这个方向去怎么会不成佛!在这个方向走,积功累德,虽积功累德,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如果心里觉得,我这个功德不错了,我积了很多,做了好多好事,有功德了,给诸位说,那是福报。你看一起心动念,把功德变成福德,福德离不了六道轮回,在六道里享受。功德可不得了,功德帮助你了生死出三界。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五劫修行功德之所成就的,阿弥陀佛加持是用这个加持我们,不是假的。

《涅槃经》上这段话,世尊说「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这是释迦牟尼佛示现讲的,提醒大家,「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什么人当机?在六道里头苦吃够了,不想再吃苦头,这个人当机,听到佛的话,他会有感动。如果对於六道还是迷惑颠倒,还是贪恋不舍,听到佛的这个话,听不进去,听不懂。苦头吃够了,到哪里才能吃够?一定到地狱,到无间地狱苦头吃足了。罪,罪业消得差不多了,听到佛这句话就有感动。《止持会集音义》里面说,这属於戒律,止是禁止,像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那个叫「不」都是止,大概比丘戒是止持,菩萨戒是作持,菩萨戒是教你要做利益众生的事情,「苦谛者,苦以痛恼为义」,这痛苦、烦恼,「一切有为心行」,有为是有生有灭,凡夫,有为的心,有为的行为,这就包括身口意,有为心是意业,行是口业、是身业,「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为苦」。常常为无常,这两个字用得很好,一切法都是无常的,包括佛法,佛法是因缘生,只要是因缘生法统统是无常的。真正的佛法是真常,真常的佛法在哪里?就是你的自性。

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所以你要知道,佛跟我们多么亲切,我们不认识,佛跟我们是一体,真是世俗人讲的心肝宝贝,一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只是六道众生,连四圣法界的,都是对这桩事情迷而不觉,虽然接触佛教的经典,佛菩萨常说,没听进去,总是把佛跟自己划一个界限,他是他,我是我,我们不相干,就不知道是一体。佛经教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佛法从心想生,毗卢遮那佛从心想生,阿弥陀佛从心想生,离心想,哪来的阿弥陀佛?哪来的华藏世界?心想什么,它就现什么。所以佛在《华严》上说了两句话,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怎么回事情?「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就是自性,是自性,自性是能生能现,万物是所生所现,虽现不起变化,为什么那么千变万化?那是阿赖耶,阿赖耶是识,识让它产生变化,心现识变。识是什么?是分别、是执著、是妄想,有分别执著妄想就千变万化,变成十法界依正庄严。十不是数字,十代表无量,无量无边无尽无数,《还源观》上说得好,「出生无尽」,那是识变的,没有识就不会变。实报庄严土就是不变的,为什么?它没有识,凡是生到实报土,统统都是转识成智,它用真心,不用生灭心了。不用生灭心,所以那个地方就不生不灭,就没有生灭。你看看菩萨在那边要三大阿僧祇劫,这个寿命长,叫无量寿,把无始无明习气淘汰干净,这么长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他没有变化,三大阿僧祇劫面目跟刚刚到那里是一样的,不起变化,他没有生灭心。不但人没有生灭,树木花草也没有生灭,树木常青,跟我们这里不一样,我们这里树叶随著四季在变化,极乐世界没有,它永恒不变。为什么?它没有识,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还没有起心动念,它怎么会变化,所以叫一真。佛法讲真假,它的定义,会变的就是假的,不会变就是真的,它不变。

佛给我们讲的是事实,为什么?人家证得了,人家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你要相信,你能够放下,你跟他是一个境界,你就契入了。千万可不要误会,佛活在那个年代,几千年前,哪能跟现在比,这科学发达,我们享受电灯光,比从前点油灯那是亮多了。殊不知,佛不需要电灯,本身放光,比你这个高明多了,你怎么能跟人家比?我们现在出门要交通工具,有汽车、飞机、轮船,人家不要,人家有神足通,想到哪里,身已经到了,你怎么能跟他相比?佛有他心通,你起心动念他全知道;佛有宿命通,你过去生生世世他全晓得,这现在科学办不到。藐视圣贤,藐视佛菩萨,这个过失有多重!他讲的这个可以试验,这就是科学精神,试试看,我们把执著放下,看看是不是阿罗汉的境界。每个人都可以做试验的。

近代一些科学家,大概是最近不到三十年,最近的,他们已经发现了,就是意念,念头,这个能量不可思议。就是佛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大概最有贡献的是德国的普朗克,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一生研究原子,研究物质,物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谚语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真的发现了。发现了他的结论是什么?结论说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什么?物质的基础是意念、是念头,原来物质是从念头生的。意念从哪里来的?他不断去研究,他的结论是无中生有。这个了不起!他说的我们完全懂,他说的这个现象,是佛经上讲的阿赖耶的三细相。释迦牟尼佛在大乘经里面说过,八识,意识能量最大,它攀缘的境界是其他的心心所都做不到的。它对外能够缘到整个宇宙,对内能缘到阿赖耶,就是它还是有范围,它缘不到自性。为什么?自性要放下才知道,你用第六意识,就是用思考、用思想,你只能达到这个境界。所以研究宏观宇宙的物理学家告诉我们,他们所观察的宇宙只能看到百分之十,还有百分之九十不见了。这个话我们听起来也懂,百分之九十不见了,到哪去?回归常寂光了。常寂光你决定没有法子发现它,为什么?它没有现象,它不是物质现象,它不是精神现象,也不是自然现象,但是这三种现象都是它出生的,它自己三种都不是。不是物质现象,我们的五根,前五根眼耳鼻舌身缘不到;不是精神现象,我们第六意识缘不到;不是自然现象,连阿赖耶的业相也缘不到。放下你就见到(科学家没放下),真正达到佛讲的最高的境界。

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三千年前的事情。依照我们中国古来祖师大德他们的说法,释迦牟尼佛出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释迦牟尼佛属老虎的,灭度是在周穆王,依照这个年代来算,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三千零三十八年。这个话是三千年前佛说的,跟普朗克发现的相应,等於说普朗克的发现证明释迦牟尼佛讲宇宙的源起,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阿赖耶出现了,阿赖耶不是真的,妄心,从真心里面出现一个妄心,真心能现,妄心能变。阿赖耶的业相,今天科学家称为能量;阿赖耶的转相,科学家称为信息;阿赖耶的境界相,科学家称为物质。这个不可思议!我们对於阿赖耶的三细相很模糊,讲不清楚,看古大德这些注解,年轻学的时候,听老师讲,听得很模糊,看文字也看得很模糊,现在再看完全清楚了,不是文字上有问题,是我们的智慧没开,看不出来,看到古人注解是半信半疑。这个才相信,外面境界没错,完全是我们自己迷惑颠倒无知,把它看错了。佛菩萨、修行人这些大善知识,他们都有定功、都有智慧,他们所讲的没错,我们听错了,我们看错了,还责怪他没讲得清楚,你说我们造不造罪业。

我相信像我们有心无心造这种罪业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於是我很担心,中国传统文化能不能复兴?正法能不能久住?我真担心。为什么?没有那种真诚恭敬心的人来学习。纵然有善知识来教,找不到学生。学生找老师难,老师找学生更难,到哪里去找。世出世间一切善法根本的根本,是净业三福前面两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中国老祖宗教导我们的孝亲尊师,这是世出世间善法的大根大本,现在没有了。谁懂得孝亲?谁懂得尊师?这个心态丢掉了,圣教虽然在世间,也等於灭亡了。为什么?没人识货,不识货的人来讲这些东西、学这些东西,全都学偏了、学邪了,不是那么回事情。佛说的话是真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能放下吗?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放下就是佛,就这么简单。放下执著,你就成阿罗汉,就超越六道,六道就不见了;放下分别,你就成菩萨了;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成佛了。真干,不放下不行。

现在几个人肯放下?对於这个身非常坚固的执著这是我,从我就生自私自利。教,谈何容易。中国古人真了不起,古人教人从什么时候教起?从怀孕的时候教起,现在到哪里去找。中国的古礼,关於怀孕的时候这个礼,做母亲的人一定要懂得,她起心动念影响胎儿,言语造作影响胎儿,所以怀孕十个月当中,行住坐卧都要端庄,都要有礼,没有邪思、没有邪念,这个小孩生下来端正,很好教。小孩一出生,他睁开眼睛他就会看,他耳朵就会听,他已经在开始学习,开始模仿。所以在古礼,大人跟小孩见面一定要守礼,一切不善的思想行为不能够接触小孩、婴儿,为什么?怕影响他,这样保护,母亲是他的保护者,保护神。三年,一千天,根深蒂固,他的根扎下去了。所以古谚语有所谓「三岁看八十」,三岁扎的这个根,八十岁不会变,圣人。圣人是教出来的,佛菩萨是教出来的,我们不能不知道。

现在的社会把圣人、佛菩萨统统丢掉了,批评他们是糟粕、是旧社会封建时代的东西,跟不上现在科学时代,都应该把他排斥,把他抛弃掉。这一抛弃,灾难现前了。旧的东西不要了,新的东西解决不了现前的问题,这个时候大家著急了。我今天看到同学们把这些灾难的标题送给我看,上一个星期好像有五十三起,这个星期五十起,半个月一百零三起,怎么会这么多?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灾难怎么来的?那是果,有果必有因。可是大家说那是宗教、是迷信,那不合科学。好,用科学方法去解决,科学解决不了,这很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古人说的话有道理,灾难现前找谁?找老祖宗才能解决。你要不肯回头,不肯承认,不愿意找老祖宗,那你就受吧!有得受的。

佛法常说「回头是岸」。古人不傻,古人不愚痴,古人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的人,这个不得了的。自性里面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它能解决问题,你不放下,你怎么会知道。对古圣先贤没有信心,对老祖宗没有信心,对佛菩萨没有信心,信心是世出世间一切法最低的底限,这个底限破了就没救了。中国遭这么大的灾难,过去胡秋原先生说得好,这是比我们长一辈,他大概大我二十多岁,是个很著名的学者。我拜访他的时候,他告诉我,这个时代的中国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果说第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丧失了民族自信心,就是说中国灾难的来源,这是第一个原因。我们把民族自信心丧失掉了,盲目的去学外国人。外国人的东西真比中国好吗?外国的东西我们看到了,中国的东西没看到,全都被毁灭掉了,到日本、到韩国还能看到一点点,不多,但是非常可贵。如果社会大众再不重视,我看日本也维持不了多少年,也会消失掉了,那真可惜!

汤恩比所说的,能拯救现在的社会,能拯救这个世界的灾难,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但是什么?我们不相信。英国人相不相信?他们半信半疑。我访问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跟伦敦大学,我向他们讨教过。我说汤恩比说的你们相不相信?他们对著我笑,不回答我。我反问一句,那汤恩比说错了吗?他们很会笑,不说话。最后逼著我不能不开口,我告诉大家,汤恩比没有说错,可能是我们对他的话解读错误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孔孟学说是什么?我接触的这三个学校是汉学系,这汉学系是欧洲,就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非常有名,他们的北京话说得很好,能够读古文,我们很佩服。他问题在哪里?没有中国古人那种诚敬的心。印光大师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学习的人没有那种真诚恭敬,就缺这么一点,而这点比什么都重要。你能不能真正成就,真正能了解古圣先贤的真实义,都在诚敬。接受他们的东西要虚心,心地要打扫干净,不能有一点脏东西,干干净净接受它,那个利益无边。如果带著成见,带著自己的想法看法,那问题就难了,看到东西还得要批判它,你怎么能懂得它的真实义。经上这篇东西都是说的现在人心,学佛的障碍。

「大论云」,大论是《大智度论》「无量众生有三种身苦」,身有三种苦,「老、病、死」。很多年轻人,他还没老,还没病、没死,他不知道这三个苦。到他老了、病了,要死了,他才知道,那个时候后悔来不及了。还有「三种心苦」,这个心苦他不觉得,「贪、瞋、痴」,这个是要有智慧的人才知道,要知道这三样东西是苦,他还会干这个事情吗?他不知道,圣贤人知道,佛菩萨知道。还有「三种后世苦」,后世苦那是什么?果报,有「地狱、饿鬼、畜生」,贪心饿鬼,瞋恚地狱,愚痴畜生。你跟他讲,他不相信,这是宗教,这是迷信,这是鬼话。所以他对圣贤典籍他怎么能看得进去,他要不一把火把它烧掉就算不错了,他很有善根了,没有善根的人,统统把你毁掉。「总而言之,有三苦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谛审生死实是苦者,故名苦谛」。谛是认真,去审查、去思考、去观察,生死真苦!生死代表什么?六道轮回,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真的是苦谛。「三苦,谓苦苦、坏苦、行苦」「八苦」,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这是佛在经上常说的,而我们细心去反省、去观察,我们自己现前所受的。

「集谛者,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为集」。集是造作,现在所干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业就是事,造作的时候叫事,你在做什么事,事情做完之后叫业。业感得来世的果报,善业得福报,恶业那就是恶报,明白这个道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就不造恶业了。但是佛告诉我们,善业也不是真正善,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六道统苦。欲界三种苦都有,苦苦、坏苦、行苦;色界天没有欲,没有苦苦,它有坏苦、有行苦;无色界天,这是高级凡夫,连身都不要了,所以他没有苦苦、没有坏苦,但是有行苦。行苦是什么?他没有办法永久保留,时间虽然长,总有一天到头,到头来的时候,还要往下堕落,苦就来了,所以他不是根本解决。佛告诉我们,三界统苦,三界是整个六道轮回。佛看得清楚,他知道,我们在六道里面的人看不出来,以为有乐,错了。

下面讲灭谛,「尽谛」,尽就是灭,「灭即寂灭,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灭,果上不能灭,要从因上灭,我不造恶因,我就不受恶报,我连善的因都不作,那三界善的果报我也不受,你才能超越。这个话要听清楚,不能产生误会,误会你还是在造业,你造的全是不善的业。佛教我们断恶修善,后面有一句三轮体空,这叫修净业,果报不在六道里头。断恶不著断恶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永远保持自己的心清净平等觉,用清净平等觉的心去断恶修善就对了。这个断恶修善对自己来讲,消自己无始劫来业障习气,这自利。对他来说,给社会大众做好榜样。一般人看到你断恶修善,真正明白人看到你,你在行菩萨道,你在教化众生。

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住世八十年,教学讲经教化众生四十九年,不都是做样子给我们看吗?八相成道是表演,不是真的。本来是佛,这一悟就是本来是佛,一悟就是无量劫无量劫前我早就成佛了,每个人都如是。所以释迦牟尼佛讲的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灭要晓得灭什么?灭心里面那些肮脏的东西,杂乱的东西,因为你的心本来是清净的,一尘不染。现在这个心里头为什么有这么多垃圾?自己有的就够多了,还要把别人的肮脏东西全放在心上,可能别人的东西要超过自己的东西,变成一个大垃圾筒,这能算聪明吗?真正聪明人,把它清除干净,除到干净的时候,给诸位说,连佛法都不要了。《金刚经》上说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这话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你把释迦牟尼佛讲的这些法都放在心上,也错了,这些法是个善法,果报在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轮回。

法要舍,《无量寿经》,净宗法门好,教你什么?统统放下,心里不放一个东西不行,总得要有个东西,你才能把别的东西放下。净土宗教你,你心里头只有一尊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佛法是例外,全放下,就是一尊阿弥陀佛。目的何在?我就要到极乐世界去,我就这一念,除这一念,别无二念。到极乐世界去,你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就是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从哪来的?是你自性变的,一切法不离自性,遍法界虚空界没有一法不是自性变的,全是的。你就都明白了,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与法是一不是二,这个问题才真正解决了,彻底觉悟了,不再有念头了,有念就错了。我们没有达到这个境界要念阿弥陀佛,到这个境界,阿弥陀佛也没有了,这一定要知道。没有到妙觉果位,阿弥陀佛抓紧,我就这一法,他陪我证得究竟佛果。一切法当中无与伦比,究竟圆满,这部经就是讲这个问题,就是讲这桩事情。结业既尽,烦恼习气统统断尽了,无生死之患累。生死是根本,生死没有了,六道就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十法界里没有离开生死),这叫做灭。

「以诸烦恼结使灭故,三界业亦灭」,三界的善业恶业,善恶业都没有了。「若三界业烦恼灭者,即是灭谛有余涅槃」。三界的业是因,因灭了,果呢?身体还在,这叫有余涅槃,还有一个身。虽有一个身,没有念头了,《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但四相没有了,四见没有了,《金刚经》末后说,「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四见也没有了,就是念头没有了,一念不生,身体在,身体在是有余。我身体不要了呢?叫无余依涅槃,这下面有,「因灭故果灭,舍此报身时,后世苦果永不相续」,这个身灭了之后,永远不会再搞这些轮回,这叫「入无余涅槃」。所以涅槃什么时候证得?是活著证得的。很多人误会,以为涅槃是死,错了,涅槃不能翻作死,涅槃翻作灭,灭什么?烦恼习气、业因果报统统没有了,这叫灭。不能说死就是涅槃,那要死是涅槃,这不要修行了,哪个不死,死的时候不都是入涅槃了吗?这讲不通。所以涅槃是活著证得的。所以它也翻作圆寂,圆是圆满,功德圆满,寂是清净寂灭,也就是说他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就清净寂灭了。所以这决定不能误会,可是今天误会的人真多,认为出家人死了都叫圆寂,都叫涅槃,意思全搞错了。

「道谛者,道以能通为义」,通达没有障碍,道是道路,成佛的这条道路,了生死的这条道路。道路,道有「正道、助道」,一般正是智慧,助是禅定,正是看破,助是放下。为什么放不下?因为没看破。看破是什么?彻底明白,事实真相完全了解。像普朗克说的这个,他把物质现象真搞清楚了,原来物质现象是意念累积的幻相,我们看错了,以为物质是真有。物质有固体、有液体、有气体,这什么原因?频率不一样,频率慢的就变成固体,快一点就变成液体,再快的就变成气体,比气体更快的就变成光、变成电,就是电流。频率不一样,全都是波动的现象,而且波动是非常快速。这个现象普朗克看到,但是弥勒菩萨说的,把数字都说出来了。快到什么程度?弥勒菩萨说「一弹指」,一弹指的时间很短,我们一秒钟,我相信有弹得很快的,年轻有力气的,身体强壮的,一秒钟弹五次应该没有问题。如果说五次,以五次来说,一秒钟当中有一千六百兆频率,它波动的次数,一秒钟里头有一千六百兆,产生的幻相我们以为是真的,了解这个现象,念念不可得。就像我们看电影,我这里有一个电影的底片,底片是幻灯片,这个放映在银幕上,一秒钟几张?二十四张。镜头打开,这一张现在银幕上,镜头关起来再开,换第二张,它换的速度太快,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就被电影银幕欺骗了,以为它是真的。现在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多少张?就是生灭多少次?一千六百兆。你怎么知道它是假的?二十四张就骗了你,你就没有办法辨别了,现在告诉你真相,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每个念头都不相同,所以《还源观》上讲「出生无尽」,我们完全是搞错了、看错了、听错了,以为是真实的,不了解事实真相。只有佛菩萨他们的心清净,清净心就是禅定,甚深禅定里面看到了。

所以诸佛菩萨是现量境界,科学家还是比量,不是现量。科学家藉著数学来推理,有这个可能,然后用精密仪器去观察,发现了,他告诉我们,这个意念速度非常之快,没有说出数字,非常快。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质现象,就是一弹指里头多少个物质现象?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物质现象,它累积在那里,你看到好像是物质。而且物质现象,每一个物质现象都有识,识是什么?受想行识。那个物质现象是色,合起来佛经上常讲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它存在的时间是一弹指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现在我们要算秒,以五次弹指是一秒钟,那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这一个念头存在的时间,就是一个五蕴。观世音菩萨看见了,五蕴皆空,用什么看到的?智慧。你看《心经》上讲的,「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是什么?我们现在明白了,就是普朗克发现的这个现象。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在一个画面上,他看到是这个。所以它不是真的,是假的。这个现在在科学里面称它作前卫科学,因为科学这三百多年来,统统都是搞物理,精神现象没有涉及,全是物理。现在晓得这个东西,物质从哪里来?是意念变现的。

所以现在有不少年轻新的科学家研究念头,研究意念,我们相信有二、三十年之后,被社会大众普遍承认了。有什么好处?了不起的好处,第一个,你可以长生不老了,长生不老不敢讲,你可以长生长命,你可以把衰老减缓了,不至於老化得那么快。什么原因?你完全是善念,完全是清净的念头,你不会生病。一切法从心想生!老是我这里痛、那里痛,这有问题、那有问题,问题真出来了。因为问题从心想生,这个意念能够让我们的细胞产生变化,正常的细胞,我们想它怎么会有问题,它真出了问题。问题怎么出来的?你想出来的。这就是意念指挥物质。所以不善的念头统统变成灾难了,善的念头就变成天堂、变成极乐世界。地球今天这些灾难能不能化解?能。如果我们贪心没有了,把贪心放下,水灾就没有了;瞋恚放下,火灾没有了,地球温度就不会这么高了,一切都恢复正常;愚痴没有了,风灾没有了;傲慢没有了,地震没有了;怀疑没有了,信心建立了,山崩地陷的事情不会发生,能解决!

美国布莱登博士,你看去年他在悉尼,科学家开会他参加了。他们第二天的会议完全讨论怎么样应对明年二0一二马雅灾难预言,他说得好,他说只要地球上的居民,在这个阶段当中真正能够觉悟,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不但灾难可以化解,而且会把地球带上更好的走向。你看说这个话。这个科学家也是从物理转到心理,都去研究这个念力,发现意念的能量太大太大了。我们的念头为什么不能产生?我们念头散漫,太杂了、太乱了,就像光。你看光,光芒四射,我们看不出它的能量。如果把这个光收集起来,让它从一个方向射出来,就变成激光,激光能穿透钢板。现在这个光一张纸它都不能穿透,隔一张纸就能够遮住它。所以这个光要是集中在一点,那还得了!科学家发现,我们的意念要集中在一点,那个能量不得了。佛在经上早就说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还有一句话跟这相同的,「止心一处」,是静止的止,「止心一处,无事不办」。制是控制,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能够制心一处,我们身体什么毛病都可以恢复,就是念头太乱太杂了,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不相信自己。这是真的,信心丧失头一个丧失自信心,不相信自己,自信心最强的,给诸位说就是佛菩萨,他们有绝对坚定的信心,所以他们无事不办。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明天这个经大概可以,顶多两次,明天可能讲完,讲不完再一次就讲圆满了。圆满之后,我们从头再讲,讲第二遍,虽然新的本子没有印出来,旧的这个经本可以用,我们还是用黄念老的注解。他的注解是集注,你看注解里头引用经论八十三种,祖师大德的著作一百零一种,总共一百九十三种,集经、论、祖师大德对这部经注解之大乘,这个不可思议。老人谦虚,老人也知道,他自己注解的,人未必相信,这样一做,大家没话说了,不能不相信了,以经注经,以祖师大德的注解为依据。好,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净土大经解演义》目录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